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论文:从社会需求谈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doc

社会医学论文:从社会需求谈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doc
社会医学论文:从社会需求谈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doc

社会医学论文:

从社会需求谈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

[摘要] SARS、禽流感、甲型H1N1等新发传染病,逐渐暴露出我国高校现行的预防医学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现状,进一步探讨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社会需求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其工作模式是“环境-人群-健康”。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及时了解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现状,同时也为高校对本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改革提供建议。

一、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及社会需求现状

我国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始于建国以后,其教学思想、办学理念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个体为对象,预防医学是通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座桥梁。高校开办预防医学专业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相关内容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和实施卫生监督的基本训练。2005年9月,卫生部举办了一次“公共卫生教育论坛”,来自卫生部、教育部、全国各地医学院校公共卫生学院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专家就公共卫生教育展开讨论,他们认为,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教育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日益矛盾,如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专业设置不能满足需求;师资构成不合理;公共卫生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等。全国有60多所高等院校开展了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本科教育,每年招生规模达到6000多人,但如果按照我国13亿人口去平均计算的话,仍然显得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十分紧缺。

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本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正处于改革与创新的探索阶段,为满足新时期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应充分开展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活动,深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主要用人单位,及时了解用人需求信息动态,对人才知识背景及结构的新要求。根据定期开展的社会需求调研,为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做到及时反馈,确立培养目标,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依据社会用人单位急需确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1.加强基础,拓宽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由于所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在掌握一般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厚基础、宽人文、宽专业、高能力”已成为新时期衡量公共卫生人才的标准。新时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拓宽知识领域,不仅包括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非专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心理、身体、人文素质等,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培养,不断拓宽知识面,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具备向多方面发展的潜力。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预防医学校内教学应该注重与校外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投身到人群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工作中去,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起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他

们具备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社区和农村宣讲课堂所学的疾病防治知识,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建立了分层次,多模块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中心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实验教学模块,即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卫生学实验教学、生物与微生物实验教学和管理学与社会医学实验教学,在各模块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相结合原则。基本实验注重学生的基础操作规范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型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型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课程内容

预防医学专业的教育应该走出学校,与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医院等机构密切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培养的人才能尽快地适应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的需要。例如,2008年,围绕汶川地震期间的公共卫生问题,我校邀请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徐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抗震救灾防疫报告会”,通过从灾区饮水问题、食品卫生检测、垃圾处理问题以及人群免疫接种等方面,介绍了灾区疾病防疫的工作流程和真实体会。不但提高了同学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外,而且学校还可以根据社会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条件,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及时融入到实际当中,增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合理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4.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如举办科研知识讲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申请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具备查阅科研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或调查表、进行预实验及独立撰写、发表科研论文的能力。另外,我校还创新性开展硕士研究生帮带本科生的开放科研实验,有效地促进了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科研交流。如2008年和2009年利用暑期开展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殖毒性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就是硕士研究生带领本科生进行动物灌胃、解剖、指标的检测等科研工作,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对本科生科研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校由学生独立撰写的科研调查报告《居民健康教育需求状况及干预效果》获2007年江苏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等奖,《艾滋病知晓状况与宣教效果研究》获三等奖,《江苏省丰县地氟病现况调查研究》获2008年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三等奖。

参考文献:

[1]傅华.预防医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侯淑军,王志玉,宋明洋.搭建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40-41.

[3]覃益敏,赖振屏.浅谈公共卫生教育状况和改革思路[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9):346-347.

[4]孙要武,祁艳波,董艳梅.创建实践平台培养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29(16):2017-2018.

