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复习参考答案

中国新闻史复习参考答案
中国新闻史复习参考答案

中国新闻史复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30道,每题1分,共30分)

1、“新闻”一词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D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2.中国古代官报的通称是( C )

A.进奏院状

B.朝报

C.邸报

D.小报

3、创办中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传教士米怜来自( A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4、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是( C )

A.《广州纪录报》

B.《中国丛报》

C.《蜜蜂华报》

D.《中国之友》

5、林则徐受命到广州查禁鸦片时,派人到澳门搜集外文报刊并把其中一些重要情报翻译出来,供当地和朝廷官员参考。这些材料后来汇集成册,称为( B )

A.《参考消息》

B.《澳门新闻纸》

C.《自西徂东》

D.《夷情备采》

6、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意在倡导( D )

A.无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莠言乱政

D.变法自强

7、由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编辑的报刊是( C )

A.《中外纪闻》

B.《万国公报》

C.《时务报》

D.《强学报》

8、主编过《湘学新报》和《湘学报》,因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而遭杀害的是( A )

A.唐才常

B.康广仁

C.谭嗣同

D.熊希龄

9、因“苏报案”而受迫害的章太炎出狱后前往日本主编的报刊是( A )

A.《民报》

B.《新民丛报》

C.《民立报》

D.《清议报》

10、1906~1907年间,与《民报》就革命和改良问题展开大论战的是( A )

A.《新民丛报》

B.《新中国日报》

C.《苏报》

D.《政论》

11、1909—1910年间,在上海先后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的革命报人是( C )

A.孙中山

B.黄兴

C.于右任

D.章太炎

12、1911年,因发表《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和《亡中国者和平也》两篇评论而被查封的报纸是( A )

A.《大江报》

B.《楚报》

C.《大汉报》

D.《商务报》

13、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A )

A.“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B.“臣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C.“不得妄议国体、诽谤革命”

D.“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

14、宣扬“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的是( D )

A.《民生报》

B.《不忍报》

C.《群报》

D.《民权报》

15、民国初期,著名通讯《外交部之厨子》的作者是( A )

A.黄远生

B.邵飘萍

C.徐宝璜

D.陈独秀

16、《新青年》杂志最初的主张是( A )

A.反对中国儒家专制文化,倡导西方自由民主文化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尊王攘夷

D.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

17、“五四”运动爆发后,《每周评论》杂志刊文指出,这场运动是( D )

A.“铲伦常,覆孔孟”的恶果

B.胁迫治安的行为

C.妄图颠覆政府的行为

D.“学生牺牲、社会制裁和民族自决”的行动

18、《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A.徐宝璜

B.邵飘萍

C.戈公振

D.邹韬奋

19、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 C )

A.国闻通讯社

B.申时电讯社

C.中兴通讯社

D.中央通讯社

20、中国第一个广播电台是由美国商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建于( B )

A.1922年初

B.1923年初

C.1924年初

D.1926年初

21、在国共合作展开大革命时期,担当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政治周报》首任主编的共产党人是( C )

A.瞿秋白

B.张国焘

C.毛泽东

D.李立三

22、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是( B )

A.《共产党》

B.《向导》

C.《红旗日报》

D.《前锋》

23、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实行社长负责制后的首任社长是( D )

A.萧同兹

B.叶楚伧

C.徐恩曾

D.程沧波

24、1931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又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创办的新闻机构是( A )

A.红色中华社

B.红星社

C.红色新闻社

D.红色新华社

25、1934年11月,因主持的《申报》转向进步而惨遭暗杀的是( A )

A.史量才

B.戈公振

C.杨杏佛

D.李公朴

26、上海“孤岛”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被称为孤岛),《大美晚报》副刊的编辑接到敌伪的恐吓信后,发表公开信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1939年8月,这位勇敢的编辑被敌伪特务暗杀,他的名字是( C )

A.胡愈之

B.严宝礼

C.朱惺公

D.郁达夫

27、为争取言论自由,重庆一家报纸于1945年9月1日记者节这一天,发表社评《为笔的解放而斗争》,这家报纸是( A )

A.《新华日报》

B.《华西晚报》

C.《新民报》

D.《世界日报》

28、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新闻定义,出自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的文章( A )

A.《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B.《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

C.《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D.《党与党报》

29、《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在( C )

A.1947年6月

B.1948年6月

C.1949年8月

D.1949年10月

30、1949年7月l3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在北平成立,筹备会主任是( B )

A.邓拓

B.胡乔木

C.廖承志

D.范长江

二、多选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

31、十九世纪末,维新变法时期的重要报刊活动家有( BCD )

A.孙家鼐

B.梁启超

C.严复

D.汪康年

E.陈宝琛

32、下列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工作的有( ADE )

A.胡适

B.王郅隆

C.范长江

D.李大钊

E.陈独秀

33、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后,为控制舆论,设立了( ABCD )

A.邮件检查所

B.新闻检查所

C.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

D.中央新闻检查处

E、新闻记者临时拘押所

34、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后确定的办报方针包括( BE )

A.“不慢”、“不躁”

B.“不卖”、“不盲”

C.“不假”、“不恶”

D.“不怕”、“不邪”

E、“不党”、“不私”

35、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共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它诞生前后历经波折,比如( ADE )

A.由共产国际援助的广播发射机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B.国民党特务人员混进电台伺机播出反动口号

C.1941年国民党中宣部下令进行电波干扰

D.1943年春天因电子管损毁停止广播

E.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播音

三、名词解释(5道,每题3分,共15分)

36、定本制度

①定本制度起始于宋朝真宗咸平二年,定本即经官方审定后的邸报样本。②进奏官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范围。③定本制

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时统治者对邸报对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的贯彻皇帝和重臣的意图。

37、癸丑报灾

①1912年袁世凯当局刺杀宋教仁后,新闻界的深入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②镇压二次革命时,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时有发生。③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由于袁世凯当局对报业的打压,造成大量记者被害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被称之为癸丑报灾。

38、红色中华通讯社

①简称?红中社?,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广播呼号为CSR。②每日发稿一二千字,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③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供中央机关领导人参阅。

