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设备计算实例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

专业: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2006 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参数与结构简图 (4)

三.设备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 (5)

四.强度计算 (7)

五.设计小结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艺计算内容进行填料塔(板式塔)设计。各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工艺参数确定设计题目:填料塔(板式塔)DNXXX设计。

设计题目:

例:精馏塔(DN1800)设计

2、设计任务书

2.1设备的总体设计与结构设计

(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填料塔、板式塔);

(2)根据化工工艺计算,确定塔板数目(或填料高度);

(3)根据介质的不同,拟定管口方位;

(4)结构设计,确定材料。

2.2设备的机械强度设计计算

(1)确定塔体、封头的强度计算。

(2)各种开孔接管结构的设计,开孔补强的验算。

(3)设备法兰的型式及尺寸选用;管法兰的选型。

(4)裙式支座的设计验算。

(5)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2.3完成塔设备装配图

(1)完成塔设备的装配图设计,包括主视图、局部放大图、焊缝节点图、管口方位图等。

(2)编写技术要求、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明细表和标题栏。

3、原始资料

3.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塔工艺计算数据。

3.2参考资料:

[1] 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全国化工设备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版[S].

[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

[4] 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S].

4、文献查阅要求

设计说明书中公式、内容等应明确文献出处;装配图上应写明引用标准号。5、设计成果

1、提交设计说明书一份。

2、提交塔设备(填料塔、板式塔)装配图一张(A1)。

二. 设计参数与结构简图

1、设计参数

本课程设计的工艺条件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而得。

工作温度°C:120 设计温度°C:150

工作压力MPa:0.1 设计压力MPa:0.11

塔体内径mm:1800 塔板数块:63

介质:醋酸-丙酸混合物

2、结构简图(手画)

图1 塔结构简图

三. 设备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

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填料塔、板式塔)。

2、根据化工工艺计算,确定塔板数目(或填料高度)。

3、根据介质条件的不同,拟定管口方位。

(画出俯视管口方位)

4、结构设计,设备法兰的型式及尺寸选用,管法兰等零部件选型。

1)零部件材料的选取

根据塔器使用条件(介质的腐蚀性、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材料的焊接性能、零件的制造工艺及经济合理性进行选材:

塔体:16MnR 封头:16MnR

接管:20 底座:Q235-B

塔盘:16MnR 法兰:16MnII

(材料的许用应力按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8-7查并列表)

2)塔盘结构

根据工艺条件、塔体直径,塔盘结构选为单液流分块式塔盘,具体塔盘结构及尺寸的选取见第十七章第三节(p430-438)。(自选)

3)工艺接管

接管的选取根据介质流量,参照GB12771-91,接管的选取如下表:

4 )压力容器法兰和接管法兰

压力容器法兰的选取按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选JB/T4700~4707-2000标准。(按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263)写出选取过程)

容器法兰选取结果如下表:

管法兰选取结果汇总:

5) 法兰密封垫片的选取

法兰密封垫片的选取参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10-30

6) 裙座选取

裙座的选取根据参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图17-21确定裙座各尺寸。

7)人孔设置

人孔的选取根据筒体直径和公称压力参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11-1和表11-6,例:本设计中选用带颈平焊法兰人孔,公称压力1.0MPa ,公称直径500 mm ,标准号为

HG20594-95。

8) 手孔设置

手孔选取同上,例:本设计中选用不锈钢板式平焊人孔(仅限凸面),公称压力0.6MPa ,公称直径150mm ,标准号为HG20597-95。

9) 视镜和液位计的选取

视镜和液位计的选取根据《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11-9、表11-11选取

10) 焊接接头形式和和焊接材料的选取

焊接接头形式的选取参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十四章第二节(p367-377),标准为HG20583-1998,A 、B 类焊接接头按照HG20583-1998中DU4,D 类焊

接接头按照HG20583-1998中G2,带补强圈D 类焊接接头按照JB/T4736-2002中C ,

焊接材料的选取参照第十四章《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四节(p379-382),标准GB/T5117-95、GB/T5118-95 GB/T983-95

焊接接头的检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十四章第三节(p378)

11)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

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本设计塔器为低压分离设备,介质为易燃、中毒危害介质,故划分为一类压力容器。

四、强度计算

1、塔体壁厚计算

塔体圆筒体壁厚计算按照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式5-1

计算壁厚: 2[]c i t c

p D p δσϕ=- (4-1) 式中 δ:塔体的理论计算壁厚,mm

p c :塔体的计算压力,MPa

D i :塔体内径,mm

[]t σ:钢板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ϕ:焊接接头系数;

名义厚度: n C δδ=++∆; (4-2)

12C C C =+;

e n C δδ=-;

式中 n δ:名义厚度;

C 1:腐蚀裕量;

C 2:钢板负偏差;

∆:圆整量;

e δ:有效厚度;

查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8-7[]t σ=170 MPa

p c :取塔体的设计压力,0.11 MPa

焊缝为双面焊,局部射线检测,ϕ=0.85

代入数据到式(4-1)得:2[]c i t c p D p δσϕ=

-= 0.11180021700.850.11

⨯⨯⨯-=0.69 mm C 1 =1 mm

C 2 =0 mm

代入数据到式(4-2)得:名义厚度: n C δδ=++∆= 2 mm

按最小厚度δmin 要求 取 n δ= 6 mm

2) 封头的强度计算

(封头的设计参照第八章第二节p175-185)。

塔体封头壁厚计算按照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式7-1

计算壁厚: 2[]0.5c i t c p D p δσϕ=- (4-3) 式中 δ:塔体封头的理论计算壁厚,mm

p c :塔体的计算压力,MPa

D i :塔体内径,mm

[]t σ:钢板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ϕ:焊接接头系数;

名义厚度: n C δδ=++∆;

12C C C =+;

e n C δδ=-;

式中 n δ:名义厚度;

C 1:腐蚀裕量;

