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

? 1110 ?

浙江临床医学2019年8月第21卷第8期

?诊治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

汪琼应春妹*

作者单位:200090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通信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 )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婴儿室收治637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资料,分为

GDM 组(133例)和非GDM 组(504例)。均跟踪至产后,分析两组母亲羊水浊度、年龄、胎数、妊娠期高血压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结

果 GDM 和子痫前期是新生儿贫血的危险因素,GDM 是新生儿混合性酸中毒的危险因素,GDM 、羊水浊度、子痫前期、胎数是早产儿的危 险因素。结论 GDM 严重危害母儿健康,需要尽早预防,控制及治疗。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 GDM ) on neonatal complica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637 neonatal data and matern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infants' hospital in Fudan University'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in 2016.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DM group ( 133 cases ) and non —GDM group ( 504 cases ) . All were followed up to postpartum , and the effects of uterine turbidity , age, number of fetuses , and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on neonatal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GDM and

preeclampsia were risk factors for neonatal anemia. GDM was a risk factor for neonatal mixed acidosis. GDM, amniotic fluid turbidity , pre-eclampsia, and fetal number were risk factors for preterm infants. Conclusion Diabetes mellitus seriously threaten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t requires early prevention , control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Neonatal complications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正常妊娠的维持有赖于母胎免疫平衡的建立与稳 定⑴。若该平衡失调,则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⑵,引 起病理性妊娠,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流产、早

产、妊娠并发症、围产期胎儿死亡等⑶。妊娠期糖尿 病(GDM )是指患者在怀孕前无糖尿病,在妊娠期特

有的首次发现或者发生的糖代谢异常⑷,常对母婴结 局造成不良影响,可引起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巨大

儿以及胎儿窘迫等妊娠结局,严重时可危及母婴的生 命⑸。作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近一年婴儿室所收治

的新生儿及其母亲的情况,以了解母亲患病对新生儿

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6年1~12月婴儿室收治

的637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资料。母亲年龄20~42岁, 平均30岁,孕周26~41周。分为GDM 组(133例) 和非GDM 组(504例)。

1.2诊断标准采用国际妊娠期糖尿病专家组

(IADPSG )的诊断标准,建议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显 性糖尿病筛查。如空腹血糖M 7.0mmol/L,或糖化血红

蛋白> 6.5%,或随机血糖工ll.lmmol/L 且有症状,则 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妊娠⑹。新生儿贫血判定标准:刚

出生婴儿血红蛋白<145g/L 和出生后1个月血红蛋白 <120g/L 为轻度贫血,新生儿血红蛋白< 110g/L 为中度 贫血,新生儿血红蛋白<90g/L 为重度贫血。新生儿血

气分析判定标准:P H<7.35为酸中毒,包括呼吸性酸 中毒(PC 。? M 50mmHg )、代谢性酸中毒(BE<-3mmol/

L )、混合性酸中毒。新生儿体重判定标准:M 4000g

为巨大儿,1500~2500g 为低出生体重儿,1000~1500g

为极低体重儿,<1000g 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妊娠期高

血压:是以临床仅出现单纯高血压-尿蛋白阴性为特

症发生,减轻治疗痛苦,手术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马骏,赵他全,叶添丈,等.成人孟氏骨折挠骨头脱伎18例治疗分

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1):70-72.

[2] 连鸿凯,谢攀攀,马长生,等.孟氏骨折上尺梯关节分离程度与前

臂骨间膜损伤范围的相关性分析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⑴:23-2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4:159.

[4] 王艳华,张殿英?肘关节功能评估的现状[J].中华创伤骨科杂

志,2008,10(10):987-990.

[5] 孙晓旭.儿童孟氏骨折并橈神经损伤治疗方式的选择[J] ?中

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⑴:94-95.

[6 ] Lechler P,Borsch M,Timmesfeld N,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itial closed reduction and the surgic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radiocarpal joint line in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 J ] .Injury —

international J o umal of t he Care of t he Injured,2016,47(4):925—929.

