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教学设计

第5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

教学内容:

课本第50页例4和“试一试”,完成第51页“想想做做”第1~4题。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内容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它的编排与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编排类似,先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再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减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例如45-30,先算40减30得10,再算10加5得15。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基础是10以内的减法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如45-3,先算5减3得2,再算40加2得42。这部分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的问题,它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

教学方法: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操作、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体现算法多样化,突出算法优化。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这节课,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

2.利用情境导入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提出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用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迁移法将加法计算的方法迁移到减法学习中,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练习的形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使学生在练中乐,在乐中练。整个过程,教师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的学习活动则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会进行口算。

2.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从加法中迁移到减法中来。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把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情景图、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春天来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是那么的美丽,你们想出去玩一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坐车去智慧城逛一逛吧!但是必须动脑筋过两关才能上车哦,你们有信心吗?

重点说说口算45+30时是怎样想的?

1)

3.引新

(1)看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3)引导列式:45-30,并说说与我们学过的45+30有什么不同?(根据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

二、探究新知

1.例题: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问:你们会算45-30吗?

(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注意要鼓励学生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可有不同的想法:①用小棒摆,拨珠数的方法;②想30+(15)=45,所以45-30=15;③最多的方法是把45分成40和5,先算40-30=10,再算10+5=15。

(3)汇报交流

指名上台前边用小棒演示边说第三种方法,教师相机板书思路图:

45 - 30 = 15

40 5

10

并追问:为什么不用5-3,而用40-30呢?

(4)看图说想法,比比谁说的好。

(5)小结口算方法,并与加法相比较,进一步理解算法。

(6)小练习:

如果把数字换了,你们还会算吗?(出示45-20 88-40)口算时说出口算的过程。

过渡:我们小朋友真聪明,我们都上车,一起出发吧!(出示挂图2)

2.试一试: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试一试:45-3

(2)小组内说说45-3的算法,并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45 -

3 = 42

40 5

2

并追问:这什么用5-3

,而不用4-3呢?

3.比较45-30与45

-3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揭示课题

(1)谈话:小朋友们真厉害,自己都能解决问题了,那么刚才的45

-30

和45-3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发

现的。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相机揭示课题:两

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补充课题:或一位数)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找智慧钥匙(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朋友们用智慧上了车,并来到了智慧城,但是城门用锁锁上了,

我们能找到智慧钥匙吗?(出示图)

(2)同桌两人合作找智慧钥匙,然后指名上台前连线。

2.猴王请客(“想想做做”第2题)

智慧城里最聪明的猴王见我们来了,准备了许多桃子送给我们,看!(出

示带有算式的桃形卡片)

(1)要求看桃子说结果,对了就可以得到桃子,同桌两人一人说一题,

都说对了才可以得到。

(2)说完后再将桃子找朋友,并说为什么这样找?

(3)比较每两个桃子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给小熊当老师

谈话:智慧城里的小熊见我们小朋友的口算这么好,也学着做了几题,

(1)看算式,小组内交流。

(2)反馈:说说小熊做题的情况,对几题,错几题,错的错在哪里?(3)看完了小熊做的口算,小老师们有什么话要对小熊说的吗?(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做题时要细心才行)

4、摘智慧果

我们帮助了小熊,熊妈妈很高兴送给我们许多的智慧果,想要吗?(出示图)

55-2 93-80 85-70

46-3 58-6 56-50 75-20

44-30 39-5 63-40

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选好果子,组长派一个代表上来摘。

5.运智慧果(“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熊妈妈又让小朋友们来到了果园。(出示情景图)。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单位的书写。口头回答问题。

四、课堂总结

1.谈话:今天小朋友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许多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2.总结:这节课,小朋友们积极动脑,勤于思考,收获可真多呀!如果坚持这样做,一定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的。

第6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50页例4和“试一试”,完成第51页“想想做做”第1~4题。三维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培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温故预习

1.先用计数器摆一摆算式再说一说得数是多少。

87-0= 96-6= 87-20= 96-4=

【课堂讲练】

训练助学教师导学个性

修改

【版块一】

1.复习引入课题。

口算

74—30 76-60 85-70 93-50 直接写结果

集体订正

说一说第一组题是怎样算的?

2.进入新课学习,认定目标

【版块二】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48-40 59-40 75-40

48-4 59-4 75-4

独立计算,看谁先到达终点。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同桌两人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3.专项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校对。

4.综合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弄懂图意【版块一】

1.小黑板出示:

提问:谁来说一说74—30.74—3的计算是怎样想的?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2.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版块二】

1.师:小青蛙在进行跳远比赛,谁把以下各题算对了,就胜利了,一二组做第一只小青蛙,三四组做第二只小青蛙,看看谁先准确地到达。

2.指导学生在做完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5.综合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出示第7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进行口答。后用估一估的方法进行检查。

3.小黑板出示题目

提问:你是怎么比的?师:还有别的比较的方法?哪几道题目不用计算也能比较出大小的?你是怎么想的?

