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文学中的_私小说_简论

合集下载

日本近代文学

日本近代文学

耽美派
谷 崎 润 一 郎 永 井 荷 风
• 顾名思义,强调一种美学追求,拥有强烈的唯美 主义倾向。 • 代表作品:谷崎润一郎《春琴抄》《阴翳礼赞》 • 永井荷风《梅雨前后》
白桦派
郎志 贺 直 哉
• 1916年至1917年间存活的在日 本文坛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流 派。白桦派的创作主题是反对 战争、反对压迫、追求和平,反 对旧道德对自我的束缚,同情弱 小者,表现强烈的自我意识,这 一主题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后活跃的民主主义社会思潮。 有 有岛 岛 • 代表作家:志贺直哉 五 五郎
• · 反自然主义 与自然主义相对的反自然主义潮流也随之兴起, 日本近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夏目漱石和森鸥外都 被归为此列。反自然主义文学主要有以下文学流 派: 余裕派 主要作品:《我是猫》《心》夏目漱石 高踏派 主要作品:《ヰタ・セクスアリス(Wita Sekusuarisu )》森鸥外 • 于是,就在这两位日本近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大 文豪和一大批新秀的围剿之下,日本的自然主义 文学又急速衰退,反自然主义风潮掀起。
• 在明治末期,受莫泊桑等一大批自然主义文学家 的影响,日本也涌现出了一批批自然主义文学家。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田山花袋,他的小说可谓 是“私小说”(即以第一人称写作手法、且属于 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文学类型)的起源。 • 甚至之后的一段时间,“私小说”成为了日本文 学的主流。
C.末期 反自然主义
第一章 明治时代
• 明治时代(1868-1912)是日本转型为资本 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时代。明治天皇在位期 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开始全面西化。维新 的主要成果是日本近代工业迅速崛起。日本 从此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并使 日本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A.初期

日本文学简史

日本文学简史

日本文学简史奈良时期(8世纪)最早的文学典籍是《古事记》、《日本书纪》及《风土记》。

前两部著作追记了日本国史,后一部则记载了日本各地自然状况、风土人情。

两者均收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生动的古歌谣。

稍后出现的汉诗集《怀风藻》标志着文人诗歌创作的肇始,而和歌集《万叶集》的编撰成功则代表着日本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平安时期(8~12世纪)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大量汉诗文集相继问世,汉文学热持续一个世纪之久。

敕撰诗集《古今和歌集》恢复了日本民族诗歌的地位。

与此同时,散文创作硕果累累:《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开辟了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两条道路,《宇津保物语》开长篇物语的先河,这就为物语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出自女作家紫式部之手。

作者以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源氏苦乐掺半的一生及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人生无常的佛学观和以哀为极至的美学观。

除紫式部外,许多女作家的作品都于此时脱颖而出,如《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更级日记》等。

这些日记成为日本后世文学中私小说的滥觞。

女性散文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作者观察之敏锐细腻,用笔之纤柔清丽,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此期散文创作的最后收获是佛教说话集《今昔物语》和历史物语《大镜物语》。

这些物语一改王朝物语的纤弱文风,拓展了物语文学表现的范围。

镰仓室町时期(12~16世纪)随着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贵族和歌文学走向衰落。

1205年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虽与《万叶集》、《古今和歌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毕竟是强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连歌和俳谐的兴起。

二条良基、山崎宗鉴等人确立了连歌、俳谐的文学地位。

散文方面也出现了描写新兴武士生活的军记物语和抒发隐遁者之情的僧人随笔。

军记物语中臻于成熟的经典之作是记述平、源两大武士集团兴衰始末的《平家物语》。

小说刻画了平清盛等骁勇善战的武士英雄形象,再现了他们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客观上反映了贵族社会向武士社会转变的时代本质。

