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 电和磁 2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电和磁 2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电和磁 2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和磁 2教案教科版

1、电和磁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教学准备:第一组: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指南针第二组:长约150厘米的绝缘导线、胶带纸、小刀。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讨论影响指南针偏转的因素

1、不碰指南针你有办法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吗?为什么它会影响指南针?(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

2、归纳:磁铁和铁(补充镍、钴)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了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你们猜指南针怎样了呢?

1、介绍实验方法:首先要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基本电路,先试一试灯泡会不会亮,然后双手拿住长一些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观察:

A、通电流之前,小磁针有没有变化?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没有变化?断开电流后又怎样了?

B、试试导线其他不同的放法,观察现象有什么不同?

2、生分组实验。

3、织汇报

XXXXX: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导线不同的放法,现象有什么不同?

4、结: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小磁针发生了偏转现象。

三、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1有心的奥斯特在发现磁针微微转动了一下后喜出望外。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很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奥斯特的脑中却产生了一大堆问题,你现在是不是也有很多的问题啊?

2、理并指向关键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呢?”(分组讨论)

3、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两个层次分析引导:①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肯定下来)导线中有电流就偏转,断开没有电流就复位,说明磁针偏转肯定与电流有关。通电之前磁针没有偏转,而且导线是铜的,磁铁也不会吸引铜,所以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②电流是如何使小磁针

偏转的?是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只作讨论,不下结论)(磁性)电流直接磁针偏转辩论:“是电流产生了磁性间接干扰了指南针,还是电流的直接作用使小磁针偏转呢?”“如果是间接作用,电流最有可能转变成了什么?”预设理由:

A、铁和铁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不是铁的原因那可能是磁性的原因了;

B、能够转化成其他的能量(电--热、电--光等),难道就不能产生磁性吗!

4、小结:可以肯定磁针偏转与电流有关,而且通电导线周围很有可能产生了磁场,干扰了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但也不排除电流的直接作用,这还须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四、如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㈠利用短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1、实验中小磁针的偏转角度很小,你有办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一些吗?预设学生的想法:

A、电池多用几节;

B、加粗导线;

C、去掉绝缘外皮;

D、多几根(电流方向一致)导线一起靠近等。

2、从多用几节电池引导到利用电路短路加强电流的方法,并讲解实验方法。要点:拿掉小灯泡保留开关,做到一切准备好之后再通电,开关做到一触即放。

3、学生做利用短路使磁针偏转更明显的实验。

4、小结:加大电流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㈡利用线圈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我们还猜测哪些方法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呢?

1、把多根(电流方向一致)导线一起靠近指南针的方法,会不会磁针偏转更明显呢?有没有道理差不多,但做起来更简单的方法?

2、讲授绕线圈的方法与实验方法。(不使用短路的方法)观察: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线圈与一根导线相比哪个使磁针偏转更大?

B、试试线圈的各种放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提示:上方下方、平放竖起、指南针套在线圈里面等)

3、学生实验。

4、组织汇报

5、小结:线圈越多小磁针偏转角度越大。

六年级科学上册 电能和能量教案 教科版

电能和能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2.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2.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铁丝 2.教师准备:电扇、电灯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可以产生磁,小电动机的转动就利用到了这个原理,那么在生活中电还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 2.看来“电”的能力很强啊!我们把电的这种能力叫做电能。(板书:电能)在生活中还有像电能这样可以使不同的物体“工作”起来的能量吗?(板书:能量) 二、电能和其他能量 1.打开书P60,阅读内容,提出问题。 (1)蒸汽火车利用了热能 (2)风车利用了风能 (3)激光和声音详见书上的解释 2.你还知道哪些能量形式? 3.有没有能量可以被储存起来的?举例说明。 4.人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哪来? 三、电能的转化 1.教室里有电灯和电扇,它们有一个统称叫做“用电器”。谁来说一说,它们用电能干了什么?

