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课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单选题1.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

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 圈地运动的进行B. 蒸汽动力的应用C. 石油工业的发达D. 电器的广泛使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说明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依据所学可知,随着蒸汽动力的应用,工业化的发展,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浓雾不散,于是有了题干“18世纪末……‘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的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A 项早于题干中“18世纪末”,故排除;CD两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迟于题干中“18世纪末”,故排除。

故选B。

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是()A.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B.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C.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D. 18世纪80年代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答案】B【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3.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休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方式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体闲。

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市在未成年人中开展了“八礼四仪”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其中“仪表之礼”要求未成年人要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仪表之礼”告诉我们() A.懂礼节、有礼貌,才是有教养的人 B.要注意生活细节,做有教养的人C.有良好的仪表就是有教养的现代人D.教养是通过学习和锻炼得以提升的2.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礼仪,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风采。

下列有关“礼仪”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礼仪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②礼仪是公共场合的一种要求③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④一个人所具有的礼仪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后天的学习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

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包括()①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②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③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④标新立异、扮酷耍帅、张扬个性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的话强调了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要()A.礼节仪表同质朴的品格相结合 B.在人际交往中注意生活细节C.有宽广的胸怀,不能盲目自大 D.在与人相处时懂得尊重别人5.我国古代哲学家管仲说:“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这侧重启发我们在生活中要()A.宽容他人 B.理解他人 C.乐于助人 D.礼貌待人6.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下列同学的行为不符合交往礼仪的是()A.兵兵上学和放学回家都与父母打招呼B.小伟穿着拖鞋,光着膀子进教室上课C.小余进老师办公室之前先敲门D.小勇得到别人的帮助后,都要对帮助他的人说一声“谢谢”7.深圳一女学生在微博上爆出多张殴打同学、让同学跪下等照片,照片中多人均穿校服。

该女生在微博上称,被打者对其不敬。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 越来越紧密,
它在很大 chénɡ dù( )上 ɡǎ i bi àn( )了我们的
3.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科学在
用关联词连接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大,范围广。 B.科学界的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4.现实生活中,它们会是什么呢?想一想,填一 填。
千里眼: ______ 顺风耳: ______
A .电话
B.监控器
C.望远镜
D.手机
5.读完文段, 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吗? 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1.找出文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
)—— (
)
2.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 有汽车。
(1) “那时”指的是 ( )。
A .现代社会
B .依赖自然的社会
(2) 这句话运用了 ________的修辞手法, 增强了语言 的气势。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用了诗句, 说明了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你看“神九”与“天宫”热情相拥,
t ǐ nɡ( ) 在大海深处保卫着我们的安全,
kònɡ( )电话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便利。 三、词语积累和运用。
1.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第七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考察练习题

第七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考察练习题

第七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考察练习题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判断)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2.1954年颁布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1982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3.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判断)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因此,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

(问答)
4.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问答)
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依法纳税的义务;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5.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可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申报纳税,举报税收为行为。

6.任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判断)
7.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列举)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休息权;参加劳动的权利;人格权;
生命健康权。

注意第61页《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目录
8.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

(判断)
9.每年的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

六上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知识点及练习题

六上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知识点及练习题

7.《开国大典》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政:zhèng(邮政、政治、政策)府:fǔ(官府、府第、城府)宾:bīn(外宾、来宾、宾客)栏:lán(栏杆、石栏、桥栏)汇:huì(汇集、汇报、汇款)爆:bào(爆炸、爆发、火爆)宣:xuān(宣布、宣传、宣誓)帜:zhì(旗帜、标帜、独树一帜)阅:yuè(检阅、阅读、阅览)制:zhì(制服、制止、压制)坦:tǎn(坦克、坦然、坦白)距:jù(距离、距今、相距)隆:lóng(隆重、隆冬、隆起)射:shè(射入、射击、射门)二、多音字提:tí(提醒) dī(提防)奔:bèn(投奔) bēn(奔跑)更:gēng(更换) gèng(更加)率:lǜ(效率) shuài(率领)三、形近字盏(灯盏)栏(护栏)泽(光泽)帜(旗帜)盖(瓶盖)拦(阻拦)择(选择)织(编织)阅(阅读)距(距离)问(询问)拒(拒绝)四、近义词宣布——公布肃静——肃穆挺立——耸立汇集——聚集诞生——出生宣告——宣布飘拂——飘扬次序——顺序五、反义词汇集——分散庄严——轻浮肃静——喧哗热烈——冷淡欢呼——悲叹完毕——开始整整齐齐——歪歪扭扭六、理解词语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陆续:表示动作行为先先后后,断断续续。

擎:举。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开国大典: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幕典礼、结婚典礼、毕业典礼等。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观看盛大典礼的看台。

汇集:聚集。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爆发: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瞻仰:恭敬地看(多用于与逝者有关的事物)。

