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品到商品衍生品再到金融衍生品——在中国金融衍生品论

从商品到商品衍生品再到金融衍生品——在中国金融衍生品论
从商品到商品衍生品再到金融衍生品——在中国金融衍生品论

从商品到商品衍生品再到金融衍生品

——在中国金融衍生品论坛上的讲话

□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姜洋

由于对衍生品定义理解的不同,使得人们对于衍生品的起源时间也形成了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衍生品起源于19世纪芝加哥的谷物贸易,有的人认为衍生品起源于17世纪日本的大米交易,还有的人认为衍生品起源于11世纪中国宋朝王安石的青苗法。但大家都公认,衍生品的最初原始形态是远期商品合约。如果从最早的远期商品合约来看衍生品的起源,公元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距今4 000多年)就有了远期合约的存在,当时叫做谷物贷款,它符合远期合约的特征。在合约签订时,买方即向卖方支付价款,而卖方则在收获谷物或其他作物后以实物形式偿还贷款(可以看作交割)。

当然,这样的理解有点过于宽泛,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我们所需要的衍生品并不是一般的衍生品,只有在出现了有组织、集中交易的衍生品市场之后,衍生品才具备了成为风险管理工具的关键条件。因此,尽管最为宽泛意义上的衍生品概念已经出现了4 000年,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期货却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现货远期合约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广大商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的广泛商业实践而产生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复兴和美国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美国屡屡出现黄金大量外流、美元不断贬值的危机,导致二战后确立的双挂钩固定汇率制,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岌岌可危。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美元和黄金的兑换,宣告了固定汇率体系的崩溃,国际货币制度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的频繁波动,使得从事国际金融贸易业务的参与者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梅拉梅德先生——芝加哥一家提供黄油、鸡蛋、猪腩等商品合约买卖的期货交易所主席,是他敏锐地发现了潜藏的革新机会,于1972年5月推出了外汇期货交易。从此,发轫于商品期货市场的金融期货,以燎原之势在全世界的市场经济国家蓬勃发展,到了今天,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已经是全美规模最大的集商品衍生品和金融衍生品为一体的期货交易所。

金融衍生品的兴起不仅促进了衍生品市场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引发了金融领域的深刻革命,推动了国际金融体系的产业升级。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在全球去年(2004年)所有成交的期货和期权产品中,利率、股票和外汇的期货与期权成交表现显著。全球期货、期权合约成交量达到88亿张,比2003年增长9%。而在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统计中,今年(2005年)二季度全球在交易所进行交易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额上升了11%。包括期货、期权、外汇和股票指数在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额从一季度的3.34亿美元上升到3.72亿美元。

从“商品”到“商品衍生品”再到“金融衍生品”这么一条发展道路,是一条有着上百年历史,被实践所证明的道路,参与各方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交易、结算和风险管理机制,有着广泛的国际经验、扎实的市场基础和稳定的制度基础。这条路径的形成,本质上是因为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总量的扩大,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都在增多,必然产生对衍生品的客观需求,内在自发地需要衍生品市场来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而衍生品市场的出现和发展,使得风险可以被剥离出来并设计成为可交易的工具,使得市场参与主体能够以主动的方式来管理风险,让风险厌恶者将不确定性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人,使得经济

体系对于现实世界的动荡更加富有弹性,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同商品衍生品的原理完全一样,金融衍生品既在微观上为投资者提供回避风险的渠道,提供套利和投资机会,在宏观上还有助于降低国家的经济运行风险,保证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维护国家经济、金融体系稳定与安全。

中国的期货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经过近年来的恢复性增长,中国期货市场在国际期货市场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的作用显著增强。上海期货市场作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上海铜期货市场已经具有全球铜价格的“定价话语权”,被公认为全球三大铜交易中心之一,为中国铜行业提供了有效的规避国际市场价格风险的手段,全国近80%产量的铜生产企业和贸易商都参与了铜期货交易。上海燃料油期货运行一年来,在宏观层面,其“中国定价”和“中国标准”功能开始显现;在微观层面,其在推动石油商业储备建设、规避企业价格风险和规模化培养专业人才的效应开始发挥,为今后推出原油、汽油、柴油等多品种石油期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国交易的期货品种还限于商品期货,一些大宗商品和原材料还没有期货品种,金融期货尚付阙如。近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顺利进入积极稳妥推进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利率市场化正在稳步推进,客观上也要求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能够提供规避和管理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风险的产品和工具,从而有效地化解和转移金融交易风险。

