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

学院:**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课程设计目的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实践环节,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的有效手段。通过集中实习,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的理论与方法的认识,能够熟练使用GIS软件,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二、课程设计内容

为一个垃圾掩埋场选址。在本课程设计中只考虑地形、土地覆盖、水文和土壤等特征,使用的是Grid数据。

注意:Grid 是一些文件的集合。最好不要在Windows 资源管理器里进行移动、更名、拷贝、删除或其它的修改操作,要使用ArcCatalog。Grid 的名称不能超过11 个字符,名称只能包含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三、课程设计步骤

1).设置工作环境

1.创建d:\landfill文件夹,把数据拷贝到此文件夹下。

2.打开ArcMap,激活空间分析扩展模块。选择Tools>Extensions,选中Spatial Analyst。3.从View>Toolbars 选中Spatial Analyst,显示工具条。

4.打开landfill\If_analysis\下的landfill_analysis.mxd。

5.从空间分析工具条,选择Options。在Options 对话框,点击General 标签,将工作空间设置为landfill\If_annlysis。

6.分析环境是为所有grid 操作设置x,y 坐标范围。分析范围默认是一个矩形。边界多边形(Mask)可以用图层的形状来替代矩形范围。在General 标签,从下拉列表中选择county_bnd 作为边界多边形。

7.点击Extent 标签。选择Same as Layer county_bnd。点击Cell Size 标签,选择As Specified Below,输入1000。

2).制作坡度图

1.DEM是一个连续面,可以从这个表面派生出山体阴影图、等高线、坡度等信息。坡度

在定位垃圾掩埋场时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因为地形对于挖掘影响很大。

3).河流缓冲区分析

河流和垃圾掩埋场之间的距离是定位新的掩埋场的重要因素。尽管以前有一些掩埋场建在了河岸上,这在今天是不可取的。使用Buffer Wizard创建多重缓冲区,缓冲间隔有自己设计(如200m,500m等),并将结果转换为栅格数据。

4).计算与已有的掩埋场的距离

选择Distance>Straight Line,将图层设置为landfills,接受其它缺省的设置。点击ok。生成了新的栅格图层。像元值表示该点到最近的开放的landfill 的距离,以米为单位。

点击Add Data 按钮,漫游到landfill\If_analysis\d_analysis\,将soildrain.lyr 添加到地图。

1.右键点击Data Frame,选择Properties,点击General 标签。将名称改为Suitability Analysis。

2.右键点击Suitability Analysis,选择New Group Layer。右键点击New Group Layer,选择Properties,点击General 标签,将名称改为Final Proposal。

3.将landfills、county_bnd 和Slope of elevation 图层拖到Final Proposal 图层组,关闭图层组。

4.移除streams 和elevation 图层。

5.激活Suitability Analysis。将所有图层的图例隐藏。Final Proposal 图层组提供背景数据。

其它图层是用于适宜性分析的。

6.保存地图文档。

1.从Spatial Analyst 下拉菜单中选择Reclassify。选择Slope of elevation 作为输入栅格。

在Reclassify 对话框,点击Classify 按钮,将分类方法设置为Equal Interval,分成5 类。

点击OK。

值和破折号之间空格。修改后点击OK。会生成一个名为

Reclass of Slope of elevation 的图层。

3.右键点击新图层。选择Properties,在Symbology 标签,使用

classified 方式,分成5 类,选择一个合适的色阶。点击OK。

1.从Spatial Analyst 下拉菜单中选择Reclassify。选择sl_dist 为输入栅格。

2.点击Load 按钮,从\If_analysis\tables 文件夹下选择distance_reclass。在Reclassify 对话框点击OK。生成名称为Reclass of sl_dist 的新的grid。

3.右键点击图层,选择Properties,按照前面的方案进行符号化。右键点击图层,选择Make Permanent,将数据保存为\If_analysis\d_reclass\distance_rl。

10).土壤排水重分类

点击Add Data 按钮,从\If_analysis\d_reclass 添加soildrain_rl 图层。将图层名称修改为Reclass of soildrain。

11).河流缓冲区重分类

1.从Spatial Analyst 下拉菜单中选择Reclassify。

2.在Reclassify 对话框,选择Stream Buffers作为输入栅格。点击Unique 按钮。接受所

有缺省的新值,只把NoData 的新值改为5。距离河流4km 以外的区域是垃圾掩埋场的最合适区域。距离河流越近越不适宜。

3.右键点击图层,选择Properties,进行符号化。右键点击图层,选择Make Permanent,

将数据保存为\If_analysis\d_reclass\buffers_rl。

12).土地覆盖分类

1.显示coverclass 图层。

2.自己根据下表确定分类方案。考虑各种土地类型的自然和经济价值,改变土地利用类型的花销,以及土地类型的相对丰富和不足(查看count 字段)。最后的方案应该是5类。

3.从Spatial Analyst 下拉菜单选择Reclassify。以coverclass 为输入栅格。点击Unique 按钮。输入你的分类方案。点击OK。生成名为Reclass of coverclass的新数据。

