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植物快速繁殖技术教案中图版选修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植物快速繁殖技术教案中图版选修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植物快速繁殖技术教案中图版选修

第一节植物快速繁殖技术

一、植物组织培养简介

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愈伤组织的特点:细胞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呈无定形状态,排列疏松而无规则,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 (2)脱分化:由高度分化的细胞重新恢复到未分化的状态。

(3)再分化:愈伤组织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芽、根等器官,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3.培养基 (1)成分:除含外植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外,还需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两种植物激素。

(2)类型:据外植体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要求,需配制“脱分化培养基”、“生芽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4.无菌条件:培养基的灭菌要彻底、外植体的消毒要充分、接种时的无菌操作要严格。

二、月季的快速繁殖程序

1.配制培养基

先将各种营养成分按比例配制成MS 培养基母液,再利用母液配制所需的三种培养基。

(1)脱分化培养基:母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1 mg/L 的6-BA 和IAA 。

(2)生芽培养基:去掉脱分化培养基中的IAA 即可。

(3)生根培养基:无机盐浓度为MS 的12

,另外添加质量浓度均为0.1 mg/L 的NAA 和IAA 。 2.外植体消毒

清水洗净→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5 s→质量分数为2%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6 min ~10 min→用无菌水清洗至少3次,漂净消毒液→用无菌滤纸吸干。 3.接种:将已消毒的月季嫩茎接种到脱分化培养基上,使嫩茎的形态学下端接触培养基。 4.培养:接种后的锥形瓶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将愈伤组织接种到生芽培养基上,每天用日光灯光照12 h ,培养10 d 左右长出小芽,小芽继续长成枝条。待枝条长到3 cm

左右时,将它切下后插在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 5.驯化试管苗

6.移栽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一、植物组织培养

1.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1)原因: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

(2)实现全能性的条件:离体状态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如营养物质、激素、温度等)。

2.过程

植物组织(外植体)或细胞――→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

根芽―→植物体

3.培养基

(1)脱分化培养基: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

(2)生芽培养基: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偏低。

(3)生根培养基: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偏高。

二、试管苗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一株完整的试管苗,必须先进行生芽培养,然后进行生根培养,如果顺序颠倒,先诱导生根,就不好诱导生芽了。

2.试管苗应该进行见光培养。

3.试管苗一般在高湿、弱光、恒温下异养生长,出瓶后一定要保温、保湿。

4.试管苗光合作用能力低,在移栽前给予较强光照闭瓶炼苗,以促进小苗向自养转化。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应用

为提高玉米产量,科学家在育种和栽培中进行大量实验研究。下面是

科学家关于玉米培养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玉米种子―→幼苗―→取茎尖――→脱分化①――→再分化

②―→移栽

(1)选取玉米幼苗茎尖进行脱分化处理,是因为茎尖细胞_________________。

(2)①表示________,它能被再次培养成为幼苗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3)若想制作人工种子,应选用________,若利用此项技术来获取细胞的代谢产物,培养将进行到________。(填编号)

【审题导析】 解答此题应注意:(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2)了解各步骤的注意事项,(3)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精讲精析】 茎尖细胞是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细胞,更容易通过培养表达出全能性,同时由于细胞刚刚分裂产生,还没有被病毒或细菌感染,可以直接培养出无病毒植株。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在人工种子的制作中,必须培养到具有根、芽分化的胚状体方可进行,而要获取细胞代谢产物则应在愈伤组织阶段。

【答案】 (1)分裂旺盛且没有被病毒或细菌感染

(2)愈伤组织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② ①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1)快速繁殖、培养无病毒植株。病毒在植株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老叶、老的组织和器官中病毒含量高,幼嫩的未成熟的组织和器官中病毒含量较低,茎尖、根尖生长点几乎不含病毒或病毒较少。

(2)组织培养除了在农业上的应用外,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重视另一个方面,即有用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有用化合物包括药物、橡胶、香精油、色素……这些化合物许多都是高等植物的次生代谢物。

(3)制作“人工种子”。所谓“人工种子”,是指以胚状体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它能萌发长成幼苗。

(4)转基因植物的培养也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可以防止病毒的侵害。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②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

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

④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A.①B.①②③

C.①②D.①②③④

【答案】 D

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加有激素。下表是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在不同比例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其中6-BA是一种细胞分裂素,IAA是一种生长素)

实验组别 1 2 3 4

激素种类及激素含量关系6-BA

6-BA

>IAA

6-BA

=IAA

6-BA

<IAA

结果组织块

产生愈

伤组织

组织块分

化出芽

愈伤组织

不断生长

愈伤组

织有生根

趋势

(2)芽的分化条件是______,根的分化条件是________。

(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可用的激素组合是实验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中的激素含量关系,再分化时可用的激素组合是实验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中的激素含量关系。整个实验表明,植物的生根、发芽等生命活动是________的结果。

(4)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激素外,还必须含有______,它的成分至少应该含有______、______等。

(5)判断愈伤组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导析】(1)根据实验结果寻找条件,判断不同组织分化所需的条件。(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

【精讲精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只有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共同作用及适当的

比例,才能使组织培养过程顺利进行。培养基中必须具备植物激素、无机物(矿质元素)、有机物等营养物质。而愈伤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呈无定形状态。

