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氨基酸代谢培训课件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慢波 4、胃肠激素 5、脑-肠肽 6、容受性舒张 7、胃排空 8、分解运动 9、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填空题 1、消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和三种形式。其中慢波的起步点是。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 4、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和。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最重要的消化液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6、胃的功能之一是容纳和储存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食糜。与之相关,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和。 8、内因子是由胃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等,消化淀粉的酶是,消化脂肪

的酶是。 11、胆汁的成分包括胆盐、磷脂、胆固醇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其主要作用是。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回肠能主动吸收和。 三、选择题 1、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说,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收缩速度较慢 C、伸张性小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有稳定的自发节律性 3、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 D、酸碱等化学物质 E、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4、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5、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蠕动 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 6、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说,正确的是:() A、胃肠各段的频率相同 B、起步点是纵肌与环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依赖于支配神经的存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E、可促发肌肉收缩 7、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外流 E、K+外流 8、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9、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人体食物的消化过程图

如图是食物经过人 体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化学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各器官的排列顺序.请据图回答. (1)曲线甲是C的消化,曲线乙是A的消化,曲线丙是B的消化.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2)字母C代表的器官是B A.食道B.胃 C.小肠D.大肠 (3)蛋白质在C中进行消化,其终产物是F A.A和B B.B和C C.C和D D.A和C E.葡萄糖 F.氨基酸 G.脂肪酸(4)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从D进入消化道. A.E B.B C.C D.D (5)消化的终产物几乎全部在C处被吸收. A.F B.B C.D D.C.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分析:图示表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经过人体消化道时被消化的程度,A、B、C、D、E、F依次代表消化道中的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解答:解:(1)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分别开始于口腔、胃和小肠,它们都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分析图示中的曲线可知:曲线甲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曲线乙代表糖类的消化过程,曲线丙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依次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其中咽和食道对食物没有消化能力,因此图示中的C代表的器官应该是胃. (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即蛋白质在胃和小肠里进行消化,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 (4)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小肠的起始端十二指肠. (5)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

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吸 动物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常以粗蛋白的形式表述,然而,粗蛋白的分析值并不能代表饲料中有效的蛋白质含量。如果饲料中粗蛋白含量高,但其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积累过多,可能会引发肠道健康问题。 影响饲料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有很多: 1、动物因素 动物的个体差异、年龄阶段、不同品种等,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能力都会有影响。 2、饲粮因素 饲料中蛋白质的种类、纤维水平、酶抑制因子也会影响动物的蛋白消化率。如羽毛粉的蛋白含量高达80%,但其中仅有25%的蛋白可消化,因为羽毛粉中含量较大的角蛋白不易被消化利用;纤维物质能加速蛋白质在消化道排空,阻碍其消化,所以高纤维日粮饲料中蛋白消化率较低;一些农副产品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因子,如生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生马铃薯中含有的糜蛋白酶抑制因子能抑制蛋白酶活性,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 3、加工因素 饲料加工生产过程中,粉碎、热处理、发酵、降解等程序可能影响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降低可消化吸收的蛋白含量。如粉碎不完全,蛋白酶与饲料作用的表面积小,可利用的蛋白质不能被充分水解,影响其吸收。

动物摄入的蛋白质经过消化以后,以小肽和氨基酸形式在小肠吸收,未能被消化分解的蛋白质会进入大肠被有害微生物分解利用,引起肠道微生物紊乱诱发腹泻,而通过有害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如胺类、NH3等会被机体吸收,再通过肝脏的处理转化排出,使得原本用来维持机体生长和健康的能量被这个生理过程消耗,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质量。另外,由于未消化蛋白质带来 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提供动物适宜的营养,提高消化率,最大程度地降低未消化蛋白进入后肠道应是动物营养研究的新方向。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问题: 1、适当降低蛋白浓度,配比平衡 随着理想氨基酸模式的研究推广,动物饲料配方中粗蛋白的含量已不能完全彰显配方的营养价值,很多厂家推出的低蛋白日粮逐渐被用户认可并得到良好的反响。低蛋白日粮虽然从表面看粗蛋白含量有所下降,但其中的可消化蛋白含量、氨基酸配比较之以前更为合理,而蛋白质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含量也应遵循不同动物的生长需要合理配比。研究认为,在中低蛋白日粮中合理配比氨基酸和能量等,可以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 2、提高消化道前段蛋白质的消化率 提高动物对蛋白质消化率的主要手段除了适量,最重要的是质优,而质优则意味着价高,因此养殖低成本与饲料配方高品质的矛盾长期存在。于是,非常规、低品质原料的优化处理被提上日程,即在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增加体外预消化过程,降解抗营养因子、大分子物质、提高原料消化性的同时赋予功能性,一举多得。另外,体外消化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动物体内消化,对于幼龄动物、应激期动物作用更为显著。目前,饲料中应用的酶解蛋白、小肽类、生物发酵类原料都属于预消化原料的范畴,为饲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第三章鱼类营养学原理蛋白质营养影响蛋白质消化率因素.

