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合集下载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发布时间:2021-07-01T09:34:27.22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作者:冯玉宝[导读] 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指存有轻度神经功能受损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3分。

冯玉宝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人民医院广东省珠海市519085摘要: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指存有轻度神经功能受损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3分。

此类患者若能及早接受规范治疗,能够促使神经功能完全恢复,后遗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应用阿替普酶溶栓疗法已成为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治疗的临床共识,能够有效优化患者颅内微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

关键词:阿替普酶;溶栓;高龄;轻型急性;卒中;疗效;安全性1、引言:近年,社会老龄化进程严重加剧。

有研究表明,高龄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而且大部分高龄患者合并各种基础疾病,使脑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

那么,高龄(≥80岁以上)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是否受益,是否会增加病死率一直困扰医师、患者。

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治疗指南提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4.5h以内,高龄是静脉溶栓的相对禁忌症。

但日本有学者临床研究发现,87例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低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

然而,高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4.5h内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对预后影响研究持有不同的观点。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中国卒中学会科学声明》关于高龄卒中患者是否接受静脉溶栓的意见是,考虑高龄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组织脏器功能退化、机体储备功能差、整体预后不良等,其静脉溶栓治疗出血风险高与青壮年,但高龄患者静脉溶栓仍可受益。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前言卒中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之一,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80%以上。

静脉溶栓是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可以在治疗缺血性卒中时产生重大作用。

阿替普酶已成为静脉溶栓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它也需要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以避免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的降低。

AHA / ASA 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纳入标准1. 患者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患者在3小时内(欧洲)或4.5小时内(美国)内出现症状。

•没有大出血的危险,如颅内出血,肝脾破裂,胃肠道出血等。

•患者没有严重的高血压,即收缩压> 185mmHg或舒张压> 110mmHg 的情况。

•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100 × 10^9/L,凝血酶原时间在正常范围内,国际标准化比值不高于1.7。

•患者没有服用抗凝药物或其他溶栓剂的情况。

2. 确认患者的缺血性卒中类型阿替普酶只适用于在CT或MRI中确认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

如果患者的卒中类型未知,则患者不应接受阿替普酶治疗。

3. 患者与医生就阿替普酶治疗达成共识和理解在决定接受阿替普酶治疗之前,医生和患者应该充分沟通。

患者/家属应被告知阿替普酶的好处和风险,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信息。

AHA / ASA 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排除标准1. 显著的症状或表现•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很高,如NIHSS评分 > 25分。

•没有暗示血管再通畅性的神经功能缺陷。

•病理类型是出血性卒中或卒中后出血。

•患者出现过酗酒和药物滥用。

2. 患者可能存在大出血的危险•患者收缩压> 185mmHg或舒张压> 110mmHg。

•普通的凝血功能检查表明无法控制患者止血或患者的凝血状态异常。

•患者有出血性疾病的历史。

3. 患者可能存在其他严重的疾病•患者有血栓栓塞疾病或胃溃疡活动的情况。

•患者近期进行过大手术或产生过扭伤或损伤。

阿替普酶通常是静脉溶栓治疗中的首选药物之一,能够显著提高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阿替普酶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科学性报告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阿替普酶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科学性报告