C 2:钢板负偏差;

∆:圆整量;

e δ:有效厚度;

查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8-7[]t σ=170 MPa

p c :取塔体的设计压力,0.11 MPa

焊缝为双面焊,100%射线检测,取ϕ=1

代入数据到式(4-3)得: 2[]0.5c i t c p D p δσϕ=

- =

0.111800217010.50.11

⨯⨯⨯-⨯=0.59 mm C 1 =1 mm

C 2 =0 mm

代入数据到式(4-2)得:名义厚度: n C δδ=++∆= 2 mm

按标准椭圆封头最小厚度δmin 〉0.15%D i 要求 取 n δ= 6 mm

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196)

选标准椭圆形封头JB/T4746-2002封头直边高度h 0取25mm

封头高度h 取450mm

3)开孔补强计算

开孔补强结构选用JB/T4736-2002补强圈结构,补强圈尺寸按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327(列出所选尺寸),焊接坡口尺寸选《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十四章第二节p375 C 型。

开孔补强计算采用等面积补强法,其公式参照第十二章第一节(p326-p335)。 例:人孔开孔补强计算:

人孔选公称压力1.0MPa ,公称直径500 mm ,标准号为HG20594-95

接管¢530⨯8(p302) 材料:20

a.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

A=d δ+2δδet(1-r f ) (4-4)

式中 r f :强度削弱系数

d :开孔直径 mm

δ:塔体的计算壁厚mm

δet :接管的有效厚度mm

d=di+2Ct=(530-16)+2(1+0)=518 mm

δet=δnt- Ct=8-1=7 mm

塔体材料:16MnR []t σ =170 MPa

接管材料:20 []t σt=130 MPa

[][]t

t

r t f σσ==130170=0.78

代入式(4-4) A=d δ+2δδet(1-r f )

=5180.69⨯+2⨯0.69⨯7(1-0.78)

= 359.5 mm 2

b. 有效补强范围内的补强面积:

①有效补强范围

有效宽度: B=2d=2⨯518=1036 mm

外伸高度:h 1

内伸高度:h 2= 0 mm

②壳体多余截面积

A1=(B-d)( e δ-δ)-2δet ( e δ-δ)(1-r f ) (4-5)

代入式(4-5)

A1=(1036-518)(7-0.69)-2⨯7(7-0.69)(1-0.78)

= 1211.2 mm 2

③接管多余截面积

A2=2h 1(δet-δt) r f +2h 2(δet-C2) r f (4-6)

接管计算厚度δt=2[]c i

t c p d p δσϕ=-= 0.11514213010.11

⨯⨯⨯-=0.22

mm 式中 di :接管内直径 mm di=530-16=514 mm

代入式(4-6) A2=2h 1(δet-δt) r f +2h 2(δet-C2) r f

=2⨯64.4(7-0.22)0.78=681 mm 2

④焊缝金属截面积

A3=6⨯6=36 mm 2

A1+A2+A3>A 满足不另行补强条件,所以不需补强。

其它开孔直径比人孔直径要小,故不需再进行开孔计算

(如计算结果需要补强,还需对其他接管进行补强计算)

4)筒体的稳定性校核

因圆筒不受外压,所以此处不必对圆筒的周向稳定进行校核。如筒体工作压力为真空,筒体的轴向稳定性校核参照第九章第六节(p242-244)。

5)裙座的轴向稳定性校核

裙座的轴向稳定性校核:参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442图17-21确定裙座各项尺寸,查取相关许用应力。根据《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242进行裙座的轴向稳定性校核。

6)座圈的压应力校核

m 封头=120⨯2=240 kg (p197)

m 筒体=267⨯26.5=240 kg (p195)

m 塔盘=n(Aa+Af+Ai)ρ= 6995.4 kg

m 水=v 筒⨯26.2⨯ρ水+ v 封⨯2⨯ρ水=⨯⨯⨯⨯

=68331 kg (p195、197)

Q 设备= m 封头+ m 筒体+ m 塔盘=88445 N

Q 附件= 10%Q 设备=8844.5 N

Q 水= m 水g=68331⨯9.81=670327 N

A= π(1.8162-1.82)/4=0.034 m 2

Q A =Q Q Q ++设备附件水

A =22.6 MPa < []t σ

校核合格

7) 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水压试验压力P T

[]1.25[]

T t P P σσ'= (3-7) 卧置水压试验压力:T T P P '=+ γh

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应力校核:

[]2T i e T e

P D δσδ+=0.9S ϕσ≤ (3-8) 式中 ϕ: 焊接接头系数

e δ: 塔体有效厚度

S σ: 塔体材料的屈服极限

T P : 水压试验压力

T σ: 圆筒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应力

[]σ: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

[]t σ: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

D i : 圆筒内直径

代入数据到式(3-8)

[]2T i e T e

P D δσδ+== 0.9S ϕσ≤ 满足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应力校核条件。

五. 设计小结

(约300字左右)

六. 参考文献

[1] 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全国化工设备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版[S].

[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

[4] 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 化工制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S].