【答案】(1)必须有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相等

(2)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大于生长素生长素的含量大于细胞分裂素

(3)1 3 2 4 多种激素共同作用

(4)营养物质无机物(矿质元素) 有机物

(5)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呈无定形状态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对分化的影响

使用顺序实验结果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分化频率提高

生长素量与细胞分裂素量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分化

生长素量与细胞分裂素量比值低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生长素量与细胞分裂素量比值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

2.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 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________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________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________(填“6—BA”或“IAA”)。

【解析】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在培养基中加入的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6—BA是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由于该实验探究的是6—BA和IAA对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而6—BA的浓度在各实验组中相同,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IAA 浓度,取值范围是0~0.5 mg·L-1,因变量是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即表中的m和n。再生外植体数乘以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即为丛芽总数,计算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是1号培养基。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用于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出不定芽,因此为了诱导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6—BA(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而加入IAA(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

【答案】(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细胞分裂素(2)IAA浓度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和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 0~0.5 mg·L-1

(3)1 (4)6—BA

1.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可育的植株

②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③用烟草组织的单个细胞培养出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其中①和③都是属于由分化的细胞经过培养形成可育的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实际上就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发育成新个体,所以是由未经分化的细胞(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B

2.在工业化大量培养植物试管苗的过程中,一般进行如下操作,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诱导形成芽

②取合适外植体

③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④诱导形成未分化状态的细胞

⑤诱导形成根

A.②①③④⑤ B.②④③①⑤

C.②③④①⑤ D.②⑤①④③

【解析】外植体经过诱导脱分化,形成未分化状态的细胞,进而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的诱导应该先诱导生芽,再诱导生根。

【答案】 B

3.如图所示为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营养物质和激素,营养物质包括________和小分子有机物;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和________两类植物激素。

(2)此过程要无菌操作,主要是指对__________进行灭菌消毒。B阶段需要光照,原因是________。

(3)试管苗的根细胞没有叶绿素,而叶的叶肉细胞具有叶绿素,这是基因________的结果。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所需条件等方面的知识。植物组织培养是用离体的植物组织片段或器官接种到经消毒灭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含有供组织细胞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无机物和小分子有机物,还有供调节细胞分化和再分化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由外植体发育到试管苗,脱分化阶段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再分化阶段愈伤组织经细胞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试管苗,此阶段需要光照,原因是叶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条件。

【答案】(1)无机物(或矿质元素) 生长素(2)培养基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条件(3)选择性表达

学业达标测评(十二)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消毒灭菌操作,错误的是( )

A.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

B.镊子等器械需酒精灭菌

C.操作前手需进行酒精消毒

D.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需用高压蒸汽锅灭菌;操作前手需进行酒精消毒,外植体应浸泡在酒精中消毒;整个操作过程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同时对镊子等器械灼烧灭菌。

【答案】 B

2.在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解析】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对外植体及操作装置都要消毒灭菌,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从培养基上获取养料,激素可诱导细胞分化,适宜的温度促进新陈代谢,但在脱分化过程中是不需要光照的,产生了幼苗后才需要光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C

3.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

【解析】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当植物细胞脱离母体后,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答案】 C

4.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流程是( )

A.配制培养基→取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B.配制培养基→取外植体消毒→接种→栽培→移栽→培养

C.配制培养基→取外植体消毒→接种→移栽→培养→栽培

D.取外植体消毒→配制培养基→接种→培养→ 移栽→ 栽培

【解析】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流程是:配制培养基并灭菌,再取植物幼嫩的部分(外植体)并消毒,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后移栽长出试管苗,最后栽种在土壤中。

【答案】 A

5.我国西北地区由于过度且无序的开发使甘草的数量锐减,以至于在某些地方几乎绝迹。为了快速恢复甘草数量,有关部门除了限制采摘之外,还进行了微型繁殖,下列有关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甘草的微型繁殖技术的原理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

C.微型繁殖只能繁殖植株微小的草本植物

D.微型繁殖需要在无毒无菌条件下进行

【解析】微型繁殖技术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条件需要无菌无毒。但是它并不是只繁殖微小的草本植物。

【答案】 C

6.关于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全部正确的为( )

①接种室要消毒

②无菌操作

③接种时可以谈话

④外植体如茎段、茎尖可随机放入培养基

⑤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

⑥接种完立刻盖好瓶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解析】整个接种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不能谈话,防止呼吸产生的污染,并戴口罩;接种的外植体放入培养基时注意从形态学下端插入,并且分布均匀,不能随机放入,以保证必要的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

【答案】 D

7.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能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能减少消毒剂对培养材料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加入促进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解析】本题以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为背景,综合考查实验操作、细胞分化、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植物组织培养中消毒的原则是既能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能减少消毒剂对培养材料的伤害,故A正确;植物体细胞的杂交过程中需先去除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再在诱导剂的作用下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故B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C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在生根阶段培养基中通常应含有生长素类调节剂,故D

正确。

【答案】 B

8.(2016·德阳模拟)下图表示一定条件下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需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中

