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共享阳光[1]

合集下载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版)精品课件:9 共享阳光(共16张P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版)精品课件:9 共享阳光(共16张P

【时政链接】 2013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黑龙江主持召开部分省 区座谈会时强调,要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防止冲击社 会心理底线的事件频繁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政府的努力
【关键词】
农民工 融入城市
2013年11月20日,济南市农民工工作会在市农
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召开。会上,印发了市委、
第九课 共享阳光
情境激趣
目标导航
在双休日或节假日,三门峡 1.知道政府、社会在帮助
市一群身着红马甲的爱心志愿者 弱势群体方面所采取的积
通过QQ群相约,在爱心志愿者团 极努力
队负责人的带领下去帮助那些需 2.了解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要帮助的人。在广大市民的眼里,的途径和ຫໍສະໝຸດ 法,懂得从哪他们是爱的使者。
些方面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
的意见》。济南推出多项措施,帮农民工尽快
融入城市。为打破农民工落户城镇的门槛,济
南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
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市区以外的户口迁移限制。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你还知道党和政府采取的哪些类似的措施? 点拨:(1)党和政府采取措施保障农民工权益,为弱势群体 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维护了社会公平,使人民共享经济 建设成果。 (2)如:①义务教育免费提供教科书;②廉租房和经济适用 房制度;③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5)保障弱势群体的_基__本__生__活__,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 他们的_人__格__尊__严__,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6)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一个弱势群体受到歧 视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_协__调__发__展__的社会。

初中道德与法治_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共享阳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共享阳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共享阳光》教学设计《共享阳光》学情分析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是一个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体现。

关注弱势群体,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

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这样简单的环境之中,逐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失学问题、三农问题、下岗问题、贫富差距等各种社会问题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各种问题的认识已经不满足于感性的了解。

他们渴望对自己生活的社会和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初中学生正值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对社会现象很敏感,尤其对一些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充满愤慨;他们充满理想,热情地追求着大同世界的实现,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亲和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的关键时期。

如果能够让学生客观地了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及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培育学生的尊重、关心、同情弱者的人格,寻找消除这些不平等现象的途径和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这些现象,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值得注意的是,班级中有的学生生活优裕,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属于我们教科书中所列举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学生的自尊心,既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及其产生的原因,又要引导他们了解社会给予的支持以及对自己的期望,使之树立信心,发展自己。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学会尊重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其中包括自己的同学。

面对弱势群体,学生们在思想上可能认识不到“关爱和帮助”的重要性,他们对政府和社会帮助弱势群体的举措可能有所了解,但却不深刻;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可能存在不愿意帮助弱势群体的情况,甚至有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也可能有些学生能够给予弱势群体以实际的帮助,但却忽略了“尊重”的重要性。

因些,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行为引导。

《共享阳光》教学效果分析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第九课 共享阳光教案

第九课 共享阳光教案

第九课共享阳光第一课时政府的努力社会的力量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主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2.知识目标:知道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社会的责任。

了解我国政府和民间组织为帮助、扶持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正而做出的努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学会同情社会弱势群体,力所能及的帮助弱势群体,引导学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感受社会弱势群体的处境和需要,理解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并让学生理解认知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联系中考考点,关注民生求和谐。

预习内容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也是————。

2.目前,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做了哪些努力?3.你知道哪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民间组织?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检查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同时个别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查漏补缺。

自查、互查学案预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学生直观感受国家、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提问:“这组图片反应了什么问题?”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展示交流。

2.教师点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在通过实际行动,关爱、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平等的发展机会。

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

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1.阅读教材60页到63页的内容回答:(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也是————。

(2)、目前,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有代表性的举措)学生分组交流,汇报收获:目前,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有代表性的举措)教师归纳并板书2.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学生探究总结)(1)为了保障城乡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2)为了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3)为了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4)为了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教科版思品九年级第九课共享阳光PPT课件