四、快速缓解
• 快速临床改善存在可代谢的病生机制。最常见部分改善至仍有残疾时达到平 台期。部分再通后再闭塞或持续闭塞也可以表现为症状改善后再出现恶化,甚 至可恶化到基线程度。桥脑的腔隙性梗塞常症状波动,可导致之后进展性症状 恶化。
• 曾有个共识“急性溶栓适应症再查”,以保证每个中重度卒中未能改善时需 静脉溶栓治疗,除非存在其他禁忌症。这个共识更强调不应由于症状改善而延 误治疗时机,尽早准备静注阿替普酶。
• 易出血倾向的病因包括肝硬化、末期肾病(ESRD)、血液系统 肿瘤、维生素K缺乏、败血症、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及遗传性疾病。 • 在已知血液疾病的卒中患者中运用静脉阿替普酶是否有效尚依 据不足。在一些病例中,出血风险及潜在获益可个体化考虑。 • 急性卒中患者静脉阿替普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既往有出血倾 向或凝血障碍的患者中尚不明确。静脉阿替普酶可个体化考虑。 (Iib类推荐,C级证据)
• 阿替普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儿童(新生儿、儿童及年龄小于18岁的青少年 中)不推荐。(IIb类推荐,B级证据)
三、卒中严重程度及NIHSS评分
• 原来两个NINDS阿替普酶研究认为由于虽然重症卒中的获益可能性低于整体 人群,但重症卒中仍较未使用阿替普酶的患者更有可能获得良好预后,因 此认为重症卒中患者亦适用。
• 最后正常时间至静脉阿替普酶治疗时间估计应小于3小时为合适的溶栓患者。 (I类推荐,A级证据) • 若患者年龄小于80岁,无糖尿病及既往卒中史,NIHSS<25分且不服用任何口服 抗凝药物,头颅影像未发现缺血损伤面积小于1/3的大脑中动脉区域的,也适用 3-4.5小时的静脉阿替普酶治疗时间窗。(I类推荐,B级证据) • 在时间窗内,应尽早治疗,预后越好(I类推荐,A级证据) • 0-4.5小时时间窗内符合静脉溶栓治疗适应症的患者,不应该体现肺部检查等延 误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III类推荐,C级证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后血凝状态的血栓弹力图观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后血凝状态的血栓弹力图观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后血凝状态的血栓弹力图观测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后血凝状态的变化。

方法选取静脉应用阿替普酶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测定溶栓前及溶栓后1、3、12 h的血栓弹力图。

测定参数包括R值(凝血反应时间)、K值(凝血形成时间)、Angle角(凝固角)、MA值(两侧曲线最宽距离或称最大振幅)。

结果溶栓前所有患者R值较正常值缩短,K值、Angle角和MA值正常;溶栓后1 h,R、K值较溶栓前增加;MA值、Angel角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血栓弹力图可以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后血凝状态的变化,对下一步临床治疗指导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血栓弹力图;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是血栓弹力仪描绘出的特殊图形,是目前观察和研究血液凝固状态动态变化的有效指标。

血栓弹力图对于一些血栓栓塞性疾病、血小板异常性疾病、凝血因子缺陷性疾病、纤溶亢进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1-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由于局部脑动脉急性栓塞引起的疾病,目前阿替普酶超早期溶栓是治疗AIS的有效方法[3],但对于阿替普酶溶栓后患者血凝状态的变化研究较少,本研究应用血栓弹力图对AIS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前后血凝状态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4月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住院治疗的AIS阿替普酶溶栓患者4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4]。

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5〜79岁,平均60.58岁。

入选标准:①自发病至就诊用药时间在4.5 h以内;②临床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并有比较严重的脑功能损害的临床体征,且损害体征持续存在1h以上;③经急诊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影像表现;④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干预措施探讨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干预措施探讨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干预措施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的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8例发生并发症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发症分布情况,探讨并发症的干预措施及效果。

结果:(1)分布:38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发生率最高的是出血,其中溶栓后出血转化者3例,皮肤黏膜出血6例,消化道出血4例,鼻出血5例,牙龈出血9例,血尿2例。

发生过敏的患者中,轻度6例,中度1例。

(2)经过及时干预后,35例患者的并发症均痊愈,溶栓后出血转化者3例死亡。

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最多的是出血,及时给予干预,尽早给予处理,在减少并发症带来的损害中可起着积极的作用。

