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自由主义资料

古典自由主义资料
古典自由主义资料

维基百科

古典自由主义可以有两种涵义:

?早期的自由主义,从启蒙时代开始直到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为止的自由主义。

?在20世纪复苏的相同政治哲学,追溯上述的早期自由主义,亦即自由意志主义[1][2]。

而本条目所述及的即是第一种早期的自由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是一种支持个人先于国家存在的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3],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古典自由主义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也因此,它通常被视为由于工业革命和随后的资本主义体制而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自我负责,和自由市场等概念最先也是由古典自由主义所提出,后来才陆续被其他政治意识形态所采纳的。古典自由主义反对当时绝大多数较早期的政治学说,例如君权神授说、世袭制度和国教制度,强调个人的自由、理性、正义和宽容[4]。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都受到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

古典自由主义认为一国的真正财富不是金银总量的增加,而是其国民创造的商品服务的数量。政府的干预经常是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因此主张将政府排除出经济领域,让经济生活自行其事,让追求自身利益

的无数的个体理性的计算来引导经济生活的调整,即“谁会应当尽量从政府干预中摆脱出来,尽量的自由”,“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古典自由主义哲学特别重视个人的主权,个人财产的所有权被视为个人自由最重要的部分,强调自由放任的政策。古典自由主义并不必然支持民主的原理,这是因为尊重和保护个人财产权的法律,比民主里的多数决原则还要重要[5]。举例而言,詹姆斯·麦迪逊主张共和立宪制以保护个人的自由,他担心纯粹民主制可能会造成“公共的情绪和利益被多数派掌控,而却没有半点避免少数派被牺牲的机制存在”[6]。在经济上,古典自由主义坚持一个“不受管制的自由市场”才能有效满足人类的需求、并且将资源分配至最合适的地方。他们对于自由市场的支持是因为“假定个人都是理性的、追求私利的、并且会有计划的追求他们各自目标的。”[7]他们不相信个人权利是有政府所“创造”的(在道德层次上),而相信道德权利是独立于政府之外存在的。托马斯·杰斐逊称呼这些是“无法被分割的权利”,并且也指出古典自由主义所相信的理念:亦即权利并非来自法律、相反的法律的唯一目的便是用以保护个人的权利,他宣称“正当的自由,指的是个人有绝对权利依照他们自己的意志做出任何行动,唯一的限制便是不违反其他人的相同权利。我不会加上‘以法律为限’,因为法律经常只是专制者的工具,这在法律侵犯个人权利时尤其明显。”[8]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者而言,个人的权利是消极本质—亦即权利是以不受其他人(以及政府)侵犯的个人自由为基准。相反的,社会自由主义(又常称为

“现代自由主义”)则主张权利是由其他人提供的某些利益或服务所构成的。因此古典自由主义在本质上是彻底反对福利国家等政策的。古典自由主义强调“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却不主张在物质上的平等。古典自由主义认为社会自由主义所追求的那些“积极权利”反而会侵蚀原本消极的个人权利[9]。因此,古典自由主义支持以宪法保护个人的自由和财产权免受多数统治的干扰,并认为人民投票仅仅是为了选出官员,而不是为了创造法律。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指出古典自由主义有着两种不同的流派:“英国的流派”以及“法国的流派”。哈耶克认为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等人代表了经验主义流派的思想,注重普通法,并且遵循长期自然发展下来的传统和思想。而法国的流派如卢梭、百科全书派、以及重农主义则相信理性主义、认为理性的力量是毫无限制的,并且有时会对传统和宗教表现出敌意。哈耶克承认国籍的分类是和流派的分类不同的,有些哲学家并不一定符合国籍的分类:哈耶克认为法国的孟德斯鸠属于“英国的流派”,而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威廉·戈德温、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和托马斯·潘恩则属于“法国的流派”[10]。哈耶克也否认“laissez faire”这一词是源于法国的传统,并将其归功于英国的休谟、斯密、和伯克。

古典自由主义是政治和经济的一种哲学,最早的根源可以溯及古希腊。在16世纪初启蒙时代由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学派提出早期的论述。而在苏格兰哲学家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1776)中,他反对了主

张由国家干预经济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只富裕了那些拥有特权的菁英份子,而没有顾及广大平民。芬兰议员安德斯·屈德纽斯(Anders Chydenius)也是另一个提出早期古典自由主义论述的重要人物。古典自由主义试着限制政治权力的界限,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财产权。古典自由主义一词也常被使用于描述早期的自由主义,以免与新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混淆。

亚当·斯密于1776年所出版的国富论成了自由主义的理论根基,亚当·斯密提出了关于自由主义和经济的解释,在法律和哲学上的理解则经由约翰·洛克、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麦迪逊等人。而在伊曼努尔·康德的著作,《永久和平》(Perpetual Peace)中,他假设了一种国际性的自由体制,以维持世界的和平。

“自由主义”一词在此时开始出现分歧(大约在18和19世纪)。原先的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经济自由(包括自由市场),和有一定权力限制的代议制政府。到了18世纪这层原先代表的意义仅在少数国家仍然完整存在,大多数国家里自由主义一词都已经偏离了最初的轨道(例如社会福利、关税、政府对经济的介入和规定、薪水和物价的控制)。在许多国家自由主义一词大多用以形容处在古典自由主义至美国自由主义之间的立场,只有少数几个主要政党仍然支持古典自由主义,大多数的自由主义政党都接受了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概念。

近代工业革命大幅提升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但也造成许多社会问题浮上台面,例如污染、童工,和都市人口过于拥挤等。物质和科学上的进步增长了人类的寿命,减少了死亡率,也因此人口爆炸性的增长。而这造成了劳工过多的问题,减低了平均的工资。米尔顿·佛利民指出这个时代造成的现象不是贫穷人口增加,而是“贫穷现象更显而易见”了。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如约翰·洛克、亚当·斯密、威廉·冯·洪堡则认为这些问题将会由工业社会自身进行修正,而无须政府的干预。

古典自由主义相信自由的哲学应该在每个领域都同等扩大(而不是在某些领域受到局限),他们非常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如枪支管理法、平等权利法(Affirmative action, 鼓励录用女性和少数族群的政策)、高税收、社会福利和支持公立学校,这些都是古典自由主义者所认为侵犯了个人自由的政策。

在美国“自由主义”一词早已改变了原意,哈耶克认为涵义的改变是从罗斯福任内开始的,罗斯福实行的新政在当时被贴上社会主义和左翼的标签,由于担心这些标签的负面影响,罗斯福于是改自称为自由

主义者。自从那时开始,“自由主义”一词在美国改变了涵义,与原本18和19世纪的自由主义完全不同了。

其他支持自由市场的古典自由主义者,则主张极权主义的崛起正是因为越来越多政府管制造成的。

奥地利经济学派和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拥护者,如米尔顿·佛利民、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和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对于现代自由主义的反驳,即代表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持续发展—也就是所谓的新古典主义经济

