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练习题

1.在小明看到的图形下面画“○”,在小红看到的图形下面画“”。

10、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

11、他们看到的是什么?请连一连。

3、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2、有红、绿、黄三枝彩笔。

()色()色()色2.连一连。(11分)

(1)他们各踢了多少个?请连一连。(3分)

3个人踢毽子,分别踢了50个、27个、45个。(2)他们拍到的照片各是哪一张?请连一连。(4分)

1.量一量。(2分)

2.画出下面图形中对称图形的对称轴。(4分)

3.在图(1)中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2个直角。在图(2)中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3个直角。在图(3)中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4个直角。(3分)

1.下面图形中,是对称的在()里打“√”。

()()()()()

3.画出下面各图形的对称轴(只画一条)。

我能画红太阳。我画不出绿草地

我不是最少的。我踢了50个。

50个45个27个

()()

(1)(2)(3)

.

.

2、选一选,把序号填在对应的位置。(6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比直角大的角直角比直角小的角

3、他们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3分)

4、圈出镜子里看到的图像。(4分)

5、四个小朋友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次手。用线连一连(2分)

五、观察物体。(6分)请你连一连,下面分别是谁看到的?

小红

43元?元

70元

?个

二年级的上册的数学《图形》的测试题.doc

二年级上册数学《图形》测试题考点 1观察物体 考点分析 1.数一数 , 有几个正方体时, 要看清楚 , 不要把被挡着的正方体漏掉。2.学会判断事物的几个面 常考题 一、填空 . 1. ( 1)从正面看是图(A) 的有 ()。 ( 2)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 3)从侧面看是图(B) 的有()。 2. 3. ( 1)从正面看是 A 的物体有。 ( 2)从正面看是 B 的物体有。 ( 3)从侧面看是 B 的物体有。 ( 4)从侧面看是 C 的物体有。 二、想一想、画一画. 在下面的方格里面出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左边物体的形状。

三、看图连一连. 易错题 四、考眼力 . 有一个正方体, 每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 6, 有一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如图的情况, 问这个正方体上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字各是几? 1 的对面是2的对面是3的对面是 考点 2方向与位置 考点分析 1 认识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2 会根据方位走动 常考题 一、门诊部 . 下面说法对吗?请你仔细判断, 对的画“√”, 错的画“×”。 1 .如果你面向太阳, 你的后面就是西面。()

2 .如果你家在学校的南面 , 那么学校一定在你家的北面。() 3 .如果你面向南方 , 你的左手在你的西面。() 二、我知道 . 前面是后面是后面是 左面是左面是左面是 右面是右面是右面是 三、看一看、连一连. 1 .小明从家去学校, 向走米 , 再向走米就到学校。 2 .小强去植物园 , 从家出发 , 先向走米 , 再向走米, 最后向走米就到植物园。 3 .王老师从学校出发到医院看望爷爷, 先向走米 , 再向走米, 最后向走米就到医院。 4 .小明家在植物园的面 , 在医院的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第2课时 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小学数学六年组合图形面积问题

1.(2011?东莞)如图中圆的周长是62.8厘米,如果圆的 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计算涂色部分的周长. 2.求下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周长:面积: 周长:面积: 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 4.如图所示,三角形ABC的边长都为6cm,分别以A、B、C三点为圆心,边长的一半为半径作弧,求阴影部分的周长. 5.(2008?镇海区)如图,三角形AOC是边长为3厘米的正三角 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6.(2008?兴山县)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7.(2008?洛阳)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求图中 圆环的面积. 8.梯形面积51平方厘米,图中阴影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9.图中两块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BC是直径,长20厘米.计算AB的长度. 1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11.(2012?郑州)ABCD和CDEF都是正方形,DC等于12厘米, CB等于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2.(2012?郑州)计算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米) 13.(2012?仙游县)求出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14.(2012?金沙县)如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已知:r=10cm.

15.(2012?衡阳)两个正方形组成下图所示的组合图形.已 知组合图形的周长是52厘米,DG=4厘米,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16.(2011?汕头)求下图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17.(2010?镇海区)图形计算. ①一个环形铁片,外圆半径是0.6米,内圆半径是0.4米.它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米?(π取3.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②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18.(2010?雨花区)求阴影部分面积(空白部分面积为80平方厘 米) 19.(2010?尤溪县)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0.(2009?镇海区)在图中,O是圆心,OD=4,C是OB的中点.阴 影部分的面积是14π,求直角三角形OAB的面积.