后效果良好。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并发症;预后【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0-0034-02Clinical intervention on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atepla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Lan Lin, Zeng Tianfang, Zhang Han, Wu Yati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 Chengdu No.2 People&apos;s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61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of ateplas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9, 38 stroke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who were treated by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atepl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complications and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1) distribution: among the 38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the highest incidence was bleeding, including 3 cases of thrombolytic conversion, 6 cases of skin mucosal bleeding, 4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5 cases of epistaxis, 9 cases of gingival bleeding, 2 cases of hematuria. Among the allergic patients, 6 weremild and 1 was moderate. (2)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 3 patients died. Conclusion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alteplase is hemorrhage. Timely interven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reducing the damage caused by complications.【Key words】Acute ischemic stroke; Ateplase; Complications; Prognosis脑卒中已跃升至人类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给家庭、社会及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方法,它为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提供了可能,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脑血流,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1-3]。

溶栓新的适应症及禁忌症03

溶栓新的适应症及禁忌症03
2.可能导致轻度残疾的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左房或心室血栓者,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否能够产生净获益尚不清楚(IIb;C)
左心血栓:推荐意见
1.可能导致严重残疾的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左房或心室血 栓者,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b;C)
时间窗:推荐意见
1.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入选标准为从最后看起来正常到治疗时间<3h(I;A)
2.3-4.5h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适用于年龄<80岁的患者,包括不 同时合并糖尿病和以前的卒中,NIHSS<25,未服用OACs,无影像学证据显示 缺血范围超过MCA分布区的1/3(I;B)
3.在上述时间窗内应该尽快溶栓治疗,因为治疗时间与预后明显相关(I;A)
证据缺乏,可能有害(III;C)。不推荐服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直接Xa因子 抑制剂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除非实验室检查正常如aPTT、INR、血小 板计数、ECT(ecarin clotting time)、凝血酶时间、或直接Xa因子活性正常, 或停药>48h(肾功能正常)
14天内大手术:推荐意见
2.鉴于人群中血小板或凝血检查异常的可能性极低,如果临床上不考虑存在 这些情况,应立即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无需等待血液或凝血检查结果(IIa, B)
出血素质/凝血病:推荐意见
合并出血素质或凝血病的急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还不清楚。这种情况应该个人化进行处理(IIb,C)
抗凝药物的使用:推荐意见
2.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近期心肌梗死(最近3个月)者,如果近期心肌梗死 为非-STEMI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a;C);如果近期心梗为 STEMI累及右侧或下部心肌者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a,C); 如果近期心肌梗死为STEMI累及左前侧心肌者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 疗(IIb;C)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的有效性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的有效性

摘要 :目的 :研 究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不 同时 间窗阿替普酶(rt—PA)进行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 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的差异。 方法 :临床 纳入 120例 我院 2012年 8月~2014年 8月期 间神 经 内科 收治的急性缺血性 脑卒 中患者 ,将所有 患者按 随机抽 样法分 为两组,各 60例 。其 中使 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作 为静脉溶栓组 ,使 用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的作 为动脉溶栓组 ,对比两组 患 者治疗结果 以及组间安 全性差异等。结果 :静脉溶栓组治疗总有 效率为 93.33%,动脉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0%,P>0.05;两组 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24h、14dNIHSS评分比较 结果显 示,两组患者评分具有一定程度 下 降,但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
后 3个月两组患者预后情 况、不良反应发 生情 况比较 ,两组再通率、顸后 良好 率均较 高,组 间比较 无差异(P>0.05);两组 ICH发 生 率、死亡率均较低 ,组间比较 无差异 (P>0.05)。结论 :短期 治疗与长期 治疗均有 良好 预后 效果及再通率 ,临床使 用阿替普 酶进行静 脉溶栓和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效果 良好 ,不 良反应相似 ,临床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 中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治疗 动脉溶栓治疗 临床观察
Guangdong 514400,2.Medical Department of Wuhua People’s Hospita l,Meizhou,Guangdong 514400)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clinical efect and saf oty of intravenous and ar ter ial thrombolysis of rt-PA in patients with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及溶栓指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及溶栓指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及溶栓指征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状/体征持续24h以上;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脑CT/MRI排除脑出血二、病因分型5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

三、溶栓指征改善脑循环: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抗血小板、抗凝、降纤等治疗静脉溶栓:是目前最主要恢复血流的措施。

