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在国际上被称为“新时代饮料”。从长远的观点看,是可以与碳酸饮料相抗衡的产品,其特点是天然、保健且能解渴,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追求健康保健的消费心理需求。

从一些主要地区看,世界茶饮料的增长速度很快。美国的软饮料是以碳酸饮料为主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饮料一直处于增长之势。茶饮料消费在西欧尽管每个国家发展不一致,但总体也是处于上升趋势。

日本开发茶饮料较早,1983年开始大量生产乌龙茶,1985年开始生产红茶,以后品种不断丰富,其大部分产品是不加糖的纯茶饮料。生产情况具体见下表:

日本每人年均消费茶饮料约22升。我国与之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工业化生产茶饮料已有三四年的历史,也具备了一定的产量,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饮用瓶装水习惯的逐渐形成,茶饮料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液态茶饮料的生产流程依不同的产品(如纯茶饮料、果味奶茶、茶汽水等)和不同的包装方式而不同。但是用茶叶为原料的茶浸出液的制备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

萃取工艺流程:从茶叶中萃取茶汤的浓度因为原料、工艺设备、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各有差异,水与茶叶的比例一般为1~15∶100。如果浓度大易产生白色沉淀。为降低成本及避免成品在销售时产生混浊,一般是以1%的茶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70~95℃,萃取时间为

5~30分钟,萃取后用250目尼龙布过滤除渣。萃取形式有3种代表形式———夹层锅式、篮笼式、咖啡抽取器式。夹层锅萃取时将热水放入带搅拌器的锅内加热至规定温度投入茶叶,搅拌到一定时间后翻转夹层锅倒出茶萃取液进行过滤。该形式的特点是温度时间易控制,搅拌出料方便,萃取充分。篮笼式萃取是将放有茶叶的篮笼在热水槽内靠设备吊起放下起到搅拌作用进行萃取,不足之处是萃取不完全,茶叶渣取出不便,茶叶易产生涩味。咖啡抽取器式萃取就是喷淋式,是将茶叶放在网上,用规定温度的热水从顶部喷淋萃取,待茶叶充分浸渍后从底部获得茶汤,其优点是易排渣,但不能搅拌,萃取终点不易判别。

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多以茶叶为原料,直接萃取茶中可溶性部分。而欧美国家多采用速溶茶为原料,以净水稀释为茶饮料。在我国生产速溶茶的厂家是福建漳州大闽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膜浓缩技术和真空干燥技术,降低了香气和滋味的损失,解决了沉淀混浊问题。用这种方式生产的茶饮料投资少,见效快,易上马,技术指标好控制,产品质量有保证。

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

1.水质。水是茶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茶饮料影响甚大。一般说,水中的钙、镁、铁、氯等离子影响茶汤的色泽和滋味,会使茶饮料发生混浊,形成茶乳。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大于5ppm(百万分之5)时,茶汤将显黑色并带有苦涩的味道;氯离子含量高时会使茶汤带腐臭味。茶叶中的植物鞣质与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反应,并可生成多种

颜色。所以自来水是决不能直接用来生产茶饮料的。生产品质较佳的茶饮料必须用去除离子的纯净水———pH值在6.7~7.2,铁离子小于2ppm,永久硬度的化学物质含量要小于3ppm。

2.原料。茶叶可分为绿花、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类,各类茶风味各异。成品茶由于其茶青品质不同、产地不同及制茶技术、储存好坏有异而形成不同的风味,同时其可溶性成分也不一样。茶青的品质又与茶树品种、生长地区的土壤、日照、肥料、栽培方法及采集季节、茶芽水分有很大关系。成茶的品质在茶青的基础上取决于加工技术。如茶青堆放时的厚度、发酵时间掌握、焙烘温度和水分控制等。好的成品茶如果储放不当引起受潮或霉变都会导致茶饮料产品质量的下降。

3.萃取。直接影响茶叶中可溶性物质萃取率和萃取液品质的因素是水温、萃取时间、原料颗粒大小、茶叶与水的比例及萃取方式。水温越高,时间越长,原料颗粒越小、茶叶比例越大,萃取率越高,茶汤的苦涩味越重,成本亦高,香味新鲜度也受影响,而萃取是否采用多级方法,也影响茶汤品质。

茶饮料生产的关键技术是避免和消除茶饮料中的混浊和沉淀。茶叶萃取液冷却后产生白色茶乳沉淀,是由茶叶中的茶多酚及其氧化分解物与咖啡碱铬合生成的,行业专家称之为“茶乳酪”。蛋白质、果胶、淀粉大分子物质也容易出现沉淀,而水中离子又是促进混浊和沉淀的首要原因。

解决茶饮料混沌的方法有几种,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物理法———

使茶汤冷却后用高速离心机除去或用超滤法滤去,以提高茶叶汤汁的澄净度。国内几个主要茶饮料生产厂如三得利、康师傅等均使用日本或我国台湾设备以及方法生产茶饮料。另外,还有在茶汤中添加酶制剂使茶饮料中大分子降解以达到除混去沉的目的,也有在茶汤中加入胶体物质使其在液体中起分离大分子减少铬合生成作用的。

茶饮料制作方法的简要说明

茶饮料制作方法的简要说明 1、流行制作方法:茶叶——浸提(85℃/15`)——粗滤(80℃)——迅速冷却(5℃)——精滤(5℃)——调配(80℃)——高温杀菌(90℃/15`)——灌装(88℃)封盖 2、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孙庆文、侯庆的制作方法:茶叶——浸提(>85)——粗滤(80℃)——澄清处理(80℃)——调配(80℃)——精滤(75℃))——杀菌(90℃)——灌装(88℃)封盖 3、方法1和2的主要区别:方法1:高温浸提,冷却出浑后精滤澄清,最后再提高温度灭菌;方法2:浸提后保持自然温降,高温澄清,最后也高温杀菌。 4、方法2的优势:澄清透明度高,澄清状态稳定。节能效果显著。 1 、关于茶饮料的澄清