39、《西行漫记》

①英文名《红星照耀中国》,为避免检查和发行中的麻烦,中文版书名改为《西行漫记》。②此书是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帕克斯〃斯诺的不朽名著,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他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共领导人,拍摄了许多照片,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写成了《西行漫

记》。③本书较早地公开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其领导人的情况,出版后广泛流传,影响巨大。

40、“客里空”

①?客里空?是原苏联作家在卫国战争期间创作的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惯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他从不深入战场,不调查了解,坐在指挥部拟稿?创造?新闻。②?客里空?是俄语的音译,其意译应为?乱嚷乱叫的人?或?喧嚣的人?,作者为笔下的人物起了这样一个名字,显然带有讥讽的寓意。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人们在写文章时把那些歪曲事实的报道消息称为?客里空?。③《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过程中右的倾向和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

四、简答题(3道,每题5分,共15分)

41.《大公报》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02-1916)1902年6月17日英华在天津法租界创刊,富商王郅隆为主要经济资助人。该报除在政治上持保皇立宪立场外还带有封建买办色彩。自言敢于揭露和攻击清政府的一些弊政,"替穷苦大众说话",注意反映下层社会的疾苦。《大公报》突出新闻特性,编排醒目美观,注重培养人才。尤其是社评,力求言之有物,见解独特,对时政有所批评,很快名闻国内,《大公报》也一跃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报纸和舆论界的代表之一。

②第二个阶段(1916-1925)由王郅隆接办,亲日色彩浓厚,为

读者所厌弃,不得不于1925年11月停刊。

③第三个阶段(1926-1949)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总经理,张季鸾任总编辑。以?不党、不私、不卖、不盲?为办报方针,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公报》重庆版、上海版、天津版相继停刊。

④第四个阶段(1949至今)《大公报》香港版出版至今,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家报纸,影响力非常大。

42.著名报人邵飘萍为何被称为“新闻全才”?

邵飘萍(1886年-1926年),浙江东阳人。因直言敢谏开罪直奉军阀,于1926年被当时的北洋政府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天桥。原北京平民大学和国立法政大学教授及原务本女子大学校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著名新闻工作者,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

邵飘萍原名新成,又名镜清,后改为振青。13岁考中秀才,16岁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1914年东渡日本留学,结识了许多革命党人和新闻界名人,创立“东京通讯社”。袁世凯称帝后,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抨击袁的罪恶阴谋,以后又在两年里写了250多篇、20多万字的文章,揭露批判军阀政府。1916年7月,在北京

邵飘萍被誉为“新闻全才”。北京大官本讨厌见记者,邵飘萍却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如他夜探总理府,虚访美使馆,独家新闻总是被他抢到。邵飘萍风流倜傥,慷慨豪爽,善于言辞,广泛交游,上至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靠得拢,谈得来。他重交情,讲排场,经常在酒楼饭馆宴请宾客,以期从客人的谈话中捕捉信息。

43、“报业巨子”史量才执掌《申报》以后的民主义举何在?

史量才(1879—1934),原名家修,祖籍江苏江宁,于1908年任上海《时报》主笔。1912年与张謇等人合伙购进《申报》任总经理,开始实践其自由主义的办报思想。1929年又陆续购进《新闻报》和《时事新报》等大部分股权,成为国内最大的报业资本家。

史量才常说:“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他认为报纸是民众的口舌,总要为人民说话,才站得住脚。“九一八事变”后,他更坚定了爱国、民主

立场。他聘请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做《申报》的设计部长,请李公朴主持《申报》流通图书馆和业余补习学校。他一改“自由谈”的面貌,聘请进步作家黎列文主持,专以发表新文艺作品,经常刊登左翼作家的进步文章。

手中握有舆论工具的史量才自恃《申报》的机构在上海租界里,国民党政府奈何不了他,所以对国民党政府的所作所为常常旁敲侧击予以批评。他主持的《申报》还先后刊登鲁迅和陶行知等人反对蒋介石政权的文章,并发表了几篇《剿匪评论》,反对蒋介石围剿红军。他以中南银行名义,出席南京经济会议时,拒绝认购巨额债券,在十九路军上海抗日时期还捐出了巨款。这些举动招来了蒋介石的忌恨。

1932年6月,南京中央大学发生了殴打校长段锡朋事件。学生们对教育部次长段锡朋以官僚政客身份出任校长极为不满,群起而向其发难,段锡朋则扬言捉拿带头闹事的学生,结果引起了学潮。《申报》据实报道了此事,认为教育日益败坏,最大根源在官僚主义的侵入,并批评了国民党政府诸多政治和军事举措。时任教育部长的朱家骅在盛怒之下,罗列《申报》危害党国的罪状,向蒋介石举报,1932年8月,上海警备司令部受蒋介石指示,下令上海租界以外的国统区,一律禁止《申报》的邮递,后经过史量才多方斡旋,蒋介石才解除了禁令,但要求由国民党中宣部派员指导《申报》的编辑和发行,遭史量才断然拒绝。

1933年底,宋庆龄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名义,起草了一份英文宣言,抗议蒋介石派人暗杀邓演达,杨杏佛将它翻译成中文,要求

史量才设法发表,史量才虽然没在《申报》上刊登,但通过他的关系,此宣言还是在别的媒体上公之于众了。凡此种种,迫使蒋介石下了暗杀史量才的决心。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与妻儿等人由杭州回沪,在行驶至海宁附近翁家埠时,遭国民党特务枪击而死。

五、论述题(2道,每题15分,共30分)

44、简要论述梁启超的办报理论及维新改良思想

?中国新闻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梁启超不仅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而且也是杰出的报刊编辑和政论家。他在长期的办报活动中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报刊思想,主要体现在报刊的功能和作用、办报的原则等方面,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这些思想对今天的报刊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办报理论:

①报刊的功能和作用:一是求通达,二是开风气。主张?开民智?、?开绅智?、?开官智?,认为报纸是国家的?耳目喉舌?,作用是?去塞求通?。?阅报愈多者则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则国愈强?。

②报刊性质与任务:一是报刊性质多样。梁启超的办报思想从最初的?一人之报?‘’、??一党之报?,发展到后来?一国之报?、?世界之报?的至高境界。二是报馆的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向导国民。

