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教案C1P2(f1)

(完整版)可逆矩阵教案.doc

§1.4可逆矩阵 ★ 教学内容: 1.可逆矩阵的概念; 2.可逆矩阵的判定; 3.利用转置伴随矩阵求矩阵的逆; 4.可逆矩阵的性质。 ★教学课时: 100 分钟 /2 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 1.理解可逆矩阵的概念; 2.掌握利用行列式判定矩阵可逆以及利用转置伴随矩阵求矩阵的逆的方法; 3.熟悉可逆矩阵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可逆矩阵、如何判定可逆矩阵及利用转置伴随矩阵求 逆的方法;难点在于转置伴随矩阵概念的理解。 ★ 教学设计: 一可逆矩阵的概念。 1.引入:利用数字乘法中的倒数引入矩阵的逆的概念。 2.定义 1.4.1(可逆矩阵)对于矩阵A,如果存在矩阵 B ,使得 AB BA E 则称 A 为可逆矩阵,简称 A 可逆,并称 B 为 A 的逆矩阵,或 A 的逆,记为A1。 3.可逆矩阵的例子: ( 1)例 1 单位矩阵是可逆矩阵; ( 2)例 2 1 0 1 0 A , B 1 ,则 A 可逆; 1 1 1 1 0 0 ( 3)例 3 对角矩阵 A 0 2 0 可逆; 0 0 3 1 1 1 1 1 0 ( 4)例 4 A0 1 1 , B 0 1 1 ,则A可逆。 0 0 1 0 0 1 4.可逆矩阵的特点: (1)可逆矩阵A都是方阵; (2)可逆矩阵A的逆唯一,且A1和A是同阶方阵;

( 3)可逆矩阵 A 的逆 A 1 也是可逆矩阵,并且 A 和 A 1 互为逆矩阵; ( 4)若 A 、 B 为方阵,则 AB E A 1 B 。 二 可逆矩阵的判定及转置伴随矩阵求逆 1.方阵不可逆的例子: 例 5 例 6 1 1 A 0 0 1 2 A 2 4 不可逆; 不可逆; 2.利用定义判定矩阵可逆及求逆的方法: ( 1)说明利用定义判定及求逆的方法, ( 2)说明这种方法的缺陷; 3.转置伴随矩阵求逆 ( 1)引入转置伴随矩阵 1)回顾行列式按一行一列展开公式及推论 a i1 A s1 a i 2 A s2 L a in A sn D,i s (i 1,2,L , n) , 0,i s a 1 j A 1t a 2 j A 2t L a nj A nt D, j t ( j 1,2,L , n) ; 0, j t 2)写成矩阵乘法的形式有: a 11 a 12 L a 1n A 11 A 21 L A n1 A 0 L 0 a 21 a 22 L a 2 n A 12 A 22 L A n2 0 A L M M O M M M O M A E M M O M a n1 a n 2 L a nn A 1n A 2n L A nn 0 0 L A 3)定义 1.4.2(转置伴随矩阵)设 A ij 式是 A (a ij )n n 的行列式中 a ij 的代数余 子式,则 A 11 A 21 L A n1 A * A 12 A 22 L A n 2 M M O M A 1n A 2n L A nn 称为 A 的转置伴随矩阵。 ( 2)转置伴随矩阵求逆: 1) AA * A E ; 2)定理 1.4.1 A 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0 (或 A 非奇异),且

矩阵秩的研究与应用

. I 矩阵秩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矩阵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代数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也是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矩阵理论是线性代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线性方程组的理论基础。而在矩阵的理论中,矩阵的秩是一个基本概念,也是矩阵最重要的数量特征之一,它在初等变换下是一个不变量。它反映矩阵固有特性的一个重要概念。矩阵一旦确定秩也就确定了。它是高等代数课程中的一个参考指标,其定义、性质、求法、应用等相关容在高等代数中出现的极为频繁,作用较大。 本文首先介绍了矩阵秩的相关理论知识:即秩的几种不同定义,相关性质,以及矩阵秩的三种常见求法,并对三种求法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分析。后面着重介绍了矩阵秩的应用部分,主要是其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和解析几何上的应用。这里就不细说了,具体容还得从文章中来了解。[1][2][3] [关键词]:矩阵的秩,定义,性质,求法,应用,高等代数。 矩阵秩的研究与应用

. I 1 前言 矩阵在高等代数理论中极其重要并且应用广泛,它是线性代数的核心,而矩阵的秩作为研究矩阵的一个重要工具,其秩的理论研究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将它推广到实际应用中,那么我们目前在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又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 本文主要是对矩阵秩的应用方面的一个总结,让学者对其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使后面的学者对矩阵的学习更轻松,更全面。矩阵方面的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容,历年来许多学者对它都有研究,而且其中的部分理论有了很广泛的应用,例如矩阵分析法在企业战略管理、营销活动、供应链管理技术、教学效率评价、射击训练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在本文中的线性代数和解析几何中的理论上的应用,而且在其他领域上也有更实际贴切的应用。如在控制论中,矩阵的秩可用来确定线性系统是否为可控制的,或可观的;此外,矩阵的秩在教学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如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 理论指导实践,所以我着重选择了矩阵秩在理论上的应用的部分来进行探讨,其意义更加广泛且深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主要是对其进行了一个归纳总结,并简单的说了些自己的感想,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同济大学线性代数教案第一章线性方程组与矩阵