茶饮料的品质,是指茶饮料的茶滋味、茶香、茶色、卫生和澄清透明等诸方面。澄清透明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一种茶饮料产品的澄清透明度较高,就会在消费者和经销商眼中显得品质很优秀。如果一种茶饮料产品的澄清透明度较低,就会在消费者和经销商眼中显得品质较低劣,甚至被认为是已经变质。在某种程度上,茶饮料的澄清透明程度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它在市场中的销量和销价。经过比较,我们认为:在目前阶段,澄清透明度最好的茶饮料是统一乌龙茶。它就像品质最醇厚的葡萄酒一样清澈透亮,赢得了最多的消费人群的青睐。 茶饮料的生产成本,是指原料、包装、人工、水、电、蒸汽消耗等诸方面。其中水电汽能源的消耗是生产成本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茶饮料生产工艺中,进行澄清处理需要的能源消耗量是很巨大的。 2、茶饮料传统澄清工艺的原理 在传统的茶饮料生产工艺中,所消耗的大部分能耗是为了进行茶饮料的澄清处理。

乳制品的生产

2.2乳制品分类 (1)杀菌乳 以生鲜牛(羊)乳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处理制成液体产品,经巴氏杀菌后,生鲜乳中的蛋白质及大部分维生素基本无损,但是没有100%地杀死所有微生物,所以杀菌乳不能常温储存,需低温冷藏储存,保质期为2—15天。 (2)酸乳 以生鲜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菌种发酵制成的产品。按照所用原料的不同,分为:纯酸牛乳、调味酸牛乳、果料酸牛乳;按照脂肪含量的不同,分为:全脂、部分脱脂、脱脂等品种。 (3)灭菌乳 以生鲜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灭菌制成的液体产品,由于生鲜乳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死,灭菌乳不需冷藏,常温下保质期1—8个月。 (4)乳粉 以生鲜牛(羊)乳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的粉状产品。按脂肪含量、营养素含量、添加辅料的区别,分为:全脂乳粉、低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和配方乳粉。 (5)配方乳粉 针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以生鲜乳或乳粉为主要原料,去除了乳中的某些营养物质或强化了某些营养物质(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经加工干燥而成的粉状产品,配方乳粉的种类包括婴儿、老年及其他特殊人群需要的乳粉。 (6)炼乳 以生鲜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杀菌、浓缩,制成的粘稠态产品。按照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分为:全脂淡炼乳、全脂加糖炼乳、调味/调制炼乳、配方炼乳。

(7)干酪 以生鲜牛(羊)乳或脱脂乳、稀奶油为原料,经杀菌、添加发酵剂和凝乳酶,使蛋白质凝固,排出乳清,制成的固态产品。 (8)干酪素 以脱脂牛(羊)乳为原料,用酶或盐酸、乳酸使所含酪蛋白凝固,然后将凝块过滤、洗涤、脱水、干燥而制成的产品。 (9)乳清粉 以生产干酪、干酪素的副产品——乳清为原料,经杀菌、脱盐或不脱盐、浓缩、干燥制成的粉状产品。 (10)乳糖 以生产干酪、干酪素的副产品——乳清为原料,经分离、浓缩、结晶、干燥,制成的晶体粉状产品。 (11)乳脂肪 以生鲜牛(羊)乳为原料,用离心分离法分出脂肪,此脂肪成分经杀菌、发酵或不发酵等加工过程,制成的粘稠状或质地柔软的固态产品。按脂肪含料不同,分为: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 (12)地方特色乳制品 使用特种生鲜乳(如水牛乳、牦牛乳、羊乳、马乳、驴乳、骆驼乳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各种乳制品,或具有地方特点的乳制品(如奶皮子、奶豆腐、乳饼、乳扇等)。 稳定可控奶源基地:系指自建牧场、合建牧场、参股小区及签订购销合同的合法生鲜乳收购站等。 (13)复原乳 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是指以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水制成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 2.3乳制品的保健作用 酸奶除了营养丰富外,还含有乳酸菌,所以具有保健作用。这些作用是:

茶饮料制作方法的简要说明完整版

茶饮料制作方法的简要 说明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茶饮料制作方法的简要说明 1、流行制作方法:茶叶——浸提(85℃/15`)——粗滤(80℃)——迅速冷却(5℃)——精滤(5℃)——调配(80℃)——高温杀菌(90℃/15`)——灌装(88℃)封盖 2、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孙庆文、侯庆的制作方法:茶叶——浸提(>85)——粗滤(80℃)——澄清处理(80℃)——调配(80℃)——精滤(75℃))——杀菌(90℃)——灌装(88℃)封盖 3、方法1和2的主要区别:方法1:高温浸提,冷却出浑后精滤澄清,最后再提高温度灭菌;方法2:浸提后保持自然温降,高温澄清,最后也高温杀菌。 4、方法2的优势:澄清透明度高,澄清状态稳定。节能效果显着。 1、关于茶饮料的澄清

茶饮料的品质,是指茶饮料的茶滋味、茶香、茶色、卫生和澄清透明等诸方面。澄清透明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一种茶饮料产品的澄清透明度较高,就会在消费者和经销商眼中显得品质很优秀。如果一种茶饮料产品的澄清透明度较低,就会在消费者和经销商眼中显得品质较低劣,甚至被认为是已经变质。在某种程度上,茶饮料的澄清透明程度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它在市场中的销量和销价。经过比较,我们认为:在目前阶段,澄清透明度最好的茶饮料是统一乌龙茶。它就像品质最醇厚的葡萄酒一样清澈透亮,赢得了最多的消费人群的青睐。 茶饮料的生产成本,是指原料、包装、人工、水、电、蒸汽消耗等诸方面。其中水电汽能源的消耗是生产成本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茶饮料生产工艺中,进行澄清处理需要的能源消耗量是很巨大的。 2、茶饮料传统澄清工艺的原理 在传统的茶饮料生产工艺中,所消耗的大部分能耗是为了进行茶饮料的澄清处理。 影响茶饮料澄清度的主要原因,是茶液的冷后浑现象。形成茶液中的冷后浑现象的主要因素是茶乳酪,它在高温时溶解,温度降低时变为不溶,形成冷后浑。我们日常饮茶时,

