西安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与城市触媒

合集下载

和红星局长-寻梦·筑魂—西安城市设计实践

和红星局长-寻梦·筑魂—西安城市设计实践

从西安,到南京
从西安的春和景明到南京的初夏温润,称得上是一 种时空“穿越”…… 从西安的故都气韵到南京的金陵帝王州,称得上是 一种文化“穿越”……
西安,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有着3100多年的建 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西安的城市发展融入了中国文化 的精华,她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乃至 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说西安这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 的历史。 建国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坚持文化复兴之路,坚持 “不求最大最强,但求最具特色”的理念,努力打造“古今 文明交相辉映、新老城区各展风采”的城市特色,形成了 “周秦汉唐,九宫格局,棋盘路网,多元并举”风貌格局。
2011西安世园会
陆港现代商务片区— 体育中心
以体育中心为核心,形成集休闲娱乐、商务办公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西安现代服务的新核心。
效果展示
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管理者,我们究竟该怎样顺应历史的潮流, 呼应历史的呼唤?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理解城市设计是承上启下的主线,是特色 风貌的解码器,是文化特性的挖掘机器。因而,当下城市设计就要紧抓保护自然 生态、发展可循环经济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纲领,筑起城市特色之魂。
后期调任到贵阳担任省委书记时提出的“贵阳的 城市建设要抓纲筑魂,要做大资源、大产业 、 大旅游 ,用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 、绘制大蓝 图。”————栗战书
纲——以保护自然生态,发展可循环经济和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
“纲”,一切城市建设都必须在生态文明引领下进行;
魂——城市特色,特色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城市生命力和
二、构建体系,突出特色,践行文化自觉
1. 新旧分制,板块特色引领 2. 传承文脉,复兴历史轴线 3. 突出亮点,营造和谐建筑
三、城市设计,全域覆盖,走向文化自强

老城新生——聚焦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

老城新生——聚焦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

老城新生——聚焦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老城新生的景象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西城区作为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城市的瑰宝,更是人们回望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窗口。

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历史街区的独特特色和风貌,通过改造提升,使其与现代城市环境和谐共处。

此外,还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幸福感。

首先,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为主、因地制宜”的原则,注重保护历史建筑、传统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邻里关系。

通过“活态保护”,让古建筑焕发新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结合,成为城市中的活动场所。

例如,什刹海地区的传统四合院得到了保护和修复,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基地,吸引了众多文化创意企业和艺术家聚集。

其次,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工作也注重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文化自信。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和功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例如,方家胡同地区保留了传统的胡同生活方式,同时也引进了咖啡馆、餐厅等现代化设施,使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便利。

此外,西城区还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文化展览等方式,让居民深入了解西城区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西城区每年都会举办的老城徒步活动,让参与者在行走中感受到老城的历史风情,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然而,老城新生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工作需要融入当代的城市环境,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受到各种利益诱惑的干扰。

例如,有些私人投资者可能只关注经济利益,对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导致原有的历史风貌被破坏。

其次,保护和复兴工作需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缺乏有效的社会组织和协调机制,导致各方合作不够紧密。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媒体作为刍议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媒体作为刍议

期嘲知; 02 l2 1年第0期 1 3 9
新 闻与传播研究
} 0 ~ 琶强鞲 a
三 、打造 良好 的传媒环境 ,提 高媒 程 !”媒体对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 部 门的研 究 、策划 是 比较 薄 弱 的 ;媒
介公信 力。这是传媒 凸显和巩 固其 重要 的历史文化层面的深刻挖掘 ,肯定是对人 体 操 作部 门为 研究 部 门提 供 科研 资 源 地位 ,发挥好作用的保障。
如何在大城市建设 中处理好这 一问题 ,
里 斯多德曾经说过 :人们 为了活着 而聚
务通 、技艺 精 、效 果 好 的 内容 ,也 需
说 到这里 ,还必须进一步认识到 :
胡 锦 涛 总 书记 在党 的十七 大 报 告 媒 体的文章也必须从 现在 就做 起了。亚 要在实践 中不断充实 。
靠管理部 门和制度的规约 ,也要有公众
从 供 求 两方 面 找原 因 ,也 需要 从 体 制
2 世 纪 国际化 大 都市 建设 ,早 已 上 找 原 因 ,更 需要 从 传媒 人 自身 知 识 1 领 域从 研 究 者对 于 学 与术 、理 论 与
的监督 和舆 论的制衡 。所有这些都是一 不 同于现已存在 的国际大都市 当年 的建 力 和认 知水 平 上找 原 因 ,还 需要 在 这
内 ,关于新 闻的定义林林 总总 ,而笔者 关 西部 发 展 的伟 大历 史 进 程 中 ,媒 介 建设的共同体 ,一起 去宣传 、报道 。
想强调 的是普利策 的提法 :时代是一艘 必将大 有作为 。
二、着力发挥党政领导权威话语 、
航行于波涛无常 的大海 上的航船 ,新 闻