为切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国九条中关于“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积极研究开发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品种及其衍生产品”的要求,全面落实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配合股权分置改革,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期货交易所加大了商品和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金融衍生品的研究与开发力度,重点形成金融、金属和能源期货三大系列产品。我所正在抓紧研究上海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试点方案,以此促进市场运行质量的提高和价格信号的代表性、权威性。我所将坚持不懈地做好市场一线监管和服务工作,切实加强风险控制,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进市场培育和扩大,深化基础性制度建设,以公信力和功能发挥来增强市场的集聚力和影响力。

金融衍生工具课后题

第一章选择题答案 第二章选择题答案 第二章计算题答案 1. 2. ① “”是指起算日和结算日之间为1个月,起算日至名义贷款最 终到期日之间的时间为4个月;② 7月11日;③ 8月10日;④8月13日(8月11、12日为非营业日);⑤ 11月12日;⑥ 1862.87美元 3. (1)USD/HK三个月远期实际汇率为:(7.7864-0.0360)/(7.7870-0.0330)=7.7504/7.7540 (2)假设某商人卖出三个月远期US$10000,可换回: 10000×7.7504=77504(HK) (3)如按上述即期外汇牌价,我国某公司应报价:30000/7.7864=3852.87,因为将本币折算成外币要用买入价。 4. 本题中如果是以美元为本国标的,以英镑为外国标的,这样就是采用了 直接标价法。具体计算如下: 由可得: 其中:表示美国利率水平,表示英国利率水平,F表示以美元度量英镑

的远期汇率,S表示以美元度量英镑的即期汇率。 5. (1)1个月后和3个月后派发的一元股息的现值为: (2)若交割价格等于远期价格,则远期合约的初始价格为0。 6. (1)

第三章选择题答案 第三章计算题1 2、 第四章选择题答案

第四章计算题答案 1. 最佳套期保值比率为: 该公司应购买的合约规模张合约,省略小数,应购 买15张合约 2. 3月1日开仓时,基差 7月31日平仓时,基差 则每日元的实际有效价格(每日元美分 数) 该公司收到的日元的实际总有效价格=50 000 000×0.7750=378 500(美 元)。 基差的变化,基差变强,对空 头套期保值有利,该公司不仅可达到补亏目的,还可获利0.0050×50,000,000=250,000美元,保值非常成功。 3. 牛市套利若想赢利,应在价格看涨阶段,选择较弱的入市价差,以待价差 增大时平仓获利,见下表:

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给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 的冲击,次贷危机中显露出金融衍生品的“双刃剑”作用,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加强金融创新各环节的监管对于 衍生品市场的成长和完善至关重要。本文拟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过程中政府 “缺位”的分析,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成长和完善提出有益的建议。 :金融危机;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市场;政府监管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政府对金融市场逐步放松监管,金融行 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以远期、期权、期货、掉期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 大量出现。金融衍生品实质上是一些特定的合约,这些合约的价值依赖于基础资 产的价值。因此金融衍生品市场与现货或基础资产的生产和流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市场已达到同样重要的高度,而金融衍生品市场已成为 衡量一国金融市场是否完整和成熟的标志。因为金融衍生品利用更加灵活多变的 合约方式,将原本集中的风险分散化并且转移给偏好风险的市场投资者,促进了 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虽然金融衍生品是为了分散风险或者说将风险解捆,但是从整个衍生品市

场来说,整体风险并没有降低,相反随着市场投资者的不断增加,其他市场上的 风险间接或直接的转移至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的风险是呈现出一种积累性的 增长。如果在风险控制、监管的环节稍有差池,这种风险就会变成一种现实上的 灾难。2006年末初现端倪的美国次贷危机先是在本土演化为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到其他市场2008年形成灾难性的全球经济危机。可见对衍生 品市场整体风险的把握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尤其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在一 个初级发展阶段,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认识到衍生品的“双刃剑”作用,从制度设计的源头上做到防微杜渐,以促进我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众所周知在美国,强大的内需保证着GDP的稳定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居民的超前消费观念,而美国银行宽松的贷款制度正是美国居民实现这种超前消费的制度基础。住房作为居民一项重要的支出,大部分人都选择长期贷款。 但是其中一部分人的收入并不稳定,还贷能力很低,即次级信用贷款者。而银行 之所以会贷款给这部分人,是因为当时房价很高,即使借款人无法还贷款,也可 以用房屋来抵押,拍卖或出售来收回贷款,并且银行主动将其发展成MBS、CDO、 CDS等新兴复杂金融衍生品。这些产品的潜藏风险很大,因而收益率也高。由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科学院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兵 首先介绍一种有趣的产品。因为我国的利率市场是分割的,过去发行的浮息债是以银行存款利率,而不是市场利率为基础。本来浮息债的本金是可以保证的,但在中国特别是利率上升时,可以跌破面值。过去一年中,很多大银行在这方面损失惨重。这是有中国特色的产品。现在国开行、财政部开始发行所谓“新型浮息债”,是以7天回购为基础,其实那才是标准的远期利率协议。 最近远期开办了,但流动性很差,风险控制等各方面也有问题。其实,远期在私下银行间已经存在很久了,现在政府公开允许了,但从财富效应看,公开远期的效应很难说比私下的好,现在公开交易的量很少。 另一种产品——可转债也很有趣,其价值本应是债券价值加期权价值,但我们看到民生银行的可转债涨到150元,而用B-S方程定价,5年期转债,1%年息,贴现后最多值105元。多的45元带有很深的中国制度背景。在中国,股票融资的成本很低,大家都想发股票,不想发债券,发债券要还本。发可转债的机构拼命希望你转股。恰好股票价格是可转债价值的下界,在这种情况下,可转债价值不是按B-S方程定出的,而是靠把股票价格推高来重新估值。股票建仓方面的损失可由转债方面的收益来弥补。