学[12][13]。佛利民说:

“从19世纪晚期开始,尤其是在1930年后的美国,自由主义一词改变了涵义,变成了另一种涵义非常不同的东西,尤其是在经济政策上完全不同。这一名词变成用以形容那种依靠国家机器管理、而不是个人自发行动去达成目标的政治,口号变成了社会福利和平等,而不是自由。19世纪的自由主义将自由的扩大看作是促进社会福利和平等的最有效方法

也因此新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他们才是真的古典自由主义的继承人。举例而言,哈耶克主张他并不是所谓的保守主义,反而他才是真的自

由主义者,而那些新自由主义者只是冒充者,他也因此一直拒绝放弃这种称呼。

约瑟夫·熊彼特则指出:“最重要的是,如果这不是一场预谋,那么私人企业制度的敌人们或许会觉得他们盗用了这一称呼是相当明智的举动”,意味着现代自由主义者们“偷走了”这一词、并且还将这一词冠上与之原义完全相反的解释。

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意志主义

自由意志主义者通常认为“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两词是可以互换的。例如美国的卡托研究所认为古典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三者都是源于同一意识形态组群[16]。卡托研究所更喜欢自称为“自由主义者”,因其自认为他们才是正当的自由主义继承者。自由意志主义确实与古典自由主义有非常多相似处,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方面,同样主张自由放任的政府、自由市场、和个人的自由。古典自由主义一直主张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必须尽量限制政府的权力。自由意志主义政党则进一步主张对政府权力更多的限制。比萨大学政治学系的教授Raimondo Cubeddu就说:“我们很难分辨‘自由意志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之间到底有何差别。这两种称呼在用以形容那些“自由意志主义”的“小政府主义”流派时几乎是

可以替换的:也就是用以称呼那些认同洛克和罗伯特·诺齐克,认为国家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的学派。”[17]

自由意志主义认为他们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不过,一些人仍然认为

百度百科

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原则,认为一国的真正财富不是金银总量的增加,而是其国民创造的商品服务的数量。是一种支持个人先于国家存在的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

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古典自由主义是政治和经济的一种哲学,最早的根源可以溯及古希腊。在16世纪初启蒙时代由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学派提出早期的论述。而在苏格兰哲学家亚当·斯密所着的国富论(1776)中,他反对了主张由国家干预经济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只富裕了那些拥有特权的菁英份子,而没有顾及广大

芬兰议员安德斯·屈德纽斯(Anders Chydenius)也是另一个提出早期古典自由主义论述的

重要人物。

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或简单说自由主义(liberalism),作为直到本世纪之交时仍然被称作的叫法,是西方文明中标志性的政治哲学(the signature political philosophy)。

在法国, 经济学家们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们之中最伟大一位, 杜尔阁(Turgot),为自由市场提出了理论基础:

在美国,这个自由国家没有做到优秀的地步(par excellence),它的首要目标是要避开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以及他的那些赞成政府集权的后继者们所推动的政府力量(对于社会)的侵犯, 并且最终, 以某种方式,处理了美国自由的巨大污点——黑人奴隶制。

从自由主义立场(standpoint)来看, 美国从一开始就相当地幸运。它的建国文件, 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是由托马斯?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这样一位在他所处时代具有领袖作用的自由思想家(the leading liberal thinkers)起草的。宣言显露了(radiated)作为包含个体成员的社会享有他们的自然权利以及追求他们自我决定(self-determined)目标的愿景(vision)。在宪法和权利法案中,建国者们(the Founders)创造了一个权力分立、受到限制(limited)的体制, 并且为多重制约(multiple constraints)所包围, 而个人则要求通过工作, 家庭, 朋友, 自我修养

(self-cultivation),以及以自愿协会所组成的密集网络以获得满足。在这块新土地上, 政府——作为欧洲旅客以敬畏的态度注意到——几

乎根本不能说是存在之物。这就是美国成为世界上一种模式的(原因)。

在19世纪的早期,杰斐逊主义传统一个长久保持者(perpetuator)是威廉?莱格特(William Leggett),他是纽约新闻工作者并且是一个反奴隶制的杰克逊式民主党人(antislavery Jacksonian Democrat)。莱格特宣称:

“所有政府都是为了保护人和财产才被设立的(instituted);当强制力(powers)对于这些目的是不可或缺的时候人民才愿意授权(delegate)给政府。人民不要政府去管制(regulate)他们的私人事务(private concerns), 或在他们的产业事务中规定(prescribe)过程和给予利润(mete out the profits)。保护他们的人身(persons)和财产,其余之事他们自己都能搞定不需要政府为其操心。”

这种自由放任哲学(laissez-faire philosophy)成为了不计其数所有阶层美国人的根底信条(bedrock creed)。数个世代以来,在像R L. Godkin, 艾尔伯特?杰伊?诺克(Albert Jay Nock), 亨利?路易斯?门肯(H. L. Mencken),弗兰克?乔多洛夫(Frank Chodorov)以及伦纳德?里德(Leonard Read)这样的自由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了回声(echo)。对世界其他地方来说, 这是很特别地(distinctively), 典型地

(characteristically)美国看法、态度(outlook)。

与此同时, 经济前进(the economic advance)在西方世界慢慢地得势(slowly gaining momentum)爆发了一次巨大的飞跃。首先在不列颠, 然后在美国和西欧, 工业革命变换了(transformed)自从新石器时代(the neolithic age)以来基本就没有得到什么改变的人的生活。对于广大人类逃脱(因年代久远)无法追忆或文字记录不及的不幸,要知道这种不幸他们已经学会接受把它看作是他们不变的全部(命运),现在则变得有可能改变。上千万原本会在无效率的旧秩序经济体中被消灭的人现在能得以生存下去。当欧洲和美国的人口胀大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新的大众逐渐达到了对于以前的劳动者来说难以想象的生活水准。

伴随工业秩序诞生的是经济失序、混乱(dislocations)。不这样的话它又会怎么样呢?自由市场经济学家鼓吹的(preached)解答之道是:保障财产和硬货币(hard money)以鼓励资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利用自由贸易使生产最大效率化,还要有一个使企业家热衷创新的干净领域(a clear field)。但是保守主义者们(conservatives),以他们的旧有身份进行威胁,并对新的体制发动了一种文学上的攻击(a literary assault), 给工业革命安上以后再也没能充分恢复的坏名声。很快攻击者的位置由开始涌现的各群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兴高采烈地强

占过去了。

但是, 在中世纪(mid-century)以前自由派们的胜利一个接着一个。保证基本权利的宪法被采取了, 司法体制(legal systems)稳固的固定(anchoring)在以法主治(rule of law)以及被放置在适当位置上的财产权之上,自由贸易四处传播开来,诞生了建立在黄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上的世界经济。