第三章鱼类营养学原理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 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那么在鱼类营养中,是不是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越高就越好呢?为什么, 在众多饲料蛋白源,一般鱼类对鱼粉的消化利用率比其它蛋白源饲料高呢? (一):蛋白质营养 1.蛋白质的组成 含C、H、O、N,部分蛋白质含少量Fe、P、S,蛋白质的平均元素含量: C 53%,H 7%,O 23%,N 16%,S+P <1% N平均含量为16%,这是概略养分分析法CP含量计算的理论依据。 CP=蛋白质含N量÷16%=蛋白质含N量×6.25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主要由20种氨基酸组成。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成的,并 在体内不断代谢与更新。 ①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可替代的,是除水外,含量最多的营养 物质,占干物质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 ②组织生长、更新、修补的物质来源。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新,约6-12月全部更新。 ③参与构成酶、激素和部分维生素。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含氮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 上腺素、胰岛素、促肠液激素;含氮维生素:尼克酸 ④蛋白质是水生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为鱼类提供能量,转化为脂肪和糖类:蛋白质的燃烧热 值为5.654卡/克,生理热价 4.4卡/克左右 ⑤参与机体免疫:抗体的成份绝大部分均为蛋白质 ⑥参与遗传信息的控制:DNA、RNA ⑦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压 ⑧运输功能:血红素 ⑨参与血凝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3.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 ①消化部位:主要在胃和小肠上部, 20%在胃,60-70%在小肠,其余在大肠。 ②吸收:部位在小肠上部,主动吸收 吸收的顺序: L-AA > D-AA Cys>Met>Try>Leu>Phe>Lys≈Ala>Ser>Asp>Glu

15第四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及代谢

第四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及代谢 一、蛋白质的消化 蛋白质未经消化不易吸收,有时某些抗原、毒素蛋白可少量通过粘膜细胞进入体内,会产生过敏、毒性反应。一般情况下,食物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及小肽后方能被吸收。由于唾液中不含水解蛋白质的酶,所以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但主要在小肠。 (一)胃内消化 胃内消化蛋白质的酶是胃蛋白酶(pepsin)。胃蛋白酶是由胃粘膜主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经胃酸激活而生成的;胃蛋白酶也能再激活胃蛋白酶原生成新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的最适宜作用的pH值为 1.5~2.5,对蛋白质肽键作用的特异性较差,主要水解芳香族氨基酸、蛋氨酸或亮氨酸等残基组成的肽键。胃蛋白酶对乳中的酪蛋白(casein) 有凝乳作用,这对婴儿较为重要,因为乳液凝成乳块后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充分消化。 (二)小肠内消化 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较短,蛋白质在胃内消化很不完全,消化产物及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经胰液及小肠粘膜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酶及肽酶的共同作用,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酸。所以,小肠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部位。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主要依赖于胰腺分泌的各种蛋白酶,可分为两类:①内肽酶(endopeptidase)可以水解蛋白质分子内部的肽键,包括胰 蛋白酶、糜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②外肽酶(exopeptidase)可将肽链末端的氨基酸逐个水解,包括氨基肽酶(aminopeptidase)和羧基肽酶(carboxypeptidase)。 肠粘膜细胞的刷状缘及细胞液中还存在一些寡肽酶(oligopeptidase),例如,氨基肽酶 及二肽酶(dipeptidase)等。氨基肽酶从肽链的末端逐个水解释放出氨基酸,最后生成二肽。二肽再经二肽酶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二、蛋白质的吸收 (一)氨基酸和寡肽的吸收 经过小肠腔内和膜的消化,蛋白质被水解为可被吸收的氨基酸和2~3 个氨基酸的 小肽。过去认为只有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吸收,现在发现2—3 个氨基酸的小肽也可以被吸收。 (二)整蛋白的吸收 在低等动物,吞噬是摄人大分子的基本方式。而在高等动物,只有在胚胎动物仍保持这种低级的原始机制。例如,母乳中的抗体可通过肠粘膜细胞的吞噬作用传递给婴儿。关于成年人对整蛋白吸收问题已有许多研究。有人将胰岛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同时注入大鼠的隔离肠袢,发现可引起血糖降低,说明有一部分胰岛素被吸收;人的血液中存在食物蛋白质的抗体,这说明食物蛋白质可进入血液而起抗原的作用。但一般认为,大分子蛋白质的吸收是微量的,无任何营养学意义,只是应当注意肠内细菌的毒素、食物抗原等可能会进入血液成为致病因子。 三、蛋白质的代谢 (一)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 1.蛋白质的分解进食正常膳食的正常人每日从尿中排出的氮约12g。若摄人的膳食蛋白质增多,随尿排出的氮也增多;若减少,则随尿排出的氮也减少。完全不摄入蛋白质或禁食一切食物时,每日仍随尿排出氮2~4g。这些事实证明,蛋白质不断在体内分解成为含氮废物,随尿排出体外。 2.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在分解的同时也不断在体内合成,以补偿分解。蛋白质合成经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为转录(transcription),即生物体合成RNA 的过程,亦即将DNA 的碱基序列抄录成RNA 碱基序列的过程;第二步为翻译(translation),是生物体合成mRNA 后,mRNA 中的遗传信息(DNA碱基顺序)转变成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过程,是蛋白质获