再谈谈信托产品。从理论上讲这方面创新是无限的,因为信托产品涉及三角关系——委托人、受托人和收益人,可以做各种结构产品。又比如,A为高风险,B为低风险,两者可以做风险分担。但在我国,信托产品有个门槛,每份5万,只准200份。再者,中国缺乏信用,而信托产品以信用为基础,因此现在有很多问题。比如上海银监局规定,房地产行业无论什么信托产品都不能与银行发生关系。在公司法规定不能设立SPV的情况下,信托产品是非常优秀的产品,它还可以实现资产证券化,但它目前并不是广泛应用的产品。 例如:1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而B类预期投资收益为超过存款利率50个基点,即2.75%,假设整体投资收益为3%,如果B类资金占80%,A类占20%,则A类的投资收益可达到2.25% + 4 (3%-2.25%) = 5.25%,有明显的杠杆效果。 有一种2001年设计的基金产品,其价值有不断上升的底线。当时设计该产品有两个动机,一是投资者要求控制下界风险,二是他们要求如果该产品赚钱了,能够把收益锁定一部分。但是股改后,这种产品跌破了价值线,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其中一种争议认为中国不适合组合保险技术,事实上,中国从来就没使用组合保险技术,因为这种技术主张高买低卖,而在中国不允许卖空的情况下,只能低买高卖,所以大盘下跌的时候其实是相对安全的。对于跌破价值线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股改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只会出现一次的小概率事件,这时跌破价值线不足为怪。另一解释是,本来结构性产品意味着不管基金公司是盈是亏,它对风

