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7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论述+案例版】

00467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论述+案例版】
00467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论述+案例版】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知识点

知识桥良心出品

1[论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变化趋势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2[论述]教学的涵义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

(1)教不同于学;

(2)教与学互相依赖;

(3)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交往过程。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1)教学建立在、并应当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教学应当建立在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2)教学又是一种艺术化的存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自由的交往过程;

(3)仅靠科学不足以充分把握教学的本质,教师不仅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还建立在哲学和艺术的基础上。

3[论述]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

(1)教不同于学;

(2)教与学互相依赖;

(3)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交往过程。

4[论述]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1)教学建立在、并应当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教学应当建立在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2)教学又是一种艺术化的存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自由的交往过程;

(3)仅靠科学不足以充分把握教学的本质,教师不仅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还建立在哲学和艺术的基础上。

5[论述]过程模式的价值

(1)过程模式把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把这一目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将之统一于教师的主体作用上;(2)它突破了目标模式的工具性藩篱,把课程开发建立在实际的教育情境基础上。

6[论述]结合实际,论述范例方式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及评析

(1)范例方式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

①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

②范例性地阐明“类型”和“类”的阶段;

③范例性地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

④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

(2)对这种教学设计模式进行评析:范例教学在对学生主动性的弘扬方面,在对教学的问题性的提倡方面,以及爱思考课程内容时突破学科界限、主张课题性教学、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打破“知识就是力量”的传统转而追求获得支配知识的力量等许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主张。但在强调“教”的作用方面,特别是用“教”来统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方面,它又更多地继承了德国传统教育的思想。

7[论述]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1)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

(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

(4)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

8[材料分析]非指导性教学的评价

(1)非指导性教学一反传统教学的基本思路,把教学目标看作是学生性格、自我的健全发展,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活动上,把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的经验的形成及生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对于反思我们现实的教育问题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重视师生的各种“非课堂”的经验对学习活动的作用,重视师生的平等关系及课堂良好心理氛围的建设,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究,重视学习过程。

(3)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也存在问题,如它对人性的假设,对学习的实质认识带有理想色彩。

9[论述]“行为目标”取向的本质及优缺点

(1)“行为目标”取向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它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它以对行为的有效控制为核心。

(2)行为目标的优点

①“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当教师将其教学内容以“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的时候,他们对其教学任务会清楚明了,这就便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

②“行为目标”便于教师将其教学的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

③“行为目标”便于准确评价;

④对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对于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教育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2)行为目标的缺陷:

①行为目标取向所体现的“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是有缺陷的;

②行为目标的还原化倾向把完整的人肢解,人的具有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被原子化;

③人的许多高级心理素质(如价值观、理解、情感、态度、欣赏、审美情趣,等等)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

10[论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及优缺点。

(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

①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

②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

③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2)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贡献:

①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启发性的概念框架;

②创造性地处理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3)布卢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局限性:

①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这似乎是人为的;

②目标分类并未充分贯彻逻辑一致性原则;

③各行为目标彼此之间以及行为目标与亚类行为目标彼此之间界限十分明确;

④布卢姆等人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层次结构,这值得怀疑;

⑤“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超学科性也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挑战。

11[论述]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优势及局限性。

(1)“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

(2)优势:

①取向消解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

②学生有决定权利也能够决定什么是最值得学习的,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学习的时候,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探究;

③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必然会促进终身学习。

(3)局限:

①运用“生成性目标”就意味着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②即使有许多教师受过对话方面的训练,也不可能运用这种互动性教学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

③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学习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

④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与教学太开放了,学生很难发现学科的适切性。

12[论述]艾斯纳的课程目标观和斯腾豪斯的课程目标观的异同。

或者为“表现性目标取向和生成性目标取向的异同”。

(1)相同点:

①他们都反对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明确提出教育及课程本质上的价值问题;

②他们都以人的自主发展作为课程目标取向的根本,注重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个体性,注重

课程情境的具体性;

③他们认为“行为目标”只能概括人的较低层面的素质,因而强调用高层次的“生成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整合“行为目标”;

④在课程评价上,他们都主张一种批评、鉴别式的评价方式。

(2)必须看到,艾斯纳和斯腾豪斯在课程目标观上也存在重要区别。

①他们对课程问题把握的切入点不同。

②他们所追求的教育价值观也有区别。

③综上所述,课程目标的发展存在着两个突出的区别。一是关于目标的性质问题,即课程目标的制定究竟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抑或是价值性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技术性和价值性哪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二是目标的价值取向问题。

