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诗概说
叶圣陶的幼儿诗

叶圣陶的幼儿诗1. 《小小的船》原文: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解析:这首诗以月儿比喻小船,描绘了孩子坐在月亮上,欣赏星空的奇妙景象,激发了儿童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几种树》原文:杨树直挺几丈高,柳树倒挂细枝条。
银杏叶子像扇子,香椿叶子像羽毛。
桃树杏树开花早,马缨开花春夏交。
松树柏树常年绿,枫叶秋来红叶飘。
解析:这首诗介绍了不同树木的特点,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对自然界的树木有了直观的认识。
3. 《满天的星》原文:天空中,一眨一眨的,可是谁的小眼睛?你望见山河原野,引起怎样的心情?可望见我们的眼睛,也同样的亮晶晶?天空中,闪闪烁烁的,可是钻石放光明?摘下来做个项圈儿,送给谁戴最欢迎?偷偷地给姐姐戴上,她可喜得吃一惊?我们越想竟越远了,大家抬头不出声。
那不是宝贵的钻石,也不是谁的小眼睛,东一簇密,西一簇稀,原来是满天的星。
解析:诗歌以孩子的视角仰望星空,引发对星星的无限遐想,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和对宇宙的好奇。
4. 《天空的云》原文:慢慢地走过天空的云,就像一个白衣的老人。
白发白须这样飘呀飘,抬着头不知为何出神。
一会儿老人变成冰岛,无边的碧海四周围绕。
仿佛看见打猎的雪车,有几头白熊正在奔跑。
冰岛又变成一缕白烟,左转右折尽这么回旋。
再变什么实在难料定,累我一眼不眨望着天。
解析: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云朵比作老人、冰岛等形象,激发孩子们对天空变化的观察和想象。
5. 《十五月儿圆》原文:太阳下了山,月亮上了天。
初三月儿弯,十五月儿圆。
解析:简单的语言描述了月亮从新月到满月的变化,适合幼儿认知和学习自然规律。
6. 《雪花》原文:窗外雪花飞满天,树上地上白一片。
弟弟说它好像糖,妹妹说它好像盐。
不是糖,不是盐,雪花不甜也不咸。
解析:通过孩子对雪花的直观感受,引导他们认识雪花的特性,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7. 《小鸡》原文:小小房子,没有窗子。
幼儿诗的分类

猫对这小耗子唱道: “喵喵喵喵,睡吧宝宝! 喵喵,上床快睡好, 喵喵,好好睡一觉。”
那笨耗子快要睡着, 迷迷糊糊对她说道: “你的嗓子真正好, 声音甜得不得了!”
耗子妈妈回家来, 往小床上瞧了瞧, 可笨耗子不见了, 到处找也找不着……
夸张 自然口语化 连珠体儿歌
(三)幼儿童话诗
概念:用诗的形式讲述一个个小的童话故事,是诗与童话的巧妙结合,也称为诗 体童话。 题材:事实与童话的巧妙结合 作品:P68 鲁兵《小猪奴尼》《雪狮子》《虎娃》、俄罗斯普希金《渔夫和金 鱼的故事》、马尔夏克《笨耗子的故事》、P87 《秋天的信》
《雪狮子》 鲁兵
小朋友, 小朋友, 雪地里, 滚雪球。 雪球堆只大狮子 , 狮子开大口。 少条尾巴怎么办? 有了,插上一把破扫帚。
半夜里, 静悄悄, 雪狮子, 伸伸腰, 一蹦一蹦站起来, 摇头晃脑大声叫: “我是大狮子, 办气最最大。 谁敢不听我的话, 我就一口咬死它。 这会我饿了, 谁来填填我的肚子呀?”
它看见小狗, 就去咬小狗; 它看见小猫, 就去咬小猫; 吓得小狗汪汪叫: “狮子来了,快快跑” 吓得小猫喵喵叫: “狮子来了,快快逃!”
