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79页到第80页的例题、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算法,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并能有序地表达口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师: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听一小段儿歌,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哦。﹙播放歌曲《春天在

哪里》学生唱﹚师:这段歌歌唱的是哪个季节呀?﹙春季﹚

2.师:是啊,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你愿意跟随老师去动物园春游吗?

3.师:进入动物园是需要门票的,可是管理员说了,只要能说出这两道算式是怎样算的?就

能免费进入,谁来接受挑战。

45-3= 67-2=

4.指名汇报。

5.小结:想一想,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要先算什么?(生:几减几)

6.师:说的很好,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要先算个位上的几个一减几个一。

7.过度:这就是我们前面所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板贴:两位数减一位数)(不要齐读课题)

8.过度:走进动物园,你会看到好多小朋友在这里游玩。

二、教学新知。

1.分析情境图,提取数学信息。

(1)师:(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只出示三个小朋友说的话。)

(2)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板贴:小华比小丽多多少张?小军比小丽多多少张?小军比小华多多少张?)

(3)师:要求“小军比小华多多少张?”怎样列算式?谁来口答!

(生:34-30=4(张))

(4)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就不再研究了,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4)师:要求“小华比小丽多多少张?”该怎样列算式?

(5)生答,师板书:30-8=

2.借助小棒探索30-8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1)师:30-8也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应该先算个位上的0-8,够减吗?那该怎么办呢?先自己想一想(停顿一会儿)请你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师:(师拍拍手)找到解决方法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用10-8=2,再算20+2=22)

(3)生:这样算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可以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请你先在课桌上摆出3捆小

棒代替30张画片,(师同步在黑板上板贴3捆小棒)好!眼睛看着老师(师手指3捆小棒),从3捆小棒中拿走8根单根(重读)的,好拿吗?(生:不好拿。)那该怎么办呢?(生:把其中的1捆打开)

(4)师:那单根的小棒是多少根了?从10根里拿走8根,好拿了吗?

(5)师:还剩下几根和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生:还剩2根和2捆合起来是22。)

(6)师:请你像这样来操作,拿好后把结果展示在课桌上。

(7)师:(师拍拍手)好!我们究竟是怎样从3捆小棒中拿走8根的?谁再来说一说。

指名两生说。

(生:把3捆中的1捆打开变成10根,从10根里拿走8根。)

(8)师:(手指30-8中的30)看来,打开3捆中的1捆,其实就是用几减8?

3.巩固算理,提升算法。

(1)师:大家看!30-8个位上0减8不够减,从30里拿出多少?(板书斜线、10),还剩多少?(板书斜线、20),请每个小朋友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和同桌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指名两生汇报,师手指板书适时引导:“30-8个位上0减8不够减,从30里拿出10,先算10-8=2,再算20+2=22”,师完成图式并板贴“先算:10-8=2,再算:20+2=22。”(3)师:(手指算式中的被减数和差的十位)原来有3个十,为什么这里变成了2个十,那1个十哪儿去了?(变成10个一来减8个一了。)

4.体会解决问题完整性。

(1)师:结合题意,想一想30-8=22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2)师:谁来口答?(生:答:小华比小丽多22张。)

5.巩固练习---40-6

(1)师:30-8会算了,40-6的个位上0减6也不够减,你准备怎样算?请你先在作业纸上填一填,然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指名汇报。

6.小结:

师:结合刚刚的计算过程,想想30-8和40-6,在计算时都遇到了什么困难?(生:个位上不够减。)我们是怎样解决的?(生:拿出10来减。)这就是整十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例题第二部分。

1.借助小棒探索34-8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1)师:(出示情境图)再来解决这个问题,要求“小军比小丽多多少张?”怎样列算式?(2)生答,师板贴:34-8=

(3)师:34-8的个位上是4减8了,够减吗?(生:不够减。)那又该怎么办呢?先自己想一想(停顿一会)然后在四人小组说一说。

(4)师(拍拍手)有想法的请举手。谁来说一说。

(生:34-8个位上4-8不够减,先用14-8=6,再用20+6=26。)

(5)师:这种先算14-8=6,再算20+6=26的方法也可以用小棒来验证,请你先在课桌上摆出3捆带4根,(师板贴)你们说用14-8,可是这里哪有14根单根的呢?

(生:把其中的1捆打开)师:那单根的共有多少根?