电进入到它们的身体里后,变成了什么? 2.在我们的家庭里还有很多这样的“用电器”,请大家讨论一下它们把电变成了什么?并填写在表格里。 3.电能经过用电器之后,可以被转变为风能、热能、光能……等等,这说明“用电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电能转化器”。 4.电能通过用电器可以转化成其他的能量形式,那么像光能、热能也能这样转化吗? 5.拿出自备的铁丝,反复的弯折铁丝的一个位置,然后用手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6.观察教材P62图画,分析这里是什么能量之间的转化? 7.在P62最下方图画中连线,表现出能量之间的转化。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电和磁教科版课后练习一百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电和磁教科版课后练习一百 第1题【单选题】 选择题。 如图所示,将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向线圈的中心靠近时,指针偏转的角度(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下列情况中,不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是( )。 A、用电池靠近指南针 B、用磁铁靠近指南针 C、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 小明在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指针偏转”的实验时,发现指南针的指针没有发生偏转,原因可能是( )。 A、小灯泡与导线接触不良 B、小灯泡被短路 C、指南针离导线太近了 在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指针偏转”的实验时,如果发现导线过热,( )。 A、我们应该立即断开电路

B、我们不必惊慌,这是正常现象 C、我们应在导线上浇些凉水来降温 一根长直导线在靠近一个原来静止的小磁针的过程中,( )。 A、如果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一定有电流通过 B、如果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不一定有电流通过 C、如果小磁针不动,导线一定没有电流通过 在做通电导线产生磁性的实验中,( )会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A、在电路中连接小灯泡 B、使电路短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用完的废电池,一点用都没有。(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电可以生磁。(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电路短路时通电时间不能过长。(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做电和磁的实验时,为了让小磁针偏转明显,可以把导线绕成线圈。(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判断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教案

六 年 级 下 册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地球的卫星----- 月球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8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 (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一一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一一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一一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

六年级科学上册 电和磁教案 教科版

电和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板书课题:电和磁)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 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请你们先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2. 学生活动 3. 当时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4. 学生活动 5. 有什么发现?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解释? 6. 通过短路的方式,你们会看到更加明显的现象。再试试。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1. 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现什么? 2. 学生活动 3. 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

4. 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5. 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滑轮组》教案

6.滑轮组 【教材简析】 在本单元第五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有关知识,本课将专门引导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滑轮组”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通过图片或视频观察建筑工地上的吊车、起重车等发现起重机上有许多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组合起来使用。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要思考这些滑轮组有什么作用,需要在课堂上组装一些滑轮组,来模拟研究滑轮组的作用。滑轮的组装有两种方法,这里不强调方法的不同,也不需要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省力。为避免出现用力方向与重物上升方向一致而不便学生解释的现象,老师可以示范在定滑轮上固定线的方法组装滑轮组。当学生组装好滑轮组后,首先测试用一个钩码作为重物,直接提起需要多大的力,然后再测试用滑轮组提起需要多大的力,并记录下来。随后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使用测力计进行测量,记录下每次的测量数据。通过分析实验获得的几组数据,发现用力大小与滑轮组的结构的关系。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滑轮数量,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呢?这一问题将学生对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引向深入。 采用游戏的方式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游戏中进行体验。分析游戏和滑轮组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到滑轮组的组数(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1组)越多,就越省力。这也是起重机能够吊起很重的物体的原因。 【学情分析】 在前一课学生认识并研究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这一课学生将通过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认识滑轮组,并亲手组装滑轮组,进行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实验。将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是生活中常用的省力机械。学生在前一课学习的基础上也可能已经作出滑轮组更省力的推测,组装一个滑轮组并进行实验验证,感受机械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是有基础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2.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科学探究目标

电 和 磁 教案

《电和磁》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使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实验讨论和设计(短路;用通电线圈代替通电直导线)。 2、教学难点: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观察和解释。 【教学准备】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指南针、线圈、条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1)引言 这节课我们开始能量这一单元的学习,生活当中我们用到最多的就是电能。但是在100多年前,电与人类的生活是完全无关的,电只用于实验中。直到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才为人类使用电打开了大门。奥斯特到底做了什么实验,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实验呢?今天这节课呀,我们也来体验体验奥斯特当时的情境。 2)复习能使小灯泡发亮的实验 复习电路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说出是电能使小灯泡发亮。 (设计意图:复习电能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引出“电”。) 3)磁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实验 设计意图:1.复习回顾磁铁的特点;2.磁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但指南针发生偏转并不一定是磁引起的。 2、研究过程

