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梳理

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梳理

向上吧初中物理在线学习网
谢谢观赏
向上吧初中物理在线网制作
让我们一起来互动吧!
/xiangshangba 订阅号:xiangshangbawlzx
பைடு நூலகம்
2.凝华
概念: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特点:物质的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中间不经过液态变化 过程。 条件:凝华对外放热。 事例:霜的形成;冰花的形成;碘蒸气的凝华;雾凇的形成。
向上吧初中物理在线学习网
3.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云: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浮在高空,形成了云。 雨:云中小水珠和小冰晶相互凝聚,越聚越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下降, 下降过程中,冰晶熔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雨。 雾:夜晚或早晨,当地面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雾。 露:地表附近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草木、屋瓦上,便形成了露。 雪:如果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没有完全熔化,空气中水蒸气与其结合形成六角 形的小薄片,就是雪。 霜:气温低于0℃时,地表附近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粒附在草木、屋瓦上, 便形成了霜。 冰雹:如果水珠在下落过程中,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水珠很快凝固成冰珠, 在上升气流的带动下上升,冰珠越结越大,下落时就成了冰雹。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四、升华和凝华
目录
1.升华
2.凝华
3.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向上吧初中物理在线学习网
1.升华
概念: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特点:物质的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中间不经过液态变化 过程。 条件:升华需要吸热。 事例:萘升华;灯泡内的钨丝升华变细;干冰升华;冰冻的衣服 变干。
向上吧初中物理在线学习网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课件(3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课件(32页)

判断一个现象是否是升华现象,要看物质的初状态是 否为固,末状态是否为气态.如果是,则是升华,反之,则不是.
凝华
内容
举例或说明
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冬天树枝上的 接变成固态 “雾凇”
吸放 热情 况
放热
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经历了三个 物态变化过程,即干冰的升华降温、 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降 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融化形成雨
不能正确判断升华和汽化
例4 (江苏泰州模拟)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 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物态 变化是( C )
A.汽化 B.融化 C.升华 D.液化 解析:已知空气清新剂是固态的,变小实际上是固体清 新剂由固态变成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故选C.
错解:A 注意: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 然后根据我们对于物态变化的了解来作答.部分学生错认为 固体清新剂变小属于像水蒸发之类的现象,所以错选A.
错解:A或C 注意:部分学生知道凝华和凝固的最终状态都是固态,从而 混淆凝固和凝华. 部分学生知道霜是固态的,错认为霜就是 凝固,错选A;部分学生认识到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 有钨固体颗粒生成,错认为钨固体颗粒是凝固形成的,错选C.
题型一 升华现象及其应用
例6 (江西吉安模拟)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要对食品进行保
不能正确区分凝固和凝华
例5 (广东广州模拟)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 固的结果 D.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

空气清新剂变少
冻衣服变干
冰雕逐渐变小
新知学习
凝华现象
想 一 想 你见过的什么现象属于凝华呢?
用久的灯泡变黑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雪的形成
新知学习
水 的 物 态 变 化
水蒸气
液 放 吸汽 化 热 热化
升吸 华热

放凝
热华
凝 放 吸熔
固 热 热化

新知学习
人工降雨
下 降 暖 流
把干冰撒入冷云层中
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 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 或液化为小水珠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新知引入
他叫王福满,每日步行 4.5公里上课。老师说,他每 天早上要走一个多小时,才 能到学校。
照片里王福满的同学们 笑得东倒西歪,但他却涩涩 地看着老师,没有笑,也没 有哭,一脸窘迫和坚决。
升华和凝华
新知学习
升华和凝华
想一想
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 直接变化吗?
升华
生活现象 升华过程吸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
生活现象
升华过程吸热 人工降雨
水循环
课堂检测
检测一下你的学习效果吧!
新知巩固
抢答
【例2】关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 发生变化形成的 B.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汽化方式变成 水蒸气升入天空的 C.冰山上的积雪,是通过液化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的 D.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 小冰晶,便形成了云
宜将碘盐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
容易( C ) A.凝华