二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角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 比较角的大小,会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五、信息窗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简单的比较角的大小方法;认识直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初步学会画直角。 3.在观察、分析、操作中认识角,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个红点和绿点,自主练习第1~3题。 第二课时:第二、三个红点,自主练习4~8题。 (三)教学要点的设置与功能 第一个红点:什么是角呢? 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称。 绿点:你还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角? 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物体上找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第二个红点:你认识下面这些物体上的角吗?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在对比和观察中认识直角,认识直角符号。 第三个红点:哪个角大? 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自主练习第5题:画直角。学习直角的画法。 自主练习第8题:明白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画出的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信息窗2:做角 (一)教学目标 1.在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认识锐角和钝角。 2.在观察、分析、操作中比较角的大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一年级的下数学图形题.doc

一、填一填。 1.我来选一选 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⑩ ⑾ 是长方形,⑿ 是正方形,是圆, 是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 3.我来数一数。 长方形有三角形有( ( ) ) 个 个 正方形有 圆形有 ( ( ) ) 个 个 三、圈一圈。(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用笔圈出来。) 2. 请你运用我们学过的组成三角形,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图形组合,图形个数不限。看看哪个小朋友画出的最多。

四、聪明屋。 X k B 1 . c o m 1. 数一数下图有()个三角形。 2.还缺()块砖。 2、 缺了()块3、 缺了()块4、 缺了()块

6 1. 用 4 3 2 1 5 2 、用 ★ ☆ △ ● ▲ ○ 3、 用9 567 8 4 4、我会算: 做成一个,数字“6”的对面是数字“()”;数字“ 1”的对面是数字“()”; 数字“()”的对面是数字“ 4”。 做成一个,图形“△”的对面是图形“()”;图形“○”的对面是图形“ ()”; 图形“()”的对面是图形“●” 。 做成一个,数字“ 5”的对面是数字“()”; 数字“ 6”的对面是数字“()”; 数字“ 4”的对面是数字“()”。 20―7― 4+ 3- 8+ 5+2- 5+ 3―2― 6+ 13- 9+ 4+4- 6+ 3= 一、画一画 1、使图形变成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图形。 2、用四个三角形能拼出哪些你认识的图形 ( 挑战题 ) 用画虚线的方法找出下面哪些图形是用四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

二、数一数,下面物体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 三、试一试,用 6 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三种不同形状的大长方形。

小学数学组合图形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2.大圆的半径比小圆的半径长6厘米,且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的面积比小圆的面积大 平方厘米. 3.在一个半径是 4.5厘米的圆中挖去两个直径都是2厘米的圆.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π取3.14,结果精确到1平方厘米) 4.右图中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如图所求,圆的周长是1 6.4厘米,圆的 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正好相等.图中阴影部分 的周长是 厘米.)14.3(=π 6.有八个半径为1厘米的小圆,用它们的 圆周的一部分连成一个花瓣图形(如图).图中 ,那么花瓣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的面积的3 11倍,那么,CAB ∠是 度. 2厘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120,,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厘米,则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是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①的面积比阴影部28平方厘米. A B 长40厘米, BC 长 厘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 它所在圆的面积是157平方厘米,这个扇形的圆心 45=∠AOB , AC 垂直OB 于C ,那么图中阴影) 图形的总面积是 平方厘米. 2 1 2 45 2

18.在右图中(单位:厘米),两个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 平方厘米. 11.r .(圆周率取 722) 6厘米,中间小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 . 答案 1. 3. 57 4.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两个半圆,即26.10621)26(22=?-÷(平方厘米). 5. . 7. 等于梯形CEFB 的 面积减去三角形CED 、三角形CDA 、扇形AFG 的面积,即 8. 60. 设扇形ABC 圆心角的度数是x ,半圆的半径OA=r ,有 222 1311)2(360r r x ???=??ππ, 9. 18平方厘米. 由图示可知,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长都是6厘米,正方形由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构成.. 10 1.14平方厘米. 由图示可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两个圆心角为45的扇形面积减去直角三角形的 面积.即14.12 122236045214.32=??-?? ?(平方厘米). 11. 125.6平方厘米. 12 3.09厘米. 09.312045.1=+?(厘米). 13 32.8厘米. 半圆面积为6282 124014.32 =???? ???(平方厘米),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628+28=656(平方厘米).BC 的长为8.32402656=÷?(厘米). 14. 13 937平方厘米. 将等腰直角三角形补成一个正方形,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正方形与圆的面积之差的8 1 15 7 2 16 5.13. 三角形ACO 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O 看作底边,AO 边上的高为 3 ⌒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 教案

