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例和百分比

比比例和百分比
比比例和百分比

比、比例和百分比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一、 比和比的基本性质

1、比:a 、b 是两个数或两个同类的量,为了把b 和a 相比较,将a 与b 相除,

叫做与的比。记作a :b ,或写成

b

a ,其中0

b ;读作a 比b ,或a 与b 的比;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2、比值:比的前项a 除以后项b 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如4:6=32,32是4:6的比值)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

值不变

例题1: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9:15(2)1.5:0.5(3)16时:2天(4)212:5

4 例题2:化简下列各比:

(1)48:64(2)220cm :1.1m (3)31:41:6

1(4)4.6:0.65 例题3:利用下列已知条件,求a :b :c

(1)a :b =5:3,b :c =2:3(2)a :b =21:3

1,b :c =0.3:0.2; 二、 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即:a ,b ,c ,d 四个量中,

如果a :b =c :d ,那么就说a ,b ,c ,d 成比例;其中a ,b ,c ,d 分别叫做第一、二、三、四比例项,a ,d 叫做比例外项,b ,c 叫做比例内项。

2、比例中项:如果两个比例内项相同,即a :b =b :c ,那么把b 叫做a 和

c 的比例中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 :b =c :d 或d

c b a =,那么bc a

d =. 反之,如果a ,b ,c ,d 都不为零,且bc ad =,

那么a :b =c :d 或d

c b a = 例题1:将已知比例

5

32=x ,改写成以x 为第四比例项的比例式是____________ 例题2:当x 取何值时,它与2、3、4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例题3:求下列各式中的x :

(1)x :511416=:2(2)x :5=75(3)4

350=x 例题4:小明步行8千米需要2小时,如果以同样的速度步行14千米,那么需

要多少小时?

例题5:1300千米,那么地图上上海到北京的距离约是多少厘米? 三、 百分比的意义

1、百分比:把两个数量的比值写成

100

n 的形式,称为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记作n %.

2、小数化成百分数:将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在右边添上百分号(如:4747.0→%,8.2028.0→%,27373.2→%,303.0→%)

3、百分数化成小数:将%前数字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同时去掉后面的百分号(如402.0%2.40→,252.1%2.125→,0052.0%52.0→,2%200→) 例题1: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除不尽的在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1)006.0(2)52(3)431(4)2(5)3

2(6)1.55 例题2:将下列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1)3%(2)1.25%(3)200%(4)99.9%(5)120%

例题3:将下列百分数化成分数:

(1)25%(2)37.5%(3)55%(4)0.4%(5)135%

六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分数与百分数、比与比例)备课讲稿

分数、百分数、比与比例实际应用 辅导时间:2013.4.16下午 辅导老师:叶文彬 一、计算。 1.100×(31×4 +34×7 +37×10 + …… +397×100 2.1+21+41+81+161+321+64 1 3. 4. a ×17 +b ×1 7 =30,那么2(a +b )= 二、填空。 1.把5米长的钢筋锯成每段一样长的小段,共锯8次,每段占全长的( — ),每段长( )米。如果锯成两段需2分钟,锯成8段共需( )分钟。 2.甲数的 56 等于乙数的 2 5 ,甲︰乙=( )︰( ) 3.一个分数,它的分母加上3可约分成 37 。它的分母减去2可以约分成 2 3 ,这个分数是( ) 4.要使7 25 扩大5倍,如果把分子加上21,那么分母就必须( )。 5. 那么 a :b :c =( ) 6.某班一次考试的平均数是70分,其中75%的人及格,他们的平均分是80分,求不及格的人的平均分是( )分。 7.六(1)班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80%,最近又来2名女同学,这时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的88%,现在全班有( )人。 8.一条公路,甲乙两队合修12天完成,现在甲队修了3天后,再由乙队修1天,共修了公路的15%,若这条公路由甲队单独修,需要( )天完成。 9.某车间计划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加工40个零件,则比计划推迟1天完成,如果每天加工50个零件,则比计划提前2天完成,这批零件共有( )个。 10.甲、乙两家商店出售同一款兔宝宝玩具,每只原售价都是25元,为了促销,甲店先提价10%,再降价20%;乙店则直接降价10%.那么,调价后对于这款兔宝宝玩具,( )店的售价更便宜,便宜( )元。 11.小强和小林共有邮票400多张,如果小强给小林一些邮票,小强的邮票就比小林的少 ;如果小 林给小强同样多的邮票,则小林的邮票就比小强的少 ,那么小强原有( )张邮票,小林原有( )张邮票。 12.过年时,某种商品打八折销售。过完年,此商品提价( )%可恢复到原来的价格。 13.一水果店运进梨和苹果的重量比是3∶2,当卖出15千克梨后,苹果的重量与梨相等。原来梨有 ( )千克,苹果有( )千克。 14. 某班一次数学考试,所有成绩得优的同学的平均分数是95分,没有得优的同学的平均分数是 80分。已知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不少于90分,那么得优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比例至少是( ). 六年级数学竞赛辅导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百分数及比的知识点总结