2017《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翻译完整版)

2017ACOG《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翻译完整版)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然而,尽管最近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研究,但是对于GDM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本文的目的如下: ?提供对GDM理解的简要概述; ?回顾性分析经过适量临床研究验证的管理指南; ?找出目前知识理论的不足之处以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 定义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发生的碳水化合物不耐受。无需药物即可控制好的GDM常常称为饮食控制的GDM或GDM A1型,需要药物以使血糖达到正常水平的GDM称为GDM A2型。由于许多女性在怀孕前没有接受过糖尿病检查,所以区分妊娠期糖尿病和孕前糖尿病是很有挑战性的。 流行病学 据估计,糖尿病孕妇中有6%~9%是糖尿病合并妊娠,其中约90%是妊娠期糖尿病。另外,在特定人群、种族或民族中,GDM的发病率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成正比。白人女性GDM 的发病率最低,西班牙裔、非裔美国人、印第安人、亚洲和太平洋岛国女性GDM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GDM随着2型糖尿病高危因素(如肥胖和高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肥胖和久坐生活方式的盛行,全球育龄女性GDM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孕产妇和胎儿并发症 GDM女性发生先兆子痫(空腹血糖低于115 mg/dL占9.8%,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115 mg/dL 占18%)和剖宫产的机率会更高(25%接受药物治疗的GDM女性和17%饮食控制的GDM 女性需要剖宫产分娩,非GDM女性为9.5%)。 此外,GDM女性在以后的生活中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主要是2型糖尿病)。据估计,有70%的GDM妇女将在怀孕后22~28年内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的进展也受到种族、民族和肥胖的影响。例如,60%拉丁美洲GDM妇女可能在她们怀孕5年内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 GDM产妇的后代发生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症、高胆红素血症、肩难产和产伤的风险在增加。还有死产的风险也增加了,但这跟血糖的控制有多大关系目前还存在争议。 由多个国家参与的高血糖与妊娠不良结局(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HAPO)研究结果表明,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也随血糖水平升高而增加,多数合并症(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与血糖水平呈线性关系。其他研究表明,妊娠期母体患糖尿病会增加胎儿在儿童和成年后患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这与肥胖和遗传倾向性相关的风险无关。 筛查方法、诊断阈值和治疗效果 从病史上看,GDM的筛查包括获取患者的病史,主要关注过去的孕产期检查结果和2型糖尿病的家族病史。1973年的一项研究提议使用50g,1小时OGTT作为GDM的筛查工具,自此,这一试验被广泛接受,95%的美国产科医生将其作为孕妇全面筛查的工具。 使用病史(家族或个人糖尿病史、以前不良妊娠结果、糖尿和肥胖症)来筛查会使一半的GDM妇女漏诊。 虽然某些因素使女性患GDM的风险较低,但对这类女性进行葡萄糖耐量筛查可能并不划算。但是,这些低风险的女性仅占孕妇的10%,如果确认哪些女性不用接受筛查可能会增加筛查过程不必要的复杂性。 因此,在2014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提出,建议对所有妊娠24周及以上的孕妇进行GDM

妊娠期糖尿病-基本知识

妊娠期糖尿相关知识 什么事妊娠期糖尿病? 是指在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占孕妇的5%~10%,孕妇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分娩结束后,多数患者血糖会恢复政策,部分患者产后数年或数十年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筛查时间 由于妊娠期内分泌的变化所引起的机体糖代谢紊乱主要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孕32~34周达高峰。所以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时间是妊娠24~28周。 国际诊断标准 在进行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tol erancetest,OGTT)检查前,患者需禁食8~14小时,连续三天每天进食不少于150g碳水化合物,检查期间静坐、禁烟,检查时5分钟内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液300ml,分别测定服用前及服用后1h、2h的静脉血糖。 ●空腹:< 5.1nmol/L; ●1h:< 10.0nmol/L; ●2h:< 8.5nmol/L。 妊娠期糖尿病病因 可能与胎盘产生的大量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有关,胎盘本身产生的大量激素用以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但这些激素可以抵消胰岛素但作用,使得胰岛素但作用不能正常发挥,这在医学上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使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利用,就会使血糖升高,形成妊娠期糖尿病。 什么人群孕期易患此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孕妇年龄大于30岁; 3、体重超重及肥胖,体重指数大于25,多囊卵巢综合症; 4、孕期体重增长过快; 5、既往怀孕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6、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孕期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者; 7、本次妊娠合并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畸形者。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对影响 1、可能并发妊高症、酮症酸中毒; 2、容易发生孕期及产时、产后感染; 3、产程延长、产后出血; 4、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增高; 5、难产率增高。

糖尿病分级诊疗指南设计(2015年版)

省糖尿病分级诊疗指南 (2015年版)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危害主要是其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血管病变等。循证医学研究证明,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和抗凝等多种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的患者采取特殊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有效降低国家的疾病负担。 一、我国糖尿病的现状 (一)、患病率2007至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15.5%,糖尿病患者中仅有40%获得诊断。最近发表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发现。糖尿病分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4种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其治疗和管理多数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 (二)、发病率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尚无权威数据,根据历年数据推算,我国每年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680万。