进展也同样体现在智识前线(intellectual front)上。在挂帅(spearheading)废除英国玉米法律(English Corn Laws)的运动(campaign)之后, 理查德?科布登(Richard Cobden)发展出了不干涉(nonintervention)的理论,使之在其它国家事务中作为一种和平的基础。弗雷德里希?巴斯夏(Frederic Bastiat)投入到了为自由贸易,不干涉(事务), 以一种经典形式(a classic form)达致和平的事件中(case)。像托马斯?麦考莱(Thomas Macaulay )和奥古斯汀?梯叶里(Augustin Thierry)这样的自由史学家揭露了(uncovered)西方世界的自由根源(roots of freedom)。世纪末期, 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伴随由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创始的奥地利学派(the Austrian School)地位的上升被安置了在一个安全的科学的立足处(scientific footing)。

自由主义和宗教的联系提出了一个特别问题。在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当一些天主教领袖紧抓过时的神权理念不放的时候,自由思想的自由派们(freethinking liberals)有时使用了国家力量去削减(curtail)

天主教教会的影响。但像本杰明?贡斯当(Benjamin Constant), 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以及阿克顿爵士(Lord Acton)这样的自由思想家所见超出了这种徒劳争执之外。他们强调了宗教的关键角色,(把宗教事务)从政府权力(范围中)分离出去, 能在阻止集权化国家(the centralized state)的成长方面扮演角色。因此之故,他们为自由和宗教信念的和解预备了空间。

接下来, 因为原因(reasons)仍然不明朗, (社会)潮流开始反抗自由派们。一部分的原因肯定是到处激增(proliferated)的新类型知识分子的浮现。他们过生活所需要的财富是由资本主义体制所产生的,但这并没有防止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持续不断地攻击(gnawing away at)资本主义,在现代社会他们所能指出的任何问题上向它提出控诉。

同时,自愿性的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voluntary solutions)被急切膨胀他们控制领域的国家官员给抢先占有了。民主的兴起通过加剧政治的一个古老特点可能也导致了自由主义的衰落: 竞争(scramble)是为了特权(special privilege)。企业,工会,农民,官僚,以及其它利益集团为国家特权而竞争——并且发现有知识的蛊惑人心的政客(intellectual demagogues)合理化了他们(由于攻击或事故造成的)损坏(depredations)。国家控制范围的增长, 代价则是, 如同威廉?格拉汉姆?萨姆纳(William Graham Sumner)所指出的那样, 产生了“被遗忘的人”(“the forgotten man”)——那些不要求政府厚待,只

是通过工作使整个体制得以前行的安静的、有生产力的个体。

在世纪末之前, 自由主义在所有方面都遭到打击(being battered)。民族主义者们(Nationalists)和帝国主义者们(imperialists)谴责它以促进一种索然无味的和平(an insipid peace)的方式

来代替一种具备了刚强气质(virile)和支撑好战精神的(bracing belligerency)的国家。社会主义者们(Socialists)攻击它维护“无政府主义的”自由市场体制(“anarchical” free-market system)并要以“科学的”中央计划(“scientific” central planni ng)来取代它。甚至连教会领袖也因为自由主义涉嫌自我主义(egotism)和唯物主义(materialism)而歧视它。在美国和不列颠, 社会改革者在世纪的黎明时期设想了一种特别聪明的为获得优势而采取的初始步骤(gambit)。其他任何地方支持国家干预(state intervention)和强制劳工联盟(coercive labor-unionism)的支持者都会被冠以“社会主义者” 或“社会民主人士”(“social democrats”)这样的称号。但因为英语地区的人民由于种种原因似乎对那样的标签(labels)反感, 他们(因此)劫持了“自由派”这个专门术语(the term “liberal”),把他们自己贴上“自由派”的标签。

虽然持续作战到底, 一种失望的心情最后还是在不凡的真正自由派们(the great authentic liberals)的身上安定下来了。当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开始在1840年写作时, 他盼望一个强制国家机构

(the coercive state apparatus)实际会消失的普世进步时代(an age of universal progress)的到来。在1884 年以前, 斯宾塞可能写了一篇题为“即将到来的奴隶制”(“The Coming Slavery”)的论文。在1898 年, 威廉?格拉汉姆?萨姆纳(William Graham Sumner),美国的斯宾塞主义者,自由贸易商, 黄金本位制的提倡者,在美西战争中当美

国步入帝国主义、全球性(事务)的纠缠(global entanglement)时非常沮丧: 他以“西班牙征服了美国” (“The Conqu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Spain”)作为对那场战争的反应。

当政府官僚膨胀时,欧洲到处都存在着一种对于专制国家各类政策的复归活动(reversion)。同时, 在拥有强大力量的国家(Great Powers)之中嫉妒性的竞争(jealous rivalries)导致了一种疯狂的军备竞赛(a frenzied arms race)并且形成了战争的威胁。在1914 年, 一个塞尔维亚刺客把火花投掷到了被堆积的仇恨和怀疑中(the heaped-up animosity and suspicion),结果是造成了历史上(截止那时候)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在1917 年, 一位美国总统热切的想创造一种世界新秩序(a New World Order)带领他的国家进入凶恶的冲突。“战争是对国家的治疗” (“War is the health of the state”),激进的作家伦道夫?伯尔那(Randolph Bourne)警告道。并且它也被如此证明了。当屠杀被结束的时候,许多人相信古典意义上(classical sense)的自由主义死亡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 世纪的分水岭(watershed)。它本身就是反自由理念(antiliberal ideas)和政策的产物, 诸如军国主义(militarism)和贸易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孵育了每种形式的国家统治主义(statism)。在欧洲和美国, 趋向于国家干预的速度加快了, 诸如政府征召服兵役(conscripted),施行审查(censored), 规模膨胀(inflated), 堆积如山的债务(ran up mountains of debts)、被指派的商业机构和劳工团体(co-opted business and labor), 抓紧了对于经济事务的掌控。随处可见的“进步”知识分子们(“progressive”intellectuals)看到了他们的梦想即将成为真实。老式自由放任自由主义(old laissez-faire liberalism)消亡了, 他们幸灾乐祸的说道, 未来是属于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的。唯一的问题似乎是:究竟是哪一种集体主义?

