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引发剂对紫外光固化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光引发剂

光引发剂

uV 固化粉末涂料组分有:光引发剂、主体树脂、固化剂和各种助剂。

这种涂料以高能量的紫外光作为固化能源,由涂料中的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活泼的激发单线态,还可继续经系间窜越,跃迁至激发三线态。

在其激发单线态,也可能是在激发三线态经历单分子或双分子化学作用后,产生活性碎片,这些碎片可以是自由基或离子,从而引发体系中光敏树脂和活性稀释剂中的不饱和键聚合,使涂膜完成固化。

因此光引发剂是配方中必不可少的组分,光引发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光引发、光聚合反应过程的控制非常重要。

根据光引发机理分类,uV 固化粉末涂料中使用的光引发剂主要有自由基型和阳离子型。

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引发体系由于存在固化时间长、相对分子质量增长缓慢和少量的水对聚合反应有非常明显的阻聚作用等缺点,因此很难实现商业化和工业化。

目前商业化应用比较广泛的还是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它的优点是水对体系无阻聚作用、固化速率快,能够得到具有良好装饰效果和优良耐候性的涂层。

自由基型光引发剂有裂解型和提氢型两大类。

提氢型引发剂主要有二苯甲酮类和硫杂蒽酮类等,这类引发剂必须有供氢体( 胺、醇胺) 作为协同成分,否则无引发效果。

裂解型光引发剂多以芳基烷基酮衍生物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缩酮衍生物、二烷氧基苯乙酮、仅一羟烷基苯酮、仅一胺烷基苯酮、酰基磷氧化物、芳基过氧化酯化合物、苯甲酰甲酸酯等。

虽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光引发剂品种非常多,但却不适合制备较厚的固化材料,主要原因在于光引发剂的光敏感度和光引发活性还不够高;另外这些光引发剂品种都含有苯环或杂原子结构,由于含苯环或杂原子的自由基容易相互碰撞,产生带有发色基团的较大共轭体系,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黄变”。

光引发剂的光敏感性不足和容易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黄变”这 2 个问题成为限制紫外光固化材料发展的瓶颈。

因此设计开发含有多个乙酰基的新型高效光引发剂丙烯酸甲酯基三乙酰基甲烷,光敏感度和引发活性都将会非常地高,而且以乙酰基作为新型引发剂的自由基,不含苯环结构,难以生成较大共轭体系,可有效解决黄变问题。

光引发剂 紫外波长

光引发剂 紫外波长

光引发剂紫外波长摘要:1.光引发剂的定义和作用2.紫外波长的概念3.光引发剂与紫外波长的关系4.光引发剂在紫外波长下的应用领域5.我国在光引发剂与紫外波长研究方面的进展正文:光引发剂是一种能够在紫外波长下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它能够引发聚合物、涂料等材料的聚合反应。

在众多光引发剂中,紫外波长是一个关键因素,影响着光引发剂的引发效果和应用范围。

紫外波长,通常是指波长短于可见光范围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约在100-400纳米。

紫外波长可以分为UVA(320-400 nm)、UVB(280-320 nm)和UVC(100-280 nm)三个区域。

光引发剂在紫外波长下引发反应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光激发,使光引发剂分子中的特定化学键断裂,生成自由基。

光引发剂与紫外波长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紫外波长对光引发剂的吸收,影响光引发剂的引发效果;二是不同紫外波长下,光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的类型和活性不同,进而影响聚合反应的类型和速度。

因此,在光引发剂的研究和应用中,选择合适紫外波长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光引发剂在紫外波长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1)光固化涂料:光引发剂在紫外波长下引发涂料中的单体聚合,形成固态涂层。