(三)、糖尿病患者的就诊情况按照就诊率60%推算,全国围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医疗服务的糖尿病患者数约为2000余万人。目前,2型糖尿病指南所推荐的糖尿病基本诊疗措施和适宜技术中,一些已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随着疾病筛查水平提高,未来所有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以下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管理。 二、糖尿病定义及分型 (一)、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 (二)、糖尿病的分型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分型的基础主要根据病因学证据。糖尿病共分4大类,见表1。 表1 糖尿病因学分类(WHO,1999年)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3.特殊类型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产妇及新生儿护理

糖尿病产妇及新生儿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30T16:03:45.09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张文菊[导读] 妊娠期间胎儿需要从母体吸取葡萄糖,母体血糖就会降低。 张文菊(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徐州221135) 【摘要】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使得妊娠和分娩的过程都变得很复杂,并且由此而来的一系列的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威胁着母婴的健康,死亡率是很高的。本课题主要在糖尿病产妇生产前后和新生儿的护理问题上进行分析研究,并做出简单陈述。【关键词】糖尿病产妇;妊娠期;新生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95-02 临床上,在妊娠产妇中有糖尿病的患者多年来一直备受临床关注,因其可导致患者的整个妊娠和分娩的过程变得尤为复杂并存在多种安全隐患以及严重的并发症,对于母婴而言都是有很大威胁的,本文以糖尿病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为主题,具体阐述一下在临床上,如何对糖尿病产妇进行妥善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分娩前护理 妊娠期间胎儿需要从母体吸取葡萄糖,母体血糖就会降低。但是多种胎盘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起到抵抗胰岛素的作用,例如人体胎盘生乳素会妊娠期最后的三个月里起到很明显的作用,能够在母体存储脂肪酸,另外雌性激素也可以对胰岛素起到抵抗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糖元异生,从而得到补偿。 妊娠前三个月,母体供给胎儿葡萄糖使得原就已有糖尿病的孕妇的糖尿病能够有所改善,但是随着妊娠周期的慢慢递增,血循环中上述的激素含量会增加,这将加重糖尿病的状态,就提升了母体对胰岛素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控制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是很重要的准则,这个时候病人更加地依赖胰岛素,所以更要注意吃饭的的时间和吃的是什么,必要时要经常由营养顾问协助拟定清单,给予病人进行护理指导。 妊娠妇女的尿长时间储留是因为子宫机械性压迫输尿以及黄体酮对平滑肌的生理作用,又因为尿糖含量的增高,所以很容易导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 护士应该尽力去帮助并缓和这种应激新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因体力以及情绪上的激动可能使血糖进一步的升高以及酮症酸中毒的发作,还要教会产妇认识低到血糖反应症状以及适当地调整胰岛素的使用。 2分娩时护理 面对妊娠糖尿病可能发生的早产,在足月或妊娠接近40周时宫内胎儿也有可能死亡,基于此种情况建议在妊娠37-38周时,根据病人情况或考虑引产或剖腹产。 因为在分娩时患者肌肉剧烈活动,糖分解代谢增强,胰岛素浓度可能会升高此时容易引起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并且,糖尿病自身也有一些并发症,如一旦发生感染,出血和胎舜功能就会遇到障碍。催产素用于分娩的潜匿期以缩短产程并使宫缩间歇时间缩短,但并不能改变分娩的生理过程。 护理工作包括: (1)在引产时抽血糖,并且在过程中至少复查1次。 (2)准备好引产,作好体外胎儿心率监护。 (3)查好尿糖和尿酮。 (4)每1H测定产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每分钟测定胎儿心率。 (5)检查胎儿心脏有无强直性收缩。 (6)观察休克、低血糖和高血糖体征。 引产持续时间通常不要超过12小时,每小时有澄清尿液、膀胧不充盈、粘膜湿润、皮肤弹佳良好、无高血糖和低血糖症状等作为评价护理有效的标志。静脉输液速度一般在125ml/小时。 3 产后的护理 要做到预防并发症,首先要预防毒血症。在糖尿病随着本身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血中葡萄糖和脂类浓度增加,产生心血管变性倾向,最常见原因是过度的羊水造成子宫弛缓。做到维持血糖正常含量,在分娩后应测血糖,产后24H内每2H测定尿糖与尿酮,根据结果调整饮食和胰岛素剂量。 嘱咐患者要控制生育,做好避孕,可以建议口服避孕药。但是该药有像妊娠一样致糖尿病的作用,用该药时,病人胰岛素需要量要加以调整。 4产后新生儿的护理 护士要在分娩过程中和后要对婴儿作观察和记录作为重要数据,其次是母体搪尿病的分级,婴外观肥胖、脸圆、面色红润、颈短,咪缝眼,这部分与胰岛素含量增高有关。 应确保按时抽血检查血搪,在婴儿出生后1-2H之间血糖值降到最低点, 出生后2-4H稳定在一定水平,此后逐渐增高,若这个低数值的时间延长或恢复缓慢,可引起婴儿脑部损害,所以提倡在出生后2-3小时饲予10%-20%葡萄糖水或牛奶。 应仔细观察分析产婴呼吸状况,必要时输氧其次高胆红素血症,因为症状性高红细胞血症以及早产和可能有创伤的分娩,所以生理性黄疽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母体产婴更高。 护士应经常检查黄疽以帮助发现和预防持续血清胆红素过高第三常因体表面积过大增加了热量的散失造成婴儿体温不能很好地控制,所以控制外界温度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宋明宇.程悦.论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36(41)