《下巴上的洞洞》鲁兵
从前 有个奇怪的娃娃, 娃娃 有个奇怪的下巴, 下巴 有个奇怪的洞洞, 洞洞 谁知道它有多大。
瞧他 一边饭往嘴里划, 一边 从那洞洞往下撒。 如果 饭桌是土地, 而且 饭粒会发芽, 那么 一天三餐饭, 他呀
餐餐种庄稼。
可惜 啥也没种出来, 只是 粮食白白被糟蹋。 你们 听了这笑话, 都要 摸一摸下巴。 要是 也有个洞洞, 那就 赶快塞住它。
妈妈的吻
妈妈的吻 是一罐蜜糖 轻轻地 撒在我的脸上
儿诗的概念及发展

儿诗的概念及发展一、儿诗的概念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
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二、儿童诗的发展概况中国是诗的王国,历来就有重视“诗教”的优良传统。
从“诗三百”,到屈原的《离骚》,到唐诗宋词,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在诗的海洋中受到熏陶,精神得到濡养。
然而,当我们打开浩如烟海的诗歌长卷,却发现只有屈指可数的诗歌作品真正适合幼儿阅读。
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绅的《悯农》等。
在历代文人墨客中,能真正自觉地为幼儿创作诗歌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从晚清开始,中国文坛上便出现了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提倡的“诗界革命”,梁启超还特别重视儿童诗歌的创作,在他的《饮冰室诗话》中多处论述了儿童诗歌,把它看做是“改造国民之品质”的“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他和黄遵宪还亲自创作了不少有教育意义的儿童诗歌。
其中,黄遵宪写的《幼儿园上学歌》则开了幼儿诗的先河:“春风来,花满枝,儿手牵娘衣。
儿今断乳儿不啼。
她去买枣梨,待儿读书归。
上学去,莫迟迟!……”全诗共十节,在优美的旋律中,描绘了一幅幅情真意切、求善求真、进取向上的幼儿生活图景。
但是,由于数千年封建思想的禁锢,儿童没有人权和尊严,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对诗歌的精神需求得不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具有现代意义的儿童诗是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出现的时代产物。
这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是从诗歌的改革开始。
为了适应中国现代的社会变革而出现的新诗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词的格律限制,废弃了僵化的文言语词,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形式、运用切合口语的白话进行创作。
第二节 幼儿诗

• 银河,你为什么不往下淌?
• 噢,原来你是星星们的床。
老师跟我捉迷藏。 笑着看我进入梦乡。
精选可编辑ppt
14
• 《我喜欢你,狐狸》
•
高洪波
• 你是一只小狐狸 聪明有心计,
• 从乌鸦嘴里骗肉吃 多么可爱的主意!
• 活该,谁叫乌鸦爱唱歌, 呱呱呱 自我吹嘘! 再说肉是他偷的, 你吃他吃都可以。
• 也许你吃了这块肉 会变得漂亮无比!
样的感情?
精选可编辑ppt
24
打翻了 张晓风 太阳打翻了 金红霞流满西天 月亮打翻了 白水银一直淌到我床前 春天打翻了 滚得漫山遍野的花 花儿打翻了 滴得到处都是清香 清香打翻了 散成一队队的风 风儿打翻了/飘入我小小沉沉的梦
精选可编辑ppt
25
• 分组讨论,思考书59面第三题并回答。
精选可编辑ppt
精选可编辑ppt
20
• 5、题画诗
• 是以图画或摄影作品画面题写的诗歌。它的特点 是来源于画面,但又不为画面所拘束,它可以与 画一起供幼儿欣赏,也可脱离画面,作为独立的 诗歌存在。
• 如:《初雪》p书52
精选可编辑ppt
21
• 6、散文诗
• 是用散文形式写的抒情诗。它比一般的抒情诗 自由灵活,在语言形式上,分段不分行,不要求 有严格的韵律。
儿童诗 讲解

去上床。”
《下巴上的洞洞》
鲁兵
从前 有个奇怪的娃娃, 娃娃 有个奇怪的下巴, 下有个奇怪的洞洞, 洞洞谁知道它有多大。 那么一天三餐饭, 他呀 餐餐种庄稼。 可惜啥也没有种出来,
只是粮食白白被糟 踏。
瞧他 一边饭往嘴里划, 一边从那洞洞往下撒。 如果 饭桌是土地, 而且 饭粒会发芽。 你们听了这笑话, 都要 摸一摸下巴。 要是 也有一个洞洞, 那就 赶快塞住它。
你有翅膀吗? 告诉我,蒲公英。 你飞得很高—— 天上的道路,是云彩铺成; 我要跟着你,去看神秘的星星。 你飞得很远—— 远方的风景,一定很迷人; 我要跟着你,去做快活的旅行。
《小童话》
邵燕祥
在云彩的南面, 那遥远的地方, 有一群树叶说: 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 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 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
挑妈妈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六岁晚上我打着手电筒散步累了就拿它当拐杖我拄着一束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很多我挥挥手就有很多手我跑步就有很多脚小狗朝我摇尾巴就有很多尾然后我打秋千就有很多我原谅春天来了我去小溪边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直淌眼泪到了花开的时候它就把那些事儿忘了真正原谅了风在算钱谁也没有看见过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纸币在飘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算愿你我永远都愿你我永远都能拥有一颗赤能拥有一颗赤
笨耗子的故事(马尔夏克)
耗子妈妈哄她宝宝: “吱吱吱吱,快快睡觉! 给你面包皮儿咬, 给你蜡烛头儿嚼。”
可小耗子回答她道: “你的嗓子过分细小。 我说妈妈你别叫, 给我去把保姆找!”
