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__交流与文化传播导学案

第8课__交流与文化传播导学案
第8课__交流与文化传播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马可?波罗来华、四大发明的传播、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应用。

2、过程与方法:列表归纳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和事例,锻炼整理材料、梳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他们之间的和平交往有助于各地文明的兼容并蓄、借鉴互惠和共同进步。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马可?波罗来华中国四大发明和阿拉伯数字传播的意义

难点:本课有关文化交流的内容杂、头绪多、知识面广,不易掌握

三、学法指导

1、结合学案上的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全文,并将答案写在导学案上。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探究问题。

3、根据课前准备、学习状态、巩固情况进行小组评价。

四、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公元前2世纪,中国西汉时期的张骞远赴西域,开通了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公元13世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东来,又一次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二)学习过程:

A、自主学习

◆知识点1:马可?波罗的东来

阅读教材P50-52,了解马可?波罗东来的目的、时间、经历以及《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1、时间:___________ 晚期,______________ 旅行家马可﹒波罗抵达中国。

2、成就:他的经历和见闻留在了脍炙人口的_______________ 中,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促进___________,开阔_____________,对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

阅读教材P52-54,了解中国四大发明外传的经过

1、造纸术:造纸术的外传首先传到亚洲东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后经新疆或西一带传到__________;751年_______________ 之战后,造纸术才正式开始西传。

2、火药: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西征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到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3、指南针:大约___________ 后期,经________________ 之手传往欧洲。

4、印刷术:中国的雕版和活字印刷术大概从10世纪末起,相继传入邻国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后来经中东地区辗转传至__________ 。

◆知识点3:阿拉伯数字

阅读教材P55,了解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传播及影响。

1、发明:最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明。

2、改进与传播:经过中古______________ 人的吸收与改进创制而成。后通过北非地中海沿岸传入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各地。取代了原先书写不变的____________ 数字,并逐渐流行于世界各地。

3、阿拉伯数字的传播有什么意义?

B、合作探究

1、马可﹒波罗东来有哪些历史条件?

2、思考用现代地名叙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经过哪些国家?基本上沿着欧亚之间哪条商路来到中国?

3、请你想象马可﹒波罗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应学习他什么精神?

4、中国四大发明向外传播有什么意义?

(温馨提示:促进了各地区科技、文化交流,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

5、如何看待不同文明间的交往?

6、参照16世纪以前的记数符号图,比较阿拉伯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体会阿拉伯数字的优点。(在小组内交流)

五、课堂小结,构建知识网络(请你来总结并画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看谁画得好。)

六、巩固练习:

1、造纸术和火药传播的方式是()

A.文人学者的交流B、商人的贸易

C.外交使节的出访D、战争

2.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的形式实现的。下列哪一个选项体现的交往形式与其它三个明显不同()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帝国的扩张D.马可?波罗来华

3.(08山东)人类历史上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独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他们的交流是通过下面的那些人实现的( )

①商人②使节③游历者④文人⑤学者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4.(09福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七、学后反思

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同步试题

第8 课交流与文化传播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应从马可波罗的东来、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和阿拉伯数字三个方面把握。马可波罗的东来主要是介绍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 响。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重点掌握四大发明外传的路线及对人类产生的重大贡献。通过介绍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课文撷英】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 【重点精析】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及意义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 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0”。“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及其计数法的传播,使世界各地有了统一的计数方法,从而便利和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与交往;它还推动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见,阿拉伯数字的发展与传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疑难点拨】为什么元朝时期中西交流活跃,有不少欧洲人士陆续东来?

思路:第一,蒙古远征的后果。蒙古大军的西征南扩,在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开辟了沟通东西方的线路,提供了一个各地交往的大舞台。这个情况类似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第二:蒙古的开放政策。蒙古的军事征服建立起一个覆原广阔的大帝国,包含多种民族,古统治者在帝国境内对各族之间的交流基本上采取开 放宽容的政策。当时鼓励交流, 贸。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中国正是() A 、北宋时期 B 、南宋时期 C 、元朝时期 D 、明朝时期 2、下面哪项不是《马可?波罗行记》流传后,产生的作用() B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 、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所启示 、公元751年怛(da)逻斯之战后 、北宋初年 4、欧洲人自己开始制造火药武器并用于实战是在() A、1241年,蒙古铁骑攻入东欧腹地后 B、公元7---8世纪,造纸术传入欧洲后 C、1258年,蒙古军围攻阿拉伯的巴格达以后 D、公元14世纪上半期 二、填空题 5、13世纪晚期,意大利人________________ 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国。 6、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_______________ 。 8、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始于中国_______________ 时期。重视外 A 、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 C 、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 3、中国的造纸术正式外传是在 A、公元7世纪以前B C 、东汉时期D

