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基本知识

药物分析基本知识
药物分析基本知识

药物分析基本知识

绍兴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俞信真

1、药物分析的性质

药物分析又称为药品检验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及合理的重要手段。

2、药物分析的任务

药物分析包括:

药物成品的检验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中间体等的检测)

药品贮藏过程的质量考察(稳定性研究)

药品使用部门的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浓度)

药物研究部门的新药研制标准制订

3、药物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检测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分为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法和生物测定。

化学分析法:有重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滴定法)如: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法、络合滴定法

仪器分析法:有电化学分析法(电位滴定法)、光化学分析法(光谱法、UV、IR、旋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色谱法(TLC、HPLC、GC等)

生物测定:效价测定,微生物限度,动物实验等

4、药物分析的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国家药品标准及试行标准。

原有地方标准升为国家标准,现已出版西药16册、中成药12本、新药转正标准76册,还在不断增加。

自2004年起均执行国家药品标准,取消地方药品标准,一律实行国家统一的标准。

国外药典主要有:USP(美国药典、2002年为25版,以后每年一版、2011年第34版)、BP (英国药典2010版)、EP(欧州药典第6版)、JP(日本药局方第十六版)、phI(国际药典第三版第五部)等。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一、误差的定义

实际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称为误差

二、误差的分类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大类

(一)系统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或恒定误差。

它是由于某些经常性因素(确定因素)而引起的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恒定,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定总会重复出现,故系统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是固定的,也是可测定的,并可设法减免或消除。系统误差分为四种:

1.方法误差

2.仪器误差

3.试剂误差

4.操作误差

1、方法误差

由于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所造成的误差称为方法误差。

例如,反应不能定量完成;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或沉淀中含有杂质;配合物解离;有副反应干扰以及滴定分析中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等,都会产生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可影响测定值的准确度。

2、仪器误差

仪器误差主要是因仪器本身不够准确(精度所限)或未经校准而引起。如天平不等臂,砝码被锈蚀,容量仪器没有校准及分光光度法中单色光不纯等。

3、试剂误差

因试剂或蒸馏水不纯而引入微量杂质或干扰物质,试剂标定不当,校正因子F值不准等。4、操作误差

由于分析工作者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的误差称为操作误差。如读滴定管数值时偏高或偏低,滴定终点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等。

(二)偶然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偶然误差是由于某些无法控制和预测的因素(偶然性因素)随机变化而引起的误差,因此又称不可测误差或随机误差。

如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微小变化,仪器的微小波动,

电压不稳及操作的细小差别所引起的误差,

其大小和正负不固定,随机而变,无法控制和测定。

在系统误差减免后,同样条件下平行测定,偶然误差的分布服从统计规律。

可用正态分布曲线图来描述。

由图可知:

(1)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基本相等;

(2)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大误差出现的机会少。

由此可知,经过多次测定后,其平均值接近于真实值。因此,采取增加测定次数,取平均值的方法,可减少偶然误差。

除上述两种误差外,有时还可能由于分析工作者的错误、过失、粗心大意或不遵守操作规程而出现误差。

例如读错刻度,记错读数,加错试剂,溅失溶液等。这种错误是人为造成的,属粗大误差,我们通过认真、严格、细致、熟练地操作,是可以避免的。若发现过失,其测定结果必须舍弃,不能参加平均值计算,应重做。

三、误差的表示方法

(一)准确度和误差

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值]×100%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有正负值,正值表示测量结果偏高,负值表示测量结果偏低。绝对误差只反映误差的绝对值大小,而相对误差可反映误差在测量结果中所占比例(即相对大小),更能说明问题。所以,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常用相对误差表示。

例:用分析天平称量两份试样,结果如下:

试样实际测量值(X)真实值(T)绝对误差(E)相对误差(RE)

1 2.1122g 2.1123g -0.0001g - 0.005%

2 0.2112g 0.2113g -0.0001g -0.05%

上例结果表明,两份样品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相对误差却不同。用同样的方法,同一台仪器,绝对误差相同。称取量大时,相对误差小,准确度高。

在实际分析工作中,真实值虽客观存在,但无从知道。一般情况下将标准品含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误差较小的数值作为真实值与其它数值进行比较,来评价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二)精密度和偏差

精密度是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测定值相互之间接近的程度。

即结果的重现性,可用偏差来表示,偏差越小表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

其表示方法有:

1、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

(1)绝对偏差(d i )表示个别测量值(x i)与平均值之差:

d i=x i-

(2)相对偏差(Rd)表示绝对偏差(d i)在平均值中所占有的百分率。

Rdi=

如在实验中对一个样品只做两次测定,其相对偏差为:

Rd=

(3)相对平均偏差(R )在药物分析中最为常用

相对平均偏差=

=

例1:NaOH滴定液(0.1mol/L)的F计算:一人做三份:F1=1.026 F2=1.024 F3=1.025

平均F=1.025

按公式计算相对平均偏差=0.065%<0.1%

另一人复核三份:F1=1.028 F2=1.027 F3=1.025

平均F=1.027

按公式计算相对平均偏差=0.097%<0.1%

二人间的平均F=1.026相对平均偏差=0.1%

滴定液的F值:即滴定液的实际值与其理论值之比

例:F=0.1026/0.1=1.026

例2:替米沙坦片的含量测定:二份结果99.54%、99.16% 平均99.35%

二份简便计算

[(99.35%-99.16%)/99.35]Х100%=0.2%

常用含量测定方法的允许相对平均偏差(供参考)

2、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当分析项目要求较高,测定次数较多,测定数据的分散程度较大时,用算术平均偏差表征精密度仍不够精确,常用标准偏差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和测量的精密度。

标准偏差用S表示

S=

标准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用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

RSD=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准确度决定于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而精密度决定于偶然误差(过失除外),表示测量结果的重现性。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一组准确度好的结果,重复试验,精密度也高;

一组精密度高的数据,并不一定准确,或许存在系统误差;

但一组精密度差的数据,不会有可靠的准确性

例1:一实际含量为99.9%的精制品用一种方法测定五次

结果为99.7%,99.8%,99.9%,100.0%,100.1%数据准确又精密。

用第二种方法测定五次

结果为95.8%,95.8%,95.9%,95.9%,95.8%数据精密但不准确,存在有系统误差。

用第三种方法测定五次

结果为99.1%,98.5%,96.3%,97.6%,95.2%数据不精密也不准确。

例2:用甲、乙、丙、丁四种方法测定某药物中亚铁离子含量,每种方法均测定五次,试样的真实含量为100.0%,测定结果如图2-2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甲方法的精密度好,准确度不高,说明存在系统误差;乙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都好,两种误差均小;丙方法精密度不好,准确度亦不高,测定结果不可靠,两误差都大;丁方法的精密度差,平均值虽碰巧与真实值接近,但结果同样不可信。

由此可见,精密度好是保证测定结果可靠性的必要条件,精密度高,说明操作者的操作技术娴熟,几乎保持平行操作。但若存在系统误差,精密度好的准确度不一定好,而消除系统误差后,两者可能达到统一,即精密度好的准确度也好。如果精密度差的,说明操作者操作技术欠佳,测定结果不可靠。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要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必须设法消除系统误差和减免偶然误差。

1、消除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引入误差并影响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必须进行校正和消除,常采取以下措施。(1)校正仪器

校准仪器可减免仪器误差。

如对天平、砝码、容量仪器等进行定期校准,在测定时使用校正值,以减免误差。

(2)空白试验

不加样品或用水代替试样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用同样的方法与被测物同时做试验(也叫平行试验),所得空白值从实验数据中减去,以消除试剂、水或器皿所带杂质引进的误差。(3)对照试验