金融衍生品市场概述

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其工具 一、金融衍生品的概念与特征 1、金融衍生品又称金融衍生工具,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基础金融产品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其基础产品不仅包括现货金融产品,也包括金融衍生工具。基础变量:利率、汇率、通胀率、价格指数、各类资产价格及信用等级等。金融衍生品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系列的合约,合约中载明交易品种、价格、数量、交割时间及地点等。 2、目前较为普遍的金融衍生品合约有: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和信用衍生品等。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机制 根据交易目的的不同,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交易主体划分为四类: 交易目的不同,交易主体可分为 套期保值者:又称风险对冲者,从事衍生品交易是为了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甚至消除风险。 投机者:利用不同市场上的定价差异,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中进行交易,以获取利润的投资者 套利者:利用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获取无风险收益。举例:美元利率3%,日元利率1%,投机者获取2%利差 经纪人:交易中介,以促成交易、收取佣金为目的 三、主要的金融衍生品 1、金融远期 (1)金融远期合约是最早出现的一类金融衍生品,合约的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确定日期按事先商定的价格,以预先确定的方式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 (2)远期合约是一种非标准化的合约类型,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 (3)优点:自由灵活;缺点:降低流动性、加大交易风险。 (4)比较常见的远期合约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合约。 2、金融期货 (1)金融期货是指交易双方在集中性的交易场所,以公开竞价的方式所进行的标准化金融期货合约的交易。 (2)金融期货合约就是协议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一约定日期,按约定的条件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一、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金融衍生品,又称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其价值派生于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工具。它主要由期权、期货、远期合约和互换交易构成。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说:“在国际货币市场的批判中成长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增加了避险机遇,使金融系统比30年前更加灵活有效,经济自身对金融动荡更具有弹性。”精辟地概括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作用。从微观角度看,金融衍生品有规避风险、发现价格、套期保值,以及提高金融创新能力等功能。从宏观的角度看,金融衍生品还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国家总体的金融风险,吸纳社会闲置资金,有效地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交易效率。 随着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WTO过度期的结束,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程度,也就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直接竞争。同时金融全球化与自由化使我国金融机构面临日趋严重的金融风险。在竞争和风险的双重作用下,推动金融创新,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就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确保我国金融体系适度竞争和稳定的客观需要。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路径选择分析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应遵循“适应经济金融改革进程、满足市场需求、结构上由简到繁、风险上由低到高”的总体原则,在深入研究和吸收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选择、有步骤地发展金融衍生品。 发达国家最先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一般是外汇类合约,随后是国债类、利率类、股票类、互换类,最后是信用衍生产品。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则纷纷以股指期货作为首选的衍生产品入市。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金融期货交易试点的经验和教训出发,加之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不难找出中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发展道路——以股指期货为突破口,逐渐发展国债期货、利率期货等衍生产品,发挥后发优势和政府的作用,以遵循强制性演进模式来完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1.股指期货。从当前来看,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相对来说最成熟。我国的股市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沪深300指数业已建立,股指期货可以作为首选品种。股指期货对于投资者套期保值、转移风险都有一定的好处,特别是在我国股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及其问题研究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及其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受到国际化的影响而得到不断的发展。21世纪后,这场由美国的次贷所引发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的金融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本质、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发展的思索。 关键字:金融衍生品监管措施 从现实需求来看,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化以及贸易形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对于大宗商品、汇率与利率的“套期保值”提出更高的需求,需要借助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控制和对冲风险。所以,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经济主体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具备了一定市场基础,所以,进一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是我国金融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1金融衍生品概述 1.1金融衍生品的定义 金融衍生品又称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在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投资和风险管理工具,即指从原生资产(股票、债券、货币等基础性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产品形态分为期权、期货、互换交易、远期合约四类。1.2 金融衍生品的主要功能 首先是规避风险,套期保值。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投资者,其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也不一样,这就产生了转移风险的需求,通过衍生工具,市场能够把风险转移给那些有能力并且愿意承担风险的机构和个人,使风险得到分离,而使企业和居民选择一种合适的风险水平。投资者可以通过采取与基础产品反向操作行为来锁定价格,以规避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其次是增加市场流动性。衍生工具规避风险的作用,可以使投资者安全的参与到原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这增强了资本的流动性,对稳定、完善和发展原生金融工具具有重要作用。 再次金融衍生品有价格发现的功能。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尤其场内交易,是由众多投资者在交易所进行公开竞价,形成的价格反映了对于该商品价格有影响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和不同买主与卖主的预期,这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未来价格的走势,使真正的未来价格得以发现。 最后,它有降低融资成本。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衍生工具可以把企业在

金融衍生工具_课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衍生工具包含几个重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共性和差异? 2、请详细解释对冲、投机和套利交易之间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3、衍生工具市场的主要经济功能是什么? 4、“期货和期权是零和游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第一章习题答案 1、期货合约::也是指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期货合同是标准化的在交易所交易,远期一般是OTC市场非标准化合同,且合同中也不注明保证金。主要区别是场内和场外;保证金交易。二者的定价原理和公式也有所不同。交易所充当中间人角色,即买入和卖出的人都是和交易所做交易。 特点:T+0交易;标准化合约;保证金制度(杠杆效应);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可卖空;强行平仓制度。1)确定了标准化的数量和数量单位、2)制定标准化的商品质量等级、(3)规定标准化的交割地点、4)规定标准化的交割月份互换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例如,债务人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将其自身的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或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成浮动利率债务的操作。这又称为利率互换。 互换在场外交易、几乎没有政府监管、互换合约不容易达成、互换合约流动性差、互换合约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 期权合约: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为了取得这一权利,期权合约的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即期权费。 期权主要有如下几个构成因素①执行价格(又称履约价格,敲定价格〕。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事先规定的标的物买卖价格。②权利金。期权的买方支付的期权价格,即买方为获得期权而付给期权卖方的费用。③履约保证金。期权卖方必须存入交易所用于履约的财力担保,④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是指在期