这种涂料具有干燥速度快、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木器、家具、建筑等领域。

(2)光刻技术:在微电子制造领域,光引发剂在紫外波长下引发光刻胶的聚合,实现电路图形的转移和刻蚀。

(3)光聚合修复:在医学领域,利用光引发剂在紫外波长下引发聚合物聚合,实现组织修复和再生,如光固化牙齿美白、生物医用材料等。

我国在光引发剂与紫外波长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国科学家不仅成功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引发剂,还通过对光引发剂与紫外波长的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提高了光引发剂的引发效果和应用范围。

紫外光固化

紫外光固化

天然石材护理服务项目紫外(UV)光固化WELCOME TO NATURALSTONECARE 天然石材护理目前国外进行石材表面处理时,均采用热固化技术,然而另外的一种光固化技术是—项节能和清洁环保型技术,它节约能源,能耗仅为热固化的五分之一,不含溶剂对生态环境有保护作用,不会向大气排放毒气和二氧化碳,故此紫外(UV)固化被誉为“绿色技术”。

下边介绍一下(UV)固化技术:一、什么是(UV)固化技术它是指通过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使液态的树脂高速聚合而成固态的一种光加工工艺。

光固化反应本质上是光引发的聚合、交联反应。

光固化涂料是光固化技术在工业上大规模成功应用的最早范例,也是目前光固化产业领域产销量最大的产品,规模远大于光固化油墨和光固化胶粘剂。

早期的光固化涂料主要应用于木器涂装,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开拓,光固化涂料所适用于的基材已由单一的木材扩展至纸张、各类塑料、金属、水泥制品、织物、皮革、石材(防护胶)等,外观也由最初的高光型,发展为亚光型、磨砂型(仿金属蚀刻)金属闪光型、珠光型、烫金型、纹理型等等。

适宜涂装方式包括淋涂、辊涂、喷涂、浸涂等。

美国最大的光源生产商FusionUVsytem公司总裁Harbourne曾以“无处不在的辐射固化技术”为题,列举了辐射固佑技术在经济和生活各方面的广泛应用。

(UV)技术已一步一步的渗透到传统商品的方方面面,使商品变得更美,使厂家更能获益。

二、(UV)固化配方的构成及材料的选择;任何一个光固化配方都包括以下三种主要组分:1.聚物(或称预聚物、齐聚物、树脂),赋予防护剂以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

2.单体,又称为活性稀释剂,主要用于调节防护胶系的粘度,但对固化速率和材料性能也有影响。

3.光引发剂,用于产生可引发聚合的自由基或离手。

下面结合石材行业特点,对上述光固化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及所考虑的一些因素介绍如下:低聚物:是光固化产品中比例最大的组分之一,它和活性稀释剂一起往往占到整个配方质量的90%以上,是光固化配方的基体树脂,构成光固化产品的基本性能,而此性能基本上又决定了固化材料的主要性能。

丙烯酸酯光固化的光引发剂

丙烯酸酯光固化的光引发剂

丙烯酸酯光固化的光引发剂引言:光固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涂装和粘接技术,其中丙烯酸酯光固化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

丙烯酸酯光固化的关键是光引发剂,它起到引发光固化反应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丙烯酸酯光固化的光引发剂的原理、类型及其在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光引发剂的原理光引发剂是光固化反应的关键组分,它在接受光照后能够释放出活性物种,从而引发光固化反应。

丙烯酸酯光固化的光引发剂主要利用紫外光或可见光的能量,通过光激活产生自由基或离子,进而引发丙烯酸酯的聚合反应。

这种引发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活性,能够在光照下迅速引发聚合反应,使涂层或粘接剂迅速固化。

二、光引发剂的类型1. 光敏剂:光敏剂是最常见的光引发剂,可以通过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丙烯酸酯的聚合反应。

光敏剂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光源和应用需求进行,常见的光敏剂有苯基甲酮、二苯乙酮、苯基二甲酮等。

2. 光引发剂的协同剂:光引发剂的协同剂可以提高光敏剂的活性,降低光固化的能量要求。

常见的协同剂有胺类化合物、硫醇类化合物等,它们能与光敏剂发生反应,从而增强光固化反应的效果。

3. 光引发剂的稳定剂:光敏剂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光照的影响而降解,因此需要添加稳定剂来延长其寿命。