在俄国, 纷乱的战争允许了一小群马克思主义革命家们(Marxist revolutionaries)攫取了权力并建立了一个针对世界革命的活跃大本营(a field headquarters)。在19 世纪,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炮制了一种极富吸引力的(a potent appeal)世俗宗教( secular religion)。它通过以神志清晰的“科学的”控制(conscious, “scientific” control)来替换复杂的, 经常困扰世界的市场经济体制,给人以最终解放的许诺。由列宁(Lenin)和托洛斯基(Trotsky)在俄国投入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实验导致了浩劫(catastroph)。以后七十年中,红色统治者蹒跚着拼凑出一个又一个的应急办法

(patchwork expedient)。但恐怖使他们得以牢固的掌控局面, 并且以有史以来最巨大的宣传努力说服了西方世界以及涌现出的第三世界

国家的知识分子,共产主义的确是“所有人类灿烂未来”(“the radiant future of all mankind”)。

由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以及其他联盟领导者拼凑而成的和平条约,把欧洲放置到了一个沸腾着不满(resentment)和怨恨的大锅。民族主义煽动家的唆使(Seduced)以及共产主义威胁的恐吓, 成千上万欧洲人转向了被称为法西斯主义(Fascism)、国家社会主义(National Socialism)或纳粹主义(Nazism)形式的国家崇拜(state worship)。虽然饱受了经济错误, 这些教条许诺让对于社会来说必不可少的国家控制以达到繁荣以及民族强大(national power)的目标, 同时挑起更多、更加巨大的战争。

在民主国家,比较温和形式的国家统治主义(statism)的表现形式是规则统治(rule)。所有形式中最为阴险的一种在19 世纪80 年代的德国被发明了。那就是铁血宰相(the Iron Chancellor)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他构想了一系列由国家负责操作对于老年、伤残人士、事故, 以及疾病进行保险的计划,。当时的德国自由派们争辩说, 这种计划完全是对于专制主义君主制的家长作风(the paternalism of the absolutist monarchies)的一种逆向(reversion)。俾斯麦成功了, 而且他的发明——福利国家(the welfare state)——

最终在欧洲被到处复制, 包括那些极权国家(the totalitarian countries)。因为新政(the New Deal),福利国家来到了美国。

私有财产和自由交易仍然继续被作为西方经济的基本组织原则。竞争, 谋利动机, 平稳的资本积累(包括人力资本), 自由贸易, 完善市场,

增长的专业化——所有运作都为了促进效率、技术进步以及相伴他们一起到来的对于人民来说更高的生活水准。如此强有力的以及具备韧性的广泛国家干预(widespread state intervention), 强制劳工联盟(coercive labor-unionism)被证明为是资本主义引擎的生产力,即使由政府引发的萧条(government-generated depressions)以及战争也不能从长远来检查经济增长。

在20世纪20、30年代代表了古典自由运动在本世纪的低谷(nadir)。特别是在政府插手进货币制度(the monetary system)导致了1929 年经济危机和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居统治地位的观点持有历史已经合上了关于竞争资本主义(competitive capitalism)之门,与它同样遭遇的是自由哲学(the liberal philosophy.)。

如果要说出一个使古典自由主义得以重生的具体日期, 那会是1922年, 正是在那一年出版了由奥地利经济学家路德维格?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所著《社会主义》一书。米塞斯是本世纪最为卓越的思想家当中的一位,并且还是个具备果敢勇气的人。在《社会主义》

一书中,他冒了被资本主义的敌人批评的风险。实际上, 他说:“你把导致所有社会罪恶的原因都归咎到私有财产制度上,唯有社会主义可以治疗它。那好。但是你现在可以好心的做出那些你以前从来都没有设计过的事情吗:你会解释一种复杂的经济体制怎样才能在市场缺位的情形下得以运行,为资本品(capital goods)定价吗?米塞斯显示了, 没有私有财产的经济核算(economic calculation)是不可能的, 并且暴露了社会主义只是种富有激情的幻觉(passionate illusion)。

米塞斯对流行的正统思想(the prevailing orthodoxy)的挑战打开了欧洲和美国思想家的思路(minds)。哈耶克(F.A. Hayek)、威尔海默?诺布克(Wilhelm Roepke), 以及莱奥纳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就是那些被米塞斯转换成自由市场(支持者)中的几位成员。还有就是在他那非常漫长的事业过程中, 米塞斯详尽阐述了并且改革了他的经

济理论以及社会哲学, 变成公认的20世纪最为重要的(premier)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

在欧洲和特别在美国, 四处分布的个体以及群体使某些古老的自由主

义事物得以存在。在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以及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教师身上发现

了这些特点,即使是在20世纪30和40 年代,也至少保卫了自由企业理念的基本的有效性(validity)。在美国,一个由富有才华的写作者们,主要是新闻工作者所组成的严阵以待的团队(embattled brigade),

作为现在广为人知的“老右派”(“Old Right”)幸存了下来,他们包括了艾尔伯特?杰伊?诺克(Albert Jay Nock),弗兰克?乔多洛夫(Frank Chodorov),门肯(H. L. Mencken),费利克斯?莫利(Felix Morley)以及约翰?弗林(John T. Flynn)。受到由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所推行的具有极权涵义的新政刺激,这些作家们重申了传统美国关于个人自由的信条以及对于政府鄙视般的不信任。他们一致地反对罗斯福对于全球性事务插手的政策,把它作为对美利坚共和国进行颠覆之事的举动。由几位勇敢的出版者和商人支持, “老右派”在新政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为黑暗的时期,维护了杰斐逊主义理想的火焰。

随着那场战争的结束,(古典自由主义)开始可以被称作是一项业已成形的运动了。起初规模很小,且由多重潮流汇集而成。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在1944 年出版, 提醒了数以万计的人士面对现实, 假如继续寻求社会主义政策, 西方世界将会以丧失其传统的自由文明(traditional free civilization.)为代价。在1946年, 伦纳德?里德(Leonard Read)在纽约的爱灵顿建立了经济教育基金会(The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Education),出版了亨利?黑兹利特(Henry Hazlitt)以及其它支持自由市场的作品。米塞斯和哈耶克两个人现在都在美国, 继续他们的工作。哈耶克带领一群古典自由派学者, 活动家, 以及来自全世界的商人建立了朝圣山学会(Mont Pelerin Society)。米塞斯作为老师未被超越,他在纽约大学成立了一个专题讨论会(seminar),吸引了像莫瑞?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以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高二年级组郑思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 格: 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 文学素养; 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 原因; 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

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 二、初步感知 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 1、中国古代才女; 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 3、聊斋中的女鬼; 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