③办好报刊的四个原则:一是宗旨定而高,二是思想新而正,三是材料富而当,四是报事确而速。

④报刊可造舆论,反应舆论引导舆论。健全舆论要具备五本:常识、

真诚、直道、公心、节制。

⑤对报刊的内容和形式都进行了大胆改革。提出办报宣传的两种方法:浸润法和煽动法。

⑥改革报刊文体,影响一代文风。首先创造了报刊的新文体——时务文体新民文体。其次创造了短评和时评的报刊体裁,打破了冗长而空洞的论说独占报刊评论篇幅的局面,形成了一事一议、短小精悍的短评和时评的新体裁。

梁启超维新改良思想:?开民智?、?求自由?、塑造新民、君权变法等。

分为两个阶段,维新前和维新后。维新前,强调民权和官智。以为依靠皇帝可改变现状,主张限制皇权重视民权,旨在通过宪政来挽救民族。维新后,不再相信官智,主要争取民权,倡导民主自由。

梁启超的报刊思想(仅供参考)

一是报纸的“两大天职”说,1902年梁启超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说:“某以为报馆有

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他认为,政府没有

权利办不成事,但权利过于大而又不受监督,就会滥用职权,所以需要作为“国民公意的代

表者”的报纸,像父兄对待子弟那样去监督政府,才不至于走向腐败。

二是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即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梁启超为《清议报》出版的第100

册而写的《祝辞》中提出的四条标准是:(1)“宗旨定而高”。他说,办一张报纸,“牟利亦

宗旨也,媚权贵亦宗旨也,悦世人亦宗旨也”,但这都是不可取的。应该“以热诚慧眼,注定

一最高之宗旨而守之”,那就是“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2)“思想新而正”。他认为,

报纸在宣传新思想时必须“校本国之历史,察国民之原质,审今后之时势”,然后才决定是“全

力鼓吹之”还是“抛弃之”。(3)“材料富而当”。他认为报纸应该荟萃“全世界之知识”,但是

在刊登时必须严格选择,使阅读者“阅一字得一字之益”。(4)“报事确而速”。他认为新闻报

道要讲求时效,有时报馆要不惜“费重资以求一新事”,当报道要力求准确,错了要公开纠正。

三是健全舆论的主张。1916年清廷宣布仿行预备立宪以后,梁启超对如何造成健全舆论的

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在《国风报叙例》和《读十二阅三日上谕感言》等文章中,阐述了什么叫舆论,舆论的形成,舆论的力量,舆论的种类,舆论与报社的关系以及报刊怎

样才能造成健全的舆论等问题。他说,舆论是一种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之力”,报馆则是

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报刊要造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即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以维持国家利益为目的;要又不畏强权的精神;要出以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拨之以感情,故作偏执之论。

四是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既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所谓浸润的方法,就是“旦旦而聒之,月月而浸润之”,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所谓煽动的方法,就是要“故作惊人之语,造极端之词”,使读者猛省。

45、为什么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震撼人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哪些报刊在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中引领着新的方向?对繁荣中国文化有何历史贡献?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①五四新文化运动包含两大相互依存的思想解放取向:一是"对传统求解放";二是"对西方求解放",正是这二者之间的张力与博击,构成了不断推进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的内驱力。五四新文化运动将鸦片战争以来国人追求思想解放的潮流提升到了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对传统求解放?这样更加自觉和深刻的层面上来的,同时,长期积累的盲从西方的非理性倾向也被放大了。?对西方求解放?这一新的诉求的提出,不仅是欧战后西方现代思潮变动的影响所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自身的可贵超越。

②报刊:《新青年》崇尚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每周评论》主张公理,反对强权。《湘江评论》宣传新思潮,歌颂十月革命,反帝反封建,阐述?民众联合力量最强?。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宣传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想。

③贡献:

1、五四运动唤起了一代人的觉醒,先进的思想家们大胆地冲破旧传统,提倡科学促成思想解放,形成自由讨论的社会风气,报刊也充分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在五四运动中,反对传统道德思想文化的人士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思想的发展,与尊重传统文化的复古思潮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

2、提倡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白话文短评、消息、通讯等,浅显易懂。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3.?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五四?以后中国出现了大小40多个文艺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文学巨匠,如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郭沫若、郁达夫等。

4、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可追溯于1918年10月14日,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

5、?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也是中国式翻译理论的大发展和大争论时期。翻译从孕育新思想和新知识开始,推动了我国的文学建设,更是促进了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域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人民的文化交流。

中国新闻史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选) 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在唐代出现的有确证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 (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特征:内容:刊登皇帝谕旨、臣僚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 形式: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和文字体裁划分,没有广告 发行与传递: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选)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邸报:内容日益丰富,并趋于规范化, 内容: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开降奖惩、战报等。 性质: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作用: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小报内容:以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是一个不定期的非宫方报纸。 性质: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

作用:它突破了宫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宫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 性质:它是由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报抄。 作用:公开发行的京报,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作用。同时也为其他近代报刊提供转载 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情况。(选) 印刷:明代官方发布的邸报,仍为手抄; 清代的官方邸报,继续采用手写传抄的办法; 始于明代中后期民间报房的京报,最初可能是手抄的,但很快就有了刻印的。此后出现“黄皮京报” 发行:自唐至清,历代官方的邸报都是经过邮驿渠道,从中央发往各地的,因此,邸报又称驿报; 私自刊行的小报和复制(复抄或翻印)的邸报,历代都是自行销售的; 民间报房刊行的京报,从收集材料、编印或复抄到发行,都是自行办理的; 京报有人专送 6.邸报与现代报纸的区别。(主观) 第二章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 1.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消极作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中的作用,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 积极作用:①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②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和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梁发、王韬、钱昕伯)受到新闻 工作的职业训练; ③在印刷设备和技术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最早的中文铅字和印刷 机,都是从国外进口,首先在外报使用的) 2.简要评述王韬的主要贡献。 ①鼓吹国人办报。主张中国应自行办报,还要办西文报 ②重视报刊政论。《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集 ③致力于革新文风。采用浅显的文言,议论时政 3.外报和中国古代报纸的区别。 ①在内容上,外报可报道百姓日常生活琐事;古代报纸只记载朝廷政事 ②在板报思想上,外报都有明确的、具体的宗旨;古代报纸却没有一篇直接阐述办报思想与方针的