教科版思品九年级第九课共享阳光PPT课件
30
贫困大学生绿色通道
• 为保证刚考入大学的贫 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入 学,教育部、财政部、 发改委2000年规定:各 高校都必须建立“绿色 通道”制度,即对被录 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 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 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 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 的资助措施,确保每位 新生都能够顺利入学。
31
(P63一段)
5
5.政府还通过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
,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救治和关怀政策,力
求为每个公民创造( 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的机会。
6.保障弱势群体的(
基本生活 ),
维护他们的(
基本权益
),尊重
他们的( 人格尊严
),是社会和谐
发展的重要内容。
6
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 展示质疑
• 1.我国政府在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 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 与正义方面做的努力)?
23
百姓心系住房
《廉租房保障制度》
24
(P61)
从2.5亿人到2900万人:中国扶贫 成就感动了世界。
2005年,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 人口减少24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减少 910万,中国脱贫人数再次改写世界纪 录。
25
26
修建村级 水泥公路
新修水 利工程
27
28
<三>我国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
(P62)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 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为解决高 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建立 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 系。
29
我国农村2007 年全面推行免除学 杂费政策; 2008 年春季学期起免除 城市义务教育学杂 费。

共享阳光说课稿

共享阳光说课稿

共享阳光说课稿共享阳光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共享阳光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弱势群体,它包括三课内容。

而第九课“共享阳光”则是实践阶段,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对主题内容的深化和展开。

因此,第九课是本单元的重点和落脚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以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力量为背景,对学生进行同情心的培养,激励学生主动关心、帮助弱者,从而为实现社会公平作出自己的努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学会同情社会弱势群体,力所能及的帮助弱势群体,引导学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主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知道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社会的责任。

了解我国政府和民间组织为帮助、扶持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正而做出的努力;了解帮助弱势群体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具体办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责任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学情分析:面对弱势群体,学生们在思想上可能认识不到“关爱和帮助”的重要性,他们对政府和社会帮助弱势群体的举措可能有所了解,但却不深刻;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可能存在不愿意帮助弱势群体的情况,甚至有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也可能有些学生能够给予弱势群体以实际的帮助,但却忽略了“尊重”的重要性。

因些,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行为引导。

学法分析:根据本课内容和初三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用“合作讨论,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主张先学后教,先思后问,先问后讲。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9.1《共享阳光》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9.1《共享阳光》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9.1《共享阳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享阳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我们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应该平等相待,共同进步。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平等、尊重的含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道德问题,他们可能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平等、尊重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我国,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无论他们的民族、地域、性别、年龄等。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3.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在我国,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的道德原则。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等、尊重的含义。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平等、尊重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的材料,用于课堂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共享阳光,即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平等、尊重的重要性。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九课共享阳光课件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九课共享阳光课件
看了这段材料,我们在帮助弱势群体 时应该怎样做?
1、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弱势群体。
面对这些情况,你该怎么办?
• 场景一:你同桌的父母是下岗工人,同桌 很喜欢你刚买的一款文具…….
• 场景二:在你回家的路上,天天看到一个 肢体健全的人讨钱…….
我 们 在 行 动
2、我们要学会帮助弱势群体。 3、我们要学会关心、弱势群体。
3、我们的关爱可 以帮助他们解决实 际困难,重新扬起 生活的风帆。
4、关爱弱势群体,维护 他们的基本权益和尊严是 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5、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 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二>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应怎样 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心情故事
我是一名残疾学生,性格比较 内向,在班上,同学们都很尊重和关 心我,看着我这不争气的腿,还莫明 其妙地冲着同学们发火,可同学们并 没有责怪我,想到我今天的做法,真是 后悔啊!这份友情真难得,我今后一 定要珍惜啊!
<二>我国实施扶贫开发
从2.5亿人到2900万人:中国扶贫成 就感动世界
2019年,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 口减少24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减少910万, 中国脱贫人数再次改写世界纪录。
原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盛赞中国 扶贫的成就之大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 比的”。
<三>我国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
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 第九课
一个小山村的生活变迁
小华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村民靠着领取最低 生活保障金生活。近几年来,国家出资帮村里建起了 一座现代化的养鸡场,村民靠养鸡盖起了二层小楼。 村里的孩子都领到了免费的教科书,坐在宽敞的新教 室里上课。小华的哥哥今年考上了大学,拿到了奖学 金。小华的叔叔一直在外打工,几年都拿不到工钱, 自从国家出台了一项措施,那些人再也不敢拖欠他们 的工钱了,叔叔的工友也靠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讨回 了工资。村里还专门建了一座小工厂,专门招收那些 残疾人,让他们也能有工作。而且,现在村里人看病 也不像以前那么难了。

