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苏州地铁1号线站点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合集下载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隧道设计施工方案的分析研究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隧道设计施工方案的分析研究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隧道设计施工方案的分析研究
夏莎丽
【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年(卷),期】2011(014)006
【摘要】介绍了苏州1号线的沿线地质情况和盾构隧道设计施工方案.对苏州盾构隧道设计、地质参数选用、盾构机选型、建筑物和管线施工保护措施、防水设计和施工组织等作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时参考.【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夏莎丽
【作者单位】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215006,苏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5.43
【相关文献】
1.苏州轨道交通苏-塔区间隧道设计方案 [J], 夏莎丽
2.陕京三线输气管道南庄隧道设计及施工方案优化 [J], 王奉生;秦玉新
3.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盾构区间隧道设计的特点与难点 [J], 王效文
4.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高铁苏州北站段线站位方案研究 [J], 刘一帆
5.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研究 [J], 姚振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州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

苏州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

苏州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杨亚摘要:介绍了苏州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情况,重点阐述了轨道交通车站、区间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结合的前期方案设计研究,指出地下空间开发与轨道交通系统的结合,对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地面交通、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等都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站,区间,地下空间开发,前期设计研究中图分类号:T U984.191文献标识码: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发展的客观需要。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及处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古城的保护及土地资源紧张,如何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苏州古城保护和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

苏州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为苏州市地下空间利用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不失时机的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开发轨道站点周边地下空间,不仅能更加完善地区的城市功能,还会进一步提高轨道系统的城市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1苏州地下空间开发现状与规划苏州地下空间现状,与国内现阶段的其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类似。

主要是利用人防工程进行的商业开发、高层建筑地下室及市政基础设施和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等。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限制的原因,苏州市地下空间开发水平与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存在着缺乏总体规划、项目分散、观念落后和功能单一等诸多问题。

随着苏州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及苏州古城保护的要求,大规模的开发已成可能。

苏州轨道交通的开工建设,为苏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带来重要的契机。

苏州市规划部门于2004年提出苏州市地下空间利用综合规划。

对苏州市轨道线网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研究,深入分析每条线路的走向、站点设置及周边用地情况。

对轨道网的布局提出了调整建议,并对轨道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与地下空间的开发提出了规划原则与调整策略。

2006年,苏州市工业园区提出了苏州轨道1号线沿线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对1号线沿线各车站、区间提出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2苏州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苏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由1号~4号线4条线路组成,覆盖苏州市的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高新区(虎丘区)、相城区、吴中区7个区所组成的苏州市中心城区,面积约1100km2。

地铁枢纽站点的地下空间功能及商业开发

地铁枢纽站点的地下空间功能及商业开发

学术天地理论与研究·THEORY AND RESEARCH134 PACKAGING Collection 2015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历史上最快的时期,城市的空间发展将面临巨大的调整。

与此同时,城市的用地开发、交通建设和商业建设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这个人多、车多、行路难的时代,对于交通建设发展的升级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地铁的来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变化,如交通工具的变化、出行方式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购物方式的变化等等。

与此同时,这种变化将对整个城市的商业布局开发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未来城市商业的提升与发展提供有力契机。

国际轨道协会预言:如果说19世纪是桥梁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地下空间开发的世纪。

在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开发中,特别是对于地铁枢纽换乘站点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要。

1 地铁枢纽站点的特点交通枢纽是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线路交汇并能办理客货运输的各种空间和技术的综合体。

而地铁枢纽站点往往与其周围城市空间的关联较为密切,轨道交通依靠沿线枢纽站点及枢纽建筑与城市联系起来,客流的汇聚及疏散都是通过这类建筑空间加以实现,它是城市与公共交通之间联系的纽带。

1.1 地铁枢纽站点的换乘特点地铁枢纽站点的商业空间通常同时拥有交通空间特性及出行目的地特性,所以其换乘具有以下特点:(1)服务范围大,乘客散布面广;(2)交通方式多样,换乘目标众多;(3)客流量大,流线组织复杂;(4)空间复杂,可识别性较差;(5)用地紧张,立体化特征明显。