线性代数教学教案 第一章线性方程组与矩阵 授课序号01 1112121 2 n n m m mn a a a a a a ?? ?? ??? ,有时为了强调矩阵的行数和列数,也记为

n a ???. 212 n n n nn a a a ? ??? . 1112 00n n nn a a a a ?? ?? ? ? ?与上三角矩阵200 n nn a ? ??? . 000 0n a ??? ??? ,或记为100 1? ???? . 负矩阵的定义:对于矩阵()ij m n a ?=A ,称矩阵21 22 n m m m mn mn b a b a b ?? +++? ,

a b+

21 2 n m m mn a a a ????,转置矩阵212.m n n nm a ? ??? 矩阵的转置满足的运算规律(这里k 为常数,A 与B 为同型矩阵)阶方阵()ij a =A 如果满足222n n m mn n a x +21 2 n m m mn a a a ????称为该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n x ???,m b = ? ??? β,有:

2221122221 21122n n n m m mn n m m mn n a a a x a x a x a x ??? ? =??? ???? ? ++ +????? . 再根据矩阵相等的定义,该线性方程组可以用矩阵形式来表示:=Ax β.

授课序号02 21 2 t s s st ????A A A ,21 2 t s s st ? = ? ??? B B B B ,的行数相同、列数相同,则有 21 22 t s s s st st ?? ±±±? B A B A B . 111221 2 t s s st ? ? ??? A A A A A ,都有21 2 t s s st k k ? ??? A A A .

矩阵秩重要知识点总结_考研必看

一. 矩阵等价 行等价:矩阵A 经若干次初等行变换变为矩阵B 列等价:矩阵A 经若干次初等列变换变为矩阵B 矩阵等价:矩阵A 经若干次初等行变换可以变为矩阵B ,矩阵B 经若干次初等行变换可以变成矩阵A ,则成矩阵A 和B 等价 矩阵等价的充要条件 1. 存在可逆矩阵P 和Q,PAQ=B 2. R(A)=R(B) 二. 向量的线性表示 Case1:向量b r 能由向量组A 线 性表示: 充要条件: 1.线性方程组A x r =b 有解 (A)=R(A,b) Case2:向量组B 能由向量组A 线性表示 充要条件: R(A)=R(A,B) 推论 ∵R(A)=R(A,B),R(B) ≤R(A,B) ∴R(B) ≤R(A) Case3:向量组A 能由向量组B 线性表示 充要条件: R(B)=R(B,A) 推论 ∵R(B)=R(A,B),R(A) ≤R(A,B) ∴R(A) ≤R(B) Case4:向量组A 和B 能相互表示,即向量组A 和向量组B 等价 充要条件: R(A)=R(B)=R(A,B)=R(B,A) Case5:n 维单位坐标向量组能由矩阵A 的列向量组线性表示 充要条件是: R(A)=R(A,E)

n=R(E)<=R(A),又R(A)>=n ,所以R(A)=n=R(A,E) 三. 线性方程组的解 1.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1) R(A)=R(A,B),方程有解. (2) R(A)=R(A,B)=n ,解唯一. (3) R(A)=R(A,B)

42矩阵教案

§2.1.1矩阵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矩阵的概念以及基本组成的含义(行、列、元素) 2.掌握零矩阵、行矩阵、列矩阵、矩阵相等的概念. 3.尝试将矩阵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 用矩阵表示丰富的问题, 体会矩阵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从具体的实例开始,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某些几何变换可以用矩阵来表示,丰富学生对矩阵几何意义的理解,并引导学生用映射的观点来认识矩阵、解线性方程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代数与几何的有机结合,突出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 教学重点:矩阵的概念以及基本组成的含义 教学难点:矩阵的概念以及基本组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设O (0, 0),P (2, 3),则向量OP → (2, 3),将OP →的坐标排成一列,并简记为???? ?? 2 3 2 (1)某电视台举办歌唱比赛,甲、乙两名选手初、复赛成绩如下: (2)某牛仔裤商店经销A 、B 、C 、D 、E 五种不同牌子的牛仔裤,其腰围大小分别有28英寸、30英寸、32英寸、34英寸四种,在一个星期内,该商店的销售情况可用下列矩阵形式表示: A B C D E 28英寸 1 3 0 1 2 30英寸 5 8 6 1 2 32英寸 2 3 5 6 0 34英寸 0 1 1 0 3 3.图——矩阵 2 3 2 3 ???? ??80 90 86 88