我是猫 吾辈は猫である

我是猫 吾辈は猫である
吾輩は猫である
我是猫
长篇小说《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
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不久,编成上、中、下三册出版。颇受当时好
评。 夏目漱石为发泄多年郁愤而写成的长篇小说《我是猫》,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
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
•穷教师苦沙弥“从当学生起就讨厌资本家”。 他大骂金田“算什么东西!”
他把铃木的名片扔“在那个臭地方(厕所)判处了无期徒刑”。
他对金钱、资本家的仇恨甚至到“顽固不化”的程度 他们不满现实,揭露时弊,挖苦世俗, •美学家迷亭机敏多智,锋芒毕露,一有机会便嘲讽金田、铃木,使他们陷入窘态。 在他们尖刻、讥讽的语言中, 却也表达了处在黑暗之中的人民愤懑的情绪。
ありがとう ございます
的资本主义社会。 这部作品是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以这只被拟人化的猫 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 、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我是猫》是日本近代文学中一部视野广阔、描 写深刻,贯穿着批判精神的讽刺小说。
夏目漱石
•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 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 流”(《晋书》孙楚语),日本近代作家, 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 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 •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 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 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 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 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 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 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 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他一生坚持对明治 社会的批判态度。

名著导读《我是猫》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我是猫》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我是猫》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介绍】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

1905年1月,时年38岁的夏目漱石以《我是猫》一举成名,获得丰厚赞誉,被认为是竖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在日本,享有了“国民作家”的美誉。

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

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

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

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

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

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

代表作有《我是猫》《心》等。

【作品简介】长篇小说《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

这部作品小说通过猫的视觉观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 以幽默辛辣的语言,嘲笑和鞭挞了人类固有的弱点和金钱世界的社会时弊, 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小说大量引用了古今东西哲人达士的名言,处处闪射着机智和文采,喜笑怒骂皆成文章。

作品语言则典俚合炉,雅俗共赏,读来令人在笑声中抑制不住惊叹。

小说围绕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风波,以一位穷老师家的猫为主人公,通过猫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苦沙弥、迷亭、寒月等知识分子以及金田为代表的资本家的生活面貌,对阴暗腐朽的社会和庸俗无聊的小说人物进行戏谑和讽刺,并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描述了一幕幕滑稽、丑陋的场面,取得了狂欢式的喜剧效果,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

金田老爷是靠高利贷起家的、“穷凶极恶,又贪又狠”的大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财产。

他的“堂皇富丽的公馆”,与苦沙弥的“暗黑的洞窟”恰成鲜明对比。

日本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文学

日本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文学

日本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文学日本近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指20世纪初在“自然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的一群作家的创作,主要限于小说。

作家有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田秋声、岩野泡鸣、正宗白鸟等人。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是针对“砚友社”的庸俗写实主义而兴起的新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揭起了彻底反对旧道德、反对因袭观念的旗帜,主张一切按照事物原样子进行写作;在艺术形式上,他们主张“排除技巧”,在语言上,成功地完成了“言文一致”的革新。

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之所以成为日本现代文学确立时期的主导理论,是由于自明治维新以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不彻底性,使得现代文学迟迟未能形成。

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社会现实的阴暗气氛日益沉重,在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之前流行的“砚友社”形式主义的文学和初露苗头的追求积极理想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阴暗现实的摧残下相继夭折。

日本作家们对时代普遍感到悲观与幻灭,他们从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和世纪末思想中发现了投合他们兴趣的观念。

这就是自然主义在日本成为风靡一时的文艺运动的缘故。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最初是由几个作家按这种文学理论进行模仿性的创作开始的。

1901年小杉天外的作品《流行歌》,1902年永井荷风的作品《地狱之花》,都是按照左拉所提出的自然主义理论写成的作品。

小杉在他的作品序言中指出,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无所谓善恶美丑,作家的责任就是按照“自然”的现象如实去写。

永井则在他的作品的跋文中,主张作家应该着力去刻画由“祖先遗传”带来的“动物性”。

这一时期,作家们对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还只停留在对左拉的理论的介绍上。

1906至1910年期间,出现了一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评论家,最有影响的是美学家岛村抱月与文艺评论家长谷川天溪,还有片上天弦、相马御风、中村星湖、本间久雄等人;鼓吹自然主义,以长谷川最为热心,他的代表论文有《幻灭时代的艺术》、《排除逻辑的游戏》、《现实暴露之悲哀》等。