1.2 地铁枢纽站点的商业特点1.2.1 商业活动的影响条件。

城市居民出行参与商业相关活动的行为方式取决于以下条件。

① 交通主体条件:涵盖城市公共交通与非公共交通的模式(运输量、时间效率、使用成本、可达性等因素)。

②参与者的主客观条件:包括人心理上的接受程度及自然地形、交通管制等。

可见交通是影响商圈形状和范围的首要条件。

地下空间开发可行性研究的体会

地下空间开发可行性研究的体会

地下空间开发可行性研究的体会
王玉集
【期刊名称】《地下空间》
【年(卷),期】1992(12)4
【摘要】本文介绍了山东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作法与体会,讨论了可行性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页数】4页(P313-315)
【关键词】地下空间;可行性;调查;预测
【作者】王玉集
【作者单位】山东省人防建筑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3
【相关文献】
1.对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修建人防商业街的可行性研究 [J], 王云宽
2.地铁地下空间的功能与可开发商业空间研究——以成都地铁1号线南段地下空
间开发规划为例 [J], 蒋蓉;陈乃志
3.微型人工岛地下空间开发可行性研究 [J], 苏理昌
4.搞好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修建大型平战结合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体会 [J],
马国文
5.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从地下商业街建设谈西安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 [J], 郑士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州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分析与思考

苏州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分析与思考

苏州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分析与思考摘要:通过对苏州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的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思考及建议关键词: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社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恶化、土地资源紧张等“城市病”逐渐显现,轨道交通以其低碳、便捷的优势,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通过分析苏州轨道交通建设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希望能在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有所参考借鉴。

二、苏州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利用现状苏州轨道交通线路目前共运营五条线、在建四条线,除2号线北段外均为地下线路,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轨道交通地下空间是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均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苏州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可以归纳为两个层面:1)“点”层面,即本体层面,是指在建设过程中根据规划条件及城市现状,对轨道交通本体地下空间进行分级开发利用;2)“线”层面。

是指与沿线产权单位共同推进轨道交通沿线周边地下空间的互联互通与整合利用。

2.1本体地下空间的分级开发利用根据规划条件及城市现况,轨道交通本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结合周边规划发展、投入产出、设备维护和物业管理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将这些地下大空间的用途定为商业开发、市政通行和暂时封存三类。

从商业可持续运营角度,目前暂定位为市政通行和暂时封存的地下开发空间,后期将结合城市规划发展和商业价值的提升重新启动商业开发。

目前,已运营1~5号线地下大空间共计34个,其中商业经营的地下空间5个,用做市政通行的地下空间6个,暂时封存的地下空间23个。

2.2沿线地下空间的互联互通情况1)已运营的轨道交通1~5号线共210km、169座车站。

建设过程中已在91座车站规划设计了212处与周边地下空间的对接接口,运营过程中逐步有56座车站的99处接口开通,实现了地下空间互联互通。

比较典型的案例有4号线察院场站及观乐区间结合观前街商圈进行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工程,见图1~2、表1.图1. 轨道交通与观前商圈区位图图2. 轨道交通与观前商圈互联互通示意图表1. 轨道交通与观前商圈互联互通实施情况表2021年察院场站及乐桥站日均客流约33.1万人,观前商圈日均客流约26.1万,占比近80%。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下空间规划研究_以苏州工业园区地下空间规划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下空间规划研究_以苏州工业园区地下空间规划为例

【摘要】本文以苏州轨道一号线工业园区段地下空间规划为例,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两个层面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和实践体会。

【关键词】轨道交通沿线;地下空间;控规研究近年来,地下空间规划成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专项规划。

结合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开工建设的重大契机,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委托专业单位对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沿线园区段地下空间(下文简称“地下空间”)进行规划研究,以整合城市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形成立体化的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体系,实现紧凑型、生态型、节约型苏州东部新城的发展目标。

1规划目标及技术路线1.1苏州轨道一号线概况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总长25.9公里,全线地下敷设。

其中园区段长约10.6公里,设有10个站点,并有三处行车配线区,非常适宜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园区段线路走向如图1所示。