[5]王英,崔春霞,谢竟芳.充分利用卫生防病一线资源培养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5(1):32-33.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社会医学(第二版龚幼龙主审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教研室编制 2004年12月

《社会医学》课程简介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他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本学科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交叉边缘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卫生服务等众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主要从社会角度研究与人群的生、老、病、死有关的社会医学问题,在生命的准备、生命的保护和提高生命质量三个不同阶段中研究社会因素发挥的综合作用,研究卫生保健和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依据,为保障人群健康制订相应的卫生目标、政策、策略与措施。社会医学运用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管理学、社会学和医学心理学及医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状况制订综合性卫生策略。其研究的内容有: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本学科主要的任务是: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3、发展区域卫生规划,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及求职方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及求职方向 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总体上来说,就是三大领域: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因为自己是预防医学领域的学生,所以想随便写两句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方向。 预防医学的就业前景,相比来说,可能要比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就业面广一些。而且就业后接触的行业领域要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丰富一些。预防专业的考研问题,其实并不像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那样必须化。因为不管任何学历的人,最终的目的还是就业。读书是手段,不是目的。 现在说说就业情况,当然了,下面列出的情况,都是在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背景,没人的情况下,完全凭借学历程度和自身能力找到的工作。 基础医学的本科生毕业,如果只是本科毕业,可能只能到一些研究所,高校,医药科研公司去做很简单的重复工作,毕竟上面有无数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海归压着,或者当医药代表。或者除非你在上大学时期,就准备出国深造,那么学基础的,本科毕业后,继续出国读硕士,博士的话,那是个很好的选择。 所以,基础的学生,很多都是7年制的,直接出来是硕士,或者就是本科毕业后不断的考硕,考博,然后出国,最后在国外继续迷茫。。。。 临床专业的学生,那就不用说了,如果只是本科毕业的话,除非你有关系,否则可能很难医院工作,除非是你愿意去乡镇的卫生院,区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以很多院校的专业设置,为了逃避这种情况,都纷纷将临床专业设置为7年制硕士。而你要想进区级医院,市级医院或者2甲以上医院的话,最起码是硕士,有的三级医院,起点都是博士,博士后,甚至是带项目的博士,毕竟,学临床专业的学生,基本上只能到医学从事医疗工作。离不开医院的工作环境。 而预防医学的学生,在不同的学历阶段,就业面是不一样的: 本科毕业,就是到区级,县级的CDC,或者卫生监督所,总体来说,工作相对算稳定,有保障,但是想有大发展的话,可能性不是很大。而且不会有特别高的收入。或者考卫生局的公务员,因为卫生行政部门,招录公务员,基本上只要学预防医学的,很少用到临床的和学基础的,因为卫生局需要的是有宏观,大卫生概念,人群健康整体概念的以学生,这是制定政策的基础。 硕士毕业:因为在硕士期间,你是做项目的,做科研课题的,也会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人。同时,你的专业背景,科研学习经历等等,可以去以下一些工作单位: 1,一些大型综合医院的预防保健科,病案统计科,信息统计科,也可以到医院的科研处,教育处等等,因为你有做项目,管理医疗项目的经历,有从事项目开发与监管的经历(不过,不是所有医学院校的预防专业研究生都如此的)。 2,可以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出版社,杂志社,从事医学出版物的编辑工作,如果能到核心期刊的出版社工作的话,待遇也很好的。 3,可以到高校,从事助教工作,不过,说实话,除非你硕士毕业时能留在你所念的学校的院系里,否则,如果是想进一所新的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话,基本要是博士为起点。但在高校收入不会很高,除非有一天,你成为研究生导师以后。 4,可以到一些与公共卫生相关的科研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像CDC,监督所,一些科研单位,同时,因为预防医学有很多分支,如果你是学毒理的,环境卫生的,食品卫生的,你或许可以去一些医药,食品安全的生物技术公司等,如果是学统计与流行病,慢性病,妇幼卫生的话,可能只能到一些科研单位和医疗单位。 5,同时,也可以考国家公务员,地方级的公务员等等,而且要考国家公务员的话,基本上都要求硕士为起点。卫生部和人口计生委,药监局,是作为医学生考国家公务员三个主要选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2篇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2篇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一、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2009年以来,我县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管理,召集相关部门制定了管理制度,并组织政府机关、各级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能够保障公共卫生服务顺利开展,惠及我县人民群众。但从财政管理的角度,对这一部分的资金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1.财政部门缺乏对资金的监管 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专项资金在每年年初时先拨付给卫生主管部门70%,再由卫生主管部门转拨给基层医疗机构,脱离了县级财政的监管。而在每年度的考核中,由于卫生部门是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服务考核的主要职能部门,因此其占有主动及主导地位,使得财政及审计部门对资金的监管缺乏力度,从而出现卫生部门挤占挪用资金、迟拨缓拨、超范围拨付等情况。另一方面,各级财政配套资金由于诸多原因导致不能及时到位,逐年拖后,影响了年度收支的准确核算,也使得县级监管难度加大。 2.资金核算方式不规范