B .图中①②过程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

C .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均为纯合子

D .此实验说明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

【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需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中,A 项正确。由图可知,①过程将离体组织培养成愈伤组织,为脱分化过程;②过程将愈伤组织培养成了试管苗,为再分化过程,B 项正确。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是无性生殖的过程,如果离体组织来自纯合子,将来得到的试管苗是纯合子,如果离体组织来自杂合子,将来得到的试管苗是杂合子,C 项错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即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D 项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外植体――→①愈伤组织――→②

芽、根―→植株

请回答: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时,一般选取________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 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_____,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 5 d ,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时常采用根尖或茎尖部位,原因是该部位含病毒极少。

(2)MS 培养基的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植物组织培养也应注意无菌操作。

(3)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

【答案】(1)茎尖(或根尖) 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有机物植物激素外植体消毒不彻底

(3)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

高二生物:3.3植物体内的其他植物激素(教学方案)

( 生物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高二生物:3.3植物体内的其他植物激素(教学方案) 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species,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the evolutionary system at all levels of biology.

高二生物:3.3植物体内的其他植物激素 (教学方案) 植物体内的其他植物激素一、教学目标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提供事例,以趣激疑,展开联想,深入讨论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涉及其他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事例很多,教师要做这方面的有心人,提前积累一些素材,供课堂上使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同学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但未必想到它的理论基础。结合实例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认识。可以评促学,以问导学,以辩促学。(二)观图

列表,理顺知识,助学生深入思考教材在介绍其他植物激素时,用了一个图示的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图解中的事实,进行图表间转换,列出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表。教材小字部分,用简洁的文字归纳概括激素调节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提升到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一定作用,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本质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植物激素的调节”重在“调节”二字,并尝试以科学的自然观看世界。(三)利用好教科书设计的活动本节“资料分析”栏目,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图文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先说结论,后举实例的写法,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以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围绕“资料分析”进行不同形式的准备,课堂上利用教材信息开展说一说“菠萝与乙烯利;芦苇与赤霉素;啤酒—大麦—赤霉素;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致癌;法规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不同方式的汇报。同时结合“请你自己进一步查找以下三方面的资料”的要求,引导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中/英文):植物生物学/Plant Biology 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 周学时/学分:3/3 4 授课对象: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2008级 5 使用教材: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植物基础学科,包括传统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以及植物发育生物学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关植物结构及其功能和生理作用、植物多样性及分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和植物进化的较为全面而基础的理论知识。 在绪论中,我们简单介绍植物的重要性、人类对植物的认识和植物生物学的学习方法,为正文的展开作一个开头。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因此该课程首先以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由此形成的植物组织(第一章),然后介绍植物体的形态结构(第二章),以及植物的繁殖(第三章)。学习了植物的形态结构后,学习植物的生命活动,即分别在、四、五、六章介绍的植物的无机营养、光合作用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在学习了个体生物学基础上,我们将按系统发育的顺序介绍地球上长期进化发展所形成植物多样性,包括藻类与地衣、苔藓、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学习其鉴别特征和一些重要的代表植物类群(第七至十一章)。无论什么植物都离不开环境,植物多样性是在不同的环境因子组合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接下来讨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第十二章)。进化是生物学的统一主题,是生物界发展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原因的理论解释,因此我们将以进化的讨论结束课程主要内容的学习(第十三章)。最后是人类与植物关系的探讨,由学员们课外自学。 本大纲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时为54学时,用一个学期完成授课,18周,每周3节。但按本学期学校安排,本学期授课18周,19周开始为期末考试时间,又因第六周为国庆,其中还有一次为期中考试时间,故实际授课周数为16周,总授课48学时。因课时较少,内容较多,所以部分内容安排学生自学,自学学时教师不作硬性安排,由学生自己掌握。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解剖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的生理、代谢及发育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分类学原理识别植物,从而为以后学习其它课程打下基础,也立足于服务将来进一步的植物科学方面的科研和工作。其次在此基础上训练学员应用这些知识和原理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有关植物的实际问题,第三,结合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植物学研究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生命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进度表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满足不同材料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种类植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甚至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以及不同培养阶段对营养要求也不相同。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碳源、有机添加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凝胶剂。一些组织可以生长在简单的培养基上,这些培养基只含无机盐和可利用的碳源(蔗糖),但大多数组织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和生长物质,而且经常还将一些复合的营养物质加入到培养基中,这种由“化学定义”的化合物组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 人们已设计了许多培养基用于特殊组织和器官的培养。 怀特培养基是最早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之一,最初作为根培养的培养基。为了诱导培养组织器官发生和再生植株,广泛使用含有大量无机盐成分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和LS(Linsmaier 和Skoog,1965)培养基。原本为细胞悬液或愈伤组织培养而设计的B5培养基,经过改良后,被证实有利于原生质体培养。同时,B5培养基也被用于诱导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尽管Nitshch(1969)为花药培养设计的培养基仍然使用频繁,但另一个称为N6的培养基,专门用于禾谷类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类似的,N6培养基越来越多地