,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百分数及比知识点总结(一)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整数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方法 (二)分数乘分数 1、意义:表示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方法: 2、一个数乘比 1 大的数,所得的结果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乘比 1 小的数,所得的结果比 原来的数小。 (三)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简算 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2、合理地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变得简便。 (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解题规律:一个数×几分之几 二、倒数的认识 1、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不为 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3、1 的倒数是 1,0 没有倒数。大于 1 的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 1 ,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 1。 三、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转化成分数的连乘来计算】 3、一个数除以比 1 大的数,所得的结果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除以比 1 小的数,所得的结 果比原来的数大。 4、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方程解(方程解法:设 这个数为 x , x ± 几分之几 × x = 多少) 四、认识比

) ×c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2、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a:b=a÷b= a b (b≠0) 3、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叫比值。(注: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 分数、小数,不带单位名称)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5、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也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除了 1 以外没有其它公 因数。 6、化简: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对比进行化简,方法:先把比的前、后项变成整数,再用前项 除以后项(分数形式),最后写成比的形式。注: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意义 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不同】 7、按比例分配问题:将一个数量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几个部分,求每个部分是多少,这类 问题称为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方法:先求出总份数,再求一份的数量,最后按比例分配 或者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 五、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 运算顺序: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 2、 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a+b=b+a 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乘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 (a+b)×c=ac+bc ac+bc=(a+b)×c (a-b)×c=ac-bc ac-bc=(a-b) 运算性质:减法—连减式 a-b-c=a-(b+c) 除法—连除法 a÷b÷c=a÷(b×c)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注:对于题中出现的带单位与不带单位的分数,要注意它们的意义不一样。 六、认识百分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2、分数可以表示分率和数量,但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不能表示数量,所以百分数不能跟单 位。 3、我们不能说分母是 100 的分数叫做百分数,因为它有可能是表示数量的分数。 (比如:

比与比例数学教案.

比与比例数学教案 2018-12-31 该板块主要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及应用,除了对基本概念的复习外,还注重沟通比和比例间的关系及与分数、除法的联系。 例题:关于比、比例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对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的复习。 教学时,以问题“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引入,让学生自主地回顾知识。学生可能会想到很多,同时也会感到这些知识点比较零乱、无序、缺乏系统化,进而激发学生梳理这部分知识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重点对比、比例、比例尺的意义及比和比例的性质、化简比、求比值、解比例、求图上(实际)距离、判断正(反)比例等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讨论与交流”是从知识内在联系方面进行整理,重点弄清楚比、比例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自主讨论比、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借助于下图,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意义上区分:“比”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除法”表示的是一种运算;“分数”则是一个数。 教学第二个问题时,结合第一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自主交流,能体会到比、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教学第三个问题时,可在对比和比例意义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明确“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而“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了解比是比例的基础,比例是比的扩展,没有两个相等的比是组不成比例的。还要弄清楚不是任意的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的,-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所以,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要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可借助下面的表格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上面的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数学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1题,是运用逼和比例尺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信息中比及比例尺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然后再结合实际意义感受比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第2题是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测量大树的高度:

六年级数学比例和百分比应用题专项练习

六年级数学比例和百分比应用题专项练习 24.(本题满分7分) 已知5公斤甘蔗可榨出甘蔗汁3公斤,问: (1)120公斤甘蔗可榨出甘蔗汁多少公斤? (2)要想得到60公斤甘蔗汁,需要甘蔗多少公斤? 25.(本题满分7分) 某商店以每件20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服装,加价40%后作为定价出售. (1)求该服装的售价是每件多少元? (2)促销活动期间,商店对该服装打八折出售,这时每件服装还可盈利多少元? 24.(本题满分7分) 某居民小区的平均房价原来为每平方米18000元,将现在的房价打8.5折,问: (1)现在房子的售价每平方米多少元? (2)买房还需缴纳总房价的1.5%的契税,那么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按现在的价格购买应付多少元?