资金在拨付方式和使用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统计核算要求,资金拨付时由于渠道多样化,没有专项账户进行收支结算,有些资金到位后基层单位并不明确资金名目,因此在使用中与其他拨入资金无区别,视同本单位正常经费支出核算,导致项目服务的资金收入、实际支出无法对应,部分项目由于内容类似还存在账目交叉重叠现象,影响了资金的有效监督。 3.年度考核流于形式,对次年预算意义不大 一方面由于财政拨款到位时间延迟,使得年度收支核算不准确,另外财政部门对项目的服务数量和质量缺乏了解,加上年度考核需多部门联动进行,因此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难以实施,对项目经费出现的资金结余如何处理、对服务单位第二年度的资金预算做何改动均缺乏完善的规定和指导。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在思想认识、决策制定及监管执行方面不能很好的协调,卫生部门以完成卫生体系建设和服务为指导思想,而财政部门的职责仅停留在预算拨款、有专户核算等方面,对资金的预算和实际使用并不关心。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工作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资金管理问题,相关部门还应提高认识,联合起来共同商讨制定新的方案,以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管理重点 为了避免多个部门同时管又无人管的现象,在资金管理上,应召集相关部门一起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责任,并建立交叉监管的机制。例如,卫生部门负责编制年度预算,制定