中国新闻史重点知识笔记

中国新闻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5个20分) 1、孙樵,晚唐时期。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人”。他所著的《经纬集》中《读“开元杂报”》一文,是现存对唐代原始状态报纸作最早也是最详细记载的文献。 2、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创刊, 这份以近代面目出现的宗教刊物,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第一页。 3、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 月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4、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报刊,1822年9月12日葡萄牙人在澳门创办的葡文周刊《蜜蜂华报》,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份外文报刊。 5、中国人在国内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昭文新报》。 6、《循环日报》早期自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的报纸 7、于右任的竖三民:《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 8、黄远生,他是我国报纸从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的开拓者,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报刊文体——通讯。新闻记者须有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9、1918年12月,天津《大公报》派胡政之赴法国采访巴黎和会。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派记者采访重大国际事件,胡政之是采访这次重大国际会议的唯一的中国记者。 10、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 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报。 12、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无线电日讯》创刊,现在《参考消息》的前身。 13、抗战时期国统区两个重要的新闻团体和机构: “青记”——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国新社”——国际新闻社 1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18年10月14日成立。 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和新闻教育机构。 会长:蔡元培 导师:徐宝璜邵飘萍 宗旨: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 15、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大型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

(2020年7月整理)中国新闻史试题.doc

第一章 1.最早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 2,两汉和魏晋时期。首都长安设有工地方官员和周边属国通奏报,待朝宿的____ 3,3为了能几时的获得信息和加快信息的传播魏蜀吴十分重视______ 4. 为了及时的传递军事信息,_____这种船舶报进的媒介被进一步的发展5两份_______的价值,在于为我们十足的的提供研究进奏院的关键物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木铎2、露布3、开元杂报4、敦煌进奏院状5、进奏院状6、定本制度7、邸报8、小报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6分)1露布主要用于_______法令C 战争的胜利的消息D报道征兵的名单2_____是发出高皇帝谕旨奏章的机关A 通政司B进奏院C提塘D六科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清代管报的读者主要是各级政府官员 B 清代官报基本上有们抄和上谕两部分组成 C 清代官报通常被称为邸报 D 六科由户,礼,兵刑工的六科组成四.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三国使其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有____A 木简B竹简C简牍D帛和纸 2戈公振十分肯定两汉时期有邸报的根据是_____ A 他发现文献记载B他推测其肯定性C汉以有唐代以后你刊发邸报的邸D 汉书中有记载燕王在封地获知首都的与领军的调动的记载3报部主要内容有_____ A 皇帝的起居,召旨B管吏的任免事项C臣僚的奏章D其他重要的军事信息方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开元杂志实际上称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两份报纸B敦煌进奏院状在外国的图书馆里C进奏院状近似与16世纪欧洲诞生的新闻纸但比大遭遇800年D唐代的进奏院状与宋代的有很大的差别5唐代的传播活动主要用于军事的是____ A 武士传播活动B官方传播晃动C士人们的传播活动D民间传播活动 五.解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2宋代邸报的管辖机构是什么?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3宋代邸报有哪些主要内容?4宋代" 小报" 有哪些基本特点? 5明代邸报的传递和发行主要通过哪些环节? 六.论述题(10) 1、中国古代官报的产生和发展情况。答案 一(1)甲骨(2)邸(3)驿传活动(4)烽火(5)敦煌进奏院状 二(1)他是我国特有的古代传播媒介(2)、汉代皇帝制书用玺封,但媒介(2)、汉代皇帝制书用玺封,但赦令赎令均露布下州郡,《文心雕龙》所谓“露版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公代臣民上书于君主,不缄封的都称为露布,是别于封缄而言的;汉末也把军中檄文称为露布;、北魏迄唐代,用兵获胜向上奏捷的文书也称为露布. (3)开元年间,唐代开元年间首都长安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4)。《敦煌进奏院状》: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中国古代报纸。原件为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这份报纸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长97公分,宽28.5公分,无报头,共2000余字,用毛笔抄写,是驻地在敦煌地区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从当时朝廷所在地陕西凤翔发回敦煌的。内容以报告张淮深派出的官员在朝廷为自己申请旌节的进展情况为主。发报人自称夷则,是张淮深派驻朝廷负责官报抄传工作的进奏官。这份报纸被封存在敦煌石窟达1000年之久,1907年才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运往伦敦。1983年经中报纸,并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 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中国新闻史期末复习 方汉奇