24.(本题满分7分) 小丽把2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存期三年,每年的年利率是4.65%,到期后小丽可以拿到本利和共多少元? 24.(本题满分7分) 一汽车销售公司,2013年10月份销售了250辆A型汽车,11月份销售A 型汽车的数量比10月份下降了20%,预计12月份的销售量比11月份再下降5%,那么12月份这家销售公司销售A型汽车多少辆? 24.(本题满分7分) 据报道:“2014年第四季度网上商城液晶电视的出货量为13.6万台,比2014年第三季度增长了33%,占全国液晶电视市场的份额已经从9%提高到了15%.”求2014年第三季度网上商城液晶电视的出货量.(精确到0.1万台)

26.(本题满分8分) 某电视机厂每个月可生产A型电视机1000台,每台电视机的成本价为2500元.现有两种销售方法:第一种,每台电视机加价25%,全部批发给零售商;第二种,全部由厂家直接销售,每台电视机加价30%作为销售价,每月也可售出1000台,但需每月支付销售门面房房租和销售人员工资等费用共15万元.两种销售方法厂家都需按销售总额的15%缴纳营业税. (1)如果厂家直接销售,电视机全部销售完后,需缴纳营业税多少元? (2)应选择哪一种销售方法,厂家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24.(本题满分7分) “光伏”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简称,就是利用平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来发电(绿色环保).如果以上海现有2亿平方米平屋顶的1.2%用作并网发电,那么每年能发电4.3亿度.求每年每平方米平屋顶平均发电多少度.(精确到1度) 25.(本题满分7分) 老王家买了一套房子,总价460万元,如果一次性付清房款,就有九五折的

六年级奥数之比例与百分数

比例与百分数 1.迎春农机厂计划生产一批插秧机,现已完成计划的56%,如果再生产5040台,总产量就超过计划产量的16%.那么,原计划生产插秧机多少台? 2.圆珠笔和铅笔的价格比是4:3,20支圆珠笔和21支铅笔共用71.5元.问圆珠笔的单价是每支多少元? 3.李大娘把养的鸡分别关在东、西两个院内.已知东院养 鸡40只;现在把西院养鸡总数的1 4卖给商店,1 3 卖给加工厂, 再把剩下的鸡与东院全部的鸡相加,其和恰好等于原来东、西两院养鸡总数的50%.原来东、西两院一共养鸡多少只? 4.用一批纸装订一种练习本.如果已装订120本,剩下的

纸是这批纸的40%;如果装订了185本,则还剩下1350张纸.这批纸一共有多少张? 5.有男女同学325人,新学年男生增加25人,女生减少5%,总人数增加16人.那么现有男同学多少人? 6.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45%,再放人16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25%那么,这堆糖果中有奶糖多少块? 7.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l,如果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变为7:5.那么两包糖重量的总和是多少克?

8.有若干堆围棋子,每堆棋子数一样多,且每堆中自子都占28%.小明从某一堆中拿走一半棋子,而且拿走的都是黑子,现在,在所有的棋子中,白子将占32%.那么,共有棋子多少堆? 9.幼儿园大班和中班共有32名男生,18名女生.已知大班中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中班中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1,那么大班有女生多少名? 10.某校四年级原有2个班,现在要重新编为3个班,将原一班的号与原二班的丢组成新一班,将原一班的{与原二班的吉组成新二班,余下的30人组成新三班.如果新一班的人数比新二班的人数多10%,那么原一班有多少人?

比例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内容:小升初专项训练 比例百分数篇 一、教学目标 1 【例2】(★★)把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 20%,另一边增加2米,得到一个长方形.它与原来的正方形面积相等.问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例3】(★★★)学校男生人数占45%,会游泳的学生占54%。男生中会游泳的占72%,问在全体学生中不会游泳的女生占百分之几?