生理学 消化和吸收

第七章消化和吸收 [A型题] 1.消化道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是: A. 肌源性的 B.神经源性的 C.肌源性和神经源性的 D. 非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的 E.尚不清楚 2.对消化道最不敏感的刺激是: A. 化学刺激 B.温度刺激 C. 牵拉刺激 D.温度和牵拉刺激 E.电刺激 3.切断胃肠神经支配后,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 A.立即消失 B.显著升高 C.立即减弱 D. 先减弱后消失 E.依然存在 4.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与平滑肌收缩的关系是: A.慢波可直接引起平滑肌收缩 B.慢波可直接引起平滑肌发生动作电位,再引起肌肉收缩 C. 只要平滑肌受到刺激,慢波便可引起肌肉收缩 D.只要平滑肌受到刺激,慢波基础上出现动作电位时,才能引起肌肉收缩 E.平滑肌收缩的强度与慢波的大小相一致 5.胃肠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产生可能由于 A.N扩跨膜扩散 B. Ca2+跨膜扩散 C.生电性钠泵的活动 D. K+跨膜扩散 E.Cl—跨膜扩散 6.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Cl—外流 C.N沪内流 D.N/与K+内流 E.Ca2+内流 7.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是由什么离子激发的: A.Na+ B.K、 C.Ca2+ D.Cl- E.K+和N/

8.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下列哪种肌肉收缩增强: A.胃肠平滑肌 B.胆道口括约肌 C. 回盲括约肌 D.肛门内括约肌 E.肛门外括约肌 9.胃肠壁的内在神经丛对胃肠活动具有: A.兴奋调节作用 B.抑制调节作用 C.局部调节作用 D,感觉调节作用 E.无任何影响 10.壁内神经丛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别是: A.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后纤维 B.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 C.交感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 D.交感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E.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11.肌间神经丛中含有丰富的: A.交感节前神经元 B.交感节后神经元 C.副交感节前神经元 D.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E.交感和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12.切断支配小肠的迷走神经,可以导致小肠: A.紧张性和蠕动不受影响 B.紧张性和蠕动减弱 C.紧张性和蠕动消失 D. 紧张性减弱,蠕动消失 E.紧张性消失,蠕动减弱 13.吞咽反射由口腔到咽的动作是一种: A.不随意运动 B.随意运动,麻醉后不消失 C. 不随意运动,麻醉后消失 D.不随意运动,麻醉后消失 E.随意运动,麻醉后梢失 14.噙团进入胃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A.立即中止 B.持续几分钟 C.持续1—2h D.继续发挥作用,直至胃酸浸入食团至pH为6,0才中止 E.继续发挥作用,直至胃酸浸入,食团至pH为4,5才中止 15.下列物质中,可引起唾液腺血管舒张的是: A.阿托晶;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名词解释)

1.消化(digestion)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结构复杂、分子量大,不能直接被吸收,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加工、处理,即将大块的、不溶于水和大分子的食物变成小块、溶于水和分子较小的物质,这个过程称为消化。 2.吸收(absorption)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3.慢波(slow wave) 是指胃肠平滑肌膜电位出现的节律性去极化波,又称基本电节律 4.胃肠激素(gut hormone) 由存在于胃肠粘膜层、胰腺内的内分泌细胞和旁分泌细胞分泌,以及由胃肠壁的神经末梢释放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5.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 指即存在于脑中又存在于胃肠,呈现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 6.胃肠激素的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of gut hormone) 是指一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7.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8.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是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可与维生素B12相结合,保护其不被消化液破坏,并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 9.蠕动(peristalsis)为纵形肌和环行肌协调起来形成的一种推进性运动,在食团的前方出现一个舒张波,紧靠食团的后方出现一个收缩波,舒张波和收缩波同时向前推进。 10.微胶粒和混合微胶粒(micelle and mixed micelle)微胶粒和混合微胶粒:胆盐因起分子结构的特点,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聚合成微胶粒;脂肪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等渗入到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称为混合微胶粒。11.乳糜微粒(chylomicron)乳糜微粒: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内的内质网中大部分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 12.分节运动(segmentation)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在食糜所处的一段肠管上,环行肌在许多点同时收缩,把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随后,原来收缩处舒张,原来舒张处收缩,如此反复进行,使食糜不断分开,又不断混合。 13.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salt) 排入到小肠中的胆盐约有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在进入肝脏作为胆汁的原料,并刺激胆汁分泌,这个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食物蛋白质消化率