乳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原奶检验f计量f收奶f过滤f缓存f分离f 冷却T贮存T预热T闪蒸T预杀菌T冷却T贮存f配料f贮存f预热f脱气f均质f 超高温杀菌f冷却f灌装f装箱f保温实验f出厂二、工艺说明 1、原奶检验:主要针对酸度、脂肪、全乳固体、掺假(碱、双氧水、盐、硝盐、Na2S2O3等)、酒精实验、煮沸实验、蛋白质等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2、计量:主要设备为电子汽车衡。 3、收奶:收奶温度不超过8 Co 4、过滤: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 5、缓冲:利用缓冲罐进行缓冲延长分离机工作 时间 6、分离:利用离心力出去牛乳中的机械杂质 7、冷却:开启供奶泵,当冷板内有奶后,打开

冰水阀门(防止漏冰水)。经过板换将收来的新鲜牛乳降温到5 C以下。 8、贮存:牛奶在奶仓中暂存,奶仓每半小时开搅拌5分钟,牛奶应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如存储时间超过12小时,生产每2小时取样送化验室检测一次,检验项目主要为酒精实验及酸度。 8、预热:预热温度约为50 C-60 Co 9、闪蒸:按照产品指标要求进行调节控制避免产品指标随意波动。 10、预杀菌:将牛奶在85 C /15S的条件下进行杀菌。 11、冷却:将预杀菌后的牛奶通过换热器冷却至5 C以下。

12、贮存:如果不直接生产,可以贮存在3个30T奶仓中,要做到冷板打循环,奶温保持在8 C 以下。尽快用于生产,时间不超过12小时。 13、配料: (1)将约配料量2吨牛奶加热至58 C,缓慢加入小料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 (2)均质:对上述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均质,要求均质压力为180bar (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30bar ,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180bar )。 (3)冷却:通过换热器将物料冷却至4C以下。 (4)混合:将溶解小料所用的2吨牛奶和8吨牛奶在半成品罐中混合均匀。 (5)均匀搅拌后检验配料的各项指标。 14、贮存:将配好的物料温度保持在5 C以下,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一、名词解释。(5×3分=15分) 1、乳酸度:100ml的牛乳所消耗的0.1mol NaOH的毫升数 2、异常乳: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 3、酪蛋白:在温度20℃时调节脱脂乳的pH至4.6时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 4、中性含乳饮料:以鲜乳、乳粉或其它乳蛋白为原料,加入饮用水、糖,也可添加果汁、茶、植物提取液等其它辅料,配制而成的中性饮料制品。 5、干酪:在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乳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的产品。 二、选择题。(本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5×2=30) 1、乳是复杂的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A B)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A)可用以判断牛乳热处理的程度。 A、过氧化酶试验 B、酒精试验 C、还原酶试验 D、磷酸盐试验 3、乳中的(B)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 D、VB1和VC 4、牛乳中的(B)是人乳的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常用(A)来表示乳的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放期间细菌的变化情况是(C)

A、不变→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无 C、不变→增加→减少 D、不变→增加 7、酸奶的菌种常用(C) A、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和假丝酵母 8、酸乳的形成机理(A) A、酸凝固 B、酶凝固 C、盐析 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的原料乳必须(B) A.酒精试验阴性B、抗生素检验阴性C、美兰还原试验阴性D、酶 失活 10、在干酪的生产中为了促进凝块的形成需添加(C D)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的调剂原则(ABCD)。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换乳脂肪 D、脱盐 12(A B)的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利用。 A、干酪 B、奶油 C、干酪素 D、稀奶油

各式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我国各式茶饮料开始生产工艺流程,茶饮料在国际上被称为“新时代饮料”。从长远的观点看,是可以与碳酸饮料相抗衡的产品,其特点是天然、保健且能解渴,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追求健康保健的消费心理需求。 从一些主要地区看,世界茶饮料的增长速度很快。美国的软饮料是以碳酸饮料为主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饮料一直处于增长之势(如下表所示): 茶饮料消费在西欧尽管每个国家发展不一致,但总体也是处于上升趋势。如瑞士目前已达到每人一年32升。欧洲茶饮料消费情况如下表: 日本开发茶饮料较早,1983年开始大量生产乌龙茶,1985年开始生产红茶,以后品种不断丰富,其大部分产品是不加糖的纯茶饮料。生产情况具体见下表: 日本每人年均消费茶饮料约22升。我国与之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工业化生产茶饮料已有三四年的历史,也具备了一定的产量,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饮用瓶装水习惯的逐渐形成,茶饮料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液态茶饮料的生产流程依不同的产品(如纯茶饮料、果味奶茶、茶汽水等)和不同的包装方式而不同。但是用茶叶为原料的茶浸出液的制备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 萃取工艺流程:从茶叶中萃取茶汤的浓度因为原料、工艺设备、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各有差异,水与茶叶的比例一般为1~15∶100。如果浓度大易产生白色沉淀。为降低成本及避免成品在销售时产生混浊,一般是以1%的茶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70~95℃,萃取时间为5~30分钟,萃取后用250目尼龙布过滤除渣。萃取形式有3种代表形式———夹层锅式、篮笼式、咖啡抽取器式。夹层锅萃取时将热水放入带搅拌器的锅内加热至规定温度投入茶叶,搅拌到一定时间后翻转夹层锅倒出茶萃取液进行过滤。该形式的特点是温度时间易控制,搅拌出料方便,萃取充分。篮笼式萃取是将放有茶叶的篮笼在热水槽内靠设备吊起放下起到搅拌作用进行萃取,不足之处是萃取不完全,茶叶渣取出不便,茶叶易产生涩味。咖啡抽取器式萃取就是喷淋式,是将茶叶放在网上,用规定温度的热水从顶部喷淋萃取,待茶叶充分浸渍后从底部获得茶汤,其优点是易排渣,但不能搅拌,萃取终点不易判别。 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多以茶叶为原料,直接萃取茶中可溶性部分。而欧美国家多采用速溶茶为原料,以净水稀释为茶饮料。在我国生产速溶茶的厂家是福建漳州大闽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膜浓缩技术和真空干燥技术,降低了香气和滋味的损失,解决了沉淀混浊问题。用这种方式生产的茶饮料投资少,见效快,易上马,技术指标好控制,产品质量有保证。 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 1.水质。水是茶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茶饮料影响甚大。一般说,水中的钙、镁、铁、氯等离子影响茶汤的色泽和滋味,会使茶饮料发生混浊,形成茶乳。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大于5pp m(百万分之5)时,茶汤将显黑色并带有苦涩的味道;氯离子含量高时会使茶汤带腐臭味。茶叶中的植物鞣质与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反应,并可生成多种颜色。所以自来水是决不能直接用来生产茶饮料的。生产品质较佳的茶饮料必须用去除离子的纯净水———pH值在6. 7~7.2,铁离子小于2ppm,永久硬度的化学物质含量要小于3ppm。 2.原料。茶叶可分为绿花、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类,各类茶风味各异。成品茶由于