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

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

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中,升华和凝华是两种有趣且重要的物态变化现象。

先来聊聊升华。

升华指的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经过液态。

比如说,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常常会发现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最后“消失”不见。

这就是樟脑丸从固态直接升华成了气态。

还有干冰,它在常温常压下会直接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常用于舞台上制造烟雾效果。

升华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为什么这么说呢?想象一下,物质从相对稳定的固态直接变成活跃的气态,需要吸收大量的能量来打破固态时分子间的紧密结合。

就好像一个人要从一个安静的状态突然变得非常活跃,需要“加油”补充能量一样。

那么,升华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实际应用呢?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用冷冻干燥法保存食品。

先把食品冷冻,让其中的水分变成固态冰,然后在真空环境中让冰直接升华,这样既能够去除水分,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凝华。

凝华则与升华相反,它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冬天,窗户玻璃上常常会出现美丽的冰花。

这是因为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直接从气态凝华成了固态的冰晶。

还有,在深秋或初冬的早晨,我们会看到地面上有一层白白的霜,这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凝华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当气态物质直接变成固态时,会释放出能量。

这就好比一个非常活跃的人突然安静下来,会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凝华现象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应用。

比如说人工降雨,就是向云层中播撒干冰等物质,让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成雨滴。

升华和凝华这两种物态变化与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一起,构成了物质三态之间相互转化的完整循环。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

汽化和液化则是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

而升华和凝华是直接跨越了液态,在固态和气态之间进行的转换。

要深入理解升华和凝华,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

比如,升华和凝华发生的条件通常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3-4节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复习总结和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3-4节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复习总结和练习题

知识点一: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特点:汽化吸热(3)方式:蒸发和沸腾2.蒸发. (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特点: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蒸发要吸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1)液体的温度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阳光下比放在背阴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现象:晾衣服时,展开比团起来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通风处比放在无风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例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

这主要是因为酒精()A.凝固放热B.升华吸热 C.液化放热 D.蒸发吸热例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知识点二(沸腾)1.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使用油的沸点是250℃.拓展: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例如,在高山上,因为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低于100℃,食物不容易煮熟,这时应利用高压锅,高压锅内水面上的气压较高,所以沸点能超过100℃,食物容易煮熟。

4.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5.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例1.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有煎炸炖烤焖等多种烹饪方法。

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例2.煮饭烧菜时,经常需要加盖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B.升高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C.减少锅中水的蒸发量,不容易烧干D.减少锅中热量的散失,节约燃料知识点三(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任何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总结

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总结

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总结物理中的升华和凝华是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过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点。

一、定义和区别:1. 升华:物质直接由固态转变为气态,无涉及液态的过程。

例如,干冰在常温下由固态直接转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2. 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转变为固态,无涉及液态的过程。

例如,水蒸气在冷凝器中由气态转变为水。

二、升华和凝华的条件:1. 升华:当物质的升华温度低于其熔化温度时,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升华。

升华温度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2. 凝华:当物质的凝华温度高于其沸点时,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凝华。

凝华温度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的温度。

三、升华和凝华的实例:1. 升华:除了干冰的例子,还有一些常见的物质也可以发生升华,如苏打粉、氨水等。

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

2. 凝华:水蒸气在冷凝器中凝结成水是凝华的典型例子。

此外,硫磺蒸汽在低温下也可以凝华成固态硫磺。

四、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 升华:升华广泛应用于干燥、净化和分离等领域。

例如,将湿漉漉的衣物晾晒在阳光下,水分会逐渐蒸发,使衣物变干。

2. 凝华:凝华广泛应用于冷凝器、净化和制冷等领域。

例如,冷凝器可以利用凝华原理将蒸汽转变为液体,从而实现蒸汽的回收和净化。

五、升华和凝华的规律:1. 升华:物质的升华温度是固定的,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不同物质的升华温度不同,例如干冰的升华温度为-78.5℃。