(6)师:接下来就可以从14根里直接拿走8根了。还剩下几根和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生:还剩6根和2捆合起来是26。)

(7)师:请你像这样来操作,拿好后把结果展示在课桌上。

(8)师:好!谁再来说说这里怎么会有14根的呢?指名两生说。

(生:把3捆中的1捆打开变成10根,与原来的4根合起来是14根。)

(9)师:看来,打开3捆中的1捆,其实就是用多少减8?

(10)师:大家看!34-8个位上4-8不够减,先从34里拿出14,还剩20。(板书)(11)师:请你在作业纸上接着填写完整,再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指名两生汇报:34-8个位4-8不够减,从34里拿出14,先算:14-8=6,再算:20+6=26.

师板书图式,并板贴:先算14-8=6,再算:20+6=26。

(13)师:(手指被减数)减数的十位上的数)原来有3个十为什么也最后只剩2个十了,那1个十哪儿去了?(和4凑成14了)

(14)师:结合题意说说34-8=26的单位名称是什么?谁来口答。

3.巩固练习

(1)师:34-8会算了,那25-9你会算吗?,先在作业纸上填一填,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指名汇报。

4.小结:

师:回想一下,计算34-8和25-9也都遇到了什么困难?(个位上不够减。)就要变成多少来减?(就要变成十几来减)

四、对比归纳

1.师:比一比,前面所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上够减吗?

2. 师:今天所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呢?(个位上不够减。)

3. 师:像这样两位数减一位的个位上不够减的减法叫退位减。(板贴:退位)

4. 师:个位上不够减怎么办?

(生:拿出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五、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1)过度:从小朋友玩的画片游戏中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老师想带大家到熊猫馆去看节目。可是馆长说:“必须闯过它设的两道关才能看,你们敢闯吗!”

(2)师:第一关算一算、比一比。

(3)师:请你在作业纸上算一算。

(4)指名汇报。并说说60-3、75-5是怎样算的?

(5)师:结合刚刚的计算过程,想一想每组的下面两题都可以先算什么?

(6)小结:看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一般先算10减几或十几减几,再加剩下的几十。

2.想想做做第3题。

(1)过度:第二关,计时两分钟完成。

(2)师:请你在作业纸上算一算,写一写。

(3)指名汇报。并说说56-3、21-6是怎样算的?

(4)师:看来两位数减一位数,当个位上够减就直接用几减几;当个位上不够减,就要从被减数的十位拿出1个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再减。

(5)师:闯关成功,开始表演。

4.估一估得数各是几十多。

62-8(十多) 81-3(十多) 39-7(十多)

78-6(十多) 90-2(十多) 35-8(十多)

(1)过度:熊猫表演的节目精彩吗?走出熊猫馆,会看到天空中飞着一群白鸽,你能用估一估的方法,帮它们把信投到信箱里吗?

(2)师:比如62-8个位上2-8不够减,得数是五十多。78-6个位上8-6够减,得数还是七十多。请你在作业纸上估一估,写一写。

(3)指名汇报。师:谁能像老师刚刚那样说说39-7和35-8的估算过程。

(4)小结:看来估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关键要看个位上的数是不是够减。

5.想想做做第5题。

(1)师:其实空中原来有22只白鸽,飞走了一些后,还剩这6只。飞走了多少只?

(2)师:请你在作业纸上列算式,写单位名称。

(3)指名完整汇报:说算式,口答。

(4)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因为要求飞走了多少只,就要从原来的22只里去掉还剩的6只,所以用减法计算。)(5)小结:看来计算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计算的方法,懂得计算的道理确实很重要。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5-□=4□

45-□=3□

(1)师:看到大家刚刚玩得这么开心,动物园里的其他小动物们都来凑热闹了,它们还带来了题目呢,(板贴第一张算式卡片45-□=4□)大家看!原来是4个十,后面还是4个十,说明个位上够减吗?那减数可以是哪些数?

(2)指名汇报,师适时板书。

(3)师:看来这里所填的减数不能超过5。

(4)师:(出示第二题:4□-5=3□)再来看!原来有4个十,后面变成了3个十,那个位上够减吗?这里所填的减数有什么要求?(必须大于5)

(5)师:谁能有序地说一说。

(6)指名汇报。

六、全课小结。

师:好!现在请你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个位不够减(师适时用红色粉笔板书0、8、4、8),怎么办?