1)提出研究问题:“电”和“磁”之间有联系吗? 师:我们通过复习知道了电能使小灯泡发光,磁铁具有磁性,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那么电和磁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也就是说“磁能产生电吗?”或者说“电能产生磁吗?” 师:谁来猜测一下,电和磁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生:(猜测,说理由) 设计意图:提出研究的问题,明确怎样才能说电和磁之间有联系 2)探究电能否产生磁(重点) 师:我们先来找一找电能否产生磁的证据,接下来请同学来说一下你们的实验计划(研究的问题、猜测、器材、实验方法) 小组讨论,探讨计划并且汇报 方法: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指针指的方向一致。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什么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针有什么变化?反复做几次,结果怎样? 教师演示,学生再操作。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电能产生磁。 3)探究有什么方法能使指南针偏转现象更明显(重点) 师:刚才我们的指南针偏转都不怎么明显,那想办法,怎么样才能使指南针偏转明显点呢? (引导学生从电流角度思考引出“短路”) 提示: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学生操作,交流发现。 师:发现这样对电池损耗很大,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引出学生说出把导线缠成线圈,演示缠成线圈的方法。 师:给线圈通上电流,线圈会产生磁性吗?线圈怎样放置,指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学生实验并进行汇报。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电和磁教科版课后练习第七十五篇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电和磁教科版课后练习第七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选择题。 如图所示,将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向线圈的中心靠近时,指针偏转的角度(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下列情况中,不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是( )。 A、用电池靠近指南针 B、用磁铁靠近指南针 C、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 小明在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指针偏转”的实验时,发现指南针的指针没有发生偏转,原因可能是( )。 A、小灯泡与导线接触不良 B、小灯泡被短路

C、指南针离导线太近了 在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指针偏转”的实验时,如果发现导线过热,( )。 A、我们应该立即断开电路 B、我们不必惊慌,这是正常现象 C、我们应在导线上浇些凉水来降温 一根长直导线在靠近一个原来静止的小磁针的过程中,( )。 A、如果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一定有电流通过 B、如果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不一定有电流通过 C、如果小磁针不动,导线一定没有电流通过 在做通电导线产生磁性的实验中,( )会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A、在电路中连接小灯泡 B、使电路短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电路短路时通电时间不能过长。(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电路短路,电池也不会很快发热,不会坏。(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判断题。 因为电路短路,电流会很强,会把电能很快耗完,甚至产生危险,所以要尽快断开。 A、正确

B、错误 通电导线附近的指南针指针偏转了,这是因为导线中的金属和指针相互吸引。 A、正确 B、错误 通电导线产生的磁性与距离导线的远近无关。 A、正确 B、错误 电池周围和导体周围肯定存在电磁场。 A、正确 B、错误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和磁》应用教案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教学课题:电和磁 教材分析:《电和磁》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六年级课本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通过简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为问题提出了这节课要重新做科学家做过的实验。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按照当时奥斯特所做的实验让学生亲历去操作实验。分四层:1、复习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2、在简单电路中,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通上电看指南针的磁针有什么变化。3、在电路短路中指南针的磁针会有什么大的变化。4、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让学生分析总结出电流能产生磁性。第三部分是指导学生制作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分两个层次。1、做一个线圈靠近指南针,通上电看磁针有什么变化。2、用线圈和指南针做一个检测器来检验废电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 【教学重点】认识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 教学方法:谈话、观察、实验、探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开课件)谈话: 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板书课题:电和磁)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 老师谈话导入:实验演示磁铁或铁靠近指南针时发生的现象。 2. 学生活动。老师分组指导。 3. (学生观看课件)师引导:用导线靠近小磁针时会出现什么现象?提出问题: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4. 学生活动。老师分组指导。 5、(学生观看课件)介绍如何组装一个完整的电路图,用有电流流过的导线放在小磁针上面,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思考: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 6. 老师引导:有什么发现?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解释? 学生汇报。 7. 老师引导:你们刚才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能想到其他明显的做法吗? 学生汇报。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1.制作一个线圈,让电流通过线圈,将线圈放在指南针的上面,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2、线圈怎么放置,磁针偏转的角度大些? 学生观看课件。 老师讲解注意事项: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看到实验现象,就要马上断开电路,以免电池消耗太快,影响实验结果。线圈可以采用平放和竖放等方式,磁针可以放在线圈里面,也可以放在前后左右等位置,观察哪一种方法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3、学生活动。老师分组指导。 4、学生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 5、. 老师小结: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6、. 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 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 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课前准备: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 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课时安排:1课时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 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 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 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 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 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反思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和磁》教案精编版