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破理显实”和“觉醒者的悲哀”等口号。

三毛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

三毛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

三毛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郑娟(文化传播系语文教育专业)摘要:作为大千世界里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台湾女作家三毛用她独特的笔耕方式给我们书写另一段生命体验。

三毛没有纯文学作家那种严肃的创作使命感,也不去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果, 她以一种“兴之所至,即成文章”的自在姿态细细地展现她的人生履历,即是在这篇文章中所谈论的,三毛是以自由自在的“游于艺”姿态从事写作;用“私小说”的文体,娓娓道出她的人生坎坷。

关键词:三毛;女性文体;“私小说”;“三位一体”;我是一个“我执”比较重的写作者,要我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没有办法。

———三毛《两极对话(谈话记录)》我没有写第三者的技巧和心境;他人的事,没有把握也没有热情去写。

———三毛《永远的夏娃》开场白阅读诸多关于三毛的报刊、书籍,当公认的即是“三毛是二十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套用三毛作品名称,即走遍千山万水,穿越滚滚红尘来到我们视野中的三毛,她把人生最美好、最诗意的东西加以定格,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

如果说,读书是三毛走向文学生涯的铺路石, 旅行为她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才, 写作则使她的生命姿态展示出最动人的风彩。

三毛,她以自身浪漫而又悲怆的爱情生活和奇异艰辛的流浪生涯为题材,为读者留下了许多瑰丽多彩至情至性的作品,在海内外拥有广大的读者。

她先后出版的作品集有《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我的宝贝》等二十三个集子, 五百多万字,一度“形成一股强劲的‘三毛旋风’”。

阅读她的作品,不可忽视的是她对文学的追求。

三毛的文学价值观, 与她的个性、文学道路、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理解, 有着密切关系。

曾经陷落在孤独的自闭年代, 那份偏执、认真与敏感, 使她苦苦挣扎于内心与外界的搏斗中, 每每心灵受伤与幻梦破灭, 就想到死的解脱。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游戏人间, 成就自我, 生命对她来说是狭窄的暗角。

后来经过万水千山的流浪, 目睹了色彩斑驳的人生世相, 又身历了情感心路的悲欢离合, 渐渐彻悟了一己悲观之外的大千世界, 体味到个人生命与时间的有限, 懂得了珍惜生活和享受生命。

日本文学史考试重点(近代-现代)

日本文学史考试重点(近代-现代)