七、学生自己设计题目。

1.师:请你自己设计一些这节课所学的算式,为它们配上美丽的图案,来考考你的同桌。

2.学生做好后互相欣赏、交流。

八、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30 - 8 = 22(张) 34 - 8 = 26(张) 4□-5=4□ 4□-5=3□

先算:10-2=8 先算:14-8=6

再算:20+2=22 再算:20+6=26

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1天、 <1> 56 ÷ 9 = <2> 85 ÷ 2 = <3> 97 ÷ 5 = <4> 77 ÷ 6 = <5> 33 ÷ 8 = <6> 58 ÷ 7 = <7> 65 ÷ 8 = <8> 67 ÷ 7 = <9> 26 ÷ 4 = <10> 17 ÷ 5 = 第2天、 <1> 99 ÷ 8 = <2> 47 ÷ 4 = <3> 20 ÷ 8 = <4> 21 ÷ 2 = <5> 62 ÷ 7 = <6> 79 ÷ 4 = <7> 55 ÷ 2 = <8> 53 ÷ 2 = <9> 94 ÷ 6 = <10> 37 ÷ 3 = 第3天、 <1> 99 ÷ 8 = <2> 66 ÷ 5 = <3> 76 ÷ 3 = <4> 65 ÷ 9 = <5> 70 ÷ 3 = <6> 89 ÷ 7 = <7> 22 ÷ 4 = <8> 65 ÷ 2 = <9> 71 ÷ 9 = <10> 65 ÷ 9 = 第4天、 <1> 47 ÷ 8 = <2> 88 ÷ 6 = <3> 95 ÷ 2 = <4> 33 ÷ 8 = <5> 41 ÷ 3 = <6> 83 ÷ 2 =<7> 89 ÷ 8 = <8> 71 ÷ 7 = <9> 87 ÷ 9 = <10> 57 ÷ 2 = 第5天、 <1> 11 ÷ 5 = <2> 38 ÷ 2 = <3> 84 ÷ 5 = <4> 70 ÷ 6 = <5> 85 ÷ 7 = <6> 82 ÷ 7 = <7> 29 ÷ 8 = <8> 97 ÷ 2 = <9> 63 ÷ 2 = <10> 46 ÷ 8 = 第6天、 <1> 64 ÷ 5 = <2> 39 ÷ 2 = <3> 75 ÷ 4 = <4> 53 ÷ 2 = <5> 74 ÷ 6 = <6> 94 ÷ 2 = <7> 11 ÷ 2 = <8> 13 ÷ 8 = <9> 49 ÷ 5 = <10> 86 ÷ 7 = 第7天、 <1> 43 ÷ 7 = <2> 79 ÷ 4 = <3> 97 ÷ 2 = <4> 64 ÷ 2 = <5> 14 ÷ 3 = <6> 99 ÷ 7 = <7> 57 ÷ 3 = <8> 81 ÷ 6 = <9> 29 ÷ 8 = <10> 66 ÷ 5 = 第8天、 <1> 41 ÷ 5 = <2> 26 ÷ 3 = <3> 33 ÷ 7 =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有余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2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有余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学会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有余数)的竖式计算过程(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难点:竖式计算时十位上余数该怎么处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小棒 学具准备:小棒。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口算题目(卡片出示)学生进行口答。 2.笔算:96÷2 = 63÷3 = 48÷4= 396÷3= 提问:要说说是怎样想的,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3.提出问题:(课件展示) 上节课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的观察情景图,我们把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已放入问题口袋?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这些数学问题?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汇报数学问题,预设:(1)72 个线轮是多少盒?(2)86 米绿布能做多少个孔雀风筝?(3)438 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 同学们真厉害!一下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非常值得表扬,咱们先看这个问题:72 个线轮是多少盒?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

