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的强度设计16页word文档

第六节塔的强度设计

特点—安装在室外,靠裙座底部的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

三种工况:正常操作、停工检修、压力试验。

轴向强度及稳定性校核的基本步骤:

①按设计条件,初步确定塔的壁厚和其它尺寸。

②计算塔设备危险截面的载荷,包括重量、风载荷、地震载荷和偏心载荷

等。

③危险截面的轴向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④设计计算裙座、基础环板、地脚螺栓等。

塔的强度设计的解题思路

一、塔的载荷分析

㈠介质压力:包括p p

、,前面已讲

工水

㈡质量载荷

——塔体、裙座质量;

⒈包括:m

01

——塔内件如塔盘或填料的质量;

m

02

m

——保温材料的质量;

03

m

——操作平台及扶梯的质量;

04

——操作时物料的质量;

m

05

m

——塔附件如人孔、接管、法兰等质量;

a

——水压试验时充水的质量;

m

w

m

——偏心载荷。

e

⒉区分不同工况分别计算

塔设备在正常操作时的质量:

00102030405a e m m m m m m m m =++++++ (7-13)

塔设备在水压试验时的最大质量:

max 01020304w a e m m m m m m m m =++++++ (7-14)

塔设备在停工检修时的最小质量:

min 010203040.2a e m m m m m m m =+++++ (7-15)

㈢偏心载荷

定义:塔体上悬挂的再沸器、冷凝器等附属设备或其它附件所引起的载荷。 载荷产生的弯矩为:e e M m ge = (7-16) 式中:g ——重力加速度,m/s 2

e ——偏心距,即偏心质量中心至塔设备中心线间的距离,m ;

e M ——偏心弯矩,N·m。

㈣风载荷 1.影响:

(1)使塔体产生应力和变形;使塔体产生顺风向的振动(纵向振动)使塔体

产生垂直于风向的诱导振动(横向振动); (2)过大的塔体应力会导致塔体的强度及稳定失效;

(3)太大的塔体挠度会造成塔盘上流体分布不均,分离效率下降。 2.风载荷的构成:

一种随机载荷,大小和方向随时、随地变化;对于顺风向风力,认为由两部

分组成:

(1)平均风力(稳定风力),对结构的作用相当于静力的作用;是风载荷的静力部分,其值等于风压和塔设备迎风面积的乘积。

(2)脉动风力(阵风脉动),对结构的作用是动力的作用。是非周期性的随机作用力,它是风载荷的动力部分,会引起塔设备的振动。

计算时,折算成静载荷,即在静力基础上考虑与动力有关的折算系数,称风振系数。 3.风力计算

120i i i i ei P K K f q l D = (7-17)

式中:i P ——塔设备中第i 段的水平风力,N ;

1K ——体型系数;塔设备中第i 计算段的风振系数; 2i K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i f ——各地区的基本风压,N/m2;

0q ——塔设备各计算段的计算高度(见图7-74),m ; i l ——各地区的基本风压,N/m 2

ei D ——塔设备中第i 段迎风面的有效直径,m ;

图7-74风载荷计算简图

a.基本风压0q 基本风压0q 由相应地区的基本风速v 0通过下式确定:

2

0012

q ρν=

(7-18) 式中:0q ——基本风压,N/m 2

ρ——空气密度,随当地的高度和湿度而异,kg/m 3

0v ——基本风速,随地区、季节及离地面的高度而变化,m/s 。

我国设计规范规定:

空气密度ρ—根据一个大气压下、10℃时干空气密度计算,即ρ

=1.25kg/m3;

基本风速

v—采用离地面高度10m,30年一遇,10分钟内平均最大风速,

查图。

b.高度变化系数f i

风速或风压随离地面的高度而变化。

风速沿高度变化呈指数规律,风压等于基本风压

q与高度变化系数f i

的乘积。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f i 值随地面的粗糙度类别而不同,见表7-5。

表7-5风压高度变化系数f i

注:A 类指近海海面、海岸、海岛、湖岸及沙漠地区;

B 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c.风压

塔高度<10m :按一段计算,以设备顶端的风压作为整个塔设备的均布风

压;

塔高度>10m :分段计算,每10m 分为一计算段,余下的最后一段高度取其实际高度,如图7-74所示。 其中任意计算段风压为:

0i i q f q = (7-19)

式中:i q ——第i 段的风压,N/m 2。

图7-74风载荷计算简图

d.体型系数1K

在同样风速条件下,风压在不同体型的结构表面分布不相同: 对细长圆柱形塔体结构,体型系数10.7K =; 对矩形截面结构,体型系数1 1.0K =。 e.风振系数2i K

风振系数是考虑风载荷的脉动性质和塔体的动力特性的折算系数。 塔的振动会影响风力的大小。

当塔设备越高时,基本周期越大,塔体摇晃越大,则反弹时在同样的风压下引起更大的风力。

塔高H≤20m 时,取2i K =1.70。塔高H >20m 时,2i K 按下式计算:

21i zi

i i

v K f ξφ=+

(7-20)

式中:ξ——脉动增大系数,与T1有关,其值按表7-6确定;

i v ——第i 段的脉动影响系数,与离地面高度有关,由表7-7确定;

zi φ——第i 段的振型系数,由表7-8查得。

表7-6脉动放大系数ξ

注:(1)表中q 1为风压,对于B 类地区取q 1= q 0,而对A 类取q 1=1.38 q 0,

C 类地区q 1=0.62 q 0,

D 类地区q 1=0.32 q 0 ;(2)T 1为第一自振周期。

表7-7脉动影响系数v i

注:表中h it 为塔设备第i 计算段顶部截面至地面的高度,m 。

表7-8振型系数zi φ

注:H it 为第i 计算段顶部截面至地面的高度,m(见图7-74);

H 为塔设备总高度,m(见图7-74)。 f.塔设备迎风面的有效直径ei D

塔设备迎风面有效直径ei D :该段所有受风构件迎风面宽度总和。 当笼式扶梯与塔顶管线布置成180°时

34022ei oi si pi D D K K d δδ=+++++ (7-21)

当笼式扶梯与塔顶管线布置成90°时,ei D 取下列两式中的较大值。

3440222ei oi si ei oi si pi D D K K D D K d δδδ=+++⎫

⎬=++++⎭

(7-22)

4.风弯矩计算

将塔设备沿高度分为若干段,则水平风力在任意截面处的风弯矩为(图7-74

所示),

12121122222I I

i i i n W i

i i i i i n i i i l l l l M p p l p l l p l l l -+++++++⎛⎫⎛⎫⎛

⎫=+++++++++++ ⎪ ⎪ ⎪⎝⎭⎝⎭⎝

⎭L L L L

(7-23)