一、近代文学(一)明治时期1、概说(1)“明六社”思想启蒙活动:福泽谕吉【西洋事情】【穷理图解】【劝学篇】【文明论之概略】、加藤弘之、西周、中村正直【西国立志编】(2)戏作文学:假名垣鲁文【西洋道中膝栗毛】【安愚乐锅】(3)翻译小说:“空想科学小说”【海底旅行】、“恋爱小说”【花柳春话】(4)政治小说:矢野龙溪【经国美谈】、东海散士【佳人之奇遇】、未广铁肠【雪中梅】(5)近代文学开端:坪内逍遥的文学论【小说神髓】(6)近代文学开山之作:二叶亭四迷【浮云】,近代现实主义文学初露端倪(7)森鸥外【舞姬】,早期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8)近代文学两座高峰:森鸥外、夏目漱石(9)“砚友社”:尾崎红叶、山田美妙,【我乐多文库】,日本近代文坛开始形成A、尾崎红叶:【二人比丘尼色忏悔】【伽罗枕】【金色夜叉】,强调“美文意识”B、山田美妙:言文一致C、砚友社时期=“红露时代”→尾崎红叶+幸田露伴【露团团】【风流佛】【一口剑】【五重塔】(10)【文学界】:浪漫主义文学→北村透谷、岛崎藤村【若菜集(近代抒情诗确立)】、户川秋骨、马场孤蝶、上田敏、樋口一叶【大年三十】【青梅竹马】【十三夜】(11)自然主义文学(明治时期文学最高峰)A、前期自然主义:左拉自然主义B、岛崎藤村【破戒】,标志日本近代文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C、田山花袋【棉被】,自然主义文学奠基之作D、德田秋生、正宗白鸟、岩野泡鸣E、反自然主义:唯美派、白桦派开始形成2、【小说神髓】与坪内逍遥(1)明治维新→启蒙思潮、“自由民权运动”→翻译小说、政治小说(2)坪内逍遥【小说神髓】:日本近代文学的“破晓晨钟”(3)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文学论争“没理想论争”(坪内逍遥VS森鸥外)3、【浮云】与二叶亭四迷(1)【浮云】:日本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标志日本近代文学的开始(2)【小说总论】4、森鸥外:“不平家”与“旁观者”之间(1)启蒙和浪漫主义时期A、“没理想论争”B、浪漫主义三部曲:文言体短篇小说【舞姬】【信使】【泡沫记】C、“谛观”(2)观潮楼时期【青年】【雁】(3)历史小说与史传时期:“歴史其の儘”【阿部一族】、“歴史離れ”【山椒大夫】【高濑舟】5、自然主义文学与岛崎藤村(1)前期自然主义A、小杉天外、小栗风叶、永井荷风B、日本最早自然主义文学宣言:【《流行歌》序】(小杉天外)、【地狱之花】(永井荷风)(2)自然主义文学成为思潮和运动A、岛崎藤村【破戒】B、田山花袋【棉被】:“露骨描写”,自然主义文学奠基之作(3)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田秋声、岩野泡鸣、正宗白鸟、国木田独步A、岛崎藤村a、【文学界】:岛崎藤村、北村透谷创办,致力于浪漫主义诗歌创作b、【若菜集】【一叶舟】【夏草】【落梅集】c、散文集【千曲川素描】d、小说【旧主人】【破戒(“明治时代第一部小说”)】e、“自传体”小说【春】【家】【新生】B、田山花袋a、【露骨的描写】:“平面描写”b、【棉被】:自然主义文学先驱之作c、三部曲:【生】【妻】【缘】d、【一个士兵】【田舍教师】6、夏目漱石(1)早期作品A、【我是猫】【哥儿】:批判现实主义倾向B、【旅宿】【草枕】:“旁观者”美学观点C、“余裕派”“高踏派”作家(2)中期三部曲【三四郎】【后来的事】【门】(3)后期三部曲【彼岸过迄】【行人】【心】(4)“则天去私”:【道草】【明暗】(二)大正时期1、概说(1)口语体的完善(2)“大逆事件”→“闭塞的时代”“寒冬的时代”(3)文学流派:【昴星】【白桦】【三田文学】【新思潮】→白桦派、唯美派、新思潮派(4)芥川龙之介(5)菊池宽2、“耽美派”与谷崎润一郎(1)新浪漫主义“耽美派”(2)代表作家:永井荷风【三田文学】、谷崎润一郎【新思潮】【春琴抄】、上田敏、佐藤春夫【田园的忧郁】3、“白桦派”与志贺直哉(1)【白桦】(2)代表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天真的人】【不谙世事】【其妹】【幸福者】【友情】、有岛武郎【一个女人】、志贺直哉(“小说之神”,战斗的人→和解的人→观望外部世界的人→回忆的人)【和解】【在城崎】【暗夜行路(长篇)】(3)心