二、建构数学 矩阵: 记号:A ,B ,C ,…或(a ij ) (其中i,j 分别元素a ij 所在的行和列) 要素:行——列——元素 矩阵相等行列数目相等并且对应元素相等。 特别:(1)2×1矩阵,2× 2矩阵(二阶矩阵),2×3矩阵 (2)零矩阵 (3)行矩阵:[a 11,a 12] 列矩阵:???? ?? a 11 a 21 ,一般用,等表示。 (4)行向量与列向量 三、教学运用 例1、用矩阵表示图中的△ABC , 其中A(-1 , 0) , B(0 , 2) , C(2 , 0) . 思考: 如果用矩阵M=00??? 12 3 2 40? ?? 表示平面中的图形, 那么该图形有什么几何特征? 例2、某种水果的产地为A 1 , A 2 , 销地为B 1 , B 2 , 请用矩阵表示产地A i 运到销 地B j 的水果数量(a ij ), 其中i=1 , 2 , j=1 , 2 . 0 1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1 0 A B C 0 3 1 3 0 0 1 0 2

浅谈幂等矩阵的性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浅谈幂等矩阵的性质 作者:侯君芳, 黄丽莉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刊名: 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TREND 年,卷(期):2009,""(13) 被引用次数:0次 相似文献(6条) 1.期刊论文高灵芝幂等矩阵秩试题求解及其结论的推广-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 本文从高等代数课本中的一道习题入手,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这道习题的不同解法,并把其结论进行了推广. 2.期刊论文邹本强.ZOU Ben-qiang特殊矩阵的特征值性质-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5) 在高等代数中矩阵是研究问题很重要的工具,在讨论矩阵的性质时给出了矩阵特征值的定义,但对矩阵特征值的性质研究很少,对特殊矩阵的特征值性质的研究更少,而特殊矩阵的特征值对研究特殊矩阵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研究矩阵及学习有关数学知识时,经常要讨论一些特殊矩阵的性质.为此,本文围绕幂等矩阵、反幂等矩阵、对合矩阵、反对合矩阵、幂零矩阵、正交矩阵、对角矩阵、可逆矩阵等特殊矩阵给出了其主要性质并加以证明,为广大读者学习矩阵时提供参考. 3.期刊论文孙莉.陈传良.王品超分块矩阵的理论应用-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1) 分块矩阵的理论在高等代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用这一理论解决问题简明而清晰,该文是本理论的具体应用. 4.期刊论文杨忠鹏.陈梅香.林国钦.Yang Zhongpeng.Chen Meixiang.Lin Guoqin关于三幂等矩阵的秩特征的研究-数学研究2008,41(3) 本文对已有的关于三幂等矩阵秩的等式作了进一步研究,指出其中有些可以作为判定三幂等矩阵的充要条件,即三幂等矩阵的秩特征等式.本文还证明了有无穷多种三幂等矩阵的秩特征等式形式. 5.期刊论文杨忠鹏.陈梅香.YANG Zhong-peng.CHEN Mei-xiang关于矩阵秩等式研究的注记-莆田学院学报2008,15(5) 最近一些文献应用自反广义逆和广义Schur补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矩阵秩的恒等式.对这些结果,给出了只用分块初等变换的简单证法;作为应用对 k(k=2,3,4)幂等矩阵的秩等式作进一步讨论,还给出了打洞技巧在求秩上应用的例子. 6.期刊论文林志兴.杨忠鹏.LIN Zhi-xing.YANG Zhong-peng与给定矩阵A的可交换子环C(A)的一些探讨-莆田学院学报2010,17(2) 收集整理现在常用的高等代数与线性代数材料中与给定矩阵A可交换的矩阵所构成的全矩阵空间pn×n的子空间C(A)的习题.指出C(A)的交换性及用 A的多项式表示问题同C(A)的维数与n有密切关系,得到n(n≥3)阶幂等矩阵A或对合矩阵A的C(A)都是不可交换的结论.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b11316644.html,/Periodical_kjf200913005.aspx 授权使用:洛阳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wflskd),授权号:d7e0c32f-0155-4388-9ee0-9dde00edfb00 下载时间:2010年8月26日

第二章矩阵教案讲稿【哈工大版】

教学单元教案格式 线性代数课程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线性代数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引入: 前面介绍了利用行列式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即Cramer法则。但是Cramer 法则有它的局限性: 系数行列式D 0 ;方程组中变量的个数等于方程的个数。 接下来要学习的还是关于解线性方程组,即Cramer 法则无法用上的-――用“矩阵”的方法解线性方程组。本节课主要学习矩阵的概念及其运算。 矩阵这一具体概念是由19 世纪英国数学家凯利首先提出并形成矩阵代数这一系统理论的。数学上,一个m×n 矩阵就是一m 行n 列的矩形阵列。矩阵由数组成。在本门课程中,它是求解线性方程组的一种重要工具。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第二章矩阵 2.1 矩阵的概念 2.2 矩阵的运算 2.3 可逆矩阵 2.4 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 2.5 矩阵的秩 2.6 分块矩阵 2.1 矩阵的概念 一、定义 例题1:某种物资有 3 个产地,4 个销地,调配量如表 2.1所示 16351635 那么,表中的数据可以构成一个矩 形 数表:3120或 3 1 20 40124012 定义1:由m n 个数或代数式a ij i1,2, ,m; j1,2,,n构成的一个 m 行n 列的矩形 列 旁批 矩阵是线性代数的核心,矩阵的概念、运算和理论贯穿线性代数的始终。矩阵是一个表格,它的运算与数的运算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矩阵与行列式也有很大的关联,但二者不能等同混淆。