用于大豆、红三叶草和其他豆科植物的培养。该培养基营养成分促进胚性细胞和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快速生长。使用这些培养基成功的原因很可能是营养元素的比例和浓度基本上满足不同培养体系中细胞或组织生长和分化的最适需要。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无机和有机成分的浓度用质量浓度(mg/L 或ppm,但现在习惯用mg/L)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表示。按照国际植物生理学协会的推荐,应该用mol/L表示大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营养成分浓度,用μmol/L表示微量营养元素、激素、维生素和有机成分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的优点是,每一种化合物每一摩尔的分子数是常数,所以按照特定培养基配方配制培养基时,无论无机盐化合物的水分子数为多少,原物质的量浓度都可以使用。但是,用质量浓度来表示浓度的话,就不能不考虑无机盐化合物的水分子数目了。 1、水分 水分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切代谢过程的介质和溶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配制培养基母液时要用蒸馏水或纯水,以保持母液及培养基成分的精确性,防止储藏过程中发霉变质。研究培养基配方时尽量用蒸馏水,以防成分的变化引起不良效果。而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如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氯和其他离子,最好将自来水煮沸,经过冷却沉淀后再使用。

植物生物技术

第一章 概念: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它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科学。 植物生物技术:对植物的品质和性状进行改造的生物技术。 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为控制外因条件下,培养,研究植物组织器官,甚至进而从中分化,发育出整株的技术。 细胞工程: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某些生物学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产生某种物质的过程。 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培养基:含有各种被培养生物材料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的培养基质。 灭菌:指消除实验设备或材料上的所有微生物。 消毒:仅指消除可能造成污染或侵染的有机体。 简答题 1植物生物技术包括哪几方面? ①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工程)②基因克隆与转基因植物生产③分子标记及辅助育种应用 2说明生物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①传统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仍将发挥主导作用,不可用生物技术全面替代,如新品种选 育。 ②生物技术和传统技术结合可以加速研究进程。 ③生物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④生物技术的出现使大批农业公司被生物技术公司替代,使农业经营领域发生变革。 3生物技术涵盖的内容有哪些? 4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需要哪些实验室设置和主要设备? 实验室设置:(1)清洗和贮存玻璃皿器,塑料皿器和其他实验皿器。 (2)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和贮存(3)植物材料和无菌操作(4)可控温度,光照,湿度的条件,以对材料进行体外培养。(5)培养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显微观察。 还有培养室,实验室,培养基室。 主要设备:(1)洗涤设备:洗涤架、干燥箱(2)灭菌设备:高压灭菌锅、消毒器(3)配制培养基设备:纯水器、天平、PH计、搅拌器、移液器、(4)无菌操作设备:超净工作台(5)培养设备:摇床、培养箱、培养架、空调(6)细胞学观察设备。 5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有哪些? (1)无机营养成分 大量元素(浓度>0.5mmol/L):N、P、K、S、Ca、Mg 微量元素(浓度<0.5mmol/L) :Fe、Cu、Zn、Mn、B、Cl (2)有机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碳源和维生素类 (3)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6灭菌的方法包括哪些?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1)高温灭菌法,原理: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封的高压高温灭菌锅内,在1210C 高压和每平方厘米1个大气压下,一般持续15~20分钟,就可以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及其孢子,适于器皿,工具,衣物和培养基灭菌。 (2)过滤灭菌法,原理:将带菌的液体或者气体通过一个孔径小于0.45u微孔滤器装置,使气,液体通过滤膜流入无孔瓶中。主要用于不能利用高温高压灭菌的培养基成分。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植物激素调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长素发现过程,从而懂得一般的实验设计方法和步骤原理。 2、能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所得结论去分析问题。 3、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应用及有关的实验设计。 4、了解其它的植物激素的作用及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 (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三个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观察(包括实验观察)、根据观察过程中所发现问题进行的分析、根据分析提出的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现历史中的三个实验,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素材,也可以使它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一个极好机会。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科学研究的成果只有通过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才能造福于人类。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研究要为社会生产服务,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 (3)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植物激素以及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也是在教学中应着重处理的一个重点。只有让学生对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有所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 难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及其运用两重性分析问题。 “引起不同器官(茎尖、根尖)细胞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不同”。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一特点,就会在运用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实际问题时出现混乱,因此此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法突出地明确两点:第一:生长素对各种器官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第二:生长素对不同器官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 三、教学方法:回忆和归纳总结、练习与讲解相结合的 四、教学过程 首先强调了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不同:动物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产生,而植物没有专门的器官产生。 (一)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相关实验的分析掌握实验的现般操作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设计、得出实验结果、分析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实验设计原理:对照原理、单一变量原理等。掌握每个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 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詹森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物可以通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 3、胚芽鞘弯曲的原因是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生长素 做题中常用到的实验结论总结: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高中生物复习植物激素的调节知识点

2019高中生物复习植物激素的调节知识点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以下是植物激素的调节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忍受能力不同:茎根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在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生长素的应用: 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8、赤霉素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成熟。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植物激素的调节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生物网预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第1节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学业达标测评中图版选修1.doc