译者的话 本书作者诺尔曼·巴利是英国白金汉大学政治学教授,在此之前曾先后在皇后 大学、贝尔法斯特大学以及中部英格兰大学任教,一度曾是美国俄亥俄布里格林大 学客座教授。巴利教授长期从事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和商业伦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著有《海耶克的社会和经济哲学》、《现代政治思想理论》、《新右派》、《福利 与商业伦理》,对资本主义理论以及有关现代福利国家的理论和批评作了大量的研 究。 本书是作者对自由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所作的一个梳理,也是对自由主义者之 间正在进行的辩论所作的说明。在作者看来,对构成自由主义的各种不同哲学和见 解作一整体说明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些古典自由主义者尽管在政策提议方面有许 多相似性,但作者认为形成这些政策的基本理论前提都不尽相同,而这样的差异正 反映了政治思想之中的一些最基本和最深刻的问题,并同时对政策的建议产生重大 影响。 自由主义是西方政治理论中一个历史悠久的话题,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自由主义在历史上既是一种学说,也是一种运动、一种意识形态。例如,英国的古 典自由主义将其大部分成功归于三大自由传统:宪政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功利主 义。在不同的时期,这些传统对不同的团体产生了不同的吸引力,并在实际上形成 了一种现实的政治。自由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种复杂的演变。早期的自由主义强调 从绝对专制中解放出来,同时强调非人格化的社会和政治控制,即法制和市场的理 想性。此外,它也强调个人的自由表达。自由主义者因而支持一种更平等的自由分 配、废除垄断、取消贵族特权,并支持一种建立在理性原则之上的法律,因而在历 史上表现了它的一种进步性。本书专门有一章讨论18世纪的古典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在后来发生的一个变化是强调自由的积极方面,即形成和完成自我确 定的目标的机会,而非摆脱国家的自由。尽管自由个体的中心价值没变,但对理解 这一价值和如何取得这一价值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作者在本书中力图加以探讨的。 这一转向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由主义本身取得的成功所带来的。大量的政治与经济自 由的获得不仅提出了下一步将怎样的问题,而且也提出了自由为谁的问题。资产阶 级获得了所需的权利,但社会的普通大众却没有,因而国家的积极作用被提上了议 程。这导致自由主义者发生嬗变。现代自由主义主张国家支持个人和受压团体,强 调国家的作用。那么,现代自由主义还自由吗? 这样便引发了以米尔顿·弗里德曼和F·海耶克为代表的对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本书在这方面有清晰的描述。它向人们展示了奥地利经济学派与其对手芝加哥学派 在一些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作者详细探讨了古典自由主义的一些极端看法,这些就 是自由至上主义者的看法。他们的观点建立在自然权利上,主张把国家的作用只限 于国防、之津和秩序,反对所有的国家福利以及分配性税收。本书还讨论了无政府 -资本主义,它要求完全取消国家并声称市场能提供每一种必要的物品和服务,包 括国防和法律。作者还关注于分析自由个人主义经济的伦理,以及各种形式的个人 主义思想。所有这些,对于我们了解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这一主要思潮(甚至也可 以说是一种意识形态)以及同这一思潮有关的政府政策走向都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由于分析的角度以及所持基本立场的不同,作者的某些观点不一定为我 们所接受。这一点相信读者在阅读中自会得出结论。 本书的出版若有助于我国学界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探讨,那将是译者高兴的事。 译文中有不当之处,请不吝指教。 竺乾威 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1999年3月 序 本书的写作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我对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一些一般问题的兴趣始于70年代中期,那时我刚开始研究弗雷德里奇·海耶克的社会哲学和经济哲学。虽然他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当代最负盛名的传统自由主义者,但我很快认

中国古代文学3教材参考书目必背篇目及概念

中国古代文学3 教材、参考书目、必背篇目及概念 一、教材、参考书目 1.教材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下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高等教育出版社 (3)鲁洪生、赵敏俐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下册,中华书局 (4)傅璇琮、蒋寅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辽金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 二、必背篇目 欧阳修《踏莎行》 梅尧臣《鲁山山行》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及其雅号 林逋《山园小梅》 晏殊《浣溪沙》

柳永《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 王安石《明妃曲》、《泊船瓜州》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老夫聊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及其雅号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黄庭坚《寄黄几复》、《登快阁》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陆游《钗头凤》、《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叶绍翁《游园不值》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前半期 许美琪 1 18世纪的英国 17世纪末期,1688年代表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国会发动了“光荣革命”,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17世纪革命后,国会以立法方式扩大圈地的规模。1700-1760年间,国会接受地主的申请,通过208项圈地法令,其圈地31万英亩。1761-1801年间,又通过2000项法令,圈地318万英亩。到18世纪末,小土地所有者基本消灭,圈地运动为工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圈地使成千上万的直接生产者失去生产资料,破产农民形成大量的廉价劳动后备军,他们向工厂主和农场主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购买由工厂和农场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圈地也促进了以大地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农场经济的发展。农业资本家以大批粮食和原料供应城市,赚取暴利。他们从市场上换取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资本的原始积累从此开始。 在另一方面,17-18世纪的大规模的殖民掠夺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个重要来源。17世纪上半期,英国殖民势力已扩张到亚洲、美洲和非洲。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野蛮掠夺积累财富,大量黄金、皮革、木材、粮食等源源流入英国。 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途径是发行国债。在殖民战争中,资本家大量承购债券,巨额国债利息落入他们手中。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不仅成为英国最大的债主,控制全国的金融,还以巨款贷给英国的盟国。 资本的积累,大量自由劳动力的供应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为手工工场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创造了条件。英国的工业革命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30-40年代,各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机器。工业革命的概念包括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技术变革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则是生产关系的改变。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它的工业产品输出占当时国际贸易额的20%,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也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工业革命前,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工业革命后,人口向西北地区移动,在丰富的煤铁产区,出现了新的工业中心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物浦等。城市人口的增加更为显著。圈地规模有增无已,大批失地农民从乡间涌入城市。城乡手工业者也纷纷破产,投入城市的雇佣大军。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社会分裂成两个明显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所指出的:“……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2 英国的早期新古典主义风格(1770-1810) 2.1 历史背景 英国新古典主义运动是从反对巴罗克和洛可可风格的过度装饰而开始的。社会普遍有一种迫切的需要,希望能够拥有简朴、有序,平静的家居,人们开始偏爱直线型的、对称的造型和浅浮雕的装饰,以抗拒立体感过强的巴罗克风格。英国新古典主义运动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意大利文艺复兴;(2)去欧洲的旅行和学习,这些人对英国的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影响很大;(3)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4)出版物;(5)工业革命的开始和新材料的发明。

英国文学 第二章新古典主义时期

The Neoclassical Period I. John Bunyan novelist. His masterpiece is The pilgrim’s Progress. As a stout Puritan , he had made a conscientious study of the Bible and firmly believe in salvation through spiritual struggle. The Pilgrim’s Progress is the most successful religious allegor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ts purpose is to urge people to abide by Christian doctrines and seek salvation through constant struggles with their own weakness and kinds of social evils. II. Alexander Pope poet. Pope made his name as a great poet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An Essay on Criticism in 1711. The next year, he published The Rape of the Lock, a finest mock epic. For him the supreme value was order---cosmic order , political order, social order, aesthetic order , and this emphasis on order found expression in all of his works. He strongly advocated neoclassicism, emphasizing that literary works should be judged by classical rules of order, reason, logic, restrained emotion, good taste and decorum. III. Daniel Defoe a novelist. Robinson Crusoe, an adventure story very much in the spirit of the time, is universally considered his masterpiece. He wrote four other novels:Captain Singleton , Moll Flanders,Colonel Jack and Roxana, those novels deal with the personal history of some hero or heroine, usually a whore, a pirate, a pickpocket, a rogue or some other criminal. In most of his works, he gave his praise to the hard-working, sturdy middle class and showed his sympathy for the downtrodden, unfortunate poor. Defoe was a very good story-teller. The realistic account of the successful struggle of Robinson single-handedly against the hostile nature forms the best part of the novel. Robinson is here a real hero: a typical 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middle-class man, the pioneer colonist. IV. Jonathan Swift a prose writer and a master satirist. A Tale of a Tub and Battle of the Books established his name as a satirist. His A Modest Proposal is generally taken as a perfect model. His other works are: The Drapier’s Letters , Gulliver’s Travels Gulliver’s Travels: Swift’s best fictional work, the book contains four parts. Its social significance is great and its exploration into human nature profound. In his writings, although he intends not to condemn but to reform and improve human