4.按照前面的方案进行符号化、永久化,保存为\If_analysis\d_reclass\cover_rl。

13).权重模型

1.从Spatial Analyst 下拉菜单选择Raster Calculator。在栅格计算器的左边有个grid 图层的列表。

2.双击图层名称和运算符建立表达式([Reclass of Coverclass] + [Reclass of Distance to landfills] + [Reclass of Slope of elevation] + [Reclass of soildrain] +[Reclass of Stream Buffers])。

3.在栅格计算器中,点击Evaluate。生成新的名为Calculation 的临时grid。

4.右键点击图层,选择Properties。在Symbology 标签以独立值的方式分类显示。保存地图文档。

14).成果递交

添加图名、比例尺、指北针、图例、图框、制图人姓名、制图时间。

学习心得: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地理信息系统有了很深的了解,感觉到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逐渐培养起了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为此我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有如下几方面的认识:近期年来,地理信息系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地理信息系统被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建模和决策支持,如城市管理、区域规划、环境整治等等,地理信息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更进一步推动了作为其技术支撑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从应用的角度看,近几年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1.应用领域的扩大,如一些商业部门开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客户研究,此外同遥感、GPS的结合,为地理信息系统开拓了更加广泛地应用空间,如汽车导航,环境监测等。2.大量成熟的商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出现,或已有的软件不断推出新产品。3.空间数据的建设的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始了空间数据数据共享和互操作的研究。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地理信息系统有如下三个特征:一、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二、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三、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因而使得地理信息系统能快速、精确、综合地对于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动态分析。而地理信息系统核心问题可归纳为五个方面:位置、

条件、变化趋势、模式和模型。实用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与展望的有如下几个特点:1.地

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2.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3.数据的商业化;4.系统的专门化;5.地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化;6.地理信息系统的全球化;7.地理信息系统的大众化。正因为如此,我觉得这门学科十分有发展的潜力,并且在未来的国民经济建设中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切实地把这门专业课程学好,从而能够更加为国民经济的建设服好务。而作为非专业人员,也十分有必要了解这门学科,学会使用这门学科所创造出来的应用平台,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提供巨大的帮助。这一点是我学完这门功课最大的感受之一。此外,在这门功课的学习过程中,我还对ArcView软件有所认识。ArcView是ESRI 公司新近推出的基于窗口的集成地理信息系统,该软件产品面向对象提供强大的图形用户界面功能、方便用户操作及开发用户项目。他是为决策者解决空间问题、以及以图表、表格、地图和图像等形式提供图形化信息的最佳工具。此外,在这门功课的学习过程中,我还对ArcView软件有所认识。ArcView是ESRI公司新近推出的基于窗口的集成地理信息系统,该软件产品面向对象提供强大的图形用户界面功能、方便用户操作及开发用户项目。他是为决策者解决空间问题、以及以图表、表格、地图和图像等形式提供图形化信息的最佳工具。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实习报告 班级:地信10701班 学生姓名:陈鹏 学号:200701144 指导老师:何贞铭刘少华邵燕林 日期: 2010年9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课程设计任务 (1) 三、空间数据建库 (1) 四、系统功能设计 (1) 五、系统界面设计 (2) 六、系统功能实现 (2) 七、实习成果展示 (2) 八、总结和体会 (2)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标题四号宋体加黑,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18,首行缩进2字符) 本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等课程 后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地图矢量化(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本次实习对三个GIS平台软件(SuperMap、ArcView、MapGIS)的各个功能模块有了较深入了解、熟悉和掌握;通过这 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熟悉了基于GIS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思路和 流程。其主要的目的概括为: 1、熟练掌握三种GIS的公共平台及其开发环境; 2、熟练掌握三种GIS二次开发组件开发GIS应用软件; 3、掌握GIS数据库建库方法和地物编码方法; 4、理解和掌握GIS工程原理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 IS公共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开发一套“校园GIS软件”,在遵循国家基础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建立更详细的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实现校园内的地面建筑、道路、绿化面积等地物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查询,并可据此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1.建立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各个教学设施,如各个楼层的编码等) 2.建立校园地物的空间拓扑关系; 3.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库(最好采用独立的商业数据库进行建库或设计数据库); 4.建立空间数据的查询系统; 5.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如道路的 缓冲区分析; 6.提交书面报告(编码系统、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和软件使用说明等)和校园 GIS系统软件运行程序及原始程序代码等。 三、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 (地图分层、属性库设计,数字化地图基本流程) 四、系统功能设计 。。。。。。 1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1 / 4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实习报告 班 级: 地信10701班 学生姓名: 陈鹏 学 号: 200701144 指导老师: 何贞铭 刘少华 邵燕林 日 期: 2010年9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课程设计任务 (1) 三、空间数据建库 (1) 四、系统功能设计 (1) 五、系统界面设计 (2) 六、系统功能实现 (2) 七、实习成果展示 (2) 八、总结和体会 (2)