塔设备计算实例讲解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 专业: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2006 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参数与结构简图 (4) 三.设备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 (5) 四.强度计算 (7) 五.设计小结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艺计算内容进行填料塔(板式塔)设计。各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工艺参数确定设计题目:填料塔(板式塔)DNXXX设计。 设计题目: 例:精馏塔(DN1800)设计 2、设计任务书 2.1设备的总体设计与结构设计 (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填料塔、板式塔); (2)根据化工工艺计算,确定塔板数目(或填料高度); (3)根据介质的不同,拟定管口方位; (4)结构设计,确定材料。 2.2设备的机械强度设计计算 (1)确定塔体、封头的强度计算。 (2)各种开孔接管结构的设计,开孔补强的验算。 (3)设备法兰的型式及尺寸选用;管法兰的选型。 (4)裙式支座的设计验算。 (5)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2.3完成塔设备装配图 (1)完成塔设备的装配图设计,包括主视图、局部放大图、焊缝节点图、管口方位图等。 (2)编写技术要求、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明细表和标题栏。 3、原始资料 3.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塔工艺计算数据。 3.2参考资料: [1] 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全国化工设备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版[S]. [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 [4] 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S]. 4、文献查阅要求 设计说明书中公式、内容等应明确文献出处;装配图上应写明引用标准号。5、设计成果 1、提交设计说明书一份。 2、提交塔设备(填料塔、板式塔)装配图一张(A1)。

塔吊计算

2、工程特点及吊装方法 1)设备安装在框架内,尽管大型吊车无法进入吊装地点,但场地满足桅杆的竖立和放倒占地要求。 2)设备基础不高,基础顶标高为+300,简化了方案设计中的力学分析,方便了施工。3)根据以上特点及施工工艺要求,选用国内已经运用成熟的“双桅杆滑移抬吊法”吊装发酵罐。单根桅杆起重量为50吨,桅杆规格为1000*1000*22000。 4、吊装现场平面布置说明 大件吊装、现场平面布置非常重要。要求合理使用场地,保证施工道路畅通,便于机具布置、安全吊装,便于吊装指挥。吊装外场地要求能承重100T货车,吊装现场周围无脚手架,混凝土结构外露钢筋等物不得超过混凝土结构50mm,要求罐基础的灌浆口符合设备所设计的地脚螺栓口,灌浆口内无模板、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杂物,放置垫铁的表面应凿平,基础符合设计标准,并经过测量合格。结合现场条件,需要将各揽风绳保护式捆绑在混凝土结构柱上,捆绑标高为12米,揽风绳最大受力情况会在下面进行分析(最大约为5.24t,)。(如图) 5、桅杆技术资料

6、吊装受力分析 罐采用双桅杆抬吊。桅杆实际长度22米,设计起重量100t,桅杆吊耳亮度为21.8米。桅杆采用我公司注册台帐中的桅杆。 起吊前桅杆顶部应调整,使顶部对称地各向外偏移0.5m。待起吊就位时,桅杆便在外荷的作用下大致保持直力状态;从起吊到就位,主缆风绳的受力是变化的,主风绳受力在塔直立时最大。在吊装过程中应注意缆风绳与地锚的受力情况,缆风绳预张力为1t。 1)起吊塔的有关计算数据见下表: K2—不均匀系数1.15、K1—动载系数1.1

2)刚起吊时各部计算数据(如图)吊点距吸收塔中心线2.5米。 一对滑车组受力P1: tgδ=(3.5-2.5)/21.8 δ=2.6 2P1cosδ×14=Q计×6 (设备垂心预计按6米处考虑) P1 =(Q计×6)/(2 cosδ×14)=16.7t 塔尾承受力反力R: R= Q计(14-6)/14=44.1t 水平索引滑车受力S 拉 S拉=K起[R(f1+f2/D)+R/H] =2.5×[44.1×(0.1+0.05)/11.41+(29.41/50)]=2.92t 式中:K起——起动附加系数,钢管对方木,K起=2.5 F1F2——分别为钢管对木头和钢排的滚动摩檫系数。 F1=0.10 F2=0.05 D——滚杠直径D=11.4cm 1/h=坡度取1/50 3)塔垂直就位时各部受力计算(如图) tgδ=0.5/(21.8-13)=0.057 δ=3.25 P1=Q计/2cosδ=38.64t 4)主吊卷扬机牵引力Sj 导向口受力G 选用H50×6D滑车组单牵引 S0=f-1/(f6-1)×f6×P1/2 取f=1.04 =3.69t Sj=S0×1.04=3.84t 导向开口受力G G=2×Sj=7.68t

塔设备例题习题

例1-1 有一塔设备(例1-1附图1-1),提馏段直径为2000mm ,精馏段直径为1600mm ,裙座 高5000mm ,在操作条件下个部分的质量如表(1-4)所示。已知平均风压为588Pa ,大气温度按15o C 考虑,塔壁保温层厚100mm 。如此塔发生共振,试确定塔振动时塔顶的振幅,塔底截面处的弯矩。 表1-4 操作条件下塔体各部分的质量 解: 1.计算塔的自振周期 根据直径的变化与质量分布的情形将塔分为10段(参见例1-1附图2)。 利用式(1-40)计算塔的自振周期: ∑∑∑==-=⎪⎭ ⎫ ⎝⎛⎥⎦⎤⎢⎣⎡-+=n i i i B A n i i i n i i i H x m J h J H J H E T 13 32131331 因塔的直径只有一次变化,设分为A 、B 两大部分,惯性矩分别为JA 与JB ,则式(1-40)可写成: ∑=⎪⎭ ⎫ ⎝⎛⎥⎦⎤⎢⎣⎡-+=n i i i B A A A B H x m J h J h J H E T 13 3 3331

4320197.0012.06.14.08 m s D J A =⨯⨯== π 4320448.0014.024.08 m s D J A =⨯⨯== π 塔体各分段部分的质量以及有关的计算值列于表(1-5)。 表1-5 塔体分段部分的质量及有关的计算值 塔分段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H mi ,m 5620 5620 5620 7420 7420 7420 3445 3445 3445 3445 31.69 xi ,m 1.617 4.85 8.083 11.316 14.549 17.782 20.938 24.01 27.082 30.154 xi/H 0.051 0.153 0.255 0.357 0.459 0.561 0.661 0.758 0.855 0.952 (xi/H)3xX103 0.133 3.585 16.594 45.532 96.768 176.675 288.429 434.920 624.131 861.525 m(xi/H)3,kg 0.747 20.146 93.258 337.844 718.020 1310.929 993.638 1498.301 2150.130 2967.955 10091 如Pa E 11 1006.2⨯= 则 s T 35.02.100770448.029.120197.029.120448.069.311006.231 233311 =⨯⎥⎦ ⎤ ⎢⎣⎡-+⨯⨯=π 2.计算临界风速 因风压值q0=588Pa ,在15oC 时空气的密度为p=1.226kg/m3,动力粘度m=1.79x10-5Pas ,设备外经D=2+0.028+2x0.1=2.228m ,根据伯努利方程,可知当地风速为: s m q v /31226 .1588 220 =⨯= = ρ 65 1072.410 79.1226 .131228.2⨯=⨯⨯⨯= = -μ ρ Dv R e 因Re>3.5x106,属于超临界区。在此区域内可取St=0.27,故第一临街风速为: s m S T D v T c c 6.2311=⋅= 相应的雷诺数为:

杆塔结构及其设计经典案例(含计算步骤)

酒杯塔的内力计算报告 姓名:张子阳 班级:机械09k6 学号:0919********

·计算的主要思路和结果: 用Excel计算塔身主材和斜材内力: 在进行Excel计算之前首先要对塔进行一些必要的计算。1,对塔身进行受力简化和分段: 把不受力的的构件去掉,然后对塔身进行分段,根据各段之间主材,斜材的受力不同,可以把塔身分成三段,从塔底(跟开)向上依次取4000mm,3000mm,3000mm (都为垂直距离)。 ,2,选取矩心,确定各外力的实际大小: 因为是双斜材受力,为了计算方便需要对双斜材的交点取矩,根据课本题图从上向下依次选为O1,O2,O3为矩心。因为我们队他的计算是平面的,其受力是作用在立体上的,也就是说题目中给的力在计算是需要减半,即可等效的记为:正常大风情况塔头风压p1=175N/m,塔身风压p2=315N/m,地线给塔的载荷分别为3150,1700,导线给塔的载荷分别为8300,4175。

,3,计算α,β(都以弧度表示): 对α的计算:塔身最高点垂直向下作垂线到跟开,之间的线段记为L1,之间的主材记为L2。L1,L2与跟开合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靠近跟开的那个角即为α,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得,α为主材与水平面的夹角。解得α=1.48. 对β的计算:b3为主材二三段的分开线,b3左边交点的斜材设为L3,b3,L3与主材相交的构成三角形,利用此三角形的已知条件,再利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即可解得β,β为斜材与水平面的夹角。解得β=0.555。 4,计算主材受力: 因为各主材受力的求法基本相同,现以Nu1为例计算主材的受力: 根据公式Nu1=∑MO1/2a1+∑G/4sinα,知道MO1为1——1截面(即为b1所在水平面)以上所有外力对O1点的矩,G 为1——1截面以上全部垂直荷载,∑MO1包括地线的水平荷载对O1的力矩,导线的水平荷载对O1的力矩,1——1截面以上塔头风压和塔身风压对O1的矩,所有的垂直荷载产生的矩关于O1对称,可以抵消。∑G包括地线及导线的垂直荷载,1——1截面以上塔的自重,α上面已经求出,把这些带入公式即可解得Nu1,在Excel中可解得Nu1=4744.817139N 用同样的思路在Excel中可解得: Nu2=5605.422529N ,

高塔基础计算书(手算)

基本计算资料: 采用现行国家有关规范 <<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SH 3030-199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90)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 参考手册:〈〈高塔基础设计手册〉〉 以塔401为例:计算如下: 一、塔设备内径:D1=2.2m, 外径:D2=2.224m 塔设备高度:30m 基本风压:0.5kN/ m2㎡㎡地震烈度: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0.15g。基础置于砾石层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400kPa。 二、荷载 空塔自重:22吨,生产时操作重:31吨 充水水重:110吨,平台梯子重:7吨(含管道、保温等) 三、周期计算: δ1<=30,当h2/D2=302/2.224=404.7<700 T1=0.35+0.85x10-3x h2/D2 =0.694s 四、风荷载计算:

w k=βz u s u z u r(1+u e)(D2+2δ2)w0 u s=0.6, u r=1.1, u e=0.23, δ2=0.3 w k=0.6x1.1x1.23βz u z w0 D2=0.812βz u z w0 (D2+2δ2) 离地面高度H(m) 10 20 30 u z 1.0 1.25 1.42 u z w00.5 0.625 0.71 βz 1.35 1.82 2.23 w k 1.55 2.6 3.6 注:βz是按高耸结构设计规范计算 作用在基础顶面的剪力: Q=[1.55+(1.55+2.6)/2+(2.6+3.6)/2]x10=67kN 作用在基础顶面的弯矩: M=[1.55x5+1.55x15+2.6x25+0.5x16.7x1.05+0.5x26.7x1]x10=1180kN.m 五、地震作用计算: G eq=31x10=310kN a1=(T g/T1) 0.9xa max=(0.35/0.694) 0.9x0.12=0.065 F EK=a1x G eq=0.065x310=20.15kN 作用在基础顶面的剪力: Q=F EK=20.15kN 作用在基础顶面的弯矩: M=Qx2h/3=20.15x2x30/3=806 kN.m 六、基础设计

塔式起重机地基基础的设计计算和十字型基础设计实例概要.