境小说:“自我调和型”的私小说4、芥川龙之介与“新思潮派”(1)新思潮派=新技巧派=新理知派=新现实主义文学(2)【新思潮】:芥川龙之介、菊池宽、松冈让、山本有三、久米正雄(3)芥川龙之介【鼻】【罗生门】【竹林中】5、私小说(1)破灭型私小说:岩野泡鸣、近松秋江、葛西善藏(2)调和型私小说:心境小说,志贺直哉6、文学大众化与菊池宽(1)【大众文艺】:口头文学“讲述”、由“新讲谈”派生出的“历史小说”、侦探小说、通俗小说(德富芦花【不如归】、尾崎红叶【金色夜叉】、菊池宽【珍珠夫人】、久米正雄)(2)菊池宽:【文艺春秋】→芥川奖、直木奖二、现代文学(二战前时期)1、【文艺战线】标志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革命的文学”出现2、【文艺时代】意味着“文学的革命”成立,形成“新感觉派”3、“新感觉派”与横光利一、川端康成(1)【文艺时代】: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中河与一、佐佐木茂索、今东光(2)横光利一A、【日轮】【蝇】B、【头与腹(新感觉派问题典范)】【拿破仑和顽癣(卓越讽刺小说)】C、【上海】“新感觉派文学手法集大成”(3)川端康成A、“主客一如主义”B、【伊豆的舞女】【雪国】4、无产阶级文学与小林喜多二(1)【播种人】:小牧近江、金子洋文、今野贤三、青野季吉(2)【文艺战线】: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平林泰子(3)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藏原惟人、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德永直【没有太阳的街】、小林喜多二【蟹工船】【党生活者】、宫本百合子A、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联盟:青野季吉、平林初之辅、前田河广一郎、叶山嘉树B、工农艺术家联盟(劳艺)C、全日本无产阶级艺术联盟(纳普)D、无产阶级作家同盟:小林喜多二、中野重治、藏原惟人、德永直、佐多稻子(4)“转向文学”5、现代派文学(1)新兴艺术派:十三人俱乐部(龙胆寺雄、吉行荣助、浅原六朗、久野丰彦)(2)形式主义文学:中河与一(3)新心理主义文学:伊藤整“内心独白”“意识流”、堀辰雄、阿部知二(4)行动主义文学:舟桥圣一6、文艺复兴与新作家群体(1)文艺复兴(2)新人:石川达三、石川淳、石坂洋次郎、高见顺、太宰治(3)“笔部队”“国策文学”“御用文学”(二)二战后文学1、战后派文学(1)第一次战后派:埴谷雄高、野间宏、椎名麟三、梅崎春生、武田泰淳、中村真一郎(2)第二次战后派:三岛由纪夫、大冈升平、堀田善卫、岛尾敏雄、安部公房(3)【近代文学】:荒正人、平野谦、本多秋五、山室静、佐佐木基一、小田切秀雄、埴谷雄高(4)特点:文体变革、存在主义倾向、反政治主义2、“第三新人”:安冈章太郎、吉行淳之介、小岛信夫、庄野润三、远藤周作3、“中间小说”:井上靖、石川达三、石坂洋次郎、丹羽文雄、松本清张、水上勉4、“新作家群体”:石原慎太郎、开高健、大江健三郎、江藤淳、深泽七郎、“才女时代”(有吉佐和子、曾野绫子、圆地文子、仓桥由美子、濑户内晴美、河野多惠子、大宛富枝、田边圣子)三、当代文学(1960~1980)1、安部公房【砂女】【他人的脸】【燃烧的地图】【箱男】2、“作为人”派(1)“挫折的一代”“犹豫的一代”“容易衰老的一代”(2)高桥和巳、柴田翔、真继伸彦、小田实3、“内向的一代”:古井由吉、后藤明生、黑井千次、阿部昭、柏原兵三、小川国夫4、村上春树(1)“都市小说的代表”(2)青春三部曲【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3)中期代表作【舞舞舞】【挪威的森林】【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4)【奇鸟行状录】【神的孩子全跳舞】【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5、1980年代(1)“双村上”:后现代主义时代A、村上春树B、村上龙【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2)吉本芭娜娜【厨房】【蜥蜴】。