【例4】某校四年级原有2个班,现在要重新编为3个班,将原一班的1/3与原二班的1/4组成新一班,将原一班的1/4与原二班的1/3组成新二班,余下的30人组成新三班。如果新一班的人数比新二班的人数多10%,那么原一班有多少人? 【例5】(★★★)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14:5,如果长减少13厘米,宽增加13厘米,则面积增加182平方厘米,那么原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91人, 【例9】(★★)某商店进了一批笔记本,按 30%的利润定价.当售出这批笔记本的 80%后,为了尽早销完,商店把这批笔记本按定价的一半出售.问销完后商店实际获得的利润百分数是多少? 【例10】(★★★)A,B,C三个试管中各盛有10克、20克、30克水。把某种浓度的盐水10克倒入 A中,混合后取出10克倒入B中,混合后又从 B中取出 10克倒入 C中。现在

C中盐水浓度是 0.5%。问最早倒入A中的盐水浓度是多少? 【例11】(★★★)小明到商店买红、黑两种笔共66支。红笔每支定价5元,黑笔每支定价9元。由于买的数量较多,商店就给予优惠,红笔按定价85%付钱,黑笔按定价80%付钱,如果他付的钱比按定价少付了18%,那么他买了红笔多少支? 【例12】制鞋厂生产的皮鞋按质量共分10个档次,生产最低档次(即第1档次)的皮鞋 180 1、 加 2、B点 3、%后, 4、(★★★)甲乙两人各有一些书,甲比乙多的数量恰好是两人总数的1 4 ,如果甲给乙20 本,那么乙比甲多的数量恰好是两人总数的1 6 。那么他们共有多少本书? 5、(★★★)甲、乙、丙三位同学共有图书108本.乙比甲多18本,乙与丙的图书数之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和比例练习题

比和比例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3、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5、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7、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8、比例: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4=9:12)。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0、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一.填空

1、0.6=3:()=()÷15=()成=()% 2、11 2 : 0.75的比值是(),把它化为最简的整数比是() 3、比例4:9=20:45写成分数形式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乘法形式是() 4、18的约数有(),选出其中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5、在比例尺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2 5 ,另一个外项是() 7.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8、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学校的国旗宽是128厘米,长应该是( )厘米。 9、三角形底一定,它的高和面积成()比例。 10、用0.2 、 6、 30、 1这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式是()和() 11、某厂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的2 3 ,女职工与男职工的人数比是() 12、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4,它们的体积比是() 13、如果3a=2b,那么a:b=():() 14、从A地到B地,甲用12分钟,乙用8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 ) 15、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小圆和大圆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比比例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比、比例尺和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项练习(一) 1、在一幅地图上用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80千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 000000 5 1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3、在比例尺是 000000 8 1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4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4、在一幅1: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杭州到南京的距离是8.4厘米;而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杭州到南京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5、某小学五、六年级共植树750棵。六年级有90人参加,五年级的60人参加。如果人数分配,五、六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6、一种农药,药与水按1:8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药水405千克,需多少水?12千克的药可配制多少千克农药? 7、四、五、六三个年级参加植树。他们种的棵数比是2:3:3。已知四年级比六年级少种48棵。三个级年共植树多少棵? 8、在一幅比例尺是1:20的施工图纸上,量得一块长方形土地的长是5厘米,宽是3.5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南星机械厂要加工120万个机器零件,已经加工了25%,剩下的按2:3分配给甲、乙两个车间。每个车间分配到多少万个? 10、某乡购到一批化肥,按5:7分配给甲、乙两村,已知乙村比甲村多40包。这批化肥共多少包? 11、工地上甲、乙两个仓库所存水泥的比是5:3,乙、丙两仓库所存水泥的比是3:4。已知乙、丙两个仓库共有水泥560吨。甲仓库原有水泥多少吨? 12、甲、乙两队合修一段长3600米的公路,8天完工。已知甲队与乙队工作效率的比是5:4。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13、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3:4:5。已知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6分米,求第三边的长。 14、两筐苹果,已知第一筐与第二筐的重量比是5:6。如果从第二筐取出15千克放入第一筐,那么两筐重量相等。这两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15、小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8 1,第二天看了60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全书的页数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6、有一块铜与锌的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2:3,如果再加入6克锌,就得到新的合金36克。新合金中铜有多少克? 比、比例尺和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项练习(二)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4米,长与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某煤矿有一堆煤,把其中的72%按5:3卖给甲、乙两个工厂,甲、乙两个工厂各买到这堆煤的百分之几? 3、仓库里第一天和第二天运进水泥的重量比是2:3,第三天运进水泥与第一天一样多。这样三天共运进224吨。第二天运进水泥多少吨? 4、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已加工与未加工的个数比是1:3,再 加工400个后,已加工的占总数的 3 1。这时加工的零件有多少个? 5、修路队三天修一条路。三天所修的比是4:5:3,第三天比第二天少修120米,第二天修多少米?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1)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1、比的意义和性质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9 : 6 =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习题: 一、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基本性质和商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3、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 4、比的前项乘5,后项除以1/5,比值不变。() 5、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5. () 6、“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与“宽与长的比”,意义相同,结果表达不同。() 7、2/5既可以看做分数,也可以看做是比。() 二、应用题。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 (1)写出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并化简。 (2)写出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2.育才小学参加运动会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3,其中女生72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食品店有白糖和红糖共360千克,红糖的质量是白糖的。红糖和白糖各有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162人,两车间的人数比是5∶7。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 5.有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00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地有多少平方米? 6.建筑用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子按5∶4∶3搅拌而成,某公司建住宅楼需混凝土2400吨,需水泥、沙、石子各多少吨? 外项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例如:9 :6 = 3 : 2