共享阳光 教学设计

共享阳光 教学设计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共享阳光》教学设计一、分析学情这课知识在理解上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主要是涉及很多党和政府的政策对初中生来说了解不多。

学生基本上住校,在搜集资料上有一定难度。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对社会公平公正的维护是理解上的难点。

二、设计思路通过介绍我国政府组织、民间组织以及国际社会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重视和关爱,并了解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从各界的努力中获得勇气、信心和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理解公平和公正。

教学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有关材料,并在课堂上交流、分析材料,让学生获得感受和体验。

在讲述这些内容时,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通过教师列举我国政府为社会弱势群体所做的努力,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政府建立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弱势群体制定的政策、措施;了解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在政府制度保障下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事例;了解我国民间组织及国际组织在扶贫救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了解我国政府、民间组织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所采取的举措,使学生从社会各界的努力中得到勇气、信心和力量,感受到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爱。

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学会同情、尊重社会弱势群体,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关爱弱势群体的行动中来。

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社会的信任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同情、尊重、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体验社会弱势群体的困难,同情弱势群体的不幸,愿意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公平、公正。

【教学重点与难点】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政府及社会团体等为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所做的努力。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弱势群体生活图片,教师:现在存在一些生活窘迫、丧失劳动能力、丧失受教育机会、失去劳动机会或因战乱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人们,他们属于社会弱势群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你知道吗?
3 月____ 21 日被定为 ___
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6 月____ 20 日被定为“世界难民日” ___
12 月____ 1 日 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___
12 月____ 3 日被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___
400个孩子的“好爸爸”—郑承镇
交流分享:你还知道哪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感人事迹?
(2).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 展成果; (3).有利于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
2、我国政府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解决 民生问题/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 现所学教材的哪些观点?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 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④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⑤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 谐。
3、你认为解决弱势群体面临的问 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对于改善民生,你有什么建议?
•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根本途径) • 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③优先发展教育,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④健 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⑤实施 再就业培训,增加就业岗位;⑥建立基本医疗 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003、09、01
0531-82710636
中国扶贫基金会
救助内容
累计提供资金5亿多元
中华慈善总会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希望工程
累计提供资金15.93亿元 筹集捐款53亿元人民币,资助 338万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 生继续学业,重返校园 为近4000名贫困家庭的先天 唇裂儿童提供免费手术援助 向四川受灾儿童提供了总价值 超过1700万美元的物资
嫣然天使基金会
1、(请你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 营养改善计划? 2、(请你列举)我国为了维护教育公平而采取的措施 (1)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还有哪些? (2)实施“两免一补”、免费师范教育。 3、你将以怎样的行动支持这次行动?
(3)实施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 (4)建立贫困大学生“绿色通道”制度
2.漫画《处处暖人心》中此番景象的出现( A ) A.得益于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的关心和帮助 B.完全来自于农民自己的努力 C.表明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 D.表明城乡教育实现了平衡发展
二、综合题
从2011年秋季开始,我国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 划,国家将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国家 营养改善试点,每生每天补助3元以改善营养。这项计划将普惠 680个县市、月2600万在校学生。
…….
一个小山村的生活变迁
小华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村民靠着领取最低生活 保障金生活。近几年来,国家出资帮村里建起了一座现代 化的养鸡场,村民靠养鸡盖起了二层小楼。村里的孩子都 领到了免费的教科书,坐在宽敞的新教室里上课。小华的 拿不到工钱,自从国家出台了一项措施, 那些人再也不敢拖欠他们的工钱了,叔叔的工友也靠法律 援助中心的帮助讨回了工资。村里还专门建了一座小工厂, 专门招收那些残疾人,让他们也能有工作。而且,现在村 里人看病也不像以前那么难了。
从图片中你感受到什么?
有一条路叫举步维艰
有一种生活叫度日如年
有一种灾难让人无法承受
有一种渴望难以实现
自学提示: 阅读教材60页到63页的内容回答: 目前,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 体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有代表性 的举措)
政府帮助弱势群体的措施和制度