日本文学概说

日本文学概说

4、日本の近世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 - 1598年)【明,即所谓“织 丰时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期 江户时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 日本の近代-现代 明治(1868年 - 1911年)【同治朝、光绪朝、宣统朝 】 大正(1911年 - 1926年) 【北洋军阀时期】 昭和(1926年 - 1989年) 【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 和国】 平成(1989年 - ) 【第三代领导人至今】
与英国文学相比,日本文学是不优雅的;与法国相 比,日本文学既不浪漫,也不关注现实;与德国相 比,日本文学理性不足;与俄国相比,日本文学不 够厚重;与美国相比,日本文学缺乏阳刚之气。但 日本文学的独特性,确实毋庸置疑的。它是敏感的 、纤细的、清凉的、笼罩着一种空寂气息,散发着 一种奇异的美。 —李纯德《一本书搞懂日本文学》
物语文学:平安时期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在民间评说的基础上,受中国六朝和隋唐 时期传奇小说影响,日本文人效仿创作日 本题材的传奇小说。
《竹取物语》日本第一部物语文学(虚构物语)。 《伊势物语》歌物语,以和歌为中心的125个短 篇故事集。 (和歌物语) 《源氏物语》日本平安时代文学杰作,世界第一 部长篇小说,作者紫式部,描述贵公子光源氏 的一生。以宫廷生活为中心,涉及到多名女性 爱情故事。文学理念是「あわれ」,即略带忧郁 的唯美主义。标志着日本的假名物语文学发展 到顶峰。
一、奈良时代文学(8世纪)
一、奈良时代文学(710-794)
也称为“上代文学”或“上古文学”,指平安 京迁都(794)以前的文学,由于这一时期的 文学主要发生在当时的日本政治文化的中心 “大和地区(奈良)”,所以称为“奈良时代 文学”。
文学背景
“先土器文化时代”→“绳纹时代” →“采 集生活”→“弥生时代” 水稻农耕技术传入日本,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共同体社会”→氏族集团(基于血缘) →小的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私小说”简论潘世圣在中国,无论是研究日本近代文学抑或中国现代文学,“私小说”都是一个难以忽略的话题。

①这首先是因为,“私小说”是近代以来日本文学中最独特的样式,它所表现出来的诸种特征直接联系着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个性。

在这个意义上说,理解“私小说”不仅是认识日本的文学而且是理解日本文化、日本民族的精神结构的一个有效途径。

其次,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的30年历史与日本社会、文化、文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其中“私小说”和“普罗文学”尤其引人注目。

20世纪20年代,以“私小说”为主的日本近代文学,极大地影响了一代留日青年文学者,像郭沫若、郁达夫、陶晶孙、张资平、成仿吾等,以致在小说创作领域中形成了与之相关的流派与时尚。

“普罗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则与30年代的左翼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个意义上,确切地认识“私小说”,将有利于准确地把握中国自己的文学。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以及目前的研究中(特别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私小说研究”)尚有诸多探讨余地的现状,笔者试图尽可能详尽地网罗相关历史资料,研读原著,借鉴日本研究界的研究成果,力求正确把握和描述“私小说”的历史状貌,在文学与民族的历史、传统、社会、文化的相互关联中,考察“私小说”的若干基本问题。

46日本学刊 2001年第3期一、日本文学界有关“私小说”论争的历史关于“私小说”这一概念,在日本研究界也没有一个非常统一的定义。

归纳起来,大体上是指以下两类小说:一是以家庭和文坛交友为素材、如实描写个人私生活事实的“身边杂记小说”;二是彻底抛开日常现实生活素材,单纯描写观照人生时所浮现出来的某种心境的“心境小说”。

但现在在习惯上人们往往把身边杂记小说称作“私小说”,与“心境小说”并列使用。

有必要特别申明的是,所谓“私小说”,并非日本近代文学中某一个时期的某一个特定流派,而是涵盖整个日本近代文学的一种独特的小说样式,它的作者包摄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众多小说家。

对此,早在大正年间(1912—1926),身为作家的久米正雄就说:“现在,几乎所有的日本作家都在写‘私小说’。

”②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者们回首近代文学的全过程,更明确地发现:“在现代日本作家中,无人没有写过私小说。

”③极端地说,日本近代小说中的半数以上都可划入“私小说”的范畴里。

“私小说”的精神与方法浸透了整个日本近代文学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说“私小说”=日本近代小说,绝非全无道理。

