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登机桥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场的围界检测如何做到全天候监控

机场的围界检测如何做到全天候监控在现代航空运输领域,机场的安全至关重要。
而机场围界作为保障机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检测工作需要做到全天候、无死角,以防范各种可能的安全威胁。
那么,如何实现机场围界的全天候监控呢?要实现全天候监控,首先得有一套完善的物理围界设施。
这包括坚固耐用的围栏、围墙等。
这些围界设施的材料要具备良好的抗破坏性能,能够承受外力的冲击和破坏。
比如,使用高强度的钢材或者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地阻止非法入侵。
同时,围界的高度和形状也有讲究。
高度要足够高,让一般人难以翻越。
形状上,可以采用带有防攀爬设计的结构,比如尖刺、倾斜面等,增加攀爬的难度。
除了物理围界设施,监控设备也是实现全天候监控的关键。
常见的监控设备有摄像头、红外探测器、微波探测器等。
摄像头是最直观的监控手段。
为了实现全天候监控,需要选择具备高清画质、低照度性能好的摄像头。
这样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地拍摄到围界周边的情况。
而且,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和角度要经过精心设计,确保没有监控盲区。
红外探测器则能够通过检测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感知是否有异常。
在夜间或者恶劣天气条件下,它的作用尤为突出。
当有人或物体穿越红外探测区域时,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
微波探测器则是通过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判断是否有物体移动。
它不受环境光线和气候的影响,能够稳定地工作。
为了确保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还需要建立可靠的供电和通信系统。
供电方面,要采用稳定的市电供应,并配备应急备用电源,以防市电出现故障。
通信系统则要保证监控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便工作人员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在监控中心,需要有一套功能强大的监控软件。
这套软件能够对来自各个监控设备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处理。
通过智能算法,可以对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进行自动识别和报警。
比如,当检测到有人在围界附近长时间逗留,或者有物体快速靠近围界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
工作人员也是实现全天候监控的重要环节。
飞行器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飞行器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行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飞行器在空中飞行中所面临的诸多风险和挑战也日益变得严峻。
为了确保飞行器的安全运行和有效管理,飞行器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变得至关重要。
飞行器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旨在实时监测和评估飞行器的状态和健康状况,以及提供相关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建议。
该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和相应的数据处理算法来监测飞行器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振动等,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诊断。
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传感器选择与数据采集:系统需要选择适合的传感器来监测飞行器的各种物理量,并确保传感器的性能可靠和准确。
在数据采集方面,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精确地采集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和校正。
2.数据处理与特征提取:通过采集到的数据,系统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特征提取和信号分析,以提取有效的特征参数。
这些特征参数可以反映飞行器的状态和健康状况,如故障特征、性能指标等。
3.健康评估与故障诊断:根据提取到的特征参数,系统需要能够实时评估飞行器的健康状况,并判断是否存在故障或潜在问题。
通过合理的故障诊断算法和模型,系统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定位故障,并提供相应的维修建议。
4.远程监控与通信:为了实现对飞行器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管理,系统需要能够确保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连接。
该系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卫星通信)或地面无线电设备与飞行器进行远程监控和通信。
5.数据可视化与用户界面:为了方便用户对飞行器状态的监测和管理,系统需要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数据可视化方式。
通过直观展示数据,用户可以迅速了解飞行器的状态和健康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和方法。
例如,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系统的故障诊断和预测能力;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可以采用可靠性工程的方法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
局域网中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网络专业(本科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局域网中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校姓名总考号年月局域网中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局域网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远程桌面监控系统可以让本地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访问不同的远程计算机,并对其进行操作。
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本系统实时地监控联网计算机的运行情况、根据需要随时改变联网计算机系统设置,对出现故障的计算机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修复。
