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为什么自杀张国荣自杀原因现场图片

张国荣为什么自杀张国荣自杀原因现场图片
张国荣为什么自杀张国荣自杀原因现场图片

张国荣为什么自杀张国荣自杀原因现场图

张国荣死亡之谜真相:张国荣惊世讯息将与约定公开,在天王巨星张国荣(哥哥)逝世十年之际,一个埋藏了十年的信息,将在三月三十一晚给歌迷惊爆出现,这个惊世讯息乃哥哥留给大家最后一个重要讯息!上网看看2003年愚人节,香港艺人张国荣跳楼自杀,张国荣为什么自杀?原因是什么?明星的瞬间坠落,留下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谜团…… 张国荣自杀的四种猜想

张国荣自杀真相揭秘张国荣为什么自杀死亡现场照片曝光(组图)张国荣自杀现场图片2003年愚人节,香港艺人张国荣跳楼自杀,张国荣为什么自杀?明星的瞬间坠落,留下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谜团…… 张国荣自杀的四种猜想

张国荣孩童般单纯的个性加上追求完美的性格,以及工作,媒体,舆论等等,一切外界的压力,使得他疲惫不堪,内心支离破碎。在阅尽了人生的沧桑沉浮这后,他生命的“热情”最终被耗尽。

为什么自杀猜测一:为情所困

除了电影成就引人注目外,张国荣的感情与性向,也为喜爱他的歌迷与影迷所关注。因此,在他跳楼轻生后,不少人臆测他是因为感情不顺才决定了结此生。

出道将近20年的张国荣,最后几年的时间几乎都与唐先生的名

字绑在一起。据说在遗书中张国荣表示,他感情不顺,难以在好友唐先生和一名二十余岁青年间做出选择,感到非常困扰,因而自杀。这是否意味着他与唐先生的感情已经渐行渐远?又是否意味着他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在1996到1997年的“跨越97演唱会”上,张国荣以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公开献给唐先生,还说:“唐先生是除妈妈以外,我生命中至爱的人!”,从而正式向社会公开了自己的感情世界。由此,张国荣名字与唐先生再也没有分开过。

唐鹤德是张国荣幼时认识的好友,毕业于荃湾名校圣芳济中学。在读书期间,唐一直是校内的风云人物。在张、唐绯闻传出后,张国荣一直否认。1995年,两人被传媒跟踪,张国荣怒撞采访车,但共同走过10个年头后,张国荣终于按捺不住,在1997年1月的复出演唱会快结束时,公开了两人的关系。2000年,两人的感情愈趋稳定,不但结伴于公开场合,更亲密同游泰国。而唐也与多位好友公开庆祝张国荣的44岁生日。

2002年金马奖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公开露面的张国荣,外传他和密友唐先生感情生变。张国荣助理介入两人感情,而唐先生也另结新欢。两人因此激烈争吵,并且张国荣还退出两人联名公司的经营。2002年9月,张国荣因46岁生日在寓所内设宴款待众友,唐唐却未见露面,而助手Kenneth则以主人的身份招呼宾客。宴会结束时,门外等候的传媒齐齐恭贺哥哥生日快乐,他也相当配合,即时向传媒挥手,并且双手合十表示多谢,他还大方地与陈自强拥抱和拉手,让大家拍照。但却有好友透露,他是强颜欢笑,内心其实很痛苦。

据邻居透露,近来,张国荣的寓所半夜常传来争吵声,吵到激烈时更会掷碎物件。张国荣曾不断尝试挽救这段17年的感情。为了挽回两人感情,他跑到上环济公庙祈福。所有这些,似乎都显示两人的感情似乎走到绝境。不过,2003年3月2日,张国荣和唐先生曾到浅水湾喝茶,并被媒体逮个正着,似乎看不出两人有不和的迹象。只是没想到才一个月时间,张国荣就跳楼自杀,实在令人唏嘘万分。

为什么自杀猜测二:精神抑郁症

外界普遍宣称张国荣因拍鬼片《异度空间》而患上忧郁症,以至他不得已推掉了原先已接下的汤臣公司的新片《美丽上海》。

据说,张国荣在2002年5月拍摄影片《异度空间》时太过投入,以至戏拍完了仍无法抽离角色,导致精神过分紧张,因而患上了精神抑郁症。一直到拍完片后的好几个月,他的声音都气若游丝,不断地看病吃药。被传出患忧郁症后,张国荣被迫取消了原定的工作计划,其中包括参与演出徐枫监制的《美丽上海》、《蓝宇》投资人石雪投资的《偷心》,以及唱片计划等。但张国荣曾否认了这种说法,只承认自己因压力大影响了情绪,并且2002年10月更以行动来辟谣。他以一身黑色西装的潇洒打扮到场支持2002年Cash金帆音乐奖颁奖礼,虽然没有接受访问,却十分大方。大会本来安排他从秘密通道进场,但他却选择了从正门进场,又任凭记者拍照,更不时向大家挥手,显得十分亲切。谭咏麟上前问他“他们说你忧郁症,为何我一点也不觉得?”张国荣听后立即转一转身,证实自己十分精神。当时,他整晚都满面笑容,上台时更风骚地亲吻了女主持潘芳芳的面颊,发言时