4.出示第7题图

谁来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同桌同学说说怎样求出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

5.谁来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师:要求杨树有多少棵要怎么做?师: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版块三】

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你有什么窍门?1.学生独立完成补充习题。

2.快的同学做选做题。

3.全班完成后集体校对,有错的订正。

板书设计:

第7课时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4页

三维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去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德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积累用合适的方式找实际问题里数量间联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通过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感受学习、探索的成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求去掉多少即求减数的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图提问题(出示图)

小猴上次从果园里采到桃之后,回家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吃桃了!过了几天,小猴到筐子里看一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问的什么?

二、自主交流,探索新知

1.自主探索

师:怎样求出吃掉了多少个桃?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2.画图帮助

问:看图想一想,28个桃可以分成那两部分?怎样求吃掉的桃的个数?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

3.列式计算:现在知道该怎样计算了吗?谁能说出算式?

(板书:28-7=21(个))

4.引导自觉检验:想一想吃了21个合理吗?怎么知道是否合理呢?

师:平时做题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

5.学生口述答句。

6.小结方法,揭示课题。

谈话:28减7等于21中,算式中的28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21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怎样求去掉的个数?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这类问题,只要从总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以了。

三、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启发:原来有27只小船,划走一些后分成了哪两个部分?求划走了多少只可以怎样想?和同桌说说想法。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完成算式。交流解法,说说各个数的意思,再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要求学生口头回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再把问题和条件连起来说一说。

书本上填写算式。

你是怎样列算式的,得数是多少?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再把问题和条件连起来说一说。

书本上填写算式。

你是怎样列算式的,得数是多少?

你能看着图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指导读题,让学生填写算式和单位名称,指名板演。

交流解释算法。

四、归纳总结

谈话: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对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谁来说说解决这一类问题应该怎样想?

第8课时练习八(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页练习八第1~4题。

三维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

口算的计算能力。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意识。

3.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教学难点: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我们也解决了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来练习这些内容,看谁表现好。(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可以一下唤起孩子的回忆。】

二、计算大比拼

1.做练习八第1题

59-3 = 76-5 = 92-60 =

59-30 = 67-5 = 38-4 =

95-30 = 67-50 = 72-20 =要求:观察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再算一算,请学生自选一组说说计算过程,比每组算式之间的区别。

【设计说明:让学生能够在巩固练习中熟练算法,提高计算能力,感受算式之间的联系,体会到算法的不同。】

2.小游戏:比一比谁先到达终点(练习八第2题)。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们比一比那个小组最快到达终点。

明确要求:选2个小组,每组7人。小组内分别将事先准备好的“+2”卡片传递给下一个,边传边说算式,最快说出最后算式得数的为胜。

其他同学可作为裁判参与游戏,一轮结束后,换“-30”卡片互换角色继续比赛。

【设计说明:通过游戏的形式,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1.计算大比拼(练习八的第3题)

(1)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一下94-60和49-7的得数各是几十多?指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再让每个人选一道算式和同桌交流自己估算得数是几十多。

(2)再让学生计算,时间是2分钟,说停就停。

(3)用开火车的方式来汇报得数,结合了解学生口算的对错,分析原因,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口算能力,并选几道与估算结果比较。

【设计说明:本题在计算前让学生先估算得数是几十多,然后再进行计算。知道依据什么进行估计,掌握估计的方法,并通过估计检验自己计算的得数是否正确,感受估算的价值,也提高自己的计算准确度。】

三、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4题

(1)出示第4题图,提问:看了这副图你知道了什么?

启发思考:怎样才能解答玉米老师的提问呢?只知道“我们班有47

人”这个条件够吗?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你能找出来吗?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已经检查过视力的有多少人?”

你是怎样想的?

(3)集体校正。

【设计说明:本题是解决生活中一个实际问题,重点是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会找出题目汇总隐藏的另一个条件“还剩5人没有查完或还没有检查”,让学生学活通过图来发现有用的信息。】

四、发展性练习。

必做题:

1.67 - ()=60 ()-50 = 13

59 -()= 9 ()- 7 = 80

2.学校图书室原有64本《十万个为什么》,被一年级学生借走一些后还剩20本。借走多少本?

□○□= □()

选做题:□里最大可以填几?