8《台阶》导学案

8《台阶》导学案 一、学习目的: 1、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体会人物描写方法,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二、掌握基础知识: 读熟课文,划出词语,并识记下列字词: 凹( ) 凼( ) 门槛( ) 涎( )水揩( ) 嘎( ) 筹( )划黏( )尴尬( )撬( ) 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4、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文眼”(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四、探究人物形象: 提示: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 1、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谈谈“父亲”这一形象所代表的意义 五、细节探究: 1、文中那些地方描写老屋的三级台阶?每一处描写的作用是? 2、第五段中:父亲为何一年洗一次脚?为何洗了脚后觉得轻飘飘的,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3、第13段最后一句说明了什么? 4、第21段中为什么说父亲露出尴尬的笑? 5、第26段中为什么父亲总觉得不对劲?

6、第29段中为什么说父亲若有所失的模样? 7、第30段的含义?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凹凼(ào)烦燥(zào) B.尴尬(ɡān ɡà)阴凉(yīn) C.卵石(luǎn)揩一把(kǎi) D.砌缝(qì)舀米(yǎo) 2.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3.解释加粗的词。 (1)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2)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4、选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读来就好像在听作者娓娓为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平常如邻家一般的故事。 B、文中的“父亲”一年辛勤劳作,在半个月的过年中还要编织草鞋。因此父亲是一个淳朴、厚道、待人宽厚、能吃苦耐劳的人。 C、父亲一生劳作的目的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D、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一、1.A(āo,躁)2.B 3.(1)小得不值得提。(2)好像失去了什么。(3)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4.A C

《交流与文化传播》(华东师大版)

《交流与文化传播》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 《交流与文化传播》是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内容,主要讲述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这为学生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以及建立世界历史学习的横向学习。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马可·波罗东行和《马可·波罗行纪》影响;四大发明的外传路线,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和应用等事实,培养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和交往历史意义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合作交流分享法、事例探讨法、歌曲穿插法、历史知识生活化法、现象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珍爱和平;增强民族自豪感、向心力和凝聚力;取其精华,抛弃糟粕的传承文化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弘扬和继承人类共同文明成果。 【教学重点】

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及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历史意义。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一.情境导入:公元前2世纪,中国西汉时期张骞远赴西域,开通了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公元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东来,又一次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为纪念他,在我们西子湖畔矗立着他的铜塑,究竟他来中国做了些什么?又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怎样影响?(出示幻灯片:马可波罗雕塑图片) 二、板书课题:8、交流与文化传播 三、新知探究 1.检查预习自学效果,教师出示三张幻灯片,针对学生完成情况纠正。 A、填空 1)、13世纪晚期,意大利人_____________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国。 2)、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_________。 4)、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始于中国__________时期。 5)、生活中常用的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古代________人发明的 B、选择题 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中国正是(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朝时期 2、下面哪项不是《马可·波罗行记》流传后,产生的作用( ) A、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 D、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所启示 C、填表题: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及意义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第8课 交流与文化传播 华东师大版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应从马可波罗的东来、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和阿拉伯数字三个方面把握。马可波罗的东来主要是介绍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重点掌握四大发明外传的路线及对人类产生的重大贡献。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课文撷英】 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 【重点精析】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及意义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0”。“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及其计数法的传播,使世界各地有了统一的计数方法,从而便利和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与交往;它还推动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见,阿拉伯数字的发展与传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 【疑难点拨】 为什么元朝时期中西交流活跃,有不少欧洲人士陆续东来? 思路:第一,蒙古远征的后果。蒙古大军的西征南扩,在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开辟了沟通东西方的线路,提供了一个各地交往的大舞台。这个情况类似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 第二:蒙古的开放政策。蒙古的军事征服建立起一个覆原广阔的大帝国,包含多种民族,蒙古统治者在帝国境内对各族之间的交流基本上采取开放宽容的政策。当时鼓励交流,重视外贸。【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中国正是(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朝时期 2、下面哪项不是《马可·波罗行记》流传后,产生的作用( ) A、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 D、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所启示 3、中国的造纸术正式外传是在 A、公元7世纪以前 B、公元751年怛(da)逻斯之战后 C、东汉时期 D、北宋初年 4、欧洲人自己开始制造火药武器并用于实战是在( ) A、1241年,蒙古铁骑攻入东欧腹地后 B、公元7---8世纪,造纸术传入欧洲后 C、1258年,蒙古军围攻阿拉伯的巴格达以后 D、公元14世纪上半期 二、填空题 5、13世纪晚期,意大利人_____________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国。 6、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的是《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_________。 8、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始于中国__________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