㈤地震载荷

由设备水平方向震动→计算出地震力。 ⒈地震力计算

⑴水平地震力:地震时地面运动对于设备的作用力。 a.单质点体系:p F m g α= (7-24) 式中:p m ——集中于单质点的质量,kg ;

α——地震影响系数,根据场地土特性周期及塔自振周期由图7-76

确定。

α 图7-76中曲线下降段部分,按(7-25)式计算; α 图7-76中直线下降段部分,按(7-28)式计算。

图7-75单质点体系的地震力 图7-76地震影响系数α值

2max g T T γ

αηα⎛⎫

= ⎪⎝⎭

(7-25)

式中:g T ——特征周期,按场地土的类型及震区类型由表7-9

确定;

max α——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如表7-10所示。

γ——衰减指数,根据塔的阻尼比按式(7-26)确定

0.050.90.5ξ

γξ

-=+

+ (7-26)

2η——阻尼调整系数,按式(7-27)计算

20.0510.06 1.7ξ

ηξ

-=+

+ (7-27)

()21max 0.25g T T γ

αηηα⎡⎤=--⎣⎦ (7-28)

式中:1η——调整系数,按式(7-29)计算

()10.020.05ηξ=+- (7-29) 表7-9场地土的特性周期Tg

Ⅰ类场地土:坚硬场地土 Ⅱ类场地土:中硬场地土 Ⅲ类场地土:中软场地土

Ⅳ类场地土:软弱场地土

表7-10地震影响系数α的最大值

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GB50011-2001中规定的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5g 和0.3g 的地区。

b.多质点体系:图7-77

对于多质点体系,具有多个振型。

根据振型迭加原理,可将多质点体系的计算转换成多个单质点体系

相迭加。

对于实际塔设备水平地震力的计算,可在前述单质点体系计算的基础上,为考虑振型对绝对加速度及地震力的影响,引入振型参考系数

1

2

1

n

k i i

i k n

i i

i Y m Y m Y

η===

∑∑ (7-30)

塔设备的第一振型曲线可以近似为式(7-8))所表示的抛物线。将式(7-8)代入k η可得相应于第一振型的振型参考系数1k η

1.5 1.51131

n

k

i i

i k n

i i

i h

m h

m h

η===

∑∑ (7-31)

因而,第k 段塔节重心处(k 质点处)产生的相当于第一振型(基本振型)的水平地震力为:

111k k k F m g αη= (7-32)

式中:1α——对应于塔器基本固有周期T1的地震影响系数值;

k h ——第k 段塔节的集中质量mk 离地面的距离,m ; k m ——第k 段塔节的集中质量(见图7-77),kg ;

实际上,塔设备是一多质点的弹性体系,如图7-77。

图7-77多质点体系

⑵垂直地震力

在地震烈度为8度或9度的地区,考虑垂直地震力的作用。

一个多质点体系见图7-78,在地面的垂直运动作用下,塔设备底部截面上的垂直地震力为

00max V V eq F m g α-= (7-33)

图7-78多质点体系的垂直地震力

式中:max V α——垂直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取max max 0.65V αα=

eq m ——塔设备的当量质量,取,00.75eq m m =kg ;

0m ——塔设备操作时的质量,kg 。

塔任意质点i 处垂直地震力为:

()001

1,2,3,,i i i i

V V n

k k

k m h F F i n m h

--==

=∑L L (7-34)

⒉地震弯矩

⑴基本振型的M E1:

在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下,塔设备的任意计算截面I-I 处,基本振型的地震

弯矩为

()1

1n

I I E k k k i

M

F h h -==-∑ (7-35)

对等直径、等壁厚的塔,质量沿塔高是均匀分布,如图7-71所示在距离地面高度为x 处,取微元dx ,则质量为mdx ,其振型参考系数为 则水平地震力dFk1为

设任意计算截面I-I 距地面的高度为h(见图7-77),基本振型在I-I 截面处产生的地震弯矩为

1.5111 1.5

3.5 2.5 3.51 1.5() 1.6

()8(10144)175H

H

I I E k h

h

mg

M x h dF x x h dx

H mg H hH h H

αα-=-=-=-+⎰⎰ (7-36)

当h=0时,即塔设备底部截面0-0处,由基本振型产生的地震弯矩为

0021116

35

E M mgH α-=

(7-37) 以上计算是按塔设备基本振型(第一振型)的结果。

⑵当H/D >15或塔设备H≥20m 时,还必须考虑高振型的影响。

理论上:分别计算第一、二、三振型下的水平地震力及地震弯矩→根据振型组合的方法→求作用于K 质点处的最大地震力及地震弯矩。 实际:做近似简化,按第一振型的计算结果估算地震弯矩,即

11.25I I I I E E M M --= (7-38)

㈥最大弯矩

确定最大弯矩时,偏保守地设为风弯矩、地震弯矩和偏心弯矩同时出现,且出现在塔设备的同一方向。

但考虑到最大风速和最高地震级别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在正常或停工检修时,取计算截面处的最大弯矩为

max

0.25W e

E

W e M M M M M M +⎧⎪=〉⎨++⎪⎩取大值 (7-39) 在水压试验时,由于试验日期可以选择且持续时间较短max 0.3W e M M M =+ 二、筒体的强度及稳定性校核

p δ−−−→−−−→初算校核

按仅受筒体的轴向强度及稳定性;如不满足要求,则须调整塔

体厚度,重新进行应力校核。

由于地震力、风力、偏心力所产生的弯矩对周向应力影响不显著,一般不作验算。

㈠筒体轴向应力

(1)114i

ei pD p σσδ→⎧→=

→⎨

→⎩内压拉(内或外压):

外压压

(7-40) (2)2()V m F σ→、重力、垂直地震力:029.8I I

I I

V i ei

m F D σπδ--±=-

(7-41) 式中:0I I m -——任意截面I-I 以上塔设备承受的质量,kg ;

I I V F -——垂直地震力,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

N 。⑶max max 33

()I I I I

I

M M W σσ--→⎧→=⎨

→⎩迎风侧拉

最大弯矩:背风侧压

(7-42) 式中:max I I

M -——计算截面I-I 处的最大弯矩,由式(7-39)确定,N·m;

I W ——计算截面I-I 处的抗弯截面模量,m 3

㈡轴向应力

校核最大弯矩在筒体中引起的轴向应力沿环向是不断变化的。

与沿环向均布的轴向应力相比,这种应力对塔强度或稳定失效的危害要小一

些。

在塔体应力校核时,对许用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引入载荷组合系数K ,并取

K=1.2。

三、裙座的强度及稳定性校核 ㈠裙座筒体

受载:受到重量和各种弯矩的作用,但不承受压力。

危险截面:裙座底部截面,重量和弯矩在该截面处最大;开孔截面。 应力校核:只校核危险截面的最大轴向压缩应力。

(∵轴向组合拉伸应力总是小于轴向组合压缩应力)