中国古典文学作者、作品

中国古典文学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古典自由主义的灵魂(精)

古典自由主义的灵魂 照我理解,作者提出的想法,大概是希望古典自由主义能够成为像民族主义、社会主义那样具有动员民众力量的那种意识形态,我觉得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当你把终极的价值承载者归于个人,则集体性的目标就不大合乎逻辑了。当然在反抗的阶段,自由主义可能具有聚拢人心的能力,对于底层具有号召力,或者是里根时代面对苏联帝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可以起到动员的作用。然而在体制建立起来后,人们各干各的,谁还来管意识形态?其实就是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社会主义,在放弃了世界革命的远景性理想后,也失去了对于普通人的诱惑力。民族主义也同样如此,惟有在面临外患、面临统一、或新帝国开始崛起遇到旧格局的约束的时候,才有号召力。当然,对于知识分子,则必须始终有人不断地重复自由主义基本理念,比如哈耶克的工作。 ……一个诡异的事实是,在当代主要政治潮流中,只有自由主义不是某种意识形态。 ——Anthony de Jasay 在1950年代那个思想上黑暗的时代,我的同事Warren Nutter经常说,“保住书本”就是具有古典自由主义精神的人士最低限度的目标,最起码我们得把自由主义的理念保留在书籍中。而哈耶克贯穿其学术生涯的,则是有效地扩展了Nutter的想法,“保住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个目标都已经实现了。今天,人们仍在阅读自由主义的典籍,而比起 20世纪中叶来说,自由主义理念获得了更广泛的理解。比如,今天,大部分有头 脑的美国人都知道,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就是这样一个信念:个人的提升能比任何集中于集体的方案带来更多好处。很多人也仅凭直觉就明白,古典自由主义与战后美国左翼所宣传的“自由主义”,根本就没有多大关系。 本文的主要论旨是,尽管取得了如许成功,在一个多世纪时间中,我们却没能保住古典自由主义的灵魂。典籍和理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仅有这些,是不足以确保有效的自由社会之生存的。 我希望我的论旨能引起几个维度的兴趣。我将预先回答几个明显的问题:我所说的古典自由主义的灵魂是什么?当我说在整个社会主义时代没有保住这一灵魂时,我的目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我们这些自称为古典自由主义的人士,现在能够及应该做些什么?科学、利己之心与灵魂乔治·布什在其总统任期内,当有人试图把他的立场与他的前任里根总统的观念相提并论时,他曾经用嘲笑地口吻提到了“那种虚幻的东西”(tha t vision thing)。他所指的是里根总统用来唤起美国理念的清教徒的比喻:“山巅上光辉之城”(shining city on a hill),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概念,对布什的心智来说,是陌生的。他只是没能理解里根先生的用意,也完全不能明白为什么这种比喻能在公众中引起共鸣。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里根总统打动了部分美国人的心灵,而布什则对此懵然无知。 这个例子是很有助益的,我们甚至可以将其运用于具体的、政治上有组织的、时间上受到限定的、空间上明确界定的社会。两相比较,对现实的理解得自于对可能发生之情势全面的先见之明的伟人,与视野仅仅实用主义地局限于当下之感觉的庸人,二者之根本区别昭然若揭。我们可以把同样的比较扩展运用于形形色色的代言人和评论家,对于在古典自由主义的名目下所描述的扩展的社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作。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与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想象丰富,清新活泼。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就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与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再加上《论语》、《孝经》为“七经”。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就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与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就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就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辑录而成。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就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社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国语》就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国语》与《左传》明显的区别就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布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二十六卷。此书就是一部理论散文最早的总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奉它为“经”,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就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就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成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无名氏作,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技巧,又吸收了《诗经》、《楚辞》的营养,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达深挚的感情,它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艺术高峰。

古典自由主义的灵魂(1)(精)