探索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页探索图形。 【教学目标】 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激发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 2.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都需要许多计算才能得到,但是今天我们不去探讨这个,我们今天来进行一个不需要怎么计算,但是需要发挥你们想象力的小探究,好不好? 二、新课讲授 1.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2cm的大正方体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你觉得这些小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2.看来同学们都比较聪明,这个问题难不住大家,那么如果将这个大正方体拼得再大一点呢?课件演示: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3cm的的大正方体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 (1)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需要9个小正方体) (2)这个时候这些小正方体,都有什么特点呢? (3)提出问题: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请大家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板书。 3.如果拼成棱长为4cm、5cm、6cm的的大正方体后,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1)学生借助直观图独立思考,解决拼成棱长为4cm的大正方体的问题。 (2)分类汇报交流。 ①三面涂色:当学生说出有8个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时,追问:哪8个?学生说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原来大正方体的8个顶点的位置。 ②两面涂色:可能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也可能有的学生是用2×12算出来的。 先让用计算方法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2×12”,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原来大正方体的棱的位置,体会可以从一条棱上有2个两面涂色的,推算出12条棱上就有24个两面涂色的。

2020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知识点+练习

【文库独家】 《图形的变化》知识点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1、对称现象:一个物体左右两部分或上下两部分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叫对称现象。 2、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把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对折,在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用剪刀沿所画线条剪开,展开折纸就是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要点提示:有的轴对称图形不仅仅只是沿左右对折,还可以沿上下或对角线对折。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要点提示: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一、折一折,做一做 1、剪轴对称图形。需要做的准备, 2、剪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操作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对折一定要对齐。描线描的像不像很重要 3、会找到图形的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会画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画。 4、学着做一做。 二、玩一玩,做一做 1、玩中学习,体会旋转和平移现象。 (1)所有的汽车只能前进或倒退,想一想,怎样才能开出出口?

(2)分别用下面三种硬纸板和火柴棍制作陀螺。 火柴棍扎在什么位置时,陀螺转的最稳? 哪种形状的陀螺转得最稳? 2、会辨别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练习及答案一 一、填空。(12分,每空2分)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2.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李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汽车的运动是()现象,车轮的运动是()现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练习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练习题2 1. 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去一个角,剩下的可能是什么图形?请你按要求画一画, 剩下的是四边形剩下的是三角形剩下的是五边形2.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可能是什么图形?请你画一画,并 剩下的是三角形3. (1 两个四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2) 两个四边形两个五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 2 两个四边形三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4.下面的图形最少可以分成几个三角形?请画一画。

5.在下列的格子图上画一个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6.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

图形的变换 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三、旋转:图形或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一、填空。 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2)推拉窗的移动。()(3)钟面上的分针。()(4)飞机的螺旋桨。()(5)工作中的电风扇。()(6)拉动抽屉。() 2、看右图填空。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2”; (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3”; (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6”; (4)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 (5)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 (6)指针从“7”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12”。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三、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四、你知道方格纸上图形的位置关系吗?

(1)图形B 可以看作图形A 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2)图形C 可以看作图形B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3)图形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 所在位置。 (4)图形D 可以看作图形C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五、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作图 (1)画出三角形AOB 绕O 点 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七、计算。 1、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1) 2.12×2.7+7.18×2.7 (2) 1.25×0.25×3.2 (3) 24×10.2 (4) 5.7×99+5.7 (2)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 (3)绕O 点逆时针旋转90°

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测试题 1. A B C D E 上图中轴对称图形有()。通过旋转图形( 2.填一填。 (1)指针从A开始,()旋转()°会 转到B;指针从C开始,()旋转()°, 会转到D。指针从B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指针从D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2)从10:00到10:15,分针旋转了()°;从1:30到1:50,分针旋转了()°。3.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4.画出下列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5.利用平移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 6.利用旋转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 7.画出三角形ABC绕点B顺时针 8.如图,这个图案是由一个什么 次? 9.作图题。 (1)将图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 (2)将图形B再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C。 (3)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图形C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D。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测试题2 一、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 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4、移一移,说一说。 (1)向()平移了()格。 (2)向()平移了()格。 (3)向()平移了()格。 二、动手操作。 ①②③ 图形①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②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③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2、