2. 提问: (1)如果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2)求“72 个线轮是多少盒?”该怎样列式? (板书72÷6) (3)72÷6=?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让一生板演) 学生试算。教师适时引导:(1)十位上7 除以6,不够整除,不知道怎么写商?(2)十位上商1 时,余下1 怎么解决?全班质疑:笔算时,十位上当商1 时,余下的1 怎么办?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发言情况。 3.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汇报操作结果:你是怎样分的?最后绿布可以做多少个风筝?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演示分法:(鼓励学生的分法多样化) ①先把7捆平均成6份,每份1捆,剩下1捆,再把1捆拆开,变成十根再与剩下的2根合起来就是12根,平均分成6份,每份2根,最后得到12根。 ②先把剩下1捆拆开先分,再分2根 ③全部拆开分 引导比较两种分法,提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①②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两种分法都是先把整捆的分,把多出来的1捆先拆开来再和2根合起来分。 谁能再来完整地说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 注意:复述分小棒的方法,多让几个学生说,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把话说得正确、完整。 同桌互相说一说,分一分。 提问: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72÷6的笔算该怎样写呢? 谁来说说72÷6的笔算该怎样算呢?先算哪一位上的。 教师这时板书72÷6的竖式,这样,可以为学生树立写规范竖式的榜样。 提问:十位上余下来的1表示什么意思?接下去该怎样除?请你接下去除。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练习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练习题 24÷2= 26÷2= 28÷2= 32÷2= 34÷2= 36÷2= 36÷3= 38÷2= 42÷2= 42÷3= 44÷2= 46÷2= 48÷2= 48÷3= 48÷4= 52÷2= 52÷4= 54÷2= 54÷3= 56÷2= 56÷4= 58÷2= 57÷3= 62÷2= 63÷3= 64÷2= 64÷4= 65÷5= 66÷2= 66÷3=

72÷2= 72÷4= 72÷6= 74÷2= 75÷3= 75÷5= 76÷2= 76÷4= 77÷7= 78÷2= 78÷3= 78÷6= 81÷3= 82÷2= 84÷2= 84÷3= 84÷3= 84÷4= 84÷6= 84÷7= 85÷5= 86÷2= 87÷3= 88÷2= 88÷4= 91÷7= 92÷4= 92÷2= 93÷3= 94÷2=

96÷8= 98÷2= 98÷7= 99÷3= 99÷9=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题练习 111÷3= 112÷4= 112÷2= 114÷2= 114÷3= 114÷6= 115÷5= 116÷2= 116÷4= 118÷2= 119÷7= 122÷2= 123÷3= 124÷2= 124÷4= 125÷5= 126÷6= 128÷8= 129÷3= 132÷3=

134÷2= 135÷5= 135÷3= 136÷2= 136÷8= 141÷3= 142÷2= 144÷6= 144÷8= 144÷9= 145÷5= 146÷2= 147÷7= 148÷4= 153÷9= 154÷7= 155÷5= 156÷4= 234÷2= 324÷3= 273÷3= 284÷4= 276÷6= 272÷8= 261÷9= 372÷4= 372÷6= 376÷8= 378÷9= 371÷7=

小学数学三下教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选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作为笔算除法的开篇情境,旨在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环保教育。例1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结合口算的思路,借助小棒图教学除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例2以解答主题图中【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三节课的除法口算的新课及练习课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算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除法的笔算,将每一步的算理都体现在竖式上,将更加直观,明了。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在实践操作中学会分析、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正确进行竖式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回答时,要求用一句乘法口诀求商,写竖式时应注意什么。教师注意订正。 师: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1。 (1)要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2)教师指出,这样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一分。再指名学生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42根小棒分为4捆(每捆10根)和2根。第一次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20根);第二次把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这样,每份分得21根。也就是42÷2=21,商是两位数。 ②根据刚才分小棒的过程,你能笔算出42÷2的结果吗? 组织学生在草稿本上试算,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指名说出算理,教师进行归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 2.教材第16页例2。 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1)要求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又该怎样计算呢? 组织学生动手,用小棒分一分,并想想算理,然后独立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算法,教师板书。边板书边总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快乐的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1 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 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宁阳县第三小学周云 课题: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11页 教学准备:小方块、小棒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并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意义;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学具操作,明确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合情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 3.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预习提纲: 1.观察信息图,在情境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尝试解决问题。 3.用小棒或木块摆一摆,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体育大课间的表演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解读信息 同学们正在围成圈跳舞,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每组20人;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 (二)提出问题 根据上面的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列出算式 引导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0×2=”和“12×3=”。明确为什么这样列式?自主猜想 想一想,20×2和12×3分别等于多少呢?