㈡裙座基础环结构:分为无筋板的结构,图7-79;有筋板的结构,图7-80。 基础环的内、外直径可按下式选取

()0.16~0.40ob is D D =+ (7-43) ()0.16~0.40ib is D D =- (7-44)

(1)基础环应力分布 基础环上受到的力:

① 塔设备的重量;

② 风载荷、地震载荷及偏心载荷引起的弯矩通过裙座筒体作用在基础环

上的力。

基础环上的应力:压缩应力始终大于拉伸应力,应力分布如图7-81所示。 (2)基础环厚度:无筋板,(7-45)式;有筋板:(7-46)式。

图7-79无筋板的基础环 图7-80有筋板的基础环 图7-81基础环的应力

㈢地脚螺栓 ⒈作用:

a.正确固定塔的位置

b.防止塔在风弯矩或地震弯矩等作用下发生倾倒。 ⒉计算原则:按拉伸计算→确定n 、d ⒊计算:

⑴迎风侧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应力σB :

a.如σB<0→则表示塔设备自身稳定不会倾倒,原则上可不设地脚螺

栓,但是为了固定设备的位置,还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地脚螺栓;

b.如σB>0→则必须安装地脚螺栓并进行计算。

⑵地脚螺栓计算:

a.按4的倍数假定地脚螺栓数量n

c.埋入混凝土长度=(20~40)d

⒋注意:

a.停工检修是最可能引起塔体倾倒的工况

b.M E、M W按正常操作工况计算。

∴基础环

σ

σ

⎧−−−→

−−−→

⎪⎩

确定

确定

迎风侧max是否设置基础螺栓依据背风侧max基础环厚度依据

㈣裙座与塔体连接焊缝

思考题

1.塔设备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填料塔中液体分布器的作用是什么?

3.试分析塔在正常操作、停工检修和压力试验等三种工况下的载荷?

4.简述塔设备设计的基本步骤。

5.简述塔设备振动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6.塔设备设计中,哪些危险截面需要校核轴向强度和稳定性?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

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铁塔设计方案

铁塔设计方案 引言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铁塔设计方案,包括铁塔的类型、结构、材料等方面的内容。铁塔作为承载通信设备的重要结构,其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提高铁塔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本文档将为设计师提供一份全面的铁塔设计方案参考。 1. 铁塔类型 铁塔一般分为自立式铁塔和拉线式铁塔两种类型。 1.1 自立式铁塔 自立式铁塔是指独立支撑立杆的铁塔,适用于平原地区和无法拉设导线的场所。自立式铁塔的结构比较简单,搭建和维护相对容易。 1.2 拉线式铁塔 拉线式铁塔是指通过导线和牵引索将铁塔与地面或其他支撑点相连,形成受力体系的铁塔。拉线式铁塔适用于多种地形和特殊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

铁塔的结构包括塔身、横梁和基础几个主要部分。 2.1 塔身 塔身是铁塔的主体部分,承载通信设备和各种设施。塔身通常由钢管、钢板、角钢等组成,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强度。钢材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一定的抗风、抗震能力。 2.2 横梁 横梁位于塔身的顶部,用于承载天线和其他附件。横梁的设计应考虑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天线能够准确定位并承受一定的载荷。 2.3 基础 基础是铁塔的支撑部分,用于固定塔身和传递荷载。基础的设计应满足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确保塔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铁塔的主要材料是钢材,包括钢管、钢板、角钢等。钢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候性,能够承受各种外部力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钢材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一定的抗风、抗震能力。 4. 铁塔设计考虑因素 铁塔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地理条件:包括地形、土壤等因素,影响基础设计和铁塔选址。 •风荷载:铁塔在风力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和振动,需要进行风荷载计算和结构强度分析。 •抗震能力:铁塔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抗震设计和模拟分析。 •维护保养:铁塔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完整word版)填料吸收塔设计说明书

学校:华东交通大学 学院:基础科学学院 姓名:王业贵 学号:20100810030111 指导老师:周枚花老师 时间:2013.12.30-2014.1.10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年处理量为4 吨氮气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2.0410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2400 m3/h,其中含空气95%,含氨气为5%(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2%(体积分数)。 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20℃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 =0.725kmol/(m3.kPa) 三、工艺操作条件 1.厂址为南昌地区 2.操作压力为101.3kpa 3.操作温度20℃ 4.每年生产时间:300天,每天24小时 5.自选填料类型及规格 四、设计内容 1. 吸收流程选择 2. 填料选择(根据处理量选择) 3. 基础物性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4.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5.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塔径,填料层高度,填料层压降) 6. 流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7.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8.设计结果一览表 9.后记(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10.绘制有关图纸 11.编写设计说明 五、化工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完整的化工设计报告由说明书图纸两部分组成。设计说明书中应包括所有论述、原始数据、计算、表格等,编排顺序如下: (1)标题页; (2)设计任务书; (3)目录; (4)设计方案简介; (5)工艺流程草图; (6)工艺计算以主体设备设计计算及选型; (7)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择; (8)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一览表; (9)对本设计的评述; (10)附图(工艺流程图(设计说明书中)、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A3)); (11)参考文献; 二、设计方案 (一)流程图及流程说明 该填料塔中,氨气和空气混合后,经由填料塔的下侧进入填料塔中,与从填料塔顶流下的清水逆流接触,在填料的作用下进行吸收。经吸收后的混合气体由塔顶排除,吸收了氨气的水由填料塔的下端流出。 (二)填料及吸收剂的选择 该过程处理量不大,所用的塔直径不会太大,可选用25×12.5×1.4聚丙烯阶梯环塔填料,其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完整word)板式塔设计原理