茶饮料加工的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要点

茶饮料加工的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工 艺要点 摘要:茶叶因其强大的保健作用正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茶饮料的生产及消费由于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要求,发展特别迅速,已成为软饮料的一个重要种类。传统的采用沸水冲泡、慢慢品尝的饮茶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生活快节奏的要求,所以国内外众多的企业与研究单位都在积极进行茶饮料机器深度加工的研发工作,不少部门已经取得丰硕的结果,如日本、英国的果味和美国的冰茶等。 1.1关键工艺原理 在浸提时,为了避免浸提液中儿茶素等成分被氧化而发生褐变,可添加适当的L-抗坏血酸,以保证茶饮料的品种的稳定同时兼顾了茶饮料的适口性,同时L——抗坏血酸还可以抑制氧化作用的产生。浸没后盈率去茶渣,迅速冷却,以免提液温度高而逸散香气成分,然后再精滤。在调配时,精滤的茶浸没提液稀释至适当的浓度,按制品的类型要求加入糖,香精等配料。调配后过滤,除去可能存在的沉淀物,经过板式换热器加热至85-95度进行热灌装,应采用优质涂料铁罐或玻璃瓶进行灌装,避免铁及其其他金属与茶饮料接触,造成饮料中的多元酚类物质与铁等金属元素间的反应导致成品色泽变黑,冲入氮气置换容器中的残存气体后密封或抽真空后密封。茶饮料的PH在4.5以上时,要采用高压杀菌。单一茶饮料采用121度,3-113min或者115度,15min杀菌处理,均可有效杀灭饮料中的肉毒杆菌芽孢,达到预期杀菌效果[1]。 2.1 热灌装的工艺流程 茶叶→热浸提→过滤→茶浸提液→调配→过滤→加热灌装→密封→杀菌→冷却→检验[1] 热灌装是将产品高温杀菌后以90度左右的温度灌装到瓶子里,旋好盖后,用物料本身的温度对瓶子和盖进行最后杀菌。这样产品保持高温状态较长,对其口感营养造成的破坏较多。 热灌装是相当于传统的饮料加工工艺而言的,对于非碳酸化饮料,传统的生产工艺是将预热的或冷的产品灌装入(罐)内,封盖后按一定的杀菌公式进行巴氏杀菌或高温杀菌,然后冷却干燥制成产品,热灌装则首先对产品进行UHT杀菌或HTST杀菌,在80度到95度的温度下进行灌装,封盖后利用产品本身的温度对包装容器内壁及瓶盖进行杀菌。国外于80年代即将这种工艺广泛应用于软饮料

乳品工艺学试题+答案

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试卷1 名词解释。(5×3分=15分) 1、乳酸度:100ml的牛乳所消耗的0.1mol NaOH的毫升数 2、异常乳: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 3、酪蛋白:在温度20℃时调节脱脂乳的pH至4.6时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 4、中性含乳饮料:以鲜乳、乳粉或其它乳蛋白为原料,加入饮用水、糖,也可添加果汁、茶、植物提取液等其它辅料,配制而成的中性饮料制品。 5、干酪:在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乳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的产品。 二、选择题。(本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5×2=30) 1、乳是复杂的分散体系,其蛋白质以(A B )形式存在。 A、胶体悬浮液 B、真溶液 C、复合胶体 D、乳浊液 2、(A)可用以判断牛乳热处理的程度。 A、过氧化酶试验 B、酒精试验 C、还原酶试验 D、磷酸盐试验 3、乳中的(B )成分对热比较敏感。 A、酪蛋白 B、乳清蛋白 C、乳糖 D、VB1和VC 4、牛乳中的(B )是人乳的3-4倍。 A、铁 B、钙 C、铜 D、锌 5、乳品工业中常用(A )来表示乳的新鲜度。 A、酸度 B、pH C、密度 D、冰点 6、鲜乳常温存放期间细菌的变化情况是(C ) A、不变→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无 C、不变→增加→减少 D、不变→增加 7、酸奶的菌种常用(C ) A、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C、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D、脆皮酵母和假丝酵母 8、酸乳的形成机理(A ) A、酸凝固 B、酶凝固 C、盐析 D、热凝固 9生产发酵性乳制品的原料乳必须(B ) 酒精试验阴性B、抗生素检验阴性C、美兰还原试验阴性D、酶失活 10、在干酪的生产中为了促进凝块的形成需添加(C D ) A、石灰乳 B、氯化钙 C、稳定剂 D、凝乳酶 11、婴儿配方乳粉的调剂原则(ABCD)。 A、各成分应尽量接近母乳 B、调低酪蛋白比例 C、用植物油替换乳脂肪 D、脱盐 12 (A B)的副产物-乳清可以综合利用。