食物蛋白质消化率 食物蛋白质消化率(digestibility)是反映食物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和吸收的程度的一项指标;是指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蛋白质占摄入蛋白质的百分数;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生物学方法之一。一般采用动物或人体实验测定,根据是否考虑内源粪代谢氮因素,可分为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两种方法。(一)蛋白质(N)表观消化率[apparent protein(N)digestibilitvl即不计内源粪氮的蛋白质消化率。通常以动物或人体为实验对象,在实验期内,测定实验对象摄人的食物氮(摄入氮)和从粪便中排出的氮(粪氮),然后按下式计算: 蛋白质(N)表观消化率(%)=(I-F)/I×100 式中l 代表摄入氮,F 代表粪氮 (二)蛋白质(N)真消化率[true protein(N)digestibility] 考虑粪代谢时的消化率。粪中排出的氮实际上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质;二是来自脱落的肠粘膜细胞以及肠道细菌等所含的氮。通常以动物或人体为实验对象,首先设置无氮膳食期,即在实验期内给予无氮膳食,并收集无氮膳食期内的粪便,测定氮含量,无氮膳食期内的粪氮即粪代谢氮。成人24 小时内粪代谢氮一般为0.9~1.2g;然后再设置被测食物蛋白质实验期,实验期内摄取被测食物,再分别测定摄人氮和粪氮。从被测食物蛋白质实验期的粪氮中减去无氮膳食期的粪代谢氮,才是摄人食物蛋白质中真正未被消化吸收的部分,故称蛋白质(N)真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蛋白质(N)真消化率(%)=I-(F-Fk)/I×100 式中I 代表摄入氮,F 代表粪氮,Fk 代表粪代谢氮由于粪代谢氮测定十分繁琐,且难以准确测定,故在实际工作中常不考虑粪代谢氮,特别是当膳食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少时,可不必计算Fk;当膳食中含有多量膳食纤维时,成年男子的Fk 值,可按每天12mgN/kg 体重计算。 食物蛋白质消化率受到蛋白质性质、膳食纤维、多酚类物质和酶反应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的消化率高于植物性食物。如鸡蛋、牛奶蛋白质的消化率分别为97%、95%,而玉米和大米蛋白质的消化率分别为85%和88%。

单胃动物对粗蛋白质消化

单胃动物对粗蛋白质消化,是在消化道内地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蛋白酶作用下 分解为氨基酸.大部分氨基酸是在小肠中被吸收进入血液地,随血液进入身体各种组织地细胞中.细胞根据需要将氨基酸合成体蛋白质或畜产品. 细胞根据需要将氨基酸合成体蛋白质或畜产品 未被细胞利用地氨基酸进行脱氨基作用,所产生地氨基[]或者再重新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或者在肝脏中形成尿素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氨基酸脱氨基后地碳架或者与氨基结合再度合成必需氨基酸或者氧化释放热量,或者合成体脂肪及时糖原.. 饲料中蛋白质在单胃动物体内消化代谢如图—所示 畜体对氨基酸地利用是有选择性地. 饲料蛋白质中氨基酸符合家畜地需要,[知觉地选择性] 合成畜体蛋白质或合成畜产品蛋白质地数量就多,此种蛋白质地营养价值高. 可见,饲料蛋白质地营养价值取决于构成它地氨基酸地种类. (二)氨基酸地种类 根据氨基酸在家畜体内能否合成地数量多少来分析,将氨基酸分为二类. 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拽在家畜体内不能合成或能合成地数量不能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生产……地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地氨基酸. 家畜所处于地生理阶段不同,成年家畜维持生命需要八种氨基酸,即赖蛋色、苯丙缬苏亮异亮,精组..生长家畜除了上述八种氨基酸外,还需要精组氨基酸.对于雏禽来讲还需要甘氨酸共计种氨基酸.其他生长动物共需要种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在家畜体内能利用其他氨基酸转化或者利用氮源合成,不是必需由饲料供给地氨基酸,如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瓜氨酸胱氨酸、、谷氨酸、、羟脯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天冬氨酸:天冬氨基酸 ()胱氨酸:

()谷氨酸:谷氨基酸 ()脯氨酸: \∕ ()丝氨酸:丝氨基酸 ()酪氨酸 ()甘氨[ 酸甘氨基酸 例如日粮中胱氨基酸不足时,由蛋氨基酸转化;酪氨基酸不足时,由苯丙氨酸转化;;丝氨酸不足时,由甘氨酸转化.在生产上我们尽可能避免这一转化,不能忽视非必需氨基酸地重要,所以在日糖中应有一定地蛋白质水平.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胃、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在临床上,常把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十二指肠以上的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十二指肠以下的消化道)。 (1) 人的胃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盐酸只是为胃蛋白酶的活性提供最佳PH值:1.5-2.5。盐酸不可能将多肽变为氨基酸!! 胃蛋白酶不能使肽链分解为单个氨基酸,只能水解连接某几种氨基酸的肽键。如酪氨酸与苯丙氨酸之间的肽链等。也就是说,蛋白质在胃中水解非常有限,胃中更不存在氨基酸!蛋白质在胃中不存在吸收!!! 蛋白质的彻底消化以及吸收全部是在小肠里。小肠中有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胰糜蛋白酶,和小肠分泌的氨基肽酶,二肽酶等,多种方式分步的将多肽链水解为氨基酸。 氨基酸的吸收是通过主动运输透过小肠绒毛上皮进入血液的。 (2) 消化在胃腔内开始,由小肠的上皮细胞最后完成。胃蛋白酶是胃内最重要的消化酶,也是人胃液中仅有的蛋白水解酶,在pH为2.0~3.O时活性最高,pH高于5.O时失活。正常胃液的pH使胃蛋白酶原迅速激活成为胃蛋白酶,激活后的胃蛋白酶又能激活胃蛋白酶原,生成更多的胃蛋白酶,通过这种正反馈作用,酶原变成酶的过程大大加快。胃蛋白酶消化的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够消化胶原蛋白,胶原是肉类食物细胞间连接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不易被其他消化酶所影响的纤维蛋白。胃蛋白酶没有很强的专一性,除不能水解黏液蛋白外,能将各种水溶性蛋白质都水解成多肽。它主要水解由苯丙氨酸、酪氨酸及亮氨酸残基组成的肽键,从而生成大小不等的、分子量较小的多肽。胃蛋白酶的作用仅仅是蛋白质消化的初始阶段,食物中的蛋白质大约只有lO%~20%在胃中被转化成朊间质、蛋白胨和少量多肽。 食物中的大部分蛋白质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经胰腺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基肽酶和弹性蛋白酶等进行消化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子裂解为小的多肽,羧基肽酶能将多肽羧基末端的单个氨基酸水解,而弹性蛋白酶可消化肉类食物中的弹性纤维。在这个阶段仅有很小的一部分蛋白质能被水解成单个氨基酸,大部分被消化成二肽、三肽甚至更大的肽。 蛋白消化的最后阶段是在小肠肠腔内由分布在肠绒毛的肠上皮细胞完成,小肠上皮细胞的纹状缘有成千上万的微绒毛突向肠腔,每个微绒毛的表面都含有多种肽酶,以氨基肽酶和几种二肽酶最为重要,它们能将较大的多肽裂解为三肽,二肽甚至单个氨基酸,从而使之更容易被转运进入微绒毛的肠上皮细胞内。肠上皮细胞的胞质中含有多种能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裂解的肽酶,可在几分钟之内将三肽、二肽消化成单个氨基酸,然后通过肠上皮细胞的基底部吸收入血。在通常情况下,蛋白质消化终产物的99%都是单个氨基酸,只有极少部分以肽的形式被吸收。 (一)蛋白质在胃中的消化 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从胃中开始。胃液中的胃蛋白酶(pepsin)在胃液的酸性条件下特异性较低地水解各种水溶性蛋白质,产物为多肽、寡肽和少量氨基酸。胃蛋白酶还有凝乳作用,可使乳儿食人的乳液在胃中充分消化。胃蛋白酶原在胃酸以及自身作用被激活。

蛋白质消化率

蛋白质消化率 蛋白质消化率是指一种食物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蛋白质消化率越高,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可能性越大,营养价值也越高。蛋白质消化率的计算方法: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中被消化吸收的氮的数量/食物中含氮总量*100%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大豆类产品,如豆腐和豆浆中的蛋白质消化率都很高 2012年营养师报考条件最新更新https://www.360docs.net/doc/cb5463203.html, 世纪合众营养学院提供营养保健师报考条件点击了解营养保健师报考条件400-66.. 定氮仪/凯氏定氮仪https://www.360docs.net/doc/cb5463203.html, 上海勇规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凯氏定氮仪,不外排SO2,为企业量身打造更经济适用! 百度推广食物蛋白质消化率(digestibility)是反映食物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和吸收的程度的一项指标;是指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蛋白质占摄入蛋白质的百分数;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生物学方法之一.一般采用动物或人体实验测定,根据是否考虑内源粪代谢氮因素,可分为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两种方法. 1蛋白质表观消化率[apparent protein(N) digestibility] 即不计内源粪的蛋白质消化率,通常以动物或人体为实验对象,在实验期内,测定实验对象摄入的食物氮和从粪便中排出的氮,然后计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I-F)/I*100 式中I代表摄入氮,F代表粪氮 2蛋白质真消化率[true protein digestibility] 考虑粪代谢时的消化率,粪中排出的氮实际上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质;二是来自脱落的肠粘膜细胞以及肠道细菌等所含的氮.通常以动物或人体为实验对象,首先设置无氮膳食期,即在实验期内给予无氮膳食.成人24小时内粪代谢氮一般为0.9-1.2g;然后再设置被测食物蛋白质实验期,实验期内摄取被测食物,再分别测定摄入氮和粪氮.从被测食物蛋白质实验期的粪氮中减去无氮膳食期的粪代谢氮,才是摄入氮和粪氮.从被测食物蛋白质实验期的粪氮中减去无氮膳食期的粪代谢氮,才是摄入食物蛋白质中真正未被消