□+ 50 < 87 69 -□> 5 82 - □> 40

要求:(1)学生独立完成必做题;

(2)做的快的学生做选做题,

(3)全班完成后集体校正,有错的订正。

【设计说明:设计必做和选做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有能力的学生也得到提高。】

五、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说。

第9 课时练习八

第10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三维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资源: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谈话: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你们看,有一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正乘汽车准备到全国著名的景点青海湖去旅游呢,他们多高兴啊,听一听他们说了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挂图,读图中人物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之后在自己的小组里互相说说,然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一说。

在挂图下出示“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的数学问题,学生连起来读挂图中的对话和下面的问题。

读完后提问:同学们读了题以后,知道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指名说说想法,达成共识。

板书列式:43+31=

提问:你们能不能借助自己的学具(小棒、算珠)或者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计算。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推选代表汇报结果。

板书:40+30=70

3+1=4

70+4=74

谈话: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你们用小棒计算时,把4捆和3捆合在一起,把3根和1根合在一起;用计数器计算时,40和30都拨在十位上,3和1都拨在个位上。有的同学心中想的算法是先算40+30,再算3+1。想想,这些算法的相同点是什么?

讲述:在计算加法时,必须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这样的算式,除了用同学们刚才提到的几种方法计算以外,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板书:

43+31

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竖式中看出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谈话: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想一想,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试算,指名板演。

然后针对学生试算情况,让学生说说计算顺序,对于先加个位上的数或先加十位上的数,都予以肯定。

2.教学“试一试”

教师板书:43-31=

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用竖式计算加法的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这题减法吗?

学生试算,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最后请一名学生板演。

3.归纳笔算的方法

提问: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发言。

小结: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必须把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然后把对齐的数相加减。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在书上计算。同桌检查计算结果并改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后在学习小组里交流批改。

3.“想想做做”第3题:

老师读题目要求,学生自主观察题目,作出判断。

指名说出判断的结果,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要注意什么?

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观察插图,把对话和问题连起来读。

各自列式计算,指名板演,全班共同订正。

提问:怎样回答书上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回答?

5.“想想做做”第5题:

各自看图填空。

全班共同订正。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谈话: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合作,现在同学们再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用竖式计算加、减法?

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推选代表说给大家听。

第11课时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9~60页。

三维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能正确解决类似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并理解两数相差多少的解题方法。

难点:用两数相差多少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口答。

△△△△△△△△

○○○○○

(1)△有()个,○有()个。

(2)()比()多()个,()比()少()个。

小结:△和○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排,就能让我们一眼看出△比○多3个,○比△少3个。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明: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会了比较的方法。这节课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比较策略。组织必要的复习,可以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新课学习做必要的准备。]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情境,呈现问题。

谈话: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我们先去看看红红和明明在做什么游戏。(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再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他们一共抓了多少个花片?谁抓的花片多,多多少个?……)

指出:一共抓了多少个花片,我们已经会解答了。那么,怎样解决“谁抓的花片多,多多少个”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揭示课题)

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一眼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吗?

再问:你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就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呢?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怎样做,再用花片摆一摆,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小组内活动。

交流:你们组是怎样摆的?怎样想的?(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数出两种花片的个数,再比一比;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等)

分小组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指名演示。

追问: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排的吗?为什么要一个对着一个排?

小结:要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我们只要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就可以了。

[说明:通过师生谈话,巧妙地呈现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排一排”的内在需求。而让学生亲历“排一排”的操作过程,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提问:如果现在红花片和蓝花片有很多,我们也用排一排、比一比的方法,方便吗?为什么?那怎么办呢?

指出:当花片的个数很多时,用排一排、比一比的方法就不方便了。我们还可以通过列式计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讨论:怎样列式计算?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交流: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就是求什么?(就是求13个比8个多多少个,要求13个比8个多多少个,就要从13个里去掉8个。)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 - 8 = 5(个)。

让每个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全班口答。

提问: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吗?

小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5个。

[说明:通过“如果现在红花片和蓝花片有很多”的设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列式解答这一问题。整个教学流程,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分组讨论、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习得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

3.游戏活动,巩固算法。

谈话:小小的游戏中竟然藏着这么有趣的数学问题呢!让我们也来做一做这个游戏吧。

(1)学生分组游戏:抓一抓,比一比,说一说,算一算。

(2)汇报交流。

[说明:让学生亲历游戏活动,动手抓一抓,比一比,动口说一说,算一算,动脑想一想,再次体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过程。]

4.试一试,强化理解。

出示“试一试”的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同桌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体会: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就是求20人比24人少几人,所以用减法计算。)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4 - 20 = 4(人)。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问?

5.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实际上都是求两数相差多少,都可以用减法计算。

[说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通过组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实际上都是求两数相差多少,都用减法计算,从而发展学生初步的比较、推理能力。]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教师口述小猴和小熊采玉米的故事,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找出条件和问题。

(2)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

(3)学生列式解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

(1)学生说图意,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提问:题目中的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3.“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

(1)让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交流。你是怎么算的?怎样想的?

(4)这道题的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小结:虽然提出的问题不同,但都是求的什么?(都是求小兔和小熊跳绳的下数相差多少)

4.“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两个小朋友对话的情境。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问题。

(2)提问:你会列式解答这些问题吗?