13[案例分析]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选择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

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的典型观点:即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超越论。

(1)被动适应论。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生活的工具。

(2)主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3)超越论。超越论认为当教育及课程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之后,学校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学校课程主动选择社会生活经验,并对社会生活经验不断批判与超越,而且还不断构建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4)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经验之关系的认识:

①从“被动适应论”到“主动适应论”再发展到“超越论”的历程,即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性不断受到尊重、学校课程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

②“超越论”阶段时,学校课程的主体地位被最终确立起来。

14[论述]教学方法的涵义及本质。

(1)教学方法的涵义: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2)教学方法的本质:

①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

②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

③教学方法还受教学组织的影响。

15[案例分析]教学对话的性质与策略。

(1)内涵:教学对话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2)教学对话的性质:

①以教师指导为特征;

②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

③以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为特征。

(3)教学对话的策略(怎样组织和引导教学对话):恰当的提问、创设对话情景。

(4)恰当提问的基本要求:

①提问会使学生再现已有的知识+激发思考;

②提问目标明确,内容清楚;

③提问是机智,富有艺术性的。

16[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的性质与策略。

(1)内涵:课堂讨论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2)课堂讨论的策略(怎样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

①创设课堂讨论情景,提出富有挑战性的、真正吸引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与课题;

②教师要以平等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要绝对尊重学生人格,创设良好的讨论氛围;

③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讨论习惯与规范。

17[论述]如何组织/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

(1)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

(2)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

(3)分配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

(4)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5)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18[论述]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1)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是两种不同的课程:

①经验课程以儿童当前的活生生的心理经验为基点;

②学科课程以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为基点。

(2)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又具有内在统一性:

①经验课程并不排斥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排斥的是逻辑经验脱离儿童的心理经验从而阻碍儿童的发展;

②学科课程也不排斥儿童的心理经验,排斥的是盲目沉醉于儿童当前的经验发展水平从而抑制儿童经验的进一步发展。

19[论述]倡导综合课程的理论依据以及开发策略

(1)倡导综合课程的理论依据

①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

②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③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2)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

①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

②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

③开发综合性评估形式;

④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

20[案例分析]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1)区别: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类不同的课程:

①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②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2)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两类课程组织形式之间又存在着内在联系:P242

①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分是相对的。分科课程总包含着知识之间的某种程度的综合。而像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开发出来成为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之后总还保留着某种分科的形式;

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21[论述]隐性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增强反省意识,要善于运用“审议”艺术;

(2)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基于对学生的理解而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

(3)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明确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发与设计;(4)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有选择地利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提升自己对课程对话的理解。

22[案例分析]班级授课组织内适应学生个别差异

(1)人们为了弥补班级授课组织不能充分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对班级授课组织提出了一系列补充措施。其中,比较有效的是德国教育家克雷因提出的“班级授课组织内适应学生个别差异”教学组织。

(2)克雷因把学生的学习时间分为两部分:

①核心教学:是班级所有学生参与共同学习过程的课时;

②分组教学:差等生所用的课时。

(3)当对差等生进行补充性教学时,优等生可以进行那些超出大纲规定的“专门教育”。

23[论述]三种教学过程组织的基本形式之间的关系

(1)分组学习不是要取消或替代学生的个别学习。教师在分组教学中也要努力把握每个学生的突出表现和他们在各个组中的行为。个别学习源于同步学习又回归同步学习,个别学习与同步学习互为基础、相互递进。

(2)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与个别学习是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各有优势与不足。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根据特定学习场合的需要,优化组合这些教学组织。

24[论述]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三种取向的比较及启示

(1)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价值,因为他们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

①忠实取向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

②课程创生取向把处于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课程创生中的主体性解放出来;

③相互适应取向把外部专家所开发的课程与对这种课程产生影响的学校情境、社区情境的因素均予以考虑。

所以,三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2)三种取向各有其局限性

①忠实取向把课程变革视为线性地实施预定的课程计划的过程,使课程变革成为一个机械的、技术的程序,这就抹杀了课程变革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

②相互适应取向本身是比较模糊的,带有折衷主义色彩;

③课程创生取向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它要求教师不仅善于对专家开发的课程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和揭示,更善于根据具体情境的特殊要求创造自己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也应成为课程的主体。这种取向对实践界的要求很高,因此它推广范围有限。