妊娠期糖尿病培训试题.docx

妊娠期糖尿病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得分: 一、选择题 1. 妊娠合并糖尿病终止妊娠的时间正确的是() 周周周周周 2. 妊娠妇女尿糖阳性进一步的检查项目是() A. 尿常规 B.血常规 C.肾脏功能 D.空腹血糖 E. 胰腺 B 超 岁,初孕妇,妊娠37 周,有妊娠期糖尿病,胎心率140 次 / 分,产前监护 NST无反应型,首先采用的处理措施是() A.做 OCT B. 行 B 型超声生物物理评分 C. 人工破膜了解羊水性状 D.立即剖宫产日后复查NST 岁,初孕妇,妊娠32 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3项阳性,诊断为 妊娠合并糖尿病,经控制饮食后尿糖土。首选的处理措施是() A. 继续控制饮食 B.胰岛素治疗 C.行人工破膜术终止妊娠 D.缩宫素静滴引产 E.立即行剖宫产术 35 岁,孕 2 产 0,妊娠 35 周, 1 年前因妊娠 5 个月死胎而作引产术。产前检查:血压 130/80mmHg,宫高 36cm,胎心率 140 次/ 分. 空腹血糖 7mmol/L,尿糖(+) 。

5.对此孕妇,不必要的处理是() A. B 型超声检查 C. 腹部 X 线拍片检查胎儿有无畸形 D.尿常规 E.自数胎动计数 6.该患者经控制饮食 2 周后,空腹血糖 L, 胎心 120 次 / 分, NST为 无反应型,首选的处理应是() A. 吸氧 B.左侧卧位 C. 立即终止妊娠型超声监护 E. 自数胎动计数 7. 该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不必要的处理是() A. 按早产儿的原则处理 B. 注意新生儿有无反应性低血糖 C. 气管插管加压给氧 D.注意新生儿有无低血钙 E.早期哺乳 初产妇, 29 岁,G2P0,现妊娠 35 周,既往孕 24 周因脊柱裂胎儿而行引产 1 次。此次妊娠早期经过顺利。妊娠 32 周时超声检查发现羊水过多,胎儿大于妊娠周数,未见明显畸形。孕妇体态肥胖,近期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 8.本例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9.为明确诊断应首选的项目是() A. 血脂系列检查 B. 夫妇双方血型检查 C. 血清病毒系列检查 D.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E. 抽取羊水行 AFP检查 10.明确诊断后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 ) A. 抗生素预防感染 B. 控制饮食治疗 C.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D. 磺脲类降糖药试行治疗 E. 胰岛素试行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异常,临床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长期糖尿病可引起眼睛、肾脏、神经、血管、心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导致其功能障碍及衰竭。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类型: 1.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前已被确诊的糖尿病妇女合并妊娠或妊娠前糖耐量异常,妊娠后发展为糖尿病的病人,该类型者不足20%。 2.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妊娠期首次发病或发现的糖尿病,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病人。占妊娠合并糖尿病总数中的80%以上。一部分GDM病人分娩后糖代谢可恢复正常,但20~50%的病人将来发展为2型糖尿病,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子代有发生肥胖与糖尿病的可能,故应定期随诊。 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可增加与之有关的围生期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由于胰岛素等药物的应用,糖尿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围生儿死亡率下降至3%,但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母婴并发症仍较高,临床须予以重视。 【妊娠、分娩对糖尿病的影响】 妊娠可使原有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加重,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GDM。 1 妊娠期正常妊娠时,孕妇本身代谢增强,加之胎儿从母体摄取葡萄糖增加,使葡萄糖需要量较非孕时增加;妊娠早期,由于妊娠反应,进食减少,严重者甚至导致饥饿性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昏迷,孕妇体内雌、孕激素可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妊娠期