(3)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提问:这些问题都用什么算式来解答?

[说明: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计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思考。]

四、总结评价,内化知识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第12课时练习九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62页

三维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认识求两数相差多少简单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能正确列式解答。

2.通过练习体会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相同点,提高笔算加减法的运算能力,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积累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体会咋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逐步发展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流程:

一、复习口算

59+20 18+70 62+4 36+2 37-6 76-50 57 -4 66-20

学生开火车口答。

揭示课题:练习九

二、练习

1.第1题:

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改正。

说说用竖式计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第3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由代表说。

3.第4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由代表说。

4.第5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指名说说)

追问:问题的意思也就是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

6.第7题:

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提问:求什么?有几个问题?是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学生列式计算后集体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7.第8题:

出示情境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问题有哪些?

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有余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2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有余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学会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有余数)的竖式计算过程(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难点:竖式计算时十位上余数该怎么处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小棒 学具准备:小棒。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口算题目(卡片出示)学生进行口答。 2.笔算:96÷2 = 63÷3 = 48÷4= 396÷3= 提问:要说说是怎样想的,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3.提出问题:(课件展示) 上节课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的观察情景图,我们把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已放入问题口袋?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这些数学问题?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汇报数学问题,预设:(1)72 个线轮是多少盒?(2)86 米绿布能做多少个孔雀风筝?(3)438 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 同学们真厉害!一下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非常值得表扬,咱们先看这个问题:72 个线轮是多少盒?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

2. 提问: (1)如果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2)求“72 个线轮是多少盒?”该怎样列式? (板书72÷6) (3)72÷6=?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让一生板演) 学生试算。教师适时引导:(1)十位上7 除以6,不够整除,不知道怎么写商?(2)十位上商1 时,余下1 怎么解决?全班质疑:笔算时,十位上当商1 时,余下的1 怎么办?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发言情况。 3.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汇报操作结果:你是怎样分的?最后绿布可以做多少个风筝?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演示分法:(鼓励学生的分法多样化) ①先把7捆平均成6份,每份1捆,剩下1捆,再把1捆拆开,变成十根再与剩下的2根合起来就是12根,平均分成6份,每份2根,最后得到12根。 ②先把剩下1捆拆开先分,再分2根 ③全部拆开分 引导比较两种分法,提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①②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两种分法都是先把整捆的分,把多出来的1捆先拆开来再和2根合起来分。 谁能再来完整地说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 注意:复述分小棒的方法,多让几个学生说,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把话说得正确、完整。 同桌互相说一说,分一分。 提问: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72÷6的笔算该怎样写呢? 谁来说说72÷6的笔算该怎样算呢?先算哪一位上的。 教师这时板书72÷6的竖式,这样,可以为学生树立写规范竖式的榜样。 提问:十位上余下来的1表示什么意思?接下去该怎样除?请你接下去除。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1)12-7=(2)20+4=(3)30+(1-4)=(4)35-3= 15-8=50+3=40-(15-8)= 56-4= 13-6=7+60=10+(13-7)= 23-2=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回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出示例题.【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出示板书:23-7=】 学生试着做,巡视,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 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谁给大家谈一谈? 学生提出疑难:个位上的3减去7不够减. (2)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2个十,再拿出3根小棒,表示3个一,在课桌上摆好.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7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 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 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样摆的?怎么想的? 在学生操作的同时,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可能有的同学先去掉3根,然后再从整相小棒中抽出4根,这时及时点拨,使学生明确:从整捆中抽出4根,实际上就是把一捆小棒先拆开了,也就是把1个十看做10个一了.)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一)》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0页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能口算、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图,将19改成9。 教师:放学路上,小明路过了两幢高楼,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发现了什么。 教师:谁能把小明的问题完整地说一遍? 引导学生说出:右边的高楼有32层,左边的高楼有9层,右边的高楼比左边的多多少层?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 1.呈现问题,理解题意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图。 教师:小明还发现了另外一幢高楼,他又有新问题了,谁能把小明的问题完整地说一遍?导学生说出:右边的高楼有32层,左边的高楼有19层,右边的高楼比左边的多多少层?教师: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怎样问? 要学生回答可能会有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谁比谁多多少,反过来还可以说谁比谁少多少。(左边的高楼比右边的少多少层) 2.探索计算方法 (1)引导列式 教师:谁会列式? 请一名学生说出算式:32-19 教师继续追问:这一个算式可以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吗?为什么用减法? 学生回答。(略) (2)探索算法 教师:怎样计算32-19呢? 教师:我们先用小摆来算一算,比一比谁最聪明最能干,能算出答案来。 让同学们拿出3捆零2根小棒,想想怎样从32根小棒里面去掉19根呢?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谁愿意在展示台上来边摆边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甲:从3捆里面减掉1捆,还剩22根小棒,也就是32-10=22;再从22根里面减9根剩13根,也就是22-9=13。 教师:这位同学把这道题转换成我们学过的知识,真棒!那你是先算的哪一位?(十位)我们在计算时,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一般都是从哪一位算起?(个位)请从个位开始算起的同学来说说你的方法。 学生乙:从个位算起,单独的2根减9根不够减,我打开1捆,和单独的2根合在一起变成