a 11 a 12 a 1n a 11 a 12 a 1n a 21 a 22 a 2n 或 a 21 a 22 2n 称为一个 m 行n 列的矩阵。其中a ij 称为矩 a m1 a m2 a mn a m1 a m2 a mn 阵的第 i 行 j 列的元素 i 1,2, ,m; j 1,2, ,n 。 矩阵的元素属于数域 F ,称其为数域 F 的矩阵。若无特别说明,本书里的矩阵均指 实 数域 R 上的矩阵。一般用大写的字母 A ,B ,C , 表示矩阵;有时为了突出矩阵的行 列规模,也对大写字母右边添加下标,如 m n 的矩阵 A 可以表为 A m n ;还有,要同时表 明矩阵的规模和元素时也采用形式 a ij m n 标记。若矩阵的所有元素为零,则称其为 零矩 ij m n 阵,记为 0m n ,不引起混淆时也可简记为 0 。 当矩阵 A m n 的行列数相等时,即 m n 时称其为 n 阶方(矩)阵 A 或简称为方阵 A ; 一阶方阵也常作为一个数对待。 对于n 阶方阵 A a ij n n ,由它的元素按原有排列形式构 成 的行列式称为方阵 A 的行列式,记为 A 或detA 。 定义 2:如果两个矩阵 A a ij m n , B b ij s t 具有相同的行数、列数,即 m s,n t , 且对应位置 上的元素相等 a ij b ij ,那么称矩阵 A 与矩阵 B 相等,记为 A B 。 1 a c 1 4 例题 2:设矩阵 A ,B ,且 A B ,试求a,b,c, d 2 b 3 0 3d 解:因为 A B ,故有: 1 c 1,a 4,2 b 0,3 3d 联解求得: a 4,b 2, c 0,d 1。 二、几种特殊矩阵 1) m n 矩阵 A (a ij )m n ,当 m 称为 n 阶方阵 ,记为 A n . 特别地,一阶方阵 (a) a . n 时,即 a 11 a 12 a 21 a 22 a 1n a 2n a n1 a n2 a nn

关于矩阵秩的证明

关于矩阵秩的证明 -----09数应鄢丽萍 中文摘要 在高等代数中,矩阵的秩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矩阵的一个数量特征,而且在初等变换下保持不变。关于矩阵秩的问题,通常转化为矩阵是否可逆,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等来解决。 所谓矩阵的行秩就是指矩阵的行向量组的秩,矩阵的列秩就是矩阵的列向量组的秩,由于矩阵的行秩与列秩相等,故统称为矩阵的秩。向量组的秩就是向量组中极大线性无关组所含向量的个数。 关键词:初等变换向量组的秩极大线性无关组

约定用E 表示单位向量,A T 表示矩阵A 的转置,r(A)表示矩阵A 的秩。在涉及矩阵的秩时,以下几个简单的性质: (1) r(A)=r(A T ); (2) r(kA)=? ??=≠0 00 )(k k A r (3) 设A,B 分别为n ×m 与m ×s 矩阵,则 r(AB)≤min{r(A),r(B),n,m,s} (4) r(A)=n,当且仅当A ≠0 (5) r ???? ??B O O A =r(A)+r(B)≤r ??? ? ??B O C A (6) r(A-B)≤r(A)+r(B) 矩阵可以进行加法,数乘,乘法等运算,运算后的新矩阵的秩与原矩阵的秩有一定关系。

定理1:设A,B 为n ×n 阶矩阵,则r(A+B)≤r(A)+r(B) 证: 由初等变换可得 ???? ??B O O A →???? ??B A O A →???? ??+B B A O A 即???? ??E E O E ???? ??B O O A ???? ??E E O E =??? ? ??+B B A O A 由性质5可得 r ???? ??B O O A =r ??? ? ??+B B A O A 则有r(A)+r(B)≥r(A+B) 定理2(sylverster 公式)设A 为s ×n 阶矩阵,B 为n ×m 阶矩阵,则有r(A)+r(B)-n ≤r(AB) 证:由初等变换可得 ???? ??O A B E n →? ??? ??-AB O B E n →???? ??-AB O O E n 即? ??? ??-s n E A O E ??? ? ??O A B E n ? ??? ? ?-m n E O B E =???? ??-AB O O E n 则r ???? ??O A B E n =r ??? ? ??-AB O O E n 即r(A)+r(B)-n ≤r(AB)

矩阵的运算教案

9.2 矩阵的运算 一、新课引入: 小王、小李在两次数学考试中答对题数如下表表示: 题型 答题 姓 数 名 期中 期末 填空题 选择题 解答题 填空题 选择题 解答题 小王 10 3 2 8 4 4 小李 9 5 3 7 3 3 填空题每题4分,选择题4分,解答题每题10分; 1、观察: 2、思考(1):如何用矩阵表示他们的答对题数?他们期中、期末的成绩? 思考(2):如果期中占40%,期末占60%,求两同学的总评成绩; 3、讨论:今天如何通过矩阵运算来研究上述问题? 二、新课讲授 1、矩阵的加法 (1)引入:记期中成绩答题数为A ,期末答题数为B ,则: ???? ??=3592310A ??? ? ??=337448B 确定两次考试的小王,小李的各题型答题总数的矩阵C ??? ? ??=+=68166718B A C (2)矩阵的和(差): 当两个矩阵A B 、的维数相同时,将它们各位置上的元素加(减)所得到的矩阵称为矩阵A B 、的和(差),记作:()A B A B +-。 (3)运算律: 加法运算律:A B B A +=+;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2、矩阵的数乘 (1)引入:计算小王、小李各题型平均答题数的矩阵: ()9 3.531 8432A B ??+= ??? (2)矩阵与实数的积: 设α为任意实数,把矩阵A 的所有元素与α相乘得到的矩阵叫做矩阵A 与实数α的乘