二、操作探索,创编竖式。 (一)20×2等于多少呢? 1.自己探索计算结果,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一:借助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发现2捆小棒(每捆10根)共20根,摆这样的2份就是2个20相加,一共是40根小棒; 方法二:根据乘法的意义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即20×2表示2个20相加,即20+20=40; 方法三:把20看作2个十,2个十乘2得4个十,4个十是40. 3.肯定每种口算方法。 4.迁移练习:如果跳舞的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20人,一共有多少人?4个小组、5个小组呢?(独立解决)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4 ×3= 7 ×8= 5×6= 40×3= 70×8= 5×60= 2、争当口算大王 40×6 50×3 60×5 4×40 8×50 20×8 9×50 70×7 7×20 3.自主练习:青蛙跳荷叶 4.自主练习 一辆大货车可以装货物20吨。根据这个信息,将下表补充完整 车辆数 2 3 4 5 6 装货物的吨数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复习课) 一、考点、热点回顾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2、有余数的的除法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4、解决问题 二、典型例题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5=38÷2=65÷5= 2、有余数的的除法 例:50÷6=45÷7=56÷8=34÷5= 例、一个数除以9有余数,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一、估算下面各题。 78÷4≈ 51÷5≈ 39÷2≈62÷3≈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630÷7,可以把630看成( )个十,( )个十除以7等于( )个十,也就是( );还可以想:因为( )×( )=( ),所以( )÷( )=( )。 2、A 除B 等于2,写作( )。 3、有72朵红花,9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 )倍。 4、27的3倍是( ),48是3的( )倍,3的( )倍是69,( )的3倍是81。从328里连续减去( )个8得0。 5、□2除以4,商是两位数且没有余数,□里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6、在除法的计算过程中,除数一定要比余数( )。 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与除数相同,商一定是( )位数。 8、一个两位数除以8,余数最大是( )。 被除数可能是( )。 9、小明家住6楼,他从1楼上到5楼一共走了60级台阶,他上下一次楼,要爬( )级台阶。 10、0除以( )都得0。0乘( )都得0。 11、商和除数都是9,余数是4,被除数是( )。 12、两个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3,除数最小是( )。 13、在a ÷b=5……4中,要想使a 最小,则b 是( ),那么a 是( )。 14、在a ÷7=5……b 中,要想使a 最小,则b 是( ),那么a 是( );要想使a 最大,则b 是( ),那么a 是( )。 1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最大的情况算式是( )÷( ),商最小的情况算式是( )÷( )。 16、a ÷b =c ……d ,则a =( )。 17、要使 的商为三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它的商为两 位数,□里可以填( )。 18、除数是8,商和余数相同,则被除数最大是( )。 5 2 8 88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8、49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舒适计算的算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算理及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共48根,每10根捆一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红家搬进了新居,为了使新家看起来更温馨,妈妈买来一些鲜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有效的数学信息,妈妈遇到了什么麻烦,你能帮她解决吗? (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环节(一)提出问题,自主猜想。 引导生列式并板书:

48÷2= 师:为什么用除法? 学生分析题意:48枝玫瑰平均插在2个花瓶中,就是把48平均分成2份,用除法计算。 师:想一想, 48÷2等于多少呢? 一部分学生会回答出:24 师接生答及时问:你是怎么想的呢? 因为40÷2=20 8÷2=4,所以 20+4=24 师引导学生计算除法还可以用竖式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以前,我们曾经学过表内除法的竖式运算,教师在黑板上规范的写出: 2 4 8 (引导学生先写被除数,再写除号,再写除数2) 环节(二)精讲点拨、完善提升 (1)教师结合学生汇报,补充讲解学生实际已经谈到的计算算理。 师边讲解边演示并板书: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备课两位数乘一位数备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备课两位数乘一位数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四单元第2课时“”(p38~p39) 教材分析:教材选择了图书室买来新书的情境和“一共买来多少本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一个书的包装问题,其典型意义在于,一般情况下成套的书,都是一包一套。通过解决“学校买来3套《十万个为什么》,每套是12本,求一共买来多少本”的问题,即12×3,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试一试,把问题延伸改成“7套《十万个为什么》一共有多少本?”,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这里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学习乘法竖式,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示范和指导。设计思路:一是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熟悉事物,让学生在解决与这件事物有关多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计算;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的计算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信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灵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问题,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正确地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3、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激发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情境录音带、习题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检复铺垫:

1、口算:3×2 2×7 10×6 20×4 8×3 2、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8+8+8+8=× 10+10+10 =× 13+13 =× 26+26 =× 二、情境交流: 1、出示情境问题“买书问题” (放录音)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学习伙伴“亮亮”,告诉大家个好消息,我校图书馆的老师们又买进新书啦!书名是《十万个为什么》,相信你们也一定喜欢。) 相机出示相关信息和问题“买来3套,每套是12本。” “一共买来多少本《十万个为什么》?” 2、指名完整读题后,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列出算式。 3、交流算式:让小组内交流算法; 班内交流不同的算法,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 教师相机板书: * 12+12+12=36(本) *12×3=(本) *10×3=30(本) 2×3 =6(本) 30+6=36(本) 三、交流算法: 1、列成乘法算式12×3=(本),该怎么笔算呢? 【教师作为参与者,提出问题】 2、学生交流:

(精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二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公开课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设计 万宁市万城镇群庄小学李燕玲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19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运用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回顾上节课了解的奥运会知识 2.出示表格 代表团金牌 中国51 美国36 提问: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说:中国和美国一共得了多少枚金牌?中国比美国多得了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得了多少枚金牌?) 师:中国比美国多得了多少枚金牌和美国比中国少得了多少枚金牌这两个问题的算式一样吗?(一样)全班集体口述算式“51-36”。 3.回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法则,将51-36列成竖式。 4.师:竖式个位上的1-6不够减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动手摆小棒,合作探究。 ①小组合作,试着摆一摆。 ②学生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并上前演示。 思考问题: a.为什么要拆开一捆呢?(因为单根不够减。) b.现在整捆还剩几捆?为什么?「5-1-3=1(捆)」 c.现在单根还剩几根?为什么?「10-6+1=5(根)拆开一捆是10根,从10根中去掉6根是4根,把剩下的4根与原来的1根合在一起是5根。」(2)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两位数除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里、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答:20里面有()个十,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0里面有()个十,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两个人一共买了18枝铅笔,平均每个人买几枝?口答算式,问:你胜利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⑴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观察图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你会列式吗?

⑵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说出摆与分的过程。⑶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⑷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再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⑸小结。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⑴出示场景图右半部分,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样列式? ⑵猜猜46÷2商是几十多?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 ⑶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 ⑷学习用竖式计算。各小组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后汇报交流。 ⑸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1、想想做做. 2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谈话:说说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余数。说说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3 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独立练习。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4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独立解答,在班内共同订正。 四、作业: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安排的,先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再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下面学习首位不能整除及商末尾有0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出示买铅笔的情景图,接着出示了两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解决第一个问题,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解决第二个问题,共同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接着介绍用竖式计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重点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以进一步明确算理。教材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方法,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位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江苏省如东县曹埠小学薛志华 活动重点: 掌握除法(首位能整除)口算和竖式计算方法。 活动难点 探索算法,明确算理。 活动对策: 借助情景图和实物操作,由易到难,逐层讨论、探索算法,明确算理。

活动准备: 挂图、教具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思考 1、口答:20里面有()个十,3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60里面有()个十,6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 师:马上在开学了,小红和小英两人一共买了18支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几枝? 师:怎样列式计算? 生:用18÷2=9(枝) 师:你是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生:我是这样想,18接近20,20除以2求得每份数是10,把18看作20,总数就多了2,每份数应减少2÷2=1,10-1=9,所以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数就是9;求每份数是多少?可以用除法来进行计算。 师:你的想法真好,你非常的很聪明。 3、谈话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那么还有两组同学也在买铅笔,买了多少枝呢?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呈现购物情境,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自主感悟,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除以一位数。 (1)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1》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两位数乘一位数1》教案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三维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跳舞的知识,来认识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运动是很多人都喜欢的,那跳舞呢?大家一定也会很喜欢吧?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主题图“学生跳舞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指导的观察,说清楚在哪看到了什么?)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师板书。 3.解决问题。 (1)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生列算式:20×2=40(人)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40是怎样求出来的? 用学具摆一摆,理解算理再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生列式:12×3=36(人),说算理。

(3)小练习:10×3;14×4(指名说算理、学生小组讨论估算方法,互相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 2×3=3×5=5×4=4×2= 20×3=30×5=50×4=4×20= 200×3=300×5=500×4=4×200= 2.估一估,连一连。 48×5 6×63 396×2 102×3 199×4 7×81 大于500 小于500 四、教学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反思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还不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案 、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 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教育学具准备 挂图、实物投影仪、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发现问题。 这是我国申办2 0 0 8年奥运会成功的一张图片。①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 息吗?②你从哪儿知道北京赢了?③你能从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让学生自由设问,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56 + 5256 — 2256 — 1 8 5 6 + 18 2、复习旧知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56+52、56+18),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笔算加法的方法来解决,现在就请大家来算一算。一、二大组做第一题,三、四大组做第二题。请两位同学上来做或做完后看学生作业本。 算好之后同桌互相说一下笔算加法要注什么。师总结:笔算加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们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3、新知识。 ①那56-22又该如何解决呢?