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3、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一、填空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2)在5:4中,比的前项是(),后项是(),比值是() (3)8:9读作:(),这个比还可以写成()。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这叫做()。 (5)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分数的(),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分数的(),比值相当于除法里的(),分数的()。(6)因为除法里的()不能是零,分数的()不能为零,所以比的()不能为零。 (7)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数与乙数的比是(),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一、求比值。 18:15 : 20分:1/3时 35:45 360:450 : 18:2/3 3/20:4/5 : 二、化简比 (1)56 :1524 (2)30分钟:小时(3)15 吨:400千克(4):74 (5)6400 :2400 (6) 80 :2000 (7): (8)3/8:5/6 5、比例尺: 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即: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和比例知识点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和比例知识点

---------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一、写(写出数量关系式) 1、根据数量间的关系或公式,写出数量关系式。

如,①宽一定,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是否成正比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到“ 宽(一定)长 长方形的面积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是相关联的量,宽一定,也就是它们的比值一定, 所以“宽一定,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是成正比例”。 ②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是否成反比例。根据“底面积×高×3 1 =圆锥的体积”得到“底面积× 高=圆锥的体积×3”,因为底面积和高是相关联的量,圆锥的体积一定,“圆锥的体积×3"的结果也一定,就是底面积和高的积一定(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3(一定)),所以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是成反比例。 2、注意:写出的数量关系式,其中的一边(左边)只能有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不能有多余的量和数字。 如,“(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的左边就多了×2,应变为“(长+宽)=2 长方形的周长 ” 又如,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面积和高。可以这样写关系式: (a +b )×h ÷2=s →(a +b )×h ÷2÷h=s ÷h →(a +b )÷2 =s ÷h → s ÷h=(a +b )÷2,因为上底和下底不变,(a +b )÷2的结果也是一定的,所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3、还有些数量之间是无法写关系式的。 如,“小明的身高和跳高的高度成正比例”是无法写出关系式的。 二、看(1、看是否相关联2、看是否能变化3、看是否商(积)一定) 1、看是否相关联:也就是一个量变化了,另一个量是否也会随着变化。 如,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就是相关联的量,因为长变化了,宽也会随着变化。 又如,圆的周长一定,π和直径就不是相关联的量。因为不管直径怎么变,π总是等于3.14……,不会随直径而改变。 2、看是否能变化:也就是这两个量都是能变化的,不是固定的。 如,上例的π就不是能变化的量。

