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独立团的组建及历史背景
被称为“铁军”的叶挺独立团

被称为“铁军”的叶挺独立团叶挺独立团于1925年11月正式成立,是周恩来抽调黄埔军校毕业生中的革命青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筹建的以共产党员为主要骨干的部队,叶挺被广东区委推荐担任该团团长。
叶挺独立团名义上隶属第四军,实际上由中共广东区委具体领导,其干部的任免、调动和人员的补充全由共产党独立负责。
连级以上干部全是共产党员。
全团2000余人,85%的士兵是共产党员、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和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革命青年。
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
它是北伐军中政治素质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1926年5月初,叶挺率独立团从肇庆出师北伐,途经广州时,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给独立团连以上干部作了政治动员。
独立团官兵肩负着党的重托,出韶关,向湖南进军。
5月中旬,独立团击溃陈炯明的粤军1000余人,占领汝城,取得首战胜利。
5月底,叶挺接到第八军军长唐生智的告急电报,又率部冒雨兼程驰援安仁,经过两日战斗,先后击败敌军4个团的兵力,并乘胜追击,占领攸县,解除了唐生智部侧背所受的威胁,为北伐各军进入湖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两战两捷使叶挺独立团威名远扬。
北伐军兵临武汉,吴佩孚急忙调遣近3万人的兵力,企图利用粤汉路上三面环水,一面高山耸立的天险汀泗桥,死守待援。
因此,北伐军攻打汀泗桥,是北伐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8月26日,第四军的6个团对汀泗桥发起猛烈攻击。
敌人据险顽抗。
吴佩孚亲临督战,将“大刀队”分为8路监军,下令“退却者杀无赦”。
双方隔桥对峙,争夺十分激烈。
北伐军连续冲锋10多次。
汀泗桥4次易手。
双方伤亡很大。
27日拂晓,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的一部由农民带路,迂回到敌人背后,前后夹攻,终于突破敌人阵地,占领了汀泗桥。
接着,独立团乘胜追击,占领咸宁城。
吴佩孚又在同样地势险要的贺胜桥建立指挥部,集中4万多人的兵力,布置了3道防线,亲自坐镇指挥。
第四军奉命首先攻打贺胜桥。
叶挺独立团担任第一线主攻。
叶挺指挥部队连续作战,乘吴佩孚喘息未定之际,乘着夜色快速前进,直插敌人纵深阵地,完成了中央突破的任务。
叶挺独立团的组建及历史背景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叶挺独立团决战醴陵泗汾桥

叶挺独立团决战醴陵泗汾桥来源:时间:2011年04月29日作者:阅读:232【叶挺独立团于1925年11月21日在广东肇庆成立,团部设在肇庆阅江楼,全团有2100多人,设有三个营及两个直辖队。
1926年1月,叶挺独立团正式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
】泗汾历来为我市南乡片一个重要的集镇。
南临攸县,北达城区,可去株洲、长沙,一条铁河横贯东西,一座石桥沟通南北,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1926年7月10日,北伐军开始向醴陵进击。
先遣团的主攻方向是在正面的泗汾桥。
这是通向醴陵的门户,也是醴陵南方的咽喉。
敌人在这一带防守非常严密。
泗汾桥有敌人机关枪向河边射击,河中船只尽被北洋军掳去,北伐军无法渡河。
夺取大桥、正面向醴陵攻坚的任务,叶挺团长决定由二营和三营担任。
在进攻泗汾桥的同时,为牵制敌军兵力,叶挺令左翼一营向豆田攻击,一营的任务是从主攻方向的左翼,侧击敌人,牵制敌人增援的部队,同时防备敌人可能由这一线袭击我主攻部队的后路。
叶挺把这个重担交给一营,还特地把二营所属的六连,调给了一营指挥。
经过一夜的激战,情况已完全像预料的那样发展了:在农民侦探队和向导队的带领和协助之下,一营很快占领了河南岸的北军阵地,北军纷纷向醴陵城区逃去。
在中间泗汾桥一线,北洋军把醴陵外围和右翼株萍铁路线上的部队集中过来,倚托泗汾桥的地形,负隅顽抗。
从第二天拂晓开始,二营又向大桥发动了十多次冲锋。
但由于敌人的火力太强,始终没有攻过去。
.午夜3时,农民武装队将松树炮分置于敌人后方的高地上,实施袭击。
起初一两炮,敌人不动,武装队以鸟枪、梭镖等直接进攻敌人阵线,又以革命军旗招摇四周,以惶感敌人的军心。
此时,敌改变其注意力于武装队,在武装队派人带领下,独立团第三营第九连隐蔽接近北军阵营,从山路上突出到敌人后方,敌人还不知道革命军从何而来。
在泗汾桥的正面进攻中,二营长亲自到桥头组织火力,九连胡连长先带着敢死队往桥头上硬冲,刚到中间就中了敌人的炮弹牺牲了。
叶挺独立团:中共最早的建军活动