积矩阵,记作:A α。 (3)运算律:(R γλ∈、) 分配律:()B A B A γγγ+=+;A A A λγλγ+=+)(; 结合律:()()()A A A γλλγγλ==。 3、例题举隅 例2、已知???? ??=???? ??-=1683,5231B A ,求B A + 例3、已知? ?? ? ??=???? ??-=3-74-3,1564B A ,求B A - 例4、某公司有三家分厂一月份的水费、电费和燃料费如表所示(单位:元),现在公司限 定各分厂的水费、电费、燃料费都至少要节约20%,用矩阵表示这三家分厂各项费用的限定额 例5、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 221 11c y b x a c y b x a 存在唯一解的条件 4、矩阵的乘法 (1)引入:总评成绩如何计算 (2)矩阵的乘积: 一般,设A 是k m ?阶矩阵,B 是n k ?阶矩阵,设C 为n m ?矩阵,如果矩阵C 中第 i 行第j 列元素ij C 是矩阵A 第i 个行向量与矩阵B 的第j 个列向量的数量积,那么C 矩阵 叫做A 与B 的乘积,记作:C AB =。 (3)运算律: 分配律:AC AB C B A +=+)(;CA BA A C B +=+)(; 结合律:()()()B A B A AB γγγ==;()()BC A C AB =。 注意:(1)交换律不成立,即:BA AB ≠; (2)只有当矩阵A 的列数与矩阵B 的行数相等时,矩阵之积才有意义。 5、例题举隅 例 6、已知??? ? ??=???? ??=2-01412,751-3B A ,求AB

矩阵的秩及其应用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矩阵的秩及其应用 姓名杨敏娜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11510102 学号1151010240 指导教师王栋 答辩日期 成绩

矩阵的秩及其应用 内容摘要 矩阵在高等代数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矩阵的秩更是研究矩阵的一个重要纽带。通过对矩阵的秩的分析,对判断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求其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求解非其次线性方程组等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论文第一部分介绍矩阵的概念,一般性质及秩的求法,这对之后介绍秩的应用有重要的铺垫作用。第二部分再利用这些性质及定理解决向量组和线性方程组的有关问题。第三部分研究矩阵的秩在解析几何应用中,着重用于判断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在与特征值间的关系主要是计算一些复杂矩阵的值。最后将矩阵的秩推广到特征值和其他与向量组有关的向量空间的应用。 本文主要对矩阵的秩相关定义定理进行总结和证明,并将其运用到一些具体事例中。 【关键词】矩阵的秩向量组线性方程组特征值解析几何

The Rank of Matrix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ank of Matrix Abstract The matrix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earch on advanced algebra. The rank of matrix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matrix. The analysis of the rank of matrix determines the linear relation of vector group. And there are certain significance and role to solve some linear equations and non linear equations. Firs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matrix, general nature and method for the rank of matrix,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ank. Second, use the properties and theorems of vector grou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inear equations. Third, analysis the rank of matrix in geometry application, it focuses on the judgment of space position relationship of two lin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 it mainly calculates some complex matrix.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ank of matrix is extended to Eigen value and other related vectors in vector space.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matrix rank and its related theorem, and applies it to some specific examples. 【Key Words】rank of matrix vector group linear equations characteristic value Analytic geometry