对照试验主要检验分析方法、试剂和条件控制不当所引入的误差。

常采用标准品和标准对照法,即利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品或已经证实是可靠的方法做同样的试验,以资对照。

(4)比对试验

为消除操作者之间和环境、仪器之间所存在的系统误差,分析部门将安排几个分析人员同时做同一样品,结果进行比较,是人员之间的比对试验。

或者安排实验室几个部门同时做同一样品,这是部门之间的比对试验。

有时将样品送去外单位检验,是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以消除不同环境、仪器、人员之间的系统误差。

国家级能力验证比对CNAS比对

(5)回收率试验

在建立含量测定分析方法时,须设立回收率试验。

即实际投料量100%时,用该分析方法测定得含量为多少。

2、减小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影响测定精密度,常采取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偶然误差,一般平行测定3~5次。

例:HPLC法测定含量时,对照品需重复测定五次,计算RSD

常规试验需2~3次即可,取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

例:含量测定一般平行测定二份,计算相对平均偏差。

3、减免其它方面的误差

除了注意减免以上两大误差外,还要采取一些其它措施,将一切可能引入的误差均减免到最小限度。如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确定合理的取样量及试剂用量(使符合准确度的要求),分析工作者要作风严谨,严守操作规程,避免过失等。

综合采取以上减免各类误差的措施,即可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几个应用的实例

粉针剂引湿性引起的误差

一抽样检品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含量测定结果偏低,分析原因是由该样品的引湿性引起。检验按标准规定:“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精密称取适量,照派拉西林项下的方法测定,即得。”但是,因为该药品性状项下已注明“极易引湿”,取五瓶样品内容物混匀过程中,已吸收了过量的水份,造成含量测定结果偏低5~10个百分点。

对于此类药品,在方法制定时,性状项下已注明“极易引湿”或“有引湿性”,在操作过程中,应整瓶取样检验。

仪器引起的误差

纯化水引起的误差

一抽样检品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检验结果含量超标,但厂方来本所复核时,含量却是合格的,检验的其他条件相同,只是厂方自带的纯化水不同。用本所的水做,测得的含量有10.65%(g/ml)[标准规定是应为9.00%~10.50%(g/ml)],用厂方自带的水做含量为10.38%(g/ml)。根据此情况,我们就考虑做水的空白,本所的水消耗EDTA滴定液仅1滴,厂方自带的水,不消耗EDTA滴定液,却需要反滴,用去锌滴定液1ml多,相当于少消耗了EDTA滴定液1ml 多。折算后含量结果一致。原因是纯化水内含有消耗锌滴定液的杂质。

有效成份的吸咐性引起的误差

在检验青岛某药厂生产的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缓释度时,按标准在1小时、6小时和12小时分别取溶液5ml,滤过,发现很容易偏低,但几次测定的偏低点和偏低程度均有所不同。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有溶剂脱气、控制温度、控制时间、控制样品吸取量,换仪器重做、换人员重做等,但问题仍未解决。分析估计该品种对滤膜可能有较大的吸附性,因为多次取样,取样量严格按标准规定仅取了5ml,而取5ml后弃去的初滤液很有限,不足以消除吸附的影响,另外我们按操作规程在第二、第三次取样时换了滤膜,则更不易消除吸附的影响。经初步试验,弃去少量初滤液后测得的含量比弃去足够量的初滤液后测得的含量要偏低10%以上,再次实验时考虑到吸附的影响,我们将取样量增加到10ml以上,将初滤液全部打回原溶出杯中,剩余的约2ml直接注入液相测定用样品瓶中,经过这样的调整后,使滤膜的吸附充分饱和,从而消除了吸附的影响。

对吸附力特别强的药品,必须弃去足够多的初滤液使滤膜充分饱和。不能简单地按标准要求吸取5ml,或10ml,可多倍取样后,将初滤液打回原溶出杯中,然后取样测定。

分析工作者对于供试品的某些特殊的性质,需要在操作中特别留意。如:粉针剂的引湿性;供试液的稳定性(维生素C片,利福平胶囊),有效成份的吸咐性(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等。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其应用

为获取可靠的分析结果,不仅要准确地测量,而且要正确的记录和计算。一个分析数据,不

仅能说明数值的大小,其位数多少还表明它的准确程度。

一、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位数

1、有效数字的意义

有效数字是指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最后一位可疑数字。其位数多少应与分析方法和测量仪器的准确度一致。

如万分之一天平称得的数0.5061g,前三位是确定的数字,最后一位是可疑的数字,

如25ml滴定管的读数20.42ml,20.4为确定的数字,最后一位为可疑数字,估读出来的。

2、有效数字的位数

在确定有效数字的位数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0的意义:

0在具体数值之前,只作定位,不属于有效数字;而在具体数值中间或后面时,均为有效数字。

例如:1.05,0.200,0.0306

均为三位有效数字

(2)对数中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小数点后数字的位数,常用的pH、pK等均为此类。例如:pH=8.02、pH=10.43均为二位有效数字。因为整数部分只代表原真数的方次,

例如:pH=12.56,其[H+]=2.1×10-13真数为两位有效数字。

(3)对很大或很小的数字,可用10的方次表示,一般小数点前保留一位整数,有效数字位数不变。计算单位需改变时,其有效数字位数亦不变。

例如:0.006205=6.205×10-3,

2500=2.500×103, 10.2L=1.02×104ml。

(4)在记录或运算式中, 倍数或分数视为无误差数字或无限多位有效数字,因为它不是测量出来的数据,如1/2×相对原子质量、3×相对分子质量,其中的1、2、3均是自然数,均可视为无误差数字或无限多位有效数字。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

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各测量值位数不一,为保证分析的准确度,又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麻烦,需将数据按一定的有效数位进行修约,

其规则如下:

(1)四舍六入五留双

有效数位确定后,处理其多余部分最前一位按四舍六入进行取舍,修约数字为5,且5后无数字或者0时,有效数字最后一位留双数,即奇数进1,偶数舍弃(0为偶数);若5后不全为0时,无论偶数或奇数均进1。

例将下列数据修约成四位有效数字

1.25448→1.254 0.311262 → 0.3113

32.025 → 32.02 1.22651 → 1.227

0.099815 → 0.09982 40.105 → 40.10

(2)数字修约要求一次完成,不能多次层层修约

如将1.148修约成二位有效数字,应一次修约成1.1,而不能1.148→1.15→1.2。

例:炽灼残渣不得过0.1%

实测为0.149% 修约后0.1% 报0.1%或符合规定

0.049% 修约后0.0% 报小于0.1%或符合规定

0.051% 修约后0.1% 报0.1%或符合规定

?有效数字的保留

运算过程中,可比规定的有效数字多保留一位数,最后结果按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的有效位数,与标准中规定的限度数值位数一致。

例: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计算结果为98.55%,修约后为98.6%

2、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的运算应遵循一定规则,使运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准确度一致。

(1)加减法

几个数据进行加减运算时,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绝对误差最大)为准,因其它数据后面数位再多,已没有意义,其余数据依次修约,然后进行计算。(2)乘除法

几个数据进行乘除运算时,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相对误差最大)。其余数据依次修约。

三、有效数字及其运算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应按有效数字的定义要求记录实验数据,根据分析方法和仪器实际上能达到的准确度,保留一位可疑数字(估计数字)。

如需称量一份药品,若要求粗称,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为0.5g,要求精密称定时,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量记为0.5000g;