第二章 《察》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威廉米怜,主要内容宗教 《万国公报》林乐知,内容为宗教宣传淡化,时事色彩强烈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郭立士,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内容由宗教、俗 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组成,文学通俗、宣扬西方文化优越 近代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1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2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3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 《循环日报》创刊于香港,王韬担任主笔,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抵御外敌而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以政论为灵魂 王韬与郑观应的新闻思想:1办报立业2上传民意下达政令,达内事于外,同外情于内3自由思想4文风直抒胸臆5招人应知识广博6制定报律 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特点:1创办者自身份比较复杂2报刊一般是私营性质3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宣传者4表现出的亲率爱国思想5参照外国报刊模式6报刊外境困难(经济读者少)7主要集中在汉口、香港、上海、广州 维新派的主要报刊: 康有为《万国公报》:以论讲洋务为主,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上海强学会《强学报》:政治色彩更浓 梁启超《时务报》上海、梁启超任主编、维新派最主要舆论阵地,发行量最高的国人报刊维新派办报特点:1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2新闻报道中夹带评论3改进编辑工作4重视采访工作5运用图书 历史贡献:1向读者进行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2向读者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3推动维新运动发展,促进变法实现4冲破了封建统治着对报刊出版的限制5开政治家办报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社会地位6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发展 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1报刊数量多2办报地区广(内地)3报刊种类多(文娱性,主流宣传维新变法政论) 报章文体:王韬首先在循环日报上使用,在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的最好 特点: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又是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是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体。为“五四”运动白话文开创先河。 第四章清末 《中国日报》孙中山创,香港。陈少白主编。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籍贯报,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 特点: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后为多家革命派的报馆所继承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原因:慈禧新政---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特点:1办报主角有资产阶级维新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2报刊的政治斗争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3办报地区扩大,《京话日报》4读者面扩大,面对普通市民,文字更加通俗易懂 《京话日报》彭翼仲创办于北京,十分注意与底层读者密切联系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整理汇编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一) 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传播渊源 二.早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1.非文字形式:口头传播,烽烟和旗鼓、木铎(大铃) 2.文字:利益(西周)甲骨文、金器、刻石 3.竹、露布 第二节古代报纸的诞生和唐代进奏院状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手抄新闻——开元杂报 一.唐代的进奏院和进奏院状 1.古代报纸起源的几种说法。周朝说、汉朝说、东晋说 二.孙樵和开元杂报 三.敦煌的进奏院状 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一.邸报的出现和有关邸报的制度。 宋太宗设都进奏院正式发行邸报。快件:急脚递,摆铺“定本”制度:经过官方审定的邸报。二.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 意义:1.“新闻”一词最早出现2.冲破封建王朝对新闻体制的专制。 第四节:元明两代的新闻事业。 一.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明代邸报的发行日刊,小册 传播环节:通政司——六科——提塘 2.民间报房和抄报行的诞生与发展 3.万历邸钞,天变邸钞,急选报 急选报:中国最早的印刷报纸(现存) 4.起义农民的新闻传播活动 竹筹、揭帖、旗报、排报 第五节清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 清代官方新闻转播制度 1.发行渠道:通政使司——六科——提塘 (收受)(发抄)(抄传发行) 2.清代提塘分京塘和省塘 3.官报的内容:官门抄:朝廷的动态消息。 上谕:臣僚章奏: 4.提塘报房:雍正 5.小报(小抄):非法报纸(被禁)清何遇恩、邵南山 二. 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民间报房出现在乾隆中叶以后的事,以“公慎堂”为最早,聚兴,公兴两家开业最早,创于咸丰年间。 三. 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 四. 古代报纸没落的原因 主观: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而采取压制政策。

中国新闻史复习题

《中国新闻史》复习提纲 张培 第一章 在哪些历史文献存有最原始的新闻文体的基本要素 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有哪几种说法 “读开元杂报”一文的作者是谁 我国古代报纸统称 中国古代报纸的实物叫什么 邸报一词正式出现于何时 定本制度 明代印刷报纸的原件是什么 中国古代报纸的类型 中国古代的性质 中国古代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二章 我国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我国境内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传教士我国创办的主要报刊 外报的类型 外报在我国能够一度占据垄断地位的原因 在我国的第一张外文报纸 在我国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教会报刊 外国人在华报纸的性质 如何评价外国人在我国创办的报刊 《申报》成功的经验 我国国人自办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文集 王韬在报刊工作上的主要贡献 《循环日报》 维新变法前国人自办报刊发展缓慢的原因 我国第一张报纸副刊 上海第一张中文报刊 第三章 维新派有哪些著名的报刊与报人 维新变法的基本方式 第一次国人办报热潮的特征和意义 梁启超报刊思想 《中外纪闻》和《强学报》的历史意义 梁启超报章文体的特点 严复的历史贡献

谭嗣同的历史贡献 “汪梁之争” 梁启超的主要论述新闻的论文 为什么说维新派报刊带有“官方色彩”? 第四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重视报纸的原因 《中国日报》宣传的革命内容 《中国日报》主要的宣传特点 郑贯公对新闻事业重要贡献及他提出独到的报学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国外创办的主要报刊 《民报》的宣传内容 《民报》与《新民从报》论战的性质与意义 “苏报案” “竖三民”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大江报》的两篇时评 我国第一个新闻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宣传的特点 第五章 “民国暂行报律”事件 民国初年报业出现短暂繁荣的原因 癸丑报灾 袁世凯、北洋军阀统治新闻事业的手段 横三民 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点和新闻思想 邵飘萍的采访技艺 民国时期新闻业务的特点 第六章 《新青年》的历史功绩和历史意义 《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新青年》的宣传编辑工作经验 《每周评论》的特点 李大钊在《新青年》的代表作 五四时期四大副刊 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瞿秋白新闻作品的特色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于何时 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及撰写人

中国新闻史复习资料

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章:古代新闻事业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是宋代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发布的官方报纸。发布机构是都进奏院。有一定的发报制度,传播朝廷政事信息,定期发行,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邸报的基本特点: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据历史记载,汉代的郡国和唐代的藩镇,都曾在京师设“邸”,其作用相当于现今的驻京新闻机构,重在传达朝政消息,凡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等都是邸吏们所需收集抄录的内容。“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传入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中文月刊,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由英国传教士威廉?米怜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办。米怜任主编,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主要撰稿人,中国刻工梁发是米怜的只要助手。作为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宣传策略上,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1812年12月,报纸因米怜病重无力主持编务而停刊。 《遐尔贯珍》: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最早问世的英国传教士创办的。1853年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政治上代表英国殖民主义立场。 《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创办人是英商安纳斯托?美查。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真实性、时效性都很强。《申报》的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已经成熟。 第三章:民族新闻事业的产生 《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在香港创刊,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王韬是该报创办人和首任主笔。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在业务上,该报开中国政论报刊先河。 评述梁启超戊戍政变前后的报刊思想: 梁启超早期的新闻思想: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所谓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要发挥"去塞求通",梁提出了四点要求: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流亡,提出新的观点: 一是报纸的"两大天职"说: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二是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第一,宗旨定而高;第二,思想新而正;第三,材料富而当;第四,报道确而速; 三是健全舆论的主张.在清廷预备立宪后,他对如何造成健全的舆论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舆论是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力,报馆则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报刊要赞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即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以维护国家的利益为目的;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作偏至之论;