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造成肾糖阈降低,致使尿糖不能够正确反映血糖水平。 2 分娩期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消耗大量糖原,产妇进食量减少,易发生低血糖。若未及时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则易导致产妇低血糖状态的发生。另外,临产后孕妇紧张及疼痛又可能引起血糖发生较大波动,使得胰岛素用量不易掌握,因此在产程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糖变化,根据孕妇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3 产褥期胎盘娩出后,胎盘所产生的具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和细胞因子迅速消失,全身内分泌变化逐渐恢复到非孕水平,若不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极易发生低血糖。 【糖尿病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及其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孕前及孕期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母儿并发症将明显增加。 (一)对孕妇的影响 1 自然流产如血糖控制不良,病人在妊娠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率增加15~30%。而 高血糖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甚至胚胎死亡,因此,糖尿病妇女宜在血糖控制正常后妊娠。 2 妊娠期并发症糖尿病病人可导致广泛血管病变,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正 常妇女的3~5倍。有报道,糖尿病孕妇12~40%伴有蛋白尿及高血压。当并发肾脏疾病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病变,致使病人的小血管细胞增厚,管腔狭窄,组织供血不足,孕妇及围生儿预后较差。同时因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故手术产率、产伤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 3 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最为常见,产后子宫内膜炎和伤口感染也较常见,且感染后 易引发酮症酸中毒。

饮食控制(及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分析

饮食控制(及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分析目的浅析饮食控制(及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于 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3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干预方 式的不同随机将所有病患均分成A、B两组,每组69例,A组接受常规干预,B 组接受饮食及运动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病患的血糖变化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实施相应干预后,空腹血糖浓度虽均有所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用餐2 h后,B组病患的血糖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5);B两组产妇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控制(及运动)可显著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可用于临床推广。 标签:饮食控制;运动;妊娠糖尿病;影响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现或者发病的血糖含量异常的现象。该病属于全球高发性疾病,其发病率在8%左右,在我国大约为3%。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递增趋势[1]。该病不仅严重威胁到产妇及新生儿健康,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以往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而疗效却不尽如意,近年来,一些医学专家通过控制患者饮食与运动的方式治疗该病且效果显著[2]。因此,该研究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饮食控制(及运动)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作了进一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3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患者均已诊断并确诊,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批准,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家族性遗传,无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随机将138例病患均分成A、B 两组,每组69例患者。所有患者的年龄21~39岁,平均(28.3±2.5)岁;孕周26~37周,平均(31.1±1.8)周;生产次数:81例初产妇,57例经产妇;两组病患间的年龄、孕周及生产次数等情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分析比较。 1.2 诊断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一般选在妊娠24~28周或是28周以后,对未确诊产妇实施75 g OGTT[3]。OGTT方法:要求前1 d餐后禁食8 h且不得超过次日上午9:00点,进行OGTT前的3 d时间正常饮食、运动,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不低于150 g,检查过程应禁烟、静坐。检查时,口服75 g葡萄糖液体保持5 min,测量服糖前后1、2 h血糖水平。75 g OGTT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1 mmol/L,服糖后1 h≥10.0 mmol/L,服糖后2 h≥8.5 mmol/L,达到上述3项任一

妊娠期糖尿病饮食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饮食管理 孕妇的饮食控制不宜过严,热量按30-35千卡/kg/日给予,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蛋白质占20-25%,脂肪25-30%,并应补充元素钙400mg/d ,元素铁30-60mg/d,叶酸400-800ug/d及多种维生素。并建议少量多餐及睡前加餐。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合并症之一,通常包含以下三种情况: 1、妊娠前确诊为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2、妊娠前是无症状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有症状的糖尿病。 3、妊娠前无糖尿病,妊娠后患有糖尿病,而产后可恢复者。 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糖耐量可恢复正常。但分娩后一部分患者有持续高血糖、糖尿及糖耐量减低者,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病人。 妊娠合并了糖尿病,最明显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多、喝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还伴有呕吐。注意不要混同为一般的妊娠反应,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及