2. 凝华:物质的凝华温度也是固定的,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不同物质的凝华温度不同,例如水蒸气的凝华温度为100℃。

六、升华和凝华的能量变化:1. 升华:在升华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即升华潜热。

升华潜热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时吸收的热量。

2. 凝华:在凝华过程中,物质释放热量,即凝华潜热。

凝华潜热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时释放的热量。

七、升华和凝华的影响因素:1. 升华:升华速率受到温度、压力和表面积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总结精编版

升华和凝华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和前两节相比较简单,同学们多看多读,相信一定能掌握的。

二、知识要点1、升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注:很多变化路线是这样的:固体====>液体====>气体,但是部分是不需要融化就直接能变成气体的,比如固态氧。

固体物质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物质的升华点。

在升华点时,不但在晶体表面,而且在其内部也发生了升华,作用很剧烈,易将杂质带入升华产物中。

(2)升华现象: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

(冰升华成水蒸气)④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

(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⑤用干冰制舞台上的雾、用干冰制雨(3)升华吸热: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2、凝华(1)凝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2)凝华现象: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3)凝华放热3、固态、液态、气态三者的关系。

三、经验之谈:本节中要能却分升华和凝华的区别。

其他的都为简单,多看几遍就能掌握。

对最后的这个三角图大家要熟悉,这样记忆会容易些。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全]名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课堂同步知识点与思维导图

名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课堂同步知识点与思维导图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知识点一:升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升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升华时要吸热。

如: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3.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雪堆没有熔化变小、灯丝变细、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干冰升华、碘升华、固体清香剂消失等。

■知识点二:凝华1.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凝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凝华时要放热。

3.现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霜、雾凇等都是凝华。

■知识点三:水的三态1.雨的形成:①汽化(或蒸发)→液化→凝固→熔化;②汽化(或蒸发)→凝华→熔化;③汽化(或蒸发)→液化。

2.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凇、"窗花"(凝华)、雹(凝固)、白冰;液态: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气态:水蒸气【注:水蒸气不可见,可见的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

】。

3.水循环云: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

雨:云中小水滴或小冰晶随气流变化,体积增大,下落过程中小水滴变大,小冰晶熔化,大水滴下落形成雨。

雪:云中水蒸气遇0°C以下气温,凝华成小冰晶,体积增大下落。

冰雹:云中水蒸气遇冷气团,凝华成小冰块,下落过程中不能完全熔化,落到地面。

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空中。

二、真题再现二、真题再现考向一: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升华与凝华)1.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图所示水分物体变化,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冰融水开B.雾绕险峰C.露润绿叶D.霜打枝头【答案】A。

【解析】冰熔化需要吸热;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不同,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物理升华凝华知识点总结

物理升华凝华知识点总结在物理学中,升华和凝华是两种物质的相变方式。

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而凝华是指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这两种相变方式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物质转化方式。

一、升华和凝华的宏观描述1. 升华和凝华的具体表现升华和凝华的具体表现在于物质的相态变化。

对于升华而言,原来呈固态的物质在外界条件下直接转化为气态,而对于凝华而言,原来呈气态的物质在外界条件下直接转化为固态。

这种相变方式的特点是既不需要经历液态阶段,也不需要变化物质的化学组成,因此升华和凝华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相变方式。

2.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和凝华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对于升华而言,通常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将固态物质受热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使得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具有足够的动能,从而脱离固态晶格,转化为气态。

而对于凝华而言,则需要恰当的降温条件,使得气态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失去足够的动能,从而沉积在固体表面,形成新的固体物质。

3. 升华和凝华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升华和凝华在自然界中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

例如,冰的升华过程是由冰雪直接变为水蒸气,这在春天融雪时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现象。