如要求取一定体积的溶液,若要求量取,用量筒取记为20ml,要求精密量取时,则用移液管取,记为20.00ml。

因此,分析化学中的所有测量,一定要根据准确度要求选用仪器,按分析方法和仪器精度记录数据。

2、正确表示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是由于实验数据计算而得,所以要正确表示结果,就要按有效数字的定义记录数据,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计算数据,按分析项目的准确度要求正确表示结果。

在分析化学的实际计算中,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多数为四位,如果都是精密测量,确保计算准确,则结果一般要求保留有效数如下:

(1) 质量(g):小数点后第四位,因一般要求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量。例:m=1.0362g

(2) 体积(ml):小数点后第二位,一般容量仪器可估读到0.01ml。例:滴定管读数:v=15.82ml

(3) pH、pM、pK :小数点后第二位,即两位有效数字。例:pH=5.62

(4) 滴定液浓度:四位有效数字。例:F=1.032

(5) 精密度、准确度:一般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最多不超过两位有效数字。

例:相对平均偏差:0.1%

中国药典2010年版简介

《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中国药典》已出版八版,今年新出版的2010年版是第九版。(1953,1966,1977,1985,

1990,1995,2000,2005)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于2010年10月1日起执行。分一部、二部、三部。《中国药典》2010年版共收载品种4567种,其中新增1386种,修订2237种。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等共2165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2271种,三部收载生物制品131种。

药典的主要内容有凡例、正文和附录三大部分。

凡例

凡例是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

“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药典收载的中文药品名称均为法定名称,即通用名。不使用商品名称。

药典每一品种按品种和剂型不同,按顺序分别有:

(1)品名(中文名、汉语拼音名、英文名)

(2)结构式

(3)分子式与分子量

(4)来源或化学名称

(5)含量或效价规定

(6)处方

(7)制法

(8)性状

(9)鉴别

(10)检查

(11)含量测定

(12)类别

(13)规格

(14)贮藏

(15)制剂

(一)药品标准所列的项目简介

1、性状记载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溶解度: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

极微溶解:1份在溶剂1000~不到10000份中溶解;

几乎不溶:1份在溶剂10000份中不能完全溶解;

略溶:1份在溶剂30 ~不到100份中溶解;

微溶:1份在溶剂100 ~不到1000份中溶解

性状

物理常数: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粘度、吸收系数、碘值、皂化值和酸值等。

性状反映药品的纯度,并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2、鉴别适用于鉴别药品的真伪,对于原料药,还应结合性状项目的外观和物理常数进行确认。

3、检查主要包括检查药品的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和安全性四个方面。各类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均应符合附录制剂通则项下的有关各项规定。

4、含量测定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可采用化学、仪器、生物测定等方法。

5、类别按药品的主要作用与用途的归属划分。

例如:抗生素类药、维生素类药,抗高血压药、降血糖药等。

6、规格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量。

例:萘普生注射液2ml:200mg 辛伐他汀片20mg

原料药无规格项,有[制剂]项

7、贮藏对药品贮存与保管的基本要求

遮光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熔封或严封系指将容器熔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

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

冷处系指2~10℃;

常温系指10 ~30℃。(补充)

除另有规定外,贮藏项下未规定贮藏温度的一般系指常温。

8、制剂中使用的原料药和辅料均应符合药用要求。

化工原料作药用时也须制定符合药用要求的标准,并经国家药监局批准。

(二)计量

1、法定计量单位

长度:米(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1m=1000mm 1mm=1000um 1um=1000nm

体积:升(L) 毫升(ml) 微升(ul)

1L=1000ml 1ml=1000ul

质量:千克(Kg) 克(g) 毫克(mg) 微克(ug)

纳克(ng)

1g=1000mg 1mg=1000ug 1ng=10-9

1ug=10-6g=百万分之一(1PPM)

百万分之二十即20ug

压力:兆帕Mpa 千帕Kpa 帕pa 千进位

2、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

以mol/L(摩尔/升)表示

要求精密标定的标准滴定液写法:

NaOH滴定液(0.1mol/L)

一般使用的试剂写法:

0.1mol/L NaOH溶液

3、温度以摄氏度℃表示

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

热水系指70~80℃

微温或温水系指40~50℃

室温系指10~30℃

冷水系指2~10℃

冰浴系指约0℃

放冷系指放冷至室温

4、百分比用“%”符号表示,系指重量的比例,溶液的百分比一般系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乙醇的百分比系指20℃时容量的比例。

另外可采用%(g/g) %(ml/ml) %(ml/g) %(g/ml)

5、液体的滴系在20℃中,以1.0ml水为20滴进行计算。

6、溶液后记示(1→10)指1.0g或1.0ml溶质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

例:HCl溶液(1→10)

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的混合物,名称间用半字线“-”隔开,其后括号内所示的“:”符号,系指各液体混合时的体积(重量)比例

例:P192 头孢氨苄颗粒剂TLC展开剂

0.1mol/L枸橼酸溶液-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丙酮(120:80:3)

7、药筛选用国家标准的R40/3系列

一号筛~九号筛最粗粉~极细粉

例P192头孢氨苄颗粒剂

(按附录IN颗粒剂通则附16)双筛分法(附录IXE粒度测定法附70)不能通过一号筛(2000um)与能通过五号筛(180um)的总和不超过供试量的15%。

8、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ml/ml)的乙醇若需用100%的乙醇指明为无水乙醇。

(三)取样量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1、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

如称“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

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

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

称取“2.00g”, 系指称取重可为1.995~2.005g。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

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2、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

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

3、试验中规定“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取未经干燥(或未去水,或未去溶剂)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测得的干燥失重(或水分,或溶剂)扣除。

例:按干燥品计算,含替米沙坦不得少于98.5%

测得干燥失重为0.58%, 含量为97.9%

折干后含量为:

4、试验中的“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系指按供试品所耗滴定液的量(ml)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ml)之差进行计算。

5、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25℃±2℃为准。

(许多药品的检验中需要进行温度的控制。如非水滴定。某些粉针剂的pH值测定)

(四)试药、试液、指示剂

1、试验用的试药,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根据附录试药项下的规定,选用不同等级(光谱纯、色谱纯、分析纯、化学纯、化学试剂)并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试剂标准。

试液、缓冲液、指示剂与滴定液等,均应符合附录的规定或按照附录的规定制备。

2、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

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3、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五)说明书、包装、标签

1、经批准的说明书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2、盛装药品的各种容器(包括塞子等)均应无毒、洁净,与内容药品应不发生化学反应,并不得影响内容药品的质量。

2、药品标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标签的规定,其内容应包括法定通用名称、规格、装量、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产品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有效期及贮藏条件等。

药典正文

药典正文收载各个品种的药品质量标准.