管理人员通过本系统可以规范员工对计算机的使用、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系统可以在不同平台上运行,实现运行不同桌面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之间的相互监控。
该系统对远程主机的监控主要包括:实时监视桌面状态、修改系统配置文件、控制鼠标、键盘的基本操作。
本系统采用Java语言实现,开发工具采用NetBeansIDE6.7开发。
本文介绍了局域网中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的全部过程。
运用功能结构图、程序流程图等对远程桌面监控子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简单介绍了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应用前景以及面临问题;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目标以及用户需求。
设计了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各个模块的功能;然后主要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步骤。
并对模块中用到的类、构造函数和主要方法做了简单的说明。
最后给出了测试方法和结果,对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远程桌面监控Java Socket JPEG RMI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DMS Abstract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moteDesktop Monitoring System in LANAbstractRDMS enables the local computer to control a different remote computer through the LAN . In the system the administrator can monitor the operation of a remote computer, change the remote computer's system settings, repair faults in remote host. The administrator can regulate the use of staff on the computer, to discover and resolve problems.This system can run on different platforms to achieve monitoring between computers running different operating systems. The system for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console includes: real-time monitoring desktop status, modify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files, control the mouse, keyboard, basic operations. The system is developed in Java language implementation, development tools are NetBeansIDE6.7 .This paper describes analysi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DMS. Functional structure diagram, program flow chart are used in system design process. First RDMS application prospects,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faced is introduced; the overall system objectives and user requirements are described. Design of the system basic framework and functions of each module are discussed; the various functional blocks of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steps, modules used in class, constructor and main method of doing a simple description are given. Finally, test methods and resul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are summarized.Keywords: Remote Desktop Monitoring Java Socket JPEG RMI目录第1章引言 (1)第2章需求分析 (3)2.1系统设计背景与总体目标 (3)2.1.1系统设计的背景 (3)2.1.2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 (3)2.2用户需求 (3)2.2.1功能需求 (3)2.2.2性能需求 (4)第3章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5)3.1可采用的技术方案 (5)3.1.1套接字Socket (5)3.1.2JPEG压缩技术 (6)3.1.3Java的RMI技术 (7)3.2可行性分析 (9)3.2.1技术可行性 (9)3.2.2经济可行性 (9)3.3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 (10)3.3.1Java编程语言 (10)3.3.2NetBeans开发工具 (10)第4章系统分析与设计 (12)4.1系统基本框架 (12)4.2系统总体设计与功能结构 (13)4.3主控端系统设计与功能结构 (13)4.3.1配置管理模块 (14)4.3.2显示远程桌面模块 (15)4.3.3远程控制模块 (16)4.4被控端设计功能结构 (17)4.4.1配置管理模块 (17)4.4.2发送桌面信息模块 (18)4.4.3响应控制模块 (19)第5章系统实现 (20)5.1系统实现思路 (20)5.2主控端程序(Client Program) (22)5.2.1配置管理模块中的基本操作功能 (22)5.2.2配置管理模块中的扫描可连主机功能 (27)5.2.3显示远程桌面模块中的桌面显示功能 (30)5.2.4显示远程桌面模块中的附属功能 (34)5.2.5远程控制模块 (34)5.3被控端程序(ServiceProgram) (35)5.3.1配置管理模块中的安全管理功能 (35)5.3.2配置管理模块中的系统基本设置功能 (37)5.3.3发送桌面信息模块 (39)5.3.4响应控制模块 (42)第6章测试 (45)6.1主控端测试 (45)6.1.1对基本操作功能的测试 (45)6.1.2对扫描可连主机功能的测试 (45)6.1.3对远程控制功能的测试 (45)6.2被控端测试 (45)6.2.1对连接密码的验证测试 (45)6.2.2创建存储密码文件的测试 (46)6.3测试结果 (46)第7章结论 (47)致谢 (48)参考文献 (49)第1章引言网络的诞生拓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网络的迅速发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机场监控系统

机场监控系统在现代社会,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都要迎接和发送大量的旅客和货物。