有关公共卫生毕业论文

有关公共卫生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以提升预防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导向,充分发挥“湖南省实验教 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优势,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探索如何提高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应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公共卫 生工作者。 关键词: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实验教学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当 今高度发展的交通流、信息流和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直是公共卫 生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1]。作为公共卫生重要且关键起始环节的公共卫生教育,理所当 然应有其新的发展需求。公共卫生教育唯有改革才能承载维护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目标所 赋予的历史使命。明确公共卫生教育领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公 共卫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公共卫生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核心能力 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以核心能力体系为基 础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基础[2]。传 统的“实验室+教师”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以及公共卫生核心能力难 以胜任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的挑战,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多途径、全方位开展“以 扩展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中心”的预防医学人才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势在必行[3]。预防医 学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知识、提升公共 卫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我院“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来,整合公共卫生学院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人员和机构,负责所有预防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先后被评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 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依据“以学生为本,突出能力,彰显个性,提高素质”的建设理念,现已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师资队伍精干、仪器设备精良、教学环 境友好、管理机制高效、教改成果显著、学科特色鲜明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4-6]。在此 基础上,研究如何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完善实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预 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进 行实验教学改革以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 1.打破学科界限。加强知识融合,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公共核心能力。预防医学是一门理论严谨、实践性强的学科。预防医学教育理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公 共卫生本科教育,培养“医学生+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懂医治又懂预防。在 重视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环境与人群健康”为主线,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 科间知识的融合,增加体现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实验内容,结 合教师正在开展的科研课题,强化整合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技术与方法、卫生监督程序、重 大疫情处置方法、健康教育、妇幼保健服务实施与评价、计划生育技术和卫生管理学、公 共关系与人际交流等内容,新增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 设计实验项目。例如,集贸市场蔬菜、水果、肉类食品营养与安全评价,学校卫生学评价,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取无菌纱布的正确方法是0.99分 A.用消毒的手指拿取纱布 B.戴手套拿取纱布 C.用无菌持物钳夹取纱布 D.用灭菌换药镊子夹取纱布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取无菌纱布的正确方法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纱布。 2、可能致肺癌的是0.99分 A.长期饮用含藻类毒素的地沟水或井水 B.长期接触石棉 C.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D.长期接触汞 E.长期接触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长期接触石棉可以物理刺激肺导致肺癌。 3、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的器材0.99分 A.灭菌剂或物理、化学灭菌方法 B.应用灭菌剂或高效消毒剂 C.应用物理灭菌方法 D.杀灭结核杆菌的消毒剂或中、低效消毒剂 E.杀灭细菌繁殖体的消毒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的器材时应用灭菌剂或高效消毒剂进行消毒。 4、传染病区使用的拖把0.99分 A.拖把应有明显的标记,严格分区使用 B.每次使用后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 C.先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适量倒在污染地面30min后,用拖把拖干净 D.拖把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洗干净,晾干备用 E.应先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水洗干净,然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悬挂晾干备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传染病区使用的拖把应先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水洗干净,然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悬挂晾干备用。 5、某工地食堂用餐后半小时左右,有多名工入口唇、指甲和全身皮肤出现发绀,并出现精神萎靡、头晕、头痛、乏力、心跳加速,有的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最大可能是0.99分 A.沙门菌中毒 B.大肠杆菌肠毒素中毒 C.亚硝酸盐中毒 D.四季豆中毒

社会医学(李鲁版) 总结

第一章概论 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社会医学的定义、研究内容 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基本理论 了解社会医学的发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的定义 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以制订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 2社会医学的性质 具有医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通过社会卫生调查——作出社会医学“诊断”——提出相应的社会医学“处方” 社会医学的具体任务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4、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 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4研究内容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5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次卫生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卫生革命(20世纪下半叶)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精神病等。 第三次卫生革命(20世纪70年代)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6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第二章医学模式 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医学模式的概念、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及其对医学实践的影响 熟悉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及健康观 了解医学模式的演变 1医学模式的概念(medical model) 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总体的特点和本质的概括。属于自然辩证法领域,以医学为对象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即按照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医学科学水平下,观察与处理医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小板 五项参数变化分析 姓名梁佩秋 指导教师朱春燕 二级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专业预防医学 年级2011级 学号2011115030 2016年5 月20 日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前言 (3) 材料与方法 (4) 结果 (6) 讨论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致谢 (13) 诚信声明 (14)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小板五项参数变化分析 学生:梁佩秋 指导教师:朱春燕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小板五项参数变化。方法以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收集并分析孕妇的孕周、年龄、血小板五项参数等,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40例,正常妊娠孕妇253例。孕中期妊娠期糖尿孕妇组较正常妊娠孕妇组的PDW降低、PCT 升高;孕晚期妊娠期糖尿孕妇组较正常妊娠孕妇组的PDW、MPV、P-LCR升高,PC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检测对GDM的预防及早期诊疗有价值。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血小板五项参数;早期诊断

The Changes of Platelet Five Parameters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hange of platelet five parameters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Method 40 pregnancie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and 253 normal pregnancies between November 2011 and December 2012 were studied at Guangzhou Women and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Result The PDW is lower and the PCT is higher in GDM than they are in normal pregnancies in the second-trimester.The PDW,MPV and P-LCR is high and the PCT is lower in GDM than they are in normal pregnancies in the third-trimester.Conclusion The platelet five parameters is useful to GDM preven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its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platelet five parameters; early diagnosis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本科生专业培养计划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各项工作的高级公共卫生专门人才。(二)总体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和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疾病控制中心、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监测、社区医疗等机构从事预防、卫生管理、保健工作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2014年预防医学专业社会医学结业试卷