自然,在“私小说”这一概念出现之前,“私小说”作品本身至少已经存在了10年。

那时人们把注重事实真实、具有自传性格的小说称作“身边杂记小说”、“友人小说”、“寻常茶饭小说”、“自己小说”、“自叙小说”、“模特小说”以及“告白小说”等等。

到了1920年,作家宇野浩二在《中央公论》9月号上发表了小说《甜蜜的世间》④。

在这篇小说的序中,作者将类似于自传的小说称作“‘私’小说”——“所谓‘私’即指小说的署名人”。

这是目前考证到的“私小说”的最早用例。

与后来不同,“私小说”这一概念刚刚出现时,明显地带有嘲讽批评的意味。

当时有人揶揄地评价说:“私小说”无非是“翻来覆去地摆弄那点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借小说公开出来而已”。

⑤不过由于“私小说”这一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力,简便实用,因此很快取代了其他各种说法,为各派文人所接受,成为一个不含有价值判断、特指一种文学样式的专门用语。

作为一种特殊的小说样式和文学思潮,“私小说”很快引起了文坛的注目,进而演变为长时期的论争。

如前所述,在“私小说”成为约定俗成的概念以前,人们已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评价和批评这类作品,主要是指责“私小说”过分拘泥于生活琐事、主题狭小、缺少技巧、失之浅薄等等,包括一些本身创作“私小说”的作家也常常充当这样的批评者。

到了大正后半期(1919年左右到1926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各种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包括社会主义思想和唯物论在内的各种思想、思潮在日本广为流行。

在这种新的背景下,文学界也开始以新的眼光和视野对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和论争。

其中,尤其以“私小说”论争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也很大。

“私小说”论争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系大正末年到昭和初年的五六年间⑥。

参加论争的主要有久米正雄、中村武罗夫、佐藤春夫和宇野浩二等人。

这些人本身都是作家,有的还就是“私小说”作家。

论争始于中村武罗夫,他在1924年1月发表了《本格小说与心境小说》一文,指责大正中期以后文坛上惟“私小说”是崇是一种不好的倾向,他从19世纪的现实主义立场出发,批评“私小说”只偏重个人的日常生活,主张超越狭隘的个人层次,更广泛地表现社会与时代。

激烈的论争由此开始,人们讨论“私小说”的内涵外延,评价“私小说”的优劣得失,并基本上形成了批判和辩护这两种格局。

56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私小说”简论66日本学刊 2001年第3期第二个时期在1935年前后。

参加论争的代表人物有著名的新感觉派小说家横光利一、文学评论家小林秀雄、中村光夫以及尾崎士郎等。

这一时期,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日见抬头,无论是前几年横领文坛的“普罗文学”还是个人主义文学,都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压迫。

在苦闷和压抑中,人们怀着危机感探讨文学的出路,“私小说”又一次首当其冲。

1935年4月,横光在《改造》杂志上发表了《纯粹小说论》,以创作方法问题为中心,展开了对“私小说”的批判。

接着,小林在《经济往来》(同年3—5月)上发表了“私小说”评论史上划时代的《私小说论》,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系统地论述了“私小说”的有关重要问题,意义重大。

此外,中村光夫的《关于私小说》(同年《文学界》第7、10期)等文也颇有分量。

总之,系统全面、富于理论性和批判性,是这次论争的主要特征。

第三个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七八年间。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即便是有良知的作家也几乎都不得不逃离现实,在历史小说和“私小说”中默默地咀嚼自我。

同样,不多的论者们大多重提大正时代的调子,肯定“私小说”具有“自我肯定”的功能,并且可以进行自我道德磨练。

值得一提的论者有岩上顺一、伊藤信吉和山本健吉等。

第四个时期则是战后,即1945年之后。

综观日本的“私小说”论,从大正末年昭和初年,也就是第一个时期开始,尽管人们有褒有贬,但“私小说”对日本文学的进步以负面作用居多却一直是人们的一种共识。

战后的“私小说”论者也多持这种观点,但同时又对“私小说”能够在日本文学史上长期存在的原因以及它对日本文学的贡献进行了谨慎的探究。

此外,无论是从文学史、文学理论的研究,还是作品论角度的研究,都比以前有了相当的进展。

比较重要的论者诸如寺田透、荒正人和伊藤整等人。

有关“私小说”论争的漫长历史,至少表明了“私小说”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独特现象和思潮,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的复杂性和存在感使它的历史成为一部论争不休的历史。