常见的稳定剂有羟基苯甲酮、羟基苯丙酮等,它们能够与光敏剂发生反应,从而减少光敏剂的降解。

三、光引发剂在丙烯酸酯光固化中的应用丙烯酸酯光固化广泛应用于涂装、粘接、印刷等领域。

光引发剂作为关键组分,在光固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涂装领域:丙烯酸酯光固化涂料因其快速固化、无溶剂挥发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光引发剂能够在光照下引发涂料的聚合反应,使其迅速干燥并形成坚固的涂层。

同时,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光引发剂,可以实现涂层的特定功能,例如耐磨性、耐候性等。

2. 粘接领域:丙烯酸酯光固化粘接剂具有固化速度快、粘接强度高、无溶剂等优点。

光引发剂能够在光照下引发粘接剂的固化反应,使其迅速粘接并形成牢固的粘接接头。

光引发剂detx合成

光引发剂detx合成

光引发剂detx合成光引发剂是一类能够在光照下引发化学反应的物质。

其中,以光引发剂detx是一种常用的光引发剂,广泛应用于光固化材料、光敏聚合物和光致变色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从光引发剂detx的合成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光引发剂detx的合成方法有多种途径。

其中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是通过苯并三嗪的二次异构化反应得到。

首先,通过苯并三嗪与溴化亚铜反应生成苯并三嗪基溴化物。

然后,将苯并三嗪基溴化物与二乙烯基二硫醚反应,生成光引发剂detx。

这种合成方法简单、高效,能够得到高纯度的光引发剂detx。

光引发剂detx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首先,光引发剂detx常用于光固化材料中。

光固化材料是一类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够快速固化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粘合剂等领域。

光引发剂detx能够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光固化反应,使涂层迅速干燥,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光引发剂detx还被广泛应用于光敏聚合物中。

光敏聚合物是一类能够在光照下发生聚合反应的材料,常用于光刻胶、光纤等领域。

光引发剂detx能够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光敏聚合物的聚合反应,实现精细图案的制备。

此外,光引发剂detx还可以应用于光致变色材料中。

光致变色材料是一类能够在光照下发生颜色变化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电显示、光子晶体等领域。

光引发剂detx能够在光照射下引发光致变色材料的颜色变化,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存储。

光引发剂detx作为光引发剂的一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光引发剂detx在光固化材料、光敏聚合物和光致变色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同时,随着合成方法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光引发剂detx的合成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提高其在工业生产中的竞争力。

因此,光引发剂detx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以光引发剂detx为研究对象,本文从光引发剂detx的合成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光引发剂detx作为一种常用的光引发剂,其合成方法简单高效,应用领域广泛,发展前景可观。