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分析

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分析 [摘要]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的影响利弊兼有但利大于弊,从我国目前来看,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确有其必要性。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欧美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Abstract]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economic influence both pros outweigh its drawbacks, but from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it is necessity. Based in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s to write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European countries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利率市场;汇率制度市场化[Keywords]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s; Interest rate market; Market-oriented exchange rate system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综述 (一)金融衍生品含义 金融衍生产品是由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代表货币经济的主要金融工具,如汇率、股票、债券等波动幅度较大,为了规避和减少市场风险,实现业务运作初始盈利意图,金融业以高技术为支撑开发出来 的一种金融新工具。一般而言,凡是由最基础的金融商品,如股票、债券、外汇、指数等衍生而成的金融合约,都称之为金融衍生产品。最普遍的金融衍生商品有期货、期权、利率掉换合约、货币掉换合约等。金融衍生产品极具投机本质和规避风险的功能。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 金融衍生产品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商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资本虚拟性 金融衍生产品是现货市场商品衍生而成的一种虚拟资本,它的价格取决于现货市场的股票、债券等基础商品的价格,并随基础商品价

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刍议摘要:在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就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机遇展开论述,并阐述了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展望了金融衍生品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最后给出了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概述 金融衍生品(即金融衍生工具)是一个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概念,是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建立起来的,其价值是标的资产价格中衍生出来的衍生金融产品。它主要包含期权、期货、远期合约、互换交易及利率、汇率、各类价格指数等。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能够帮助金融机构管理者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从微观方面来说,金融衍生品的功能主要包括规避风险、发现价格、套期保值及提高金融创新能力等。从宏观方面来说,金融衍生品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国家总体的金融风险、吸纳社会闲置资金、有效地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及提高交易效率等方面起着很大作用。在发达国家最早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为外汇类合约,之后便是国债类、利率类、股票类及互换类等,最后才推出信用衍生产品。而在新兴的一些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则主要以股指期货作为其首选的衍生产品而入市。中国的金融衍生品还刚刚开始,场内市场还未正式交易,而场外市场规模有限。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金融期货交易试点虽然遭受了挫折,但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证券市场的逐渐成熟,人们对发展金融衍生品又渐渐关心起来了。同时,金融衍生品的复杂多样性以及随着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产生的企业危机和市场的不稳定性等表面现象,又将使人们心存疑虑而不敢尝试。经过充

分的考虑中国国情,我们很容易找出适合中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道路,即以股指期货作为主要突破口,逐渐发展国债期货、利率期货等其他金融衍生产品,充分利用好后发优势和政府的作用,以遵循强制性演进的模式来渐渐完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机遇 1.经济的不确定性或者风险管理系数的上升都将导致衍生品市场发展需求的急剧增加。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中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起来,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渗透全球市场的程度以及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大大提高,各类商品价格的变动频率就更高,速度将更快,变化范围也会更大。这些都会造成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同时面临着需求约束、市场竞争及风险管理三大难题。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允许市场参与者选择和管理风险。但是企业对经济不确定性所引起的一系列有关风险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期货市场在多数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正确或充分的认识。2000年中石油在美国开始发行股票并上市时,美国投资者就针对性地提出了1000多个问题,其中多数问题都是有关企业如何管理石油价格的风险。所以,如果没有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及其在风险管理经营中应用的意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及全球化就会不容易实现。金融衍生品就犹如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防弹衣和轻兵器。 2.竞争机制的实施及竞争压力的增大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动力。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是全方位的而其面临的竞争压力亦是全方位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将会很有效地促进中国综合国际竞争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充分利用好金融衍生产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 内容速览] :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规模大而品种少、需求大而本土市场浅化、金融衍生品发展滞后等困境,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发展模式以确保衍生品市场的稳健发展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国际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及主流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基础,提出在模式选择上应该采用一种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以诱发性制度变迁为辅的混合模式;在发展路径方面,应该遵循“市场制度安排决定发展路径”的一般性思路;而在监管金融衍生品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点。我国经济发展对衍生工具的巨大需求,以及国际衍生品市场高度繁荣造成的严峻态势,使得发展模式的选择成为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和长远经济利益的核心命题,确立一种适宜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衍生品市场“突围”的关键。因此,关于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关于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从市场的发展成熟度来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的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市场规模也比较大。因此国内学者关于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外汇衍生产品上,利率和债券衍 生品的相关 研究相对较少,而关于权益类衍生品的相关研究则非常少。 关于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基础条件,Fratzscher (2006)

指出,一国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那么,标的资产的市场流动性, 稳健的会计、税收及监管标准,以及成熟的市场环境是比较重要的指标。韩立岩、王允贵(2009)对Fratzscher 所关注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表示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条件仍然不成熟,大多处于尚未开始或者是正在建设的过程中。张维、王平、熊熊(2007)从制 度经济学的角度总结了海外股指期货和利率衍生品的发展条件,认为主要包括发达的现货市场、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完善的市场交易与风险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方面。 陈晗(2008 )指出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类演进模式:强制性演进模式和诱致性演进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衍生品的出现完全是自发的,政府从未有意识地推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甚至法律常常成为衍生品发展的障碍。发达市场更倾向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以美、英为代表,而新兴市场更偏向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为代表。强制性变迁的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和印度都是较为明显的失败案例,韩国和新加坡金融衍生品 市场则因为政府的介入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韩立岩、王允贵(2009)则将外汇衍生品的发展模式归 结为三类:一是自然演进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外汇衍生品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自然结果,是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外汇避险保值需求自然产生的;二是被动发展模式,如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的外