【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中国新闻传播史 复习资料

中新史 1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朝。最早的报纸是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2敦煌进奏院状两份,1907年前后被英籍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和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从敦煌取走,分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3为加强“邸报”传报活动的管理,使有关限制传报的禁令得到贯彻,宋代实行定本制度。所谓定本,即是根据进奏官采集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宰相们进行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宋代的定本制度,始于真宗咸平二年。 4小报始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5明代“邸报”的传抄和发行工作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通政司,六科,提塘 6中国近代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米怜作为该刊的创办人,一直担任编委,中国刻工梁发是米怜办报的主要助手。 7 1822年9月12日,澳门立宪党的首领巴波沙创办了葡文周报《蜜蜂华报》,该报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8 1827年11月8日,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记录与行情报》1828年该报改名《广州记录报》 9 1833年8月1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 10 1857年11月3日,孖剌报馆创办《香港船头货价纸》,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11《北华捷报》被视为“英国官报”,19世纪90年代,上海英文报界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闻》和《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12在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该刊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9月5日创刊,周刊,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笔,他被称为在中国传播种子的人 13《中西教会报》,1891年2月创刊,由广学会发行,林乐知任主编,内容以报道教会方面的消息和宣传教义为主,是《万国公报》的姊妹刊物 14《上海新报》革新后不久,傅雅兰将编务交给林乐知主持。(率先头号字排版,四号字排正文) 15《字林西报》,《新闻报》创刊,形成了“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上海商业性报纸出现大发展的局面。 16《中西闻见录》在北京出版,突破了外人从事在华办报活动的最后一个禁区。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编关于中国新闻传播史的逻辑元点与研究范式 一、逻辑元点 1、“新闻”:中国新闻史 新闻的定义: (1)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1961年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则称,“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里的“新闻”,不仅指一种文体,而是包容新闻体制、新闻思想、新闻媒体、新闻人员、传播内容、新闻事业、传媒产业等在内的泛称。 1、“传播”:中国传播史 传播: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2、“新闻事业”:中国新闻事业史 新闻事业: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舆论机构及其活动的总称。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的出现是新闻事业产生的最主要的标志。 3、“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指的是人际间,团体内直接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事实的信息及意见的相互传受过程。简言之,新闻传播就是传递与接受新闻信息的行为与过程。 二、研究范式 1、本体范式 (1)特点从新闻事业自身特点出发,描述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过程,揭示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规律。 (2)历程 A、源起——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927年商务印书馆)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这本著作在学术上的崇高地位,不仅在于该书汇集、考证了大量的史料,为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还在于它全面、系统地梳理与描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据此作出了明确的历史分期: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始创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报纸经营时期。这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在解放以后中断,被后来的研究者有意无意地摒弃。惜乎! B、回归——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200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作者试图探索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使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分期能够建立在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己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历史分期:近代报业开创时期(1815—1845年)——外报垄断时期(1845—1895年)——民族报业勃兴时期(1895—1911年)——新闻事业职业化与多元化时期(1911—1927年)——新闻事业两极对峙时期(1927—1949年)。 2、革命范式 (1)特点以评述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中的历史作用作为主脉络,对有关史实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换言之,这中历史分期法缺乏被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 (2)历程 A、源起——《中国报刊史教学大纲》(1955年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新闻班编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号召知识分子和文化学术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学术研究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起,一批初步树立了马克思主