可以口算,口算是多少? 可以笔算? 好的,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书:两位数减两位 数) ②请在你自己的练习本上笔算5 6 — 2 2。教师参与讨论,指导计算。 汇报交流。 你是怎样笔算的? 展示学生笔算作业。师总结:像两位数加两位数一样,先要相同数位对齐,再从 个位减起。 4、巩固。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我们同学好像掌握了,那我们就来练习几道题,让老师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掌握了:47 — 15、89 — 6 展示学生作业。大家一下说计算过程:47—15,先把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个位上7 — 5得2,十位上4 — 1得3,得数是32,所以47 —15得3 2。全对的举手,表扬自己。 5、改错。 老师这里还有几道别的小朋友做的题目,我们来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用手势来 告诉老师。 8 7 6 3 5 3 —6—11—51 ① 突出对位的重要性。 ② 减法不要做成加法了。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二年级下册)》85~8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口算、笔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细心读题、认真计算的习惯,进一步体会验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 明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熟练地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图与算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书写的过程,学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趣味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指板书),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对简单的乘法算式掌握得怎么样。我们首先开着小火车来说一说第一小题;第二小题把加法算式换成乘法算式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生说出答案,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学新课之前,教师设计了两道复习题,第一小题是围绕乘法口诀来的,第二小题是为20+20=20×2做好铺垫。为新知识的学习埋好伏笔。 二、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一)导入

1.请看大屏幕,老师要带大家去校园里里瞧一瞧:同学们,此时他们在干什么?(跳舞) 图1 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每组20人;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三(1)班跳舞的有多少人? 预设2:三(2)班跳舞的有多少人? 师:我们这节课重点来学习第一个问题。(板书要解决的问题:三(1)跳舞的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学生快速地带入到新知的学习去。 (二)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预设1:20×2 预设2:2×20 师板书:20×2 并强调这两个算式都可以。 师:这道题你想用什么方法得到答案?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和同桌交流,也可以用笔算一算。得到答案后就坐正。 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巡视指导。 师: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哪位同学用摆小棒的方法找到答案的,老师请他到前面来给大家摆一摆。 图2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_教学设计_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参赛选手:****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顺序。 3. 教学用具 课件、小棒、卡片等 4. 标签 退位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 1、开火车。 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2、播放《小白兔摘苹果》视频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长耳朵:57个短尾巴:42个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答师板书:57-42=57。 3、出示例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解决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问题。 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生答师板书:51-36=。 师:小朋友们发现了51的个位上的数比36的个位的数小,如果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那这道题怎么计算呢?退位。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退位减。(板书课题:退位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学51-36。 师:1不够6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动手摆小棒,小组讨论51-36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说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过程和方法。 生回答。 师小结:1不够6减,我们先拆开一捆和原来的1根合并在一起是11根,再从11根里面减去6根,还剩5根,这时十位上只剩4捆减去3捆,剩1捆,10根再加个位的5根一共还剩15根。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过程中我们算出了中国比美国多15枚金牌。你们觉得这个方法适用吗?你能把刚才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吗? (4)引导学生探索笔算的方法。 师:我们试着用笔算方法算算吧!

三年级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题3.19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检测题 3.19 徐天欣 一、填空题。 1.要使□8÷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能填( );要使商是一位 数,□里最大能填()。 2.8个()是96,()个8是72。 3. 在□÷□=11……4中,除数最小是(),此时被除数是()。 4.78÷7估算的的商是()。 5. 40厘米=()分米 1500米+500米=()米 7米=()厘米 1000千克-400千克=()千克 6.根据370+460=830,可以写两道减法算式:分别为: ()和()。 7. 小民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民比小红矮() 厘米。 8. 在括号里填上“〉”、“<”或”=”。 3000-50()2500 1000-482()500 78÷9()79÷8 23÷8()28÷9 二、判断题。 1.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是0 。() 2.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2,余数是1。() 3.被除数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也没有0。() 三.笔算下面各题。(带※要验算 86÷7= 37÷3= ※ 26÷4= 43÷6= ※ 65÷5= 99÷9=