《社会医学》考试题 年级: 2011 专业:预防医学 考试时间: 2014年 月 日 一、单选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5题×1分/题=15分) 1.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B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C 研究解决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医疗技术措施 D 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社会性策略与措施 E 以上全是 2. 按现代医学模式的观念,影响人类健康最大的因素是(B ) A.环境因素 B.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C.生物遗传因素 D.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E.以上都不是 3.积极的健康观,是在——基础上产生的( E) A.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B.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C.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 社会文化影响健康的途径不包括:(C ) A.教育 B.风俗习惯 C.生产力水平 D.宗教信仰 E.亚文化 5.下列哪个指标是反映医疗服务利用的指标(A ) A.住院率 B.两周患病率 C.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 D.两周休工率 E.慢性病患病率 6.开放式问题的优点是(D ) A.资料易于统计整理分析 B.问卷回收率高 C.节省时间 D.回答者可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E.拒答率低 7. 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方法的是(D )

A.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偶遇抽样 E.单纯随机抽样 8.下列有关定性研究的描述,正确的是(D ) A.注重事物的结果,而不是事物的过程 B.往往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选择研究对象 C.常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研究结果 D.结论一般不能外推 E.不适用于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 9. 为了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行动纲领中不包括(E) A. 与贫困作斗争 B. 在所有的环境中促进健康 C. 部门协调 D. 将卫生列入可持续发展规划 E. 加快建立市场经济的卫生服务体系 10.下列不属于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的是(D) A.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B.科学组织卫生服务 C.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2019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有哪些专业

2019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有哪些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简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 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的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 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实践水平、创新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应用 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 论知识和防疫工作的基本水平;掌握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 食品实行卫生监督的基本水平;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 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基本水平;熟 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 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熟悉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 工作水平。本科毕业时,如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可授予医学 学士学位。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简介: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营养 成分(包括营养素、非营养素、抗营养素等成分)在机体里分布、运输、消化、代谢等方面的一门学科。 通过专业四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营养学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毕业生能够成为 从事人群的营养指导、保健和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防病治病、医院 临床营养治疗和指导食品配制的高级营养专业人才。就业单位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宾馆、医院营养科、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各级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管理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和卫生管理机构等。 妇幼保健医学专业简介: 妇幼保健医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妇幼保健基础医学知识,具备基 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方面的基本技能,能通过国家执业医师 资格考试,能在基层从事妇幼保健和妇产科、儿科常见病的防治,具 有初步处理妇产科急诊、产科大出血及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的水平,也能在妇幼保健业务及行政部门从事临床、预防、科研、管理等方面 工作的医学高级妇幼保健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疾病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及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

学校代码:XXXX 学号:XXXXXXX 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A case-control study on the risk factor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in woman 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姓名:XXX 专业:预防医学 指导老师:XXX 研究起止日期:20XX年X月至20XX年XX月 二OXX年X月 目录 1、中文摘要 (3) 2、英文摘要 (4) 3、正文 (1)背景介绍 (5) (2)调查内容和方法 (7) (3)结果 (8) (4)讨论 (14) 4、参考文献 (17) 5、致谢 (19) 6、综述 (20) 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女性人群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 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生化检测等方法收集暴露因素,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影响因素。 结果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有:肥胖(BMI≥24 kg/m2)、食用油炸食品、食用烟熏、腊味食品、食 用腌晒、盐渍食品、应酬频率、近五年体重的变化、既往病毒性肝炎史、高血压 疾病史、高血脂疾病史;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肥胖(BMI≥24 kg/m2)、不清楚既往病毒性肝炎史、不吃油炸食品、高 血压疾病史、高血脂疾病史,其中肥胖BMI≥24 kg/m2(OR=4.084,95%CI=1.927~8.658)、不清楚既往病毒性肝炎史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相关专业介绍及院校推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相关专业介绍及院校推荐 公共医学与预防医学类,下属五个相关专业: 专业简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是医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主要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统计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心理学以及化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时间和地域分布的规律,同时探究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该专业通过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塑造能够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领域为国民守住健康第一道防线的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 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少儿卫生学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介绍 一、预防医学 基本情况 预防医学在大学里学习的课程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加上预防医学专业的核心内容。与其他医学专业不同的是,预防医学会学习大量数据统计软件。对生物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方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就业情况