电解质紊乱;另外一个常见的症状是疲乏无力,这是因为吃进的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分解代谢又增快,体力得不到补充的缘故。 虽然吃了很多营养丰富的食物,但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食物中葡萄糖未被充分利用即被排泄掉了,而由脂肪供应热能,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于是体内糖类、蛋白质及脂肪均大量消耗,致使患者体质差、体重轻。由于葡萄糖的异常代谢加速,引起血液中、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加,妊娠早期合并糖尿病易发生真菌感染。妊娠中期糖尿病症状可减轻。妊娠晚期分娩、引产、剖宫产也容易导致细菌感染,而使糖尿病症状进一步加重。 营养需求与正常孕妇相同,只不过必须更注意热量的摄取、营 注意饮食 养素的分配比例及餐次的分配。此外,应避免甜食及高油食物的摄取,并增加膳食纤维。 注意热量需求 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热量,中、后期必须依照孕前所需的热量,再增加300大卡/天。由于体重减轻可能会使母体内的酮体增加,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故孕期中不宜减重。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影响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设为糖尿病组,再选取同时期身体健康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糖尿病组产妇剖宫产比例和出现先兆子痫、羊水过多、产后出血、难产、产后感染的比例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新生儿发生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发生低体重、羊水吸入综合征、早产的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和新生儿均有不良影响,产妇应加强孕期保健,做到及早发现和治疗。 标签:妊娠期糖尿病;分娩结局;新生儿 妊娠期糖尿病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的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对此,我院分析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设为糖尿病组,再选取同时期身体健康的产妇150例分为对照组。所有参与实验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1~35岁,平均年龄(26.78±4.57)岁;体质指数(BMI)为25.97~30.88kg/m2,平均BMI (27.95±2.25)kg/m2;孕次1~4次,平均孕次(2.18±0.37)次;产次0~2次,平均产次(0.67±0.08)次。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0~36岁,平均年龄(27.45±3.74)岁;BMI为26.30~31.07kg/m2,平均BMI(28.15±2.44)kg/m2;孕次为1~4次,平均孕次(2.43±0.27)次;产次0~2次,平均产次(0.73±0.10)次。比较两组患者的BMI、年龄、孕次及产次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从产妇确诊后即开始定期随访、复查,新生儿出生后即进行检查,再分别记录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一般情况。 1.3观测指标 分娩结局:观测两组产妇各有多少为剖宫产,有多少出现先兆子痫、羊水过多、产后出血、难产、产后感染等并发症。 新生儿结局:观测两组新生儿各有多少出现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巨

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与预防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与预防干预 随着孕期保健的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母儿健康。而多数GDM的血糖是可以通过孕期的管理和干预措施得到有效控制的。本文综述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前筛查、孕期及分娩期的管理与干预措施。通过筛查和及时诊断治疗等措施,可以降低GDM带来的妊娠合并症和新生儿的风险。 标签:妊娠期糖尿病;管理;预防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如病情未及时控制,易危及母婴健康。GDM可使母亲患妊娠期高血压的可能性高2~4倍,还可以发生感染、早产、流产、死胎、畸形;也可使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及低血糖[1]。还有17~63%远期可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但是GDM对孕妇及新生儿造成的诸多不良影响可通过妊娠期血糖的管理和预防干预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2]。 1孕前管理(PGDM的筛查) 1.1重视孕前糖尿病的筛查有研究显示:DM合并妊娠患者的围产儿死亡率和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于GDM,所以要做好PGDM的筛查,尤其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首次孕检时血糖的检测工作,以便及时诊断出孕前漏诊的DM[3]。高危因素包括肥胖、年龄>35岁、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据报道有糖尿病家族史,比无家族史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 2.9倍,孕妇年龄>30岁与<25岁相比其GDM发生风险增加3倍[4]。 1.2重视孕前咨询提供孕前咨询,应告知所有育龄期女性在怀孕前严格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无脑畸形、小头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胚胎病以及自然流产的风险。血糖控制满意后妊娠,病情严重的应采取避孕措施,以减少过高的血糖水平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2 GDM孕期管理 2.1在妊娠24~28w及以后,对所有尚未被诊断的孕妇,进行75g OGTT试验筛查。 2.2孕妇首次OGTT结果正常,具有GDM高危因素的,必要时可在妊娠晚期重复OGTT。 2.3妊娠期血糖监测①自我血糖监测;②连续动态血糖监测。 2.4 GDM的健康教育被诊断GDM者就需要采用”五套马车”的综合治疗原则,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