塔式起重机地基基础的设计计算 1、前言 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地基基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综合考虑工程结构类型及布置、施工条件、环境影响、使用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且安全经济地设计计算。塔机基础的设计应按独立状态下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荷载分别计算。塔机基础工作状态的荷载应包括塔机和基础的自重荷载、起重荷载、风荷载,并应计入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其中起重荷载不应计入动力系数;非工作状态下的荷载应包括塔机和基础的自重荷载、风荷载。塔机在独立状态时,所承受的风荷载等水平荷载及倾覆力矩、扭矩对基础的作用效应最大;附着状态(安装附墙装置后)时,塔机虽然增加了标准节自重,但对基础设计起控制作用的各种水平荷载及倾覆力矩、扭矩等主要由附墙装置承担,故附着状态可不计算。 目前各工程项目塔机的地基基础均按塔机制造商提供的基础图施工,由于这些塔机基础图在全国各地使用中所处的风荷载、工程地质差异很大,当使用地的风荷载很大时就会不安全,而在风荷载较小地区就会导致浪费保守,例如利用天然地基承载的塔机基础图常注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200KN/m2,实际上不符合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下面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通过实例说明塔机独立状态下地基基础科学合理的设计计算。 2、塔机竖向荷载分析 塔机的竖向荷载F K包括:塔身自重G0、起重臂自重G1、小车和吊钩自重G2、平衡臂自重G3、平衡块自重G4、最大起重荷载Q max、最小起重荷载Q min、塔机各分部重心至塔身中心的距离R Gi、最大或最小起重荷载至塔身中心相应的最大距离R Qi。 将塔机各构件自重及起重荷载分别计算的目的在于分析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常用的QTZ60塔机竖向荷载如图1所示。

单管塔建模计算设计讲解实例

单管塔建模计算设计讲解实例 单管塔计算 一、荷载计算: 使用单管塔荷载计算的公式表格,分别计算单管塔的恒载、活载、风荷载。 1、恒载 塔身自重=软件自动计算避雷针=避雷针自重 平台处恒载=天线支架+天线+平台重量; 2、 活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4.2.2条,平台活荷载取2Kn/m2。则活荷载=平台面积*2 Kn/m2(平台面积计算时应扣除塔体处面积) 3、 风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7节内容进行计算,也可根据excel计算书里的《5单管塔荷载统计》表进行计算。 表中黄色部分为手动输入部分,其余颜色部分为自动计算。其中:地面粗糙度:根据地质勘探报告; 山高:当塔体在山上的时候要输入山的海拔; 上口宽与下口宽:根据经验尝试选择一组数据,待验算取最优值;基本分压:根据福建省建筑结构风压规程得出50年一遇的平潭风压为1.3KN/m2;正迎风面积:天线直径与高度的乘积;体型系数:《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第32项次桁架类别(a)。 体型系数:0.9 根据《高耸结构设计规范》表4.2.7第11项次; 1.3 根据中国移动基站铁塔施工图作业作业指导书中荷载取值6.2。 二、3D3S建模:30米单管塔(2个平台23米,28米) 步骤: 1.选择塔架模块,

2.注意画杆件时,应先将视图定为主视图,然后画一根实线表示30000,并选择线定义为杆件,每段为0.5m平分为60段, 3.以每段的半段处的塔身截面直径为该段的塔段直径,建立截面库,定义好每段的材性,截面 4、定义支座边界“构件属性—支座边界—一般边界—XYZ三个方向都选择刚性约束—选择节点定义约束—选择塔脚” 5、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填写地震荷载参数,然后进行内力分析内容选择及计算,优化并计算出塔身的自振周期。将自振周期代入excel荷载统计表格计算出单管塔的各个荷载。

冷却塔设计计算举例

冷却塔设计计算举例 冷却塔是一种常用的热交换设备,主要用于将热水冷却至一定温度。 其设计计算是为了保证冷却效果和安全性能。下面以一个简单的冷却塔设 计计算举例进行说明。 一、设计参数确定 1.冷却介质:假设为水,需要冷却至25℃。 2.进口温度:假设为70℃。 4.气象条件:温度为35℃,湿度为80%,周围空气压力为101.325千帕。 二、冷却介质流量计算 根据热负荷和进出口温差可以计算出冷却介质的流量,常用的公式为:Q = m * Cp * (Tout - Tin) 其中,Q为热负荷,m为流量,Cp为冷却介质的比热容,Tout为出口 温度,Tin为进口温度。 假设冷却介质的比热容为4.18千焦/千克.摄氏度,则可以得到: 解得冷却介质的流量m为641.76千克/小时。 三、冷却风量计算 冷却塔利用气流将冷却介质中的热量带走,所以需要计算冷却风量。 冷却风量的计算公式为: Q = ρ * Qa * (h - 1) / (ρa * Cp * (Tout - Tin))

其中,Q为热负荷,ρ为冷却介质的密度,Qa为冷却介质的流量,h 为感温系数,ρa为空气密度,Cp为冷却介质的比热容,Tout为出口温度,Tin为进口温度。 假设冷却介质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空气的密度为1.225千克/立方米,则可以得到: 解得感温系数h为0.743 四、塔高计算 根据冷却风量的计算结果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变化,可以通过查表或者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出塔高。 假设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到塔高为20米。 五、填料选择 填料可以增加冷却面积,提高冷却效果。根据冷却塔的设计参数,可以选择适合的填料。 假设选择波纹板填料。 六、风机功率计算 风机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 = Qa * h * ρ * (Pout - Pin) 其中,P为风机功率,Qa为冷却介质的流量,h为感温系数,ρ为冷却介质的密度,Pout为塔顶的绝对压力,Pin为塔底的绝对压力。 假设塔顶的绝对压力为101.325千帕,塔底的绝对压力为101.425千帕,则可以得到:

单管塔建模计算设计讲解实例

单管塔建模计算设计讲解实例 单管塔建模计算设计是在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单管塔的建模计算,可以对塔的结构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塔的设计参数,保证塔的安全可靠。本文将以一座高度为100米的单管塔为例,从建模、计算和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建模 在单管塔建模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塔的基本几何参数,包括塔的高度、底部直径和顶部直径等。在本例中,假设单管塔的底部直径为5米,顶部直径为3米。为了简化模型,我们可以将单管塔看作是一系列截面形状相同的圆台组成的。然后,根据塔的高度和直径,将塔分为多个截面,每个截面都用圆台来表示。 二、计算 在计算中,首先需要计算单管塔每个截面的面积、体积和质量。以截面1为例,假设截面高度为h1,底部直径为d1,顶部直径为d2,则截面的面积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A1=(π/4)*(d1^2+d1*d2+d2^2) 截面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V1=(π/12)*h1*(d1^2+d1*d2+d2^2) 截面的质量可以通过截面的体积乘以材料的密度得到。 然后,通过叠加每个截面的质量,可以得到整个单管塔的总质量。