第5章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第1节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学业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消毒灭菌操作,错误的是( ) A.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 B.镊子等器械需酒精灭菌 C.操作前手需进行酒精消毒 D.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需用高压蒸汽锅灭菌;操作前手需进行酒精消毒,外植体应浸泡在酒精中消毒;整个操作过程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同时对镊子等器械灼烧灭菌。 【答案】 B 2.在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解析】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对外植体及操作装置都要消毒灭菌,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从培养基上获取养料,激素可诱导细胞分化,适宜的温度促进新陈代谢,但在脱分化过程中是不需要光照的,产生了幼苗后才需要光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C 3.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 【解析】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当植物细胞脱离母体后,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答案】 C 4.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流程是( ) A.配制培养基→取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B.配制培养基→取外植体消毒→接种→栽培→移栽→培养 C.配制培养基→取外植体消毒→接种→移栽→培养→栽培 D.取外植体消毒→配制培养基→接种→培养→ 移栽→ 栽培 【解析】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流程是:配制培养基并灭菌,再取植物幼嫩的部分(外植体)并消毒,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后移栽长出试管苗,最后栽种在土壤中。 【答案】 A 5.我国西北地区由于过度且无序的开发使甘草的数量锐减,以至于在某些地方几乎绝迹。为了快速恢复甘草数量,有关部门除了限制采摘之外,还进行了微型繁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甘草的微型繁殖技术的原理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 C.微型繁殖只能繁殖植株微小的草本植物 D.微型繁殖需要在无毒无菌条件下进行 【解析】微型繁殖技术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条件需要无菌无毒。但是它并不是只繁殖微小的草本植物。 【答案】 C 6.关于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全部正确的为( ) ①接种室要消毒 ②无菌操作 ③接种时可以谈话 ④外植体如茎段、茎尖可随机放入培养基 ⑤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 ⑥接种完立刻盖好瓶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解析】整个接种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不能谈话,防止呼吸产生的污染,并戴口罩;接种的外植体放入培养基时注意从形态学下端插入,并且分布均匀,不能随机放入,以保证必要的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 【答案】 D 7.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能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能减少消毒剂对培养材料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加入促进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案—优秀教案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案授课专业:生物科学、农学主讲:

实验1 光学显微镜及体视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显微镜及体视镜的一般构造和性能; 2、学会正确地使用光学显微镜及体视镜,熟练地掌握对光,低高倍物镜的使用技术, 以及显微镜的维护; 3、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和徒手切片。 二、重点与难点 正确地使用光学显微镜及体视镜,熟练地掌握对光,低高倍物镜的使用技术。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次课主要采取讲授法和讨论法,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辅以个别指导进行教学。 四、实验内容 1、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及维护; 2、临时装片的制作及徒手切片的练习; 3、体视镜的一般结构及使用方法。 五、实验材料 洋葱(Allium cepa)根尖永久装片;洋葱(Allium cepa)鳞片叶;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或水稻(Oryza sativa)花粉。 六、实验用品 普通光学显微镜、体视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纱布、吸水纸、擦镜纸、滴瓶、毛笔;碘液、水。 七、实验方法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及维护 1、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两部分,即光学部分与机械部分。 (1)光学部分 ①物镜、②目镜、③聚光器、④虹彩光圈、⑤反光镜、⑥镜筒 (2)机械部分 ①镜座、②镜柱、③镜臂、④载物台、⑤物镜转换器、⑥调焦螺旋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正确安置显微镜、(2)对光、(3)低倍物镜的使用、(4)高倍物镜的使用(5)浸油物镜的使用、(6)显微镜的使用练习、(7)用毕复原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4、光学显微镜的显微测微法 (1)显微测微计 ①镜台测微计、②目镜测微计 (2)测量方法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其他植物激素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 (一)提供事例,以趣激疑,展开联想,深入讨论 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涉及其他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事例很多,教师要做这方面的有心人,提前积累一些素材,供课堂上使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同学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但未必想到它的理论基础。结合实例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认识。可以评促学,以问导学,以辩促学。 (二)观图列表,理顺知识,助学生深入思考 教材在介绍其他植物激素时,用了一个图示的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图解中的事实,进行图表间转换,列出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表。 教材小字部分,用简洁的文字归纳概括激素调节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提升到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一定作用,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本质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植物激素的调节”重在“调节”二字,并尝试以科学的自然观看世界。 (三)利用好教科书设计的活动 本节“资料分析”栏目,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图文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先说结论,后举实例的写法,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以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围绕“资料分析”进行不同形式的准备,课堂上利用教材信息开展说一说“菠萝与乙烯利;芦苇与赤霉素;啤酒—大麦—赤霉素;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致癌;法规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不同方式的汇报。同时结合“请你自己进一步查找以下三方面的资料”的要求,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提示:说明乙烯至少能起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二)旁栏思考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竖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科戈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园林植物快速繁殖技术知识要点