? 1110 ? 浙江临床医学2019年8月第21卷第8期 ?诊治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 汪琼应春妹* 作者单位:200090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通信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 )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婴儿室收治637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资料,分为 GDM 组(133例)和非GDM 组(504例)。均跟踪至产后,分析两组母亲羊水浊度、年龄、胎数、妊娠期高血压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结 果 GDM 和子痫前期是新生儿贫血的危险因素,GDM 是新生儿混合性酸中毒的危险因素,GDM 、羊水浊度、子痫前期、胎数是早产儿的危 险因素。结论 GDM 严重危害母儿健康,需要尽早预防,控制及治疗。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 GDM ) on neonatal complica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637 neonatal data and matern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infants' hospital in Fudan University'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in 2016.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DM group ( 133 cases ) and non —GDM group ( 504 cases ) . All were followed up to postpartum , and the effects of uterine turbidity , age, number of fetuses , and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on neonatal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GDM and preeclampsia were risk factors for neonatal anemia. GDM was a risk factor for neonatal mixed acidosis. GDM, amniotic fluid turbidity , pre-eclampsia, and fetal number were risk factors for preterm infants. Conclusion Diabetes mellitus seriously threaten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t requires early prevention , control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Neonatal complications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正常妊娠的维持有赖于母胎免疫平衡的建立与稳 定⑴。若该平衡失调,则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⑵,引 起病理性妊娠,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流产、早 产、妊娠并发症、围产期胎儿死亡等⑶。妊娠期糖尿 病(GDM )是指患者在怀孕前无糖尿病,在妊娠期特 有的首次发现或者发生的糖代谢异常⑷,常对母婴结 局造成不良影响,可引起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巨大 儿以及胎儿窘迫等妊娠结局,严重时可危及母婴的生 命⑸。作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近一年婴儿室所收治 的新生儿及其母亲的情况,以了解母亲患病对新生儿 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6年1~12月婴儿室收治 的637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资料。母亲年龄20~42岁, 平均30岁,孕周26~41周。分为GDM 组(133例) 和非GDM 组(504例)。 1.2诊断标准采用国际妊娠期糖尿病专家组 (IADPSG )的诊断标准,建议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显 性糖尿病筛查。如空腹血糖M 7.0mmol/L,或糖化血红 蛋白> 6.5%,或随机血糖工ll.lmmol/L 且有症状,则 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妊娠⑹。新生儿贫血判定标准:刚 出生婴儿血红蛋白<145g/L 和出生后1个月血红蛋白 <120g/L 为轻度贫血,新生儿血红蛋白< 110g/L 为中度 贫血,新生儿血红蛋白<90g/L 为重度贫血。新生儿血 气分析判定标准:P H<7.35为酸中毒,包括呼吸性酸 中毒(PC 。? M 50mmHg )、代谢性酸中毒(BE<-3mmol/ L )、混合性酸中毒。新生儿体重判定标准:M 4000g 为巨大儿,1500~2500g 为低出生体重儿,1000~1500g 为极低体重儿,<1000g 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妊娠期高 血压:是以临床仅出现单纯高血压-尿蛋白阴性为特 症发生,减轻治疗痛苦,手术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马骏,赵他全,叶添丈,等.成人孟氏骨折挠骨头脱伎18例治疗分 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1):70-72. [2] 连鸿凯,谢攀攀,马长生,等.孟氏骨折上尺梯关节分离程度与前 臂骨间膜损伤范围的相关性分析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⑴:23-2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4:159. [4] 王艳华,张殿英?肘关节功能评估的现状[J].中华创伤骨科杂 志,2008,10(10):987-990. [5] 孙晓旭.儿童孟氏骨折并橈神经损伤治疗方式的选择[J] ?中 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⑴:94-95. [6 ] Lechler P,Borsch M,Timmesfeld N,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itial closed reduction and the surgic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radiocarpal joint line in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 J ] .Injury — international J o umal of t he Care of t he Injured,2016,47(4):925—929.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 *随妊娠进展,妊娠早中期孕妇血糖水平逐渐降低;妊娠中晚期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此时若胰岛素代偿性分泌量不足,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临床表现不典型,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处理原则是积极控制孕妇血糖,预防母儿合并症的发生。 相关知识介绍 一、相关概念: 妊娠合并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原有糖尿病(DM)的基础上合并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二、妊娠期糖代谢的特点: 在妊娠早中期,随孕周增加,胎儿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葡萄糖是胎儿能量的主要来源,孕妇血浆葡萄糖水平随妊娠进展而降低,空腹血糖约降低10%。系因:(1)胎儿从母体获取葡萄糖增加;(2)妊娠期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肾小球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分孕妇自尿中排糖量增加;(3)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因此,空腹时孕妇清除葡萄糖能力较非妊娠期增强。孕妇空腹血糖较非孕妇低,这也是孕妇长时间空腹易发生低血糖及酮症的病理基础。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拮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肿瘤坏死因子、瘦素、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现GDM。 三、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 妊娠可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GDM,也使原有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病情加重。妊娠早期空腹血糖较低,应用胰岛素的孕妇如果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随妊娠进展,拮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胰岛素用量需要不断增加。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进食量少,若不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容易发生低血糖。产后胎盘排出体外,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物质迅速消失,胰岛素用量应立即减少。由于妊娠期糖代谢的复杂变化,应胰岛素治疗的孕妇,若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血糖过低或过高,严重者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及酮症酸中毒。 四、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对母、儿的影响极大,母儿的近远期并发症较高。 1、对孕妇的影响 (1)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发生率达15-30%。糖尿病患者宜在血糖控制正常后再考虑妊娠。 (2)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较非糖尿病孕妇高2-4倍。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妊娠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可能与存在严重胰岛素抵抗状态及高胰岛素血症有关。糖尿病孕妇因糖尿病导致微血管病变,使小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管腔变窄,组织供血不足。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时,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发病率高达50%以上。糖尿病孕妇一旦并发高血压,病情较难控制,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加。 (3)感染是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未能很好控制血糖的孕妇易发生感染,感染亦可加重糖尿病代谢紊乱,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与糖尿病有关的妊娠期感染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症、产褥感染及乳腺炎等。