(3)从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意味着在课程变革中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这体现了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

25[论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1)应把课程实施研究纳入课程变革之中,使之成为课程变革这个系统的有机构成;

(2)课程变革应将具体教育情境和社区情境的因素纳入自身之中,相应地,课程变革政策应具有变通性;

(3)课程变革必须最大限度地弘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这是课程变革成败的关键。

26[论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①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②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

(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3)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①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养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教育过程:

②“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指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与此同时也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

③教学过程中教养与教育的关系:教养和教育彼此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各具特性、各有其固有的逻辑;教养与教育互为基础,互为前提、互相制约。

27[论述]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未来走向

(1)成就

①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把“集权制”与“分权制”两种体制的优势整合起来,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确立“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

②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禁区。

(2)问题:

①理论基础薄弱;

②课程改革的价值观念有待于与国际接轨;

③把课程改革局限于改教材;

④课程行政管理上对“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不够。

(3)发展方向

①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

②课程改革要有充分的理论上和组织上准备;

③课程改革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学校的积极性,谋求“国家课程开发”、“地区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④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应参与课程改革的每一过程;

⑤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既体现我国特色,又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28[论述]情境教学的涵义、基本环节及基本特征

(1)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

(2)境教学基本环节

①创设情境:根据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创设对学习者真实的情境;

②确定问题:从情境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让学生去解决;

③自主学习:每一位学习者自主进行解决。

④协作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进行讨论、交流。

⑤效果评价:情境教学不需要独立于问题解决过程(教学过程)的测验,而是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场合驱动评价”。

(3)基本特征: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

29[论述]随机访问教学的涵义、基本环节及基本特征

(1)随机访问教学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的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生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探索和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

(2)基本环节

①呈现情境:向学习者呈现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

②随机访问学习:向学习者呈现与当前所选内容的不同侧面的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

③思维发展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发展“元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

④协作学习:围绕通过不同情境获得的认知、建构的意义展开小组讨论;

⑤效果评价:与问题解决过程融为一体的“场合驱动评价”。

(3)基本特征: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可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

30[论述]支架式教学的涵义、基本环节及基本特征

(1)涵义: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

(2)基本环节:

①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解决问题必要的工具;

②搭建支架,引导探索: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的阶段;

③独立探索:本阶段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索的问题和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

④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商讨论,可以共享独立探索的成就、共同解决独立探索所遇到的问题;

⑤效果评价:这包括个人的自我评价和集体对个人学习的评价。

(3)基本特征:重视社会交互作用和文化在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单选]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单选]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 3.[单选]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总称为“活动分析”。 4.[简答]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过程。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5个步骤: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5.[简答]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区别。尽管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极其相似,但二者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区别:(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他指出:“课程是由理想和活动这两者构成的。”理想不能从现实的人类活动中直接分析出来,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查特斯认为学习者应认识到知识对生活的意义而追求知识,他主张通过对人类生活的分析以确定学科的哪些要素是最重要的,并将这些要素纳入课程之中。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6.[单选]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7.[单选]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8.[单选]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并且是为了给处理这类情境提供一种可靠而井然的程序”。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八年研究”。 9.[单选]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技术兴趣”。 10.[单选]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即“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术中心课程”。 11.[单选]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作了题为《教育过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的总结报告(该报告于1960年出版),该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 12.[单选]学科结构即是“实质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 13.[简答]学科结构的优点。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具有四个优点:(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掌握学科结构有助于记忆;(3)掌握学科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4)掌握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14.[简答]课程的基本内涵。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所构成的。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所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性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5.[单选]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审议”,课程审议的主体自然是“课程集体”。 16.[简答]简述施瓦布的“折中的艺术”。“折中的艺术”是针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性对不同理论进行选择、修改、超越以使其适合“实践性课程开发”之需要的艺术。这种艺术主要包括三种:(1)把理论的或学术的知识和观点与实践情境的需要和兴趣相对应的能力;(2)对理论的或学术的知识和观点进行修改以使之适应实践情境的需要和兴趣(这是必要的,因为现存的理论只能解释世界上一小部分现象,这样,使理论与实践一一对应的策略就有局限性);(3)产生可替代的行动过程并预见该行动过程的道德后果的能力(这是必要的,因为即便用所有能够想到的方式对现存的理论进行了修改或修正,这些理论也不能适应世界上大多数现象,因此就需要超越现存的理论,产生新的行动方案)。 17.[单选]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与“泰勒原理”在价值取向上已经有了很大差异,它在本质上追求的是“实践兴趣”。 18.[单选]“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对“解放兴趣”的追求。 19.[单选]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20.[简答]拉特克的教学论具有的特点。拉特克的教学论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2)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于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3)确立了“自然教学法”。(4)如何教授语言和科学是教学论的重要课题。 21.[单选]1632年,夸美纽斯用捷克语出版了《大教学论》(Didactica magna)一书,目的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本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22.[单选]卢梭的旷世教育名著《爱弥儿》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影响深远。《爱弥儿》是一部教育小说。卢梭倡导“自然教育”。 23.[简答]裴斯泰洛齐的直观原理。裴斯泰洛齐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卢梭等人的观点,进一步指出“直观是一切认识的绝对基础”。这就是说,必须从直观出发去形成概念、掌握知识。不过,裴斯泰洛齐所说的直观并不是夸美纽斯的纯粹被动地接受外界的感性印象的直观。裴斯泰洛齐区分了两种直观:其一为“被动的直观”,指对外界的感性印象的接受;其二为“能动的直观”。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方第一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大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目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而大教学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 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力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 4.在理论上首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用集体教学的新形式; 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方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里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手段;2.该书依据观念心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生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和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方法;4.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大教育哲学命题。提倡实用主义 三大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来进行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方面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方面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方面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手段方面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人本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以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等为教学的基本追求,在课程方面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要知道两者的区别) “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代表了当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不同方向。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程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