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要点

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 和要点 10级食科中外(一)班李东悦 201040610632 0前言: “21世纪的饮料市场将是茶的世界,茶饮料将超过碳酸饮料和咖啡饮料,成为‘饮料之王’。”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饮料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茶饮料产品以其清爽解渴、口味醇美、健康保健等特点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市场上增速最快的饮料之一[1]。 文化是人和社会创造的精神成果、观念系统,同时又是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能动力量。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对自身的不断超越,文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出现了一股文化研究的热潮。由于东亚地区现代化的成功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所带来的社会发展的弊端,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到提倡与弘扬。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过辉煌灿烂的时刻,也曾日趋式微[2]。 1. 关键工艺原理 在浸提时,为了避免浸提液中儿茶素等成分被氧化而发生褐变,可添加适当的L-抗坏血酸,以保证茶饮料的品种的稳定同时兼顾了茶饮料的适口性,同时L-抗坏血酸还可以抑制氧化作用的产生[4]。浸提后应滤去茶渣,迅速冷却,以免提取液温度高而逸散香气成分,然后再精滤。在调配时,精滤的茶浸提液稀释至适当的浓度,按制品的类型要求加入糖、香精等配料。调配后过滤,除去可能存在的沉淀物,经过板式交换器加热至85——95℃进行热灌装,应采用优质涂料铁罐或玻璃瓶进行灌装,避免铁及其他金属直接与茶饮料接触,造成饮料中的多元酚类物质与铁等金属元素间的反应导致成品色泽变黑,充入氮气置换容器中的残存气体后密封或抽真空后密封。茶饮料的pH在4.5以上时,要采用高压杀菌,单一茶类等产品采用121℃,3~13min或115℃,15min杀菌处理,均可有效杀灭茶饮料肿的肉毒杆菌芽孢,达到预期杀菌效果。 2. 热灌装的工艺流程 茶叶→热浸提→茶浸提液→调配→过滤→加热灌装→密封→杀菌→冷却→检验→成品。 3. 热灌装的工艺要点 热灌装是将产品高温杀菌后以90度左右的温度灌装到瓶子里,旋好盖后,

细则19茶饮料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细则19:茶饮料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茶饮料类产品包括所有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或不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不包括以茶作为调味料加工而成的各种茶味饮料。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水处理→水+辅料 ↓ 茶叶的水提取物(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调配(或不调配)→过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车间,尤其是配料和灌装车间的卫生管理控制;水处理工序的管理控制;生产设备的清洗消毒;配料计量;杀菌工序的控制;瓶及盖的清洗消毒;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设备、环境、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水处理工序、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易造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等不合格;原料质量及配料控制等环节易造成茶多酚、咖啡因含量不达标、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生产茶饮料类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水处理车间、配料车间、包装瓶及盖清洗消毒车间、杀菌及自动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场所。配料车间、包装瓶及盖清洗消毒车间及灌装封盖车间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以及符合要求的鞋靴消毒设施。 2.生产车间依其清洁度要求应分为:非食品生产处理区(办公室、配电、动力装备等)、一般作业区(品质实验室、原料处理、仓库、外包装等)、准清洁作业区(杀菌车间、配料车间、预包装清洗消毒车间等)、清洁作业区(灌装车间等)。各区之间应给予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3.准清洁区和清洁作业区应相对密闭,设有空气处理装置和空气消毒设施,清洁作业区对于热灌装工艺的应为10万级以上清洁厂房;后杀菌和无菌灌装工艺,必需安装粗效和中效空气净化设备,保证空气循环次数10次/小时以上。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水处理设备; 2. 配料设施; 3. 过滤器; 4. 杀菌设备; 5. 生产设备清洗消毒设施; 6. 自动灌装封盖设备; 7. 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施; 8. 混比机(适用碳酸型茶饮料)。 四、产品相关标准

乳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乳制品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工艺流程 原奶检验→计量→收奶→过滤→缓存→分离→冷却→贮存→预热→闪蒸→预杀菌→冷却→贮存→配料→贮存→预热→脱气→均质→超高温杀菌→冷却→灌装→装箱→保温实验→出厂 二、工艺说明 1、原奶检验:主要针对酸度、脂肪、全乳固体、掺假(碱、双氧水、盐、硝盐、Na2S2O3等)、酒精实验、煮沸实验、蛋白质等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2、计量:主要设备为电子汽车衡。 3、收奶:收奶温度不超过8℃。 4、过滤: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 5、缓冲:利用缓冲罐进行缓冲延长分离机工作时间。 6、分离:利用离心力出去牛乳中的机械杂质 7、冷却:开启供奶泵,当冷板内有奶后,打开冰水阀门(防止漏冰水)。经过板换将收来的新鲜牛乳降温到5℃以下。 8、贮存:牛奶在奶仓中暂存,奶仓每半小时开搅拌5分钟,牛奶应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如存储时间超过12小时,生产每2小时取样送化验室检测一次,检验项目主要为酒精实验及酸度。 8、预热:预热温度约为50℃-60℃。 9、闪蒸:按照产品指标要求进行调节控制避免产品指标随意波动。 10、预杀菌:将牛奶在85℃/15S的条件下进行杀菌。 11、冷却:将预杀菌后的牛奶通过换热器冷却至5℃以下。 12、贮存:如果不直接生产,可以贮存在3个30T奶仓中,要做到冷板打循环,奶温保持在8℃以下。尽快用于生产,时间不超过12小时。 13、配料: (1)将约配料量2吨牛奶加热至58℃,缓慢加入小料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2)均质:对上述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均质,要求均质压力为180bar(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30bar,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 180bar)。 (3)冷却:通过换热器将物料冷却至4℃以下。 (4)混合:将溶解小料所用的2吨牛奶和8吨牛奶在半成品罐中混合均匀。 (5)均匀搅拌后检验配料的各项指标。 14、贮存:将配好的物料温度保持在5℃以下,6小时以内用于生产,贮存期间将搅拌一直开启,保证物料均匀。 15、预热:此时已进入超高温杀菌工艺段,预热温度为80℃- 90℃。 16、脱气:在脱气罐中进行,如脱去空气、饲料杂味、豆腥味等等。 17、均质:要求均质压力为200bar(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50bar,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200bar),均质温度为70℃-75℃。 18.超高温杀菌机参数: a.脱气罐后温度 b.杀菌温度TIC44:137℃ c.杀菌时间:4S d.其他参数严格按照超高温标准参数执行。 19.冷却:用软化水冷却到室温。 20.灌装:严格按照灌装机标准参数执行。 21.装箱:对成品进行装箱。