优质护理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效果评价

优质护理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效果评价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11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患者9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8.8%,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39.6%(P<0.05)。观察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4%,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33.3%(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孕产妇及胎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健康婴儿的生育,值得应用及推广。 标签:优质护理;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女性糖代谢异常疾病[1]。近年来,此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已有研究表明[2-3],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比较大,容易产生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窘迫等多种并发症。所以,有必要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加强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该研究对该院2015年2—1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患者48例实施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11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患者96例,年龄26~35岁,平均年龄为(29.4±1.3)岁;孕周34~38周,平均孕周(35.5±1.2)周;足月产60例,早产36例;剖宫产54例,顺产42例;初产妇70例,经产妇26例。入选的病例符合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4];排除并发其他严重病变者、存在沟通交流障碍者、精神异常者等。按照数字表达法随机将86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可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待产环境,对患者整个分娩期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认真答复患者及亲属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满足其各种护理诉求,疏导其内心对分娩的各种紧张不安、焦虑与恐惧等心理。指导产妇学会宫缩时作深呼吸动作,帮助患者抚摸腹部与腰部,缓解患者疼痛。在整个产程中,要给患者进行精神安慰与心理支持[5]。(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科学饮食,避免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在产程中因为患者体力消耗比较大,而进食量又少,所以容易诱发低血糖的发生。为此,可以运用血糖监测仪对患者动态监测血糖变化;并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鼓励产妇适当进食,确保热量的供给,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则按照医嘱给予补给适量葡萄糖,

2018年版糖尿病诊疗指南(药物篇)

一、免疫接种 ★按照常规接种疫苗。 ★≥6个月的患者,每年均应接种流感疫苗。 ★19~59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未曾接种乙肝疫苗的,应接种3次乙肝疫苗;≥60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未曾接种乙肝疫苗,可以考虑接种3次。 二、预防2型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特别是BMI>35kg/m2,年龄<60岁和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应考虑使用二甲双胍预防2型糖尿病。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能引起维生素B12缺乏。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贫血或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定期监测维生素B12。 三、AIC目标值 ★多数非妊娠成人合理的AIC目标是<7%; ★对于有严重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有限、有晚期微血管或大血管病并发症、有较多的伴发病、应用了包括胰岛素在内的多种降糖药物治疗仍难达标者的糖尿病患者,AIC目标值<8%。 ★对于更改治疗方案的患者,每3月检测AIC一次。 四、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 ★无禁忌症者,起始治疗首选二甲双胍。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AIC≥9%应考虑起始两药联合治疗。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有明显高血糖症状和/或AIC水平≥10%和/或血糖≥16.7mmol/L,考虑开始胰岛素治疗。 ★如果单药治疗或两药联合治疗在3个月内没有达到或维持AIC目标,加用另外一种降糖药物。 ★对于没有达到血糖目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应推迟药物强化治疗,包括考虑胰岛素的治疗。

★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对不缺乏的患者饮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中草药或香料,而且长期摄入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 五、抗血小板药 ★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剂量75~162mg/d)作为二级预防治疗;对阿司匹林过敏的糖尿病患者,应该使用氯吡格雷(75mg/d)。 ★包括至少有一项其他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的大多数>50岁男性或女性,且不伴出血高危因素者,可考虑阿司匹林(75~162mg/d)作为一级预防。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一年是合理的,继续治疗或许也有益处。 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多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为<140/90mmHg;如果不增加治疗负担,降压目标值为 <130/80mmHg,可能适合心血管疾病高危的患者。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降压目标值为120-160/80-105mmHg,以减少胎儿生长受损。 ★诊室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应立即开始接受药物治疗;≥160/100mmHg的患者,应立即启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推荐使用的药物类型包括: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以及二氢吡啶类CCB,以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 ★对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者,推荐采用ACEI或ARB的可耐受最大剂量治疗。一种药物不能耐受时,应采用另一种药物替代。 ★对于三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未达到降压目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考虑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 ★禁止将ACEI和ARB、ACEI和直接肾素抑制剂联用。 ★服用ACEI、ARB类或利尿剂的患者,应监测血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和血钾水平。 七、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已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考虑应用ACEI或ARB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有既往心肌梗死的患者,应该在心梗后持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至少2年。 ★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若eGFR>30ml/min应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但不稳定或正在住院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避免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