第三模块学习/专题一学习理论的新进展/学习活动 第六节新近的学习理论 案例分析 考试题:Internet课程后的应用水平 考试目的:考查学生学习Internet课程后的应用水平。 试题样例: (考生电子邮件帐号、收件人1、收件人2的邮件地址均由监考老师给出。) 你是一个刚从某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听说新华通讯社(中国)正在招聘新记者,新华社正是你理想的工作单位。请你通过INTERNET完成下列工作: 一、通过适当方式,在因特网上查找到新华社的网站,并通过其导航系统找到新华社总编的介绍网页,将总编的照片保存到自己文件夹下,文件名为网1.jpg(扩展名与原图片文件相同);再以纯文本的形式保存总编的简介,文件名为网2.txt。(本小题19分) 二、通过FTP从https://www.360docs.net/doc/cb17366889.html,的某一个文件夹下下载一个名为coolthings.arj的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下,此文件为《应聘注意事项》,请你用适当的方式将其解压,解压后的文件存放在考生文件夹下。(本小题16分) 三、通过自己的电子邮件信箱,向新华社总编室(收件人1)及人事处(收件人2)同时发出一封应聘意向信。要求如下:(本小题31分) 1、设置自己的收发邮件的帐号; 2、邮件主题为:你的准考证号-姓名(如考生李菲,本次准考证号为110503241008,则邮件的主题为:110503241001-李菲); 3、正文说明你的基本情况,并表明你愿意应聘驻外记者一职,不少于80字; 4、选用一种信纸; 5、信尾有你的签名及写信日期; 6、将素材文件夹下的相片.jpg作为邮件附件同时发送。 四、制作一组宣传自己形象及证明自己能力的网页,为节省时间,我们已经将你的有关材料存放在素材文件夹下,请你选用。(本小题34分)

00467课程与教学论201510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课程代码 00467)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的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派纳 2.作为学术中心课程的最基本特征,也是课程现代化最基本特征的是 A.结构性 B.实践性 C.专门性 D.学术性 3.实践性课程开发所采用的方法是 A. 活动分析 B.工作分析 C.审议 D.折中的艺术 4.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5.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 A.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 B.泰勒原理 C.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D.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6.反映了学科领域专家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的是 A. 横向组织 B.纵向组织 C.逻辑组织 D.心理组织 7.“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 A.普遍性目标 B. 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8.认为课程与教学目标实际上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的学者是 A.泰勒 B.梅杰 C.布卢姆 D.博比特 9.“你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功用?你这门学科 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这是在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时,在哪一维度上应考虑的问题? 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C.学科的发展 D.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10.“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斯腾豪斯提出了一个命题,即 A.生成性目标 B.过程模式 C.程序原则 D.教师作为研究者11.表现性目标在本质上追求的是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效率取向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1.15三年级数学课与四年级数学课所提供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属于泰勒模式中学习经验的(A) a纵向组织 b连续组织 c横向组织 d序列组织 1.25 杜威用来消解传统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但硬对立的是其实用主义认识论的B a经验概念 b连续性原则 c主动作业方法 d课程教学概念 1.35 下列不属于泰勒提出的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的是(B) a连续性 b实践性 c序列性