一、课程设计目的 (标题四号宋体加黑,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18,首行缩进2字符) 本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等课程后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地图矢量化(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本次实习对三个GIS平台软件(SuperMap、ArcView、MapGIS)的各个功能模块有了较深入了解、熟悉和掌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熟悉了基于GIS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思路和流程。其主要的目的概括为: 1、熟练掌握三种GIS的公共平台及其开发环境; 2、熟练掌握三种GIS二次开发组件开发GIS应用软件; 3、掌握GIS数据库建库方法和地物编码方法; 4、理解和掌握GIS工程原理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IS公共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开发一套“校园GIS软件”,在遵循国家基础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建立更详细的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实现校园内的地面建筑、道路、绿化面积等地物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查询,并可据此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1.建立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各个教学设施,如各个楼层的编码等) 2.建立校园地物的空间拓扑关系; 3.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库(最好采用独立的商业数据库进行建库或设计数据库); 4.建立空间数据的查询系统; 5.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如道路的缓冲区分析; 6.提交书面报告(编码系统、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和软件使用说明等)和校园GIS系统软件运行程序及原始程序代码等。 三、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 (地图分层、属性库设计,数字化地图基本流程) 四、系统功能设计 。。。。。。 (采用何种体系结构-C/S、B/S等等,系统总体结构图-层次图,功能模块详细分述) 1 / 4

地质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地质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最新地质信息技术专业毕业自我总结 最地质信息技术专业大学生 毕业自我总结优秀范文 个人原创欢迎下载 地质信息技术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完成之际,四年大学生活也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我的人生却仅仅是个逗号,我即将开始人生的又一次征程。作为×××大学(改成自己地质信息技术专业所在的大学)毕业生的我即将告别大学生活,告别亲爱的地质信息技术专业的同学和敬爱的老师,告别我的母校——×××大学。 回顾在×××大学地质信息技术专业的求学生涯,感慨颇多,有酸甜苦辣,有欢笑和泪水,有成功和挫折!大学——是我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地方,在此,我

们认真学习地质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地质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能力。 在思想道德上,×××大学(改成自己就读地质信息技术专业所在的大学)学习期间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思政课程的重要思想,不断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自己成为思想上过硬的地质信息技术专业合格毕业生。 在地质信息技术专业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地质信息技术相关理论,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地质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了地质信息技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除 篇二:最新地质信息技术专业毕业自我个人小结优秀范文原创 最地质信息技术专业大学生 毕业个人总结优秀范文 个人原创欢迎下载

在×××(改成自己地质信息技术就读的大学)地质信息技术专业就读四年青春年华时光,匆匆而过。四年的时间足以证明了,我爱上了×××(改成自己地质信息技术就读的大学)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回想四年里有过多少酸甜苦辣、曾经地质信息技术班级里的欢声笑语,曾经期末考试备战中的辛勤汗水……所有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在地质信息技术专业各位老师的启发教导下,我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在思想政治上,我有坚定信念和正确的立场,热爱祖国,热爱党,认真学习、与时俱进。平时本人踊跃参加地质信息技术专业组织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主动投入地质信息技术班级捐款救灾等活动行列,用微薄的力量,表达自己的爱心,争做合格有为青年。 学习方面,我努力认真地学好每一门地质信息技术专业课,基本掌握了地质信息技术理论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地质信息技术相关理论实践方面的一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详细过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地图编绘与课程设计)

年月日

地图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的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 二、课程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在完成地图学的课堂教学后进行的,旨在加深学生对专题地图的认识和理解,包括专题地图的概念、特征、类型、编辑设计、表现方法以及图例的设计和图面配置,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 是中地数码集团推出的专业矢量绘图软件,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是全球唯一的搭建式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实现遥感处理与完全融合,支持空中、地上、地表、地下全空间真三维一体化的开发平台。在绘图、设计制作、编辑合成、输入输出和网页制作等方面功能强大,包括海量无缝图库管理、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工具、网络分析功能、多源图像分析与处理等。学生应了解绘图环境,熟练掌握矢量成图步骤方法,会用进行符号设计。 是开发,本次设计主要应用信息编辑与分析功能,利用的桌面功能来完成设计,完成矢量数据的属性字段添加,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编辑。是一个集成了众多高级应用的软件套件,它包含了一套带有用户界面组件的桌面应用(例如,,,以及)。具有三种功能级别――,,和)。 三、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上机操作,要求学生在和软件的基础上根据底图进行矢量化、地理数据的输入、编辑、存储和输出方法。具体要求学生做到: 1 专题地图的编制按照专题地图的表现方法进行,利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各种自然或人文现象;专题地图的相关基础资料见附件; 2 编辑的图件将就美观、大方,可以适度张扬个性; 3 学会编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格式规范,图文并茂,5000字左右;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专题地图的背景资料(包括自然地理、地质、社会经济等); (3)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 (4)专题地图的设计与优化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YANGTZE UNIVERSITY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实习报告 班级: 地信10701班 学生姓名:陈鹏 学号: 200701144 指导老师:何贞铭刘少华邵燕林 日 2010 年9月 期 1 / 4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课程设计任务 (1) 三、空间数据建库 (1) 四、系统功能设计 (1) 五、系统界面设计 (2) 六、系统功能实现 (2) 七、实习成果展示 (2) 八、总结和体会 (2)