光引发剂对水性UV光油固化性能的影响

光引发剂对水性UV光油固化性能的影响

B in 006 C ia 2 Sho o r t ga dP ca i n i ei , e i stt o eig10 3 , hn ; .co lfP ni n akg gE gn r g B in I tu j i n n e n j gni ef
Grp i C m nc t n, e ig 12 0 a hc o mu i i B in 0 6 0,C ia ao j hn )
Efe to o o—n ta o n Cu i g Cha a trsiso a e - s d UV r ih f c fPh t I ii t r o rn r ce itc fW tr Ba e Va n s
W ANG a fn ,W EIXin f Xio—a g a —u ,HUA G iq n N Be. i g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 究 21年第 1 ( 卷 ) 02 期 第4
CI ⅡNA PRⅡ G AND ACKAG玎 S P G TUDY Vo 4 No 1 2 1 . L0 . 0 2 2
研 究 论 文
RE E S ARCH AI RS p ' E
光 引发 剂 对 水 性 U 光 油 固 化 性 能 的 影 响 V
Absr c T e p o o i i ao ste k y c m p n n f te UV an s u n y tm . Th o mu ain o trbae ta t h h t —nt tri h e o o e to h i v r ih c r g s se i e f r lt fwae- sd UV o v r ih wa e i n da d f u id fp o o iiitr r h s n t a e v r ih sl l st t d h fe to h t —I— ans sd sg e o rk n so h t —ntaosweec o e o m k a s anpe o su y t ee c fp o o i i n n I i o so h u gc r ce t fv r ih.T u g rs lsweet se n o a d t t r n t ec rn haa trsiso an s h e c rn e ut r e td a dc m p e .Th e ut h we h ttet p a i i c i r ers lss o d t a y e h n r p rin o h t —nt t rh v ra fe t n t u gc a ce t fte wae — ae a d t ep o o to fp oo i i ao a eg e tef cso ec rn h a trsiso h trb sd UV a ih,te c rn h i h i r i c vr s n h u g i rt fv r ih wi p o o iiitr9 st ef seta d t ec a n e o ss alry l w .t ec aig wi p oo iiit r ae o a ns 山 h t —ntao 0 i a ts h o t g b c me m le el 7 h n i o h o tn m h t—n t o a 1 7 o s to c ry lo n 3 d en’ c u elwig.T e mi e h t—n t t r t h t ii ao 0 ,TP a dI 1 h x dp oo iii o swihp oo— t t r 7 a ni 9 O TX a eb e ei n d a d t e n h v e n d sg e n h c mp e a lsweep pae y t ewa faf r uai n d sg x e me t Th s l i dc td t a h u n ae o o lx s mp e r r r d b y o om lto e i n e p r n . e h i e r u t n iae t te c r g rt f e h i c mp e h t ii ao slwe a ec rn aeo h t —n t t r 0 .T ec rn fe to ev r ih smp e st e o lx p oo・ t t rwa o rtn t u g rt fp oo iii o 7 h u ig efc ft a s a lsi h ni h h i a 9 h n

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

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

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固化速度快、成膜性能优异等特点,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从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优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的原理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是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其发生光引发剂的活化,从而引发环氧树脂的聚合反应,最终形成固化膜的过程。

紫外线照射在特定波长范围内,能够激发光引发剂,使其转变为活性自由基或离子,进而引发环氧树脂的交联反应,形成硬化膜。

1. 3D打印: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在3D打印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固化速度快,可实现快速成型,且成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因此,在快速成型、原型制作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2. 电子封装: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能和耐热性,可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和保护。

其固化速度快,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具有较低的挥发性,有利于环境保护。

3. 涂装领域: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作为一种环保型涂料,被广泛应用于木器、金属、塑料等材料的表面涂装。

其固化速度快,可实现快速上色和干燥,具有较高的附着力和耐磨性。

4. 光纤领域: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被用于光纤连接器的固化。

由于其固化速度快且光学透明度高,能够快速实现光纤连接器的固化和封装,提高光纤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的优势1. 快速固化: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在紫外线照射下,固化速度极快,通常只需要几秒钟即可完成固化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低能耗: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不需要加热,只需紫外线照射即可,相比传统热固化工艺,能耗更低。

3. 环保无溶剂: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不含溶剂,固化过程中无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符合环保要求。

4. 优异的性能: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固化后形成的膜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硬度高、耐磨性好、电气绝缘性能优良等。

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是一种具有快速固化、低能耗、环保无溶剂以及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粘接塑料和玻璃用的新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的性能

粘接塑料和玻璃用的新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的性能
由于表 面 极性 相 差 较大 , 料 与 玻璃 基 材 相互 塑
究了预 聚体 、 活性 单 体及 偶 联 剂 对 其粘 接 性 能 及其 物理 机械 性能 的 影 响, 以供 配 方 设 计及 生产 控 制 的 有关人 员参 考 。
粘接 是 非常 困难 的。在这 种情 况下要 求 胶粘剂 组成
粘 接 塑料 和 玻 璃 用 的新 型 紫 外 光 固化 胶 粘 剂 的性 能
孙 芳 黄 跃 东 熊 军
( . 京 化 工 大 学 理 学 院 ,北 京 10 2 ;2 吉 林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吉 林 吉 林 1北 009 . 121) 3 0 3