蛋白消化流程

有还原烷基化蛋白质消化操作流程 1.将所选择的胶点用1.5mm切胶笔切下,置于eppendorf (EP) 管或96孔PCR板 中,并记录点号及相应的位置; 2.加50μL DD.H2O 洗两次,10min/次; 3.加50 mM NH4HCO3/乙腈=1:1溶液(考染脱色液)50μL,超声脱色5min或37℃ 脱色20min,吸干;(若为银染, 一般不需要脱色; 若必须脱色,使用15mM K3Fe(CN)6/50mM Na2S2O3 , 轻摇直到变为淡黄色透明,再用水反复洗至无色) 4.重复步骤3,直至蓝色褪去; 5.加乙腈50μL脱水至胶粒完全变白,真空抽干10min; 6.加10 mM DTT(10μL 1M DTT,990μL 25mM NH4HCO3配制) 20μL,56℃ 水浴1hr; 7.冷却到室温后,吸干,快速加55 mM IAM (55μL 1M IAM,945μL 25mM NH4HCO3配制)20μL,置于暗室45min; 8.依次用25 mM NH4HCO3 ( 2X10分钟)、25 mM NH4HCO3 +50%乙腈溶液( 2X10 分钟)和乙腈洗(10分钟),乙腈脱水到胶粒完全变白为止,真空抽干10min; 9.将0.1μg/μL的酶储液以25 mM NH4HCO3稀释10~20倍,每EP管加2~3μL, 稍微离心一下,让酶液充分与胶粒接触,4℃或冰上放置30min,待溶液被胶块完全吸收,加25mM NH4HCO3 至总体积10-15μL置37℃,消化过夜; 10.加入甲酸终止反应,使甲酸终浓度为0.2%,振荡混匀,离心。 说明: 1.每加一次溶液都要漩涡振荡,胶粒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进行下一步操作前要把溶液吸走。 2.如果胶粒超过1.5mm3,把胶粒分成约为1.5mm3大小再进行脱色,使用的各种溶液的量也相应增加。 3.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用的溶液和器具的洁净,防止角蛋白污染,并带

生理学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机械性消化 4.化学性消化 5.胃肠激素 6.容受性舒张 7.胃排空 8.胆盐的肠肝循环 9.内在神经丛 10.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二、填空题 1.食物的消化有_____和_____两种形式。 2.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较,兴奋性_____,收缩_____。 3.消化器官的绝大部分都受_____和_____神经双重支配。 4.支配消化器官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是_____神经。其兴奋可使胃肠运动_____,胆囊,括约肌 _____,消化腺分泌_____。 5.胃肠道的内在神经丛由_____神经丛和_____神经丛组成。 6.胃肠道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_____。 7.促胃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胃液_____;使胃窦_____;促进消化道粘膜及胰岛素的_____。 8.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化学因素是在小肠上部和幽门的_____和_____。 9.促胰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促进_____和_____中HCO3-的分泌。 10.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_____。 11.缩胆囊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引起_____收缩和_____分泌。 12.引起缩胆囊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小肠上部的_____。 13.内因子是胃腺_____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_____,它能保护和促进_____的吸收。 14.可使胃蛋白酶原激活的物质是_____和_____。 15.胃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16.胰腺导管细胞分泌_____和_____;胰腺腺泡细胞分泌_____。 17.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_____和_____含量很少,而_____的含量较丰富。 18.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19.胆汁的主要作用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其主要作用包括_____、_____。 20.小肠运动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食物能够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而被吸收。( ) 2.基本电节律能引起平滑肌收缩。( ) 3.消化道运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完成对食物的机械性消化,它对化学性消化和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 4.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通常取决于消化道中食物的量,并不依赖摄入食物的性质。 ( ) 5.蠕动波的移行方向均朝向肛门( ) 6.排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腰骶部。( ) 7.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胃。( ) 8.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消化腺是胰腺。( ) 9.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吸收的速度是相同的,吸收速度并不取决于该部分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以及食物的组成及在该部分停留时间。( ) 10.胃肠激素在化学结构上都是蛋白质。( ) 11.唾液分泌的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的。( ) 12.三种营养物质在胃中排空速度的快慢顺序是脂肪、糖、蛋白质。( ) 13.蛋白质具有强烈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 ) 14.小肠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 15.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不良。( ) 16.维生素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 ) 四、各项选择题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一、蛋白质的消化 宠物对蛋白质的消化由胃开始,狗、猫均为肉食性动物,胃液中盐酸浓度较高。如狗胃液中盐酸的含量为0.4%~0.6%。盐酸能使蛋白质膨胀变性,便于分解与消化。 宠物饲粮中的粗蛋白质被宠物采食后,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部分蛋白质被分解为分子较小的多肽,然后随同未被消化的蛋白质一起进入小肠。在小肠中受到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基肽酶及氨基肽酶等作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及部分寡肽(二肽、三肽)。氨基酸和寡肽都可被小肠黏膜直接吸收。但二肽和三肽在肠黏膜细胞内经二肽酶等作用继续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的氨基酸进入门静脉到肝脏。 小肠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和氨化物进入大肠后,在腐败菌的作用下,降解为吲哚、粪臭素、酚、甲酚等有毒物质,一部分经肝脏解毒后随尿排出,另部分随粪便排出。 在大肠中,少部分蛋白质和氨化物还可在细菌酶的作用下,程度较小地被降解为氨基酸和氨,其中部分可被细菌利用合成菌体蛋白,但合成的菌体蛋白绝大部分随粪排出,而被再度降解为氨基酸后能由大肠吸收的为数甚少,吸收后也由血液输送到肝脏。最后,在消化道中所有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随粪便排出体外。随粪便排出的蛋白质,除了饲料中未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外,还包括肠脱落黏膜、肠道分泌物及残存的消化液等。后部分蛋白质则称为“代谢蛋白质”(即代谢粪N×6.25)。 二、蛋白质的吸收 狗、猫的肠管较短,但肠壁厚,具有典型的肉食特征,对饲粮中蛋白质消化吸收能力很强,对氨化物几乎不能消化吸收。 饲粮蛋白质消化的终产物氨基酸并非全部被小肠吸收,各种氨基酸的吸收率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动物对苯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的吸收率较其他氨基酸为高。小肠对不同构型的同一氨基酸吸收率