一、课程设计目的 (标题四号宋体加黑,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18,首行缩进2字符) 本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等课程 后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地图矢量化(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本次实习对三个GIS平台软件(SuperMap、ArcView、MapGIS )的各个功能模块有了较深入了解、熟悉和掌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熟悉了基于GIS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思路和流程。其主要的目的概括为: 1、熟练掌握三种GIS的公共平台及其开发环境; 2、熟练掌握三种GIS二次开发组件开发GIS应用软件; 3、掌握GIS数据库建库方法和地物编码方法; 4、理解和掌握GIS工程原理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IS公共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开发一套“校园GIS软件”,在遵循国家基础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建立更详细的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实现校园内的地面建筑、道路、绿化面积等地物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查询,并可据此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1.建立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各个教学设施,如各个楼层的编码等)2.建立校园地物的空间拓扑关系; 3.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库(最好采用独立的商业数据库进行建库或设计数据库)4.建立空间数据的查询系统; 5.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如道路的缓冲区分析; 6.提交书面报告(编码系统、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和软件使用说明等)和校园 GIS系统软件运行程序及原始程序代码等。 三、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 (地图分层、属性库设计,数字化地图基本流程) 四、系统功能设计 O O O O O O C/S、B/S等等,系统总体结构图层次图,功能模块详细分述)(采用何种体系结构- 1 / 4

ARCgis心得

《ArcGIS》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测绘 班组二组 学号2016021313 姓名吴修燕 实习日期2018/1/2-2018/1/12 指导教师程亚慧

测量实习总结 一、项目名称、任务来源 1、项目名称:山东省潍坊市的地理国情监测 2、任务来源:本学期的《ArcGIS》课程根据测绘行业的新兴技术,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构建作为本课程的教学重点。2016年5月,山东省政府确定“十三五”期间将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任务区位置与范围 1、任务区位置:潍城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区,经纬度为(119.1°E,36.72°N)位于山东半岛中部,1984年地改市时,由小潍坊市改设为潍城区。1994年又以市中心白浪河为界,进行了区划调整,河东为奎文区,河西为潍城区。 2、范围:辖6个街道、2个管理区、1个省级开发区,83个社区、169个村庄、41.5万人常住人口,总面积为272平方公里。 三、已有资料分析 1、利用潍坊市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作为影像数据源,在ArcGIS的平台下完成潍坊市部分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采集。 图像: 2、有潍坊市和沛县国情分析数据库作为参考。 四、课程设计技术与规范

1、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反映地表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地表覆盖不同于土地利用,一般不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全部采用面要素模型进行描述。 2、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反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为稳定的空间范围或边界、具有可以明确标识、有独立监测和统计分析意义的重要地物及其属性。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用点、线、面要素模型进行。 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包括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两类数据。其中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存储在LCA 层中,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根据要素类型存储在数据库下。 4、地理国情要素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是:以正射影像为基础,然后建立数据库、数据集、图层,直接沿用相应地理国情要素的位置信息,并提取相关属性,从而形成满足要求的地理国情数据。

土地信息系统设计

一、课程设计概述 (2) 二、用arcgis完成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步骤 (2) 三、用arcgis完成土地信息系统的详细步骤 (4) 1.安装arcgis10.0软件 (4) 2.建立personaldatabase (6) 3. 镶嵌配准 (6) 4.矢量化 (9) 5、拓扑造区 (13) 6.给图形赋属性 (15) 7.计算相关面积 (17) 8.给图斑区赋相应图形参数。 (21) 9.标注 (23) 四、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24) 五、最终结果表 (26) 表一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26) 表二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27)

一、课程设计概述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程学习后的一个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的综合和补充,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设计的任务: (1)本次课程设计是基于arcgis10.0软件和国家标准分幅的1:100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通过矢量化、建立个人地理数据库、空间分析等操作汇总统计相关数据。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课程设计的设备和材料 arggis10.0 、国家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J50 G 019041、excel等 二、用arcgis完成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步骤 1.安装arcgis10.0软件 2.在arcatalog中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要素数据集—-要素类 3.在arcmap中对所要矢量化的标准图进行镶嵌配准 4.分别对农村道路、高速公路、沟渠、地类界、村界、乡镇街道界等线状要素进行矢量化。 5.分别对农村道路、高速公路、沟渠线状地物赋属性(地物编码、要素代码、地物宽度、线状地物面积) 6.将村界、乡镇街道界合并生成“行政区划”区并赋予相应属性(权属单位、权属单位代码) 7.将农村道路、高速公路、沟渠、地类界、村界、乡镇街道界合并生成“地类图斑”区并赋予相应属性(地类编码、地类名称) 8.相关面积的计算 1)将农村道路、高速公路、沟渠合并为线状地物(xzdw) 2)用行政区划对地类图斑进行标识生成DLTB-QSDM 3)用行政区划对线状地物进行标识生成XZDW-QSDM(注意选中