对于每个塔板结构参数已设计好的塔,处理固定的物系时,要维持其正常操作,必须把气、液负荷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在直角坐标系中,标绘各种极限条件下的V-L关系曲线,从而得到塔板适宜的气、液流量范围图形,该图形称为塔板的负荷性能图,如图1—23所示,一般由下列五条曲线组成。 ⑴ 漏液线 线1为漏液线,又称为气相负荷下限线。气相负荷低于此线将发生严重的漏液现象,气、液不能充分接触,使塔板效率下降。筛板塔的漏液线由式(1—47)或式(1-48)作出,浮阀塔的漏液线由式(1-49)作出. ⑵ 雾沫夹带线 线2为雾沫夹带线。当气相负荷超过此线时,雾沫夹带量过大,使塔板效率大为降低。对于精馏,一般控制eV≤0.1kg液/kg气。筛板的雾沫夹带线按式(1—50)作出。浮阀塔的雾沫夹带线按式(1—51)或式(1-52)作出。 ⑶ 液相负荷下限线 线3为液相负荷下限线.液相负荷低于此线,就不能保证塔板上液流的均匀分布,将导致塔板效率下降.一般取how=6mm作为下限,按式(1—33)~式(1—37)中一式作出液相负荷下限线。 ⑷ 液相负荷上限线 线4为液相负荷上限线,该线又称降液管超负荷线。液体流量超过此线,表明液体流量过大,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过短,进入降液管的气泡来不及与液相分离而被带入下层塔板,造成气相返混,降低塔板效率。通常根据液相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应大于3s,按式(1-24)作出此线。 ⑸ 液泛线 线5为液泛线。操作线若在此线上方,将会引起液泛。根据降液管内的液层高度,按式(1-46)作出此线. 由上述各条曲线所包围的区域,就是塔的稳定操作区。操作点必须落在稳定操作区内,否则塔就无法正常操作。必须指出,物系一定,塔板负荷性能图的形状因塔板结构尺寸的不同而异.在设计塔板时,可根据操作点在负荷性能图中的位置,适当调整塔板结构参数来满足所需的弹性范围. 操作时的气相流量与液相流量在负荷性能图上的坐标点称为操作点。在连续精馏塔中,回流比一定,板上的气液比V/L也为定值。在负荷性能图上,操作线可用通过坐标原点斜率为V/L的直线表示。通常把气相负荷上、下限之比值称为塔板的操作弹性系数,简称操作弹性。如图1-23所示,不同气液比的操作情况以OAB、OCD、OEF三条操作线表示,其控制上限的条件不一定相同,而且操作弹性也不相同.因此,在设计和生产操作时,要作出具体分析,抓住真正的影响因素,以利于优化设计和操作。 1.6 板式精馏塔高度及其辅助设备 塔设备的总体结构如图1—24所示,包括塔体、塔体支座、除沫器、接管、手孔、人孔、塔内件等。 塔体是塔设备的外壳。常见塔体由等直径,等壁厚的圆筒及椭圆形封头的顶盖和底盖构成。随着化工装置的大型化,为了节约原材料,有用不同直径、不同壁厚的塔体。塔体的厚度除应满足工艺条件下的强度外,还应校核风力、地震、偏心载荷所引起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要考虑水压实验、吊装、运输、开停工的情况. 塔体支座是塔体安放到基础上的连接部分,一般采用裙座,其高度由工艺条件的附属设备(如再沸器、泵)及管道布置决定。它承受各种情况下的全塔重量,以及风力、地震等载荷,为此,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常压塔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摘要 常压塔是石油加工中重要的流程之一,这次的设计主要就是对125万吨年处理量的原油常压塔进行设计,其中包括塔板的设计。 常压塔的设计主要是依据所给的原油实沸点蒸馏数据及产品的恩氏蒸馏数据,计算产品的相关物性数据从而确定切割方案、计算产品收率。参考同类装置确定塔板数,进料及侧线抽出位置,再假设各主要部位的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进行全塔热平衡计算。采取塔顶二级冷凝冷却和两个中段回流,塔顶取热、第一中段回流取热、第二中段回流取热的比依次为5:2:3。经过校核各主要部位温度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塔板型式选用F型重阀浮阀塔板,依据常压塔内最大气、液相负荷算得塔板外径为3.0m,板间距为0.45m。这部分最主要的是核算塔板流体力学性能及操作性能,使塔板在适宜的操作范围内操作。 本次设计的结果表明,参数的校核结果与假设值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其余均在经验值范围内,因此可以确定,该蒸馏塔的设计是符合要求的。 关键词:常压塔,浮阀塔板,流体力学。

Abstract Atmospheric distillation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is one of important processes .A atmosperic distillation column ,which is able to treat crucd oil 125Mt a year ,is designed mainly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plate. The design of atmosperic distillation column is based on the datum of true point distillation of the oil and of Engler distilltion of the products. The calculation of products phsical property parameters and the cut conceptual and products yields are also dased on the datum. The tray number ,the feed tray and the side stream withdrawal tray are determined by referring to the same king unit .The following work is to assume 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all the imporant points of the column and to make the energy balance calculation for the whole column. To take the top two cooling and condensing , the two back to the middle and the top the range of allowable error. A type of Fvalve tary is be chosen .Atmospheric tower based on the most gas, liquid external diameter of the load tray can be 3.0m, plate spacing of 0.45m. In this section ,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s to calculate the a proper area . The desig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ults of parameter calibration values and assumptions of the error are in the allowable range, and the remaining values are in the range of experience, so it can be identified that the distillation column designe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塔设计计算

目录 前言…………………………………………….…………..…… 一任务及操作条件………………………………….….………… 二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三物料计算………………………………………………………… 四塔径计算………………………………………………………… 五填料层高度计算………………………………...……………… 六填科层压降计算…………………………………………........... 七填料吸收塔的附属设备……………………….…………..……. 八课程设计总结………………………………...…………………. 九主要符号说明……………………………………...…………..... 十参考文献………………………………………..……………….. 十一附图……………………………………………………………前言塔设备是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气 液传质设备。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形式,可以分为填料塔和板式塔。板式塔属于逐级接触逆流操作,填料塔属于微分接触操作。工业上对塔设备的主要要求:(1)生产能力大(2)分离效率高(3)操作弹性大(4)气体阻力小结构简单、 设备取材面广等。 塔型的合理选择是做好塔设备设计的首要环节,选择时应考虑物料的性质、操作的条件、塔设备的性能以及塔设备的制造、安装、运转和维修等方面的因素。板式塔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适应性强、易于放大。填料塔由填料、塔内件及筒体构成。填料分规整填料和散装填料两大类。塔内件有不同形式的液体分布装置、填料固定装置或填料压紧装置、填料支承装置、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及气体分布装置等。与板式塔相比,新型的

精馏塔的设计详解

目录 一.前言 (3) 二.塔设备任务书 (4) 三.塔设备已知条件 (5) 四.塔设备设计计算 (6) 1、选择塔体和裙座的材料 (6) 2、塔体和封头壁厚的计算 (6) 3、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7) 4、风载荷与风弯距计算 (9) 5、地震载荷与地震弯距计算 (12) 6、偏心载荷与偏心弯距计算 (13) 7、最大弯距计算 (14) 8、塔体危险截面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14) 9、裙座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16) 10、塔设备压力试验时的应力校核 (18) 11、基础环设计 (18) 12、地脚螺栓设计 (19) 五.塔设备结构设计 (20) 六.参考文献 (21) 七.结束语 (21)