正文品种分为二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药品原料及其制剂。

第二部分为药用辅料。

如各论中提到依法检查(附录ⅧH第二法)即见药典附录重金属检查法二。

药典附录

药典附录收载了制剂通则(I)、一般鉴别试验(Ⅲ)、光谱法(Ⅳ)、色谱法(Ⅴ)、物理常数测定法(Ⅵ)、一般杂质(Ⅷ)、另外还有制剂的崩解时限、溶出度、均匀度、最低装量、生物测定法、试药、试液、滴定液等。

另外还收载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等十六个指导原则。

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

ⅥⅦⅧⅨⅩ

ⅪⅫ……

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

药品检验工作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验程序一般分为取样、外观性状观测、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并写出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书。

取样分析任何药品都有个取样问题,取样虽很简单但却很重要,要从大量的样品中取出少量样品进行分析,要考虑到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不然就失去了分析的意义。据此,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

按《药品检验操作标准汇编》中有关样品和取样的规定:

1、取样系指从一批产品中,按取样规则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样品系指为了检验药品的质量,从整批产品中采取足够检验用量的部分。

2、药品生产所抽取的样品,应包括进厂原料、中间体(半成品)及成品。

3、取样量:按批取样。设批总件数(桶、袋、箱)为x,当x≤3时逐件取样;当x≤300时按

+1取样量随机取样;当x>300时按(/2)+1

取样量随机取样。取样要有代表性(全批取样,分部位取样),一次取得的样品最少可供3次检验用量,即抽取3倍量。

4、取样时应先检查品名、批号、数量及包装情况等,确认无误方可取样。取样用容器应清洁、干燥,在使用或贮藏过程中能防止受潮和异物混入。

5、取样时必须填写取样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来源、编号、取样日期,必要的取样说明和取样人签名等。每件取样容器和被取样包装上都应贴有取样标志。

6、样品处理:一般样品不经制备,等量混合后直接用于检验。

7、样品保管:凡检验后的样品,必须按规定要求按批留样。留样应贴好标签,写清品名、批号、日期、留样人等,并根据药品性质特点,分别在不同贮存条件下保存。一般药品留样保存期限为“有效期”后一年。

性状观测根据药品质量标准中有关性状的规定,注意观察、记录供试品的外观、色、嗅、味,并测定有关物理常数。这些观测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而且也反映药品的纯度,是检定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鉴别鉴别就是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某些化学反应或测试某些物理常数,例如:离子反应、官能团反应、光谱特征、色谱特征等,来判断药物的真伪。通常,某一鉴别试验只能体现药物的某一特性,绝不能将某一鉴别试验作为判断的唯一根据,而应联系其他有关项目全面考察一个药物,才不致得出错误的结论。

例如,药典在醋酸可的松项下不仅规定了比旋度的要求,而且规定了其紫外与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同时还规定有官能团反应等。

检查检查主要是对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可能引进或产生的杂质,按照药品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以判断药物的纯度是否符合限量规定要求,所以也可称为纯度检查。药物在不影响疗效、人体健康和质量检查的原则下,可以允许有微量杂质存在,所以,一般称为“限度检查”。如重金属检查、砷盐检查、干燥失重检查、炽灼残渣检查等均属限度检查。

限度检查计算公式:

限度=标准溶液的量=CV

取样量W

例: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取样量1g),依法检查(附录Ⅷ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四十。

40×10-6=10×10-6 ×v

1

标准铅溶液(每1ml相当于10ug的pb)

取用量V=4.0ml

含量测定药物通过鉴别、检查,认为合格后即可进行含量测定。含量测定一般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或理化分析方法,通过测定可以确定药物的有效成分是否符合规定的含量标准。因为药品标准中收载的药物一般均规定有具体的含量要求;含量测定就是用来测定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一个重要环节。

概括起来,鉴别是用来判定药物的真伪,而检查和含量测定则可用来判定药物的优劣。所以,判断一个药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三者的检验结果。只要有任何一项不符合规定要求,那么,这个药物即为不合格的。

检验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应按规定要求认真及时地做好,原始记录必须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在检验记录中,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应在修改处签名或盖章。

检验报告书

检验报告书的书写上述药品检验程序完毕后,还应写出检验报告,并根据检验结果作出

明确的结论。检验报告书上按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验结果这样的要求一项一项地填写,最后有一个总的检验结论。

本品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

本品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检验上述项目,结果(不)符合规定。

分光光度法

定义: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可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

常用的波长范围为:(1)200~400nm的紫外光区;(2)400~700nm的可见光区;(3)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400cm-1)的红外光区。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Beer—Lambert定律

Beer—Lambert定律是吸收光度法的基本定律;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其关系如下式:

A=

式中A为吸光度;

T为透光率;

E为吸收系数,采用的表示方法是(E1% 1cm),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数值;

L为液层厚度,cm,一般为1cm.

含量计算公式:含量(%)=

1、简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法在药检工作中可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二、分光光度计

在紫外可见光区用于测定溶液吸收度的分析仪器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有三种类型,单光束型、双光束型和双波长型。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较便宜,适用于作定量分析。常用的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国产的751型等。已基本淘汰。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中,两束光几乎同时通过参比溶液和样品溶液,因此可以消除光源强度的变化以及检测系统波动的影响,测量准确度高。常用的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日本岛津的UV-260型、UV-2401型,UV-2550型等。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特点是不需要参比溶液,只用一个待测溶液,因此完全消除了背景吸收的干扰,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常用的双波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日本岛津的UV-300型、UV-365型等。

(二)仪器构造及原理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其基本构造都是类似的。通常由光源、单色光器、吸收池、光敏检测器和讯号处理及显示(读数)装置所组成,可用方框图示意如下: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讯号处理及显示器

(1)光源

可见光区的光源一般用钨灯,紫外光区的光源一般用氢灯或氘灯。

(2)单色光器

单色光器的作用是从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中分离出所需要的单色光,它是分光光度计的关键部件。

常用的色散元件有棱镜和衍射光栅。

(3)吸收池

吸收池(也称比色皿或比色杯)的作用是盛放溶液。一般选用1cm石英比色杯。

(4)光敏检测器

光敏检测器的作用是将接收的光辐射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常用的光敏检测器有光电池、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

(5)讯号处理及显示(读数)装置

现在一般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 打印结果。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用同一溶剂,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计算C样品=A样品×C对照/A对照

A——吸光度值

C——溶液的浓度(以mg/ml)计

计算式:

(2)吸收系数法

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配制供试吕溶液,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再以该品种在规定条件下给出的吸收系数计算含量

(1)石英吸收池必须洁净并配对,两只池子的溶剂吸收值尽量要校至零,不能手工按零了事,会产生误差。

(2)所用溶剂的吸光度应符合规定,因为溶剂不纯时,会干扰吸收。不得在溶剂的截止波长以下测定(甲醇、乙醇的截止使用波长为205nm)。每次测定用混合均匀的同批溶剂。

溶剂的吸光度测定:将溶剂置于1cm石英吸收池中。以空气为空白,测定溶剂的吸光度,并记于原始记录上。

溶剂在不同波长处吸光度的规定

(3)称量应符合精密度要求。10~100mg用十万分之一的天平,100mg以上可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范围应在规定值的±10%之内(“约”的概念)。

(4)含量测定应称取供试品 2 份,平行操作,每份结果对平均值的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作鉴别或检查可取样品1份。

(5)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读数,以在0.3~0.7之的误差较小。故供试品溶液的浓度,除各品种项下已有注明者外,应以其吸光度在0.3~0.7之间为宜。

(6)测定时的狭缝一般可设为2nm,但当吸收带的关高宽小于20nm时,则应使用较窄的狭缝(应选用小于供试品吸收带半高宽的10%)。例如青霉素钾的吸光度检查狭缝需设置1nm,否则其264nm的吸光度会偏低。

复习题

(1)如何根据准确度要求选用天平和玻璃仪器?

(2)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3)掌握有效数学的修约

(4)请说出准确度、精密度的定义及二者关系?

(5)药典规定取量为“约”若干时,系指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_________。

(6)何为恒重?

(7)精密称定的含义?