耗子妈妈到处跑, 去求一只鸭子道: “鸭子大婶,请上我家, 把我孩子给摇摇。”
鸭子对小耗子唱道: “嘎嘎嘎嘎,睡吧宝宝! 下过雨我园里找找, 给你小虫找一条。”
幼儿教育-幼儿诗歌的特征及应用

探寻一 感受幼儿诗的艺术气息
二、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1.率真自然的情感 3.生动清新的意境 5.浅显明快的语言
2.饱含童趣的想象 4.鲜明动感的形象
探寻一 感受幼儿诗的艺术气息
题较直接。
文学意味更浓。
不 从篇幅结构看 儿歌有口头创作特征,一 幼儿诗篇幅长短不拘,结构较
同
般较为短小,结构单纯 复杂
之 从语言角度看 儿歌多采用口头语,语言 幼儿诗书面语言多,语言较之
较浅显、易懂。
儿歌更优美、含蓄。
处 从功能看
儿歌适用于歌唱游戏,有 幼儿诗适合听赏吟诵。
明显的娱乐实用价值。
从形成历史看 儿歌具有悠久的历史
幼儿诗的形成历史相对较短暂
探寻二 辨别幼儿诗和儿歌
儿歌和幼儿诗的区别是相
幼儿诗《小雨点》
小雨点,
爱干净,
相
马路洗得亮晶晶。
同
之
处
小雨点 你真勇敢! 从那么高的天上跳下来, 一点儿也不疼吗?
探寻三 幼儿诗的种类
1.抒情诗 3.故事诗 5.寓言诗 7.题画诗
2.讽刺诗 4.童话诗 6.科学诗 8.散文诗
蚂蚁对这位借贷者说。
叫苦去了。
“你别见怪,日以继夜,
求人家借给她
不论遇见谁,我都向他们歌唱。
一点儿粮食,
“
能勉强维持到明年春季到来的时光。“啊,你一直在唱歌?我太高
兴了, 好吧,那你现在跳舞吧!”
探寻三 幼儿诗的种类
6.科学诗
水和火(高士其) 水和火是敌人, 一见面就打仗。 水说:“我要把你灭掉。” 火说:“我要把你烧干。” 水和火是朋友, 它们在一起工作。 水在锅里唱, 火在锅下响……
幼儿园唐诗三百首讲解
幼儿园唐诗三百首讲解幼儿园唐诗三百首是一部经典的儿童诗歌集,收录了许多优美精彩的唐诗。
通过教授儿童这些唐诗,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下面将对《幼儿园唐诗三百首》这本书的内容、特点以及如何教授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幼儿园唐诗三百首》的内容:《幼儿园唐诗三百首》是一本总共收录了300首唐诗的童谣集。
这些唐诗以儿童为主要对象,内容通俗易懂,意蕴深远,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这些唐诗主题丰富,包括描写自然、人物、动物、游戏等各个方面,既能给予儿童欢乐,又能引发儿童对于人生的思考。
在《幼儿园唐诗三百首》中,每首诗都配有精美的插图,用以辅助儿童理解诗意。
此外,书中还附有注释和鉴赏点评,帮助儿童理解诗歌背后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幼儿园唐诗三百首》的特点:1. 平实易懂:这本书主要是为幼儿设计的,因此诗歌的语言通俗易懂,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每首诗的内容都与儿童日常生活相关,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提升他们对于诗歌的兴趣。
2. 多样主题:《幼儿园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主题多样,涵盖了自然、人物、动物、游戏等方面。
通过这些多元的主题,儿童可以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事物和世界。
3. 感情表达:这些唐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能够激发儿童情感的表达和触发情感共鸣。
儿童可以通过朗诵或演唱的方式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绪识别和表达能力。
4. 文化良知:幼儿园是培养儿童文化素养的关键时期,而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于儿童的文化教育至关重要。
《幼儿园唐诗三百首》通过选取经典唐诗,让儿童在欣赏美诗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如何教授《幼儿园唐诗三百首》:教授《幼儿园唐诗三百首》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儿童在欢乐中学习。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教学方法:1. 诗歌朗诵:让儿童逐首背诵并朗诵这些唐诗,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声音韵律的感知。
可以通过集体朗诵或分组朗诵的方式,增加儿童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儿童诗 讲解
叮咚叮咚, 小溪试了试清脆的嗓子 啊,春天是唱着歌来的 !