也声音洪亮,并无沙哑,显得甚为健康……当初如此截然不同的报道,让人们今天在张国荣死因之“抑郁说”上也自然会分歧不小。而且后来披露的张国荣遗书也全然把人们的思路从“抑郁”两个字上引开。

为什么自杀猜测三:不堪压力

张国荣凡事都力求完美,已经46岁的他相当在意自己的外形以及在影歌迷心目中的形象。据称他已开始为日秃的头发而烦恼,并积极转型到幕后当导演。他曾公开表示,“演员只是棋子,导演才是整部电影的灵魂”。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保持年轻完美的形象,所以他在香港成立了“梦幻联队”制作公司准备转到幕后当导演。由于求好心切,还特别北上向姜文请教。但又因为压力过大,原本已经开拔到北京、青岛等地准备开拍的《偷心》只得停机。因此有人认为,张国荣深为工作压力所困,所以最后选择了自杀。但也有人认为,张国荣是因为同性恋的社会舆论压力过大,不死无以肩负。但这方面的可能性太小,因为2000年已经有新闻说,他答应免费为同性恋组织举办的“十大杰出同性恋报导奖”担任评判,以为香港同性恋打气,显示他终于肯公开其同性恋取向。既然3年前就为相关机构效力,那么现在才为性取向而自尽,此说显然难以自圆其说。

为什么自杀猜测四:《偷心》未竟

张国荣的突然辞世令人扼腕叹息,而生前,有一件事让他一直耿耿于怀、郁郁寡欢,那就是没有将电影《偷心》完成。这部影片凝结了张国荣无数心血,也是他准备由演员向导演转型的第一部作品。在

剧本、演员等一切因素都筹备妥当之后,这部电影最终因为资金没有到位而没能开机,让他为此一直郁郁寡欢。目前,《偷心》的编剧、女作家何冀平说起了这部未竟的电影对张国荣的重大影响,她说张国荣为这件事投入了很多精力。从2002年春天开始,他们曾一起为《偷心》做准备,跑了上海、北京好多地方,连服装、道具、演员和执行导演都选好了,电影却没能拍成。

何指出《偷心》是一部描写一个艺术家情感的电影,结局依然是何冀平一贯的充满遗憾的凄美结局。当时这个构想一出来,港方就有人要投资,但张国荣还是决定接受一个朋友推荐的内地投资人。没想到这个投资人出了问题,资金没有到位,使得电影流产。而张国荣又怕找别的人投资丢面子,于是电影的拍摄就被无限期搁置了,这对张国荣的完美性格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何冀平说:“我刚一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心里特别难过。我一直觉得,如果电影拍成了,他也许就不会这样了。我准备改编《天下第一楼》的时候,给他打了电话,我说如果再有机会,我还会帮他把电影进行到底。听得出来,他有点惆怅,似乎对那部电影念念不忘、欲言又止,我心里也觉得很不好受。”在与张国荣的接触中,何冀平觉得他没有抑郁性格,是一个随和、坦然、率直的人,但她也认为他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寞。人太成功了,有时反而找不到自己的寄托在哪里。

面试紧张的原因与应对方法介绍

面试紧张的原因与应对方法介绍 面试给公司和应招者提供了进行双向交流的机会,有人在面试时容易陷入紧张。那么面试紧张的原因与应对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在你面试之前,请你一定要记住啊不能迟到,哪怕你早到了,都不要迟到,因为你迟到就会让考官觉得你的态度有问题,认为你不是成心的想找这份工作,会对你的印象会很差的哦。相反,如果轻轻松松到达地点,就会比较放松,在面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面试时,不要紧张,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说话不要结结巴巴的,语无伦次的感觉给人是很不好的啊。这样即使你再怎么有才华,人家都会考虑用不用你,那你也只能怀才不遇了。你不必要感觉到自卑没自信,只要坚信自己已经够了,坚信自己很棒了,就够了。因此,你想要克服紧张情绪,就必须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当然了,你单单有自信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没有真才实干的情况下,这些都是没有用的。如果你实在没法克服自己的紧张的话,那么在面试之前适当的鼓励自己不要紧张,放开放松,把参加面试当做人生中的必不可少要经历的历程,这样才能放开答题。回答人家问提的时候,你要放慢语速,慢慢答,没有人和你抢,让人觉得你很有自信心,就是那种稳坐钓鱼台的感觉就可以了。 面试的时间是很短的,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别人的问题想得很全面很好是很不现实的,但是你可以在面试之前上网搜索一下一般面试的问题,先进行自我回答,组织好语言,再去面对面试人员时