学生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最后拿出事先准备的 表格来总结。 代表人 物 主要观点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主张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不要加重人 负担 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孙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2.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 吸收、利用? 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 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 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制思想都值得 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3.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一派的学说对战国时期的封建 统治者最有用? 4.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内容,归纳“百家争鸣”产生 的背景和影响。 思维延伸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三、课堂总结: 诸子百家针对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提出了各自不 同的见解。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在一定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诸子百家通过百家争鸣,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 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 四、课堂检测 1.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D) A.孙膑B.孔子 C.韩非子D.孙武 五、课后作业 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图一体现了道家思想;图二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方面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例说明。 依法治国(法家),构建和谐社会;资源可持续利用;用和平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保护环境(儒家);等等。 (3)你认为哪家观点最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说出理由。 法家,法家提倡的改革和法治更适合当时的乱世局面。 (4)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任意选择三家中的一家即可。比如: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又比如:喜欢道家思想,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和齐物论,可以化解压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还比如:喜欢法家思想,因为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

交流与文化传播同步试题

第8 课交流与文化 传播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应从马可波罗的东来、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和阿拉伯数字三个方面把握。 可波罗的东来主要是介绍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 响。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重点掌握四大发明外传的路线及对人类产生的重大贡献。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 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课文撷英】 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 重点精析】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及意义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 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 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 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 0”。“ 0 ”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 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 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 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 字。 0?9这十个数字及其计数法的传播,使世界各地有了统一的计数方法,从而便利和推 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与交往; 它还推动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 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见,阿拉伯数字的发展与传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 疑难点拨】 为什么元朝时期中西交流活跃,有不少欧洲人士陆续东来?

思路:第一,蒙古远征的后果。蒙古大军的西征南扩,在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开辟了沟通东西方的线路,提供了一个各地交往的大舞台。这个情况类似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 第二:蒙古的开放政策。蒙古的军事征服建立起一个覆原广阔的大帝国,包含多种民族,蒙 古统治者在帝国境内对各族之间的交流基本上采取开放宽容的政策。 贸。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中国正是() 2、下面哪项不是《马可?波罗行记》流传后,产生的作用 3、中国的造纸术正式外传是在 C 、东汉时期 4、欧洲人自己开始制造火药武器并用于实战是在() 、1241年,蒙古铁骑攻入东欧腹地后 、公元7---8世纪,造纸术传入欧洲后 、1258年,蒙古军围攻阿拉伯的巴格达以后 、公元14世纪上半期 填空题 三、填图析图: 10、右图的人物是 他的著作是当时鼓励交流,重视外 A 、北宋时期 B 、南宋时期 C 、元朝时期、明朝时期 A 、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 B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 、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 D 、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所启示 A、公元7世纪以前、公元751年怛(da)逻斯之战后 、北宋初年 5、13世纪晚期,意大利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国。 6、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的是《》。 7、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 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始于中国时期。 9、生活中常用的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古代人发明的。 1>

第8课百家争鸣

宁国市河沥溪初中“五航远行”教学模式七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

航 课堂练习: 1、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 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3、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 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孙子 4、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是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远航5、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法治”6、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所。 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 A.《离骚》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学派时期代表人物著作思想主张 儒家 战 国 《孟子》提出“”,要求统治者用“ 还主张自然资源利用。 荀子主张按去办事墨家战国主张“”、“”,支持正道家战国要顺其自然,“”。 法家战国末期主张,反对,提 提出建立国 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 护达标检测: 1、以下是小丽同学对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A.夏朝出现甲骨文 B.西周实行分封制 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2、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列举各学派的名称及代表人物。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阅读后,请回答:

《台阶》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学习重点】 1.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 2.体会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选材剪裁的写法。 【学习难点】?台阶?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台阶在本文中是屋主人地位的象征,人都有获得社会地位的需要,所以造一幢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是文中父亲最大的心愿。 2.走近作者 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剧本《天下粮仓》、《卧薪尝胆》等。 3.相关资料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新授导入】 我们学过朱自清的《背影》,写的是父爱,父亲身上的慈爱和坚强、艰苦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泪水模糊的晶莹泪光中的背影上,父爱是世上最无私、最深沉的爱,表达是这么简单,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而又撼人心魄的细节。今天再来学习一篇讴歌父亲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向《台阶》,走近文中的这位父亲。 【预习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凹.凼(ào)烦燥.(zào)B.尴尬 ..(ɡānɡà)阴.凉(yīn)C.卵.石(luǎn)揩.一把(kǎi)D.砌.缝(qì)舀.米(yǎo) 2.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B)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3.解释加点的词。 (1)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 ....,但他做得很认真。 小得不值得提。 (2)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 ....的模样。 好像失去了什么。 (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 ....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__交流与文化传播导学案

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 主备人:霍汉召审核:九年级历史备课组使用班级:使用时间:【学习目标】 1、识记目标:马可·波罗来华四大发明的传播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应用 2、能力目标:列表归纳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和事例,锻炼整理材料、梳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他们之间的和平交往有助于各地文明的兼容并蓄、借鉴互惠和共同进步。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马可·波罗来华中国四大发明和阿拉伯数字传播的意义 难点:本课有关文化交流的内容杂、头绪多、知识面广,不易掌握预习本课时的难点。 【学法指导】 1、结合学案上的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全文,并将答案写在导学案上。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探究问题。 3、根据课前准备、学习状态、巩固情况进行小组评价。 【记忆诀窍】 马可·波罗到中国四大发明来传播小小数字历史久和平交往贡献多【导学问题】 公元前2世纪,中国西汉时期的张骞远赴西域,开通了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公元13世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东来,又一次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1:马可·波罗的东来 阅读教材P50-52,了解马可·波罗东来的目的、时间、经历以及《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目的: 时间: 经历: 《马可·波罗行纪》传播的影响: ◆知识点2: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 阅读教材P52-54,了解中国四大发明外传的经过和影响 造纸术的传播: 火药的传播: 指南针和印刷术的传播: 影响: ◆知识点3:阿拉伯数字 阅读教材P55,了解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传播及影响。 发明: 改进与传播: 影响: (二)合作探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弗朗西斯·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教案(三) 华师大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教案(三)华 师大版 【基本知识】 马可·波罗东行和《马可·波罗行纪》四大发明的传播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和应用 【重点知识】 1、联系张骞通西域的知识,结合马可·波罗的史实,比较中外两次交往的异同。 2、了解马可·波罗东来与《马可·波罗行纪》对东西方交流作出的贡献。 3、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及阿拉伯数字传播的意义;推动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有助于人类共享文明成果。 【课堂记录】 公元前2世纪,中国西汉时期张骞远赴西域,开通了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公元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东来,又一次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一、马可·波罗的东来 七下第10课已经介绍,请学生阅读课本第50页第2段小字。 1、历史条件 问:为什么元朝时期中西交流活跃,有不少欧洲人士陆续东来? 思路:一、蒙古远征的结果。在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开辟了沟通东西方的线路;二、蒙古开放的政策,当时鼓励交流,重视外贸。 2、时间:13世纪 3、著作:《马可·波罗行纪》——“世界奇观之书” 4、《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行纪》客观起到了介绍和传播东方文化的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有所启示,但其中也存在过誉和失实的地方。 二、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 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在七年级课本上已有专门介绍,可引导学生回顾。 1、传播使者:阿拉伯人 2、传播路线 (1)造纸术传播 东:朝鲜、日本由北向南