基 于 地 处 西 安 本 土 的 新 闻 教 学 研 究 工 规 划 的 内容 和精 神 ,并 将 其 与 国家 现 催化剂 、粘合剂 、助长剂的作用 。西安

西安老城区商业空间演化格局及更新

西安老城区商业空间演化格局及更新

150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01

strateg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vival planning of the Tang royal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capital of each industry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past 20 years, and the market pattern of monopoly by large enterprises has been broken by a large number of small enterprises; different commercial types all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onal aggregation and centralization, and the aggregation centers tend to shift. In the future, the commercial space pattern can be optimized by the adjustment of business formats and the direction of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 renewal.Key words the old town of Xi’an; revival planning of the Tang royal city; commercial spatial pattern; business format updating

21世纪初,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西安以“文化之都”为建设目标,开始实施《西安“唐皇城”复兴规划》,成为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老城区城市更新的标志。近20年来,西安老城区强化以商贸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空间特色,但仍面临着传统商业的衰落,2013至今已有9家大型商业综合体闭店。因此,迫切需要梳理西安老城区商业特征,总结空间更新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未来的更新策略。我国老城区普遍面临用地紧缺、公共空间功能衰退、品质活力下降等问题[1],研究通过增强商业服务、公共服

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交互景观营造研究

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交互景观营造研究

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交互景观营造研究发布时间:2023-03-29T00:54:35.374Z 来源:《城镇建设》2023年第6卷第1期作者:鲁昭[导读] 为了提升历史文化街区人气和景观氛围,提出将交互景观应用于历史街区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鲁昭宁夏理工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753000摘要:为了提升历史文化街区人气和景观氛围,提出将交互景观应用于历史街区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以西安市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街巷空间、入口空间、广场空间、历史文化遗址遗存等4个部分提出了交互景观的形式和营造策略,以期为未来历史文化街区的交互景观营造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交互景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营造[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DOI:交互景观作为一种新型的景观形式,近年来逐渐出现在城市各种类型的公共空间中,因较强的互动性特征,使其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喜爱。

在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中,交互景观的营造将为更新后产生气氛衰落问题的街区带来一定的活力与人气,本研究以西安市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进行了交互景观营造策略的探讨,以期能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交互景观营造带来一些借鉴意义。

1交互景观1.1交互景观的概念“交互景观”指具有交互性质的景观。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交互景观”这一概念[1]。

与传统景观相比,交互景观更注重人的需求和体验感,景观的信息传达与参与者的需求匹配度更高,同时,使用者的参与度与情感的交流度更高,在使用者与交互景观互动的过程中,人对景观的体验会由传统的感官,上升至行为甚至是感情的参与[2]。

1.2历史文化街区交互景观营造的可行性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信息传播角度看,街区的景观设计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传播过程。

景观空间媒介需要考虑景观受众者的接受能力,不同地域、城市和文化水平的差距使得景观受众者的接受能力也显示出一定的差距。

因此,街区景观的地方性不但体现在对当地的文化特征的考虑上,还要考虑当地受众的接受力,只有使用者觉得好的街区景观才可以算是真正成功的景观设计。

回坊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策略

回坊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策略

回坊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策略邸鑫; 武联【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2页(P236-237)【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 有机更新; 更新策略; 形态修复; 功能置换【作者】邸鑫; 武联【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引言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但历史街区往往位于老城核心区,也面临着衰败、功能不合理等问题。

大拆大建式的改造模式对于历史街区无疑是一种颠覆性破坏,如何进行更新和保护,保留城市个性是本次的主要研究内容。

1 街区概况西安是我国回族较早聚居的城市之一,“坊”在古代长安是居民聚集区的意思,即四条街道围合方形的居住区。

“回坊”最初是由唐代的“番坊”发展而来的,“回坊”经历了唐、宋、元三朝的发展初具规模,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今天大量的历史遗存和“七寺十三坊”的空间格局就奠定于明清时期。