你会觉得更有信心。但是如果是你没有涉及的问题,你只要平心而论就好了。顺其自然地开口,也就顺其自然地结束了。 还要说的一点就是,回答考官问题时,你该看哪里呢?两眼盯着考官的双眼,自然是会觉得紧张。可是低着头或东张西望,却又又给人没有底气的感觉。我教你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考官坐下后,脸对着考官的眼睛,但目光却落在考官的额头上。这样既可以让人觉得你很有自信,也显得你落落大方不是? 那么,即将面试的你,在看过本文以后是否有一点心得呢?那么好自己的心情,准备明天的面试吧,最后再说一句,记得买一身得体的衣服哦,穿上得体舒适的新衣服,将自己打扮的得体一点,给人家一个很好的印象分。 为了保证求职的面试通过的几率,对面试心理学进行总结,了解得到面试克服紧张的必须从自我调节做起 1、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预计到自己临场可能很紧张,应事先举办模拟面试,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增强自己克服紧张的自信心; 2、反复告诫自己,不要把一次面试的得失看得太重要,应该明白,自己紧张,你的竞争对手也不轻松,也有可能出差错,甚至可能不如你,同等条件下,谁克服了紧张,大方、镇定、从容地回答每个提问,谁就会取得胜利; 3、不要急着回答问题,主考官问完问题后,求职者可以考虑三五秒钟后再作回答,在回答面试题时,需要清晰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情

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原因分析

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根据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中间存在这样的问题,影响着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第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表现为只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人和事,而不能意识到别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对人或事的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在待人、接物、处事当中只关心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而忽视别人的处境和利益,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着想。常常喜欢盛气凌人、自吹自擂,并且自私自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学校园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部分的同学有这样的倾向,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 第二:性情孤僻,自我封闭。有些人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或者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不关心周围的同学,冷眼看世界,周围的同学也很难与他交谈,对班里的事情表现的很冷淡,对任何事情不发表意见,也不表示赞同。 第三:对人有偏见,有嫉妒心理。有些人经常在待人处事时很容易偏激,对他人言行敏感、多疑与不信任,猜疑是大学生之间进行交往的大敌。有些人因为他人的长处、成绩会有偏见而产生嫉妒的心理,会心怀不满,甚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和采取不道德行为;有些人会因为别人的家庭情况比自己好进而产生嫉妒,在生活上处处针锋相对,不能与同学和平相处。 第四:有害羞自卑的心理。有些同学因为家庭环境,或者因为外貌、成绩等因素,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就会畏首畏尾,不敢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交往中遭受到一点挫折,就会意志消沉,灰心丧气,有时还会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污辱,就会忍气吞声,沉默寡言,最终导致自己交不到朋友。 第五:讨好行为,功利主义。有一部分的同学为自身利益着想,就会很刻意的去亲近某一位同学,或老师。这样与被亲近的人之间也建立了虚伪的人际关系,让同学认为此人是一个谄媚主义者,导致了人际关系的不好。 第六:个性张扬,无拘无束。有一部分的同学在学校里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奇装异彩的,主张个性张扬,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却不关心宿舍的卫生问题,甚至是个人的卫生问题,这样导致了宿舍的同学对其产生不满情绪,影响了人际关系。 第七:性格决定问题。有些人性格比较小器,对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或者因为自身的生活习惯,对任何人都过于挑剔,对同学的生活习惯都过分要求;或者性格比较高傲,看不起被自己差的人;或者性格过分的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不屑于与同学的交往,缺少集体观念,这样在大学人际关系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改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议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互相交往与互相作用形成的人与人的直接心理联系。