祥芝镇2013年小学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电和磁》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紫湖小学蔡燕瑜 指导教师紫湖小学蔡美霜、蔡燕瑜 一、教材分析 本课先用一段话告诉学生,科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实验。他发现了什么呢?书中没有说出来,这是为引起学生兴趣,自己来做实验发现。 第一部分: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学生学过的磁铁的知识、简单电路的知识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开始让学生组装电路,回忆电流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指南针指南北的性质。 通电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教科书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先用小灯泡电路中的长导线做实验,再用去掉了小灯泡的电路(短路状态)中的长导线做实验。第一步是正常的电路,实验现象不会很显著,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多探索一会儿。第二步用的是短路大电流,现象非常明显,但只能在老师带领下做一两次。这样安排注重的不是只让学生看到现象而是经历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第一步探究中有机会发现更多相关的现象,把前后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作比较,能初步意识到电流大小对磁力大小的影响。把非正常短路电路作为特例处理也是恰当的。 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教科书要求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最后归纳出只能是电流产生了磁性。 第二部分: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教科书插图呈现了做线圈的方法。在三根手指上绕线圈,线圈大小能套在一般大小的指南针盒上,大约要绕10圈,用一节电池效果已经不错。让学生在实验中试一试,会发现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目录 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Array 2、杠杆的科学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轮轴的秘密 5、定滑轮和动滑轮 6、滑轮组 7、斜面的作用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形状与结构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 6、建高塔 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 能量 1、电和磁 2、电磁铁 3、电磁铁的磁力(一) 4、电磁铁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电动机 6、电能和能量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 第一课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 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 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 质的重要, 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准备2节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长导线一个、胶带纸、小刀、指南针。 教师准备:条形磁铁一个, 大指南针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出示指南针,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指南针)师:指南针的指针是用什么做的?(磁铁)指针指向什么方向?师:在不用手碰指南针的情况下, 你能用什么办法是指南针动起来?同学上讲台验证。 2、师:条形磁铁有南北极吗?你有办法知道这个条形磁铁的南北极吗?学生回答并上台验证。并引出磁铁的性质。 3、归纳:磁铁的磁性能影响指南针, 使它发生偏转。刚才的小实验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磁现象。(板书:磁)1820 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 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个发现, 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奥斯特到底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大家想知道吗?我们也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好吗?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大家看老师手上的小灯泡, 你能用手中的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介绍所需的材料。 请两位学生到展示台,其余小组进行组装, 教师巡视。 2、请同学说一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板书: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电能和

电能和能量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试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分析常见的能量转化的例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能量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教学准备】: 课件、记录表、火柴、自制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请你们调查家里的家用电器有哪些,你们完成了吗?谁来说一说?我再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们家里面有哪些家用电器? 二、探究活动 1、认识电能

看来同学们家里的家用电器可真多啊!要想我们的家用电器工作起来还需要什么呢?对,有了电我们的家用电器就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了。科学家认为一种物质能做某些事情或某种工作,它就具有能量(板书:能量)。在这里,电能使风扇动起来,使电视发光发声,使电水壶发热等等,电就具有能量,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2、认识其他能量 能量还有其它的形式吗? ] 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蒸汽机车烧煤产生的热使水变成水蒸汽,推动机车前进。 这说明热也具有能量,我们把它叫做热能(板书:热能)。 太阳光也具有能量,他能够照明,促进植物的生长,激光具有很大的能量,它能够打孔或切割各种材料,光具有的能量,我们叫它光能(板书:光能)。 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例如:运动的汽车能运送物质,运动的铁球能把地面咂一个坑,流动的水能够推动水车,风能够带动风车转动;人动手可以开关电灯等。所以,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板书:动能)。 刚才老师动手开关电灯,我们甚至可以不动手也可以开关电灯,例如:(演示声控开关),刚才是声音帮我打开了电灯,说明声音也具有能量,叫声能(板书:声能)。 有的物体里悄悄地储存着能量,例如要想汽车动起来,我们必须给它加上什么?说明我们的汽油里储存着能量,刚才老师做了这么多的动作,哪里来的能量?对了,食物里也储存着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任何物质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3、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和磁》公开课教案