预防医学的学生就业前景广阔,体制内和体制外皆有较好的出路。传统就业方向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入医院的话基本不涉及临床,加班值夜相对较少,与临床医生相比较为轻松。随着信息和技术的发展,预防医学的学生也完全可以凭借医学数据统计的优势进入医药企业做医药代表、CRA/CRO、卫生统计师等。当然,想要得到较高的薪酬还是需要考研甚至考博。 二、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基本情况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营养成分在机体里分布、运输、消化、代谢等方面的一门学科。主要课程包括基本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自身的专业课程以及食品方面的桥梁课,有的学校还会提供中医相关的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学,中医药膳学,中医饮食与营养等。该专业对生物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营养与食品卫生方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就业情况 不论在我国还是欧美,营养学都成了一个很热门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觉醒,高品质的生活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与之相关的学科也顺势发展和繁荣,营养学专业前途比较光明,但也有营养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问题存在。 这个专业出来的学生可以进入食品公司如雀巢、中粮等做食品开发、品控、营养咨询;在医院营养科从事营养技师、在健身美容体检等行业做营养顾问;此外,营养编辑、营养相关的新媒体运营等也可以考虑,都比较喜欢有专业背景的人才。 三、妇幼保健医学 基本情况 根据妇女和儿童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危害妇女儿童身体健康与心理卫生的各种疾病和因素,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健康保护和健康防治,以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健康水平的学科。开设课程同样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关课程以及妇幼保健医学的专业课程。该专业对生物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妇幼卫生及保健方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就业情况 由于只能考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证,没有处方权,所以不能成为妇科和儿科的医生。毕业后可进入妇幼保健院做群体保健管理。但是目前妇幼保健医学认知度不高,与临床医生相比基本功不够强,进入妇幼保健院也竞争激烈,建议有资源的学生尝试一下。 四、卫生监督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简介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英文)名称: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一、学科概况 公共卫生是非医学领域和范畴,目标旨在通过公共政策的形成、法律法规的保证,创造一个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的环境,以达到保护、改善公众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而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领域与范畴,关注人群的健康、疾病发生及其影响因素,通过五大卫生和监督监测等手段进行人群健康的保护,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前者强调宏观政策形成和社会支持环境,后者强调卫生技术手段干预。 公共卫生起源于城市的出现,但在几千年中有关公共卫生的知识处于经验层次。自17世纪和18世纪,为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在已经积累的知识基础上,公共卫生进入科学的定量研究阶段,学科开始形成。17世纪John Graunt进行了死亡分布及其规律性的研究,18世纪Pierre Charles Alexandre Louis和William Farr提出一系列流行病学重要概念并将统计学引入公共卫生学;1796年Edward Jenner发明牛痘接种预防天花,使传染性疾病的主动免疫预防走上科学轨道;1848-1854年John Snow对伦敦霍乱流行的调查分析,形成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学基石。同时期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和测量技术的进步使关于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也进入迅速发展阶段,Ramazzini报道了矽肺病、铅中毒等,Pott报道了多环芳烃致癌的因果关系,Bernard研究了CO中毒机制,并与Magendie 和Orfila一道奠定了职业毒理学基础;在对食物与人体的化学组成的