前言 苯(C6H6)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甲苯是有机化合物,属芳香烃,分子式为C6H5CH3。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无色、易燃。它的沸点为110.8℃,凝固点为-95℃,密度为0.866克/厘米3。甲苯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和苯的溶剂中。甲苯容易发生氯化,生成苯—氯甲烷或苯三氯甲烷,它们都是工业上很好的溶剂;它还容易硝化,生成对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它们都是染料的原料;它还容易磺化,生成邻甲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它们是做染料或制糖精的原料。甲苯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物质,因此它可以制造梯思梯炸药。甲苯与苯的性质很相似,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原料。但其蒸汽有毒,可以通过呼吸道对人体造成危害,使用和生产时要防止它进入呼吸器官。 苯和甲苯都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精馏方法将他们分离。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典型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冶金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它是通过加热造成汽液两相体系,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实现组分的分离与提纯的目的。 实现精馏操作的主要设备是精馏塔。精馏塔主要有板式塔和填料塔。板式塔的核心部件为塔板,其功能是使气液两相保持密切而又充分的接触。塔板的结构主要由气体通道、溢流堰和降液管。本设计主要是对板式塔的设计。

脱轻组分塔设计

塔设备是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领域的一种重要设备。 本次设计是关于脱轻组分塔的设计,依据GB150等的相关规范,对填料塔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设计的前半部分是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给定的设计条件来进行整体结构设计和内部结构设计,其中包括筒体、封头、裙座、填料支撑装置、液体再分布装置等的选型以及设计计算。设计的后半部分是塔设备的强度设计和稳定校核,包括辅助装置和附件的选型,接管的开孔补强以及各种零件的稳定校核等。 关键词:填料塔结构设计强度校核

Tower equipment is widely used in chemical industry ,and it is an important equipment in the field of machinery. This design is about to take off the light component design of the tower, on the basis of GB150 and other related specification, packed tower for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intensity, the first part of the design is for the structure,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given design conditions for the 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 and internal structure design, including cylinder, head, skirt, packing support device, liquid distribution device, such as selection and designing calculat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esign is the strength of the tower equipment and stability checking,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auxiliary equipment and accessories, to take over the opening of the reinforcement and stability check of all kinds of accessories, etc. Key words:packed tower;the structure designing;strength checking

常压塔毕业设计说明书

1.绪论 课题目的、背景 1813年Cellcer提出袍罩塔,1832年开始用于酿造工业,1881年工业规模的填料塔开始用于蒸馏操作,当时的填料是碎砖瓦,小石块和管子短节等。二十世纪初期,随着炼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兴起,塔设备被广泛采用。当时炼油工业多采用袍罩塔,无机工业以填料塔为主。二十世纪中期,为了适应各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开发了一些新型的塔盘,如条形袍罩塔盘、S形塔盘、筛板塔盘、浮阀塔盘、舌形塔盘等。目前我国常用的板式塔仍为袍罩塔、浮阀塔、筛板塔和舌形塔盘塔。近年来,开发使用了斜控塔盘、导向筛板、网孔塔盘、大孔筛板、浮阀-筛板复合塔盘以及浮动喷射塔板、旋流塔板、旋叶塔板等。 常压塔是常减压蒸馏装置中重要的设备之一,而常减压蒸馏又是炼油厂原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它是采用蒸馏的方法将原油分馏成不同的馏分及渣油,作为炼油厂的产品或下一个工序的原料,因此常压塔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厂的生产。 本课题是对大庆炼油厂常压塔进行的机械设计,目的是使原油通过常压塔达到各组分的希望的收率。常压塔设计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高收率、高质量馏分油。 为了保证常压塔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考虑到风等自然因素对塔的影响,本设计对常压塔的强度及稳定性进行了校核计算,对常压塔的保温也进行了设计。考虑到常压塔的体积和重量的庞大,对起安装和运输也做了设计。结合相关资料,对常压塔安装过程中的塔体组装、附件安装、焊接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还对常压塔的防腐防爆作了一些说明,以求设备在工作中的安全,达到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国内外研究技术现状及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炼油行业在2 1 世纪将面临严峻挑战。要迎接挑战, 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 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 大力开发和应用新技术, 加大炼油科技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力度。开发清洁汽油生产技术。与欧美不同, 我国汽油调和组分中催化汽油( F C C ) 组分比例过高, 重整和烷基化汽油组分过低, 使成品汽油的高辛烷值组分比例不高, 汽油中烯烃和硫偏高。为满足环保法规和汽油低烯烃、低硫、高辛烷值要求, 我国炼油工业必须从炼油生产工艺、催化剂、汽油配方、添加剂等多方面开发适合国情的专有技术,1包括降低F C C汽油烯烃和硫的技术; 扩大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装置的能力, 特别是催化重整装置的能力;开发固体酸烷基化、轻汽油醚化和碳五、碳六异构化技术; 新配方汽油研究

输电线路的杆塔设计与强度分析

输电线路的杆塔设计与强度分析 电力输送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输电线路的杆塔设计与强度分析则是电气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承担着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从一地输送到另一地的重要任务。而输电线路的杆塔作为电力传输的支撑结构,其设计和强度分析直接关系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 首先,输电线路的杆塔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是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和线路长度。电压等级决定了输电线路的电流大小,而电流大小则直接影响了杆塔的尺寸和结构设计。线路长度则决定了输电线路的杆塔数量和布置方式。此外,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性质等因素也需要被充分考虑。例如,在山区地形中,杆塔的设计需要适应复杂的地势变化,以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输电线路的杆塔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外力的作用,如风力、冰雪、地震等。因此,杆塔的设计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来承受这些外力的影响。强度分析是杆塔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杆塔结构的应力分析和变形分析,可以确定杆塔的合理尺寸和材料,以保证其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强度分析中,杆塔的结构和材料的选择是关键。通常,杆塔的结构可以分为桁架式、悬臂式和组合式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杆塔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此外,杆塔的材料也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常见的杆塔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和复合材料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强度分析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确定最佳的杆塔结构和材料。 除了设计和强度分析,杆塔的施工和维护也是电气工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杆塔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杆塔的准确安装和稳固固定,以免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而在杆塔的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杆塔的结构和材料是否存在损伤或老化现象,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以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和可靠。