又如,某些物质在大气中升华后形成云层,进而产生降水,这也是升华在自然界中的应用之一。

而凝华则在大气中形成的雾、露等现象中得到体现。

二、升华和凝华的微观解释1. 升华和凝华的微观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微观过程是通过物质分子或原子的动能变化而实现的。

升华是指在固态晶格中,物质分子获得足够的动能,从而克服固态晶格的束缚,转化为气态分子。

凝华则是指在气态中,物质分子失去足够的动能,从而沉积在固体表面,形成新的固态物质。

2. 相变的启动能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涉及到物质分子或原子的动能变化,因此需要克服一定的启动能。

对升华而言,启动能主要包括克服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克服固态晶格的束缚力;而对凝华而言,启动能主要是克服气态分子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力。

第4节升华和凝华(双基过关考点突破)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人教版)

第4节升华和凝华双基过关知识点一、升华:1.概念: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升华现象,只有冰、碘等少量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升华现象。

3.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到消失;白炽灯丝变细;固态碘变为碘蒸气;冰变为水蒸气;干冰消失等。

4.升华不同于汽化,它们初始状态不同,末状态相同。

5.特点:升华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

6.应用(1)冷冻疗法: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温冷冻,使组织细胞坏死;(2)舞台烟雾: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基础自测:1.对升华的理解(1)升华是指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直接”说明变化过程中物质不存在_____这一状态。

(2)理论上讲,固态物质在______下都会升华,但实际上常温下很多固态物质,如金属,都可以认为是不升华的。

(3)加热可以_______固态物质的升华现象。

【答案】液态任何温度加速【解析】(1)[1]升华是指固态的物质不先变为液态再变成气态,而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所以变化过程中的物质不存在液态。

(2)[2]固态的物质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升华现象的发生,只是升华的速度不同,金属升华十分缓慢,可以认为是不升华。

(3)[3]通过加热,使固态物质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升华的速度。

2.小明打开装有一定量“干冰”的月饼包装盒,发现空气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干冰在_____过程中需_____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答案】升华吸收【解析】[1][2]小明打开装有一定量“干冰”的月饼包装盒,发现空气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盒内干冰发生升华现象,升华要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雨滴即“白雾”。

3.储藏物品:干冰升华不但能吸收______,还没有残留物,因而可以将干冰制成强制冷剂,用于储藏物品。

【答案】大量的热【解析】干冰升华,从固态CO2直接变成CO2气体,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且没有残留物,,因而可以将干冰制成强制冷剂,用于储藏物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一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__固__态直接变成__气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升华__吸__热。

凝华物质从__气__态直接变成__固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凝华__放__热。

[说明]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碘、冰、萘、金属钨易升华,气态碘、气态萘、气态钨易凝华。

二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水的三态之间的转化及吸、放热情况
2.六种物态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示例典例示范高屋建瓴
类型一升华现象及其特点
图3-4-2
例1 如图3-4-2所示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

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 ℃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却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熔化
C.汽化
D.凝华
[解析] A 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 ℃以下,低于冰的熔点,冰不会熔化;而冰雕一天天变小,是冰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成为水蒸气的缘故。

[知识警示]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中间不经过液态过程,升华吸热制冷。

樟脑球变小、人工降雨等都涉及升华现象。

类型二凝华现象及其特点
例2 图3-4-3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

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解析] B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后附着在树上形成的,故B正确。

[知识警示] ①雾凇和雾是不同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而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②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或"水雾"分别是由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或液化形成的,故出现在温度较高的一侧,如冬天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内侧。

类型三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例3 水的循环对自然界的影响很大。

(1)分析图3-4-4所示的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员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②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液化: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汽化(或蒸发):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

(2)①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冷空气降低了暖湿气流的温度,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才会液化成小水珠。

②干旱时,实施人工降雨的条件是天空中必须有暖湿气流(或大量的水蒸气);干冰的作用是:干冰升华吸热,使暖湿气流的温度降低,形成降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