南:越南、南亚 西:中亚、西亚、欧洲由东向西 造纸传播的意义?1、欧洲人在未使用纸之前,常用加工的小羊皮抄写《圣经》,用料贵,书写不方便,流传面相对狭窄,不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2、一开始欧洲人先使用的是中国的成品纸,后来学会中国的造纸术,这时纸作为文化交流的用品,普遍有效地为各民族服务,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2)火药西传(元代) 路线:中亚、西亚、欧洲 火药及其发射工具的结合,大大推进了作战武器的发展,由此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热兵器时代,极大改变了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 火药与造纸术的传播,两者都是以战争作为媒介而传入欧洲的,阿拉伯人都起到了桥梁作用。 (3)印刷术的传播(10世纪北宋) 路线:东亚、东南亚、中东、欧洲 印刷术与造纸术的结合充分发挥了传播文化的巨大功能。 (4)指南针西传(12世纪南宋) 路线:经阿拉伯人(或欧亚大陆腹地)传入欧洲 3、传播影响(课本54页最后一段) 三、阿拉伯数字 1、发明:古代印度人 2、改进:中古阿拉伯人 3、传播:印度→阿拉伯→北非地中海沿岸→欧洲 4、作用 (1)方便了商业贸易活动 (2)促进了数学和整个自然科学的进步 【课后习题】 对照唐、元时期中国造纸术和火药西传以及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谈谈自己的感想。 思路:本题可从中国古代文明成果的西传、近代西方文明强行输入中国的史实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多侧面看待和分析历史现象。中国古代文明的西传,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步,而西方列强的东侵,却使中国沉沦于半殖民地的痛苦深渊之中。

2020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

第8课百家争鸣 01知识管理 知识点1老子 学派: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__________;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__________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他的学说集中在《________》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 知识点2孔子和儒家学说 政治方面:核心思想是“________”,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__,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教育方面: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__________”,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_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影响: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知识点3百家争鸣 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_______”。 思想家地位思想主张 墨子 墨家的 创始人主张“________”“________”,要求人民互爱互利;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孟子 儒家的 代表主张实行“________”;“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 ________的战争 荀子 主张实行“________”,明确尊卑等 级 庄子 道家的 代表强调治国要________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

(完整版)《台阶》导学案及答案

十一台阶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1.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重点) 2.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难点)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凹凼.( ) 门槛.( ) 涎.水( ) 砌.( ) 黏.性( ) 尴尬 ..( ) 撬. ( ) 憋. ( ) 半晌.( ) 揩. ( ) (2)文学常识积累 课文选自集《》,所以本文的体裁是()。作者(),()代作家。 (3)了解本课的写作背景。 2.二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并质疑“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三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特点 1. 课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他身上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2.文中处处流露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3.你认为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父亲形象有什么特殊用意? (三)古人说“疑为学之始”。说的是,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的独立学习的开始。通过阅读本文,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向全班同学提出来,大家共同来讨论解决。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凹.凼(ào)烦燥.(zào)B.尴尬 ..(ɡān ɡà)阴.凉(yīn)

C.卵.石(luǎn)揩.一把(kǎi) D.砌.缝(qì)舀.米(yǎo)2.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3.课内阅读 (一) 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1)依课文把空缺的三个词语填上,正确的一项是() A.惨叫粗暴烦躁 B.惨叫粗野烦恼 C.喊叫粗暴烦恼 D.喊叫粗野烦恼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A. 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B.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 C.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D.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3)父亲一生的追求是什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看这个人物?受到什么启 发? (4)文中如何描写“我”的行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同步试题

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应从马可波罗的东来、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和阿拉伯数字三个方面把握。马可波罗的东来主要是介绍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重点掌握四大发明外传的路线及对人类产生的重大贡献。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课文撷英】 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 【重点精析】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及意义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0”。“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及其计数法的传播,使世界各地有了统一的计数方法,从而便利和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与交往;它还推动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见,阿拉伯数字的发展与传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 【疑难点拨】 为什么元朝时期中西交流活跃,有不少欧洲人士陆续东来?

思路:第一,蒙古远征的后果。蒙古大军的西征南扩,在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开辟了沟通东西方的线路,提供了一个各地交往的大舞台。这个情况类似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第二:蒙古的开放政策。蒙古的军事征服建立起一个覆原广阔的大帝国,包含多种民族,蒙古统治者在帝国境内对各族之间的交流基本上采取开放宽容的政策。当时鼓励交流,重视外贸。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中国正是(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朝时期 2、下面哪项不是《马可·波罗行记》流传后,产生的作用( ) A、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 D、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所启示 3、中国的造纸术正式外传是在 A、公元7世纪以前 B、公元751年怛(da)逻斯之战后 C、东汉时期 D、北宋初年 4、欧洲人自己开始制造火药武器并用于实战是在( ) A、1241年,蒙古铁骑攻入东欧腹地后 B、公元7---8世纪,造纸术传入欧洲后 C、1258年,蒙古军围攻阿拉伯的巴格达以后 D、公元14世纪上半期 二、填空题 5、13世纪晚期,意大利人_____________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国。 6、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的是《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_________。 8、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始于中国__________时期。 9、生活中常用的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古代________人发明的。 三、填图析图: 10、右图的人物是、 他的著作是