(完整word版)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浮阀塔的设计

摘要 (3) 1 前言 (3) 1。1 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3) 1.2 设计条件及依据 (10) 1。3 设备结构形式概述 (12) 2 设计参数及其要求 (15) 2.1 设计参数 (15) 2。2设计条件 (16) 2.3设计简图 (17) 3 材料选择 (18) 3。1 概论 (18) 3。2塔体材料选择 (18) 3。3裙座材料的选择 (18) 4 塔体结构设计及计算 (19) 4。1塔体和封头厚度计算 (19) 4.1。1 塔体厚度的计算 (19) 4.1。2封头厚度计算 (20) 4。2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20) 4。3风载荷与风弯矩的计算 (24) 4。4地震弯矩的计算 (28) 4.4。1地震弯矩的计算 (28) 4.4。2偏心弯矩的计算 (30) 4。5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30) 1

4.6塔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校核 (32) 4。6.1塔体的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校核 (32) 4。6。2。塔体和裙座的稳定校核 (33) 4.7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的应力校核 (36) 4。7.1水压试验时各种载荷引起的应力 (36) 4。7.2水压试验时应力校核 (37) 4。8基础环的设计 (38) 4.8.1 基础环尺寸 (38) 4。8。2基础环的应力校核 (38) 4。8.3基础环的厚度 (39) 4.9地脚螺栓计算 (40) 4.9.1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40) 4.9。2地脚螺栓的螺纹小径 (41) 符号说明 (42) 小结 (46)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塔的强度设计收集资料

第六节塔的强度设计 特点—安装在室外,靠裙座底部的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 三种工况:正常操作、停工检修、压力试验。 轴向强度及稳定性校核的基本步骤: ①按设计条件,初步确定塔的壁厚和其它尺寸。 ②计算塔设备危险截面的载荷,包括重量、风载荷、地震载荷和偏心载荷等。 ③危险截面的轴向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④设计计算裙座、基础环板、地脚螺栓等。 塔的强度设计的解题思路 一、塔的载荷分析 、,前面已讲 ㈠介质压力:包括p p 工水 ㈡质量载荷 ⒈包括:m01——塔体、裙座质量; m02——塔内件如塔盘或填料的质量;

m 03——保温材料的质量; m 04——操作平台及扶梯的质量; m 05——操作时物料的质量; m a ——塔附件如人孔、接管、法兰等质量; m w ——水压试验时充水的质量; m e ——偏心载荷。 ⒉区分不同工况分别计算 塔设备在正常操作时的质量: 00102030405a e m m m m m m m m =++++++ (7-13) 塔设备在水压试验时的最大质量: max 01020304w a e m m m m m m m m =++++++ (7-14) 塔设备在停工检修时的最小质量: min 010203040.2a e m m m m m m m =+++++ (7-15) ㈢偏心载荷 定义:塔体上悬挂的再沸器、冷凝器等附属设备或其它附件所引起的载荷。 载荷产生的弯矩为:e e M m ge = (7-16) 式中:g ——重力加速度,m/s 2; ——偏心距,即偏心质量中心至塔设备中心线间的距离,m ; e M ——偏心弯矩,N·m 。 ㈣风载荷 1.影响: (1)使塔体产生应力和变形;使塔体产生顺风向的振动(纵向振动)使塔体产生垂 直于风向的诱导振动(横向振动); (2)过大的塔体应力会导致塔体的强度及稳定失效; (3)太大的塔体挠度会造成塔盘上流体分布不均,分离效率下降。 2.风载荷的构成: 一种随机载荷,大小和方向随时、随地变化;对于顺风向风力,认为由两部分组成: (1)平均风力(稳定风力),对结构的作用相当于静力的作用;是风载荷的静力部分,其值等于风压和塔设备迎风面积的乘积。 (2)脉动风力(阵风脉动),对结构的作用是动力的作用。是非周期性的随机作用力,它是风载荷的动力部分,会引起塔设备的振动。 计算时,折算成静载荷,即在静力基础上考虑与动力有关的折算系数,称风振系数。

(整理)板式塔设计指导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黄文焕

目录 绪论4 第一节概述8 精馏操作对塔设备的要求8 板式塔类型8 筛板塔9 浮阀塔9 精馏塔的设计步骤9 第二节设计方案确实定10 操作条件确实定10 操作压力10 2.1.2 进料状态10 加热方式10 冷却剂与出口温度11 热能的利用11 确定设计方案的原如此11 第三节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12 3.1 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12 3.1.1 常规塔12 3.1.2 直接蒸汽加热13 第四节板式塔主要尺寸的设计计算14 4.1 塔的有效高度计算15 4.2 板式塔的塔板工艺尺寸计算17 4.2.1 溢流装置的设计17 4.2.2 塔板设计24 4.2.3 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26 4.2.4 塔板的负荷性能图30 第五节板式塔的结构31 塔的总体结构31 5.2 塔体总高度31 塔顶空间H D31 人孔数目32

塔底空间H B34 塔板结构34 整块式塔板结构34 第六节精馏装置的附属设备34回流冷凝器34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与选型35 流体流动阻力〔压强降〕的计算35 管壳式换热器的选型和设计计算步骤36 6.3 再沸器37 接收直径38 加热蒸气鼓泡管39 离心泵的选择39 附:浮阀精馏塔设计实例39 附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39 附2 塔板的工艺设计40 附3 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51 附4 塔附件设计57 附5 塔总体高度的设计60 附6 附属设备设计〔略〕61

绪论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与有关选修课程的根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学生自己做出决策,即自己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进展过程和设备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析比拟,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所以,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益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 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包括从已发表的文献中和从生产现场中搜集)的能力; 2. 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迅速准确的进展工程计算的能力; 4. 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容和步骤 〔一〕课程设计的根本容 1. 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的设备型式进展简要的论述; 2. 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包括工艺参数的选定、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的工艺尺寸计算与结构设计; 3. 典型辅助设备的选型和计算包括典型辅助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和设备型号规格的选定; 4.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简图以单线图的形式绘制,标出主体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物料流向、物流量、能流量和主要化工参数测量点; 5. 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图面上应包括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技术特性表和接收表; 完整的课程设计由说明书和图纸两局部组成。说明书是设计的书面总结,也是后续设计工作的主要依据,应包括以下主要容: 〔1〕封面〔课程设计题目、班级、、指导教师、时间〕; 〔2〕设计任务书; 〔3〕目录; 〔4〕设计方案简介; 〔5〕设计条件与主要物性参数表; 〔6〕工艺设计计算; 〔7〕辅助设备的计算与选型; 〔8〕设计结果汇总表; 〔9〕设计评述与设计者对本设计有关问题的讨论;