四、解决实际问题。 1.有98只茶杯,每6只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2.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小时传递了88千米。平均每小时传递了多少千米? 3.三、四年级的同学去植树,三年级有38人,四年级有47人。5名 同学分为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4.学校买来4箱图书,每箱22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还剩多少本? 5.学校召开家长会,请了93位家长,8人围坐一桌,至少需要准备多 少张桌子? 聪明题。甲、乙两数的和是16,甲数除以乙数商是2余1,求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

2、《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第二课时《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 ●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页例3及“做一做”第2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交流理解算理。进而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算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到一位数除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究活动中,使学生真正经历演示操作、分析、推理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身经历和感受生活中解决问题需要把复杂问题转化简单问题再解决,在交流方法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夯实基础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40÷9 2.口答18里面有()十和()个一。5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在进行口算时,我们把被除数分解为几个百几个十,再利用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

来求出商。如果被除数不是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又该怎么办呢?(揭示课题: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出示例3把例1中的60张彩色手工纸改为66张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设计意图]:良好的导入是一节好课成功的一半,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引入可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三、活动交流,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3:(可参见配套课件图) 2.引导讨论学生怎样把66平均分成3份。可以参考例1的分法 。 (1)启发学生用学具小棒来摆一摆。 (2)学生在小组内摆小棒,交流分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选代表汇报分的经过和结果。 (先分6个成沓的,每份2沓,再分6个单张的,每份2张,这样每份分得2沓零2张即22张。) (用算式表示分的过程,60÷3=20,6÷3=2,20+2=22) 3.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可参见配套课件图)。 4.讨论如何列算式。(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66÷3=22 学生试着说一说口算的算理:(把66分成6个十和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十和2个一即22.) 5.练习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教科书12页“做一做”第 2题。) 学生尝试计算,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计算时怎样想? 6.引导总结: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可以把两位数分解为几十和几,再用几十和几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商加起来。 [设计意图]:直接切入主题,提供课件,让学生通过分彩色手工纸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讨论交流,使学生经历算理总结归纳的过程。 四、方法应用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10张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江西省赣县城关实验小学曾缨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 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引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你们看,是谁?(出示:聪聪、明明) 同学们掌声欢迎。 1、教师讲述:聪聪、明明在来的路上,恰好碰到了数字娃“5、8、1、6”在玩“两位数减两位数”找家的游戏,他们正得欢,忘记了回家。聪聪对明明说:我们来帮助 1 / 5

他们,好吗?明明说:这容易,他们就是58-16、 56-18、……。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找着自己的家吗?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并随机板书: 61-58、81-56 68-51、81-65 68-15、85-61 65-18、85-16 86-15 86-51 你们帮数字娃找到了家,他们非常高兴,聪聪、明明也夸奖大家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编制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童话,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儿童化,既激趣,又有引起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2、明确课题。 58-16等于几?你会算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说明,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56-18等于几?你能猜想一下吗? 学生猜想后引导学生比较58-16和56-18有何异同?【通过编题、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 2 / 5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2课时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第2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教学内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不能整除)的除法(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8÷2= 89÷2= 69÷3= 55÷5=

67÷6= 84÷2= 85÷4= 96÷3= (规范竖式的书写规范) 二、导学新课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4篮零8个,也就是有48个,平均分给三个人。 提出数学问题:48平均分给三个人,每个人各分得多少个? 2.列式:48÷3= (1)分一分,算一算: 用4捆小棒代表4篮橘子,独立尝试分一分。 全班交流,说一说:先分那部分,再分哪部分?

“4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1捆,还剩下1捆怎么办?” 从刚才的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3人先分30个,每人分到10个;再分余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每人共分到16个。 (2)你能用竖式表示刚才分的过程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48÷2和48除以3的不同之处。 1 6 ……每人共分到16个 4 8 3 ……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个 1 8 ……48-30=18,表示分掉30个,还剩下18个 18 ……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个,每人分到 0 6个,在个位上商6 与48÷2的不同之处: 被除数的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 问题:竖式中第一步的“3”表示多少,为什么“30”的“0”可以省略不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