1、电和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探究使指南针指针 发生更大偏转的方法。b5E2RGbCAP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 【教学重点】如何使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实验讨论和设计(用短路、用通电线圈代替 通电直导线)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p1EanqFDPw 【教学难点】对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指南针 老师准备:老师除了一套学生用的器材外,增加条形磁铁一块,铁钉一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引出问题 1、投影出示指南针, 你有什么方法让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 (用磁铁和铁,分别请学生上台演示验证,并说说其中的原因) 2、教师出示一根导线,问:你们觉得这根导线会使磁针偏转吗? 3、教师演示。 4、如果把这根导线通上电又会怎样呢?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教师分发小组实验材料,要求学生组装一个电路,使导线通上电。 2、教师分发指南针,指导学生做小灯泡电路使指针偏转的实验(课件:实验要求) 3、说说你们小组在刚才的实验中有什么发现或者疑问? 4、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5、教师出示课件:提醒学生短路电路通电时间不能长 6、说说你们小组在实验中又有什么发现? 7、师:刚才我们都看到了通电直导线能使指南针指针发生偏转的现象,其实在 1820 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 就已经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DXDiTa9E3d 当时奥斯特的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大问号,那么现在的你看到这一现象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1、 师: 刚才我们用短路增加电流的方法使指针偏转更明显, 那么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让指针偏转更明显吗? 2、教师可以从刚才电路中用的是一根导线来引导学生想到用多根导线,从而引出做线圈的这种方法。 3、指导学生做一个线圈,学生用通电线圈做实验(课件:给线圈通上电流,线圈会产生磁性吗?线圈怎么 放,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RTCrpUDGiT 4、说说你们小组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和想法? 四、知识运用(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1、教师出示一节废电池,师:这是一节废电池 ,你们觉得里面还有电吗? 2、师:那用什么方法来检测?怎么检测? 五、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对于“电和磁”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1-1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和磁》应用教案精编版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和磁》应用教案精编版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教学课题:电和磁 教材分析:《电和磁》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六年级课本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通过简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为问题提出了这节课要重新做科学家做过的实验。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按照当时奥斯特所做的实验让学生亲历去操作实验。分四层:1、复习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2、在简单电路中,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通上电看指南针的磁针有什么变化。 3、在电路短路中指南针的磁针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4、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让学生分析总结出电流能产生磁性。第三部分是指导学生制作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分两个层次。1、做一个线圈靠近指南针,通上电看磁针有什么变化。2、用线圈和指南针做一个检测器来检验废电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 【教学重点】认识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 教学方法:谈话、观察、实验、探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开课件)谈话: 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板书课题:电和磁)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 老师谈话导入:实验演示磁铁或铁靠近指南针时发生的现象。 2. 学生活动。老师分组指导。 3. (学生观看课件)师引导:用导线靠近小磁针时会出现什么现象?提出问题: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4. 学生活动。老师分组指导。 5、(学生观看课件)介绍如何组装一个完整的电路图,用有电流流过的导线放在小磁针上面,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思考: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 6. 老师引导:有什么发现?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解释?

六年级科学上册 电和磁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和磁教案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板书课题:电和磁)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请你们先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2、学生活动 3、当时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4、学生活动 5、有什么发现?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解释? 6、通过短路的方式,你们会看到更加明显的现象。再试试。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1、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现什么? 2、学生活动 3、汇报 XXXXX: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 4、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5、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和磁》教学设计与反思

《电和磁》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 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 本课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完整的电路,短路的电路,又到完整的电路这样一个组装过程。这里面就涉及到学生对连接电路是否熟练、实验器材是否有问题、接触是否良好等诸多问题,所以在学生操作一块,我力求避免与本课无关的因素而产生的干扰,以引导学生思维的交流为串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们是在探究,而不是在重复奥斯特的实验,不是在老师安排下完成一个一个的实验。我的教学安排以书本的教学模块进行,第一步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电流能产生磁;第二步用短路的方式提高实验的明显程度;第三步引导学生用线圈和指针的摆放来探究怎样的摆放指针偏转最大。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探究使小磁针发生更大偏转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怎样才能使小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学生:完整电路一组、线圈1根、指南针、记录单 教师:课件、导线、磁铁、铁钉 教学过程: 一、让指南针动起来 1.认识指南针并让其动起来,说理由。 2.利用通电导线让指南针发生偏转。 3.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 引导:为什么会发生偏转?为什么电流会让指针发生偏转? 二、利用短路方法让实验效果更明显些 1.质疑:刚才实验效果不明显,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现象更明显? 2.引导不改变电池数量,但要增加电流的方法。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第一课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第二课杠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