古典自由主义的灵魂(1) 照我理解,作者提出的想法,大概 是希望古典自由主义能够成为像民族主义、社会主义那样具有动员民众力量的那种意识形态,我觉得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当你把终极的价值承载者归于个人,则集体性的目标就不大合乎逻辑了。当然在反抗的阶段,自由主义可能具有聚拢人心的能力,对于底层具有号召力,或者是里根时代面对苏联帝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可以起到动员的作用。然而在体制建立起来后,人们各干各的,谁还来管意识形态?其实就是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社会主义,在放弃了世界革命的远景性理想后,也失去了对于普通人的诱惑力。民族主义也同样如此,惟有在面临外患、面临统一、或新帝国开始崛起遇到旧格局的约束的时候,才有号召力。当然,对于知识分子,则必须始终有人不断地重复自由主义基本理念,比如哈耶克的工作。 ……一个诡异的事实是,在当代主要政治潮流中,只有自由主义不是某种意识形态。——Anthony de Jasay 在1950年代那个思想上黑暗的时代,我的同事Warren Nutter 经常 说,“保住书本”就是具有古典自由主义精神的人士最低限度的目标,最起码我们 得把自由主义的理念保留在书籍中。而哈耶克贯穿其学术生涯的,则是有效地扩展 了Nutter 的想法,“保住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个目标都已经实现了。今天,人们仍在阅读自由主义的典籍,而比起20世纪中叶来说,自由主义理念获 得了更广泛的理解。比如,今天,大部分有头脑的美国人都知道,古典自由主义的 核心就是这样一个信念:个人的提升能比任何集中于集体的方案带来更多好处。很 多人也仅凭直觉就明白,古典自由主义与战后美国左翼所宣传的“自由主义”,根 本就没有多大关系。 本文的主要论旨是,尽管取得了如许成功,在一个多世纪时间中,我们却没能保住古典自由主义的灵魂。典籍和理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仅有这些, 是不足以确保有效的自由社会之生存的。 我希望我的论旨能引起几个维度的兴趣。我将预先回答几个明显的问题:我所说的古典自由主义的灵魂是什么?当我说在整个社会主义时代没有保住这一灵 魂时,我的目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我们这些自称为古典自由主义的人士,现在能 够及应该做些什么?科学、利己之心与灵魂 乔治?布什在其总统任期内,当有人试图把他的立场与他的前任里根总统 的观念相提并论时,他曾经用嘲笑地口吻提到了“那种虚幻的东西” (that vision thing )。他所指的是里根总统用来唤起美国理念的清教徒的比 喻:“山巅上光辉之城”( shining city on a hill ),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概念,对布什的心智来说,是陌生的。他只是没能理解里根先生的用意,也完全不能 明白为什么这种比喻能在公众中引起共鸣。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里根总统打 动了部分美国人的心灵,而布什则对此懵然无知。 这个例子是很有助益的,我们甚至可以将其运用于具体的、政治上有组织的、时间上受到限定的、空间上明确界定的社会。两相比较,对现实的理解得自于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特色整理(201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特色整理(2011) 作者:xiaocong 一、秦汉 枚乘《七发》:在叙述七事的过程里铺陈排比,辞藻繁复。 汉大赋: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繁复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呈现出富丽堂皇、细致绵密的风格。 汉乐府的语言:①口语化、自然质朴;②饱含感情,富于表现力。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①明白晓畅;②言近旨远,语短情长;③简洁生动,多名言警句。 二、魏晋南北朝 曹操:慷慨悲凉、气韵沉雄,语言古朴 曹丕:笔触细腻、清丽动人 曹植:辞藻华美,比喻丰富,对偶日趋精密。“骨气奇高,辞藻华茂,文兼雅怨,体被文质” 建安风骨:慷慨悲壮 正始之音:寄托遥深 阮籍:诗风隐晦曲折,多用比兴、象征手法,或借古讽今,或借美人香草寄托怀抱。 太康文学:繁缛的诗风:辞藻华丽;描写繁复详尽;大量使用排比、对偶。 陶渊明的语言:自然平淡,并非未经锤炼,只是不露痕迹。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鲍照:语言俊逸遒丽,风格豪放凌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突出地位。 永明体:讲究四声、避免八病,讲究声律、辞藻、典故。 宫体诗:风格柔糜轻艳,讲究声律、辞藻、对偶。 庾信:沉郁苍凉。 吴歌:艳丽柔弱、哀怨缠绵 南朝民歌:语言自然清新,大量使用双关语 北朝民歌:语言粗犷直率,情感热烈,风格刚健

三、隋唐五代 齐梁诗风/六朝诗风:纤巧琦靡/华艳柔糜 “上官体”:宫廷文学应制咏物,重形式、声辞 初唐四杰:开始表现出较为壮大的气势,有慷慨悲凉的风格。 孟浩然:孟诗没有王诗中丰富的色彩层次感,更平淡自然,多即兴而发,随意清淡。 高适:气韵沉雄、意境开阔 岑参:多描写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和风物人情,色彩浓重、气势磅礴,更富有浪漫气质。 大历诗风: 2)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讲究声律词藻,工于白描写景,技巧细腻雕琢。 3)大量作品表现出孤独寂寞的情怀和超然世外的隐逸格调,有别于盛唐时的雄浑风骨,开始展现出中唐的风貌。 韩孟:雄奇怪异(奇险) 元白:重写实、尚通俗(流易) 《新乐府》50首的语言:力避典雅的书面语,穿插以口语和俗语。 《长恨歌》、《琵琶行》: 3)运用想象、虚构、比喻等手法。 4)语言明白晓畅、精纯恰当。 韩愈古文:雄肆,波澜壮阔、滔滔不绝 孟郊:幽僻冷涩 贾岛、姚合:工整中见清新奇僻 柳宗元:诗:冷峭;文:峻切。 李商隐:诗境凄美幽约,辞意飘渺难寻,风格深婉精丽 温庭筠:浓艳细腻,绵密隐约 花间词:题材多为风花雪月、男欢女爱。风格轻艳柔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 南唐词:与花间词相比,境界较为开阔,有深厚缠绵的情致。 苏轼前词的旧套:男女恋情、离愁别绪

古典自由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 (Classical Liberalism) 古典自由主义概述 古典自由主义可以有两种涵义: ?早期的自由主义,从启蒙时代开始直到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为止的自由主义。 ?在20世纪复苏的相同政治哲学,追溯上述的早期自由主义,亦即自由意志主义。 (本条目所述及的即是第一种早期的自由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源于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原则,认为一国的真正财富不是金银总量的增加,而是其国民创造的商品服务的数量。是一种支持个人先于国家存在的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 古典自由主义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也因此,它通常被视为由于工业革命和随后的资本主义体制而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自我负责,和自由市场等概念最先也是由古典自由主义所提出,后来才陆续被其他政治意识形态所采纳的。古典自由主义反对当时绝大多数较早期的政治学说,例如君权神授说、世袭制度和国教制度,犟调个人的自由、理性、正义和宽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都受到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 古典自由主义政府的干预经常是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因此主张将政府排除出经济领域,让经济生活自行其事,让追求自身利益的无数的个体理性的计算来引导经济生活的调整,即“谁会应当尽量从政府干预中摆脱出来,尽量的自由”,“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古典自由主义发展概况 古典自由主义哲学特别重视个人的主权,个人财产的所有权被视为个人自由最重要的部分,强调自由放任的政策。古典自由主义并不必然支持民主的原理,这是因为尊重和保护个人财产权的法律,比民主里的多数决原则还要重要。举例而言,詹姆斯?麦迪逊主张共和立宪制以保护个人的自由,他担心纯粹民主制可能会造成“公共的情绪和利益被多数派掌控,而却没有半点避免少数派被牺牲的机制存在”。在经济上,古典自由主义坚持一个“不受管制的自由市场”才能有效满足人类的需求、并且将资源分配至最合适的地方。他们对于自由市场的支持是因为“假定个人都是理性的、追求私利的、并且会有计划的追求他们各自目标的。”他们不相信个人权利是有政府所“创造”的(在道德层次上),而相信道德权利是独立于政府之外存在的。托玛斯·杰弗逊称呼这些是“无法被分割的权利”,并且也指出古典自由主义所相信的理念:亦即权利并非来自法律、相反的法律的唯一目的便是用以保护个人的权利,他宣称“正当的自由,指的是个人有绝对权利依照他们自己的意志做出任何行动,唯一的限制便是不违反其它人的相同权利。我不会加上…以法律为限?,因为法律经常只是专制者的工具,这在法律侵犯个人权利时尤其明显。”对于古典自由