这也可说是文学史上不多见的现象。

二、“私小说”的产生与演变关于“私小说”是何时、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现在日本研究界还没有确切的最后结论。

一般认为,“私小说”的直接母体是日本近代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文学。

日本的自然主义流行于20世纪最初的五六年间,最初它也是接受了法国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而产生的,但后来却没有沿着左拉的科学主义的路子发展下去,而是发生了“变质”,形成了日本独特的自然主义文学,而它的特质正如当时的一位自然主义文学倡导者也是实践者的小杉天外所曾宣称的那样:“自然就是自然,无所谓善恶美丑,善恶美丑只不过是某一时代、某一国家的某一人抓住自然的一角,随意赋予的评价而已。

“小说是一种精神性的自然,无论是对善恶还是对美丑,规定这个能写、那个不能写,都是没有道理的。

小说家的任务不过是像读者用自己的感官接触自然界的现象一样,细致明了地描写作品中的现象而已。

”⑦他的这段话可以说典型地体现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理念,即:小说应该回避任何价值评判,保证描写的绝对客观性;作家只是一种媒体,是一个现象的报告者。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当推岛崎藤村和田山花袋。

其中田山花袋于1904年发表了著名的《露骨的描写》⑧76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私小说”简论86日本学刊 2001年第3期一文,强烈主张大胆如实地描写自然的事实,重视事实和无技巧,开启了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先河。

而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1906),则被认为是日本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

田山花袋紧随其后,写出了最有代表性的自然主义作品,于1907年9月发表了轰动文坛的小说《蒲团》。

这篇作品露骨地描写了男主人公对女弟子的抑制不住的情欲,他的大胆的告白和忏悔,毫不掩饰地暴露内心一切的姿态,震惊了文坛,也赢得了人们的赞辞。

小说刚一问世,著名评论家岛村抱月便著文说:“这是一篇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赤裸裸的人的忏悔录。

在这一方面,早在明治小说中的二叶亭风叶藤村诸家的作品中所见到的端绪,到这里才被最明了、而且是有意识地呈现出来。

自然派的从不写美进而到专写丑的一面,毫不遗憾地在这篇小说里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所谓丑,不过是人间的野性的声音。

在理性与野性的掺杂中,作者将一种充满自我意识的现代性格展示给公众,赤裸裸得令人不堪正视。

而这正是这部作品的生命和价值。

”⑨《破戒》和《蒲团》又被称为“告白小说”和“经验主义小说”,它们的诞生,基本上决定了自然主义文学的性质。

众所周知,欧洲19世纪自然主义文学除了排斥创作技巧,纯客观地、原封不动地描写现实生活之外,最大的特征是站在科学的立场,从“遗传”和“环境”的角度去把握解释人及其行动。

日本的自然主义没有继承左拉的科学主义,而是发展成专门注意自己周围的生活事实,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试图从人的肉体、生理的侧面来剔抉把握人生的真实。

这种文学倾向显然含有促进以往被压抑的“性欲的解放”,通过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唤起人们对真实的兴趣以及体会真实的喜悦,以扭转旧的游戏空想的人生观及审美观。

尽管自然主义的文学家们凝视自己周边的现实,排除虚构,真挚而诚实地告白,期待着用这些获得自我的尊严自由,打破封建秩序,确立近代意义上的自我,但是他们的创作也的确通过极其日常性的生活场景,凸现了束缚近代自我的“家”与“家族制度”的存在。

然而,过分地执著于自己周边的狭窄生活,过分尊崇客观,为事实所拘泥,其结果便孕育出了后来的“私小说”这一文学样式。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将田山花袋的《蒲团》看作“私小说”的源头。

至于心境小说,则出现于稍晚些时候。

前面说过,自然主义的自我生活经验作品化开启了“私小说”。

而“私小说”大部分都是以自我生活中的矛盾和纠葛为描写主题,热中于描写绝望的人生和人的丑恶之面,不讲任何理想,也不寻求解决和超越的途径,渐渐走向对人生和现实社会的否定,将自身封闭于非社会的狭隘的自我世界中,许多作品常常伴随着浓重的危机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