浅谈幂等矩阵的性质

2009年7月(上 ) [摘要]幂等矩阵的种常规的正定性,虽然在几何学,物理学以及概率论等学科中都得到了重要的应用,但随着数学本身以及应用矩阵的 其他学科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现代经济数学等众多学科中的重要作用,使矩阵的次正定性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应用上都是有意义的。[关键词]幂等矩阵;高等代数;线性变换浅谈幂等矩阵的性质 侯君芳 黄丽莉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9) 在高等代数的研究中,矩阵占有重要的地位,线性变换中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矩阵来解决的。幂等矩阵是一类特殊的矩阵,本篇文章探讨的就是幂等矩阵的性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特殊符号说明如下:A T 矩阵A 的转置,A H 矩阵A 的共轭转置R (A )矩阵A 的值域,N (A )矩阵A 的核空间。 幂等矩阵 定义[1]设A ∈C n ×n ,若A 2=A 则称A 是幂等矩阵。定理1若P 是幂等矩阵,则 1)P T ,P H ,E-P T ,E-P H 是幂等矩阵。2)P (E-P)=(E-P )P=03)Px=x 的充要条件是x ∈R (P ) 证明:1)P 2=P =>(P T )2=(P 2)T =P T =>P T 为幂等矩阵P 2=P =>(P H )2=(P 2)H =P H =>P H 为幂等矩阵 (E-P )2=(E-P )(E-P )=E 2-EP-PE+P 2=E-2P+P 2=E-P 故E-P 为幂等矩阵 (E-P T )2=(E-P T )( E-P T )=E 2-EP T -P T E+(P T )2 =E-P T 故E-P T 为幂等矩阵 (E-P H )2=(E-P H )( E-P H )=E 2-EP H -P H E+(P H )2=E-P H 故E-P H 为幂等矩阵 2)P (E-P )=PE-P 2=P-P 2=0(E-P )P=EP-P 2=P-P 2=0故P (E-P )=(E-P )P=0 3)设x 满足Px=x ,则x ∈R (P )。反之,若x ∈R (P ),则必存在y ∈C n ,使得Py=x ,于是,Px=P (Py )=Py 结论的几何意义是P 的特征值为1的特征子空间就是P 的值域。定理2秩为r 的n 阶。矩阵P 是幂等矩阵的充要条件是存在C ∈C n ×n 使得 C -1PC= Er 0(1) 证明:必要性:设J 是P 的Jordan 标准形,C ∈C n ×n ,且 C -1PC=J=J 1J 2··J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s ,J i = λi 1λi 1··λ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n i ×n i J i 是Jordan 块。由于P 2=P ,则J 2i =J i (i=1,2,3…s )。欲使J i 2=J i ,必须n i =1。因此J 是对角阵。又由P 2=P 。知λi =0或1,故r=rankJ=trP 。 充分性:由 Er 02 =Er 0知P 2 =P 。推论[1]rankP=trP 证明:由上题的(1)知幂等矩阵的特征值非1即0。且r=rankP 又有式(1)知 trP=λ1+λ2+…+λN =r 其中λ1,λ2…λN 是P 的n 个特 征值 矩阵的性质通常从以下几方面来研究:矩阵的秩,矩阵的相似对角化,矩阵的特征值对于幂等矩阵我们也从这几方面入手,讨论其具有的性质。 性质1若A 为n ×n 矩阵且A 2=A ,则A 相似于一对角阵 Er 证明:取一线性空间V (n 维)及一组基ε1,ε2…εn 定义一线性变换A :V →V ,A α=A α则A (ε1,ε2,…εn )=(ε1,ε2…εn )A 。由A 2=A ,则A 2=A 。A α∈A ∩A -1(0),设α=A β,β∈V ,A α=A 2β=β=α。又A α=0,则α=0,则AV+A -1(0)为直和。所以V=A +A -1(0)。在子空间AV 中取基η1η2…ηr ,在子空间A -1(0)取基ηr+1ηr+2…ηn ,则向量组η1,η2…ηr ηr+1…ηn 就是V 的一组基。又A η1=η1,A η2=η2…A ηr =ηr 且A ηr+1=0,A ηr+2=0…A ηn =0,A (η1,η2…ηn )=(η1,η2…ηn )Er 所以А相似于Er 性质2若А为n ×n 幂等矩阵,且R ( A 2 )=R (A )则有以下结论成立 1)Ax=0与A 2x=0同解 2)对于任意自然数P ,均有R (A p )=R (A ) 证明:设R (A )=r 显然Ax=0的解均为A 2x=0的解;设有一基础解系η1,η2…ηn-r 则此基础解系也为A 2x=0的解,并且线性无关,而 R (A 2 ) =r ,所以η1,η2…ηn-r 也为A 2x=0的基础解系,那么Ax=0与A 2x=0同解 若α为A 2x=0的解,则A 2α=0= >A 3α=0,则α为A 3E=0的解,反之,若α为A 3x=0的解,则A 3α=0即A 2A α=0,说明向量A α=0为方程组A 2x=0的解,由(1)则A α为Ax=0的解,则有A 2α=0,即α也为A 2x=0的解,所以A 2x=0与A 3x=0同解。因此,照 此方法类推,则必有R ( A p ))=R (A )。性质3若A 为n 阶方程,且R (A )+(E-A )=n ,则A 2=A 证明:设V 为n 维线性空间,其基ε1,ε2...εn 定义下述线性变换A :V →V ,A (ε1,ε2...εn )=(ε1,ε2...εn )A (E-A )(ε1,ε2...εn )=(ε1,ε2...εn )(E-A ),dim (AV )=R (A ),dim [(E-A )]=R (E-A )由题设,则dimAV+dim (E-A )=n (1) A α∈V ,α=A α+(α-A α)∈AV+(E-A )V ,则V=AV+ (E-A )V 则V=AV +(E-A )V 。下证A 2=A ,其实A α∈V ,有A 2α-A α=A (A-E )α∈AV ∩(E-A )α={0}。因此A 2α=A ,则 A 2=A ,从而A 2=A 。 下面通过三个例题说明幂等矩阵的性质与应用 例1设A 为n ×n 矩阵,且R (A )=r ,证明:A 2=A 当且仅当A=CB ,其中C 为n ×r 矩阵,秩为r ,B 为r ×n 矩阵,秩也为r ,且有BC=E r 。 证明:必要性:由于A 2=A ,由性质(1)则A 必(下转第13页)6