d整合性 1.45 “全美课程传播网络”所采用的“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体现的是课程实施的A a忠实取向 b实践取向 c创生取向 d相互适应取向 1.55 教学设计是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两两之间交互作用、协同进行的规划教学的活动,这一观点属于B a忠实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 b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 c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 d实践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 1.15 目标游离评价是下面哪位学者提出来的(A) a斯克里文 b泰勒

c布卢姆 d古巴 1.35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回应模式是下列哪位学者首先提出的(C) a斯克里文 b斯腾豪斯 c斯太克 d泰勒 1.45 第四代评价在本质上认为评价是(D) a测量 b描述 c判断 d协商 1.55 把课程称为“符号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这一观点属于(B) a课程开发研究 b课程理解研究

c课程评价研究 d课程实践研究 1.65 “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这句话中体现的是哪位教育家的何种策略A a卢梭,消极教育 b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 c杜威,问题解决教学 d布鲁纳,发现教学 1.75 下列不属于课程变革过程的环节的是B a课程计划 b课程选择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1.85 下列哪种课程不属于学科本位综合课程D a相关课程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版

一、泰勒模式 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在这本书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泰勒根据这四个问题,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在这四个环节中,“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目标模式”。 二、布鲁姆 1959年布鲁姆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 学科结构运动是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其中心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课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科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在学科中心课程中布鲁姆主张将人类认识最前沿的日益深刻的识见,如理科和数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引进中小学的教室。 三、实践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1、四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四要素: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的。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性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怎样开发实践课程? 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审议”,“审议”是“实践性课程”的内在要求。从词源上看,“审议”是指对不同对象进行权衡以作出选择。“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3、怎样评价实践课程? 优点:在实践课程开发理论中,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获得充分的尊重,课程开发过程不再被视为是对教师和学生的控制过程。 缺点:由于“实践兴趣”缺乏自我反省的特性,不能保证人的主体性的彻底解放,即使经过公开辩论和审议,人的思想倾向性也会受到蒙蔽。 四.概念重建主义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一)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 “概念重建主义者”把自博比特、查斯特等人的早期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到“泰勒原理”的种种课程研究观点统称为“传统课程理念”。对传统课程理念的深刻批判是“概念重建主义者”对课程理论的重要贡献。 “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传统课程理论至少存在三大缺陷: 1.传统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这有违课程理论的学 科性质,也使课程理论沦为控制工具。 2.传统课程理论受“技术理性”的支配,课程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课程开发的“处方”—普

课程与教学论-实例报告

《课程与教学论》实例分析题及答案 盐井镇水田小学姚富斌 一、实例分析题 有一位数学教师,在讲“对数表”一课时,先问学生“一张纸厚度是0.0 83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请同学估计一下厚度”?学生:"30毫米”"60毫米”?!教师:“我经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叠起来的高度”。学生惊讶不已,甚至有人认为老师搞错了。教师列出式子:0.0 83X 230,对学生说:“230很难计算,不如查对数表。”试用学过的教学理论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策略。 答:这位教师运用了巧妙的导课艺术,通过设疑留下悬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高尔基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教学也是如此,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人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很难进行。因此,良好的导课艺术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导课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课艺术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这节课教师运用的是设疑导课,思维起于疑难,这种疑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启发剂”,它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转人活跃,处于积极探究状态。教师在导课时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增长智力的目的。教师在运用设疑导课应该注意的是,问题应有针对性,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设疑。其次要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在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抓住了学生的认识起点,即对于对数意义的认识,而且通过巧妙的手段形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而不仅仅是遵循讲公式、背公式、练公式的老路子,使学生在疑惑、体验、思考中进人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例分析题 下面是一则关于上海某中学的报道: 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 答: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一套统编教材,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也比较单一。学科课程为主,缺少活动课、综合课。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课程结构的调整,强调课程结构的1、综合性原则2、均衡性原则3、选择性原则。 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1、完善课程体系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上海市这所中学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这所中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把学科课程与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版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课程代码:00467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 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 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泰勒认为,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分别是(A)2-79 A.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B.学生的甄选和学科专家的甄选C.社会的甄选和学生生活的甄选D.教师的甄选和学生的甄选 2.奥苏伯尔认为,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C)2-102 A.顺应B.同化意义学习