GIS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GIS课程设计实习 报告

GIS 课 程设计报告 院 、系、部 城市建设系 专 业 测绘工程 姓 名 杨波 学 号 0802601-20 指导教师 龙岳红 吴德华

07 月 01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时间 (3) 二、课程设计地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设计具体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任务一)地图矢量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任务一)市级行政区划图制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任务四)市区择房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任务五)数据转换及3D数据集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 设计目标 (1) 2 需求分析 (1) 2.1 业务构成... .. (1) 2.2 数据内容... .. (1) 3 系统设计 (1) 3.1 总体设计 (1) 3.2 数据库设计 (2) 3.3 平台选择 (2) 3.4 详细设计 (2) 4 功能实现 (3) 4.1 基本功能 (3) 4.2 符号化 (3) 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目标 通过本系统的实施,建立全国各省人口分布和人均GDP排名系统,通过各种地图符号和色彩信息,将地图数据符号化,借此来制作全国各省人口比重、贫富差距大小等专题图。 2 需求分析 2.1 业务构成 中国人口在世界各国中位居首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根据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2014年中国经济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376万人。中国是人口大国,因此中国的人口分布情况和人口管理显得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状况日益增强。但是整体而言贫富差距还是很大,所以将地图数据符号化来更好地分析各地区的人均GDP对国家掌控各地经济情况是十分有用的。 2.2 数据内容 数据主要包括全国各省的人口数量、总的GDP和人均GDP。通过这些数据来处理地图,将地图做成不同属性的专题图。 3 系统设计 3.1 总体设计 此次设计的初衷即是开发一个可以制作专题地图的系统。以全国

人口数量和全国各省人均GDP为例进行制作和开发。 第一步就是找全国省区底图;接着找所需数据(全国各省人口数量和全国各省人均GDP。)最后,通过VS设计系统,实现专题图制作功能。 3.2 数据库设计 刚开始是想将找到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导入arccatalog中,希望经过处理可以直接使用,但是做到最后发现并不能将表格直接导入底图。解决办法是在arcmap中编辑底图的属性表将找到的数据输入,保存。 还有就是在用VS系统开发时的登录界面时,用到sqlserver。 在sqlserver中创建数据库,在已创建的数据库中创建表格,表格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相关信息。 3.3 平台选择 系统开发平台:VS2010和arcengine。 3.4 详细设计 1、首先设计登录界面:登录界面加入所需控件。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总结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总结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实习日期2012年12月

为期3周的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结束了,从中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很熟练的完成相关数据和文件的修改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学这门课程是上学期学的,里面很多的相关知识都不太清楚了,当老师布置实习工作的时候,都不知道从何下手。有一名话叫做:不经过风雨,怎么见彩虹?我想改一下:不真正进入社会,怎能了解社会呢? 在这次实习中,给我收获最大的是我觉得很多工作需要我去摸索和探讨,要不怕吃苦,勇于激流勇进,有的工作虽然单挑又重复,但这是磨练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我告诫自己要认真完成,对每项工作都要他看成是公司对自己的一次考核,做到每一件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一定要争取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战斗”,只要希望还在,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在此次专业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南昌红谷滩,并参加了两次实习培训,从实际到理论,加深了我们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解,和对于与社会接轨的深刻感受。 作为学生,我们更多的是课本的知识的理解,理论的优势是我们的特色,但是怎样将理论结合实际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如果说参观实习和培训是给的我们直观的视觉冲突和心理震撼,那么本专业的一位研究生给我们将的土地利用规划操作则是对本专业的进一步诠释。通过经验丰富的师兄的现场演示我们了解了多个行业的信息化实施过程和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实习的作图与修改文本的流程。现实中简单的规划一旦设计成整体的实施过程是复杂而艰难的。鉴于中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不是很成熟,各方的支持还不够完备,这使得中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还是受着局限。 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第一、我们最头疼的就是做平衡表,因为经验的不足,有的数据一时间不能平衡,因此用了很多的时间才慢慢的摸索出方法,同时也问了很多有经验的人的方法,逐步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二、修改土地利用规划文本,文本必须按照平衡表和土地利用规划规范来进行修改,前后必须保持一直。 第三、土地利用规划图的制作,本次实习主要采用的是MapGis操作软件,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规范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对MapGis也不是很熟悉,后来通过师兄的现场示范,大家才开始有了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任务书

名称:GIS工程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周数:1周学分:1学分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地理信息经过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资源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随着人们对空间信息的认识日益加深,地理信息系统将成为人们科研、生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对已学过的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实践,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程设计中,每个同学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应用系统的地理信息系统知识,对地理信息系统图层进行分层、处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课程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做到学以致用。 (一)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更加熟练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能够独立运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通过课程设计,总结和检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了解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达到既懂理论又懂实践运用的目的。 3、通过运用MAPGIS软件,对我们所学的内容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 (二)课程设计任务