(8)%(g/ml)表示_________。

(9)微温或温水系指温度为_________。

(10)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的标定结果如下:F1=1.032 F2=1.034 F3=1.035,复标结果F1=1.032 F2=1.033 F3=1.031,问该滴定液的F值是多少?是否需要重新标定?(要求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过0.1%)

(11)何为滴定液的校正因子(F)值?

药物分析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药物分析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缩写Ch.P)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中国药典(1953 1963 1977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 USP NF JP Ph.Eur Ph.Int GLP GSP GMP GCP 药典概况: 真伪、纯度、品质的质量要求,三者集中体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国药典的内容包括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乙醇未指明溶度时,均系95%(ml/ml)的溶液 液体的滴数,系在20℃时,以1.0ml水进行换算。 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在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在1.5---2.5;称取2.0系指称取1.95—2.05;称取2.00系指称取1.995---2.005。精密称定系指精确至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精确至百分之一,约/若干系指不超过±10%。除另有规定外,实验时的温度均指25±2℃。实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酸碱度检查所用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酸碱实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试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正文品种按中文笔画编排;附录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按分类编码。除另有规定外,水溶液的PH值应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酸度计进行测定。酸度计应定期进行检定。 鉴别是用来判定药物的真伪,而检查和含量测定则可用来判定药物的优劣。 药物的鉴别实验: 性状(一般用于原料药的鉴别项目):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比旋度:药物通过1dm且每1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为比旋度 吸收系数: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等的条件下测得的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 一般鉴别实验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某一种药物。 有机氟化物:氧瓶燃烧法进行破坏后,加茜素氟蓝试液、硝酸亚沛在PH4.3溶液中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水杨酸盐: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配位化合物,在中性时显红色,弱酸性时紫色。加稀盐酸,析出白色沉淀;分离,白色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酒石酸(C4H6O6)盐:中性试品,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置水域中加热,银游离并附着在试管内壁成银镜。 芳香第一胺类:加亚硝酸钠和碱性β-奈酚试液数滴(重氮化偶合反应),视供试品不同,颜色从橙黄色到猩红色。 托烷生物碱类:均具有莨菪酸结构,可发生Vitali反应,经发烟硝酸加热处理,转变为三硝基衍生物,再与氢氧化钾醇溶液作用,转变形成醌型产物而显深紫色。后马托品不具莨菪酸结构。 无机金属盐:钠盐、钾盐、钙盐、钡盐的焰色反应 钠盐显鲜黄色;钾盐显紫色;钙离子显砖红色。 铵盐:加氢氧化钠试液,加热,即分解产生氨臭。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使之变蓝色,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 无机酸根: 氯化物:①稀硝酸酸化后加硝酸银试液,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稀硝酸酸化沉淀复生成。②供试品少量,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润湿,缓缓

[数据分析] 神图 数据分析师的完整流程与知识结构体系

干货&神图:数据分析师的完整流程与知识结构体系 【编者注】此图整理自微博分享,作者不详。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议收藏此图仔细阅读。完整的数据分析流程:1、业务建模。2、经验分析。3、数据准备。 4、数据处理。 5、数据分析与展现。 6、专业报告。 7、持续验证与跟踪。 (注:图保存下来,查看更清晰) 作为数据分析师,无论最初的职业定位方向是技术还是业务,最终发到一定阶段后都会承担数据管理的角色。因此,一个具有较高层次的数据分析师需要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 1. 数据采集 了解数据采集的意义在于真正了解数据的原始面貌,包括数据产生的时间、条件、格式、内容、长度、限制条件等。这会帮助数据分析师更有针对性的控制数据生产和采集过程,避免由于违反数据采集规则导致的数据问题;同时,对数据采集逻辑的认识增加了数据分析师对数据的理解程度,尤其是数据中的异常变化。比如: Omniture中的Prop变量长度只有100个字符,在数据采集部署过程中就不能把含有大量中文描述的文字赋值给Prop变量(超过的字符会被截断)。 在Webtrekk323之前的Pixel版本,单条信息默认最多只能发送不超过2K的数据。当页面含有过多变量或变量长度有超出

限定的情况下,在保持数据收集的需求下,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多个sendinfo方法分条发送;而在325之后的Pixel版本,单条信息默认最多可以发送7K数据量,非常方便的解决了代码部署中单条信息过载的问题。(Webtrekk基于请求量付费,请求量越少,费用越低)。 当用户在离线状态下使用APP时,数据由于无法联网而发出,导致正常时间内的数据统计分析延迟。直到该设备下次联网时,数据才能被发出并归入当时的时间。这就产生了不同时间看相同历史时间的数据时会发生数据有出入。 在数据采集阶段,数据分析师需要更多的了解数据生产和采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此才能更好的追本溯源。另外,这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垃圾数据进导致垃圾数据出”的问题。 2.数据存储 无论数据存储于云端还是本地,数据的存储不只是我们看到的数据库那么简单。比如: o数据存储系统是MySql、Oracle、SQL Server还是其他系统。 o数据仓库结构及各库表如何关联,星型、雪花型还是其他。 o生产数据库接收数据时是否有一定规则,比如只接收特定类型字段。 o生产数据库面对异常值如何处理,强制转换、留空还是返回错误。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试卷7.doc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试卷7 1 在试管中炽灼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药物是 (A)尼美舒利 (B)阿司匹林 (C)吲哚美辛 (D)对乙酰氨基酚 (E)美洛昔康 2 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 (A)阿司匹林 (B)尼美舒利 (C)对乙酰氨基酚 (D)美洛昔康 (E)吲哚美辛 3 对乙酰氨基酚中有关杂质检查采用HPLC法进行,其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的作用是 (A)降低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 (B)提高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 (C)扫尾剂的作用 (D)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

(E)调节pH 4 下列苯乙胺类药物中,可与三氯化铁试剂显深绿色,再滴加碳酸氢钠溶液,即变蓝色,然后变成红色的是 (A)硫酸苯丙胺 (B)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C)盐酸克伦特罗 (D)盐酸苯乙双胍 (E)盐酸甲氧明 5 下列药物中,可显Rimini反应的是 (A)氧烯洛尔 (B)苯佐卡因 (C)对氨基苯甲酸 (D)盐酸多巴胺 (E)重酒石酸间羟胺 6 下列药物中,可用溴量法定量的是 (A)黄体酮 (B)戊巴比妥 (C)对氨基水杨酸钠 (D)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E)维生素B1 7 具芳伯氨基或经水解生成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亚硝酸钠滴定,其反应条件是(A)弱酸性环境,40℃以上加速进行 (B)酸度高反应加速,宜采用高酸度 (C)酸性条件下,室温即可,避免副反应 (D)酸浓度高,反应完全,宜采用高浓度酸 (E)适量强酸环境,加适量溴化钾,室温下进行 8 用于药物杂质定量检查的分析方法验证不需要考虑 (A)耐用性 (B)检测限 (C)精密度 (D)准确度 (E)定量限 9 盐酸丁卡因与亚硝酸钠作用形成的产物是 (A)偶氮染料 (B)亚硝基苯化合物 (C)偶氮氨基化合物 (D)N-亚硝基化合物