接下来,需要计算单管塔的各个节点的载荷。节点载荷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来确定,包括自重、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以顶部节点为例,假设顶 部节点承受的风荷载为F,地震荷载为S,则顶部节点的总载荷为:P=自重+F+S 最后,需要计算单管塔的结构响应,包括应力、位移和变形等。结构 响应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来求解。 三、设计 在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单管塔的材料,包括钢、混凝土等。然后, 根据单管塔的质量和载荷,可以计算出结构所需的截面积。根据截面的形状,可以确定合适的截面尺寸,并结合材料的强度进行校核,以确保单管 塔的安全性能。 另外,在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单管塔的稳定性。稳定性设计主要包括抗 倾覆和抗滑移。抗倾覆设计需要计算单管塔的抗倾覆力矩,并结合地基条 件和土壤参数来进行校核。抗滑移设计需要计算单管塔的滑移力,确保塔 的基础稳定。 总结起来,单管塔建模计算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过程。通 过建模、计算和设计,可以得到塔的质量、载荷和结构响应等重要参数, 保证单管塔的安全可靠。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如施工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因此,在进行单管塔建模计算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 各种因素,保证塔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塔吊基础计算实例

一. 参数信息 QTZ-315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 塔吊型号:QTZ315,自重(包括压重)F1=250.00kN,最大起重荷载F2=30.00kN, 塔吊倾覆力距M=315.40kN.m,塔吊起重高度H=28.00m,塔身宽度B=1.40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基础埋深D=1.30m,基础最小厚度h=1.30m, 基础最小宽度Bc=5.00m, 二. 基础最小尺寸计算 基础的最小厚度取:H=1.30m 基础的最小宽度取:Bc=5.00m 三.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 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偏心距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式中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1.2×280=336.00kN;

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1.2×(25.0×Bc×Bc×Hc +20.0×Bc×Bc×D) =1275.00kN; 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5.00m; 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20.83m3; 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 4×315.40=441.56kN.m; 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 a=5.00/2-441.56/(336.00+1275.00)=2.23m。 经过计算得到: 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 Pmax=(336.00+1275.00)/5.002+441.56 /20.83=85.63kPa 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 Pmin=(336.00+1275.00)/5.002-441.56/ 20.83=43.25kPa 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 P=(336.00+1275.00)/5.002=64.44kPa 偏心距较大时压力设计值 Pkmax=2×(336.00+1275.00)/(3×5.00×2.23)=96.50kPa 四. 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 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 0007-2002第5.2.3条。

干法脱酸塔计算

干法脱酸塔计算 摘要: 一、干法脱酸塔的基本原理 二、干法脱酸塔的计算方法 三、干法脱酸塔计算实例 四、干法脱酸塔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干法脱酸塔的基本原理 干法脱酸塔是一种常用的脱除酸性气体成分的设备,主要应用于化工、环保、冶金等行业。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酸性气体与碱性吸附剂之间的化学反应,将酸性气体中的酸性成分吸附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常见的干法脱酸塔吸附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二、干法脱酸塔的计算方法 干法脱酸塔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吸附剂的用量:根据脱酸塔的处理气量、气体成分及吸附剂的吸附能力等因素计算。 2.脱酸塔的体积:根据吸附剂的用量、填充率等参数计算。 3.脱酸塔的进出口压力:根据气体流量、密度、温度等参数计算。 4.脱酸塔的气体流速:根据气体流量、脱酸塔的截面积等参数计算。 5.脱酸效率:根据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气体成分等参数计算。 三、干法脱酸塔计算实例

以下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详细说明干法脱酸塔的计算过程。 假设某企业需要处理一股酸性气体,处理量为10000Nm/h,气体中含有硫酸雾(SO2)5000mg/Nm。根据环保标准,处理后的气体中SO2含量需降至100mg/Nm。选用氢氧化钠作为吸附剂,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为 10mg/Nm。 1.计算吸附剂的用量: 吸附剂的用量= 处理气量× 吸附能力= 10000Nm/h × 10mg/Nm = 100000mg/h 2.计算脱酸塔的体积: 假设脱酸塔的填充率为30%,则脱酸塔的体积为: 体积= 吸附剂用量/ 填充率= 100000mg/h / 30% = 333333.33mm 将体积转换为m:333333.33mm / 1000000mm/m = 0.336m 3.计算脱酸塔的进出口压力: 假设气体密度为1.25kg/m,温度为25℃,大气压力为101325Pa。 进口压力:P1 = ρ × g × h + P0= 1.25kg/m × 9.8m/s × 30m + 101325Pa = 125465Pa 出口压力:P2 = P1 - ΔP = 125465Pa - 1000Pa = 124465Pa 4.计算脱酸塔的气体流速: 假设脱酸塔截面积为1m,则气体流速为: 流速= 处理气量/ 截面积= 10000Nm/h / 1m = 10000m/h 5.计算脱酸效率: 脱酸效率= (进口浓度- 出口浓度) / 进口浓度= (5000mg/Nm -

冷却塔设计计算举例

冷却塔设计计算举例 冷却塔是一种常用的工程设备,用于散热和冷却各种工业流体、空调系统和发电设备等。它通常由填料层、风机和水流动系统组成,通过水和空气之间的传热与传质来降低流体的温度。 冷却塔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热力计算、传质计算和水流动计算。 第一部分:热力计算 热力计算主要涉及到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和功率计算。设计师首先要确定流体的热负荷,即流体所携带的热量。热量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Q = mcΔT 其中,Q是热负荷,m是流体的质量流量,c是流体的比热容,ΔT是流体的温度差。 设计师可以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来选取合适的传热系数,将其代入下面的公式计算冷却塔的表面积: A=Q/(U×ΔTm) 其中,A是冷却塔的表面积,U是传热系数,ΔTm是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根据冷却塔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塔排的风量: V=m/(ρ×W)