浅谈金融衍生品在中国的发展

浅谈金融衍生品在中国的发展 ( 作者:张晓亮宋振荣发表时间:2014年11月 ) 金融衍生品特点发展探索 本文从金融衍生品的特点入手,介绍了国内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股指期货的需求与可行性,国债期货的需求与可行性,最后对在中国发展信用衍生品进行了探索。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这里所说的基础产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仅包括现货金融产品(如债券、股票、银行定期存款单等等),也包括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基础的变量则包括利率、汇率、各类价格指数甚至天气(温度)指数等。

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也就是通过创造金融工具来帮助金融机构管理者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这种工具就叫金融衍生工具。目前最主要的金融衍生工具有:远期合同、金融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在中国,金融衍生品还刚刚开始。数年前的短暂尝试虽然遭受挫折,但伴随着这几年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证券市场的逐渐成熟,发展金融衍生品又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同时,衍生品的复杂多样性以及伴随衍生品交易产生的企业危机和市场不稳定等表面现象,又使人们心存疑虑,欲行又止。 一、金融衍生品的特点 (一)交易所交易衍生产品的集中性 尽管发展迅速,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品仍然呈现高度的集中性,大部分种类的衍生品的交易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市场。比如,短期利率期货最活跃的5个市场占据了整个市场交易的95%以上。股指期货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低,但最活跃的5种合约所占份额也达到63%。 (二)衍生品市场发展和经济基本面的不确定性息息相关 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人们风险管理的需求使最近的衍生品交易大大增加。2002年第三季度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品激增14%,而前一季度增幅只有4%。场外交易方面,2002年上半年增加15%,而前一期的增幅为11%。 (三)指数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引人注目

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展望

收稿日期:2011-05-10 作者简介:巴曙松(1969-),男,湖北人,教授、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 孙兴亮(1983-),男,河北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与金融系博士研究生 。 巴曙松1,2,孙兴亮1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26;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10) 摘要: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经历了下调到反弹的过程。场内市场交易量的放大、买卖价差的收窄,以及OTC 市场的未偿付合约名义价值等指标都表明了这一走势。同时,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将呈现结构性分化:一是基础性衍生品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衍生品发展的主流;二是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高的单一卖方 CDS 将受欢迎;三是亚太地区金融衍生品市场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最后,中央交易机制的建立和合约标准化的加强都将成为金融衍生品监管的趋势。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金融危机;OTC 市场;中央交易机制;合约标准化;交易信息库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6-0005-05 Abstract: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global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s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downward to rebound.This trend can be evidenced by the rise of trading volume,the narrower of bid-ask spreads,and the expan -sion of notional amounts outstanding.Meanwhile,global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s exhibit a structural differentia -tion trend.First,basic derivatives will be the mainstream in the near future.Second,single-name CDS with a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standardization will be very popular.Third,Asia-Pacific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s show great potential in trading volume.Besides these,the building up of central counterparties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contract standardization will be the trend of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Key words:Key words:Financial Derivatives;Financial Crisis;OTC Market;CCP;Contract Standardization;Trade Repositories 从金融危机后的全球金融衍生品发展和监管改革来看,从繁复到简单的回归基本确立了未来一段时期金融衍生品的重要趋势。这当中,既有从纷繁复杂的结构衍生品向基础性衍生品的回归,从非标准化向标准化的回归,也有从较为松弛的监管纪律向更为审慎监管的回归。在这一基本趋势的推动下,可以预见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结构将出现新的调整和分化。 一、金融衍生品仍将继续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并未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削弱。目前,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在从金融危机中逐步复苏。在经历了金融危机期间的低迷后,绝大多数金融衍生品已经迎来了复苏的曙光。 1、从场内市场来看,主要金融衍生品都呈现出从交易放大到下调再反弹的走势。 金融衍生品交易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其稳定市场、管理风险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示。在此次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多数金融衍生品都呈现出从交易放大到下调再反弹的走势。在危机 5