C.联想D.平衡 3.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C)2-88 A.杜威经验自然主义B.艾斯纳虚无课程 C.斯腾豪斯 D.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创始者 结构性课程的第二旗手 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2-131 A.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B.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C.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D.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 5.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 求。所以,罗杰斯不愿意用“教师”一词,代之以(A)2-142 A.促进者B.监控者 C.旁观者D.主导者 6.《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这种教育宗旨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A)3-147 A.普遍性目标取向B.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实践理性 C.行为目标取向科技理性 D.表现性目标取向解放理性 7.“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B)3-15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填空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 2.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 。 3.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 和 系统。 4.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 、 、 、 。 5.《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 、 。 7.作文能力一般由 能力和 能力构成。 二、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目标 2.阅读教学技能 3.情景作文训练 4.课文复述 三、判断 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 装 订 线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四、选择 (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不得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 A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B 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 社会需要。 D 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 A 引入 B 介入 C 展开 D 结束 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 A 促进学习 B 选择 C 排名次 D 反馈 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 A 语法修辞知识 B 文学知识 C 文体知识 D 读写听说知识 5.《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 6.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 A 典型讲评 B 综合讲评 C 专题讲评 D 重点讲评 7.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 ) A 现代汉语修养 B 古代汉语修养 C 文章和文学修养 D 语文教育史修养 8.语文课外活的特点是( ) A 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B 容易组织和管理 C 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 D 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9.《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文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 ) A6次 B8次 C10次 D12次 五、简答 1.阅读教学的导入有哪些类型? 2.魏书生课堂“六步教学法” 3.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方式方法。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2018年10月自考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课程代码00467)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泰罗 2.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的原理》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儿童与课程》 3.从本质上看,实践眭课程的深层价值追求是 A.技术兴趣 B.解放兴趣 C.实践兴趣 D.价值兴趣 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 5.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撰写的教育小说是 A.《爱弥儿》 B.《窗边的小豆豆》 C.《夏洛的网》 D.《教育漫话》 6.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罗杰斯 7.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A.目标模式 B.审议模式 C.过程模式 D.工作模式 8.儿童在熟悉“萝卜”、“菠菜”、“西红柿”等概念以后再来掌握“蔬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9.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中,推动学生学习的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是 A.成功驱力 B.自我提高驱力 C.附属驱力 D.认知驱力 10.以下不属于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A.主导性 B.基本性 C.基础性 D. 范例性 11.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是 A.最近发展区 B.活动发展区 C.接近发展区 D.可能发展区‘12.“解释《失乐园》的意义,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 A.生成性目标 B.普遍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表现陛目标 13.课程开发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需要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教学的定义: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优化教学: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标准而言的一种完善、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优化教学的一般标准: 1 .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个人全面发展是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当前优化教学总的质量标准。 2.高效率标准,即合理投入下的效益最大化.3.真善美的过程标准。教学是否优化,还应从教学过程的角度进行评判,即考察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形式是否科学、道德和有艺术性。过程标准的核心和灵魂就是教学应体现真善美的精神. 优化教学的基本策略:1遵循教学规律2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3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激励、标准。教学目标分类的意义: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局部,有利于全面实现教育目的,有利于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1.1956年出版专著《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分为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奥苏泊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四种类型:1.抽象符号学习。主要词汇学习。2.概念学习。各层次学习的重要基础。3.命题学习。命题是以句子的形式阐释两个要素之间按的相互关系,4.发现学习。教学目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科学性、灵活性。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

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1.教学模式的结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运用策略;评价体系。2.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中介性;相对性;可操作性和效益性。1.制约模式选择和应用的因素第一,教学目标和任务。第二,具体学科的性质。第三,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第四,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风格。第五,教师自身的优势。第六,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2.选择和应用教学模式的过程第一个阶段: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教学模式。第二个阶段:对了解和掌握的各个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第三个阶段:实际的运用和改造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1.所谓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额探究与求索、总结与概括,获得经验与体验,发展智慧和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实践活动。 2.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学生主体性,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第二,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养成探究的习惯;第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最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的总称。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指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小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直观形象性,讲授的时间,语言艺术2谈话法也称为问答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认任务和内容,向学生