静脉溶栓药物: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主要溶栓药;尿激酶;替奈普酶:3小时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适应证:1.有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症状出现<3小时3.年龄≥18岁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证:1.颅内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外血肿等)2.既往颅内出血史3.近3个月严重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4.颅内肿瘤、巨大颅内动脉瘤5.近期(3个月)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6.近2周有大型外科手术7.近3周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8.活动性内脏出血9.主动脉弓夹层10.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11.血压升高: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12.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或其他情况13.24小时内接受过低分子肝素治疗14.口服抗凝剂且INR>1.7或PT>15s15.48小时内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或各种实验室检查异常(如ATPP,INR,血小板计数,ECT,TT或Xa因子活性测定等)16.血糖<2.8mmol/L,或>22.22mmol/L17.头CT或MRI提示大面积梗死(梗死面积>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相对禁忌证1.轻微非致残性卒中2.症状迅速改善的卒中3.惊厥发作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与此次卒中发生相关)4.颅外段颈部动脉夹层5.近2周内严重外伤(未伤及头颅)6.近3月内有心肌梗死病史7.孕产妇8.痴呆9.既往疾病遗留较重神经功能残疾10.未破裂且未经治疗的动静脉畸形、颅内小动脉瘤(<10mm)11.少量脑内微出血(1-10个)12.是使用违禁药物13.类卒中3-4.5小时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适应症、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适应证:1.有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症状出现3-4.5小时3.年龄≥18岁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证:同上相对禁忌证(同上补充):1.使用抗凝药物INR≤1.7或PT≤15s2.严重卒中(NISS评分>25分)6小时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适应证:1.有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症状出现<6小时3.年龄18-80岁4.意识清楚或嗜睡5.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6.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证:同上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推荐意见1.年龄>=18岁,发病3h内,无论年龄<80岁还是>80岁都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年龄是卒中不良预后的因素,但是不会改变静脉溶栓的疗效。

与年龄<80岁相比,高龄患者预后不良、死亡率高、sICH的风险高;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各个年龄组都能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获益(3个月生活独立)(Class I;Level of Evidence A)2.儿科患者(新生儿、儿童、<18岁青少年)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获益和风险还不清楚(IIb;B)卒中严重程度:推荐意见1.发病3h内严重卒中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指征。

尽管会增加出血转换的风险,但是严重卒中也能从静脉溶栓中获益(I;A)2.发病3h内轻型致残性卒中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指征。

经治医生不应该把轻型但是会导致残疾的卒中排除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之外,因为这些患者被证明能够获益。

(I;A)3.发病3h内症状较轻的非致残性卒中也可以考虑静脉溶栓治疗。

但是,应该权衡获益和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应该进一步评价风险/获益比。

(IIb;C)症状迅速改善:推荐意见1.早期症状改善的中-严重缺血性卒中,如果仍然遗留中度损害和潜在残疾的可能性,可以考虑阿替普酶静脉溶栓(IIa;A)2.从症状发作到治疗的时间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不推荐继续观察病情好转,而延误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I;C)时间窗:推荐意见1.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入选标准为从最后看起来正常到治疗时间<3h(I;A)2.3-4.5h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适用于年龄<80岁的患者,包括不同时合并糖尿病和以前的卒中,NIHSS<25,未服用OACs,无影像学证据显示缺血范围超过MCA分布区的1/3(I;B)3.在上述时间窗内应该尽快溶栓治疗,因为治疗时间与预后明显相关(I;A)4.发病0-4.5h时间窗符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标准者,不推荐治疗前进行大大延误治疗时间的半暗带影像学检查(III;C)CT显示急性颅内出血:推荐意见1.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不能用于CT显示急性颅内出血者(III;C)妊娠和产后:推荐意见1.当预期获益大于预期子宫出血的风险时,中-严重卒中的妊娠患者可以考虑阿替普酶静脉溶栓(IIb;C)2.产后早期(产后<14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不清楚(IIb;C)3.推荐立即请产科、妇科专家,甚至围产期专家会诊,以管理母亲和胎儿(I;C)血小板和凝血检查:推荐意见1.以下情况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不清楚:血小板<100,0000/mm3,INR>1.7,aPTT>40s,或PT>15s,不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I,C)2.鉴于人群中血小板或凝血检查异常的可能性极低,如果临床上不考虑存在这些情况,应立即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无需等待血液或凝血检查结果(IIa,B)出血素质/凝血病:推荐意见1.合并出血素质或凝血病的急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不清楚。