关于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及对策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及对策的调查分析报告 ——xx 一、引言: 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2014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相关调查的数据显示: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20~3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5例左右,而赔偿的数额三级甲等医院一年一般在100万元左右。此外,全国有很多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因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威胁院长人身安全;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到医务人员或院长家中威胁医务人员或院长人身安全;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纳住院费用;或是患者去世后,其家属在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等。更为严重的是在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发生了患者杀医生的恶性事件。 此外,一些人把医生称作“白衣狼”。一些手机短信是这样形容医生的:“医生分两类,一类是图财,一类是害命”;“医生越来越像杀手,见死不救,草菅人命”……这样的语言,尖刻得很。医患关系紧张,不仅有损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而且有损医疗秩序和质量,最终会损害患者的切身利益。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可能就会出现“医者不敢行医、患者不敢就医”的情形,那是极可怕的事。(相关数据来源于网络) 二、正文: (一)我国医患关系现状 2009年6月21日,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一位重症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21日凌晨3时,家属拒绝迁移死者尸体,并将全科室封闭,所有医务人员都被关在病房。警察到来后却无所作为,坐观待命。当天下午,患者家属召集了200多名社会势力,手持木棍及匕首冲进医院,有一名医生身中6刀,另外有10余名医生、护士都被不同程度地砍伤。可笑的是,最终市政府经研究决定,责成医院赔款21万。笔者作为一个医学院的学生,看到这样的报道不禁打了一剂寒战。医学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发生医疗纠纷,不足为奇。但是如今中国的

紧张及其原因解析(精)复习过程

紧张及其原因解析 紧张及其原因。对于理管人员来说,由于精神上的压力所引起的情绪紧张,已成为他们日常工作中的一个无法避免的心理问题,甚至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帮助理管人员认识紧张的性质进而控制紧张的程度,是现代理管心理学必须重视的一个现实课题。 紧张的概述。紧张是由某种精神压力所引起的一种兴奋不安的应急性情绪反应。讲速度、讲效率、讲效益,是现代理管的一个显著特征。随之而产生的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必然使理管人员首当其冲地面对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来自各方面的多种挑战。因此,理管人员在整天的忙碌之中,精神上始终承受着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并同时感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 紧张是一种适应性的情绪反应。对于工作来说,紧张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可以使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并能充分调动人们的智慧和能量。一般来说,人们在适度的紧张情绪下,思维能力亢进,反应速度加快,行为动作敏捷,其工作效率明显比在松弛状态下为佳。但是,心理学研究也同时指出,过度的紧张会使人们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从而使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处于不正常或紊乱状态。这时,人们会体验到难以自制的心慌、烦躁、焦虑,精力无法集中,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等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动作失调和行为紊乱。 紧张的原因。引起紧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就理管人员而言,常见的紧张源有: (1职位的变动。晋升到一个更高的职位,是诱人的。理管人员通常会欣然接受这一变动,但同时他们的应变能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就任新职,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需要和新的同事相处,需要承担更多、更重的责任,这一切都会导致紧张。比如,在基层工作时,只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干,工作就可能卓有成效;但在更高的职位上,却必须具有较高的决策能力。在其位谋其政,欲成功,不能简单照搬基层工作的模式,需