为了确保机场的安全、高效运行,机场监控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场监控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视频监控、门禁控制、周界防范、行李安检等。
这些子系统相互协作,共同保障机场的正常运转。
首先,视频监控是机场监控系统中最直观和常见的部分。
在机场的各个区域,如候机大厅、登机口、跑道、停机坪等地,都安装了大量的高清摄像头。
这些摄像头能够实时捕捉到机场内的人员和物体的活动情况。
通过先进的视频监控技术,监控人员可以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晰地看到每一个角落的画面。
而且,现在的视频监控系统还具备智能分析功能,比如能够自动识别可疑人员的行为模式、行李的异常摆放等,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门禁控制也是机场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通过特定的门禁进入敏感区域,如机场跑道、飞机维修区等。
门禁系统通过读取员工的工作证、指纹、面部识别等信息来确认身份,有效地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保障了这些区域的安全。
周界防范系统则负责保护机场的周边区域。
它可能包括电子围栏、红外探测器、振动传感器等设备。
一旦有人试图翻越围栏或者破坏周边设施,周界防范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通知安保人员前往处理。
行李安检系统在保障航空安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旅客的行李需要经过 X 光机、爆炸物检测等设备的检查,以确保没有违禁物品被带上飞机。
这些安检设备不仅要具备高精度的检测能力,还要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行李,避免造成旅客的长时间等待。
机场监控系统的运行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后台支持。
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需要能够快速地存储和分析大量的监控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包括实时的视频图像,还包括人员的进出记录、安检结果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机场管理部门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运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为了确保机场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
机场登机桥固定端规划设计研究

机场登机桥固定端规划设计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登机桥作为机场连接站坪与航站楼之间的重要设备,在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容易遇到诸多问题。
比如:登机桥坡度超过规范要求、登机桥定位不准确影响站坪地下管线、登机桥未满足服务车道限高要求等。
本文对各种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形成登机桥固定端规划设计要点,用于指导类似项目设计。
关键词:登机桥;固定端;规划设计1.1 登机桥组成机场登机桥分为固定桥与活动桥。
固定桥(又称登机桥固定端或固定登机桥)是航站楼登机门向室外延伸的固定廊桥,其尽端与活动桥连接,固定桥与航站楼设计紧密相接,固定桥有土建形式和设备形式两种。
活动桥(又称旅客登机桥)是实现飞机与机场航站楼之间的活动联接,供旅客上、下飞机通行的封闭通道。
活动桥桥体一端与固定桥连接(此部分不可动),另一端与飞机舱门连接,旅客就是由此终端最终登机。
活动桥的伸缩、旋转、移动有个固定的轴,就是临近固定端的圆形旋转平台。
活动桥属于专业设备,由专业的登机桥生产厂家设计、制造并安装完成。
图1 航站楼、固定端、活动端、飞机基本关系图1.2 登机桥固定端固定桥一般包括封闭的廊桥,连接场坪的楼梯和场坪层的电气用房。
旅客在经过登机门检票后进入该廊桥,再经旅客登机桥登机。
连接固定桥与场坪的楼梯可以设在室内也可以设在室外,有两个用途:一是为了航站楼疏散用,二是为了高仓位或CIP旅客从场坪经此楼梯进入登机桥然后登机。
反之,此类旅客到达后也可经此楼梯下至场坪,乘坐专门的摆渡车到专用通道或贵宾室休息。
此外,疏散楼梯设置还需与机场安保协调确定。
一层电气用房或场坪设施的服务用房,在地下设有电缆井,给飞机提供电力支持的线路,如400Hz电源、活动端动力用电、场坪高杆灯、泊位引导用电等都是从航站楼内通过固定桥接到位于旋转平台的接驳点,或从地下电缆井接入场坪。
图2 单层单通道桥固定桥形式包括:单层单通道水平桥、单层双通道剪刀桥、双层双通道桥等,具体应与航站楼层数及旅客流程相结合。
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图3.1遥测遥控结构图Fig.3.1ThecompositionofTelemeteringandTelecontro!System图3.2终端站结构图Fig.3.2Thecompositionofterminalstation3.4.2终端站的功能终端站计算机控制系统直接安装于航标设备现场,采集系统所要求的监测数据,控制航标设备正常运行,同时接受和完成监测站下达的遥控操作指令,实现系统对现场设备的遥测与遥控功能。
(1)监测功能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轮询分站按照设定的数据采集时间,周期性地向监测站上报航标运行参数。
数据采集周期等于或大于终端站的数据采集周期。
建有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并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处理、报警,编辑、生成存档、打印和报送监测站所需的各类报表,并按时向监测站上报航标设备运行信息。
(2)事件通讯分站在接收到设定级别的报警信息后,自动上报监测站,由监测站数据报警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并产生报警信息。
(3)控制通讯在分站,航标设备管理人员可通过图形化人机界面,监视或查询航标设备的运行信息,并可随时向各终端站发送遥控指令,以检查或更改设备运行参数和状态。
监测站在下达遥控操作指令时。
由中继通讯网连通指定分站由分转发操作指令。
图3.3分站的组成Fig.3.3SubstaIioncomposition3.4.5监测站(中心站)的组成监测站设立于航标处,是处级遥测遥控系统的中心。
监测站计算机系统由数据服务器、WEB数据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数据报表打印机、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公用电话网、IE测览终端组成。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图3.4中心站的组成Fig.3.4Centralstationcomposition3.4.6监测站的功能监测站负责从分站及终端采集航标设备运行信息,建立处级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并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处理、报警和打印,编辑、生成、存档、打印和报送航标管理所需的各类报表。
机场登机桥固定端规划设计研究

机场登机桥固定端规划设计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登机桥作为机场连接站坪与航站楼之间的重要设备,在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容易遇到诸多问题。