小学数学三下教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选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作为笔算除法的开篇情境,旨在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环保教育。例1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结合口算的思路,借助小棒图教学除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例2以解答主题图中【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三节课的除法口算的新课及练习课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算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除法的笔算,将每一步的算理都体现在竖式上,将更加直观,明了。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在实践操作中学会分析、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正确进行竖式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回答时,要求用一句乘法口诀求商,写竖式时应注意什么。教师注意订正。 师: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1。 (1)要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2)教师指出,这样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一分。再指名学生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42根小棒分为4捆(每捆10根)和2根。第一次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20根);第二次把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这样,每份分得21根。也就是42÷2=21,商是两位数。 ②根据刚才分小棒的过程,你能笔算出42÷2的结果吗? 组织学生在草稿本上试算,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指名说出算理,教师进行归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 2.教材第16页例2。 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1)要求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又该怎样计算呢? 组织学生动手,用小棒分一分,并想想算理,然后独立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算法,教师板书。边板书边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小学数学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和口算方法. (二)能够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 (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视算: 11-812-717-914-6 2.口算: 50+930+84+607+80 3.先说运算顺序再口算: 30+(11-4)40+(15-8)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教师边口述边板书例1的第一问,23减2得多少?(23减2得21) 师:你是怎么想的?(把23分成20和3,先算3减2,3减2得1,20加1得21) (2)以旧引新 师:23减2得21,如果用23减7呢?(教师边说边板书例1的第二问,23减7呢)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问题,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 2.学习新课. (1)设疑引欲 先让学生观察算式:23-7,并与23-2比较找出这两道题的不同之处.(23-2个位 上的数够减,23-7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减法,我们称它为退位减法.(同时板书“退位”二字,把 课题补充完整,然后教师放投影片,让学生亲眼看到从3根小棒中拿出7根不够拿) 师:3减7不够减怎么办呢? (2)指导探索 指导学生摆小棒:左边摆2捆,右边摆3根,想一想:要从中拿出7根应该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教师不加任何提示,以充分体现“放手”.教师注意行间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摆法) 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摆法: ②先拆开一捆是10根,与右边的3根放在一起是13根,再从13根中拿出7根,剩 下6根,最后把6根与1捆合起来是16根. ③先拿3根,再拆开一捆是10根,从中拿去4根,剩6根,最后把6根与1捆合起 来是16根. ④把两捆都打开,与3根单根的放在一起是23根.从23根里去掉7根还剩16根. 23-7=16 (3)讨论比较 师:同学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摆法.几种方法都对,因为得数都 是16.那么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为什么?请大家分组讨论. 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点拨下(如果被减数比较大是83或93呢)同学们得出 了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把被减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十几的数,就可以利用学过 的知识计算,所以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4)形成表象 师:你们讨论得很认真,请同学们按照第二种方法再用小棒摆一摆.(学生边说边操作)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8、49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舒适计算的算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算理及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共48根,每10根捆一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红家搬进了新居,为了使新家看起来更温馨,妈妈买来一些鲜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有效的数学信息,妈妈遇到了什么麻烦,你能帮她解决吗? (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环节(一)提出问题,自主猜想。 引导生列式并板书:

48÷2= 师:为什么用除法? 学生分析题意:48枝玫瑰平均插在2个花瓶中,就是把48平均分成2份,用除法计算。 师:想一想, 48÷2等于多少呢? 一部分学生会回答出:24 师接生答及时问:你是怎么想的呢? 因为40÷2=20 8÷2=4,所以 20+4=24 师引导学生计算除法还可以用竖式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以前,我们曾经学过表内除法的竖式运算,教师在黑板上规范的写出: 2 4 8 (引导学生先写被除数,再写除号,再写除数2) 环节(二)精讲点拨、完善提升 (1)教师结合学生汇报,补充讲解学生实际已经谈到的计算算理。 师边讲解边演示并板书:

(精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二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公开课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设计 万宁市万城镇群庄小学李燕玲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19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运用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回顾上节课了解的奥运会知识 2.出示表格 代表团金牌 中国51 美国36 提问: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说:中国和美国一共得了多少枚金牌?中国比美国多得了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得了多少枚金牌?) 师:中国比美国多得了多少枚金牌和美国比中国少得了多少枚金牌这两个问题的算式一样吗?(一样)全班集体口述算式“51-36”。 3.回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法则,将51-36列成竖式。 4.师:竖式个位上的1-6不够减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动手摆小棒,合作探究。 ①小组合作,试着摆一摆。 ②学生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并上前演示。 思考问题: a.为什么要拆开一捆呢?(因为单根不够减。) b.现在整捆还剩几捆?为什么?「5-1-3=1(捆)」 c.现在单根还剩几根?为什么?「10-6+1=5(根)拆开一捆是10根,从10根中去掉6根是4根,把剩下的4根与原来的1根合在一起是5根。」(2)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 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将例题制成的课件,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 1 / 6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3-7 15-6 17-8 78-8 45-30 97-7 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师:上面2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 (第一排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第二排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

---------------------------------------------------------------范文最新推荐------------------------------------------------------ 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自主探索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课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课件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课件出示例2玩具图下面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对话。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 (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 3 / 6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公开课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公开课教案《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公开课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屏幕上有些口算题,请你们试一试,先估一估,再把得数直接写在练习本上。 片1 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十,再口算 35+3245+1437+5526+29 35+3849+1421+7844+17 我们来核对下得数,你们都做对了吗( 出示答案) 我们来观察第一组题,都是三十几加三十几,为什么有的得数是六十几,有的却是七十几呢?我们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要注意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的和,看是否需要进位。 在口算之前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在把口算的结果和估的结果核对一下,这样可以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片二出示多媒体教学, 谈话: 欢迎小朋友们再次光临玩具柜。上一次我们在这里解决了很多数

学问题,今天让我们来作进一步的研究,谁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片三白菜老师给我们提出了这样2个问题(出示2个问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1、小客车比小轿车贵多少元?38—25= 2、小火车比小轿车贵多少元?44—25= 你会列式吗?请同学们把这二题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这二道算式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我们就用口算的方法来算得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板书)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题,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听一听别的同学有没有好的口算方法。为了让同学听的明白,说的时候,可以按照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思路去说。 2、反馈:指名交流口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口算方法多? (教师肯定学生的任何一种口算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片四 38-25=_____(出示方法) 方法一:个位上8-5=3,十位上3-2=1,合起来是13; 方法二:先算30-20=10,再算8-5=3,最后算10+3=13;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安排的,先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再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下面学习首位不能整除及商末尾有0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出示买铅笔的情景图,接着出示了两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解决第一个问题,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解决第二个问题,共同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接着介绍用竖式计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重点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以进一步明确算理。教材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方法,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位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江苏省如东县曹埠小学薛志华 活动重点: 掌握除法(首位能整除)口算和竖式计算方法。 活动难点 探索算法,明确算理。 活动对策: 借助情景图和实物操作,由易到难,逐层讨论、探索算法,明确算理。

活动准备: 挂图、教具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思考 1、口答:20里面有()个十,3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60里面有()个十,6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 师:马上在开学了,小红和小英两人一共买了18支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几枝? 师:怎样列式计算? 生:用18÷2=9(枝) 师:你是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生:我是这样想,18接近20,20除以2求得每份数是10,把18看作20,总数就多了2,每份数应减少2÷2=1,10-1=9,所以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数就是9;求每份数是多少?可以用除法来进行计算。 师:你的想法真好,你非常的很聪明。 3、谈话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那么还有两组同学也在买铅笔,买了多少枝呢?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呈现购物情境,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自主感悟,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除以一位数。 (1)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案 、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 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教育学具准备 挂图、实物投影仪、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发现问题。 这是我国申办2 0 0 8年奥运会成功的一张图片。①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 息吗?②你从哪儿知道北京赢了?③你能从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让学生自由设问,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56 + 5256 — 2256 — 1 8 5 6 + 18 2、复习旧知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56+52、56+18),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笔算加法的方法来解决,现在就请大家来算一算。一、二大组做第一题,三、四大组做第二题。请两位同学上来做或做完后看学生作业本。 算好之后同桌互相说一下笔算加法要注什么。师总结:笔算加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们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3、新知识。 ①那56-22又该如何解决呢?

可以口算,口算是多少? 可以笔算? 好的,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书:两位数减两位 数) ②请在你自己的练习本上笔算5 6 — 2 2。教师参与讨论,指导计算。 汇报交流。 你是怎样笔算的? 展示学生笔算作业。师总结:像两位数加两位数一样,先要相同数位对齐,再从 个位减起。 4、巩固。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我们同学好像掌握了,那我们就来练习几道题,让老师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掌握了:47 — 15、89 — 6 展示学生作业。大家一下说计算过程:47—15,先把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个位上7 — 5得2,十位上4 — 1得3,得数是32,所以47 —15得3 2。全对的举手,表扬自己。 5、改错。 老师这里还有几道别的小朋友做的题目,我们来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用手势来 告诉老师。 8 7 6 3 5 3 —6—11—51 ① 突出对位的重要性。 ② 减法不要做成加法了。