百分数与配比问题数量关系

一、商品的出售 例1某商品按定价的 80%(八折或 80折)出售,仍能获得20%的利润,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百分数是多少? 解:设定价是“1”,卖价是定价的 80%,就是0.8.因为获得20% 定价的期望利润的百分数是 答:期望利润的百分数是50%. 例2 某商店进了一批笔记本,按 30%的利润定价.当售出这批笔记本的 80%后,为了尽早销完,商店把这批笔记本按定价的一半出售.问销完后商店实际获得的利润百分数是多少? 解:设这批笔记本的成本是“1”.因此定价是1×(1+ 30%)=1.3.其中 80%的卖价是 1.3×80%, 20%的卖价是 1.3÷2×20%. 因此全部卖价是 1.3×80%+1.3 ÷ 2×20%= 1.17. 实际获得利润的百分数是 1.17-1= 0.17=17%. 答:这批笔记本商店实际获得利润是 17%. 例3 有一种商品,甲店进货价(成本)比乙店进货价便宜 10%.甲店按 20%的利润来定价,乙店按 15%的利润来定价,甲店的定价比乙店的定价便宜 11.2元.问甲店的进货价是多少元? 解:设乙店的进货价是“1”,甲店的进货价就是0.9. 乙店的定价是 1×(1+ 15%),甲店的定价就是 0.9×(1+20%). 因此乙店的进货价是 11.2÷(1.15- 0.9×1.2)=160(元). 甲店的进货价是 160× 0.9= 144(元). 答:甲店的进货价是144元. 设乙店进货价是1,比设甲店进货价是1,计算要方便些. 例4开明出版社出版的某种书,今年每册书的成本比去年增加 10%,但是仍保持原售价,因此每本利润下降了40%,那么今年这种书的成本在售价中所占的百分数是多少? 解:设去年的利润是“1”. 利润下降了40%,转变成去年成本的 10%,因此去年成本是 40%÷10%= 4. 在售价中,去年成本占 因此今年占 80%×(1+10%)= 88%. 答:今年书的成本在售价中占88%. 因为是利润的变化,所以设去年利润是1,便于衡量,使计算较简捷. 例5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 50%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掉 70%的商品.为尽早销掉剩下的商品,商店决定按定价打折扣销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的期望利润的82%,问:打了多少折扣? 解:设商品的成本是“1”.原来希望获得利润0.5. 现在出售 70%商品已获得利润 0.5×70%= 0.35. 剩下的 30%商品将要获得利润 0.5×82%-0.35=0.06. 因此这剩下30%商品的售价是

比例的意义

“说课标说教材”主题研讨 教学内容:课本40页的内容 课题:比例的意义执教:周洲说课时间:20190320 一、说教材:(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本知识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开篇知识,该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而该节内容是本书的重点内容,比例的认识是否到位,关系到后面所学的知识。 该点的教学目标在于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组成与否关键条件,并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重点在于理解比例的意义,难点在于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学情:(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技能、学习能力、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分析等) 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下比,了解比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知道比值求法和化简,为该知识点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该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师的提示下,自己去算,然后观察比较。而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定的观察方法,观察能力。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其学习能力的体现,便是其态度的体现,对于新知识并且是有关联的知识,学生的态度可能随便,原因有几种,一是对以前学的知识遗忘,突然要自己自主,不知所措;二是自主学习,学生找不到主,再求比值之后,到观察时,学

生可能不知道观察什么;三是学生对以前知识不感兴趣,涉及到现在的后延,可能不感兴趣,积极性不强;最后是学生在学习时,和以前的知识纠缠,导致知识混淆,使得两个知识都没掌握。 三、说模式: 教师引导,学生主体。遵循观察——计算——观察、比较——归纳——应用的学习过程。 四、说设计:(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比例的意义及其应用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流程如下。 (一)对以往相关知识的复习,这节内容可以与新课导入同步进行;在出示国旗时,让学生观察的同时写出几组比,并求出比值。 (这样既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导入新课,激励同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计算能力,引发学生思考这一行为的目的何在)(二)就学生计算其中两组比的比值进行观察,让学生发现这两组比的比值相等,此时可以说这两个比相等,继而引导学生们用等号连接。 (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信心,因为这个信息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其次用等号连接,既让学生明确这是两个相等的比,同时也能明确这是一个等式) (三)趁热打铁,让学生在剩余的国旗数据中,找出两个相等的比,并用等号连接,继而引出比例的意义: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和比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比和比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1)教材首先以小精灵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比和比例的基础知识,比较它们的联系与区别。通过例1,借助表格梳理,引导学生重温比和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和基本性质,体现让学生自主归纳的思想。 (2)例2,仍然借助表格的方式,梳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把学生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学会整体地、一般性地把握知识,使知识融会贯通,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思想。 (3)例3,让学生回顾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揭示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内在一致性。 (4)例4,让学生复习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的概念,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两种量成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培养学生的函数思想。 教学建议 (l)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 本节内容几乎涵盖了比和比例的全部知识点,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自主归纳与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例如,让学生梳理比、比例、正(反)比例的前后承接关系,了解概念的逐步发展。通过课上交流,把自己整理过程中不够完备的地方进行补充、完善。 (2)引导学生发现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除了让学生理清前面所述的比、比例、正(反)比例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外,还要像例2、例3那样,把相关的概念、性质放在一起进行整理,使学生看到不同形式背后的一致性。如例2,除了让学生交流展示