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斯坦豪斯不否认行为目标的价值,但却认为生成性目标更为根本。 答:错。斯坦豪斯认为课程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一手段人们将教育计划付诸实施,它既包括内容也包括方法。过程模式课程是根据过程原则详细说明教师将做什么,学生将做什么,但不预先规定教学目标,因为许多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预先能够详细规定的。课程的影响力和可能性并不包括在目标中,而是建立在必须探究的知识基础上,教师不是扮演专家的角色,扮演的是一种高级学习者的角色,他要向共同学习的低级学习者提供有用的东西。在过程模式中,评价不是以目标的实现为依据的,而是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过程原则为依据的。因此不仅要重视课程教学的累积性结果,而且更应重视课程教学过程的形成性结果。过程模式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理解力,这一目的有两层含义:其一,发展学生和教师的理解力,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其二,把理解力作为目的是因为它是不能获得的,只能不断深入下去。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意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三者同时构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教育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失去“家园”的弃儿,“走出城墙但不应放弃城里的家”,教师教育全面拓展必须是建立在自己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师范教育”的“城墙”曾经割断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但也起到了遮风蔽雨的“保护伞”作用,今天可以走出城墙的代价是失去保护伞,“师范”的城墙不应成为今天教师教育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羁绊。教师教育院校的核心战略应当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拓展生存空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答: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定向功能(2)激励功能(3)评价功能(4)聚合功能。 2、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1)以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在不同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00467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P3 2、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去里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时间,开启了“课程开发理论”。P4 3、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的奠基者、开拓者。P4 4、教育的本质:1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2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3教育即生产。课程的本质: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P5-6 5、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他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也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P9-10 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兴趣”的追求P11-12 7、学科结构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叫学科结构运动。其中心内容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过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术中心课程”。学科结构运动是课程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P13 8、比较著名的新课程: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开发的PSSC物理课程,“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研究开发的BSCS生物课程,研究开发的SMSG数学课程,“化学键取向研究会,研究开发的CBA化学与CHEMS化学,”地球科学科学设计研究会,所开发的ESCP地学等等这些课程可统称为“学术中心课程”。P13

9、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议主席杰罗姆·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该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论战。P14 10、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学术中心课程三个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P14 11、学科结构两个基本含义: 1是一们学科特定的半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 2是一门学科特定的套就方法与探究态度。学科结构是这两个基本骇异的统一。P15 1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 “实践性课程”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实践性课程”开发的方法:审议;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P17-20 13、“概念重建注意课程范式“的本质:“解放兴趣”的追求。解放兴趣:亦称“解放理性”,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利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P24 14、反思课程研究的整个进程,我们可以获得的基本结论是: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由对“技术兴趣”的追求逐渐转向“实践兴趣”,最终指向于“解放兴趣;课程研究的基本课题由”课程开发—探讨课程开发的规律、规则与程序,逐渐转向“课程开解”—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其内涵的意义P24 15、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P25 16、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的国教育家拉特克。P25 1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P26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种科学! 数学的基本特征: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 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生活性,现实性,体验性。 数学的发展过程: 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只关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教师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

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育活动中。 总体目标: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 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数与代数: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图形与几何: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育推理能力 统计与概率: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综合与实践: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分析: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分析研究教材中选配的练习题; 分析教材中所渗透的思想方法; 挖掘和分析教材的数学文化、德育、美育等非智力因素。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 第一部分:三本教材的比较 三本教材: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2000年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 2004年 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 2008年

小结: 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包含了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中的所有知识点,并在他的基础上新增了课程与教学政策,更加详细的阐述了课程实施的取向、模式和影响因素,对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这一块钟启泉在书中对当代中外的改革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两个作者还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书每章的开头该章内容的结构图,便于读者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书中每一小结后都有一个相关的案例,供读者阅读和参考。 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结构清晰,第一章是概论,第二、三、四章是课程论的内容,第五至十三章都是教学论的内容。与张华和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相比较,他的书新增内容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管理。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最大的特点是每一章都是由一个问题情境来引出该章的主题,每一章的开头也都会列出本章学习目标,每一章的结尾都有小结、阅读导航和扩展学习三个部分,其书后还附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条目式教案示例、卡片式教案示例、表格式教案示例。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 (选用教材: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2000年版)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 截至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建立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 (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 1. 教育的本质: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2. 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三)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极其相似,他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这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是,“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范围更宽泛,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四)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局限:对儿童价值的忽视、背离教育本质而盲目运用“泰罗主义”管理模式。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一) “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