比如:登机桥坡度超过规范要求、登机桥定位不准确影响站坪地下管线、登机桥未满足服务车道限高要求等。
本文对各种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形成登机桥固定端规划设计要点,用于指导类似项目设计。
关键词:登机桥;固定端;规划设计1.1 登机桥组成机场登机桥分为固定桥与活动桥。
固定桥(又称登机桥固定端或固定登机桥)是航站楼登机门向室外延伸的固定廊桥,其尽端与活动桥连接,固定桥与航站楼设计紧密相接,固定桥有土建形式和设备形式两种。
活动桥(又称旅客登机桥)是实现飞机与机场航站楼之间的活动联接,供旅客上、下飞机通行的封闭通道。
活动桥桥体一端与固定桥连接(此部分不可动),另一端与飞机舱门连接,旅客就是由此终端最终登机。
活动桥的伸缩、旋转、移动有个固定的轴,就是临近固定端的圆形旋转平台。
活动桥属于专业设备,由专业的登机桥生产厂家设计、制造并安装完成。
图1 航站楼、固定端、活动端、飞机基本关系图1.2 登机桥固定端固定桥一般包括封闭的廊桥,连接场坪的楼梯和场坪层的电气用房。
旅客在经过登机门检票后进入该廊桥,再经旅客登机桥登机。
连接固定桥与场坪的楼梯可以设在室内也可以设在室外,有两个用途:一是为了航站楼疏散用,二是为了高仓位或CIP旅客从场坪经此楼梯进入登机桥然后登机。
反之,此类旅客到达后也可经此楼梯下至场坪,乘坐专门的摆渡车到专用通道或贵宾室休息。
此外,疏散楼梯设置还需与机场安保协调确定。
一层电气用房或场坪设施的服务用房,在地下设有电缆井,给飞机提供电力支持的线路,如400Hz电源、活动端动力用电、场坪高杆灯、泊位引导用电等都是从航站楼内通过固定桥接到位于旋转平台的接驳点,或从地下电缆井接入场坪。
图2 单层单通道桥固定桥形式包括:单层单通道水平桥、单层双通道剪刀桥、双层双通道桥等,具体应与航站楼层数及旅客流程相结合。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监控系统综述

一
体 的风景式航 空港 。 本文通过 期 场弱 电系统 中的监控 系统 的介绍 , 向读者展示现代安防系统在民
航栅场 安全特殊管理 中的作用 。
杭州萧 山国际机场由一条主跑
摄像 机设计
摄像机 , 固定 的摄像 机外的全部 为核心 的矩 阵主机 ,P 除 C机成为矩
控 机场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采用 快 球 、分 体 云 台 ( 置 解 码 器 ) 阵主机的后台球 防护罩的固定彩色 均带 有预 置功 能 。这样 ,一方 面 体键盘 ,任何一 台 P 另一方面 影响矩阵主机的正常运行 。 该矩 阵 摄像机 , 室内半球嵌 入式彩色快球 可联 动与防盗报警 系统 , 摄像机 , 内全球式彩色快球摄像 也方便管理者对摄像机观察范 围的 主机系统输出可到5 2 , 于1 2 室 1路 对 7 机 ,室 内明装 固定 式彩色摄像 机 , 固定 ( 防止在使用云 台后忘 了将摄 路输出的系统很容易实现 , 而且机 加上采用 1路一条 的偏平 6 室内明装 分体云台 、 可变镜头 的彩 像机还原 到原来监视 的位置 ) 。前 箱较少 , 色摄像机 ,室内明装分体 云台 、 可 端有 16 的摄像机 的电源系统按 视频专用连线也使得整个系统 的体 5路 变镜头的彩色摄像机 , 室外全球式 1 个逻辑区域 划分 , 3 设计上结合物 积 大 为减 小 。 彩色快球摄像机 , 室外 明装分体云 理 的位置由弱 电中心按 1+物理区 6 台、 可变镜头 的彩色摄像机 等多种 域对前端摄像机系统供 电, 警联 报 形式 的摄像机系统 。 摄像机按 1个 动也 以此划分 的区域 进行 。 3 逻辑区域依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 置。 在设置摄像机 的设计 中特别举 出二个 区域 , 以机坪和跑道的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学位论文 (工程硕士)
机场登机桥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IRPORT PASSENGER BORDING BRIDGE MONITOR SYSTEM
韩俊明
2009年10月 国内图书分类号:TP393.07 国际图书分类号:681.3.06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机场登机桥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硕士研究生: 韩俊明 导师: 吴岩 副教授 副导师: 沈鸿生 高级工程师 申 请 学 位: 工程硕士 学科、专业: 软件工程 所在单位: 软件学院 答辩日期: 2009年10月 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TP393.07 U.D.C.: 681.3.06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s Degree in Engineering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IRPORT PASSENGER BORDING BRIDGE MONITOR SYSTEM
Candidate: Han JunMing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 Wu Yan Associate Supervisor: Senior Eng. Hong S.S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Software Engineering Affiliation: School of Software Date of Defence: Oct, 2009 Degree-Conferrin-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 I - 摘要 机场在登机桥调度、故障处理、维护保养等管理方面,目前主要采取对讲机、电话、传真的方式进行,大部分都没有采用计算机远程监控管理,以致故障情况无法跟踪,无法有效利用故障的历史发生频率、发生类型、处理情况、解决办法等故障处理经验,故障的处理无法进行效率评估和绩效考核,使得技术人员仍忙于应付突发事件和重复处理同类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另外很多管理多采用简单的计算机表格和纸介形式,对基础数据的查询、统计及保存极为不便。 登机桥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实施,解决了登机桥在机场内作为一个个信息孤岛的问题,使得登机桥运营调度部门和登机桥维修操作部门的值班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登机桥的状态数据。满足机场运营调度部门对登机桥使用状态的实时了解和对航班机位分配的需要。机场运营部门根据登机桥故障状态(正常/故障),可以决定某机位的停用或者启用,根据登机桥操作状态(手动运行/自动调平接机),可以决定某机位的预留计划。同时满足机场维修部门对登机桥故障状态的实时监视,调度人员根据上位机的故障实时报告可以及时和有针对性地调动维修人员抢修设备使得登机桥故障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机位的周转率。监控系统设计完成了登机桥的维护保养计划,实现了对故障频率的统计,得到故障统计曲线-浴盆曲线,就是设备故障率曲线。本论文使用时间序列分析算法,建立适用的算法模型,成功地预测了故障的发展趋势,为设备的大修和更换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阐述了作为一个完整的应用开发系统,阐述了系统总体结构及各功能模块从设计到实现和测试阶段的关键性成果,展示了使用本监控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监控工作的过程。