各类茶饮料的加工技术

各类茶饮料的加工技术 张典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茶叶的原产地是中国,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国家。把茶叶这种健康的饮料传播到世界各地,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随着茶叶的漫长发展,茶饮料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关键词:茶叶种类;加工技术;发展史。 中国的茶类是世界多多的,茶类归纳起来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类。中国的茶叶加工技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茶叶的加工从最早的采食鲜叶—生煮羹饮—晒干磨碎—蒸青造团饼—龙团凤饼—蒸青散叶茶(绿茶)—炒青绿茶—白茶、黄茶、花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现代在加工茶,茶叶加工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我国现阶段茶叶加工技术总体上还处在半手工、半机械化的低水平,在消化吸收国内外茶叶及食品加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茶产业的实际,开展茶叶清洁化、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加工技术、工艺和装备研究和技术集成是提高我国茶叶加工技术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茶叶现代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推广的实践,包括:新型茶叶加工设备的研制;茶叶加工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的研建;四种典型外 1 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史 1.1 采食鲜叶 中国发现与利用茶树,从神农时代算起,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本草衍义》记录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茶而奇解”。可以看出,最初利用茶叶是采食鲜叶。 1.2 从生煮羹饮到晒干磨碎 生煮类似现在的煮菜汤,用茶来当做菜。《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现在云南的基诺族仍保留了吃凉拌茶的习俗。晋代郭璞(276—324年)《尔雅》:“槚,苦荼”之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 《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茶被利用作药治病,就像采集其他草药一样,采集鲜叶晒干收藏备用。 1.3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工厂管理】茶饮料工厂设计规范(DOC 29页)(0001)

【工厂管理】茶饮料工厂设计规范(DOC 29页)(0001)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茶饮料工厂设计 引言: 我国的饮料行业产品一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形势,其中,传统的碳酸饮料保持平稳,茶饮料继续走红,咖啡饮料有所发展,它们将成为我国饮料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消费者口味的多元性、消费方式的多样性,给饮料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适合东方口味的茶饮料风靡市场。我国的饮料企业应当抓住这个机遇。 本次设计主要是设计一个30000t/年的绿茶饮料厂。在我国,生产果汁的厂家大大小小约有6000家,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饮料企业有1000多家,拥有职工20万余人,年销售收入600多亿元,年创利税60多亿元。全国饮料总产量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发展茶饮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项目。 设计依据: 如今市场上各种饮料盛行,各种各样的品种琳琅满目,竞争力日益增强,生产一种符合大众消费理念以及追寻消费者消费潮流的产品还是比较具有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以开辟出一块新的市场。本次设计投产建立年产3万吨绿茶饮料加工厂,设计主要以国内饮料生产技术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应用CAD技术,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GMP、HACCP、QS等要求来完成初步工艺设计以及全厂设计. 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特点为指导思想,将最新的科技成就、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最佳的机械设备应用到设计中去。在设计过程中认真考虑技术上的可靠性,生产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与当地具体情况想结合,达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精巧、耐用、安全的目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环保、节能、减排、资源再生利用等各个方面,坚持绿色生产、绿色发展,将低碳环保的生产理念带入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1 厂址选择 1.1厂址选择的一般原则 一个地区的工业布局,设计到这个地方的长远规划。一个食品厂得建设,对当地资源、交通运输、三农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食品工厂的厂址选择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工厂的基建进度。投资费用、基地建设及建成投产后的生产条件和经济效果。同时,对产品质量和卫生条件,对职工的劳动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厂址选择时,应按国家方针政策,从生产条件和经济效果等方面考虑,还要考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对厂址的一些特殊要求。现分别叙述如下。 厂址选择,首先应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食品工厂的厂址应设在当地的规划区或开发区内,以适应当地远近期规划的统一布局,尽量不占或少占良田,做到节约用地,所需土地可按基建要求分期分批征用。

乳品工艺学思考题

乳品工艺学复习题: 一、概念 1.原料乳的标准化: 2.牛奶的总酸度:固有酸度和发酵酸度之和 3.吉尔涅尔度(oT):中和100mL牛乳所需0.1mol/L氢氧化钠毫升数, 4.固有酸度或发酵酸度:新鲜乳的酸度称为固有酸度或自然酸度、由于发酵产酸而升高的 这部分酸度称为发酵酸度 5.乳酸度(乳酸%) 6.巴氏杀菌乳:巴氏杀菌乳又称市乳,它是以合格的新鲜牛乳为原料,经离心净乳、标准 化、均质、巴氏杀菌、冷却和灌装,直接供给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 7.超高温瞬间灭菌乳: 8.酸乳:以牛乳或其他乳畜乳为主要原料,经杀菌后接种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经保温发酵 而制成的具有特殊风味的乳制品 9.乳粉:以新鲜乳为原料,用冷冻或加热的方法去除乳中几乎所有水分,得到干燥的粉末 状产品 10.炼乳: 11.冰淇淋:即冰冻奶油,指由乳和乳制品加入蛋和蛋制品、香味料、甜味料、增稠剂、乳 化剂,通过混合配制、杀菌、均质、成熟、凝冻、成型、硬化等工序加工而成的乳制品12.干酪:指在乳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乳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 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制成的产品 二、思考题 1.请用结构图表示牛乳的组成及含量? 2.巴氏杀菌乳的生产工艺。 原料乳验收—过滤或净化—标准化—预热均质—杀菌—冷却—灌装—封口—装箱—冷藏3.超高温灭菌乳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 原料乳→验收及预处理→超高温灭菌→无菌平衡贮槽→无菌灌装→灭菌乳 4.酸奶的分类,发酵剂的概念与种类; 5.凝固型酸乳的加工工艺; 6.搅拌型酸奶的加工工艺;