塔设备强度计算-裙座基础环和螺栓计算

㈡基础环板设计 1. 基础环板内、外径的确定 裙座通过基础环将塔体承受的外力传递到混凝土基础上,基础环的主要尺寸为内、外直径(见下图),其大小一般可参考下式选用 (4-68) 式中: D -基础环的外径,mm; ob D -基础环的内径,mm; ib D -裙座底截面的外径,mm。 is 2. 基础环板厚度计算 在操作或试压时,基础环板由于设备自重及各种弯矩的作用,在背风侧外缘的压应力最大,其组合轴向压应力为: (4-69) 式中: A -基础环面积,mm2; b W -基础环的截面系数,mm3; b (1)基础环板上无筋板 基础环板上无筋板时,可将基础环板简化为一悬臂梁,在均布载荷s bmax的作用下,基础环厚度: (4-70) 式中:

d -基础环厚度,mm; b [s]b-基础环材料的许用应力,MPa。对低碳钢取[s]b=140MPa。 (2)基础环板上有筋板 基础环板上有筋板时,筋板可增加裙座底部刚性,从而减薄基础环厚度。此时,可将基础环板简化为一受均布载荷s bmax作用的矩形板(b×l)。基础环厚度: (4-71) 式中: d -基础环厚度,mm; b M -计算力矩,取矩形板X、Y轴的弯矩M x、M y中绝对值较大者,M x、M y按表4-35计算,N·mm/mm。s 无论无筋板或有筋板的基础环厚度均不得小于16mm。 ㈢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的作用是使设备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基础底座上,以免其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倾倒。在风载荷、自重、地震载荷等作用下,塔设备的迎风侧可能出现零值甚至拉力作用,因而必须安装足够数量和一定直径的地脚螺栓。塔设备在基础面上由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为: (4-72)式中: s B-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MPa。 当s B≤0时,塔设备可自身稳定,但为固定塔设备位置,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地脚螺栓。 当s B>0时,塔设备必须设置地脚螺栓。地脚螺栓的螺纹小径可按式(4-73)计算: (4-73) 式中: d1-地脚螺栓螺纹小径,mm;

精品word--杆塔+基础设计

高压送电线路设计 1、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书(附图),设备材料清册,施工组织设计,概算书 2、施工设计 初步设计书及附图 1、总论:设计依据,设计规模及范围,建设单位及期限,主要经济及耗材指标 2、电力系统 3、线路路径 4、气象条件 5、机电部分 6、杆塔和基础 设备材料清册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建设期限和施工单位 4、设备材料清册 施工组织设计 1、技术组织措施 2、沿线交通条件及工地运输 3、施工综合进度 概算书 1、编制说明 2、编制概算书 3、编制大跨越概算书

杆塔型式: 杆塔型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电压等级、线路回数、地形、地质情况及使用条件。 1、钢筋混凝土电杆 35~110kV单回路直线杆:ϕ150~190、15m~18m 220~330kV单回路直线杆:带叉梁双杆或者带拉线八字杆ϕ190~230、27m 35~110kV双回路直线杆:A字型双杆,荷载较大时可设置外拉线 35~110kV单回路承力杆:承受荷载大,需设置拉线,A字型、门型 220kV单回路承力杆:一般采用双杆ϕ400,交叉拉线或八字型拉线 2、铁塔 高压送电线路最常用,热轧等肢角钢制造、螺栓组装。 拉线塔:塔头、主柱、拉线。 鸟骨架、上字型、猫头型:导线三角形排列 门型、V型:导线水平排列 内拉线门型塔:纵向能自立 自立式铁塔: 鸟骨架、上字型、干字型、猫头型:导线三角形排列 门型、酒杯型:导线水平排列 自立式双回路铁塔:六角型(鼓型)、倒伞型、正伞型、蝴蝶型(用于大跨越塔)自立式承力塔:酒杯型、干字型(简单经济、常用) 3、大跨越塔: 高度高、荷载大、结构复杂、耗钢量和投资较高。大多采用组合构件铁塔(使用比较广泛)、钢管塔(空气动力特性较好、耗钢量少、维护有优势,常用于特大跨越处)、独立式钢筋混凝土塔、拉线塔(经济性显著)。 杆塔设计荷载 1、杆塔上的荷载: 永久荷载(杆塔自重、电线、绝缘子、金具重力)、可变荷载(风荷载、冰荷载等)、特殊荷载(电线断线引起的荷载、地震荷载)。 2、风荷载计算:风速取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分段计算,宜十米),杆塔和基 础的风压调整系数,电线风荷载计算,绝缘子串风压计算,杆塔风荷载计算,

塔设计与参数优化文档(以二甲苯塔T101为例)

塔设备操作条件优化 二甲苯塔(T101)用于分离碳八芳烃和碳九芳烃的分离,是塔设备中的典型设备,故优化以二甲苯塔(T101)为例,进行详细模拟与优化说明。 1二甲苯塔DSTWU简捷设计 首先使用Aspen Plus软件DSTWU 模块进行简捷设计,进行初步设计。详见Aspen Plus模拟源文件“T101(二甲苯塔)设计与优化(DSTWU简捷设 计).bkp”。DSTWU 模块用Winn-Underwood-Gilliland捷算法进行精馏塔的设计,可以根据给定的加料条件和分离要求计算最小回流比、最小理论板数、给定回流比下的理论板数和加料板位置。 二甲苯塔进料中碳八芳烃摩尔组成为80.3%,碳九芳烃含量为19.7%。碳八芳烃中邻二甲苯沸点最高,为轻关键组分,其摩尔含量为20.26%,碳九芳烃中异丙苯沸点最低,为重关键组分,其摩尔含量为1.63%。故用DSTWU模块进行简捷设计时,选取轻关键组分回收率为99.9%,重关键组分回收率为0.1%,并作回流比和理论板数曲线,得到如图1曲线,故选取理论板数为98。当理论板数为98时,简捷设计结果如图2所示。此时碳八芳烃摩尔质量浓度为0.9998,回收率为0.99979。 图1二甲苯塔塔板数与回流比曲线图

图2简捷设计计算结果 2二甲苯塔RadFrac详细设计与优化 石油化工中二甲苯塔的塔效率为0.75~0.85,而塔设计时,塔板浮阀选用新型ADV浮阀,塔板效率提高10%以上,故二甲苯塔塔板效率选为0.9。 做进料板位置和塔顶邻二甲苯含量、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热负荷的灵敏度分析,如图3所示。详见Aspen Plus模拟源文件“T101(二甲苯塔)参数优化(进料板位置灵敏度分析).bkp”。

(完整word版)水吸收氨气的吸收塔设计说明书

云南大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教务处制 1、引言—-—-—---—-——---—-——————---——--—-——-———-—--———-—-——--——-----—-4