现今回坊空间范围东至北院门,南至西大街,西至大麦市街,北至红埠街,面积约为2.2万平方公里,居住着约5.3万人,居民中绝大多数为西安当地回族。

本次研究的核心区域包含北院门、西羊市、北广济街、化觉巷四条街道和涉及约为10.4公顷的区域(图1)。

图1 回坊核心区范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 核心区空间形态特征2.1 建筑特征本次研究的区域是回坊历史街区的核心地段,街区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

建筑面宽5.5m~8.5m之间,局部面宽较大的建筑可达到10M以上,建筑进深较为灵活,从3m~12m不等;结构以砖木和砖混为主,可以较清晰的看到外露的青砖和木质结构;建筑色彩以青砖的灰色和木质结构的红褐色为主,局部区域点缀颜色鲜艳的装饰纹样和象征吉祥如意的彩画。

商业和居住结合的方式为前店后宅和下店上宅。

2.2 街巷特征回坊内道路呈鱼骨状连接,主干道路为脊骨,巷道垂直分布于主干道路两侧成。

核心区域包含北院门、西羊市、北广济街、化觉巷四条街道,街道以青石板铺装,两侧间断植以高大的落叶乔木。

基于触媒理论对历史片区的复兴规划研究--以天水市西关古城片区为例

基于触媒理论对历史片区的复兴规划研究--以天水市西关古城片区为例

基于触媒理论对历史片区的复兴规划研究--以天水市西关古城片区为例郝瑞生【摘要】From the design point of view, the catalys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current urban historical district of rejuven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project of Tianshui West City district is the city catalyst theo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typical case of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the establishment from the selected catalyst to update node to update the catalyst as the core, to update the catalyst of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oordina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flict, the revival of solving historical area of the whole and local conflicts and the interests of al parties.%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引入更新触媒将是解决当前旧城历史片区复兴发展的有效途径,天水市西关历史片区的复兴规划项目就是城市触媒理论引导下进行复兴规划的典型案例,从更新触媒的选择建立到以更新触媒为核心的节点划分,再到更新触媒影响下的各类规划建设的协调,为化解历史片区的复兴中保护与发展、整体与局部的矛盾和各方利益的冲突提供借鉴。

历史文化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_以西安南门_文昌门地段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_以西安南门_文昌门地段为例

□ 巨荩蓬,王 东,周卫玉历史文化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以西安南门—文昌门地段为例1研究背景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产物,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演变形成的、至今仍在发展的城市生活区域,历史文化街区不断地生长、更新,使其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由于城市社会背景、经济结构、生活观念及方式发生了变更,在原有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质量老化、基础设施陈旧、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显现,其保护与发展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多样,不仅涉及物质环境的更新改造,还涉及社会、文化等问题。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自古[摘 要]西安市南门—文昌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遵循保护与更新、城市设计引导的规划原则,侧重于对区域文化价值、人口密度、传统民居类型与风格进行分析。

在总体风貌控制层面,规划注重延续传统民居风格、恢复传统街巷空间、控制传统建筑高度、保护传统绿化空间及利用传统旅游环境;在地块指标控制层面,采用地块划分、弹性规划、强制性指标与指导性指标等方法,适度重建、恢复该地段的历史风貌,使其与老城区及西安城市总体风貌相协调。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门—文昌门地段;古城保护;西安[文章编号]1006-0022(2011)01-0033-05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Historic District Regulatory Planning: the South and Wenchang Gates Area of Xi’an Ex-ample/Ju Jinpeng, Wang Dong, Zhou Weiyu[Abstract] The regulatory plan for the area including the South and Wenchang gates in Xi’an uses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values,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raditional house styles and typology. It calls for the continued use of traditional style houses, street spaces, and building height limits to preserve the landscape while developing tourism. A combination of rigid and flexible planning indices both preserves and reestablishes the area’s historic cityscape which blends into the general cityscape of Xi’an.[Key words] Historic district, Regulatory plan, South gate and Wenchang gate area, Ancient town preservation,Xi’an人文昌盛,古迹众多,众多历史街区分散在老城中,表达了古都的浓厚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