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也称金融衍生商品,其“衍生”两字,说明它源于原生性金融商品或称基础性金融工具(Underlying Instruments)。由于是派生物,金融衍生工具不能独立存在,其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基础性金融工具。根据目前发展,基础性金融工具主要有四大类:(1)外汇或者称货币;(2)利率工具,如债券、商业票据、存单等;(3)股票和股价指数;(4)贷款。虽然基础工具种类不多,但是借助各种技术,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出品种繁多、特性不一的衍生工具。所以,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金融工具未来市场行情走势,以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的派生交易合约。期货(Futures)、期权(Options)、远期合约(Forwards)、掉期(Swap)等均属此类。 一般来说,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分为契约型与证券型两大类。契约型的衍生工具是指订约双方以某种金融工具(股票、外汇等)或金融指数(利率、股指等)为准,决定合约交易的价格,人们比较熟悉的期权、期货就是此类衍生工具。证券型金融衍生工具以证券形式出现,如抵押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即以抵押贷款为基础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s,相当于附有股票买进选择权的债券) 等均属此类。 契约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在课本上已经讲述过了,现在主要就证券型的金融衍生工具来做一个介绍。 证券型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公司认证股权、可转换公司债(可转换债券)和抵押证券等。 一、认证股权 认股权证,又称“认股证”或“权证”,其英文名称为Warrant,故在香港又俗译“窝轮”。是一种约定该证券的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某段期间内,有权利(而非义务)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标的股票的权利凭证。 按照发行主体,认股权证分为股本认股权证和备兑权证两种。股本认股权证属于狭义的认股权证,是由上市公司发行的。备兑权证则属于广义认股权证,是由上市公司以外的第三方(一般为证券公司、银行等)发行的,不增加股份公司的股本。 广义上,认股权证通常是指由发行人所发行的附有特定条件的一种有价证券。从法律角度分析,认股权证本质上为一权利契约,投资人于支付权利金购得权证后,有权于某一特定期间或到期日,按约定的价格(行使价),认购或沽出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如股票、股指、黄金、外汇或商品等)。权证的交易实属一种期权的买卖。与所有期权一样,权证持有人在支付权利金后获得的是一种权利,而非义务,行使与否由权证持有人自主决定;而权证的发行人在权证持有人按规定提出履约要求之时,负有提供履约的义务,不得拒绝。简言之,权证是一项权利:投资人可于约定的期间或到期日,以约定的价格(而不论该标的资产市价如何)认购或沽出权证的标的资产。 从权证的设计来看,包括9个要素: (1)发行人。股本权证的发行人为标的上市公司,而衍生权证的发行人为标的公司以外的第三方,一般为大股东或券商。在后一种情况下,发行人往往需要将标的证券存放于独立保管人处,作为其履行责任的担保。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也应运而生。金融衍生工具既可以规避、转移风险,提高金融市场运作效率,但也可以因各种投机而产生高风险,使金融市场缺乏稳定性。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及其现状,针对金融衍生工具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使金融衍生工具更好的为我国金融业服务。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现状发展 金融衍生工具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经过30多年,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迅速发展。据统计,国际金融市场衍生工具已达1200多种,各种衍生工具的组合更是无法估计。虽然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也已初具规模,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还是不够完善。伴随着全球国际化的进程,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功能,增强我国的金融实力。 一、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也称衍生金融工具或金融衍生产品,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和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它是依据标的的价值而制定的合约,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金融期权、金融期货、远期合同和金融互换四种类型。金融衍生工具与其他普通金融商品相比而言,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跨越时间长 金融衍生工具一般是对未来一定时期的某种汇率、利率、股票指数的趋势预测,在双方规定的时间进行交易。因此,金融衍生工具具有跨期交易的特点,它会对双方交易者未来的现金流产生影响,预测准确则可获得盈利,反之亦然。 2.杠杆效用 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性是区别于其他金融工具的重要特点。金融衍生工具可以通过投入较少的资金来进行在现货市场上需要较多资金的业务,一般情况下是通过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来完成的。 3.高风险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用方便了投资者,使得投资者可以利用不多的资金来获利,但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一旦拥有较少资金投资者预测失误,无法缴清