叶挺独立团:中共最早的建军活动作者:徐焰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7年第3期中国共产党人自1924 年同国民党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便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之中。
这时党的领导人也明白在中国开展工农运动离不开军事力量的保护,于是以参加黄埔军校的工作为开端,准备建立自己的军队。
正如毛泽东后来对党的工作所总结的那样:“从1924 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
”在北伐战争中被誉为“铁军”的叶挺部队,就是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创建军队的最重要成果。
通过参加黄埔军校,为党培养军事骨干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初期,主要开展了工人运动。
1923 年2 月,京汉铁路上发生了“二七惨案”,清楚地表明没有强有力的革命武装力量,便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开展工农运动并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
1924 年1 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后,共产党以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建立了国共双方党内合作。
随后中共中央便考虑运用苏俄红军的经验,把国民党在广东的现有军队改造成各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军,以实现党的二大提出的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基本任务。
孙中山通过长期的奋斗,深感利用军阀武装推动革命靠不住,在国民党—大召开后便在广州城东的黄埔岛上筹建陆军军官学校,准备建立国民革命军。
中共中央决定利用这一机会,用隐语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通告第六十二号”,其中强调:“望各地迅速多选工作不甚重要之同学,少校(注:指共青团)同学及民校(注:指国民党)左派同学。
自备川资和旅费,前往广州投考,以免该校为反动派所据。
此事关系甚大,各地万勿忽视。
”当时国内大部分省份的国民党党部改组是共产党人起主要作用,因此共产党人在许多地区实际上主持了黄埔军校的招生。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致辞,许多共产党员也以政治工作人员、学生的身份参加了典礼。
周恩来后来对黄埔第一期情况曾回忆说:“当时黄埔军校有六百学生,大部分是我党从各省秘密活动来的左倾青年,其中党团员五六十人,占学生的十分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国共的十年对峙)【内容概述】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
中共吸取二七罢工的教训,1923年召开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国民大革命由此开始。
进行东征,举行北伐,促进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
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抛出“整理党务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是中国革命逐步复兴的阶段。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秋收起义进行了夺取敌人中心大城市的革命尝试,文家市决策开始了中国革命在农村的发展。
此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为基地和以农民为基本力量的新阶段。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
1931年9月至1935年12月,是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的阶段。
国际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结果日本占领东北并逐渐深入到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在国内,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由于共产国际“左”倾策略的影响,王明“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12、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
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 主要史实。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二、学习重点:
1、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
2、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 (1)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进行多 次的斗争,都以失败告终。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共产 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使他深感改组国民党寻求新 的革命道路的重要性。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24年1月。 (2)地点:广州。 (3)出席的共产党代表:李大钊、毛泽东和林伯渠 等人。
课后作业
( D )6.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 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 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 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 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 民的事业”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课后作业
(2)指出材料二图中这场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主要战役有哪些? 战场:湖南、湖北; 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战争胜利进行的原因有 哪些? 原因: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战略战术得当,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广 大北伐将士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工农群众的 积极配合和支援;北洋军阀政府政治腐败,组 织涣散。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 B )1.国共两党能够实现合作的条件不包括 A.国共两党斗争的失败教训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苏联的帮助和促进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确定 ( B )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苏联的帮助 B.新三民主义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叶挺独立团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初步实践

叶挺独立团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初步实践作者:刘韦玲来源:《红广角》 2016年第2期(广东)刘韦玲【摘要】叶挺独立团名义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正规军队,自创建起便对如何走群众路线来开展国民革命运动,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些探索为后来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叶挺;独立团;群众路线叶挺独立团是“是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用大力组织、培养起来的一支革命武装”①,名义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正规军队。
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因作战勇敢,屡建奇功,被誉为“铁军”。
叶挺独立团还善于做群众工作,对如何走群众路线来开展国民革命运动进行了初步实践,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一、叶挺独立团体现“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一)独立团成立概况及其本质属性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尽管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创建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如何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仍没有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建军思想,但广东地方党组织已经开始了这一方面的探索。
当时,中共广东区委周恩来、陈延年等领导人在领导革命群众运动的实践中,深感建立一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并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军队作为国民革命军的核心力量和保障工农群众革命利益的重要意义,因而决定筹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
1925 年11 月,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和中共广东区委征得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的同意,以原铁甲车队为基础,在广东肇庆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十四团,叶挺任团长。
1926 年1 月,改称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
从性质上看,独立团不仅是一支有别于旧式军队的新型革命军队,而且是一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并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军队。
为组建这个团,周恩来、陈延年亲自谋划安排,人员经过严格考察和选定,不仅叶挺是中共党员,而且调集了20 名共产党员任连以上各级领导,同时还把孙中山交给共产党人管理的铁甲车队并入该团。
叶挺独立团为什么特别能战斗

叶挺独立团夏远生1926年6月初,叶挺独立团北伐先遣,首战湘东攸县渌田告捷。
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最早的一支革命武装旗开得胜之战,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和即将全面展开的北伐战争进退成败的关键之战,是革命军队与工农群众相互配合支持的经典之战,在党史、军史、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
从此,叶挺独立团下醴陵、入浏阳、克平江、战武昌,一路闯关夺隘,捷报频传,展示了特别能战斗的特质和特点。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都强调共产党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特质。
叶挺独立团独具的基因血脉,一是党魂,二是湘魂,三是忠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印证了“有灵魂”第一重要。
新时代党和人民要传承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革命斗争精神,凝心铸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基因特质之一:党魂叶挺独立团为什么特别能战斗?用叶挺的话来讲,“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
1927年1月,叶挺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荣获革命群众赠送的“铁军”盾。
叶挺说:“我们为什么能够建立这样的伟大的战功呢?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能成为铁军。
”党魂是叶挺独立团为什么特别能战斗的首要因素。
因此,毛泽东主张在北伐各军中都建立同独立团一样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部队,作为北伐的核心力量。
党魂、军魂的本质一致性,是决定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有别于其他军队的根本标志。
叶挺独立团在先遣北伐中表现了无比的战斗力,勇猛善战,屡建奇功,誉为“铁军”。
朱德总结说,叶挺独立团之所以铁,之所以特别能战斗,“军队中有中共的组织”是第一要素。
史料显示,叶挺独立团重视学习共产党理论,人手一个手抄本,抄录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学而时习之,武装头脑、振奋精神。
“特别能战斗”就是毛泽东在文章中第一次阐述的精神特质,给予独立团官兵以深刻的教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