1、根据新疆政区图栅格图像,运用MAPGIS软件进行地图数字化并进行配准,最终生成jpg图像。 2、运用MAPGIS软件对地图数字化后的成果制作专题地图。 3、运用MAPGIS软件对项目进行各类空间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课程设计安排 本次课程设计共有2个班,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主要运用软件为MAPGIS。 三、课程设计上交资料 1、已完成的数字化地图一份(jpg格式附在课程设计里) 2、空间分析成果图及相应的表格(附在课程设计里) 3、课程设计报告与课程设计日记。(报告封面见后) 4、课程设计报告中含目的、设计步骤、成果图和总结与体会。 四、课程设计内容 (一)MAPGIS界面认识 1.将数据复制、粘贴至自己创建的文件夹内。 2.通过桌面快捷方式和程序组中MAPGIS命令启动MAPGIS主菜单。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小组成员吴波,黄聪,蔡劼,米锐,房海峰,黄罡起讫日期2010.01.04—2010.01.17

目录 1 系统实现目标 .................................... 2 系统需求分析 .................................... 3 系统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2 数据库设计 ...................................................................... 3.3 平台选择 .......................................................................... 3.4 详细设计 .......................................................................... 4 功能实现 ........................................ 4.1 地图载入 ............................................................................ 4.2 添加图形要素 ..................................................................... 4.3 通过图形查属性……………………………………………… 4.4 通过属性查询图形…………………………………………… 4.5 通过位置查询图形…………………………………………… 4.6 缓冲区分析…………………………………………………… 附件 ..............................................

GIS实验报告材料-地信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桌面GIS软件Super Map的界面环境 2初步掌握Super Map的主要工具及菜单命令的使用 3理解GIS软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 4结合对所选地图的矢量化的操作,具体掌握GIS软件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时间 1、第八周----第十六周进行实验绘图实体操作 2、第十七周----第十九周进行图片剪切,资料整理,总结报告 三、实验内容 ●Supermap Deskpro的认识 Supermap Deskpro是超图的专业桌面GIS软件之一。Super Map GIS桌面平台产品是基于Super Map GIS核心技术研制开发的一体化的GIS桌面软件,是Super Map GIS系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界面友好、简单易用,不仅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对空间数据的浏览、编辑、查询、制图输出等操作,而且还能完成拓扑分析、三维建模、空间分析、网络分析等较高级的 GIS 功能。 SuperMap Deskpro 是一款专业桌面GIS软件,提供了地图编辑、属性数据管理、分析与辅助决策相关业务以及输出地图、打印报表、三维建模等方面的功能。SuperMap Deskpro 作为一个全面分析管理的工具,应用于土地管理、林业、电力、电信、交通、城市管网、资源管理、环境分析、旅游、水利、航空和军事等所有需要地图处理行业。 ●Supermap Deskpro的使用 通过该软件进行地图的矢量化,具体过程如下:

1、前期的准备 数据来源:纸质西安地图 地图的整体设计:遵循地图越详细越好的原则,我们对点、线、面数据集作了详细的规划,详情请看图层分层。考虑到以后做专题图,对数据集属性字段做了必要的添加,用以区分不同的地物。 本地图特色:采用Deskpro软件自带的矢量符号库符号分别作点、线、面专题图。 2、地图矢量 2.1纸质地图的扫描扫描之前对地图进行图面整理,扫描的分辨率设为 300-500dpi,扫描后得到*.jpg格式的原始栅格数据的地图 2.2创建相应的坐标系数据源启动Deskpro选择新建工作空间。 新建数据源

arcgis课程设计

《GIS软件应用》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地信111班 学生姓名:windfly 学号: 2 5 完成时间:2013年12月15日

目录 《GIS软件应用》课程设计大纲 (2) 1、课程设计目的 (2)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2) 3、课程设计要求 (3) 4、注意事项 (3) 一、拓扑处理和网络分析 (4) 课程设计任务: (4) 课程设计解决方案 (4) 实验步骤 (4) (一)拓扑处理检查与改正 (4) (二)符号化与标注 (9) (三)专题图制作 (13) (四).新建网络数据集 (14) (五)最优路径分析 (15) (六)服务区域分析 (17) (七)最近服务设施查找 (18) (八)进行距离成本分析 (19) 二、矢量化和三维建模 (21) 课程设计任务: (21) 课程设计解决方案 (21) 实验步骤 (21) (一)栅格数据矢量化 (21) (二)创建三维景观模型 (23) (三)飞行动画制作 (26) 三、空间查询与分析 (28) 课程设计任务: (28) 课程设计解决方案 (29) 实验步骤 (29) (一)坐标系统设置与海拔以下区域提取 (29) (二)缓冲区分析 (32) (三)缓冲区合并、求交与选择 (33) 四、水分分析 (36) 课程设计任务: (36) 课程设计解决方案 (36) 实验步骤(整体) (37) 课程设计总结 (49) 知识体系整理 (50) 问题解决办法 (50) 感悟 (52)