小学五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

、1图形得运动 1.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就是旋转得(),二就是旋转得(),三就是旋转得()。 2、图形(1)就是以点()为中心旋转得;图形(2)就是以点()为中心旋转得;图形(3)就是以点()为中心旋转得。 3.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点,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4.观察图形,填写空格。 ①号图形就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就是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③号图形就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④号图形就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5、观察图形并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得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得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得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得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得位置;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得位置。 、2图形得运动 一、选择。 1.将下面得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得图案就是()。 2.将下列图形绕着各自得中心点旋转120°后,不能与原来得图形重合得就是()。 3.由图形(1)不能变为图形(2)得方法就是()。 A、图形(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2) B、图形(1)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2) C、图形(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270°得到图形(2) D、以线段OP所在得直线为对称轴画图形(1)得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2)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全能训练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全能训练 1. A .平移 B .旋转 C .既平移又旋转 D .以上都对 32. 12根小棒围成3个正方形(如下图),请你移动3根小棒,使图中出现5个正方形。 3. 画一个正方形 4. 找一找,填一填。 左边的图案是由______个三角形、______个长方形和______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5. 请你用三角形在下图中设计一幅自己图案。

6. 观察七巧板。 其中有5个______,1个______,还有1个______,一共有______个图形。 7. 长方形较长的边我们叫它______。 8. 下面哪些是角?是的请在下面的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9. 长方形的一个长是5厘米,另一个长是______厘米。 10. 这些美丽的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11. 火箭升空,是______现象。(用“平移”或者“旋转”作答) 12. 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一定不是直角 13. 图上画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14. 有( )个正方形。

A .2 B .1 C .5 15. 想一想,圈一圈。 (1)如图,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沿虚线剪,能得到一棵完整的松树的是哪一个? (2)要想得到六边形,下列哪种剪法是正确的? 16. 下面哪些是角?是的请在( )里画“√”。 17. 将一个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裁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18. 下列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分别成什么角? ______角______角______角______角 19. 把平行四边形涂上红色。

20. 椅子摇晃了,常常在椅子下边斜着钉木条,这是运用了()。 A .三角形的稳定性能 B .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21. 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22. 选出正确的图形。 三角形是()。 A . B . C . D . 23. 下面的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24. 知道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度,那么也______知道其他两条边的长度。

小学数学组合图形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一、填空题 1. 如图 ,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1 2 2.大圆的半径比小圆的半径长 6 厘米 , 且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 4 倍. 大圆的面积比小圆的面积大平方厘米 . 3.在一个半径是 4.5 厘米的圆中挖去两个直径都是 2 厘米的圆 . 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取 3.14,结果精确到1平方厘米) 4.右图中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平方厘米). 5.如图所求 , 圆的周长是 1 6.4 厘米 , 圆的面 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正好相等 . 图中阴影部分 的周长是厘米 . (3.14 ) 6.有八个半径为 1 厘米的小圆 , 用它们的圆周的一部分连成一个花瓣图形( 如图 ). 图中黑点是这些圆的圆心. 如果圆周率 3.1416 , 那么花瓣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

7. 已知 : ABCD 是正方形 , ED=DA=AF=2 厘米 ,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C B G E D A F 8. 图中 , 扇形 BAC 的面积是半圆 ADB 的面积的 11 倍, 那么 , CAB 是 度. 3 C D A O B 9. 算出圆内正方形的面积为 . 6 厘米 10. 右图是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 , 直角边长 2 厘米 ,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平方厘米 . 2 11 一个扇形圆心角 120 , 以扇形的半径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 , 这个正方形的 面积是 120 平方厘米 . 这个扇形面积是 . 12. 如图所示 , 以 B 、 C 为圆心的两个半圆的直径都是 2 厘米 , 则阴影部分的 周长是 厘米 .( 保留两位小数 ) E A B C D

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2019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2019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希望您读后有所收获!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科:数学教师:杨雁波 一、教学目标: 1.对有关图形的变化进行回顾与整理,加强知识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 的作图能力。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对称、旋转、平移三种图形变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三、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准备:作图工具。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 1.课的导入:师: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我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案, 并且明白了这些美丽图案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学生讨论交流。 师:图形的变换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形成以下网络图。