这种情况应该个人化进行处理(IIb,C)抗凝药物的使用:推荐意见1.服用华法林并且INR<1.7者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b;B)2.服用华法林并且INR>1.7者不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I;B)3.24h内使用过LMWH者不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I;B)4.服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直接Xa因子抑制剂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证据缺乏,可能有害(III;C)。

不推荐服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直接Xa因子抑制剂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除非实验室检查正常如aPTT、INR、血小板计数、ECT(ecarin clotting time)、凝血酶时间、或直接Xa因子活性正常,或停药>48h(肾功能正常)14天内大手术:推荐意见1.14天内进行过大手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过认真评价后可以考虑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但是需要权衡手术部位出血风险与卒中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的预期获益(IIb;C)14天内严重创伤和3个月内严重头部创伤:推荐意见1.近期严重创伤(14天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应谨慎,应权衡创伤部位出血的风险与缺血性卒中的严重性或潜在残疾(IIb;C)2.近期严重头创伤(3个月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禁忌(III;C)3.鉴于严重头部创伤出血的风险,创伤后梗死住院期间不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I;C)急性心肌梗死或近期心肌梗死(3个月内):推荐意见1.缺血性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同时发生时,阿替普酶的剂量应该遵循脑缺血的剂量进行静脉溶栓,如果需要随后可以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治疗(IIa;C)2.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近期心肌梗死(最近3个月)者,如果近期心肌梗死为非-STEMI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a;C);如果近期心梗为STEMI累及右侧或下部心肌者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a,C);如果近期心肌梗死为STEMI累及左前侧心肌者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b;C)心包炎:推荐意见1.可能导致严重致残的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急性心包炎者,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b;C);这种情况推荐立即请心脏专家会诊2.可能导致轻度残疾的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急性心包炎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否能够产生净获益尚不清楚(IIb;C)左心血栓:推荐意见1.可能导致严重残疾的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左房或心室血栓者,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b;C)2.可能导致轻度残疾的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左房或心室血栓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否能够产生净获益尚不清楚(IIb;C)心内膜炎:推荐意见1.症状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推荐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因为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III;C)3个月内颅内/脊髓外科手术病史:推荐意见1.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3个月内颅内/脊髓外科手术病史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能是有害的(III;C)3个月内缺血性卒中病史:推荐意见1.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先前3个月内缺血性卒中病史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能是有害的(III;B)2.因为可能会增加sICH和相关致残、死亡的风险,但是尚未被完全确认(IIb;B)3.制定治疗决策时应该讨论溶栓治疗的风险以及权衡预期的获益(I;C)活动性内脏出血或21天内胃肠道/泌尿系出血:推荐意见1.文献报道显示既往胃肠道/泌尿系出血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出血的风险低。

这些患者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b,C)2.合并消化道肿瘤或近期(21天内)出血的卒中患者风险较高,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有害的(III;C)7天内非压迫动脉穿刺:推荐意见1.卒中发生前7天非压迫动脉穿刺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清楚(IIb;C)无法控制的高血压,严重高血压,血压不稳定或需要积极控制血压:推荐意见1.经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压降低到安全范围(<185/110mmHg)并且医生认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血压已经稳定的患者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B)2.如果使用了降压药物,开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医生应确保血压处于低水平稳定状态,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第一个24h内应维持血压低于180/105mmHg(I;B)颅内出血的病史:推荐意见1.阿替普酶不会增加脑微出血(CMBs)患者的sICH率。