《GIS软件应用》课程设计大纲 1、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GIS专业的技术实践课。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有: (1)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功能; (2)掌握ArcMap显示和编辑空间数据的方法和基本操作; (3)掌握ArcMap查询和分析空间数据方法; (4)掌握ArcCatalog定位、浏览和管理空间数据的功能; (5)掌握ArcCatalog数据创建和组织的方法; (6)培养使用ArcGIS Desktop软件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现有赣州市主要道路、河流、学校、医院、酒店、绿地等图层数据(见同目录文件夹内“赣州市地图”),请完成: ①建立拓扑关系,修改拓扑错误; ②将各图层数据进行符号化,在地图上标注道路、河流和学校图层; ③添加图例、比例尺、图名,实现地图的版面设计,生成一幅赣州市城区交通图; ④利用ArcCatalog建立城市道路网络; ⑤在ArcMap中进行网络分析(包括最优路径分析、服务区分析、配送路径(以百户超市为例)等)。 通过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2)现有江西理工大学地形图(栅格数据,见Data文件夹内“江西理工大学校本部图”),请将栅格数据进行矢量化,矢量化时要分多个图层(如:道路、学生宿舍、教师宿舍、教学楼、办公楼、体育场、绿地、池塘等),然后利用矢量数据在ArcScene中建立江西理工大学校本部三维景观模型,设定一飞行路径进行飞行,保存飞行动画数据。 (3)利用ArcGIS的查询和分析等功能,完成下面的工厂选址项目(数据见Data文件夹内Project文件夹)。

mapgis课程设计

目录 目录 (1) 一、概述 (2) 1.课程设的计意义和目的 (2) 2.《土地信息系统》的简介 (2) 3.课程设计环境 (2) 二、课程设计思路 (3) 三、课程设计步骤 (3) 1. 编制河南省行政区图 (3) 1.1 数据转换 (3) 1.2 新建工程 (4) 1.3 新建图例板 (4) 1.4 矢量化 (6) 1.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 (6) 1.6 编辑区属性 (8) 2. 编制I-49-72-(6)图 (8) 2.1 数据转换 (8) 2.2 校正I-49-72-(6)图 (9) 2.3 新建工程 (10) 2.4 矢量化 (11) 2.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 (11) 2.6 编辑区(线)属性结构 (12) 2.7 输出属性 (12) 2.8 联接属性 (13) 2.9 耕地自给状况 (13) 四、课程设计结果 (13) 五、课程设计心得 (14) 参考文献 (15)

一、概述 1.课程设的计意义和目的 《土地信息系统》实习是在学习了《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基础上,并结合有关软件具体操作实践环节进行的。通过实习,使我们加深所学的土地信息系统基本原理与方法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能更好的掌握其方法,在实践中完成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2.《土地信息系统》的简介 土地信息系统能系统地获取一个区域内所有与土地有关的重要特征数据,并作为法律、管理和经济的基础。也就是说,土地信息系统就是把土地资源各要素的特性、权属及其空间分布等数据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实现土地信息的采集、修改、更新、删除、统计、评价、分析研究、预测和其他应用的技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按数据特征和软硬件配套系统的不同,可分为统计型和空间型两种。统计型土地信息系统的信息源是各种统计数据,不涉及图形和国家信息的存贮。空间型土地信息系统的信息源包括图形、图像、文字、字符、数字等,它不仅可以对图像进行数据存贮、处理和分析,也可以对字符、数字进行同样工作。土地信息系统是国家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检测的前提,也是保证科学管理的前提,它是高科技成果在土地管理上的成功运用。 3.课程设计环境 在计算机上使用MAPGIS6.7软件进行设计。

关于arcgis心得体会分享

关于arcgis心得体会分享 Arcgis学习心得 老早之前就听闻Arcgis这个软件的大名,可惜学校迟迟没有开设这个课程,之前曾经出去兼职学了点皮毛,一直都想好好学习一下这个软件,终于在这个学期,在GIS软件应用课上可以系统地学习一下Arcgis。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对ArcGIS有了很深的了解和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应用,现在谈一谈我本学期学习ArcGIS的心得体会。 地理信息系统即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随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在20世纪60年的末期产生的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对任意尺度的地球表层空间的各种地理数据进行采集、组织、存储、管理、运算、统计、分析、显示、输出、描述和再现、模拟、记录与传输的技术系统、方法和科学。而ArcGIS是一个用于构建定制应用的完整的嵌入式GIS组件库。利用ArcGIS Engine提供的组件,可以将ArcGIS的功能集成到一些应用软件之中,如Word、Excel。其中服务器GIS分别有ArcSDE、ArcIMS、ArcGIS Server。而ArcSDE是ArcGIS与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的GIS通道;ArcIMS是一个可伸缩的网络地图服务器软件,是网站能够提供GIS数据、交互式地图以及特定的GIS应用;ArcGIS Server是一个用于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的企业级GIS应用的平台。ArcGIS Server

提供了丰富的GIS功能,例如地图、定位器和用在中央服务器应用中的软件对象。除了服务器GIS之外还有移动GIS即ArcPad,ArcPad是用于移动Windows设备的移动制图和GIS 技术。ArcPad为野外用户通过手持和移动设备提供数据库访问,制图,GIS和GPS的综合应用。通过ArcPad可以实现快速,便捷的数据采集,大大提高了野外数据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ARCGIS中主要有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 三种数据组织方式。Geodatabase是ARCGIS数据模型发展的第三代产物,它是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能够表示要素的自然行为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专题地图和空间表达中组织GIS数据的核心地理信息模型,是一套获取和管理GIS数据的全面的应用逻辑和工具。它是根据对象包括对象类、要素类和要素数据集。 ArcGIS三剑客——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 ArcMap:创建地图、在地图上加载数据、并实现可视化表达,制图成图。基于该平台进行各种空间分析,提取隐含的地理信息。 ArcCatalog:空间数据的资源管理器,组织和维护空间地理数据。 ArcToolbox:进行各种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与转换的工具箱。