生理学,消化与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特性? 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及心肌相比有如下特性:①电生理特性:静息电位较低且不稳定,表现为缓慢自动去极化的波动,称为基本电节律,动作电位负载其上。②电兴奋性低,收缩缓慢,可达20秒或以上。③伸展性大,可展长为原有长度的数倍。④有紧张性,为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可使器官保持一定形状和位置,并维持基础压力。⑤有自动节律性,平滑肌离体后仍具有缓慢而不规则的节律性运动,不同部位的平滑肌的节律和形式不同。⑥对电刺激不敏感而对化学、温度及牵张刺激敏感,尤其对酸、碱、钙、钡及某些生物活性物质更为敏感。 2、何谓胃肠道激素?其作用方式和生理作用有哪些? 消化道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所产生的肽类激素称为胃肠道激素。其作用方式有四种:①内分泌方式:由内分泌细胞释放,经血液循环运送至靶器官;②旁分泌方式:释放后经细胞外液扩散到邻近的靶细胞,在局部起作用;③外分泌方式:释放后在胃肠腔内起作用;④神经分泌方式:某些激素由神经末梢释放,作为递质起作用。 胃肠道激素的生理作用可归纳为三方面:①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分泌,其特点是一种激素有多重效应,而且一种功能受多种激素的影响;②营养作用,即促进胃肠道组织的代谢和生长;③影响其他激素的释放,如抑胃肽刺激胰岛素的释放,生长抑素抑制胃泌素、胰岛素的释放。 3、胃液有哪些主要成分,各有何作用? 胃液中含有盐酸、氯化钠、氯化钾及胃蛋白酶原、黏液及内因子等,主要有以下四种:①盐酸,由壁细胞分泌,有游离酸及结合酸之分,合称为总酸。其主要作用是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促使蛋白质变性,使之易被分解;杀菌;促使小肠内胃肠道激素释放,调节胃、肠、胰、肝、胆活动;酸化胃窦,抑制胃泌素释放;②胃蛋白酶原,主细胞分泌,被盐酸激活为胃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其最适PH为2.0;③黏液,形成黏液层,起润滑、保护及中和胃酸作用,并可与胃黏膜分泌的HCO3-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④内因子,为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可与HCO3-结合,以免受到水解,并可促其在回肠内吸收。 4、试述胃液分泌的调节过程。 正常非消化期,胃液分泌甚少,进食后分泌增多。根据食物刺激的部位而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 头期胃液分泌由进食动作引起,通过条件及非条件反射,由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促使胃腺分泌,并经G细胞(可能经肽能纤维)释放胃泌素,再使胃腺分泌。胃期分泌刺激来自食物:①机械扩张胃底、胃体,由迷走-迷走长反射引起分泌;②机械扩张通过壁内神经丛或通过胃泌素促使胃腺分泌;③食物和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刺激,可使十二指肠黏膜的G细胞释放胃泌素。三者相互重叠,共同作用。胃液分泌还受以下因素的抑制:①HCL;②脂肪;③高张溶液。 5、试述胰液和胆汁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胰液的主要无机成分是碳酸氢盐,其主要作用为中和胃酸并为小肠内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胰液有机成分主要是各种消化酶,有消化淀粉的胰淀粉酶,可水解直链淀粉为麦芽糖及麦丙糖;对支链淀粉的水解可产生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丙糖及糊精。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弹

生理学习题《消化与吸收》

《消化与吸收》自测题 1.刺激交感神经对胃肠道的影响是: A.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 制B.胃肠运动增强,分泌增强C.胃肠运动抑制,分泌抑制D.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 E.胃肠运动抑制,分泌调节不一定 2.消化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蠕动 B.蠕动冲 C.集团运动 D.分节运动 E.容受性舒张 3.下列哪项不属于胃肠激素? A.抑胃肽 B.胃泌素 C.血管活性肠肽 D.内因子 E.胆囊收缩素 4.促胃液素(胃泌素)不具下列哪项作用: A.促进胃酸分泌 B.促进胰液分泌 C.抑制胆囊收缩 D.促进胃的蠕动 E.对胃粘膜具有营养作用 5.下列哪种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A.胃腺的主细胞 B.胃腺的壁细胞 C.胃腺的粘液细胞 D.胃粘膜内的G细胞 E.小肠粘膜的I细胞 6.唾液中所含的消化酶能消化食物中的: A.糖类B .维生素C.脂肪酸D.脂肪E.蛋白质 7.胃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A.盐酸 B.胃蛋白酶 C.粘液 D.胃淀粉酶 E.内因子 8.胃蛋白酶原的激活主要依赖:

A.肠激酶 B.蛋白质分解产物C.盐酸D.胃泌素E.胰泌素 9.下列哪项不属于胃液的作用? A.杀菌 B.激活胃蛋白酶原 C.使蛋白质变性 D.使淀粉初步消化 E.促进VitB 12的吸收 10.对胃粘液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有润滑作用 B.与HCO 3一起形成“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C.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D.可防止Na+离子从粘膜向胃腔弥散 E.胃粘膜上皮细胞可分泌粘液 11.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可出现巨幼红胞性贫血,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项减少? A.内因子 B.粘液 C.盐酸 D.胃泌素 E.胃蛋白酶原 12.在胃液中具有激活胃蛋白酶原.促进铁和钙吸收的成分是: A.内因子 B.粘液 C.盐酸 D.H 2CO 3E.胃蛋白酶原 13.胃液中所含的消化酶能消化食物中的:.A.糖类B.维生素C.脂肪D.蛋白质 E.脂肪酸 14.主要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促胰液素 C.促胃液素 D.胆囊收缩素 E.乙酰胆碱 15.胃特有的运动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分节运动 D.蠕动 E.多袋推进运动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知识点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学特性 消化道平滑肌与其他肌肉组织相似,也具有兴奋性.收缩性,但这些特性的表现均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 (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变异较大; (2)具有一定的自律性,但自律性不如心肌规则,; (3)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性收缩; (4)具有较大的伸展性; (5)对电刺激敏感,对牵张、化学、温度刺激敏感。 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电活动 1.静息电位 与其他可兴奋的细胞比较,消化谭平滑肌的静息电位幅值较低,约为—55mv~-60mv,而且不稳定。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胞内K+的外流而形成的K+的平衡电位。 2.基本电节律 基本电节律也称慢波在胃肠的纵行肌细胞记录到的一种生物电活动,在静息电位面基础上出现的缓慢的、有一定节律性的自动去极化波,波幅为5mv~15mv,持续数秒~十几秒。 去除神经体液因素后,慢波仍然产生,其产生原因与肌细胞膜上生电性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有关,生电性钠泵活动减弱时引起慢波产生。 3.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也称快波,它是在慢波去极时的超过一定临界值(阔电位)后产生的,呈一个或多个动作电位。它产生的机制与Ca2+通道在阈电位水平以上的开放有关,是由Ca2+的内流形成的。 Ca2+通道阻断剂——异搏定可使快波不再发生。 三、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1.盐酸 盐酸也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生理作用包括: (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保持胃和小肠相对的无菌状态; (3)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4)有助于小肠内铁和钙的吸收。 (5)可使蛋白变性,有利于蛋白质消化。 2.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被盐酸激活后,使蛋白质变成分解。 此酶作用的量适pH值为2,进入小肠后,酶活性丧失。 3.粘液 一方面它可润滑食物,防止粗糙食物对粘膜的机械性损伤;另一方面,与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HCO3-一起,构成粘液—HCO3-屏障,防止盐酸、胃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 4.内因子 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作用是保护维生章B12不被消化酶破坏,促进其在回肠远端的吸收。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作用

第七章氨基酸与核苷酸代谢 引言: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 *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修补 *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如催化(酶)、免疫(抗原及抗体)、运动(肌肉)、物质转运(载体)、凝血(凝血系统)等 *氧化供能:人体每日18%能量由蛋白质提供。 第一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作用 一、蛋白质的消化 1.蛋白质消化的生理意义 ①由大分子转变为小分子,便于吸收 ②消除种属特异性和抗原性,防止过敏及毒性反应 2.消化过程:胃→小肠(主要) (一)胃的消化作用 1.酶:主要是胃蛋白酶(最适Ph1.5~2.5) 2.分解产物:多肽及少量氨基酸 3.酶的作用:凝乳作用 (二)小肠的消化作用――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部位 1.胰酶及其作用 述:胰腺中的各种蛋白酶原在十二指肠迅速被肠激酶激活,这些酶的pH为7.0左右,分为以下两种: ⑴内肽酶 ①种类:胰蛋白酶(主要)、糜蛋白酶及弹性蛋白酶 ②特性:特异性较强,催化蛋白质肽链内的肽键水解 ③产物:小分子肽类

⑵外肽酶 ①种类:主要有羧基肽酶A和B ②特性:特异性较强,催化肽链羧基末端氨基酸残基的水解 ③产物: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吸收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吸收形式:氨基酸、寡肽和二肽 *吸收机制: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一)氨基酸转运载体 述:肠粘膜细胞膜中的氨基酸载体蛋白能与氨基酸及Na+形成三联体将氨基酸转运至细胞内。 氨基酸转运载体的特点如下: 1.高度特异性――一种载体只能转运某些特定氨基酸 2.饱和性――载体分子与aa的结合位点有限而转运通量有限3.竞争性――当一种aa浓度增加时,其它氨基酸的转运通量减少(二)γ-谷氨酰基循环 1.关键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 2.反应特点:耗能 3.反应部位:小肠黏膜细胞、肾小管细胞和脑等组织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1.定义:指食物中未被吸收的蛋白质、多肽或氨基酸在结肠下部细菌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代谢作用 2.意义:大多产物对人体有害,正常情况下随粪便排出;小部分如脂肪酸及维生素等可被人体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