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的基本含义 1.植物离体培养 指通过无菌操作,使植物体的各类结构材料(外植体)接种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 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的一套技术与方法,通常称之为植物组织培养式植物 的细胞与组织培养。 2.离体培养技术体系 胚胎培养及以胚胎为基础的培养技术 器官及器官原基培养 组织培养 细胞培养 原生质培养及以原生质体为基础的培养技术 3.离体培养的应用 多种的繁育与脱毒 种质资源的贮存 细胞次生代谢物质的生产 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生物技术育种 遗传学和生物学基础的研究 ?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植物离体培养的渊源及其早期的实践 1902年、haber 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观点,并首次进行植物细胞培养实验。 (二)、植物离体培养基本技术体系的形成 1934年white首次建立了番茄的无性繁殖系 1937年white发现b族微生物素和吲保乙酸对离体培养的作用 1934—1939年white等人初步建立起植物离体培养的基本方法 1943年white发表了第一部植物离体培养专著《植物组织培养手册》又重新提出了细胞全能性。 1957年skaog建立了器官分化的激素配比模式。 1953年muir报道了细胞悬浮培养法。 (三)园林植物离体培养学科的建立 1、完善离体培养技术、探索理论基础 1964—1966年诱杀未成熟花粉形成单位体植株。 1960年分离番茄动根原生质体获得成功, 1978年首先获得了体细胞杂种——“potamato”. 植物细胞全能性为基因转化提供方便。 2、开拓应用研究 生产上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领域是离体快速繁殖。 ?植物离体培养学与园艺科学的关系 (一)、离体培养与园艺植物良种繁育学 (二)、离体培养与园艺植物育种学 (三)、离体培养与园艺植物基础学科 第一章离体培养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离体培养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一般的材料选取、无菌技术、培养基配置和环境条件调控为园林植物快繁技术打下基础。

植物生物学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生物学 英文名称 Plant Biology 【课程编号】02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数】5 【适用专业】生物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学时数】64(理论课)+96(实验课)【编写日期】2009年7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植物科学各分支学科及相关生命科学内容的选修和深入学习奠定一定的植物科学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使学生达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生物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水平,培养合格的人才以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的需要。了解植物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以及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较为熟练地解决实际中的植物科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4学时(课堂讲授学时1+课程实验学时3) 主要内容: 本章介绍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当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学习植物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节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内容: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节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内容:生物界的划分。 第三节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内容: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第四节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内容: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的意义,植物科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第五节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当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内容:描述植物学时期,实验植物学时期,现代植物学时期,中国植物科学的发展简要回顾。 第六节学习植物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 内容:学习植物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

高中生物4.1植物激素的调节教案旧人教版第一册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植物激素的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探索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假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落实方案:利用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落实方案:联系生产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教学难点 生长素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的特点 (突破策略:图片形象展示生长素的作用过程,变抽象为形象。)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对比分析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导课] 教师讲解生物体的第三个基本特征:生物体都有应激性并列举应激性的例子。 师:如果你走路时,不小心踩着一个钉子,你会有什么反应? 在玉米的生长季节,偶尔玉米倒伏,但是,经过几天我们发现玉米又开始直立生长, 还有,放在窗台上的盆花,朝向光源生长的特别茂盛。 这些都是生物体的应激性,所以,可见生物体都是生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却能使自身各个部分协调配合,这些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密切关系。 [目标达成] 植物的向性运动 师:(展示图片)室内花盆植物向光生长,引起这种现象的刺激是什么呢? 生:光。 师:(展示图片)无论种子的胚朝向哪个方向,根都会垂直向下生长,引起这种现象的刺激是?生:重力。 师:这些现象不仅属于生物的应激性,还可以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请同学试答什么是向性运动。 (生答,师鼓励并强调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师:那么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 生:激素调节。 生长素的发现 (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探索实验结论)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配方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配方 (一)母液配制与保存 配制培养基时,如果每次配制都要按着杨成分表依次称量,既费时,又增加了多次称量误差。为了提高配制培养基的工作效率,一般将常用的基本培养基配制成10~200倍,甚至1000倍的浓缩贮备液,即母液。母液贮存于冰箱中,使用时,将它们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稀释混合,可多次使用,并在配制较多数量的培养基时,降低工作强度,也提高试验的精度。 基本培养基的母液有四种:大量元素(浓缩20倍),微量元素(浓缩100倍),铁盐(浓缩200倍),除蔗糖之外的有机物质(浓缩100倍) 1大量元素 配制大量元素母液时要分别称量,分别溶解,在定容时按表1中的序号依次加入容量瓶中,以防出现沉淀。倒入磨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和做好记录后,可常温保存或放入冰箱内保存。 表1大量元素母液(配1L20倍的母液) 序号成分配方浓度/(mg.L-1)称取量/mg 配1mL培养基吸取 量/mL 1 硝酸铵NH4NO3 1650 33000 50 2 硝酸钾KNO 3 1900 38000 3 磷酸二氢钾KH2PO 4 170 3400 4 七水合硫酸镁MgSO4.7H2O 370 7400 5 氯化钙无水CaCl2 440 6644 2微量元素母液 在配制微量元素母液时,也应分别称量和分别溶解,定溶时不分先后次序,可随意加入溶量瓶中定容(表2),一般不会出现沉淀现象。倒入磨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和做好记录后,可常温保存或放入冰箱内保有存。 表2微量元素母液(配制1L100倍母液) 成分配方浓度/(mg.L-1) 称取量/mg 配制1L培养基吸取 量/mL 碘化钾KI 0.83 83 10 硫酸锰MnSO4.H2O 22.3 2230 硼酸H3BO3 6.2 620 硫酸锌ZnSO4.7H2O 8.6 860 钼酸钠Na2MoO4.2H2O 0.25 25 硫酸铜CuSO4.5H2O 0.025 2.5 氯化钴CoCl2.6H2O 0.025 2.5 3铁盐母液 由于铁盐无机化合物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只有基螯合物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需要单独配成螯合物母液表3)。 配制方法:称取5.56g硫酸亚铁和7.46g乙二胺乙酸二钠,分别用450ml的去离子水溶解,分别适当加热不停搅拌,分别溶解后将硫酸亚铁溶液缓缓加入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将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最后用去离子水定溶于1000mL,倒入棕色贮液瓶中,贴好标签和做好记录后放入冰箱内保存。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单元练习