地图编制与设计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地图编制与设计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陈瑶 2011年7月5日

目录 一、实习目的(课程学习的实践) (1) 二、实习内容(数据分析、分组、分图) (1) 三、各要素综合原则 (1) 四、实习步骤 1、图像数据校正(校正过程、抓图) (2) 2、数据采集准备(按照所分工,进行读图、数据采集前的准备) (2) 3、图例板制作(或图例板使用,1:5万、1:10万图示规范) (2) 4、GDB企业管理器数据管理(数据库或MAP的导入、导出处理过程) (3) 5、数据采集(按个人的工作,进行介绍) (3) 6、四幅1:5万地形图合并、接边处理 (3) 7、整图变换(比例变换:0.5) (3) 8、标准图框生成(1:10万,图幅号:H49D005007) (3) 9、工程输出(1:10万图内部分、1:10万标准图框)..4 10、打印出图(将工程输出文件——TIFF或JPG文件)4 五、实习小结 1、实习中的体会(成果) (4) 2、存在的缺陷 (5) 3、团队合作 (5) 4、展望 (5)

一、实习目的 使用MapGISK9软件对老师所给的灰度图进行栅格校正,并在校正的地图上进行点、线、区的绘制与修改,达到能够熟练运用MapGISK9软件进行部分地图的处理,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习内容 采用1:5万地形图为基本资料,其图名图号分别为高家堰镇(H49E009013)、猇亭区(H49E009014)、长阳土家族自治县(H49E010013)、枝城市(H49E010014)。采用等大编绘法,每两个学生编上述1:5万地形图中的一幅(即1/4幅1:10万的地形图),最后将相邻的四幅1:5万地形图拼成一幅1:10万地形图(H49D005007)。 三、各要素综合原则 各要素的综合原则及指标规定如下: a.控制点 图上的控制点,包括三角点、水准点及埋石点全部选取。其高程注记精确至0.1米。 b.独立地物 优先选取表示第一类高大的方位物如烟囱、水塔、塔形建筑物、科学测站、电视发射塔、气象站、纪念碑、亭等。对于没有方位意义的地物符号可大量舍去,如露天设备、棚房、窑、水磨房、水车、旧碉堡、旧地堡、敖包、麻尼堆等。 c.高程点 高程点选取指标为:5个/100cm2。 高程注记精确至1米。 选取原则:选取有控制意义的独立山头、山顶或重要地物的高程;选取全图最高点和最低点;每块山体的最高点;有山峰名称的高程点;一、二类方位物上的高程点;线状物体交叉点等。选取后要求分布均匀。 d.水系及附属物 资料图上的单线仍以单线表示,线粗为0.1~0.4mm。图上宽度不足0.8mm时,应以单线表示。选取长度≥14mm的河流; 选取图上面积≥16mm2的湖泊、水库; 河宽、河深、河底性质及桥的说明注记均不表示。 e.居民地 街区式居民地图形均以其轮廓形状来表示。其轮廓形状可作较大的概括。 农村式散列式或街区周围独立房屋的选取指标约为1/2。优先选取居民地的中心部分,其距离较远的房屋一律舍去,选取时应注意居民地的分布密度。 所选上的居民地均注出其名称。 f.道路网 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等级公路、等外公路)除次要支叉可舍外,全部表示。 机耕路作为高级道路的补充,仅表示通往镇、乡、大居民地的机耕路。小路一般不表示。 铁路车站、双线路上桥梁基本表示,不注站名。

GIS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背景:................................................................................................................ 2.设计目标.................................................................................................................... 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1.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 三、需求分析(系统定义).......................................................................................... 1.系统设计的方法........................................................................................................ 2.系统定义:................................................................................................................ 四、系统设计(系统结构体系、模块设计).............................................................. 结构体系设计:.............................................................................................................. 2.系统模块设计:........................................................................................................ 五、数据库设计.............................................................................................................. 1.概述............................................................................................................................ 2.需求分析.................................................................................................................... 3.概念设计.................................................................................................................... 4.逻辑模型.................................................................................................................... 5.物理设计.................................................................................................................... 6.数据字典设计............................................................................................................ 六、系统实施计划.......................................................................................................... 七、总结.......................................................................................................................... 设计背景与目标 1.设计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的规模日益扩展,传统的管理方法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提高效率,节省物力人力资源,大学校园的管理也将逐步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而地理信息系统(一种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市政、交通、电信、军事和旅游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从地理关系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与地理信息有关的问题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技术的发展恰好迎合了这个需求,可以为大学校园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大学校园多媒体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我校虽然已经有了较完善的校园多媒体管理系统,但是身为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选择这个题目显得更有意义,特建立我校的空间管理GIS系统。 2.设计目标 要求包括道路及道路基本信息、建筑基本信息、校园特殊标记的空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