两位数减一位数 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例题情景图。 2.学生准备2捆4根小棒。或小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引入新课 口算。13-7=15-8=17-9= 78-8=45-30=97-7= 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教师:上面两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 学生:第一排是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第二排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 教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二、新知探究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屏幕上出示第29页例3中绿色回收。(也可以直接让学生看课本) 教师:从统计表中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解答小女孩提出来的问题吗?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 教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教师:算式24-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35-2、76-4、57-3等算式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上减;而24-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教师: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过程和方法? 学生:4不够8减,我们先打开一捆和原来的4根合并在一起是14根,再从14根里面减去8根。 教师:减去8根后还剩多少根? 学生:14根减去8根还剩6根,再加上剩下的1捆(10根),一共还剩16根。 让学生在算式24-8=的后面写上得数“26”。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24-8的方法? 学生: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现计算24-8,可以把24分成10和14,再用14去减8得6,最后把6和10加起来就是24-8的差。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学生:也可以把24分成14和10,10减8得2,再用14加2得16。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基本的数感,引发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5+8= 36+5= 63+7= 35—8= 85—9= 40÷5= 6×7= 16÷4= 7×6= 18÷6= 二、探究新知 师:2012年世博会在上海市举行,上海的一所小学组织同学们去参观世博会了,我们去看看他们出发的场景吧。(课件出示) 师:在这个场景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呢?

预设——生1:有六个年级去参加,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 生2:一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班35人,2班34人。 生2:二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班39人,2班44人。 生3:三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班33人,2班36人。 …… 师:那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1.提出问题 预设——生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生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生3: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提醒学生注意叙述的完整性。同时教师利用课件显示出学生提出的不同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就先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吧 2. 动手操作,分享展示 (1)呈现问题:教科书P11例1的第(1)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_教学设计_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参赛选手:****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顺序。 3. 教学用具 课件、小棒、卡片等 4. 标签 退位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 1、开火车。 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2、播放《小白兔摘苹果》视频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长耳朵:57个短尾巴:42个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答师板书:57-42=57。 3、出示例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解决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问题。 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生答师板书:51-36=。 师:小朋友们发现了51的个位上的数比36的个位的数小,如果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那这道题怎么计算呢?退位。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退位减。(板书课题:退位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学51-36。 师:1不够6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动手摆小棒,小组讨论51-36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说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过程和方法。 生回答。 师小结:1不够6减,我们先拆开一捆和原来的1根合并在一起是11根,再从11根里面减去6根,还剩5根,这时十位上只剩4捆减去3捆,剩1捆,10根再加个位的5根一共还剩15根。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过程中我们算出了中国比美国多15枚金牌。你们觉得这个方法适用吗?你能把刚才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吗? (4)引导学生探索笔算的方法。 师:我们试着用笔算方法算算吧!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唐老鸭博士(电脑演示).唐老鸭博士自我介绍:我是唐老鸭博士,你们看,这里是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数学王国呢?但是要打开这扇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你们能闯过三关,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怎么样,小朋友们,有信心闯过三关吗?那就开始吧! 2.复习铺垫.(进入第一关.) (1)54=50+()68=8+() 小结:这两道题都是把一个两位数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 (2)30+(7-2)=70-40+5= 要求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唐老鸭):真不错,你们这么快就闯过了第一关,继续努力吧!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进入第二关.) 1.揭示课题.

(1)板书:36+2和36+20,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并算出结果.(2)师:以上两道题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现在,老师把这两道题改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改了什么?(把加号改为减号) (3)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6-2和36-20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被减数都是36,不同的是第一道题减数是2,第2道题减数是20.) (4)师:这两道题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给今天要学的内容起一个题目.(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2.教学36-2. (1)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 ①同桌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摆,并说一说先摆多少根小棒,接下来怎么做,最后还有多少根小棒. ②学生讨论后回答(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是从3捆里去掉2根,还是从6根里去掉2根?为什么? ③学生独立摆小棒,要求一边说一边摆. (2)如果不摆小棒,怎样想36-2得多少呢? ①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边看边口述计算方法. ②让学生口述计算方法. ③师小结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把36分成30和6,先算6-2=4,再算30+4=34.) ④学生互相说. (3)练一练:(说出计算过程.) 28 -6 =__ 66 -5 =__ /\↑/\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江西省赣县城关实验小学曾缨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 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引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你们看,是谁?(出示:聪聪、明明) 同学们掌声欢迎。 1、教师讲述:聪聪、明明在来的路上,恰好碰到了数字娃“5、8、1、6”在玩“两位数减两位数”找家的游戏,他们正得欢,忘记了回家。聪聪对明明说:我们来帮助 1 / 5