这些患者可以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a;B)2.颅内出血病史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有害的(III;C)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推荐意见1.合并已知小伙中等大小(<10mm)未破裂和未处理颅内动脉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a,C)2.合并巨大未破裂和未处理颅内动脉瘤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风险还不清楚(IIb;C)颅内血管畸形:推荐意见1.合并已知未破裂和未处理颅内血管畸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风险还不清楚(IIb;C)2.这种情况会增加sICH的风险,当卒中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致残和死亡的风险大于预期溶栓ICH的危害时,可以考虑阿替普酶静脉溶栓(IIb;C)颅内肿瘤:推荐意见1.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颅外组织起源的颅内肿瘤(extra-axial intracranial neoplasm)者,可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a;C)2.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颅内组织起源的颅内肿瘤(intra-axial intracranial neoplasm)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能有害(III;C)严重内科合并症:推荐意见1.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以及aPTT正常者,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C)。

然而,aPTT 升高会增加出血的风险2.合并痴呆者可以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获益(IIb;B)。

预期寿命和发病前的功能水平将影响阿替普酶的获益,应该个体化分析。

3.恶性肿瘤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不清楚(IIb;C)。

合并全身恶性肿瘤以及预期寿命>6个月者,如果不存在其他禁忌症如凝血功能异常、近期外科手术或全身出血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能获益。

既往残疾:推荐意见1.既往残疾不会独立增加阿替普酶静脉溶栓sICH风险,但是神经功能改善较小,死亡率较高。

既往残疾(mRS>=2)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可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但是制定治疗决策时除了应该考虑mRS评分以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包括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居住场所,照料,患者及家属的意愿,以及治疗目标)(IIb;B)血糖:推荐1.血糖>50mg/dl且符合其他适应症者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A)2.经治医生应该意识到低血糖和高血糖都会表现出急性卒中样症状,静脉输液前应该检测血糖水平。

非血管病不适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I;B)3.最初血糖水平>400mg/dl而后逐渐正常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可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b;C)表现为痫性发作的卒中:推荐意见1.对于急性卒中发作时表现为痫性发作者,如果证据提示残留缺损继发于卒中,而不是发作后现象,可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a;C)CT早期缺血表现(EIC):推荐意见1.轻-中度EIC(不是明显低密度)者可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A)2.影响阿替普酶疗效的CT EIC信号衰减程度和范围还不清楚。

然而,脑CT存在大片明显信号衰减者不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即使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这些患者的预后不良。

严重信号衰减定义为明显低密度改变,代表了不可逆损害(III;A)糖尿病视网膜出血或其他出血性眼科疾病:推荐意见1.合并糖尿病视网膜出血或其他出血性眼科疾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但是应该权衡降低卒中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的预期获益和增加视力丧失的风险(IIa;B)怀疑SAH:推荐意见1.临床高度怀疑SAH者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禁忌症(III;C)3-4.5h扩大时间窗:推荐意见1.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推荐用于发病3-4.5h时间窗经过严格筛选符合ECASS III纳入标准的患者(I;B)2.发病3-4.5h时间窗年龄>80岁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的,和年龄<80岁者疗效相当(IIa;B)3.发病3-4.5h时间窗,既往服用华法林且INR<1.7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的,可能获益(IIb;B)4.发病3-4.5h时间窗并且基线NIHSS>25分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否获益还不清楚(IIb;C)5.发病3-4.5h时间窗,既往卒中合并糖尿病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和发病0-3h时间窗者相当,可以作为治疗选项(IIb;B)醒后/发病时间不明的卒中:推荐意见1.最后看起来正常到治疗的时间>3h或4.5h的醒后卒中,不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I;B)2.发病时间不明和/或未注意到症状发作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如果最后看起来正常到治疗的时间>3h或4.5h,不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II;B)3.除了临床试验以外,不推荐利用影像学标准对醒后或发病时间不明卒中筛选适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患者(III;B)月经和月经过多:推荐意见1.月经期女性并且无月经过多病史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可以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