知识结构网络: 画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 图形的变换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整理和复习旋转顺时针(90度 180度) 逆时针(90度 180度) 欣赏与设计 师:下面哪一位同学来告诉老师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呢? 生:举手回答。 生:板书: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很好,那么什么叫做旋转和平移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师:接下来呢我们来复习本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欣赏设计。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9页第五题。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生:讨论。 师:总结。 2.课的小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认识图形(一)教案

四、认识图形(一)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小组汇报分的情况。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分出以下几组,一组是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如教材第34页)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集体交流。 通过摸、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乎乎的。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1)实物画出图形。 (2)记忆想象。 ①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不同形状的物体。(老师说一个学生想一个)

小学数学组合图形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 1 2 2.大圆的半径比小圆的半径长6厘米,且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的面积比小圆的面积大平方厘米. 3.在一个半径是 4.5厘米的圆中挖去两个直径都是2厘米的圆.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π取3.14,结果精确到1平方厘米) 4.右图中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 (平方厘米). 5.如图所求,圆的周长是1 6.4厘米,圆的 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正好相等.图中阴影部分 π 的周长是厘米.) 14 .3 (= 6.有八个半径为1厘米的小圆,用它们的圆周的一部分连成一个花瓣图形 π,那么花瓣图形的面积(如图).图中黑点是这些圆的圆心.如果圆周率1416 .3 = 是平方厘米.

7.已知:ABC D 是正方形, ED =DA =AF =2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8.图中,扇形BAC 的面积是半圆ADB 的面积的3 11倍,那么,CAB 是度. 9. 10.右图是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直角边长2 厘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一个扇形圆心角120,以扇形的半径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这个扇形面积是. 12.如图所示,以B 、C 为圆心的两个半圆的直径都是2厘米,则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厘米.(保留两位小数)

13.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①的面积比阴影部分②的面积小28 . 2平方厘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它所在圆的面积是157平方厘米,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度. 16.图中扇形的半径OA =OB =6厘米.45=∠AOB ,AC 垂直OB 于C ,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4.3(=π 17.右图中正方形周长是20厘米.图形的总面积是平方厘米. 45

2020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练习题

2020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练习题 1. 连一连。 2. 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______现象。(用“平移”或者“旋转”作答) 3. 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序号) 4. 观察物体。请你连一连,下面分别是谁看到的? 5. 数字和汉字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有对称现象的数字和汉字,请按要求写一写。 ①8 10 3 30 66 38 88 99 找出是轴对称图形的数字:______。 ②田具平字开图合 找出是轴对称图形的汉字:______。

6. 长方形有哪几个,正方形有哪几个,平行四边形有哪几个。 7. 写出时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12小时制) ______时 ______时 ______时 8. 如图。这两个正方形是同样大小的,在正方形内都画两条线。 ① 9. 知道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度,那么也______知道其他两条边的长度。 10. 下面图形中,哪个的正方形比较多。 11. 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一定不是直角 12. 请你写出两个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______、______。

13. 这个图形一共有( )个正方形。 A .4 B .5 14. 下列运动属于旋转现象的是()。 A .水车的转动 B .气球升空的运动 C .电梯的上下移动 D .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或下降 15. 下图中左边的飞机通过平移可以与下面的()号飞机重合。 A . B . C . D . 16. 数一数有几个长方形。

17. 下边哪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哪一个图形是长方形 18. 画一个正方形 19. 长方形的较长边是长,较短的边是宽,正方形的四条边就叫长宽。 20. 这些美丽的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21. 填空。 角是由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围成的,它的大小与______有关,与______无关。 22. 把平行四边形涂上红色。

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练习题

一、填一填。 1. 我来选一选 ⑾⑿ 是长方形,是正方形,是圆, 是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 2. 我来涂一涂。(给正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 长方形有( )个正方形有( )个 三角形有( )个圆形有( )个 二、连一连。(用左边的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右边的图形,请你连一连。) ② ⑦⑧⑨⑩

三、圈一圈。(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用笔圈出来。) 1.请你运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画画一幅简单的图画。 2.请你运用我们学过的组成三角形,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图形组合,图形个数不限。看看哪个小朋友画出的最多。 四、聪明屋。X k B 1 . c o m 1. 数一数下图有()个三角形。 2. 还缺()块砖。