1 其他植物激素作业 1.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病原体的侵袭, 侧芽生长失控, 形成大量分支, 称为“扫帚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B.该病原体分泌的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 C.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 D.正常生长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 2.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符合实际的是 ( ) A.黄瓜结果后, 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扦插枝条, 以促进生根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等植物, 使植株增高 D.番茄开花后, 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 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3.辣椒在盛花期遭遇连续暴雨, 正常受粉受到影响, 为防止减产, 菜农采取了喷洒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类似物溶液的措施。他们最可能使用的激素类似物是(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4.如图是甲、乙、丙及NAA 等四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图, 图中“+”表示促进作用, “-”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都是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B.甲、乙都可促进果实成熟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5.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 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 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 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6.青鲜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 科学家对青鲜素毒害性进行了检测, 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 浓度30 mg/L 以下, 青鲜素的毒性相对较小

植物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

植物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0034 课程名称:植物生物学 英文名称:Plant Biology 学分:2 总学时:34 实验学时:34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生物技术(二年级第一学期) Ⅰ课程说明 (一)制定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植物生物学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编写的。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植物生物学是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类群、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有机地阐述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分类、分布、遗传变异和进化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课程。目的是使踏入生物学大门的大学生对植物科学有一整体的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较为广泛的知识基础和开阔的视野,培养全面、综合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1、本课程具有直观性和系统性强的特点,通过讲授和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巩固,为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2、应采用讲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教学模型、实物以及电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直观教学。 3、在本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相关的知识与农牧业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四)课程的知识范围及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植物生物学内容广泛,主要介绍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及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等内容。进一步学习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进化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基础。 (五)教材的选用 教材:《植物学》贺学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书: 1、《Plant Function and Structure》 victor A Gneulach 1973 2、《Fundamentals of Botany》, J.L shreemali 1979 3、《植物生物学》杨世杰主编第一版2000,科学出版社。

高中生物教案6篇

最新-高中生物教案6篇 高中生物教案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本人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生物教案篇1 《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其他植物激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明确了植物体内并非只有生长素,还有其他种类的植物激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第二部分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节内容与前两节“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脉相承,通过对前两节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使学生形成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网络,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已经知道了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方式,理解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也明确了植物激素的概念,知道其他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种类。但是,学生对于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部位和生理作用等知识还知之甚少,对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清楚,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性。 周至县盛产猕猴桃,很多学生对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应用膨大剂增产的事例也非常熟悉,但对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却一无所知。所以,这些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从本地“猕猴桃之乡”的地域特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糖类作为碳源物质,因此糖类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高中生物教材中明确指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的糖类是蔗糖。那么为什么不添加葡萄糖呢?很多资料上解释为蔗糖较葡萄糖便宜,易被植物细胞吸收。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以蔗糖作为碳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同样作为碳源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来源,蔗糖较葡萄糖能更好地调节培养基内的渗透压。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培养基,蔗糖形成的渗透压要明显低于葡萄糖,因此若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易使植物细胞脱水而生长不良。同时,植物细胞吸收蔗糖的速率要明显慢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所以蔗糖形成的渗透压可相对长期的保持稳定。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培养基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最常用的是葡萄糖,一般很少利用蔗糖。因此,采用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3)诱导作用。在培养基成分中,增加生长素的浓度,导致木质部形成,增加蔗糖浓度则导致韧皮部形成。当生长素水平恒定时,2%蔗糖使分化出的全部是木质部,4%蔗糖使分化出的几乎全部是韧皮部,3%蔗糖则可以分化出两者。所以,生长素和蔗糖浓度决定愈伤组织中维管束的类型与数量。因此,在植物组培中要选用蔗糖而不选用葡萄糖。 通过细胞膜内外的液体的浓度差来调节 当细胞膜内的浓度小于细胞膜外的时候蔗糖救能进入细胞中了 植物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培养基的碳源是蔗糖,已知葡萄糖和果糖也能使某些植物生长得很好。植物细胞可以分解蔗糖,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的,蔗糖是可以直接进入细胞的,蔗糖跨质膜从质外体进入细胞是由载体介导并需要消耗能量的质子-蔗糖共运输机制进行的,另外,植物能够利用的某些其他形式的碳源有麦芽糖、半乳糖、甘露糖和乳糖等。葡萄糖更不稳定,培养基需添加葡萄糖一般都在灭菌后再兑换。实在要添加葡萄糖那么灭菌温度一般控制在108~110左右,120度灭出来的就有一定程度的碳化了。所以用蔗糖更简单 动物细胞只能吸收葡萄糖,二糖蔗糖是无法吸收的。 以蔗糖为植物培养基碳源有两个原因: 1.抑制杂菌生长.细菌等不能直接以蔗糖为碳源,故可起抑制其生长的作用 2.蔗糖被植物细胞利用机理目还无定论.主要有以下两个学说(1)植物细胞先以次级主动运输的方式在细胞内外形成质子梯度,然后蔗糖就会利用这个梯度被吸收进细胞. (2).植物的细胞壁中含有能分解蔗糖的相关酶,蔗糖先在细胞膜外被分解为单糖,然后这些单糖再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从而被细胞利用.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激素的种类以及作用