预防医学课题设计计划书

预防医学自学考试课题设计 某乡高血压患病现况调查分析及慢病管理服务策略 学员:准考证号: [目的和意义]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血压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的重点疾病。为有效开展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了解城乡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和生活方式健康素养,提倡科学的饮食生活方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该辖区高血压患病人数多,管理难度大,农民人群文化程度低,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生活方式不科学。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健康促进,提倡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数据来源于*乡2010年6月至7月35岁以上人群的的健康体检资料。选择该乡辖区内35岁以上村民做为调查对象,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体检、高血压患病率现况调查分析统计,并进行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调查(遗传因素、超重与肥胖、吸烟与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主动测血压、服药规律),提出相应的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服务策略(及时筛查高血压患者、成立专职慢病管理团队、血压控制目标值、降压药治疗对象、分类干预、改善生活行为、健康教育)。 2、方法及判断标准:

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标准,使用经县计量局检验校正调试的水银柱血压计。高血压诊断主要根据所测量的血压值,采用经核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必要时还测平卧位和站立位血压。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高血压新发病例判定标准:既往无高血压病只,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3、统计分析具体措施: (1)统计2010年6月至7月*乡35岁以上目标人群高血压患病 率。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2)用两样本率比较的方法,统计分析男女性别高血压患病率是否不同。(3)进行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统计分析。 [时间安排] (1)2011年10月查找*乡2010年6月至7月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资料,按课题设计的研究方法统计高血压患病率、进行男女患病率比较、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2)2011年11月查阅文献,将数据整理分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假设检验。 (3)2011年11月论文撰写。 (4)2011年12月提交毕业论文。

浅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联系

浅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联系论文摘要:就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目的而言,二者存在极大的相似性,二者都是从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出发,采取有关措施予以集中防治,旨在通过高强度的防护工作,减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虽然在日常工作中,内容与形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公共卫生需要统筹各项工作,其工作复杂性会相对较大,而预防医学则涉及更多的专业性知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大,但是二者相辅相成,兼容并济,才能切实完善公共卫生行业,并且为广大公众提供更为有效的健康环境。本文中,笔者则主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联系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旨在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建议,以此完善其工作水平,进而为公众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公共环境。 关键词:公共卫生,预防医学 联系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1],对自身健康质量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2,3],这不仅给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要求,也使得公共卫生服务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而为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就应该理清公共服务与预防医学及其他交叉学科的关系,明确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与形式,从本质上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为公众带来更为有效的卫生安全保障。 1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公共卫生服务是临床医学中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4],是通过评价医疗服务、落实医疗政策、完善保障措施等方法,来切实促进公众身心健

康的服务模式。具体来说,公共卫生就是通过细化相关监测指标,对医疗机构、各级卫生组织进行综合考评,监督其工作,促进其进步的有效途径。而且近些年,国家也对公共卫生服务给予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不断深化公共卫生服务理念,并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法规,杜绝形式主义,以真抓实干的作风贯彻了服务于民的工作信仰,而且不断健全相关体制,使得公共卫生服务可以有序开展,极大的解决了公众的健康问题。 但是就历史与现实来看,并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改革,也不会有一劳永逸的进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进程也将始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因此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重大传染疾病仍然是威胁公众健康安全的首要问题,在今后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共卫生服务也应该以此为重点,加强防控,来降低其危害性;比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还很薄弱,并未形成统一的联动机制,出现问题后不同管理部门仍然存在推诿责任的现象,使得应急处理效力较低,不能妥善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对薄弱,财政投入、人力投入相对欠缺等。 2预防医学的内涵及特点分析 预防医学同样是临床医学重要学科之一,其可谓是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预防医学主要以环境、人群和健康为基点,并通过基础科学、环境卫生学、临床医学的理论研究结果,来探究环境因素与人类健康的细微联接,从而将其适用于人类,来找寻相关疾病的防治规律,秉持预防为主的理念,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与进步。