自己整理的结果,还可追问: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吗?即a b =a÷b=a:b(b≠0),并由此 引出例3的问题,将表面上看似不同的三个知识整合为本质相同的“一个知识”。 (3)加强函数思想的教学。 例4,通过实例理解、描述正、反比例的概念时,要注意强调“前提”,即在什么前提下,哪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在什么前提下,哪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比例与百分数应用题

比例与百分数应用题 比和比例,是小学数学中的最后一个内容,也是学习更多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有了“比”这个概念和表达方式,处理倍数、分数等问题,要方便灵活得多. (一)两个数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商. 两个数a与b(b≠0)的比可记为: 因此,除法、分数、比例实质上是一回事.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 (二)两个数的比叫做单比,两个以上的数的比叫做连比,如a∶b∶c(b≠0,c≠0),我们有时需要把几个单比化成连比.连比也满足比例的基本性质,即: a∶b∶c=na∶nb∶nc(n≠0) (三)如果两个变数y和x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那么称y与x成正比例关系. (四)如果两个变数x和y的乘积一定,那么称x与y成反比例关系. 例1.去年某地区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中,少数民族的同学占五分之一.今年全区参赛的学生增加40%,这样,少数民族的同学就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与去年相比较,今年少数民族学生参赛人数增加了百分之几? [答疑编号5721150101] 【答案】75% 【解答】 关键在于设好单位“1”,如读到“少数民族的同学占五分之一”的时候,就要想到“五分之一”是谁的五分之一. 去年:总人数“1”, 少数民族, 今年,总人数:1 今年,少数民族: 增加: 总结:单位“1”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最关键的一个要素. 例2.手表比闹钟每时快60秒,闹钟比标准时间每时慢60秒.8点整将手表对准,12点整手表显示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 [答疑编号5721150102] 【答案】11点59分56秒 【解答】按题意,闹钟走3600秒手表走3660秒,而在标准时间的一小时中,闹钟走了3540

比、比例和百分比

比、比例和百分比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一、 比和比的基本性质 1、比:a 、b 是两个数或两个同类的量,为了把b 和a 相比较,将a 与b 相除, 叫 做与的比。记作a :b ,或写成b a ,其中0≠ b ;读作a 比b ,或a 与b 的比;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2、比值:比的前项a 除以后项b 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如4:6=32,3 2是4:6的比值)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 变 例题1: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9:15 (2)1.5:0.5 (3)16时:2天 (4)212:5 4 例题2:化简下列各比: (1)48:64 (2)220cm :1.1m (3)31:41:6 1 (4)4.6:0.65 例题3:利用下列已知条件,求a :b :c (1)a :b =5:3,b :c =2:3 (2)a :b =21:3 1,b :c =0.3:0.2; 二、 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即:a ,b ,c ,d 四个量中,如果a : b = c : d ,那么就说a ,b ,c ,d 成比例;其中a ,b ,c ,d 分别叫做第一、二、三、四比例项,a ,d 叫做比例外项,b ,c 叫做比例内项。 2、比例中项:如果两个比例内项相同,即a :b =b :c ,那么把b 叫做a 和c 的 比例中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 :b =c :d 或 d c b a =,那么bc a d =.