中国新闻史整理01

中国新闻史重点 *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传播形式中,最具影响、传播信息通道最长的是: ㈠金石碑刻 ㈡写经修史 2.“露布”——古代军事长官发布战报的手写新闻形式。 1 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那时的露布是指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官文书。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露布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方式不变,传播的内容主要用 于宣传战绩和发布捷报,即具有了军事新闻的性质。 3 露布的书写方式及传递形式,能保证其在当时的条件下,以最快的速度进行 传播,因此,露布可以称得上时效性强、传播广泛的一种新闻传播方式。 3.邸报:中国古代官方报纸的通称。名称起源于“邸”。“邸”是我国古代地方政 府机关在京城设置的办事处。邸报的产生最迟不晚于唐代。 *邸报的内容及其意义 邸报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皇帝的起居言行、皇帝的谕旨 2官员的升迁、任免、赏罚 3 臣僚的奏、疏 4其他信息。包括一些军事信息。明代始,也出现过一些社会新闻类信息。 所以我们将之称为原始形态的报纸,即古代报纸。 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之一。 清代邸报与明代内容相似。从形式上来看由三部分组成:宫门钞、皇帝谕旨、臣僚奏疏。 *邸报的作用及价值 作为封建时期产生的中国古代报纸,邸报自始至终都是封建王朝维护其专制制度的工具。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邸报仍然起到了传播信息的作用,他所提供的主要是政治方面的信息。这与控制它的机关有关,同时与读者群也有一定关系。 由于邸报大量登载官方文件,他在政治和学术上也就具有一定的价值。 *小报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民间私自发行的非法报纸。估计约产生于北宋,盛于南宋,直至元、明清各朝,仍有小报存在。 小报并非报名,只是宋代读者对区别于邸报的非法传播物的称谓。是比邸报更具新闻时效性的、被政府查禁的非官方报纸。 小报的内容以新闻与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也主要等在皇帝谕旨、大臣奏议、台谏章疏、官吏升迁任免等。 不同于官报之处在于:一是其时效性比较强;二是传播信息中有许多是官方尚未公布或禁止公布的消息。 小报的发行人有两种:一种兼职者,主要为邸吏等政府官员。二为专职者,大多为印卖书籍者。两种发行人,目的均是商业性的,这是小报有别于邸报的一个重要特点。小报的发行,受到士大夫知识分子、在野的官僚等读者的欢迎。一来因为小报在发行速度上比邸报快,时效性强,迎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而来因为有些不可能从官方邸报中获得的机密,有时能从小报中了解。 小报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意义:打破了官报垄断地位,开始了中国民间办报历史。 *京报 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合法的非官方报纸。大约在明朝末期出现。 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最高形式。 *第一份在华出版的外文报纸是《蜜蜂华报》,该报1822年9月12日创刊于澳门,葡萄牙文,周刊,主编安东尼奥。 *中国境内的外文报刊在这一时期发展远超过中文报刊。其中由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于1883年主编的《中国丛报》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 1815年8月5日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米怜主编。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月1日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 13《万国公报》(1868——1883,1889——1907) 鸦片战争后的宗教报刊中,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一份周刊。 1868年9月5日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并任主编。 《万》最早将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介绍到中国另外,在促进中国教育西式化方面,《万》也起了很大作用。《万国公报》的变法宣传和西学介绍,启迪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新思想,推动了中国的维新运动,促进了西式教育的兴起,在当时的确起到了将西学传播到东方的媒介作用。 *《遐迩贯珍》 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也是中国境内第一份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 1853年8月由香港马礼逊教育协会出资在香港创办的一份月刊,主编麦都思。 *《六合丛谈》 上海地区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 1857年1月创刊。月刊。主编是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1858年终刊。 *《中外新闻七日录》 中国近代最早单张发行的中文周报。1865年英国传教士湛约翰在广州创办。1868年停刊。 内容以新闻、西方科学知识为主。 *《益文录》 1879年3月创办于上海。主编李木大,是第一个担任外国教会报刊主编的中国人。该刊以传播西方科学知识、时事新闻为主。 *香港四家有影响的英文报纸 1《中国之友》周报。1842年3月17日由英商奥斯威尔德在澳门创办。同月24日迁香港。并《香港公报》。1869年停刊。 2《香港纪录报》 周报。 前身为1827年11月8日在广州创刊的《广州纪录报》。《广》是中国境内出版的 第一份英文报纸。创办人英商马地臣,第一任主编美商伍德。1839年迁澳门,1843年迁香港,并更名。1863年停刊。 3《德臣报》(一译《中国邮报》) 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刊。 1845年2月20日,英商肖锐德在香港创办,并自任主笔。英商德臣任发行人, 故得名。1862年2月1日改为日报。1874年8月17日停刊。 4《子子剌报》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发行时间很长的英文报纸之一。1857年10月1日美商赖德在香港创办。英商子子剌任主笔。1941年停刊。 *《北华捷报》 上海第一份近代外文报刊。 1850年8月3日创刊。周刊。创办人英商奚安门。 *.《字林西报》 外文报刊中,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报纸。 1866年开始由字林洋行经营,发行到1951年3月31日止。 《京津》以英国在华舆论代表自居,天津英租界当局亦默认其为非正式的机关报,并给以资助。凡有政府公告及消息,也先送该报登载。 *《上海新报》 上海第一张中文商业报纸。 该报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开中国报纸两面印刷之始。 *《申报》 《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由美国商人美查等四人合资创办,后资本归美查一人所有。首任主笔蒋芷湘。早期《申报》的内容大致有:本馆高柏、本馆条例、论说;本埠新闻、外埠新闻; 广告及货物价表、船期。而且创刊不久就开设了文艺栏目。 2针对商业报纸不足所进行的改革 第一,重视言论,每日一篇“言论”,且都在头版。 第二,也重视新闻。 第三,改进新闻报道与写作。 第四,申报注重文艺与广告。且刊登的文艺作品内容渐次扩大,趋于综合性,成为副刊之祖。 第五,创刊后几天,就刊出长篇文章,宣传报纸广告作用,此后它刊登的广告,在版面上占有相当大的篇幅。 第六,扩大报社业务 *办白话新闻报《民报》。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白话报。 *《申报》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申报》是上海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日报,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到1949年5月26日,《申报》停刊,前后共历时78个年头。特别应该提到的是,《申报》是以营利为宗旨的报纸,《申报》的主人将报纸作为企业来办。因此,他们把商业经营原则运用于报纸管理,这是我国近代商业报纸的一个重要发展。*《申报》与《上海新报》的竞争 1《上》用上等白纸印刷,成本高。《申》用廉价的毛太纸印刷,成本低,售价 不到《上》的三分之一。 2《上》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航运消息、商业信息、货价及一部分新闻。相对枯燥 单调,可读性不强。 《申》很快开设文艺栏目,受读者欢迎。 3《上》极少发表论说。《申》则每天一篇“言论”。而且都发在头版。 竞争结果:《上》难以为继,1872年12月31日自动停刊。 《申》和《上》的竞争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具有影响力的报业竞争。 *《新闻报》 1893年2月17日创刊于上海,有中外商人合办。 福开森时期的《新闻报》 《新》确定自己的读者对象为工商界,提出“在商言商”、“经济独立”的办报口号,它密切注意商情的报道,努力适应商业需求,使得《新闻报》发行量不断上升。在上海报界成为极具特色的报纸,从而对《申》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当时《申》逐渐实现了出版系列化、企业化,实力日渐雄厚时,《新》也明确提出报纸企业化的口号与之对抗。同时,《新》率先开设“经济新闻”专栏,在商业界赢得了大量的订户。 *“澳门新闻纸” 我国新闻史上翻译外国报刊的开端。 *《昭文新报》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刊。1873年8月由艾小梅创办于汉口。 *《香港中外新报》 前身为《香港船头货价纸》。 是中国第一家以商业新闻为中心的报纸。 *《香港华字日报》 前身为《中外新闻七日报》 《中外新闻七日报》作为《德臣报》的中文专页,1871年3月11日创刊于香港。1872年4月停刊,改出《香港华字日报》,由华人陈蔼亭任主笔。 *《香港中外新报》和《香港华字日报》均由华人主持笔政,可以说是国人自办报纸的学步,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循环日报》 我国近代报刊史上国人自办报刊中第一家影响最大的报纸。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 第一章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原始人群在群居互助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信息的交流,他们逐渐形成氏族社会,于是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便由手势语言进步到不完善的语言语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新闻传播是语言产生后较高层次的大众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了哪些新闻传播形式?口头传播;烽烟;旗鼓 唐代官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情况如何? 1)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2)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 宋代邸报的改革情况如何? 1)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 2)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3)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 小报产生的情况及其特点如何? 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第二章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如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国外扩 张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当时的中国大门紧闭,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话政策。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创办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1813 年应马礼逊请求英国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工作,经考察他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于1815 年1 月15 日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该刊为免费赠送宗教月刊,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842-1860 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中国之友》(1842 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香港纪录报》(1827 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连载);《德臣报》(1845 历史129 年);《孑子剌报》(1857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1861 年发展逐步落后于上海,退居全国第二位。 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1841);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首次出现收费广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1858)。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9 世纪50 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60-70 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 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 美-林乐知)。90 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字林西报》(1864