本文中的设计已经在深圳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项目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从效果上看,已达到了最初的设计要求同时满足了机场机位调度人员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登机桥;远程监控;时间序列分析算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 II - Abstract Airport airbridges scheduling management, fault alarm, failure to deal with coordin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aintenance tasks, etc., are mainly taken by walkie-talkie, phone, fax, and most of them do not achieve the remote monitoring of computer management, did not take full advantage of autom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rought about by new means, resulting in failure can not be tracked, the frequency of failure in history, the occurrence of type,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the solution, such as failure to deal with experience can not be used effectively for the failure to deal with can not be efficient assessment and performance appraisal, technical staff is still busy with emergencies and in dealing with similar problems, problems of low efficienc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addition, many manage multiple computers using a simple referral form and paper form, on the basis of data query, statistics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very inconvenient. Airbridges the design of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be implemented and resolve the boarding bridge at the airport as a message of the strange phenomenon island. Airbridge operators make scheduling and maintenance of the operations department airbridges the duty staff to gain real-time access airbridges state data and status display. Airport operators to meet the scheduling department airbridges use real-time understanding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eats on the flights, the airport oper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irbridges fault status (normal / failure), can determine whether a flight is disabled or enabled, according to board the plane Bridge operational status (manual operation / Automatic Leveling at the airport), may decide to set aside a flight plan. At the same time meet the airport maintenance departments of the state of airbridges fault real-time monitoring,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 III - scheduling based PC real-time reporting of the fault can be timely and targeted to mobilize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to repair equipment makes airbridges fault in the first time be able to repair and maintenance, improve equipment utilization and turnover of seats. Monitoring should also provide maintenance plan, the frequency of failure to statistics, the formation of fault statistical curve - bathtub curve, that is, equipment failure rate curve. Algorithm using time series analys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lgorithm model,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ailure for equipment repair and replacement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In this paper, as a complete applic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its overall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 modules from the design and testing phase to achieve the key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use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for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monitoring work. The design of this article has been in Shenzhen Airport and Shanghai Hongqiao Airport project has been practical application. From the effects of point of view, has reached its initial design requirements to meet the airport at the same time slots scheduling staff to meet actual 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