第八课《百家争鸣》公开课教案(区级获奖教案)

第八课《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等不文明行为。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了?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如何应对这种社会问题,2500多年的中国先贤也有他们的独到见解,就让我们今天进入第八课百家争鸣,看看先贤的智慧。 (板书)第八课百家争鸣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6页到39页的内容,掌握以下知识: 1.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2.掌握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完成导学案学习内容(在6分钟内完成) 请学生自己举手发言,分享导学案学习成果,老师展示标准答案归纳总结。 自学完成后,这里将学生按小组分成几大学派制作诸子名片,分学派上台介绍本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著作,梳理本课的基本知识内容,最后由老师汇总,以表格方式展示。具体流程: 1、儒家:孔子(展示孔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孔子的基本资料,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论语》。展示《论语》的句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现“仁”;《礼记》中: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体现“以德治国”。《论语》:子曰:“有教无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展示孟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孟子的基本资料,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代表作《孟子》。展示《孟子》内容: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体现“仁政”;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民贵君轻”。 2、道家:老子(展示老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老子的基本资料,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代表作《道德经》。 然后展示《道德经》的内容,分析老子的思想观点:“无为而无不为。”——体现无为而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展示庄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庄子的基本资料,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代表作《庄子》。展示《庄子》中的句子:“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翻译:无为,能利用天下,而闲暇有余;有为,被天下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3、墨家:墨子(展示墨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墨子的基本资料,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作《墨子》。展示《墨子》内容:“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翻译: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不

台阶 (1课时 )导学案及答案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 有一天,....,便“嘎叽”地()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地一把推开我:......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1)依课文把空缺的三个词语填上,正确的一项是() A.惨叫粗暴烦躁B.惨叫粗野烦恼 C.喊叫粗暴烦恼D.喊叫粗野烦恼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A. 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B.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 C.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D.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环节五: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测评) (3)父亲一生的追求是什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看这个人物受到什么启发 (4)文中如何描写“我”的行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反思: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凹凼.(dàng ) 门槛.(kǎn) 涎.水(xián) 砌.(qì) 黏.性(nián) 尴尬 ..(gāngà) 撬.(qiào) 憋.(biē) 半晌.(shǎng) 揩.(kāi) (2)文学常识积累(作者、作品、文体、背景、国籍、朝代等) 课文选自小说集《台阶》,所以本文的体裁是(小说)。作者(李森祥),(当)代作家。(3)了解本课的写作背景。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2.二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三、课堂互动探究 (二)三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特点 1. 课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他身上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明确:父亲有着农民在温饱基础上而产生的获得地位、获得尊重的较高层次上的人性要求,并为之不辞辛劳地奋斗,他勤劳诚实、朴实厚道、勤俭坚韧。 2.文中处处流露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明确:“我”对父亲充满了热爱、崇敬、同情、悲悯,因而全文基调是感伤的。 3.你认为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父亲形象有什么特殊用意 明确:父亲的形象启示我们:中国农民身上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景仰与赞叹的,然而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光靠父亲这样的奋斗是没用的,还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制度,提高农业生产力,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加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凹凼(ào)烦燥(zào)B.尴尬(ɡānɡà)阴凉(yīn) C.卵石(luǎn)揩一把(kǎi)D.砌缝(qì)舀米(yǎo) 答案:A(āo,躁) 2.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B)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3.课内阅读 (一) (1)依课文把空缺的三个词语填上,正确的一项是(A) A.惨叫粗暴烦躁B.惨叫粗野烦恼 C.喊叫粗暴烦恼D.喊叫粗野烦恼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能够学为所用。 3.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各学派的政治主张 三、【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解题教师:本课我们要学习三个内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同学们说一说,本课我们要了解哪些思想家? 学生: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 (一)教材自读 1.老子简介 姓名──李耳时期、国家──春秋后期楚国人人物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政治──无为而治 片2:1.孔子简介 姓名──名丘、字仲尼时期、国家──春秋后期鲁国人人物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孔子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2)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片3:3.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教学中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 (1)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诗经》《春秋》。(2)思想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片4: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片5:完成表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提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找学生补充。 (二)合作析疑 1.你能举出哪些事例(成语)体会老子的思想──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3.结合课后活动1,说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