肃静:严肃寂静。

七、词语积累描写场面的词语:排山倒海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火树银花熙熙攘攘人欢马叫蔚为壮观车水马龙万人空巷八、段落划分第一段(1-4):写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

四上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知识点及练习题

四上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知识点及练习题

7.《呼风唤雨的世纪》知识点一、生字组词唤:huàn(唤醒、叫唤、呼唤)纪:jì(世纪、纪念、纪年)技:jì(技艺、技术、口技)改:gǎi(改正、修改、改变)程:chéng(程度、日程、方程)超:chāo(超过、超越、超额)亿:yì(亿万、百亿、十亿)核:hé(核能、核心、核潜艇)奥:ào(深奥、奥妙、奥运会)益:yì(益处、益鸟、日益增长)联:lián(联系、联合、联结)质:zhì(物质、体质、本质)哲:zhé(哲理、哲人、哲学)任:rèn(任何、任凭、担任)善:shàn(改善、善心、善良)二、我会认获:huò(获得、荣获、收获)赖:lài(依赖、无赖、抵赖)潜:qián(潜入、潜力、潜水艇)索:suǒ(探索、收索、思索)舶:bó(船舶、巨舶、舶来品)兰:lán(兰花、木兰、吊兰)三、多音字奇:qí(奇妙) jī(奇数)悄:qiāo(静悄悄) qiǎo(悄然)的:dí(的确) dì(目的) dī(的士) de(我的)便:biàn(方便) pián(大腹便便)晕:yūn(摔晕) yùn(晕船)四、近义词发现——发明依赖——依靠幻想——梦想奥秘——奥妙回顾——回忆改善——改进五、反义词依赖——独立幻想——现实紧密——松散方便——麻烦回顾——展望改善——恶化六、理解词语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出乎意料:超出了预先的估计。

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目。

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千里眼:旧小说中指能看到很远地方的人。

顺风耳:旧小说中指能听到很远声音的人,也指消息灵通的人。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右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

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B.个体小农的出现C.百家争鸣的影响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3.牛牛一家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下列是关于他们家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这些描述()①他爸爸牵着牛耕地去了②他家里又买了一些铁农具③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使他家粮食打得更多了④都江堰修好后他家灌溉田地更方便了A.可能全部是事实B.只有①②符合当时情况C.②③在当时不可能出现D.只有一项是正确的4.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浪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6.《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7.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

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8.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变法。

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下表内容是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练习题集锦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练习题集锦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练习题集锦一、“一切为了香料”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A.对黄金、香料的狂热追求B.《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传播C.原来的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D.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2、推动所有欧洲人进行远洋航海,开辟新航路的动力因素有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②商业危机③传播天主教④发展资本主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3、15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以后,如果你是一名西欧商人,要到东方去,要采取的措施是A、乘坐飞机飞往东方B、发动战争侵入东方C、利用汽车绕道东方D、利用帆船探寻到达东方的新航路4、15世纪时,欧洲人急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包括A、为迅速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B、《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诱使他们到东方去寻找黄金和香料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他们渴望获得黄金D、为了传播基督教5、15世纪,欧洲人探寻新航路最根本的原因是A.欧洲人富于冒险精神 B.欧洲人的贪欲特别旺盛C.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D.欧洲的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6、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①商人对东西方贸易高额利润的追求②西欧生产力的发展③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7、新航路开辟的原动力是A、原来的东西方商路被阻塞B、资产阶级要求进行殖民扩张C、西欧社会对香料、黄金的追求D、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突破8、15世纪时,欧洲人急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包括A、为迅速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B、《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诱使他们到东方去寻找黄金和香料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他们渴望获得黄金D、为了传播基督教9、古代中国对新航路开辟做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地圆学说B、火药的发明C、造船技术的传播D、指南针的应用二、海上探险活动的活跃1、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1)大西洋(2)印度洋(3)北冰洋 (4)太平洋A (4)(1)(3)(2) B(4)(2)(1) C(1)(2)(3)(4) D(1)(4)(2)2、下列航海家中,开辟了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的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3、到达亚洲航海家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亨利4、从葡萄牙出发,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的是A、迪亚士B、哥伦布C、麦哲伦D、达·伽马5、读右图,图中人物为新航路开辟中的航海家,他应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玛D、麦哲伦6.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 A 〉A、哥伦布B、麦哲伦C、迪亚士D、达·伽玛7、下列航海家开拓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8、被公认为开创了欧洲航海探险的伟大时代是A 、哥伦布 B、迪亚士C、亨利王子 D、麦哲伦9、在新航路开辟活动中,既穿越大西洋,又穿越印度洋的航海家是A、达·伽马B、迪亚士C、哥伦布D、麦哲伦10、由西班牙支持的航海活动有①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的开辟②环球航行③抵达好望角④开通到美洲的新航路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④11、下列航海家中到过亚洲的是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2、199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