要 : 察了活性单体 、 考 预聚体及偶联剂对 紫外光固化胶粘剂 的粘接强 度、 体积收缩 的影响。结 果表明, 极性单
中图 分 类 号 :T 5 Q 7
引 言
紫外 光 固 化胶 粘剂 与其 他 胶粘 剂 相 比, 不仅 具 有储 存期 长 、 无溶 剂 、 固化过 程及 固化 后气 味低 等长
处, 更突 出的优 点是 固化 速 率快 、 温 下可 固化 、 室 无
点, 而在 紫外 光 固化 胶粘 剂 体 系备 受 人 们 关 注1 。 4 美国和 日本等 发达 国家 在这 方 面 的研 究较 早 , 已开 发出多种 系 列产 品, 我国这 方面 刚刚起 步 , 而 许多产
第 一 作 者 : 。 9 9年 生 , 学 博 士 女 16 工
E mal u fn 6 @ y a n t — i:s na g 0 eh. e
维普资讯
第 5期

芳等 :粘接 塑料和玻璃用的新型紫外光 固化胶粘剂的性 能
聚氨酯 丙烯 酸酯和 环氧 丙烯 酸酯被 广泛 用作 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 第3期 辐 射 研 究 与 辐 射 工 艺 学 报 Vol.21, No.3 2003年8月 J. Radiat. Res. Radiat. Process. August 20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776002)和校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 第一作者:夏兰英,女,1978年11月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现为北京化工大学2000级研究生,从事感光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通讯联系人:黄毓礼 收稿日期:初稿2003-01-13,修回2003-03-12

光引发剂对紫外光固化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夏兰英1 孙 芳2 黄毓礼1 吕 芸1 1(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029)

2(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北京100029)

摘要 制备了以IR651和IR1700为引发剂的紫外光(UV)固化胶粘剂,研究其感光性能和粘接性能。在曝光30s后,以IR1700为引发体系的UV固化胶粘剂的剪切强度可达8.3 MPa, 而引发体系为IR651的剪切强度仅为0.6 MPa。比较了两种光引发剂时的感光性能, IR1700体系的感度值为2.85 mJ/cm2, 而IR651的为4.03 mJ/cm2。经深度固化研究表明,IR1700具有深度光固化的优异性能。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光引发剂,自由基光聚合,感度值 中图分类号 TQ57

与其它胶粘剂法相比,紫外光固化胶粘剂法不但具有储存期长、不含溶剂,以及固化时和固化后气味低等长处,更突出的优点还在于该法具有固化速度快、粘接强度高、生产能耗低等。因此,紫外光固化胶粘剂法在光学、电子、精密器械等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适用于一些塑料元器件不易受热和高速生产等场合[1, 2]。聚氨酯丙烯酸酯因为兼有聚氨酯的柔韧性、耐磨性、抗老化性、高撕裂强度和丙烯酸酯良好的耐候性、优异的光学性能等多方面综合优点,所以,在紫外光固化胶粘剂体系中备受关注[3]。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此

研究进行得相当迅速,尤其在应用上已开发出多种系列产品,而我国则尚处于起步阶段[4]。 本文制备高感光度、高粘接强度、用于塑料粘接的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研究了光引发剂对其感光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供配方设计和生产过程控制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 IR651(北京化工大学),化学纯;IR1700(瑞士Ciba公司),化学纯;丙烯酸酯单体(北京东方化工厂),化学纯;聚氨酯丙烯酸酯(美国Saromer公司),化学纯。

1.2 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的配制 将50%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50%的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单体和4%(总重)的光引发剂混合均匀,避光保存,备用。