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题: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答: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 成一条长长的历史河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 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 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 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 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 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不说,中国几千... 中华民族有着 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成一条长长的历史 河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 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 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 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 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 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 不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儒、释、道三家学说对中国历史的变衍起到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一方面从思维角度束缚 了国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在行为举措上规范了国人的动向。这不仅是价值的体现, 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谈到我国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便不得不将其与西方的文学、文化进行比较, 必须承认的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逐渐开始西式化转变。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相互碰撞后必然的一个现象,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在许多地方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或者说中华文化注重的是底蕴,在实现性上没有西方文化那般快速迅捷,在世界 性战争的爆发与民族压迫之下,中华文化的转型是一个不可阻遏的趋势,但中国传统 的文化仍然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从如今西方科学文化达到饱和后开始研究中华 文化便可看出。我以为中华文化去伪从简,便是一个“境”与“韵”,如同道德经中所云,“道可道,非常道。”中华文化所教授给人们的便是这样一种说不出来的意韵,是一种

新古典主义在各种形式中的表现

新古典主义在各种形式中的表现 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在雕刻上的表现 新古典主义在雕刻艺术上以浅浮雕(bas relief)图式表现,因此截然不同于巴洛克风格的深度雕刻。代表艺术家:巴利(Barry)、卡诺瓦(Conova)、富拉克斯曼(Flaxman)、汉弥顿(Hamilton)、蒙斯、毕拉内及(Piranesi)、托尔瓦森(Thorwaldsen)、维恩(Vien)、魏斯特(West)。 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1757年11月1日-1822年10月13日)是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他的作品标志着雕塑从戏剧化的巴洛克时期进入到以复兴古典风格为追求的新古典主义时期。 美惠三女神 -- 卡诺瓦 抹大拉的玛利亚 -- 卡诺瓦

因邱比特的吻而复活的普塞克 -- 卡诺瓦 在建筑上的表现 新古典主义建筑是一种建筑风格,由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新古典主义运动而产生,作为对洛可可风格反构造装饰的反动,以及后期巴洛克中一些仿古典特征的副产物。其纯粹的形式,主要源自于古希腊建筑和意大利的帕拉第奥式建筑。在建筑方面,杰斐逊设计的弗吉尼亚大学校园和法国的苏弗洛所建的“巴黎万神庙”(先贤祠)是最著名的建筑之一。除了维吉尼亚大学外,杰弗逊连住家都是自己亲手设计的。美国的白宫,由詹姆斯·霍本和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设计,也属于此风格。 弗吉尼亚大学圆顶大礼堂 -- 杰斐逊 白宫北面

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美术

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美术概述“新古典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的名称,它所指的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半期在欧洲流行的一种崇尚庄重典雅、带有复古意趣的艺术风格。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反对罗可可艺术的过分雕琢,另一方面也是对人们渴望回归古希腊、罗马艺术要求的满足。兴起原因 18世纪后半期,法国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人们在政治上对自由平等的要求十分强烈。此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需要一种足以鼓舞自己和群众的高大形象来促进革命的成功。在此前后,罗马古城赫克拉尼姆和庞贝遗址重见天日,引动了人们对古代文化、艺术的向往。新古典主义时期陶瓷工艺法国、德国和英国的陶瓷工艺在罗可可式陶瓷工艺的基础上显示出新的特点。其题材主要来自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此外也有一些帝王、骑士、诗人和学者的形象。作品外形简洁流畅,常配以古典纹饰。帝国风格 19世纪初至20年代欧洲艺术盛行的创作风格。起源于法国,它既是拿破仑执政时期法国的官方艺术,也是法国艺术界将艺术创作主题转移到古代传统上来而开创的新风尚。作品忠实地按照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风格来表现现实题材。其器皿的标准造型是一种简单的圆柱体。罗可可艺术复兴 19世纪30年代,欧洲瓷器业开始大胆地采用18世纪中叶的罗可可艺术风格,出现了所谓的“罗可可艺术复兴”。它使欧洲瓷器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个明显的转变:对称的几何造型让位于不稳定而过分矫饰的笨重式样;浮雕装饰覆盖整个器面,只留下一点空间彩绘有限的装饰。韦奇伍德乔桑??韦奇伍德

(Josiah Wedgwood, 1730―1795)于1768年创办了埃特鲁里亚工场,生产模仿希腊陶瓶的陶器。韦奇伍德最著名的瓷器是“黑瓷”和“碧玉炻器”。黑瓷:一种质地紧密、极为坚固的黑色炻器;碧玉炻器:以绝对均匀无光泽的底子将模塑的白色装饰浮雕衬托出来,与硬石雕刻极为相似。新古典主义时期家具工艺新古典主义家具对罗可可家具过于矫揉造作、豪华奢丽的风格作了明显修正。家具造型设计的重点被放在水平和垂直的结构上,强调表现结构的力度。装饰纹样除了罗可可式的莨苕叶饰外,多用玫瑰花饰、弓或缠有月桂的权杖等。新古典主义时期金属工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金属工艺,明显摆脱了罗可可时期的那种矫揉造作的风尚,呈露出精致而典雅、庄重而含蓄的工艺特征。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金属工艺的造型风格和装饰特征均受古罗马银器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古典主义雕刻风范。新古典主义时期玻璃工艺玻璃工艺在意大利、法国、德国、捷克、奥地利和英国都十分繁盛。在造型上,表现出对称而和谐的特征。在装饰上,继承和发扬了威尼斯的刻花技法和德国的彩绘手法及热融镶嵌技法等。新古典主义时期染织工艺两个最显著的变化:一是增加了蓝、绿、灰等较为冷静肃穆的色彩二是增加了“满天星纹”做工上继承了罗可可时期的制作技法,仍然保持着精湛而细腻的宫廷艺术特色。新古典主义时期室内设计与罗可可时代形成鲜明对比,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室内装饰表现出明晰、理性的特色。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所倡导的回归古典、简洁大方的设计准则逐渐在欧洲传播开来。 * * Art & Craft of Neo-Classicism

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简称"文体"。常 见的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小说剧、寓言等。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 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古代文学作品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 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 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 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 羲的《原君》。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 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 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 生借书说》。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 《过秦论》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识大全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识大全,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识大全 下面是的我们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元明清作家作品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所作杂剧达60多种,今存14种,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典型悲剧之一。 王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5本,21折,以歌颂反封建的爱情为主题,歌颂张生和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所进行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北京)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所作杂剧15种,代表作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水浒》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

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曾共同从事创作。传有17种通俗演义,代表作《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全书120回。 于谦,字延益,钱塘(浙江)人,明朝大臣、爱国将领。官至兵部尚书,溢忠肃,诗人。有《于忠肃集》。《石灰吟》为作者12岁所作,选自《古代诗歌选》。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江苏)人,明代小说家。四十多岁中贡生,官仅至县丞,因耻于折腰而罢归,一生贫寒,对黑暗现实不满。晚年著成我国第一部神话长篇小说《西游记》,既寄托了他济世匡时的愿望,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其艺术性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高峰。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江苏)人,后徒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60岁中进士,官任南京太仆寺丞。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震川先生集》。《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称《还魂记》)。剧作多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