7.凝固型酸奶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应如何控制? 凝固不良或不凝固:其主要原因有:①原料乳质量②发酵温度与时间③发酵剂活力④加糖量乳清析出其主要原因有:①原料乳热处理不当②发酵时间③其它如原料乳总干物质含量低、接种量过大、机械振动等也会造成乳清析出。 风味不良主要是由于菌种选择及操作工艺不当造成。 表面霉菌生长贮温过高或时间过长引起,因此要严格控制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 8.搅拌型酸奶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应如何控制? ①砂状组织酸乳在组织外观上有许多砂状颗粒存在,不细腻。 ②乳清分离酸乳搅拌速度过快,过度搅拌或泵送造成空气混入产品,将造成乳清分离。 ③风味不正除了与凝固型酸乳的相同因素外,在搅拌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混入大量空 气,造成酵母和霉菌的污染。 ④色泽异常在生产中因加入的果蔬处理不当而引起变色、褪色等现象时有发生。 9.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流程及其工艺要点? 10.甜炼奶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工艺要点; 11.甜炼奶生产中加糖方法有哪几种? 12.请写出淡炼奶生产工艺流程? 13.请写出乳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工艺要点;

乳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 原奶检验→计量→收奶→过滤→缓存→分离→冷却→贮存→预热→闪蒸→预杀菌→冷却→贮存→配料→贮存→预热→脱气→均质→超高温杀菌→冷却→灌装→装箱→保温实验→出厂 二、工艺说明 1、原奶检验:主要针对酸度、脂肪、全乳固体、掺假(碱、双氧水、盐、硝盐、Na2S2O3等)、酒精实验、煮沸实验、蛋白质等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2、计量:主要设备为电子汽车衡。 3、收奶:收奶温度不超过8℃。 4、过滤: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 5、缓冲:利用缓冲罐进行缓冲延长分离机工作时间。 6、分离:利用离心力出去牛乳中的机械杂质 7、冷却:开启供奶泵,当冷板内有奶后,打开冰水阀门(防止漏冰水)。经过板换将收来的新鲜牛乳降温到5℃以下。 8、贮存:牛奶在奶仓中暂存,奶仓每半小时开搅拌5分钟,牛奶应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如存储时间超过12小时,生产每2小时取样送化验室检测一次,检验项目主要为酒精实验及酸度。 8、预热:预热温度约为50℃-60℃。 9、闪蒸:按照产品指标要求进行调节控制避免产品指标随意波动。 10、预杀菌:将牛奶在85℃/15S的条件下进行杀菌。 11、冷却:将预杀菌后的牛奶通过换热器冷却至5℃以下。 12、贮存:如果不直接生产,可以贮存在3个30T奶仓中,要做到冷板打循环,奶温保持在8℃以下。尽快用于生产,时间不超过12小时。 13、配料: (1)将约配料量2吨牛奶加热至58℃,缓慢加入小料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 (2)均质:对上述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均质,要求均质压力为180bar(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30bar,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180bar)。 (3)冷却:通过换热器将物料冷却至4℃以下。 (4)混合:将溶解小料所用的2吨牛奶和8吨牛奶在半成品罐中混合均匀。 (5)均匀搅拌后检验配料的各项指标。 14、贮存:将配好的物料温度保持在5℃以下,6小时以内用于生产,贮存期间将搅拌一直开启,保证物料均匀。 15、预热:此时已进入超高温杀菌工艺段,预热温度为80℃- 90℃。 16、脱气:在脱气罐中进行,如脱去空气、饲料杂味、豆腥味等等。 17、均质:要求均质压力为200bar(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50bar,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200bar),均质温度为70℃-75℃。 18.超高温杀菌机参数: a.脱气罐后温度 b.杀菌温度TIC44:137℃ c.杀菌时间:4S d.其他参数严格按照超高温标准参数执行。 19.冷却:用软化水冷却到室温。 20.灌装:严格按照灌装机标准参数执行。 21.装箱:对成品进行装箱。

乳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乳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 原奶检验→计量→收奶→过滤→缓存→分离→冷却→贮存→预热→闪蒸→预杀菌→冷却→贮存→配料→贮存→预热→脱气→均质→超高温杀菌→冷却→灌装→装箱→保温实验→出厂?二、工艺说明1?、原奶检验:主要针对酸度、脂肪、全乳固体、掺假(碱、双氧水、盐、硝盐、Na2S2O3等)、酒精实验、煮沸实验、蛋白质等几项指标进行检测。?2、计量:主要设备为电子汽车衡。3?、收奶:收奶温度不超过8℃。4?、过滤: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5?、缓冲:利用缓冲罐进行缓冲延长分离机工作时间。?6、分离:利用离心力出去牛乳中的机械杂质 7、冷却:开启供奶泵,当冷板内有奶后,打开冰水阀门(防止漏冰水)。经过板换将收来的新鲜牛乳降温到5℃以下。8?、贮存:牛奶在奶仓中暂存,奶仓每半小时开搅拌5分钟,牛奶应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如存储时间超过12小时,生产每2小时取样送化验室检测一次,检验项目主要为酒精实验及酸度。 8、预热:预热温度约为50℃-60℃。9?、闪蒸:按照产品指标要求进行调节控制避免产品指标随意波动。 10、预杀菌:将牛奶在85℃/15S的条件下进行杀菌。11?、冷却:将预杀菌后的牛奶通过换热器冷却至5℃以下。12?、贮存:如果不直接生产,可以贮存在3个30T奶仓中,要做到冷板打循环,奶温保持在8℃以下。尽快用于生产,时间不超过12小时。 13、配料:?(1)将约配料量2吨牛奶加热至58℃,缓慢加入小料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2)均质:对上述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均质,要求均质压力为180bar(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30bar,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180bar)。 (3)冷却:通过换热器将物料冷却至4℃以下。?(4)混合:将溶解小料所用的2吨牛奶和8吨牛奶在半成品罐中混合均匀。 (5)均匀搅拌后检验配料的各项指标。?14、贮存:将配好的物料温度保持在5℃以下,6小时以内用于生产,贮存期间将搅拌一直开启,保证物料均匀。 15、预热:此时已进入超高温杀菌工艺段,预热温度为80℃- 90℃。 16、脱气:在脱气罐中进行,如脱去空气、饲料杂味、豆腥味等等。 17、均质:要求均质压力为200bar(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50bar,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200bar),均质温度为70℃-75℃。 18.超高温杀菌机参数:?a.脱气罐后温度 b. 杀菌温度TIC44:137℃ c.杀菌时间:4S?d.其他参数严格按照超高温标准参数执行。1?9.冷却:用软化水冷却到室温。20?.灌装:严格按照灌装机标准参数执行。?21.装箱:对成品进行装箱。22.保温实验:生产中按相关的规定取样并做保温实验。保温温度30℃—35℃,利乐枕产品保温4天,泉林枕保温7天。 23.出厂:保温实验检测合格后,产品方可投放市场。 1 / 1