他们,好吗?明明说:这容易,他们就是58-16、 56-18、……。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找着自己的家吗?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并随机板书: 61-58、81-56 68-51、81-65 68-15、85-61 65-18、85-16 86-15 86-51 你们帮数字娃找到了家,他们非常高兴,聪聪、明明也夸奖大家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编制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童话,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儿童化,既激趣,又有引起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2、明确课题。 58-16等于几?你会算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说明,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56-18等于几?你能猜想一下吗? 学生猜想后引导学生比较58-16和56-18有何异同?【通过编题、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 2 / 5

2、《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第二课时《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 ●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页例3及“做一做”第2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交流理解算理。进而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算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到一位数除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究活动中,使学生真正经历演示操作、分析、推理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身经历和感受生活中解决问题需要把复杂问题转化简单问题再解决,在交流方法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夯实基础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40÷9 2.口答18里面有()十和()个一。5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在进行口算时,我们把被除数分解为几个百几个十,再利用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

来求出商。如果被除数不是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又该怎么办呢?(揭示课题: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出示例3把例1中的60张彩色手工纸改为66张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设计意图]:良好的导入是一节好课成功的一半,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引入可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三、活动交流,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3:(可参见配套课件图) 2.引导讨论学生怎样把66平均分成3份。可以参考例1的分法 。 (1)启发学生用学具小棒来摆一摆。 (2)学生在小组内摆小棒,交流分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选代表汇报分的经过和结果。 (先分6个成沓的,每份2沓,再分6个单张的,每份2张,这样每份分得2沓零2张即22张。) (用算式表示分的过程,60÷3=20,6÷3=2,20+2=22) 3.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可参见配套课件图)。 4.讨论如何列算式。(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66÷3=22 学生试着说一说口算的算理:(把66分成6个十和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十和2个一即22.) 5.练习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教科书12页“做一做”第 2题。) 学生尝试计算,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计算时怎样想? 6.引导总结: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可以把两位数分解为几十和几,再用几十和几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商加起来。 [设计意图]:直接切入主题,提供课件,让学生通过分彩色手工纸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讨论交流,使学生经历算理总结归纳的过程。 四、方法应用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两位数减一位数 整十数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填空:5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个十和()个一组成68. 54=50+()68=8+() 2、口算:30+(7-2)=70-40+5= 40+(9-5)=50-40+3=

17-3=15-10= 问:你是怎样口算17-3和15-10的? (17-3=?先算7减3等于4,再算10加4等于14.) (15-10=?先算10减10等于0,再算0加5等于5. 或想:15是由10和5组成的,去掉10就剩5,所以15减10等于5.) 3、小结导入 十几减几、十几减十的题目,同学们会算了,那么如果把十几换成几十几,也就是任意一个两位数,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的36-2= (1)师:下面就请你自己算一算这道题,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 (2)学生自己研究36-2=?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可以边演示学具边说明) 板书: a.用数数的方法(从36往前再数两个数:35、34.) b.先算6减2等于4,再算30加4等于34. (4)问:为什么先用6减2,用十位上的3减2行不行?为什么? (因为要减的是2个一,不是2个十,所以要用个位上的数去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南城县第一小学余丽娜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6至17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两位数减两位数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列竖式笔算两位数加法之后,是对列竖式笔算的进一步巩固,又为后面的多位数减法作铺垫。第一课时安排的是不退位减,重点是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相减,理解运算的顺序:从个位减起。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他们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体,对于直观的事物较易接受。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更好地学习,教学设计时还应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由旧知导入新知、由浅入深,逐步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设计理念: 基于对新教材新课标的理解,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方面: 1、教数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力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2、做数学。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3、用数学。生活是数学的土壤。数学教学要回归本色,就是要让学生用明亮的眼睛看生活,把深刻的数学与平实的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的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教材主题图,有意识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2课时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第2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教学内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不能整除)的除法(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8÷2= 89÷2= 69÷3= 55÷5=

67÷6= 84÷2= 85÷4= 96÷3= (规范竖式的书写规范) 二、导学新课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4篮零8个,也就是有48个,平均分给三个人。 提出数学问题:48平均分给三个人,每个人各分得多少个? 2.列式:48÷3= (1)分一分,算一算: 用4捆小棒代表4篮橘子,独立尝试分一分。 全班交流,说一说:先分那部分,再分哪部分?

“4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1捆,还剩下1捆怎么办?” 从刚才的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3人先分30个,每人分到10个;再分余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每人共分到16个。 (2)你能用竖式表示刚才分的过程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48÷2和48除以3的不同之处。 1 6 ……每人共分到16个 4 8 3 ……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个 1 8 ……48-30=18,表示分掉30个,还剩下18个 18 ……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个,每人分到 0 6个,在个位上商6 与48÷2的不同之处: 被除数的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 问题:竖式中第一步的“3”表示多少,为什么“30”的“0”可以省略不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