新闻概括练习题

新闻概括练习题 1.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连云港日报5月12 日讯)在600平米的舞台上先变出一架30米长的飞机,然后瞬间将其变得无影无踪,眨眼之间,飞机又在距离海滩500米外的海上出现。这精彩的一幕将于”6月底在我市连岛上演。这一大型魔术节目由我市杂技团团长、魔术家汪其魔主创,曾获全国魔术大赛最高奖——金菊奖,因舞台太小而不得不放弃了今年的央视春晚。省委书记李源潮听说汪其魔要在连岛表演“海上大变飞机”这个魔术后,称他是“我们江苏人的骄傲。 2.阅读下则消息,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2006年3月中旬,英山县有关部门透露,首都北京将在中华世纪坛位立40位中华文化名人塑像,英山县历史名人毕升位列其中。毕升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之一,他创造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1990年,在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树发现了毕升的墓碑后,英山县召开了毕升文化研究会10多次,建造了毕升纪念馆,编辑出版了《毕升研究文集》,创作出版8集电视连续剧《活字精神》,并且较好地传承打造出了毕升文化品牌。 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5个字)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2006年5月20日14时整,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总浇筑时间为308o天,海拔高程185米。今年汛期,大坝开始全面挡水,长江中下游15oo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可以解除洪水威胁。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还将在发电、通航、旅游等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4.阅读下列对话,用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5.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然后回答问题。记者日前获悉,为了让鱼农村尽快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十一五”期间,舟山市将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出台新的举措,以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医疗方面,我市将在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进一步完善鱼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采用政府补贴和惠民政策,使更多的群众得到实惠。在教育方面,我市将进一步整合渔农村原有的教育布局,通过实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使贫困学生辍学现象得以消除。在文化方面,我市将继续构建具有舟山特色、面向渔农村的海洋文化普及网络,加快实施渔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并将优秀的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创作活动建成为我市的文化特色之一,使渔农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今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种务“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7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0字以内)本报讯母亲节前夕,一位姓陈的女士突然收到10岁女儿的来信。在信中,火辣的歌词着实让陈女士温暖了一回。昨日下午,除女士向记者展示了这封独特的祝福信:色彩鲜艳的图案和文字装满了整页白纸,其中最火辣的就是摘自流行歌曲的表白语:“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信纸的一角,机灵的女儿也没忘了“顺便”检讨一下学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问题。女儿称,劳动节和母亲节连着到来,她便想出这种特别的方式来感谢母亲。她还拿出自己一直舍不得用的压岁钱,为妈妈买了一束漂亮的康乃馨。 8.请用10个字概括下面简讯。本报讯(记者苏永华,通讯员张锡)昨日,伴随武汉市工商局“汉酒…老字号?专项保护行动”的启动,“新版”黄鹤楼酒从市工商局领到了3件“黄鹤楼””商标注册证。武汉市工商局负责人昨日介绍,出于对汉酒“老字号”的保护,该市工商局两次派员到北京进行;协调和解释,最终促成了该商标的重新注册。 9.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并谈谈你对这一新闻的感受。本报讯(见习记者何明洁)为了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活动当天,三原师生制作16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网,远高精神污染。据了解,此次“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途径20站,历时4个月,三原外国语学校是该活动第十二站。 11.请用不超过十个字来概括下面这则新闻。… 本报济南11月6日电记者刘成友报道:受天旱少雨影响,济南市趵突泉地下水位10月31日下降至28.15米的黄色警戒线。M月4日,水位回升至28.20米,但是趵突泉仍然面临停喷危机。据了解,这是济南市今年4月初实施保泉应急预案以来,趵突泉地下水位第五次下降至黄色警戒线。据济南市水政监察部门介绍,今年汛期趵突泉最高地下水位为28.77米。从9月中旬到10月间,济南市出现罕见的干旱少雨天气,造成水位持续下降。有关人士表示,若再不出现有效降水,同时又没有相关措施补充地下水,趵突泉有可能再次面临停喷危机。 12.请用不超过15字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内容。据新华社洛杉矾11月10日电(记者于大波)据美国洛杉矾警察局10日证实,洛杉矾2名警察在逮捕嫌疑犯时涉嫌过度使用暴力,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介入对这起案件的调查。据洛杉矾警察局提供的信息,事件发生在今年8月11日,当时1名路过的妇女拍下了警察施暴的部分过程。事后这名妇女将录像送交给嫌犯的律师,律师又将录像交给洛杉矾一个专门监督警察的人权组织,该组织又将其贴到在线视频分享网站,在美国各地引起广泛关注。录像显示,这2名白人警察在逮捕嫌疑犯时,其中一人骑在嫌犯的背上,另一人将膝盖顶住嫌犯的脖子,并用拳头连续6次击打嫌犯。嫌犯边摇动双手,边叫喊“我喘不过气了”。嫌犯的律师事后称,嫌犯两眼被打肿,嘴唇被打破,脸部被打伤,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发言人拉莫拉·利普斯顿对记者说,该联盟谴责这起警察过度使用暴力事件。他指出,这起事件是在互联网披露以后才大白于天下的,这不得不令人忧虑。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不超过16个字) 据《英国医学杂志》网站报道,英格兰南部伯恩茅斯糖尿病和内分泌中心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会使人发胖。为遏制全球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应严格限制他们的泡沫饮料饮用量。专家们鼓励儿童选择稀释过的果汁或者纯水为饮品,同时呼吁学校应采取措施避免儿童饮用泡沫饮料,各路明星也应停止为泡沫饮料做广告,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在全球5岁以下的儿童中,估计有1760万名超重。(湖南永州) 2.将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用两句话简要地表述出来,字数在40字之内。(含标点符号) 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10000户居民所做专项调查的结果显示:62.7%的家庭,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开支的重要一项,超过50%的家庭1-3年内要把钱花在教育上,而且是大额支出。然而对重金消费中的教育质量是否感觉物有所值呢?在调查中,只有25%的居民给予肯定,另有48.5%给予否定,有26.5%认为无法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