矩阵的初等变换 教 案

线性代数教案 周次课题课时课型教具 8.2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矩阵的秩(1) 2 新授教材 教学目的1、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定义 2、理解阶梯型矩阵的定义以及如何运用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求阶梯型矩阵 教学重点矩阵的初等变换、阶梯型矩阵 教学方法例证法、启发诱导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矩阵的相等、矩阵的和与差、数乘矩阵以及矩阵的乘法。 数有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矩阵有没有矩阵的除法? 3’ 二、讲授新课 例1 求下列线性方程组的解: 解用消元法求解,并采用分离系数法在右边写出求解过程中所相应的矩形数 表(矩阵): 对换④、⑤的位置得 39’

对换④、⑤的位置得 (-4)×⑤+④得 ⑥得 最后,将 代入⑤,得 ;再将 代入①得 .因此,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 通过线性方程组与矩阵对比,总结出结论 一、矩阵的初等变换1 定义:①互换矩阵的某两行(列)的位置 ②用一个非零数k遍乘矩阵的某一行(列) ③将矩阵中某一行(列)遍乘一个常数k加到另一行(列)上 2 举例说明具体变化规律 例2 二、阶梯型矩阵与行简化阶梯型矩阵 1 定义 8.11 矩阵为阶梯型矩阵B满足:

(1)零行(元素全为0的行)在最下方; (2)首非零元素(即非零行的第一个不为零的元素)的列标号随行标号的增 加而严格递增。(每一个非零行的第一个非零元素正下方的元素必须全为零) 若阶梯形矩阵还满足非零行的首行非零元都是1,叫做行简化阶梯型矩阵。 2 例1回顾、总结——矩阵经过若干步初等行变换化成阶梯型矩阵 3 思考题:同一个矩阵的阶梯型矩阵是否唯一 4 例3 求矩阵的阶梯型矩阵 5 练习 p245 4 (1) 三、小结 1、矩阵的初等变换 2、阶梯型矩阵与行简化阶梯型矩阵 2’四、作业:习题2.4(2).5(2)(3)(4) 1’课后反思 1、教学方法: 2、教学效果: 3、问题: 4、解决措施:

从不同的角度看矩阵的行秩与列秩

tianpeng.72pines./ 从不同的角度看矩阵的行秩与列秩——兼论如何学好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中,有那么几个神秘又神奇的东西,总是让初学它的人琢磨不透,无法理解,其中就有矩阵的行向量和列向量的关系,为什么一个矩阵的行向量里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向量,列向量里就一定也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向量呢?或者考虑稍微简单一点的问题,一个方阵,为什么行向量线性无关或线性相关列向量就一定也线性无关或相关呢?行秩为何等于列秩? 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基本又简单的事实。但是,请回忆一下你当初初学线性代数时的容编排顺序,是怎么引入这个问题的,当时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传统的教材编写思路是从线性方程组开始整个线性代数话题的引入,这个过程中定义行列式和矩阵,用n 元数组引入向量,线性相关和无关等概念,讨论解存在的条件,解的结构,等等。总之,一切以方程组为核心,给人的感觉就是线性代数就是方程组的理论,一切讨论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小小的方程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矩阵行秩等于列秩的命题,此时学生只了解方程组理论和行列式,因此这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当然也无法离开方程组或行列式。下面简述两个典型的教材中的证明方法: 第一个证明来自志杰《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证明:首先,矩阵的初等行变换不改变矩阵的行秩,初等列变换不改变矩阵的列秩。这是由向量组的初等变换不改变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或无关性保证的,即将某个向量乘以非零的倍数、将某个向量加到另一个向量上,都不改变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或无关性。 接着证明矩阵的初等行变换不改变矩阵的列秩。 设A是m*n阶矩阵,任意从A的n个列向量中选取k个列向量a1,a2,…,ak,它们线性无关的充要条件是线性方程组a1×1+a2×2+…+akxk=0只有零解。而对矩阵A进行初等行变换不改变此方程组的解,因此不改变这k个列向量的线性相关或无关性。这说明A的列向量的秩在矩阵的初等行变换中不变。同理矩阵的初等列变换不改变矩阵的行秩。 接下来,可以把A经过初等行变换和初等列变为只有对角线上有1或0,其它位置都为0的矩阵,在这个过程中行秩和列秩都不改变,从这个矩阵中看出行秩等于列秩,因此原来的矩阵行秩也等于列秩。 第二个证明来自北大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前代数小组编《高等代数》 证明:考虑线性方程组AX=0,首先证明如果未知数的个数超过A的行秩,那么它有非零解。设m*n阶矩阵A的行秩为r,考虑方程组AX=0,它由m个方程n个未知数组成。从A的行向量中选取r个线性无关的行向量,重新组合成矩阵B,那么方程组AX=0和BX=0同解。这时,如果B的列数大于行数,那么方程组BX=0必有非零解,从而AX=0也有非零解。 接着证明行秩等于列秩。设m*n阶矩阵A的行秩为r,列秩为s。考虑A的任意r+1个列向量组成的矩阵C,因为C的行秩不大于r(因为C的行向量都是A的行向量的一部分分量组成的),所以CX=0有非零解,这说明这r+1个列向量线性相关。所以A的列秩最大为r,即s<=r。同理可证r<=s,因此s=r。 有了行秩等于列秩的性质,完全可以用行秩或列秩定义矩阵的秩了。编写教材的人和老师们都认为,只要能够顺利定义出矩阵的秩,这个证明就足以满足初学时的需要了,既没有必要又没有条件再将它深入地挖掘下去。 但是它仍然让我困惑,即使把书上的这个证明看得明明白白,也不理解为什么行秩等于列秩。因为向量是个几何的概念,现在这个证明中看不出一点几何上向量的影子,这两个例子都依赖于线性方程组理论,都