1.2规划目标依托苏州轨道一号线建设,通过开发公共地下空间及整合连通各私有地块地下空间的方式,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资源,有效控制和综合利用公共地下空间资源,优化区域交通体系,整体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升区域品质及现代化形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园区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品质的集商业、交通、人防为一体的综合化、系统化的地下空间。

1.3技术路线地下空间规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沿线地下空间总体布局研究,主要对地下空间的功能、规模和布局进行研究和确认;第二阶段是沿线地下空间专项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是探索提出控规指标体系,并对公共地下空间和非公共地下空间分别提出具体的控制指标。

具体规划研究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2总体规划2.1研究层次及范围根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园区分区规划、园区CBD城市设计以及各专项规划,一方面为了更加有效地全面理解和把握该项目,另一方面为了确保研究成果能够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并细化到对各个地块的控制,地下空间规划研究范围分为了三个层次如图3所示:第一层次:轨道交通一号线辐射范围。

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研究

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研究

摘 要 : 研 究 轨 道 交 通 对 沿 线 房 地 产 的 影 响 范 围 , 现有 的 影 响 范 围 理 论 模 型 的 基 础 上 , 用 广 义 为 在 采
出行 成 本 表 达 可 达 性 , 加 入 相 应 接 驳 方 式 来 完 善 出 行 全 过 程 , 此 建 立 了修 正 的 模 型 . 过 对 苏 并 由 通 州 市 轨 道 交 通 1 线 的 实证 研 究 , 到 影 响 范 围 的 计 算 结 果 , 与 沿 线 房 地 产 的 特 征 价 格 半 对 数 号 得 并 模 型计 算 结 果 进行 对 比 , 印证 了 修 正 模 型 的 可 靠 性 . 时 得 出相 关 推 论 : 道 交 通 沿 线 的 开 发 利 益 同 轨 影 响 范 围 随着 轨 道 站 点距 中心 区域 的可 达性 之 变 化 而 变 化 , 站越 远离 市 中心 , 影 响 范 围就 越 大 . 车 其 关 键 词 : 市 轨 道 交 通 ; 响 范 围 ; 义交 通成 本 ; 征 价 格 模 型 ; 地 产 城 影 广 特 房
的地通 常在 城 市 中心 区域 , 述 模 型 直 接 使 用轨 上
图 1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开发 利 益 影 响 范 围 计 算 模 型 示 意 图
收 稿 日期 :O 2 为 出行 终 点 , 来 了较 大 的误 差 ; 3 上 带 ()
陈 依 仪 ( 9 7 : , 士 生 , 要 研 究 领 域 为 交 通 规 划 、 通 控 制 与 管 理 1 8 一)女 硕 主 交
度; s 边缘 点沿 城市 道路 至市 中心 的最 短距 离 ; 为
为非 轨道 交通 方式 的平 均旅 行速 度. 上 述 计算模 型 给 出 了计 算 的 基本 思 路 , 是 但