1。1目的要求—-———---—————-————-——————--—-—------—--——-—-———--—--—4 1。2填料塔结构及原理-—--—--—-———————--——-—-—-——-——----—----——----5 2、塔设计任务及内容————--————---——--—-———-----———--————--—----—--—--5 3、确定设计方案—--—-—-——--——--——---———————--—-----—--————-—-——--———5 3。1流程图及流程说明----—————-———--——--————--—-—————--———-———---—5 3.2填料及吸收剂的选择——---—-—————-—-—-————--—-—--—--——----—-————5 4、工艺计算—-—-——----—---————-———-—-—-—-----——----———--——----————-—6 4、1吸收塔物料横算 -———----—-——————-———---—-—-----——-——————-————-6 4、2塔径的计算 --——-——-----—--—-—---—-—-----——---—--——-——-----—--7 4、3填料层的计算 -————--—---—-———-—--————-——---——————-—------———-8 4.4塔附属高度的计算 5填料塔压降的计算--—--———--—--——————----—-—------——-———--—-——

塔式起重机必须具有哪几种限位装置word资料16页

塔式起重机必须具有哪几种限位装置? (1)起重量限制器也称超载限位器、是一种能使起重机不致超负荷运行 的保险装置,当吊重超过额定起重量时,它能自动地切断提升机构的电源停车或发出警报。起重限制器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2)力矩限制器对于变幅起重机,一定的幅度只允许起吊一定的吊重,如果超重,起重视就有倾翻的危险。力矩限制器就是根据这个特点研制出的一种保护装置。在某一定幅度,如果吊物超出了其相应的重量,电路就被切断,使提升不能进行,保证了起重机的稳定。力矩限制器有机械式、电子式 和复合式三种。 (3)高度限制器也称吊钩高度限位器。一般都装在起重臂的头部, 当吊钩滑升到极限位置,便托起杠杆。压下限位开关,切断电路停车,再合闸 时,吊钩只能下降。 (4)行程限制器防止起重机发生撞车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行驶的保险装置。它一般安装在主动台车内侧,主要是安装一个可以拨动扳把的行程开关。另在轨道的端头(在运行限定的位置)安装一个固定的极限位置挡板,当塔吊运行到这个位置时,极限挡板即碰触行程开关的扳把,切断控制行走的电源,再合闸时塔吊只能向相反方向运行。 (5)幅度限制器也称变幅限位或幅度指示器,一般的动臂起重机的起重臂上都挂有一个幅度指示器。它是由一个固定的圆形指示盘,在盘的中心装一个铅垂的活动指针。当变幅时,指针指示出各种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当臂杆运行到上下两个极限位置时,分别压下限位开关,切断主控电路,变幅 电机停车,达到限位的作用。 须具备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高度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幅度限位器等。 安全员要怎样监督塔式起重机施工? 建筑安全员作为工地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向一切工种宣传安全施工知识并对其设备、人员、工序进行检查,以确保安全生产的万无一失。这其中,也包括了塔式起重机的司机、司索工和修理工等塔吊相关人员。 和其他工种不同的是,塔式起重机操作由于涉及电器、机械等诸多技术方面,又涉及场地的全局布置,高空作业等,故安全员监督塔机施工时应注意相信专业人员在班前交底、班后总结的自觉性之余,还应和塔机人员一道,对塔机零部件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以便最大限度地将消除事故隐患。

烟气脱硫工艺主要设备吸收塔设计和选型word资料16页

烟气脱硫工艺主要设备吸收塔设计和选型 4.1吸收塔的设计 吸收塔是脱硫装置的核心,是利用石灰石和亚硫酸钙来脱去烟气中二氧化硫气体的主要设备,要保证较高的脱硫效率,必须对吸收塔系统进行详细的计算,包括吸收塔的尺寸设计,塔内喷嘴的配置,吸收塔底部搅拌装置的形式的选择、吸收塔材料的选择以及配套结构的选择(包括法兰、人孔等)。 4.1.1 吸收塔的直径和喷淋塔高度设计 本脱硫工艺选用的吸收塔为喷淋塔,喷淋塔的尺寸设计包括喷淋塔的高度设计、喷淋塔的直径设计 4.1.1.1 喷淋塔的高度设计喷淋塔的高度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喷淋塔吸收区高度、喷淋塔浆液池高度和喷淋塔除雾区高度。但是吸收区高度是最主要的,计算过程也最复杂,次部分高度设计需将许多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而计算喷淋塔吸收区高度主要有两种方法: (1)喷淋塔吸收区高度设计(一) 达到一定的吸收目标需要一定的塔高。通常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比较低。吸收区高度的理论计算式为 h=H0×NTU (1) 其中:H0为传质单元高度:H0=Gm/(kya)(ka为污染物气相摩尔差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a为塔内单位体积中有效的传质面积。) NTU为传质单元数,近似数值为NTU=(y1-y2)/ △ym,即气相总的浓度变化除于平均推动力△ym=(△y1-△y2)/ln(△y1/△y2)(NTU是表征吸收困难程度的量,NTU越大,则达到吸收目标所需要的塔高随之增大。 根据(1)可知:h=H0×NTU= ==9.81×10 (2) 其中:y1,y2为脱硫塔内烟气进塔出塔气体中SO2组分的摩尔比,kmol(A)/kmol(B) ,为与喷淋塔进塔和出塔液体平衡的气相浓度,kmol(A)/kmol(B) kya 为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mol/(m3h﹒kpa) x2,x1为喷淋塔石灰石浆液进出塔时的SO2组分摩尔比,kmol(A)/kmol(B) G 气相空塔质量流速,kg/(m2﹒h) W 液相空塔质量流速,kg/(m2﹒h) y1×=mx1, y2×=mx2 (m为相平衡常数,或称分配系数,无量纲) kYa为气体膜体积吸收系数,kg/(m2﹒h﹒kPa) kLa为液体膜体积吸收系数,kg/(m2﹒h﹒kmol/m3) 式(2)中为常数,其数值根据表2[4] 表3 温度与值的关系 温度/ 10 15 20 25 30 0.0093 0.0102 0.0116 0.0128 0.0143 采用吸收有关知识来进行吸收区高度计算是比较传统的高度计算方法,虽然计算步骤简单明了,但是由于石灰石浆液在有喷淋塔自上而下的流动过程中由于石灰石浓度的减少和亚硫酸钙浓度的不断增加,石灰石浆液的吸收传质系数也在不断变化,如果要算出具体的瞬间数值是不可能的,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计算难以得到比较精确的数值。 以上是传统的计算喷淋塔吸收区高度的方法,此外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