金融衍生工具的课后习题

第一章 1.金融基础工具主要包括() A.货币 B.外汇 C.利率工具 D.股票 E.远期 2.金融衍生工具按照自身交易方法可分为() A.金融远期 B.金融期权 C.金融期货 D.金融互换 3.金融互换主要包括()。 A.股票互换 B.货币互换 C.利率互换 D.债券互换 4.具有无固定场所、较少的交易约束规则,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更为国际化特征的市场是指()。 A.场内交易 B.场外交易 C.自动配对系统 D.自由交易 5.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组织结构由()构成 A.咨询机构 B.交易所 C.监管机构 D.金融全球化 E.经纪行 6.通过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进行交易,而获得没有任何风险的利润的参与者是() A.保值者 B.投机者 C.套利者 D.经纪人 7.金融衍生工具最主要、也是一切功能得以存在的基础功能是指()。 A.转化功能 B.定价功能 C.规避风险功能 D.盈利功能 E.资源配臵功能 8.1972年12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一篇题为《货币需要期货市场》的论文为货币期货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A.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B.费雪和布莱克(Fisher and Black) C.默顿和斯克尔斯(Myron and Scholes) D.约翰纳什(John Nash) 9.()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市场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A.金融市场资本化 B.金融市场国际化 C.金融市场创新化 D.金融市场证券化 10.下面选项中属于金融衍生工具新产品的有() A.巨灾再保险期货 B.巨灾期权合约 C.气候衍生品 D. 信用衍生产品 二、思考题 1.如何定义金融衍生工具?怎样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 2.与基础工具相比,金融衍生工具有哪些特点? 3.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有哪些? 4.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参与者有哪些? 5.请简述金融衍生工具对金融业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6.请根据下述各种情况,指出分别运用了哪种金融衍生工具,并简要说明如何操作。 情况一:9月初,你决定购买一辆新汽车。在选定想要的车型后你去找当地的交易商。

关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研究

辅修双学位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研究系别金融系 专业班级辅修金融10 姓名孙宏帅 指导教师王丽娜 原所在班级信管1002 2014年1月3 日

内容摘要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结果,也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从1970年以来迅速发展,为传统金融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此同时对现有的金融体系、经济实体、金融制度等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起步较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金融衍生品对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伴随金融行业对外开放和引进来的。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研究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研究金融衍生产品基本概念为出发点,剖析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实际发展情况,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发展对策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is a result of the financial deepening and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is also the outcome that the market economy develops in a certain stage. After the 1970s,in last century, The global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develops quickly, it brings fresh blood for traditional financial market and Puts Foard a challenge to existing financial system,economic entity,financial system etc. in the meantime.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in China starts a little bit late and is still in first step development stage. Financial derivatives were introduced after the opening of financial market in China. Financial derivatives were introduced after the opening of financial market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in our country gradual perfection and integration into world economy,that we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in China in this period has a great of meaning. This thesis begins from the concept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最新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体系日益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必然需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场内市场还未正式交易,场外市场规模有限。金融危机给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带来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再次使我们深入思考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未来发展路径和监管政策问题。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监管;科学机制 金融衍生品是风险管理制度演进的先进产物,与发达市场和很多新兴市场相比,我们缺乏必要的金融工具和完善的市场结构,应继续努力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以往的监管方式在衍生业务蓬勃发展的现实面前己面临严峻的挑战,原因之一是金融衍生业务发展速度惊人,不仅交易品种千差万别,操作程序也相当复杂,统一的外部监管措施难以包容现有的全部产品,更不用说将可能衍生出来的新产品了;原因之一是金融机构在新市场条件下会利用现行法规体系中的漏洞,想方设法逃避监管,以保持或提高市场份额,出现所谓监管套利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逐渐认识到使市场参与者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实现自律性约束的重要性。日前,西方国家在强化金融监管的同时,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市场参与者的监督力量对金融机构进行监控。市场参与者,尤其是金融机构,直接从事衍生业务的经营、交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时时关注银行的行动,能对市场和交易头寸的变化作出敏捷的反映,其效果要比监管当局独立行动及时、有效。只要建立科学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就有可能将

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也就必然会促使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安全稳健的运行。 一、建立内部风险管理的科学机制 对于新兴市场,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是金融创新的正确政策方向。建立内部风险管理的科学机制。危机爆发后监管机构大力倡导通过交易所或清算所充当场外衍生品的中央对手方来解决这一问题。可见,交易所或清算所在建立透明的市场环境以及降低信用风险方面的重大优势。由于信用风险高等原因,重点发展交易所市场更容易取得成功。 因此,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时,应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在监管严格、信息透明、风险控制完备的环境下稳步推进场内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二、优先发展简单产品,降低监管难度 在我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还欠缺衍生品交易经验的情况下,应该优先发展基本的、简单的场内标准化金融衍生品,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利率期货、汇率期货和相应的期权。 我国场内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应先从简单的、基础的产品开始发展,如股指期货、期权等产品,以便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通过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积累经验,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通过建立交易所或清算所充当场外衍生品的中央对手方已经成为目前解决场外衍生品市场信用风险的重要政策建议,而中央对手方清算制度是场内交易的重要基本制度。因此交易所市场的成功运作可以为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丰富的风险控制经验。 三、建议将场外衍生品纳入到未来期货法的监管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