紧张医患关系的原因分析

紧张医患关系的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29T14:39:25.2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8月总第198期供稿作者:陈安平[导读] 当前我国处处倡导以和谐文明立国处事的今天,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陈安平(浙江省义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3220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944-01 当前我国处处倡导以和谐文明立国处事的今天,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对广大患者的根本利益的维护以及国家政策制定长远目标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阻碍。从总体上看,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是很复杂的,既有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等等。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方面的因素 主要来自于医方方面因素和患者方面因素: 1.1医方方面因素 1.1.1医院管理不力。一方面由于医院管理不够完善,部分医生“收红包”,“拿回扣”,“开大处方”等现象,客观上恶化了医患关系。 1.1.2医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具有学术性强,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的特点,责任重,压力大而收入低,再加上每天都要面对不同行业的人员,导致很多医务人员的心理失衡。 1.1.3很多医务工作者中存在工作热情不高。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氛围和工作负担过重,使医生对本职工作缺乏执着精神,也使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一旦出现医患矛盾,医务人员不会积极化解,埋怨和抵触的心里占据上风。 1.1.4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缺少同情心,往往只看病不看人。在就医过程中缺乏沟通,对患者不够热情,加上由于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实行举证倒置,迫使医院在医疗文书和检查等方面慎之又慎,为了避免误诊和漏诊,防范医疗纠纷,能签字的就都要签字,能检查的都要检查。结果不仅延长了就诊的时间,而且还增加了费用。因此,引起很多患者的不满。 1.1.5医务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的医学院在重视只是技术培养,而忽略了法制教育。大多数医务工作者走向工作岗位后,更是忙于手边的具体工作,无暇参加法律法规的学习,继续教育也多数是专业技术方面的讲座,长期以往导致法制意识的淡薄[1]。 1.2患者方面因素 1.2.1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随着生活水平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对疾病和早期诊疗更加重视,因此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更高,更准,患者对医疗过程参与意识增强。 1.3.2对医疗结果期望值过高。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远远超过了医学科学实际所能达到的程度,表现出不可逆的方向性。当实际效果超过期望效果时,患者及其家属才会感到满意;而效果一旦低于期望,发生冲突就在所难免。但是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新的未知的疾病也不断出现。 2客观方面因素 2.1政府财政投入严重的不足。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全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财政收入占医院当年指出的比重,省级以上医院在5%,市县级医院一般在1%,乡镇卫生院在1%-5%之间[2]。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比例大幅度增加,远远高于患者个人收入的增长幅度,必然导致“看病难”和“看病贵”,患者的积怨首先是针对医院,这是容易产生矛盾和医疗纠纷的导火线。 2.2医疗市场化体制的不合理。国有医院一方面是承担保障居民医疗需求的福利机构,同时又要自负盈亏,这就导致了医院的逐利行为。而私立医院却受到种种限制,无法与国有医院相抗衡[3]。 2.3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健全。从国际经验来看,医疗保险是一种作为客观,冷静的方法来处理目前过于情绪化的医疗纠纷和医患关系。我国的医疗保险仍然处发展的阶段,坚持医疗保险的“广覆盖”,力争人人有保障应是杜绝隐患的根本性前提。而目前即使是参与了基本医疗保险,其保障能力也是较低的。因此,在高额医疗费用与患者的期望服务不对称时,常常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2.4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缺失。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至今仍存在立法层次过低,缺乏统一规范性,地方立法具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区域利益性,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完备,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我国现行的覆盖全社会,高质量的医疗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还有相当多的民众甚至连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都享受不到[4]。 2.5媒体方面的因素。部分媒体片面的把医患关系矛盾理解为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强调患方的弱势群体地位,放大部分医疗工作中的不良现象,媒体试图扮演锄强扶弱角色,以唤起大众的共鸣。 从以上的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当今中国的医患关系还是存在比较紧张的一个状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从各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的缓解。 参考文献 [1]张京航,王晓燕.医患关系现状的医方因素及对策研究[J].医院院长论坛,2009,3(2) [2]傅忠宇,徐青龙.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思考[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7年6月15日 [3]吕志远.当前医患关系现状及成因解析[J].经济师,2009(5) [4]丁子琴.完善城镇医疗保险体系努力构造和谐社会[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6):26-27

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一.背景事件 1.5日17时,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陈仲伟在家中被一名25年前患者砍成 重伤,身中30刀,在经过长达43个小时的连续抢救后,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辞世。砍人者之前曾找陈仲伟纠缠,自称1991年找其做过口腔手术,现牙齿变色要求赔偿。 2.相似的案例: 深圳十余人殴打医生强迫下跪烧纸钱 齐齐哈尔医生被高中生打死 高龄护士产妇被追打致流产 南京官员夫妇殴打护士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由于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导致医疗服务模式与医疗需求之间严重不协调,医疗纠纷急剧增加。不少医患纠纷演变成恶性事件,导致医生被打伤、致残甚至被杀害。 二.双方说辞 医生说: 1.在学医的过程中艰难辛苦。在成为医生和护士前,他们要学习比别的专业还要长的时 间,不仅理论要过关,实践操作更要要求很高。 2.工作辛苦,却工资很低。医生护士必须轮着值夜班。假期里反倒更忙,没有时间关照 家庭,陪孩子。而且因为责任而精神压力大,常常回到家都不能放松。(数据) 3.地位低,总是不能得到病人的尊重。 4.热心对待,却遭到质疑。 5.在面对患者的暴力时,没有保护措施。 ….. 患者说: 1.看病贵。 2.医生不耐心,医德低下。 3.医生看病速度太快,质量不能保证 4.大病只能去大医院,看病难。 5.医生失误伤了人命该怎么赔偿? …… 从上面所述,双方对医疗现状都十分不满,矛盾越来越多,纠纷急剧增加。 三.医患矛盾发展走向: 在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要求医生在医疗纠纷中要证明自己无过;另一个是当年9月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从2002年开始,案件数量多了,赔偿额也增加,医打、医闹还比较少。且主要在民事范畴和行政范畴。法律基础还是存在的。 2005年后,性质开始恶化,流血事件增多,医闹逐步出现和壮大,影响越来越大,全国各级各类大小医院都有。所有用的手段有黑社会的参与,绑架劫持院长等。