各类药物知识点总结-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推荐文档

表1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部分所要求的典型药物及其制剂章名典型药物典型制剂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分析布洛芬布洛芬片、布洛芬缓释胶囊 丙磺舒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苯巴比妥苯巴比妥片 司可巴比妥钠 注射用硫喷妥钠 胺类药物的分析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盐酸利多卡因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制剂 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磺胺类药物的分析磺胺甲熾唑磺胺甲鹊唑片、复方磺胺甲唑片 磺胺嘧啶磺胺嘧啶片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异烟肼异烟肼片 硝苯地平 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片 盐酸氯丙嗪盐酸氯丙嗪片、盐酸氯丙嗪注射液 地西泮地西泮片、地西泮注射液 氟康唑氟康唑片和胶囊 生物碱类药物的分析盐酸麻黄碱盐酸麻黄碱制剂 硫酸阿托品硫酸阿托品片与注射液 盐酸吗啡盐酸吗啡片 磷酸可待因磷酸可待因片、注射液、糖浆 硫酸奎宁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醋酸地塞米松醋酸地塞米松片和注射液、 析丙酸睾酮 黄体酮 雌二醇雌二醇缓释贴片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维生素B i维生素B i片和注射液 维生素C维生素C片和注射液 维生素E 维生素K i维生素K i注射液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青霉素钠和青霉素注射用青霉素钠和注射用青霉素 钾钾 阿莫西林阿莫西林片和胶囊剂 头抱羟氨苄头抱羟氨苄制剂 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制剂 盐酸四环素盐酸四环素制剂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制剂 糖类药物的分析葡萄糖葡萄糖注射液 右旋糖酐40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

表2典型药物的化学鉴别方法 药物种类药物名称反应名称反应过程反应现象 芳酸及其阿司匹林(1 )三氯化铁反应pH4~6下,水解后与显紫堇色 酯类 (2)水解反应 三氯化铁反应碱性水解 后加稀硫酸白色水杨酸并有臭 味产生 丙磺舒(1 )三氯化铁反应中性条件下,与三氯 化铁反应 米黄色沉淀 (2)分解反应碱性条件下加热显硫酸盐反应 巴比妥类丙二酰脲(1 )银盐反应在碳酸钠溶液中,与二银盐白色沉淀 类 (2 )铜盐反应银盐溶液反应 在吡啶液中,与铜盐生成紫色沉淀; 反应含硫兀素巴比妥类 呈绿色。 苯巴比妥(1 )与硫酸-亚硝酸钠与硫酸-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橙黄色产 反应物,并随即变成橙 红色 (2)与甲醛-硫酸反应与甲醛试液共热后,试液分层,接界 滴加硫酸面呈玫瑰红色 (3)丙二酰脲类反应 司可巴比(1 )与碘试液反应与碘试液反应碘试液的棕黄色 妥 (2 )丙二酰脲类反应 消失 硫喷妥钠(1)与醋酸铅试液反应在氢氧化钠条件下反先产生白色沉 应后加热淀,后变为黑色沉 淀 (2)丙二酰脲类反应其中与铜吡啶反 应显绿色 胺类盐酸普鲁(1 )重氮化-偶合反应在盐酸溶液中,与亚生成橙红色偶氮 卡因硝酸钠反应,再与碱性 3-萘酚反应 化合物 (2)水解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并加产生白色沉淀, 热 八、、 并生成使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的气体 盐酸利多与硫酸铜试液反应碱性条件下,与硫酸生成蓝紫色配位 卡因铜反应,后加入氯仿化合物,转入氯仿 中显黄色 对乙酰氨(1 )与三氯化铁反应直接与三氯化铁反应显蓝紫色 基酚 (2 )重氮化-偶合反应在盐酸溶液中,与亚生成橙红色偶氮 硝酸钠反应,再与碱性 3萘酚反应 化合物

《画》知识结构分析

《画》知识结构分析 一、教材说明: 《画》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一课一首古诗。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循图读文,感悟诗史书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2个偏旁“竖心旁”“走之儿”。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区别形近字,把字写出笔锋。 四、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

五、教学建议 1、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复习学过的每一个字,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反复再现,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特别重点指导认识2个偏旁“竖心旁”和“走之儿”。 2、在识字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3、指导学生写字,要教观察方法,观察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笔画的长短、穿插情况,继续巩固加强撇和捺的运笔方法。 4、指导朗读感悟时,应把握“古诗诵读”这一课型教学的尺度,即重点是识字和熟读成诵,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多读,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诗读通顺,要读好整首古诗直至能熟读成诵。 5、学生主要通过多读和结合看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质疑。如:为什么人走近了听,还是听不到声音呢?为什么春天已经过去了,花儿还不谢呢?配合教师适当的诗意描述,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悟诗的意境美。教师还应恰当创设出诗境,让学生通过多读体会美、欣赏美、评价美,以至于自己表达美、创设美。 6、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可通过举例比较距离来理解,来和去用动作手势来理解,有和无通过猜手中有无东西的游戏来理解。 7、指导背诵,让学生交流自己记忆、背诵课文的方法,如抓住图画,结合诗中每行所描写的一物“山、水、花、鸟”四个字来背诵,抓住每两行的反义词“远和近”“去和来”来背。边背边想象画面来背。 8、课外拓展学习古诗谜《风》、歌谣谜《鹅》。课外搜集谜语,读读背背,看谁记得多。举行课前猜谜竞赛活动。

药物分析重点(汇编)

1、简述《中国药典》附录收载的内容。 答:药典附录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的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正文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2、简述药品标准中药品名称的命名原则。 答:药品中文名称须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均为法定名称;药品英文名称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须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须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命名系统一致。 3、简述药品标准的制定原则。 答:药品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的原则。 ①科学性:国家药品标准适用于对合法生产的药品质量进行控制,保障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所以,药品标准制定首要的原则是确保药品标准的科学性。应充分考虑来源、生产、流通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设置科学的检测项目、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规定合理的判断标准/限度。 ②先进性:质量标准应充分反映现阶段国内外药品质量控制的先进水平。在标准的制定上应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坚持就高不就低的标准先进性原则。坚持标准发展的国际化原则,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积极采用国际药品标准的先进方法,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③规范性:药品标准制定时,应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法律、规范和指导原则的要求,做到药品标准的体例格式、文字术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以及通用检测方法等的统一规范。 ④权威性:国家药品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应充分体现科学监管的理念,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的科学发展需要。 4、简述中国药典凡例的性质、地位与内容。 答: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凡例和附录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品种中另作规定,并按该规定执行。 凡例中有关药品质量检定的项目规定包括:名称及编排,项目与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标准品、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或参考品,计量,精确度,试药、指示剂,动物试验,说明书、包装、标签等。 5、简述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 答: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下的国家级药品检验机构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药品检验总所),以及省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级药品检验所,分别承担各辖区内的药品检验工作。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检品收检)、检验、留样、报告。取样必须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常规检验以国家药品标准为检验依据;按照质量标准及其方法和有关SOP进行检验,并按要求记录;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按原始记录要求及时如实记录,并逐项填写检验项目;根据检验结果书写检验报告书,药品检验报告书是对药品质量作出的技术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6、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测的几种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答: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外标法(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有杂质对照品,而且进样量能够精确控制(以定量环或自动进样器进样)的情况。 ②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测定法,该法仅适用于已知杂质的控制。以主成分为对照,用杂质对照品测定杂质的校正因子,杂质的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直接载入各品种质量标准中,在常规检验时用相对保留时间定位,以校正该杂质的实测峰面积。 ③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测定法,适用于没有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面积归一化法,适用于粗略测量供试品中杂质的含量。