反之,如果a ,b ,c ,d 都不为零,且bc ad =,那么a :b =c :d 或d c b a = 例题1:将已知比例5 32=x ,改写成以x 为第四比例项的比例式是____________ 例题2:当x 取何值时,它与2、3、4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例题3:求下列各式中的x : (1)x :511416=:2 (2)x :5=75 (3)4 350=x 例题4:小明步行8千米需要2小时,如果以同样的速度步行14千米,那么需要多 少小时? 例题5:1300千米,那么地图上上海到北京的距离约是多少厘米? 三、 百分比的意义 1、百分比:把两个数量的比值写成 100 n 的形式,称为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记作n %. 2、小数化成百分数:将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在右边添上百分号(如:4747.0→%,8.2028.0→%,27373.2→%,303.0→%) 3、百分数化成小数:将%前数字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同时去掉后面的百分号(如 402.0%2.40→,252.1%2.125→,0052.0%52.0→,2%200→) 例题1: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除不尽的在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1)006.0 (2)52 (3)4 31 (4)2 (5)32 (6)1.55 例题2:将下列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1)3% (2)1.25% (3)200% (4)99.9% (5)120% 例题3:将下列百分数化成分数: (1)25% (2)37.5% (3)55% (4)0.4% (5)135%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有关知识,说说你对比已经有了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 2、课件显示: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 ⑴3:5 和18:30 ⑵0.4:0.2 和 1.8:0.9 ⑶5/8:1/4 和7.5:3 ⑷2:8 和9:27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为新课做好准备。] 二、认识比例的意义 (一)认识意义 1、指名口答上题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 师问:口算完了,你们有什么发现吗?(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 2、师: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3:5=18:30。 师: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

师: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求比值,发现有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自然流畅地引出比例。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衔接。]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 (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 5、那好,我们就先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观察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 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设计意图: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本环节让学生先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学生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教师再精简语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总结得出概念之后,教师没有嘎然而止,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读一读,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比例,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的内涵的理解。] (二)练习 1、出示例1根据下表,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再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完成练习纸第一题。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⑴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⑵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的比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比和比例及百分数

比和比例及百分数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比值不变. )0(:::≠= =k k b k a kb ka b a (2)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最简整数比:最简整数比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它们互素 (3)连比以及三连比的性质 (1)如果 k n m c b a k n c b n m b a ::::,::,::===那么 (2)如果k c k b k a ck bk ak c b a k ::::::,0==≠那么 3.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都不能是0. (1)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中,两个内项和乘积,等于两个外项的乘积 例如:

180∶3=240∶4 两个内项相乘:3×240=720 两个外项相乘:180×4=720 这两个乘积有相等的关系,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也有这种关系, (2)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根据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数叫做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解比例后,检查是否正确的几种方法 ①将x值代入原比例式中,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说明计算正确. ②将x值代入比例式中,看两个外项积是否等于两个内

项积,如果两个积相等,说明计算准确. ③将x值代入原比例式中,写成分数形式,然后两个分数相除,商是否等于1,如果商是1,说明计算准确. 4.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比和比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比和比例有密切的联系,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如果两个比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成比例的两个比,比值一定相等.例如 区别: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5. 求比值和化简比 一般方法结果 求比 值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 或分数. 化简 比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除以相同 的数(O除外).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 是整数.

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4.整理和复习 第1课时: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班级: 组别: 姓名: 复习过程: 一、比、比例的意义 1. 比的含义是:两个数 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比例的含义是:表示 的式子叫做比例。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 。 二、解比例 1.解比例的含义是:求比例中的 叫做解比例。 2.解比例的依据是 。 3.解比例的基本方法:根据, 把比例转化成 ,然后解方程。 三、正、反比例的意义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关系式中,两种变化的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被除数 ÷除数 = 商 (2)被除数÷除数 = 商 ( 一定 ) ( 一定 )

(3)因数×因数 = 积(4)因数×因数= 积 (一定 ) (一定) 五.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1)每公顷产量一定,播种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2)总产量一定,每公顷产量和播种的公顷数。 (3)从A到B地,所用时间和行走的速度。 (4)(4)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5)房屋面积一定,铺砖块数和每块砖的面积。 (6)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 (1)圆的半径和周长。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除数一定,和成比例。理由

被除数一定, 和 成 比例。理由 (2)前项一定, 和 成 比例。理由 后项一定, 和 成 比例。理由 3.判断下列关系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X + Y = K (一定) X – Y = K (一定) X × 8= Y A × H × 2 1 = S (一定) 4.3X=Y Y 和X ( )比例 5.Y X 8 Y 和X ( )比例 6.什么是比例尺? 7.说一说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3000000 (2)比例尺 (3)比例尺20:1 3.你能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进行改写吗? 0 ( )km (1)1:3000000改成线段比例尺。 (2 ) 把它改成数值比例尺。 4.填空。 25 50㎞ 0 25 50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