急诊外科患者心理紧张度调查及原因分析

急诊外科患者心理紧张度调查及原因分 析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急诊外科就诊患者心理紧张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01?200905我院急诊外科神志清楚、记录完整的1466例成年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结果84.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与焦虑,患者紧张、焦虑程度在各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引起患者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有医务人员态度、疾病痛苦程度、诊治水平、诊治费用、后遗症等。结论紧张、焦虑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 医务人员因素的影响较大,与患者本身因素也有关系,缓解紧张、焦虑需医患共同来完成。 【关键词】急诊外科;心理紧张度调查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urvey and an alyze the causes of mental tension of surgery emergency patients.Methods From January 2009 to May 2009, a questionnaire of 1466 adult surgery emerge ncy patie nts was collected. All the patie nts were sober and

the data were complete.Results There was men tai tension in 84.3% surgery emergency patients. There was no differenee among the age, sex, educational level and occupation. The main causes of men tal tension were attitude of medical workers, the degree of pai n, the level of diag no sis and treatme nt, charge and sequela.C on clusi on The causes of men tal tension were the result of muti factors. The most in flue nee factor was from the medical workers and also related to the patie nts themselves .To release the mental tension, the medical workers and the patients should make effort together. 【Key words ]Surgery emergency;Mental tension;Survey 急诊外科由于病情紧急,患者对疾病的诊疗过程不甚了解,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紧张与焦虑。作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找出患者焦虑、紧张的成因,提出对策,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9^01?2009_05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神志清楚、记录完整的成年患者共1466例,参照滕志香等[1]和黄秀花[2] 设计的调查量表,结合我院急诊外科特点,采用改良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即由医生提问患者回答,根据患者情况,在就诊时或就诊结束