1.3 固化 将胶粘剂均匀涂布于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酯片间,在750W高压汞灯(照度为3.10mW/cm2)下曝光,固化。

1.4 光固化性能测试 用凝胶率法测定交联固化产物含量方法[5],即

测定固化产物与固化前的光敏体系的重量比。凝胶率与曝光时间的关系曲线为感光特性曲线,50%凝胶率对应的曝光时间即为光敏体系的感度。 S=I×t S:感度(mJ/cm2),I:照度(mW/cm2),t:曝

光时间(s)

1.5 粘接性能测试 将配制好的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均匀涂布于标准塑料件间,在不同的曝光时间内固化,用ZLL−30型拉伸实验机(中国宜宾)测定其剪切强度。

万方数据第3期 夏兰英等:光引发剂对紫外光固化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185 1.6 光谱分析 曝光前后的结构变化用美国Nicolet60−SXB红外光谱仪测定;曝光前后的紫外吸收光谱用日本岛津UV−260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分裂型自由基光引发剂的光引发速度 紫外光固化胶粘剂体系包括3大主要部分: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单体和预聚物。通过紫外光辐射,光引发剂产生活性基团,引发聚合反应。胶粘剂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因此,光引发剂的作用是可以极大地提高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的感光速度。实验中,我们通过红外光谱技术,

定性地测出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前后分子结构的变化。图1和图2分别为未加光引发剂和加入4%光引发剂的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在曝光10s前后的红外谱图变化。 可以看出,未加光引发剂的紫外光固化胶粘剂曝光10s前后,谱图没有变化。而加入4%光引发剂的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在曝光10s后,1630cm−1处的

C=C键的伸缩振动峰和810cm−1处的=C−H键[6] 基

本消失。由此说明体系中H2CCH

C

OO转变成基团

CHCHCOO。 所以说,光引发剂在UV光照下引发了反应,体系发生交联,从而达到了固化的目的。

Fig.1 IR spectrum of UV−curing adhesive without photoini-tiator. Fig.2 IR spectrum of UV−curing adhesive with 4wt% of IR

651.

2.2 光引发剂体系对感光性能的影响 对光引发体系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1)在紫外光源的光谱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吸光效率;(2)具有较高的活性体(自由基或阳离子)量子效率;(3)各组分相容性好;(4)具有长时间的储存性能;

(5)光固化以后不能由于引发剂的原因而产生颜色(主要是变黄);(6)无气味、毒性低;(7)价廉易得、成本低等。 实验中我们选用了自由基引发剂IR651、IR1700。此类引发剂在吸收紫外光光后,分子中的碳—碳σ键发生断裂。光解机理如下

IR651

万方数据186 辐 射 研 究 与 辐 射 工 艺 学 报 第21卷 IR1700

注:以上反应方程式来自瑞士汽巴(Ciba)公司的资料 2.2.1 光引发体系的光吸收 为了比较不同光敏引发剂的吸光效率,我们用无水乙醇作溶剂,将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配制成浓度为4×10−4g / cm3的溶液,选择300—400nm波长的光,

测量其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吸收曲线[7]。图3、图4为不同引发剂在

不同辐射时间后的紫外吸收曲线,结果见图3和图4。

Fig.3 UV spectra of UV−curing adhesive initiated by IR651 as a photoinitiator.

Fig.4 UV spectra of UV−curing adhesive initiated by IR1700 as a photoinitiator.