影响茶饮料的几大因素

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兼有营养、保健功效,是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在国际上被被称为"新时代饮料"。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茶饮料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饮料消费的主要产品之一。 1 茶饮料的生产 1.1分类 按原辅料不同,茶饮料可分为茶汤饮料和调味茶饮料,茶汤饮料又分为浓茶型和淡茶型,调味茶饮料还可分为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及其它茶饮料。 按我国软饮料的分类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茶汤饮料是指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类应有风味的茶饮料;果汁茶饮料是指在茶汤中加入水、原果汁(或浓缩果汁)、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成品中原果汁含量不低于5.0%;果味茶饮料是指在茶汤中加入水、食用香精、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碳酸茶饮料是指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等经调味后充入二氧化碳的制品;奶味茶饮料是指在茶汤中水、鲜乳或乳制品、糖液等调制而成的茶饮料。 1.2 生产工艺 不同产品和包装形式的液态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不同的,但是以茶叶为原料的茶浸出液的制备工艺基本一致。其萃取的具体工艺为:从茶叶中萃取茶汤的浓度因为原料、工艺设备、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各有

差异,水与茶叶的比例一般为1~15∶100。由于浓度大易产生白色沉淀,为降低成本及避免成品出现混浊现象,可以用1%的茶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70~95℃,萃取时间为5~30min,萃取后用250目尼龙布过滤除渣。 萃取一般有夹层锅式、篮笼式和咖啡抽取器式三种形式。夹层锅萃取时将热水放入带搅拌器的锅内加热至规定温度投入茶叶,搅拌到一定时间后翻转夹层锅倒出茶萃取液进行过滤。这种形式萃取的温度时间易控制,搅拌出料方便,萃取充分。篮笼式萃取是将放有茶叶的篮笼在热水槽内靠设备吊起放下起到搅拌作用进行萃取,但是萃取不够完全,茶叶渣取出不便,茶叶易产生涩味。咖啡抽取器式萃取即喷淋式,是将茶叶放在网上,用规定温度的热水从顶部喷淋萃取,待茶叶充分浸渍后从底部获得茶汤,该萃取易排渣,但不能搅拌,萃取终点不易判别。 2 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因素 2.1 水质 茶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水,所以水的品质对茶饮料有很大影响。水中的钙、镁、铁、氯等离子能影响茶汤的色泽和滋味,会使茶饮料发生混浊,形成茶乳。例如,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大于5ppm时,茶汤将显黑色,且味带苦涩;而氯离子含量高时会使茶汤有腐臭味。另外,茶叶中的植物鞣质与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反应,并可生成不同颜色。因此生产品质较佳的茶饮料必须用去除离子的纯净水,而且pH值在7左右,保持中性,铁离子含量小于2ppm,永久硬度的化学物质含量小于3ppm,才能保证茶饮料的第一道清新色泽和味道。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在国际上被称为“新时代饮料”。从长远的观点看,是可以与碳酸饮料相抗衡的产品,其特点是天然、保健且能解渴,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追求健康保健的消费心理需求。 从一些主要地区看,世界茶饮料的增长速度很快。美国的软饮料是以碳酸饮料为主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饮料一直处于增长之势。茶饮料消费在西欧尽管每个国家发展不一致,但总体也是处于上升趋势。 日本开发茶饮料较早,1983年开始大量生产乌龙茶,1985年开始生产红茶,以后品种不断丰富,其大部分产品是不加糖的纯茶饮料。生产情况具体见下表: 日本每人年均消费茶饮料约22升。我国与之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工业化生产茶饮料已有三四年的历史,也具备了一定的产量,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饮用瓶装水习惯的逐渐形成,茶饮料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液态茶饮料的生产流程依不同的产品(如纯茶饮料、果味奶茶、茶汽水等)和不同的包装方式而不同。但是用茶叶为原料的茶浸出液的制备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 萃取工艺流程:从茶叶中萃取茶汤的浓度因为原料、工艺设备、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各有差异,水与茶叶的比例一般为1~15∶100。如果浓度大易产生白色沉淀。为降低成本及避免成品在销售时产生混浊,一般是以1%的茶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70~95℃,萃取时间为

5~30分钟,萃取后用250目尼龙布过滤除渣。萃取形式有3种代表形式———夹层锅式、篮笼式、咖啡抽取器式。夹层锅萃取时将热水放入带搅拌器的锅内加热至规定温度投入茶叶,搅拌到一定时间后翻转夹层锅倒出茶萃取液进行过滤。该形式的特点是温度时间易控制,搅拌出料方便,萃取充分。篮笼式萃取是将放有茶叶的篮笼在热水槽内靠设备吊起放下起到搅拌作用进行萃取,不足之处是萃取不完全,茶叶渣取出不便,茶叶易产生涩味。咖啡抽取器式萃取就是喷淋式,是将茶叶放在网上,用规定温度的热水从顶部喷淋萃取,待茶叶充分浸渍后从底部获得茶汤,其优点是易排渣,但不能搅拌,萃取终点不易判别。 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多以茶叶为原料,直接萃取茶中可溶性部分。而欧美国家多采用速溶茶为原料,以净水稀释为茶饮料。在我国生产速溶茶的厂家是福建漳州大闽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膜浓缩技术和真空干燥技术,降低了香气和滋味的损失,解决了沉淀混浊问题。用这种方式生产的茶饮料投资少,见效快,易上马,技术指标好控制,产品质量有保证。 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 1.水质。水是茶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茶饮料影响甚大。一般说,水中的钙、镁、铁、氯等离子影响茶汤的色泽和滋味,会使茶饮料发生混浊,形成茶乳。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大于5ppm(百万分之5)时,茶汤将显黑色并带有苦涩的味道;氯离子含量高时会使茶汤带腐臭味。茶叶中的植物鞣质与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反应,并可生成多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