专家:深度剖析当众讲话紧张的5大原因

以下为本次上传的文章内容:(以下为详细例文) 专家:深度剖析当众讲话紧张的5大原因很多人来百思口才培训学校参加我们的口才培训班之前,我们都要对他们进行免费的测评和专业的诊断。这些学员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跟人在一起没话讲;有的讲不好;有的讲话平淡讲话没有感染力缺乏抑扬顿挫;有的讲话很罗嗦,没有条理性;有的是讲话喜欢得罪人;还有的讲话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等等。但提及更多的是当众讲话(比如工作汇报、开会发言,主持活动等)时,跟领导一起讲话时很紧张,要么忘词,要么卡壳,所占比例居然高达90%以上。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很多人,当众讲话时出现紧张的状况呢?笔者下面的分析或许对您有所帮助! 一、过分在乎讲话的结果 当我们当众讲话或跟领导交流时主要精力不在当下,而是在结果。一定会紧张。万一讲不好,将会面临什么不好的结果。很多人当众讲话时表现的非常紧张。 专家:深度剖析当众讲话紧张的5大原因 二、过分在乎观众的评价 这是导致我们当众讲话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万一观众笑话呢,万一观众不喜欢呢,万一观众生气呢等等,这些顾虑往往让我们非常紧张。你看小伙子第一次见丈母娘的时候,为何紧张呢?太在乎对方评价。 三、经历太少,不习惯 我们私下跟人讲话,从小到大天天如此。而当众讲话呢,从小学到大学,到社会,你有过几次。有参加过专业训练吗?经历的太少,所以不习惯,我们做自己不习惯的事,心理没底能不紧张吗? 专家:深度剖析当众讲话紧张的5大原因 四、人性使然,人人如此,并非个性 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与生俱来的,人遇到一定情况就会紧张,就好比人为什么会笑,因为这是人的属性,在一定情况下就会笑。所以当众讲话紧张并非个例,如果不经过大量的训练,都会紧张。 五、当众讲话之前准备不足 有些人当众讲话能力还是有些功力的,但是往往因为准备不足导致非常紧张的案例比比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27T11:35:55.697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5期作者:刘欣 [导读]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医患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总结了目前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措施。 刘欣 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 438400 【摘要】纵观我国各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其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在已经上升到暴力的阶段。医患关系的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也成为了医生和病人之间的阻碍。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医患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总结了目前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医患关系;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355-01 1.引言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发展也相对和谐。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改革相对落后,系列原因导致医疗纠纷数量与日俱增,到处都弥漫着由于医疗纠纷问题处理不当而造成恶劣的暴力事件发生,严重威胁了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关于医疗纠纷的处理不仅成为医院和社会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成为了学术界重点研究的对象。目前,中外很多学者都已经对医患关系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我国医患关系的发展进展,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解决措施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本文通过对目前医患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结合国外关于医患关系的解决措施以及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以期为中国的医患关系提供一些帮助,塑造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 董四平等(2009年)对中国医患关系恶化的哲学根源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中国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医学的异化。认为随着现在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医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但同时也使医生被技术所禁锢,导致医生失去了自身的创造性和人文精神[1]。周一思等(2011年)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等对医患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患者和医生对发生医疗纠纷的认知不一样,因此,在发生纠纷的时候往往认识不了自身的错误[2]。刘丹(2013年)、等都对我国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医患关系的研究[3]。 2.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通过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可以得出,引起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政府对医疗事业投入不足、医疗机构市场化、医患双方自身因素、与患者及媒体沟通不足等,由于这些因素目前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导致医疗关系非常紧张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4]。 2.1政府对医疗事业投入不足 首先,众所周知,目前很多大型医院都是公立性质的,即归属权属于国家,最终利益大部分属于国家,在某种意义上,医院应该属于差额拨款的福利性质机构,但事实上,政府每年所拨款不到医院收入的10%。其次,政府对医疗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世界医疗卫生组织曾经明文规定,一个国家对医院的投入不能少于GDP的5%,但中国对医疗经费的投入比例在4%左右。我国拥有世界上22%的人口,医疗经费的投入却不到世界医疗经费的2%左右。这就导致在中国“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一种常态,由于医疗费用与医生的收入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了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病人不相信医生,医生想尽可能的多赚钱利润。 2.2 媒体夸大事件报导 近年来,媒体对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回扣事件,伤医事件,患者及其家属在医院门口摆设灵堂和花圈等事件的大量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但是,媒体对常态化的、大量医患关系和谐的感人故事却鲜有报道。鉴于传媒具有的聚焦、放大功能,媒体大量报道医患负面事件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不仅使医护人员人人自危、倍感压力,而且使患者更加怀疑治疗过程和结果,甚至有人跟着传媒学“医闹”。从报道的现实效果来看,传媒对医患关系紧张、对医患纠纷乃至“医闹”的多发,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3医患双方自身的因素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有可能因为一些意外而导致患者出现事故,或者是医疗服务不到位等。另一方面,患者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对医学技术抱有太高的期望,或者在就诊的时候没有向医生说出实情,就医后不按照医嘱最后导致治疗没有效果等。 3.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措施 3.1加大政府投入 在发达国家中,以美国为例,美国每年对医疗经费的投入占医院收入的56%左右,这给美国公民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在美国,公民有社会福利保障,就医需要自己出钱的地方就非常少。医生尽心尽力为患者治病,与患者没有实质性的利害冲突,即使发生医疗事故,患者也不会把过错全部归于医生身上。医院的福利设施在某种程度上为医生和患者之间搭建了相互信任的平台。如果在中国老百姓拥有更多的社会福利,社会就会更加稳定,关于医患关系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减轻很多。 3.2 媒体实事求是传播正能量 目前,媒体报道医患关系事件的议程设置以负面为主,大量的负面报道使医患关系更加疏远。要平衡医患关系新闻议题的设置,媒体就应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医患正气,引导医患舆论,让作为受众的医方和患方都既能够看到当前医患关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更能够看到医方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和患方理解宽容、尊重信任的现实景象。 3.2医患正确正视自己 在就医过程中,患者要正确认识医疗机构,不能把自身的期待当作对医生的要求,正确认识医疗技术,在发生问题的时候,首先反思自己,不应该把过错全部推诿于医生。医生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对患者服务更加细致到位,把病人的需求和生命放在第一位。只有医生和患者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医疗环境。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医患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但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包括政府、医生、患者以及