忽啦忽啦, 树枝弯弯柔软的腰, 啊,春天是跳着舞来的!
哔剥哔剥, 春笋在泥土里快乐地拔节, 啊,春天是放着鞭炮来的!
《春天》
风跑得直喘气 向大家报告好消息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花朵站在枝头上 看不见春天 就踮起脚尖,急着找 春天在哪里
花,不知道自己就是 春天
雪狮子说: “也好,也好, 小猫小狗火里烤了吃, 你小老头儿也跑不了。“
老爷爷说: “顶好,顶好, 你先坐着烤烤火, 等会儿就能尝到好味道。“
小狗搬柴, 小猫搬草, 干柴和干草 堆了一人高。 老爷爷一划自来火, 柴草呼呼呼呼冒火苗。
雪狮子说: “不得了,不得了, 我的汗水象雨浇。”
老爷爷说, “你伤风,你感冒,出点汗水就会好。”
他再拿起只袜子, 刚刚要穿上, 可是妈妈已经叫: “快脱衣裳,
去上床。”
《下巴上的洞洞》
鲁兵
从前 有个奇怪的娃娃, 娃娃 有个奇怪的下巴, 下有个奇怪的洞洞, 洞洞谁知道它有多大。 那么一天三餐饭, 他呀 餐餐种庄稼。 可惜啥也没有种出来,
只是粮食白白被糟 踏。
瞧他 一边饭往嘴里划, 一边从那洞洞往下撒。 如果 饭桌是土地, 而且 饭粒会发芽。 你们听了这笑话, 都要 摸一摸下巴。 要是 也有一个洞洞, 那就 赶快塞住它。
早晨当当敲七点, 强强起了床。
拿起书来看半天, 开始穿衣裳。
一个袖子才穿上, 他就去洗脸。
两个袖子刚穿好, 他去吃早点。
扣上两颗小钮子, 他去玩邮票。
再扣两颗小钮子, 中饭时间到。
穿上一条小裤腿, 他去踢球玩。 再穿一条小裤腿, 已经吃晚饭。
一只袜子拉上脚, 他听收音机。 收音机啊听半天, 都快闭上眼。
简述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简述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幼儿诗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抒发幼儿的情感:幼儿诗抒发的是幼儿自身的情感,是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感受
和情感。因此,幼儿诗通常具有真挚、纯真、自然的特点,能够打动幼儿的心灵,引起幼儿
的共鸣。
2. 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想象:幼儿诗的形象通常鲜明、具体,能够生动地表现幼儿的生
活和情感。同时,幼儿诗也充满了丰富的想象,通过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创造出生动、
有趣的形象和场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音乐性:幼儿诗在音韵、节奏方面通常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能够通过语言的音乐性
来表达情感和表现意境。因此,幼儿诗的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记忆和背
诵。
4. 趣味性:幼儿诗通常具有趣味性,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吸引幼儿的注
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幼儿诗的内容和形式也常常富有创意和新意,能够让幼儿
感到惊喜和愉悦。
5. 浅显易懂:幼儿诗的语言通常简单、明了,用词精炼、准确,表达直接、易懂。这样
能够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义和情感,同时也符合幼儿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
总之,幼儿诗的艺术特征是多方面的,它既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和阅读习惯,又能有效
地表达出幼儿的情感和思想。
儿童诗的概念
儿童诗的概念
儿童诗是专为儿童创作的诗歌,其特点在于语言简洁、形象生动、富有童趣,易于理解。
儿童诗旨在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理解生活。
儿童诗的内容通常涉及自然、动物、家庭、友情、成长、梦想等主题,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儿童诗在形式上也非常丰富,包括五言、七言、双句、三句等多种结构,以及押韵、平仄等韵律特点。
此外,儿童诗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优秀的儿童诗作品不仅要具备文学价值,还要兼顾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
许多著名的儿童诗人,如罗大里、金波、方素珍等,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儿童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幼儿诗概说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幼儿诗的概念;能够区别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2、掌握幼儿诗的艺术特征,为鉴赏和创作幼儿诗奠定基础。