1、 缺了()块2、 缺了()块 3、 缺了()块 4、 缺了()块

1、 用 ,数字“6”的对面是数字“()”; 数字“1”的对面是数字“()”; 数字“()”的对面是数字“4”。 2、 用,图形“△”的对面是图形“()”; 图形“○”的对面是图形“()”; 图形“()”的对面是图形“●”。 3、用 做成一个5”的对面是数字“()”; 数字“6”的对面是数字“()”; 数字“4”的对面是数字“()”。

4、我会算: 20―7―4+3-8+5+2-5+3―2―6+13-9+4+4-6+3= 一、画一画 1、使正方形变成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图形。 2、用四个三角形能拼出哪些你认识的图形? (挑战题)用画虚线的方法找出下面哪些图形是用四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 二、数一数,下面物体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

三、试一试,用6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三种不同形状的大长方形。 .(挑战题)用四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两个正方形吗? 四、观察图形,填空。 1、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 )体。 其中②号面与( )号面相对。 (拓展题)下面三个长方体中哪个是由下面图形折叠而成的?用线连一连。

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面积练习题

五上数学组合图形拓展练习题 姓名 _____________ 学号 1, 已知正方形ABC 啲边长是7厘米,求正方形EFGH 勺面积。 2、小两个正方形组成下图所示的组合图形 厘 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如图,已知四条线段的长分别是:AB=2 厘米, 厘米,并且有两个直角。求四边形 ABCD 勺面积。 与四边形AECF 的面积彼此相等。求三角形 AEF 的面积 CE=6厘米,CD=51 米,AF=4 7、如图:正方形ABCD 勺边长为6厘米,三角形ABE 三角形ADF

8 、 cm) 10 20 42 12 9、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2dm 10、求下列阴影部分的面积 16cm ②已矢口S平 =48dm2, 求S 阴。 8dm

③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4 平方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12、“实践操作”显身手:10分 1、求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3、已知右面的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6分米和4分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④求S阴 8dm 11、求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分米) 7 cm 12cm 4dm

15、如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8厘米,A和B是宽的中点,求长方 形内阴影部分的面积。 17、右图是一块长方形公园绿地,绿地长 的道路,求草地(阴影部分)的面积。 14 、 右图是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 米) 18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且 BC的中点,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4米,宽16米,中间有一条宽为2米

如图,三角形 ABC 的面积是90平方厘米,EF 平行于BC , AB=3AE ,那么 九 如图,ABCD 是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 阴影部分三角形ACE 的面积。 十 已知正方形甲的边长是 8厘米,正方形乙的面积是 36平方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三角形甲、乙、丙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20、 如图长方形,长 18厘米,宽12厘米,AE 、AF 两条线段把长方形面积三等 分,求三角形AEF 的面积。 19、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专项测评(图形与几何)

专项测评(二)图形与几何 一、填空。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长约3()。 (2)高约2()。 (3)宽约16()。 (4)高约70()。 2.算一算。 3米+7米=()米 14米-9米=()米 1米-70厘米=()厘米 29厘米-15厘米=()厘米 37米-()米=7米 12米+()米=20米 4米30厘米+()厘米=5米 25米-()米=100厘米 二、判断。 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2.30米长的线段比直线长。() 3. 铅笔长8厘米。() 4.左图中有3个角。() 5.因为角有大小之分,所以黑板上的直角比数学书上的直角大。()三、连一连。 1.同学们正在上美术课,他们画的分别是哪一幅?

2.珍珍和三名同学一起给玩具熊拍照,他们拍的分别是哪一张? 四、数一数。 1.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2.数一数,填一填。

有()个角有()个角 有()个直角有()个直角 五、画一画。 1.以下面的点为顶点,画一个直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2.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六、量一量,算一算。 1.最长的线段是(),长()厘米。 2.最短的线段比最长的线段短()厘米。 七、解决问题。 1.从小明家到学校要走30米,从学校到电影院要走50米。 (1)小明每天早上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回家,来回要走多少米? (2)小明从家到电影院要走多少米? (3)有一天,小明早上从家走到学校后,发现文具盒忘带了,赶紧回家去取,然后返回学校。小明这天早上一共走了多少米? 2.小丽把一根绳子对折一次后长5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