警力紧张原因分析及对策

警力紧张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贫富分化加剧,腐败问题未能有效遏制,下岗失业工人增加,就业困难,城乡差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公安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公安机关长期超负荷运转,基层民警长期处于加班加点工作状态,派出所民警一年工作相当于两年的工作时间,刑警队民警几乎没有休息日。公安工作已经到了忙于应付、难以招架的地步,各级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几年的努力丝毫没有缓和警力紧张矛盾,警力紧张的原因究竟何在?缓解警力紧张矛盾的出路又在哪里?很值得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警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警力通常是指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从狭义理解,警力是参加这支武装力量的警察的集合体,由一定数量的警察所组成。从广义理解,警力就是警察集合体的战斗力,既包括警察的数量,又包括警察的素质,还包括警务装备、后勤保障等物力、财力的支持力,以及组织和管理指挥系统的结构和运作方式等诸多要素。这些因素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警察队伍战斗力的强弱。 习惯上往往从狭义的角度关注警力问题,认为警察数量的多少决定战斗力的强弱,人多好办事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但仅仅关注增加警察的数量的观点是不全面的。现在比较多的观点认为,在警察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提高民警的素质来增强警察队伍的战斗力。这种认识虽有进步,但把增强警力的目光只集中在民警身上,依然是不全面的,主要是对警力及其构成要素缺乏全面的认识,对警务装备、警务保障、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尤其是组织管理等因素与战斗力的关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二、当前警力紧张的主要原因 1、警力总量配置水平较低。我国目前的警察配置水平为人口的13/万左右。杭州市现有警察8700多人,按全市630万人口计,配置水平为13.8/万。这个比例与发达国家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如美国为47/万,法国为40/万,英国27/万。警力的配置水平既要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对警力的需求,又要符合政府财政的支付水平,更多的是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目前900多美元的人均GDP 水平,只有发达国家的三、四十分之一,从经济水平上考虑,我国目前不可能大规模地扩充警察队伍,政府财政对公安的支持仍是有限度的。 2、现有警力投向严重不合理,机关人员臃肿,基层人员紧缺的毛病长期得不到根治。直接承担“打、防、控”等公安职能工作的,主要是基层派出所、刑侦中队和交巡警中队等一线民警。但在警力配置上,上述基层部门的警力只占总警力的一半左右,另一半左右的警力滞留在机关的管理和其他辅助性工作部门。以杭州市为例,全市8700多警察,基层派出所2450人。刑侦中队只有515人,合计只占总警力的34%,因此,有案件“防不住”、“破不了”就难以避免。不但警力分配严重倒置,而且“过大”的机关又人为地增加了基层大量的工作量,进一步加剧了基层警力紧张矛盾。有人估算,基层有一半左右的精力消耗在应付上级的检查考核等工作上。 3、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机构重叠,警力浪费严重。我国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公安管理体制,其主要优势是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公安工作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但弊端也明显:一是条块分割,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受到干扰,影响了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发挥。二是机构设置强调“条条”的上下对应,导致机构重叠,警力浪费。三是“块块”利益干扰公安工作情况严重,在干部任免、警力使用、经费保障、执法环境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近年来的机构改革,在内部的职能调整、工作划分与归类、机构设置上,过多地考虑机构升级和安排领导,使内部分工过细,机构过度分化,导致岗位重复设置,警力分散浪费。 4、警察素质不高导致警务工作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干不好,我们警察队伍中的一部分民警素质不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较差,在与违法犯罪分子的斗争中暴露出“说不过、追

医患关系紧张之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医患关系紧张之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近几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一方面经常有病人投诉、殴打甚至杀死医务人员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也多有抱怨。为处理病人投诉和医疗纠纷,卫生行政部门、医院主管部门和相关医务人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加重了医疗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形象。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维护医患利益,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一项严峻的课题。笔者就医患关系紧张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粗浅地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 1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医患关系紧张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医学、媒体、患方及医方等方面的因素。 1.1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医院已经定位为服务行业,政府对医院的补助越来越低,只有医院收入的10%,这种水平的财政补助只能冲抵离退休职工的费用。医院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必须用自己的劳动和服务来换取收入。用市场的观点来看,实际上是把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当成产品出售给患者,而患者付出钱,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目前正在进行和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医疗改革和医药卫生制度改革,其目的是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价格低廉,质量实惠”的服务。但由于改革是一个彻底变革旧观念的过程,难免产生阵痛,医院进入市场后为了维持运转一般不会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许多人对自己要花钱看病感到不适应,觉得难以承受。同时对医疗期望值却增高,稍有不满意就投诉、大闹,这是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重要的社会原因。 1.2医患关系紧张的医学原因。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进步,不少医学难题迎刃而解。但医疗领域充满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加之新的病毒不断出现,病种增多,即便医学再发达,医生再努力,一些“抢救无效”的不幸事例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这不仅是自然规律,也是促进医院和医生不断探索医学科学的动力。现在国内外一致认为医疗确诊率只有70%左右,急重症抢救率在70-80%左右。由于个体差异大,即使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有些人身上,也可能向复杂性转变,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疾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始终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这是医学的无奈。很多患者及家属不理解,对医疗期望值过高,当心中不满意或在亲属死亡时行为冲动,辱骂侵犯医务人员,这是不理性的极端看法,更是对医师基本人格的不尊重。社会、医院、医生、病人和家属都应当尊重医学科学,回归理性,不然对谁都无益。 1.3医患关系紧张的媒体原因。现在医院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媒体更是愿意对医疗纠纷和事故进行报道,并且明显地带有感情色彩,倾向于患者这个弱势群体,往往对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视而不见。媒体为弱热群体鼓与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