3、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大众写!为小孩写!”观念,培养良好的婴幼儿文学素养;
重点与难点:
重点:幼儿诗的概念。
难点: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
教法设计: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现在共同诵读以下四首诗歌《小猫走路没有声音》、《树叶儿飘》、《捉迷藏》、《四季小娃娃》。
看谁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诵下来?好!非常好!这些诗歌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幼儿诗。
现在我们共同来学习《幼儿诗概说》。
二、明确概念:
1、幼儿诗是适合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
2、讲解自由体诗的特点:
自由体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语言浅白晓畅、韵律自由,适合幼儿听赏、诵读。
三、幼儿诗的发展概况
1、让学生自读课文95页(二),找出幼儿诗的发展概况。
2、出示ppt,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思考讨论。
(1)我国古代:中国是诗的国度,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却没有专门为儿童而写的诗作。
骆宾王《咏鹅》、李白《静夜思》、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孟浩然《春晓》、李绅《悯农》、杜牧《清明》。
这些只是适合儿童诵读的作品,不是自觉意义上的儿童诗。
(2)辛亥革命前夕,20世纪初的中国文坛,维新派人物黄遵宪、梁启超等人发起了“诗界革命”,曾出现了为儿童创作的诗歌,如梁启超的《新少年歌》李叔同的《送别》等,黄遵宪的《幼稚园上学歌》开了幼儿诗的先河,全诗十节,“……上学去,莫迟迟”“上学去,莫徜徉”“上学去,莫蹉跎”“上学去,莫贪懒”“上学去,莫游惰”“上学去,莫停留”的旋律中,描绘出一幅幅情真意切、求真求善、进取向上的幼儿生活图景。
(3)五四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幼儿诗从当时的新诗中萌发出来:叶圣陶、冰心、郑振铎、汪静之、刘半农等文化名人都写过幼儿诗。
30年代后,教育家
也是儿童诗人的陶行知坚持“为大众写!为小孩写!”主张,写了一些儿童诗。
(4)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一批热心幼儿诗创作的作家:任溶溶、金近、圣野、鲁兵、田地、柯岩……
(5)新时期以来,幼儿诗园地迎来了春天,创作成果丰硕、理论研究活跃、著名作家云集:金波、张秋生、程逸汝、樊发稼、郑春华,还有台湾儿童诗人:林焕彰、谢武彰、林宪武。
四、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1)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
(2)活泼、生动的想象
(3)富于情趣的构思
(4)自然、明快的韵律
(5)口语化与音乐性相结合的语言
《幼儿文学》教材“幼儿诗的特点”为:
(1)具有内在的节奏与韵律
(2)具有充满幼儿情趣的优美意境
(3)语言浅近、形象、凝练
《教育视野中的幼儿文学》教材“儿童诗特点”为:
(1)形式灵活多样,可长可短、可多可少
(2)内容具体,多数有一定情节
(3)语言动感强烈
(4)凝练的语言,明快的节奏
(5)创造优美的儿童想象的意境
五、1、课堂训练---同一题材的儿歌与幼儿诗作品的比较,以此区别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然后用ppt展示,教师总结明确。
A.幼儿诗的历史较儿歌短。
B.幼儿诗的形式较儿歌自由。
C.幼儿诗追求充满幼儿情趣的意境,感情的内涵更丰富,主要让幼儿在听赏中得到审美愉悦和情感的陶冶;儿歌追求琅琅上口的节奏、韵律,给孩子更多游戏的快乐,让幼儿在诵读中增添生活的乐趣。
D.幼儿诗在表达上比儿歌要含蓄、细腻,更讲究用精练、雅致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儿歌的表达更单纯直率,更讲究通俗顺口,使幼儿获得口头念诵的快乐。
E.幼儿诗更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听赏、诵读,儿歌则更适合中、小班小朋友诵读。
2、读119页所选幼儿诗加以体会。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
1、掌握幼儿诗的概念。
2、诵读幼儿诗《妈妈》、《说话》、《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老爷爷和小娃娃》。
3、试分析一下《老爷爷和小娃娃》这首幼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