初级药师 基础知识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 第一节药品质量标准 一、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常见的国家标准: 国内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药品标准; 国外药品标准: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r)和国际药典(Ph.Int)。 (掌握各自的简称) 二、《中国药典》 1.历史沿革: 建国之后至今共出了十版: 1953、1963、1977、1985、1990、1995、 2000、2005、2010、2015年版。 1963:开始分一、二两部。 2005:开始分三部,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2015:开始分四部。 2.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中国药典》由一部(中)、二部(化)、三部(生)、四部及增补本组成,首次将通则、药用辅料单独作为《中国药典》四部。 主要内容:凡例、正文、通则。 3.凡例 是为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验提供的指导原则。 关于检验方法和限度的规定 检验方法:《中国药典》规定的按药典,采用其他方法的要与药典方法对比。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 关于标准品和对照品的规定 标准品、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标准品:是指用于生物检定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其特性量值按效价单位(或μg)计。 对照品:是指采用理化方法进行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时所用的标准物质,其特性量值按纯度(%)计。 考点:混淆标准品、对照品的概念 关于精确度的规定 指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精密度。 “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论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分析

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 现代教育的观点认为: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应当成为科研型或专家型教师。对专家和新手的对照研究表明:专家的职业知识结构与新手的职业知识结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不同。由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对加速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近十几年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的价值。 一、教师的知识及其结构 教师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关于知识,有各种不同的概念界定。依据《教育大辞典》(第一卷)中关于知识的定义,“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可以通过书籍和其他人造物独立于个体之外。……按照来源划分有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前者从人类社会实践中直接获得,后者通过书本学习或其他途径获得”。而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包括各种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另外,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难题知识。前者大多属于教师的间接知识,而后者属于教师的直接知识。对于教师知识结构,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研究角度或研究方式,因而也就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从其功能出发,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3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这3个方面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 1.教师本体性知识及其相关研究 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来探讨是关于教师知识最早的研究。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基础成为研究的重点。一种人们普遍熟知的教师知识就是关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一切努力又都是围绕着本体性知识的有效传授的。教学的最终绩效是用学生掌握的本体性知识的质量来衡量的。不能否认,在一定限度内,教学的有效性是与教师所掌握的本体性知识呈递增关系的。正所谓:学高人之师。这也使一些研究者产生了一个课题: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教学有效性之间是否存在一种恒定的正相关?对此问题的回答影响教师培养的目标方向。由Dunkin&Biddle(1974)所进行的研究,旨在找出教师学科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他们以教师评估的平均得分、教课的门数和教师标准化测验成绩来代表教师的学科知识,将其与所教学生的成绩进行对照研究。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学生成绩不存在统计上的相关。当然这个研究也存在一些定义和测量方面的问题,但随后进行的绝大多数研究都不能支持“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结论。即教师知道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我国的研究者林崇德等在其研究中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超出一定的水平,它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将不再呈现统计上的相关性了。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仅仅是个体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 2.教师条件性知识及其相关研究 教学过程是教师将其具有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对学科知识的重组和表征是现代教育科学的基本要求。林崇德在其“学习与发展”理论中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是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它包括3个主要方面内容: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我们进一步以性别、所教科目、所教年级、地区、是否进修过和是否有教学经验等分别为自变量(因素),考察了这些因素对教师条件性知识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被试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条件性知识掌握与性别、所教科目、所教年级、地区、是否进修过等因素无关,这些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职前职后差异性比较显著。这个结果至少在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首先,培训前后没有差异,反映出培训对教师条件性知识的获得没有显著作用。其次,没有教学经验的职前教师条件性知识馈乏,这反映了师范教育传授的条件性知识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实际的要求。师范生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水平要在相当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才能达到在职教师的水平。这说明我们目

药物分析知识点总结

国家药品标准是《中国药典》(缩写Ch.P)和局颁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行政、技术监督管理各部门应共同遵循的法定技术依据。 药典内容分: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药品质量管理规范(5个G)《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L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 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质)进行计算后使用。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杂质两个来源:一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贮藏过程中引入。 杂质按照来源分: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按毒性分:毒性杂质和信号杂质;按理化性质分: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和残留杂质。 杂质限量:药物中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杂质限量%=杂质最大允许量/供试品量*100% 杂质限量%=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溶液的体积/供试品量*100%即L=CV/S*100% 1.氯化物检查,在硝酸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氯化银浑浊程度比较,浊度不得更大。加硝酸目的: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磷酸银及氧化银沉淀的干扰,且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产并产生较好的乳浊,酸度以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硝酸10ml为宜。 2.硫酸盐检查,在稀盐酸酸性条件下与氯化钡反应,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硫酸钡浑浊程度比较。 3.铁盐检查,硫氰酸盐法,铁盐在盐酸酸性与硫氰酸盐作用生产红色可溶性硫氰酸铁配离子 4.重金属检查,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适

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脉络梳理

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脉络梳理 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建立一下结构体系: 中国古代边疆管理与民族融合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的知识结构体系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框架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知识结构表 这是我们解答叙述题的套路,有了这个法宝,任何叙述题、展板填空题我们都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宏观地把握各个知识点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避免了零星散乱的复习毛病。

总结史料分析题与论文题的答题步骤与技巧 史料分析题被很多老师认为是历史高考的小论文,solo论文更被同学们视为噤若寒蝉,但是如果对题目进行归类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题目的一些规律和和结构。 所以无论是史料分析题还是论文题有一定的层次感和逻辑性。 第一、观点清晰,通过归纳找出观点的通用性。 如2013年严复对进化论翻译的论文和2014年梁启超评价李鸿章的论文,其实是同一类型的题目,即“作者对西方思想的引进和人物的评价都是作者以引进西方思想与评价近代人物来表达自己思想和理念的目的,使作者的思想带有时代和个人的烙印。” 这种观点可以通过课堂和题目的答案进行归类总结,这样遇到陌生的论文史料就不会捉襟见肘了! 第二、在论述中一定要做到“论从史出”,也就是俗话说的“引材料”概括归纳。 第三、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答题结构,如社会转型的史料分析,总观点往往是通过微观事件折射宏观的社会变迁,然后逐条分析材料展开其具体变化。 再如场景还原题(穿越题),其回答步骤一定要体现利弊和时代的关系,而最后不要忘记作为当时人,一定会对反对派的意见有妥协和让步,或者提出改进的方案。 我们以2013年李鸿章为同文馆辩护为例,可以从以下结构展开: 以后再遇到场景还原辩论题,这个步骤是可以通用的。

药物分析 总结归纳

药物分析总结归纳 第一节药品质量标准 重点:中国药典 1.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质量管理的意义: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 2.全面质量控制:研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 3.药品质量标准: 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4.掌握各自的简称: 《中国药典》(Ch.P) 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J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5.《中国药典》: 1)历史沿革: 第一部:中药材、 中药成方制剂 第二部:化学药品、 抗生素、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及其制剂 第三部:生物制品 2)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①凡例: ⑴关于检验方法和限度的规定: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 ⑵考点:混淆标准品、对照品的概念: 标准品: 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标定;对照品:指用于检测时,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⑶关于精确度的规定: Ⅰ“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Ⅱ“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Ⅲ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该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Ⅳ“精密量取”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考点:“称重”或“量取”的量,小数点后多一位 例如:

Ⅴ“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Ⅵ“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经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⑷计量: 1→10符号: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 (了解) ②附录:制剂通则、通用的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6.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依据: 基本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① 检测项目和限度——针对性、合理性② 检测手段选用——可行性、先进性 第二节药品检验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重点:一般杂质检查的方法与原理(掌握反应试剂) 1.药检任务:包括常规的检验,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的监测。 2.药品检验程序: 1)取样: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 2)药品的鉴别:判断药物及其制剂的真伪。 3)药物的检查: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安全性四个方面。 4)药物的含量测定:测定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5)检验记录与报告:检验记录必须真实、完整、科学。 6)留样:留样数量不得少于一次全项检验用量。留样检品保存一年,进口检品保存一年,中药材保存半年,医院制剂保存3个月 3.鉴别方法:

知识结构分析(4)

知识结构分析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4.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5.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药物分析 笔记 重点

药物分析笔记重点(每周更新) 2009-03-08 19:39 第一周 绪论 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学科。目的: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任务: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可控,药品储存过程的质量可控,药品使用和销售过程的质量可控,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临床药物的分析。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 《中国药典》Ch.P 《美国药典》USP <美国国家处方集》NF 《英国药典》BP 《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r 《国际药典》 Ph.Int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L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 第一章药典概况 《中国药典》(2005年版)建国后第八版共三部 1953、 1963、 1977、 1985、1990、 1995、 2000、 2005年版共八版 第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中药及相关)。第二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第二部分:收载要用辅料(西药及相关)。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 《中国药典》的内容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个部分。 凡例:1、除另有规定外,按凡例执行,凡例具有法定的约束力。2、原料药的含量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 。3、生产或贮存期间含量会降低时,可适当增加原料药的投料量。4、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质)进行计算后使用。5、**滴定液(YYYmol/L)需精密标定 YYYmol/LXXX溶液不需要精密标定。6、20摄氏度时,1滴=0.05ml。7、溶液后的“(1-10)”系指固体物质1g或溶液物质1.0ml加溶剂使成为10ml溶液。8、称取0.1g±0.04, 2g±0.5,2.0±0.05,2.00±0.005。精密称定指准确至千分之一,称定指准确至百分之一,精密量取需用滴定管,量取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约系指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9、试验中的空白试验,指不加供试品或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1

[模拟]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1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指 A.75%(ml/ml)的乙醇 B.85%(ml/ml)的乙醇 C.95%(ml/ml)的乙醇 D.98%(ml/ml)的乙醇 E.100%(ml/ml)的乙醇 参考答案:C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指95%(ml/ml)的乙醇。 第2题: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称取“0.1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 0.14 g B.称取“2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 g C.称取“2.0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 g D.称取“2.00 g”,系指称取重量为1.995~2.005 g E.称取“2.00 g”,系指称取重量为1.996~2.004 g 参考答案:E 药典规定取样量的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精确到有效位数的后一位。按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称取“0.1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 g;称取“2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 g;称取“2.0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 g;称取“2.00 g”,系指称取重量为1.995—2.005 g。 第3题: 药品的鉴别是证明 A.已知药物的疗效 B.已知药物的真伪 C.药物的纯度 D.未知药物的真伪 E.药物的稳定性 参考答案:B 药品的鉴别是证明已知药物的真伪。

第4题: 中国药典规定的阴凉处是指 A.阴暗处,温度不超过2℃ B.阴暗处,温度不超过10℃ C.避光,温度不超过20℃ D.温度不超过20℃ E.放在室温避光处 参考答案:D 《中国药典》凡例中规定:阴凉处是指温度不超过20℃。 第5题: 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应遵循的原则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B.制订质量标准要有针对性 C.质量标准中限度的规定,要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所能达到的实际水平来制订 D.制订质量标准要有广泛性 E.检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准确、灵敏、简便、快速”的原则 参考答案:D 制订质量标准要有针对性,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检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准确、灵敏、简便、快速”的原则;质量标准中限度的规定,要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所能达到的实际水平来制订。 第6题: 可用来鉴别药物或判断药物纯杂程度得物理常数是 A.旋光度 B.比旋光度 C.折光率 D.碘值 E.吸收系数 参考答案:B 比旋光度是旋光性物质的重要物理常数,可用来区别药物或检查药物的纯杂程度。 第7题: 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为 A.全熔 B.终熔

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

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 药物分析是一门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质量控制的科学。 药品质量应从药品的性状、真伪、有效性、均一性、安全性、纯度和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综合评价。 第一节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常见的国家标准: 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 其他药品标准; 常见国外药品标准: 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r)和国际药典(Ph.Int)。 一、《中国药典》 1.历史沿革: 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版。

2.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凡例:为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验提供的指导原则。 正文包括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 通则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1)检验方法和限度 ◆检验方法:《中国药典》规定的按药典,采用其他方法的要与药典方法对比。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 ◆限度: (2)标准品和对照品 相同点: 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测定的标准物质。 不同点: 标准品 用于生物检定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其特性量值一般按效价单位(或μg)计。 对照品 指采用理化方法进行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其特性量值一般按纯度(%)计。 (3)精确度 药典规定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精密度。 ◆“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

单元知识结构图

知识结构分析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个小说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其中《孤独之旅》和《心声》完全以少年人物形象为中心的;而《故乡》重在写故乡的一切的变化(如景、人),但是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历来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的薄情寡义,但它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这一人间悲剧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针对上述内容及体裁,在单元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体裁特点(三要素)并在文中的体现;其次应围绕青少年生活的内容展开,重点抓住人物分析,揭示小说主题,并把握小说特点及相关的语言分析;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多篇小说给了我们创造想象的空间),这既是一个有利深化对内容、人物形象的理解,更是一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小说的体裁和特点,掌握阅读小说分析小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作品本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作品中,领略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三、单元教学重点 1、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和环境等要素。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体会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领会文章优美的意境。 四、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语言。 五、单元中每篇文章课文的教学建议 1、《故乡》 重点:品析人物的言行神,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难点:文中议论性语句内涵丰富,体会其言外之意。 教学建议:这是一篇经典小说,贯穿全文的是个“变”字,小说通过一个“离去—回归—离去”的知识分子的眼睛,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人物和环境的巨变,震撼读者的心灵,引发深沉的思索。因此,本课可采用“对比阅读板块碰撞式”的教学方法来突破重点。 其做法是: ⑴对比阅读,故乡巨变──问题设计: ①‘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仅是故乡环境发生了变化吗?假如你就是小说中的‘我’,故乡哪些人的变化最令人心痛?(提示闰土的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变化。)外在的变化令人心痛,最可怕的变化是什么?

(完整word版)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 目录 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一)药物分析的性质与任务 (二)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三)计量器具的检定 (四)药物分析数据的处理 (五)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六)药典基本知识 二、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 实验二醋酸可的松中其它甾体的检查 实验三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 实验四药物的鉴别与区别 实验五双相滴定法测定苯扎溴铵溶液的含量 实验六凯氏定氮法测定干酵母片的含量 实验七非水碱量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 实验八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片的含量 实验九磺胺嘧啶的重氮化滴定 实验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 实验十一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维生素B1片的含量 实验十二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巴比妥片的含量 实验十三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D胶丸中维生素A的含量实验十四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片剂的含量 实验十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酸睾酮注射液的含量

实验十六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实验十七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制剂的含量 实验十八胃蛋白酶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十九尿中咖啡酸的比色分析 实验二十尿中异烟肼及其代谢物乙酰异烟肼的比色测定实验二十一血清中氨茶碱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 实验二十二血清中茶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实验二十三血浆中阿司匹林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实验二十四唾液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比色测定 三、综合性实验 实验一阿司匹林及其制剂的质量分析 (一) 阿司匹林原料药 (二) 阿司匹林肠溶片 (三) 阿司匹林栓 实验二对乙酰氨基酚和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分析 (一)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 (二)对乙酰氨基酚片 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质量分析(一)盐酸普鲁卡因原料药 (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四、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药物的鉴别实验 实验二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实验 实验三药物滴定分析实验 实验四药物紫外定量分析实验 实验五药物的色谱定量分析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