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1928年荷兰人温特(Went)把切下的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3%的琼胶薄片上,一小时后移去鞘尖,把这琼胶切成小块,放在切去鞘尖的燕麦胚芽鞘上,这个胚芽鞘的生长就和完整的胚芽鞘一样。同时在另一切去鞘尖的胚芽鞘上放一块普通的琼胶小块,胚芽鞘就很少生长。温特首次分离了这类跟生长有关的物质,又经其他人分离提纯,鉴定是吲哚乙酸,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生长素。 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中分布很广,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胚芽鞘中都有。它的含量甚微,一般只是植物体鲜重的10-9~10-7。生长素大都集中在生长旺盛的胚芽鞘、芽尖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以后的子房及幼嫩的种子等。 生长素有极性传导的特性,即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上端向下端传导,不能倒过来传导,而且它会逆浓度梯度发生极性传导。极性传导是一种主动运输,在缺氧条件下会严重地阻碍生长素的运输。生长素的运输在胚芽鞘内通过薄壁组织,在茎中通过韧皮部,在叶子里通过叶脉进行。 生长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因为生长素能促使细胞壁软化,降低细胞壁对原生质体的压力,增加细胞渗透吸水的能力。液泡不断增大,细胞就随着加大体积。生长素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生长素还能促进生根或果实发育。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常应用生长素促使插枝生根、棉花保蕾保铃、果实发育。 赤霉素 赤霉素是日本人黑泽在水稻恶苗病的研究中发现的。患恶苗病的水稻,因为病菌分泌的物质引起徒长。这种病菌叫赤霉菌,赤霉素的名称由此而来。目前已知的赤霉素类化合物有50多种,其中43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有的植物内可含有两种或更多的赤霉素,如在日本牵牛中就分离出5种赤霉素。 高等植物中,所有器官都含有赤霉素,但不是在植株的所有部位都能合成赤霉素。通常认为,合成赤霉素的部位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胚等幼嫩组织。如在成熟的种子中几乎没有活性赤霉素,而在发芽的种子里赤霉素却很多,可能是开始生长的胚中合成的。目前已在筛管液和导管液中检查出赤霉素,根的伤流液中也含有赤霉素。赤霉素在植物体内可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也可通过韧皮部向下(或双方向)运输。它和生长素的运输不同,没有极性。切除豌豆的上胚轴,根内的赤霉素含量迅速增加,可能因为根内产生的赤霉素无处输送而积累的缘故。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有 1.赤霉素对细胞伸长的作用水稻患恶苗病以后,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可是生长素也促使植物细胞伸长,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当前流行的看法是,赤霉素提高植物体中生长素的含量,而生长素直接调节细胞的伸长。例如,向整株植物喷施适当浓度的赤霉素,可使植株茎部显著伸长,这是赤霉素能调节植株内源生长素增多的结果。但是赤霉素对根的伸长不起作用,对双子叶植物叶面积的扩大作用较小或不明显,而对禾本科植物叶的伸长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促进了叶的基部分生组织的生长。赤霉素对茎叶生长的促进作用可应用在蔬菜,如芹菜、菠菜、莴苣等的生产中,也可用来增加大麻植株的高度,提高大麻纤维的产量和质量。 2.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形成过去曾认为,禾谷类种子萌发时α-淀粉酶是从胚里产生的。实验证明,种子胚乳中的α-淀粉酶是在由胚中形成的赤霉素的诱发下产生的,赤霉素诱发蛋白酶这一发现已被应用到啤酒生产中。过去啤酒生产,借用大麦发芽后产生的淀粉酶和其他水解酶,使淀粉糖化和蛋白质水解。大麦发芽要消耗大量养分,并延长生产时间,现在只要加上赤霉素就能完成糖化和蛋白质的水解,不需要种子发芽。这样可以节约粮食,降低成本,缩短生产时间。 3.对抽苔和开花的作用赤霉素还可控制多种植物(如胡萝卜、芹菜等二年生植物)茎和叶子生长的平衡。这些植物在一定条件下叶子长得很繁茂,但茎的伸长被阻止,整个植株呈叶丛生状态。它们只有在通过低温和长日照情况下才能抽苔(茎的伸长)、开花。实验证明,赤霉素处理可以代替所要求的低温条件,如用赤霉素处理这些植物后,在长日照下就可以使植株抽苔并且开花。在自然情况下,同一种植物,抽苔植株所含赤霉素的量比未抽苔的高,这说明植物抽苔开花和内源赤霉素含量是有关的。 4.对性别分化的作用赤霉素对黄瓜花的分化也有影响,但与生长素的作用不同,赤霉素是促进雄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