其中,V是风量,m是流体的质量流量,ρ是空气的密度,W是空气的相对湿度。 第二部分:传质计算 传质计算主要涉及到冷却塔中水和空气之间的传质过程。设计师可以采用质量平衡方程和传质方程来计算塔内水的蒸发量。 质量平衡方程可以表达为: mw × Xw = ma × Xa + me × Xm 其中,mw是水的质量流量,Xw是水的质量分数,ma是空气的质量流量,Xa是空气的质量分数,me是蒸发的水的质量流量,Xm是水蒸汽的质量分数。 传质方程可以表达为: me = K × A × (Xw - Xa) 其中,K是传质系数,A是传质面积。 通过上述两个方程,可以求解出水的蒸发量me。 第三部分:水流动计算 水流动计算主要涉及到水在填料层中的流动和冷却效果。设计师可以根据填料的性质和流体的流动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通常可以采用经验公式来计算填料层的有效面积: A′=α×A

5层三道口洗涤塔价值计算举例

5层三道口洗涤塔价值计算举例 五层三道口洗涤塔是一种用于工业废气处理的设备,主要用于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在进行价值计算时,需要考虑到该设备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使用寿命以及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1.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包括设备购买费用、安装费用、土地租赁费用等。设备购买费用是最大的投资成本,根据设备的种类和规格,购买费用可以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之间。安装费用通常为购买费用的10%-20%,土地租赁费用根据地区和土地面积而定。 2.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包括设备的能源消耗费用、维护保养费用、人工费用等。设备的能源消耗费用主要是电力费用,根据设备的功率和运行时间计算。维护保养费用包括设备的定期检修和更换部件费用,一般为设备购买费用的3%-5%。人工费用包括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的工资,根据工作量和地区工资水平而定。 3.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是设备的重要参数,一般来说,五层三道口洗涤塔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10年以上。在计算经济效益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残值,即设备在使用寿命结束后可以获得的价值。 4.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设备的治理效果,即废气处理效率和排放标准的达标情况。另一个是通过废气处理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废气处理提高生产效率而带来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二是废气处理后所得到的产品的价值。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员工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企业形象等方面。 举例: 化工企业购买了一套五层三道口洗涤塔,购买费用为50万元,安装费用为购买费用的15%,年电力消耗费用为5万元,维护保养费用为设备购买费用的3%,设备的使用寿命为10年,残值为10%。该企业废气处理后,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年可节省生产成本200万元,废气处理后的产品价值为50万元,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企业形象。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进行如下的价值计算: 1.年运营成本=年电力消耗费用+年维护保养费用+年人工费用 年运营成本=5万元+0.03*50万元+0.1*50万元=12万元 2.总投资成本=购买费用+安装费用 总投资成本=50万元+0.15*50万元=57.5万元 3.总经济效益=总收入-年运营成本 总收入=年可节省生产成本+年产品价值 总收入=200万元+50万元=250万元 总经济效益=250万元-12万元=238万元 4.年经济效益=总经济效益/使用寿命 年经济效益=238万元/10年=23.8万元

《脱硫塔设计计算案例》

脱硫塔设计计算案例 使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整个流程包括烟气吸收、产物处理(脱 硫副产物处理,脱硫废水处理)。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的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SO2+H2O→H2SO3→H++HSO3-(5-1)( HSO3-+1 2 O2→HSO4-(5-2)( HSO4-→H++SO42-(5-3)( CO32-+2H+→H2O+CO2↑(5-4)(CaCO3+2H++SO42-+H2O→CaSO4⋅2H2O+CO2↑(5-5)(1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石灰石消耗量的计算 由c SO2标况 =800mg/m3进行下列计算: 依据最新烟气SO2排放标准,脱硫塔的脱硫效率是: η 脱硫= c SO2标况 −c SO2出口 c SO2标况 =800−20 800 =97.5%(5-6)( 式中: η 脱硫 ——脱硫塔的脱硫效率; c SO2标况 ——烟气标准状况下的SO2含量,mg/m3;钙硫比取1.05,计算脱硫所需要的石灰石消耗质量: m CaCO 3= c SO2标况 ×Q 标况 ×η 脱硫 M SO 2 ×M CaCO 3 ×Rat=800×1800000×97.5%×10−6 64 ×100× 1.05=2303.4kg/h(5-7) 式中: m CaCO 3 ——脱硫塔所需CaCO3质量,kg/h; c SO2标况 ——烟气标况下的SO2含量,mg/m3; Q 标况 ——标准状况下的烟气量,m3/h; M SO 2 ——摩尔质量-SO2,64g/mol; M CaCO 3 ——摩尔质量-CaCO3,100g/mol;

Rat——钙硫比,取1.05。 通常的,在脱硫工艺中使用的石灰石含有高于90%的CaCO3含量。在本次计算中,按照90%计算,则所需石灰石质量: m 石灰石=m CaCO3 90% =2303.4 90% =2559.3kg/h(5-8)( 式中: m CaCO 3 ——脱硫塔所需CaCO3质量 m 石灰石 ——脱硫塔所需石灰石质量,kg/h。 假设石灰石的采购工作为一周以此,则每周所需: m 周石灰石=12×7×m 石灰石 =12×7×2559.3=214981.2kg≈215t(5-9) 式中: m 周石灰石 ——脱硫塔每周所需石灰石质量,kg; 2脱硫塔进气口设计计算 在相关资料中指出,进入脱硫塔的烟气管道中流速小于15m/s,所以在本次设计中,选取流速15m/s。使用正方形进气口,截面积A1: A1= Q 标况 v 脱硫烟道 =1800000 3600×15 =33.3m2(5-10)( 式中: A1——脱硫塔进气口截面面积 Q 标况 ——标准状况下烟气量 v 脱硫烟道 ——烟气在烟道入口速度 所以,在脱硫塔入口处烟气口边长取5.7m 3脱硫塔主体尺寸设计计算 3.1喷淋塔直径计算 因为在进入喷淋塔时,烟气的温度在很高的状态,根据以往的经验,水分蒸 发与气相混合,会增加体积流量,按照含水率增加7%计算: V2=7%×Q 标况 =0.07×1800000=126000m3/h=35m3/s(5-11)(