学习]苏州地铁1号线站点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学习]苏州地铁1号线站点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临顿路站
临顿路站概况——地面附属设施
1、位于临顿路站1号出口处,干将路与临 顿路交叉口,地面附属设施与出入口结建, 共3层,总面积770平米。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临顿路站
临顿路站概况——地面附属设施
2、4号口的出入口因地面宽度受限,出入 口分开建设。 3、临顿路站地下空间与周边建筑的地下 空间无对接。
苏州地铁1号线 地面附属设施及地下大空间
苏州地铁1号线站点分布
换乘站:苏州乐园站、广济南路站、乐桥站、星湖街站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3号线
苏州乐园站
苏州乐园站概况——地下大空间
苏州乐园站为地铁1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站,连接汽车客运西站、有 轨电车,交通便利。 苏州乐园站地下大空间项目总面积2485平米,项目位于苏州高新区 狮山路商圈,周边金鹰商业项目也在建中。 现已进驻的商家:食其家、COCO奶茶、果乐、奇芋记、欧贝斯烘焙、 继光香香鸡、彩票店等。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广济南路站
广济南路站概况——地下大空间
地下大空间与西城永捷地下空间连接,由约8 米宽的通道对接; 并且与苏州轨道公司地下连接,方便轨道公 司员工乘地铁上班。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2号线
广济南路站
广济南路站概况——风亭
2、在西城永捷广场处,设有一组低风亭, 不但影响美观,还降低了广场的使用效率。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2号线
广济南路站
广济南路站概况——无顶棚出入口
6、4号口位于苏州轨道交通公司门口,为 了不遮挡轨道公司视线,将出入口设置为 无顶棚露天出入口。
地铁1号—风亭
1、乐桥站是1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站,临近观前街、 大洋百货等商圈,4号线现处于在建状态。 2、5号出入口处有一组低风亭,并且预留了4号线乐 桥站的风亭机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广济南路站
广济南路站概况——地下大空间
地下大空间与西城永捷地下空间连接,由约8 米宽的通道对接; 并且与苏州轨道公司地下连接,方便轨道公 司员工乘地铁上班。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2号线
广济南路站
广济南路站概况——风亭
2、在西城永捷广场处,设有一组低风亭, 不但影响美观,还降低了广场的使用效率。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桐泾北路站
桐泾北路站概况——风亭
2、3号口处的一组高风亭与出入口,地面 附属设施结建。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桐泾北路站
桐泾北路站概况——风亭
3 、5号出入口处的风井与周边建筑结建; 2号口处有一处无障碍电梯。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2号线
广济南路站
广济南路站概况——地下大空间
1、广济南路站为1、2号线换乘站,邻近 苏州第二大商圈石路商圈,周边有西城永 捷、艾美广场等大型商业项目。 本项目面 积为2444平米。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临顿路站
临顿路站概况——地面附属设施
1、位于临顿路站1号出口处,干将路与临 顿路交叉口,地面附属设施与出入口结建, 共3层,总面积770平米。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临顿路站
临顿路站概况——地面附属设施
2、4号口的出入口因地面宽度受限,出入 口分开建设。 3、临顿路站地下空间与周边建筑的地下 空间无对接。
[学习]苏州地铁1号线站点 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苏州地铁1号线站点分布
换乘站:苏州乐园站、广济南路站、乐桥站、星湖街站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3号线
苏州乐园站
苏州乐园站概况——地下大空间
苏州乐园站为地铁1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站,连接汽车客运西站、有 轨电车,交通便利。 苏州乐园站地下大空间项目总面积2485平米,项目位于苏州高新区 狮山路商圈,周边金鹰商业项目也在建中。 现已进驻的商家:食其家、COCO奶茶、果乐、奇芋记、欧贝斯烘焙、 继光香香鸡、彩票店等。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2号线
广济南路站
广济南路站概况——无顶棚出入口
6、4号口位于苏州轨道交通公司门口,为 了不遮挡轨道公司视线,将出入口设置为 无顶棚露天出入口。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4号线
乐桥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乐桥站概况——风亭
1、乐桥站是1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站,临近观前街、 大洋百货等商圈,4号线现处于在建状态。 2、5号出入口处有一组低风亭,并且预留了4号线乐 桥站的风亭机组空间。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2号线
广济南路站
广济南路站概况——地面附属设施
3、位于广济南路站1号出口处,干将路南 侧,结合出入口建的地面附属设施共4层, 总面积2808平米。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2号线
广济南路站
广济南路站概况——地面附属设施
4、广济南路西侧有几个消防出入口,因 地面宽度受限制,出口与入口站分开建设; 5、3号出入口2组高风亭,一个无障碍电 梯,结合街角绿地而建;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西环路站
西环路站概况------地面附属用房
附属用房位于西环路站4号出口处,结合地铁出 入口而建,三元四村内,共2层,总面积462平米。 3号口处有一组高风亭,单建。
地铁1号线站点情况
桐泾北路站
桐泾北路站概况------地面附属用房
1、地面附属用房位于桐泾北路站3号出口 处,干将路与桐泾北路交叉口,共2层,总 面积839平米。3号出入口与建筑结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