社会医学

1、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社会卫生状况、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三个层面。 2、社会医学的产生使预防医学从传统的_生物医学_扩大到_社会预防_,学科更有生命力。 3、1848年,_盖林(Guerin)_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 4、不属于社会医学研究内容的是( E ) A.卫生服务状况 B.卫生行为 C.社会卫生政策 D.社会危险因素E.临床诊治方法5、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B.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C.卫生政策制定 D.社会发展规律 E.个人卫生状况 6、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人群是( B ) A.患者人群 B.全体居民 C.社区中的疾病群体 D.潜在的患者人群 E.传染病人群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任务是_控制烈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_;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任务是_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_。 8、健康不再是“没有疾病”,而是_身体_、_心理以及社会适应_、_完满状态_的统一。 9、医学模式的特点是_社会性、普遍性、广泛性、渐进性_。 10、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科学家是( C ) A.培根 B.希波克拉底 C.恩格尔 D.魏尔啸 E.笛卡尔 11、现代医学占统治地位的医学模式仍然是( D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机械论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2、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最根本的措施是( D ) A.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 B.深化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C.改善康复治疗条件,防患于未然 D.动员全社会参与,防患于未然 E.加强临床监测技术,引进先进治疗 13、婴儿死亡率是一个敏感、综合的指标,不仅直接反映影响_婴儿健康__的卫生问题,而且也反映_母亲的健康状况_、产前和产后的_保健水平_以及婴儿保健水平和环境卫生状况等。 14、卫生服务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服务的_需要量_、_利用率_和_卫生资源_等方面的内容。

中医全科预防医学试题2

中医全科预防医学试题2 A型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第二次卫生革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传染性疾病 B.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 意外伤害 D. 营养不良性疾病 2、下列哪项不符合WHO的健康定义[ ] A. 健康是一种状态 B. 疾病与健康是共存的 C. 健康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性 D. 健康等于没有疾病 3、下列哪项属于临床预防中的二级预防[ ] A. 免疫接种 B. 病例发现 C. 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 D. 防止残疾 4、下列冠心病干预措施,哪项属于第一级预防?[ ] A.冠心病普查 B.低脂饮食 C.冠心病高危人群筛查 D.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评价 5、促使青少年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最适宜场所是[ ] A.家庭 B.学校 C.社区 D.社会 6、比较某市各区、县肝炎患病率的情况,宜绘制[ ] A. 线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 直方图 D. 直条图 7、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小时所选用的指标是[ ] A. 变异系数 B. 样本标准差 C. 标准误 D. 全距 8、要减小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 A. 遵循随机化原则 B. 增加样本含量 C. 计算变异系数 D. 减少样本含量 9、描述计数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 A. 平均数 B. 相对数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10、下列哪个P值通常推论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 A.P>0.1 B.P>0.05 C.P<0.1 D.P≤0.05 11、某年某地6岁男孩的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是115.0cm,标准差为10cm[ ] A.5%的男孩身高大于95cm B.5%的男孩身高小于105cm C.2.5%的男孩身高大于134.6cm D.2.5%的男孩身高大于125cm 12、三样本均数比较应选用何种方法[ ] A.t检验 B.正态检验 C.F检验D.卡方检验 13、两总体均数比较,可做[ ] A.t检验 B.u检验 C.t检验和u检验 D.不必做检验 14、在使用相对数时,容易犯的错误是[ ]

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公共卫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坚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具有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严谨,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学习,积极进取。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健康的体格与心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用能力等。 (二)专业知识要求 具有雄厚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能较好的掌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政策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特殊疾病防治研究所(院)、妇幼保健院(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和相关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三)工作技能要求 掌握常见的预防医学实验研究、现场调查研究以及资料处理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熟悉课题设计与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具有从事调查、分析和处理公共卫生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主干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临床实习、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社区预防保健实践、专题实习、基地实习等。 特色课程: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等。 四、毕业合格标准 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课程学习,最低修满270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毕业论文答辩与毕业实习考核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五、学制与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