由此得到IR651和IR1700光敏体系的光响应峰。IR651的分光感度范围在330nm左右的短波近紫外与深紫外区。IR1700的分光感度范围较宽,能从近紫外区延伸至400nm左右。这可能是因为IR1700为含磷化合物,磷处于锥形体的顶点,更易与反应单体接触,生成新键所致。从图3和图4中可见,随着辐射时间的增加,光引发剂的吸光度逐渐降低,说明光引发剂在辐射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2.2.2 光引发体系的感光性能 体系的感光度与体系的厚度有关。实验中制备了两种厚度的胶粘剂膜,一种膜厚约为200µm;另一种膜厚为2cm。 比较图5和图6,可以看出: IR1700的感光性能比IR651高,并且膜厚对紫外光胶粘剂的感光性能影响很大,厚度增加,感光性能变差。当膜厚为200µm时,胶层很薄,能均匀曝光,所以两种引发体系的紫外光胶粘剂的感光性能相差不多。当膜厚为2cm时,紫外光胶粘剂的特性曲线表明IR1700在深层固化时具有优异的感光性能。原因如图3、图4所示,IR1700的吸光度高于IR651,引发速度快,体系交联程度好。

Fig.5 Influence of photoinitiators on photosensitivity of a 200µm film.

万方数据第3期 夏兰英等:光引发剂对紫外光固化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187 Fig.6 Influence of photoinitiators on photosensitivity of a 2cm film.

感度值越小,感光性能越好。表1为不同感光膜的感度值,从表1可以看出:在两种不同厚度的情况下,IR1700的感度值均小于IR651。当感光膜的厚度由200µm增加至2cm时,相应的感度值随之增加,而且IR1700和IR651的感度值也相差越大。

Tab.1 The photosensitivity values of different photosensi-tive films

Thickness Photoinitiator Photosensitivity/mJ•cm−2 200µm IR1700 IR651 2.85 4.03

2cm IR1700 IR651 5.21 53.3

2.3 光固化速度与粘接 光引发剂接受紫外辐射能后,产生活性基团,引发体系聚合。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所得产物的内聚强度和粘接强度均发生变化。 从图7中可以发现,对于IR1700为引发体系的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在较短的曝光时间内,体系的剪切强度小,原因是其间体系的固化率小,有很大一部分胶粘剂仍以液态存在,故剪切强度接近零。随着时间的延长,体系逐渐转变成固

Fig.7 The influence of irradiation time on the shear strength.

态的体型结构,剪切强度大大提高。当体系固化率接近100%时,剪切强度趋于稳定。与IR1700相比,引发剂为IR651的紫外光固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在相同的曝光时间内,由于固化速度慢,凝胶率低,故剪切强度小。

3 结论 紫外光固化聚氨酯胶粘剂由4%光引发剂、50%聚氨酯丙烯酸酯和50%的丙烯酸酯单体制备,用于粘接PC塑料,可得如下结果。 IR651为光引发剂,膜厚为200µm时,感度值为4.03mJ / cm2,曝光30s后,剪切强度为0.6MPa。

IR1700为光引发剂,膜厚为200µm时,感度值为2.85mJ / cm2,曝光30s后,剪切强度为8.3MPa。

IR1700光引发剂时,紫外光胶粘剂具有深度范围固化的优异性能。当反应物厚度为2cm时,感度值是5.21mJ / cm2,约为IR651体系的1/10。

参考文献 1 Jody Schwartz. Adhesive Age, 2000, 43(6): 22-24 2 Hiroji Fukui, Hideaki Ishizawa. Akira Nakasuga Photo-polymerization Science, 1999, 12(1): 169-172 3 王德海, 江棂. 紫外光固化材料—理论与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127-128 WANG D H, JIANG L. UV-Curing Merterial-Theory and Applic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1. 127-128 4 黄世强, 肖汉文, 程时远. 特种胶粘剂,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98-99 HUANG S Q, XIAO H W, CHENG S Y. Special Adhe-sives,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2. 98-99 5 永松元太郎. 感光性高分子,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52-53 Nagamatsu Gentaro, Photosensiive Polymer,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4. 52-53 6 贝拉米L J. 复杂分子的红外光谱,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5. 34-59 Bellamy L J. The Infra-Red Spectra of Complex Mole-cules,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75. 34-59 7 周名成, 俞汝勤. 紫外与可见光光度分析法,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6. 25-27 ZHOU M C, YU R Q. UV and Visible Light Photometry Analysis Method,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1986. 25-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