浅谈矩阵计算

浅谈矩阵计算 一丶引言 矩阵是高等代数学中的常见的工具。在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中都有很大的作用。研究矩阵的计算,可以简化运算,并深入理解矩阵的性质。在数学中,矩阵(Matrix)是一个按照长方阵列排列的复数或实数集合,最早来自于方程组的系数及常数所构成的方阵。这一概念由19世纪英国数学家凯利首先提出。矩阵常见于统计分析等应用数学学科中。在物理学中,矩阵于电路学、力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中都有应用;计算机科学中,三维动画制作也需要用到矩阵。矩阵的运算是数值分析领域的重要问题。将矩阵分解为简单矩阵的组合可以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简化矩阵的运算。对一些应用广泛而形式特殊的矩阵,例如稀疏矩阵和准对角矩阵,有特定的快速运算算法。关于矩阵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请参考矩阵理论。在天体物理、量子力学等领域,也会出现无穷维的矩阵,是矩阵的一种推广。矩阵的研究历史悠久,发展也是历久弥新,拉丁方阵和幻方在史前年代已有人研究。 作为解决线性方程的工具,矩阵也有不短的历史。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的《九章算术》中,用分离系数法表示线性方程组,得到了其增广矩阵。在消元过程中,使用的把某行乘以某一非零实数、从某行中减去另一行等运算技巧,相当于矩阵的初等变换。但那时并没有现今理解的矩阵概念,虽然它与现有的矩阵形式上相同,但在当时只是作为线性方程组的标准表示与处理方式。 矩阵正式作为数学中的研究对象出现,则是在行列式的研究发展起来后。逻辑上,矩阵的概念先于行列式,但在实际的历史上则恰好相反。日本数学家关孝和(1683年)与微积分的发现者之一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93年)近乎同时地独立建立了行列式论。其后行列式作为解线性方程组的工具逐步发展。1750年,加布里尔·克拉默发现了克莱姆法则。 矩阵的现代概念在19世纪逐渐形成。1800年代,高斯和威廉·若尔当建立了高斯—若尔当消去法。1844年,德国数学家费迪南·艾森斯坦(F.Eisenstein)讨论了“变换”(矩阵)及其乘积。1850年,英国数学家詹姆斯·约瑟夫·西尔维斯特(James Joseph Sylvester)首先使用矩阵一词。英国数学家凯利被公认为矩阵论的奠基人。他开始将矩阵作为独立的数学对象研究时,许多与矩阵有关的性质已经在行列式的研究中被发现了,这也使得凯利认为矩阵的引进是十分自然的。他说:“我决然不是通过四元数而获得矩阵概念的;它或是直接从行列式的概念而来,或是作为一个表达线性方程组的方便方法而来的。”他从1858年开始,发表了《矩阵论的研究报告》等一系列关于矩阵的专门论文,研究了矩阵的运算律、矩阵的逆以及转置和特征多项式方程。凯利还提出了凯莱-哈密尔顿定理,并验证了3×3矩阵的情况,又说进一步的证明是不必要的。哈密尔顿证明了4×4矩阵的情况,而一般情况下的证明是德国数学家弗罗贝尼乌斯(F.G.Frohenius)于1898年给出的。1854年时法国数学家埃尔米特(C.Hermite)使用了“正交矩阵”这一术语,但他的正式定义直到1878年才由费罗贝尼乌斯发表。1879年,费罗贝尼乌斯引入矩阵秩的概念。至此,矩阵的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无限维矩阵的研究始于1884年。庞加莱在两篇不严谨地使用了无限维矩阵和行列式理论的文章后开始了对这一方面的专门研究。1906年,希尔伯特引入无限二次型(相当于无限维矩阵)对积分方程进行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无限维矩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施密茨、赫林格和特普利茨发展出算子理论,而无限维矩阵成为了研究函数空间算子的有力工具。 二、矩阵的介绍与基本运算 由m×n个数a ij(i=1,2,…,m;j=1,2,…,n)排成的m行n列的数表称为m行n列矩阵,简称m ×n矩阵。只有一行的矩阵A=(a1,a2…a n)称为行矩阵或行向量,只有一列的矩阵称为列矩阵或列向量。矩阵计算的合适出发点是矩阵与矩阵的乘法。这一问题在数学上虽然简单,但从计算上来看却是十分丰富的。矩阵相乘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形式,还将引入矩阵划分的概念,并将其用来刻画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