精馏塔的计算

本次设计的一部分是设计苯酐轻组分塔,塔型选用F1浮阀塔,进料为两组分进料连续型精馏。苯酐为重组分,顺酐为轻组分,从塔顶蒸除去,所以该塔又称为顺酐塔。 5.1 确定操作条件 顺酐为挥发组分,所以根据第3章物料衡算得摩尔份率: 进料: 794.0074.4323 9072 .5x F == 塔顶: D x =0.8502 塔底: w x =0.002 该设计根据工厂实际经验及相关文献给出实际回流比R=2(R=1.3R min ),及以下操作条件: 塔顶压力:10.0kPa ; 塔底压力:30.0kPa ; 塔顶温度:117.02℃; 塔底温度:237.02℃; 进料温度:225℃; 塔板效率:E T =0.5 5.2 基础数据整理 (1)精馏段: 图5-1 精馏段物流图 平均温度: ()01.17122502.1172 1 =+℃

平均压力:()=⎥⎦ ⎤ ⎢⎣⎡⨯+⨯ ⨯-⨯333100.107519.75100.10100.30213103.015⨯pa 根据第3章物料衡算,列出精馏段物料流率表如下: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 0=2512.779.42234.7880=⨯Nm 3/h 操作状况下的体积: V 1=6 36 10101.01003.1510101.027301.1712732512.779⨯+⨯⨯⨯+⨯ =1103.2112 Nm 3/h 气体负荷: V n =3064.036001103.2112 = m 3/s 气体密度: =n ρ0903.32112.11033409.2240 = kg/m 3 液体负荷: L n =9470.036003409.2240 = m 3/s 171.01℃时 苯酐的密度为1455kg/m 3 (2)提馏段: 图5-2 提馏段物料图 平均温度: ()01.23122502.2372 1 =+℃ 入料压力:()Pa k 9.1475 19 751030=-⨯-

精馏塔计算例题

精馏塔计算例题

————————————————————————————————作者:————————————————————————————————日期:

【例4-1】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二元理想溶液。进料为汽-液混合物进料,进料中气相组成为0.428,液相组成为0.272,进料平均组成x F =0.35,假定进料中汽、液相达到平衡。要求塔顶组成为0.93(以上均为摩尔分率),料液中易挥发组分的96%进入馏出液中。取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242倍。试计算:(1)塔底产品组成;(2)写出精馏段方程;(3)写出提馏段方程;(4)假定各板效率为0.5,从塔底数起的第一块板上,上升蒸汽的组成为多少? 解题思路: ()W x 1 问要求的,此法不通) (第 3 1W L Wx x W L L y Wx Dx Fx F m m W D F -'--'' =+=+ W F D W D F x Fx Dx W D F Wx Dx Fx 联立解得只要通过 96.0 , =+=+= ()1 1 21+++= +R x x R R y D n n ()n n n x a ax y 11-+= ()F F F x x y 11-+=αα q q q D m x y y x R --= 1 1---= q x x q q y F ()F F f Fy q qFx Fx -+=1 (3)提馏段方程可以简化或代入提馏段方程本身求,也可以用两点式方程求得,即点(x w , x w )和进料线与精馏线交点 (4)5.0 1 * 21 22=--=→→y y y y E y MV 逐板计算法 解题过程:

塔吊基础计算实例

群塔施工方案 群塔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 慧谷阳光住宅小区一期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1.2 慧谷阳光住宅小区B、C、D、E座施工图纸。 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J119—2001) 1.4《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 1.5《起重吊车指挥信号》(GB5082-85) 1.6《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B6702-86) 1.7《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85) 1.8 《北京慧谷阳光住宅小区岩土勘察详勘报告》 2.工程概况 慧谷阳光住宅小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乡侯家庄东,望京北路以东,北侧为北小河南滨河路,南侧为望京中环路。施工现场南北长260m,东西宽240m,规划用地总面积6.23万平方米。施工现场为杂土回填,地基承载力在100KPa左右。本工程一期由4栋全现浇剪力墙板式高层及2座地下车库组成,其中B座住宅楼和1#车库建筑面积18130.67m2,B座主楼东西长89.87m,南北宽11.88m,建筑最大高度34.70m;C座住宅楼和2#车库建筑面积15550.97 m2,C座主楼东西长75.46m,南北宽11.88m,建筑最大高度35.0m;D座住宅楼建筑面积11435.72m2,东西长67.36m,南北宽11.88m,建筑最大高度37.50m;E座住宅楼建筑面积9960.99m2,东西长75.46m,南北宽11.88 m,建筑最大高度30.05m。 3. 塔吊设计方案 3.1 塔吊平面布置 3.1.1 平面布置原则 3.1.1.1 塔吊施工消灭死角。 3.1.1.2 塔吊相互之间不干涉(不碰臂)。 3.1.1.3 便于安装和拆卸。 3.1.2 塔吊平面布置图 3.1.2.1 B座住宅楼塔吊布置于B座楼15~16轴南侧,塔吊中心距南墙7.6m,塔基上皮标高为-3.75m。 3.1.2.2 C座住宅楼塔吊布置于C座楼13~14轴南侧,塔吊中心距南墙7.6m,塔基上皮标高为-7.35m。 3.1.2.3 D座住宅楼塔吊布置于D座楼11~12轴南侧,塔塔吊中心距南墙6m,基上皮标高为-3.75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