• • • • •
1、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扶贫开发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4、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 5、法律援助 6、帮助残疾人就业
为了促进城乡、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维护 社会的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浪费
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弱势群体提 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市居民医疗保障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我们在行动
你帮助过弱势群体吗?说一说当时的情况和感受.
宫海为什么拒绝夏雪的帮助?
温馨提示: 关爱、帮助也需要 合适、恰当的方式, 否则会过犹不及。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 学会尊重 学会关心 学会宽容 学会理解 学会帮助
政府的努力
1、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扶贫开发 3、大力发展教育 4、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 5、进行法律援助 6、帮助残疾人康复、就业
爱心大姐——林秀贞 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
交流分享:我们为什么
要帮助弱势群体?(阅读教材
66—70页,回答问题。)
无私救助失学儿童的好人—丛飞
①扶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大 家的支持与尊重
③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和尊重他们的基 本权益和人格尊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④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 快乐,也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合作探究:材料中体现了政府帮助弱势群 体的哪些措施和制度?
收获园地
1、最低生活保障
2、扶贫开发
3、免费义务教育 4、奖学金(绿色通道) 5、 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 6、法律援助 7、帮助残疾人就业 8、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红十字会
探究平台: 你知道还有哪 些救助弱势群体 的社会组织?
春蕾计划
社会组织
★就业援助制度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
★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
实施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扶 贫开发。
从2.5亿人到2900万人:中国扶贫成就感动世界
从材料中你感受到什么?
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政府 致力于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促进教育公平,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2为单选,3、4为多选) 1.2010年11月2日,《西海农民报》报道:青海省各级 扶贫开发部门开拓创新,强化举措,促进了贫困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达到1 295 元,比2005年底的855元增加440元。预计今年贫困地 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以上,减少贫困人口19万。 这体现了( )B A.青海解决了贫困人口问题 B.政府切实履行了关爱和帮助弱势群体的责任 C.社会组织关心、帮助和支持弱势群体 D.青海省的人均收入排在全国前列
…….
共 享 阳 光
社会的力量
1、春蕾计划 2、中国扶贫基金会 3、联合国难民署 4、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我们的关爱
1、学会尊重 2、学会关心 3、学会宽容 4、学会理解 5、学会帮助
思维拓展
1、我国政府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 (解决民生问题)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

、 、
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免费提供教科书 对生活困难学生给以生活补助费 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
、 、
这些措施的实施,给贫困学生带来了哪些好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提供法律援助
通城劳动部门为川籍农民工讨回血汗钱37万
08年10月8日,农民工陈昌富一行3人,代表四川德 阳市67名在通城务工的农民工,感谢通城县劳动监察大 队为其讨回工资近37万元。 6月,陈昌富、叶桂才等140人组成四川广汉施 工队,经人介绍与山东一建设分公司驻通城项目部签订 了土建工程务工协议。工期进展两个月后,该项目部拖 欠施工队工资36.9万元,涉及67名川籍民工。陈昌富在 多次找项目部经理催讨无果的情况下,8月20日来到通 城县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该大队通过10天的深入调查取 证、协调,山东一建设分公司于9月1日现场兑付了67名 农民工的所有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