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4 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向1 金属发生反应的图像分析
【母题来源】2019年广东省
【母题题文】
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
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解析】A、向一定量的铝片中加入稀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氢气质量不断增大,至铝片完全反应后
不再产生气体;图示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向一定量的铝片中加入稀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质
量不断增大,铝元素反应后进入到溶液中,但由于又产生了氢气,其质量增大仍然较快,至铝片完全反应
后不再产生气体;继续加入盐酸,溶液增加的质量只是盐酸溶液的质量,变化会比开始时变化更缓和一点;
图示错误;故符合题意;C、向一定量的铝片中加入稀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铝片不断反应,质量在不断
减少,完全反应后铝片质量为零;图示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铝元素的质量是一定的,不管是否发生反
应,其质量始终等于开始加进去的铝片的质量,图示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金属铝与盐酸反应过程的图像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对金属与盐反应特点的掌握情况
及对坐标曲线图的分析能力。
【命题方向】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中考考查热点,主要考查形式有金属与氧气、酸和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的分析,以及有关量的计算等。
【得分要点】解此知识点图像题关键是掌握图像题的解题技巧,会分析图像的“三点、一线、两坐标及斜率
的含义”同时一定要注意题的叙述,到底是一定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还是一定量的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
同时有图像中也要看清二者的区别的能力是解题的得分的关键。
考向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母题来源】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
【母题题文】
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
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
B.滤渣里一定有Cu
C.滤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答案】
B
【试题解析】A、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硫酸铜、硫
酸,选项A不正确;B、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因此滤
渣中含有铜,选项B正确;C、因为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可见滤液中不含
有硫酸,选项C不正确;D、因为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可见滤液中没有硫
酸铜,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但不一定含有铁,铁是否存在取决于加入的铁是否有剩余,如果有剩余就
有。选项D不正确。故选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运用 ,对学生考查的要求是知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掌
握图像题的分析,在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金属与酸、盐反应的问题时,注意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条
件。
【命题方向】就金属与酸反应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题,题型多为选择题但变化形式多样,往往从一定量
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一定量的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考查对图像的理解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的积累,把平时做题得到的结论直接运用到考试的解题中来,
这是迅速解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前提条件。
【得分要点】本题中的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几
个选项都围绕这个条件来判断。
1.【2019年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县轩岗中学中考化学三模】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铁跟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D.生铁是一种使用较广泛的合金
【答案】
B
【解析】A、铁在潮湿环境中能与水、氧气充分接触,容易生锈,故A选项说法正确。B、铁可以在氧气中
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选项说法错误。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跟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和氢气,故C选项说法正确。D、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故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2.【2019年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县轩岗中学中考化学三模】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Al>Fe>Cu>Ag
判断,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Cu+2AgNO3═2Ag+Cu(NO3)2可以发生,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D.反应2Al+3CuSO4═3Cu+Al2(SO4)3可以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答案】
A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
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且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A、由于金属活动性Fe>
Cu,所以反应Cu+FeSO4═Fe+CuSO4不可以发生。A选项错误;B、由于金属活动性Fe>Ag
,反应
Fe+2AgNO
3═2Ag+Fe(NO3)2
可以发生,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
物。属于置换反应。B选项正确;C、由于金属活动性Cu>Ag,反应Cu+2AgNO3═2Ag+Cu(NO3)2可以
发生,由于硝酸银溶液为无色,硝酸铜溶液为蓝色,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C选项正确;D、由于
金属活动性Al>Cu,反应2Al+3CuSO4═3Cu+Al2(SO4)3可以发生,由于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铝溶液
为无色,铜单质为红色,所以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D选项正确;故选A。
【点睛】氢前金属会与酸反应,氢后金属不会与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
来。但也要注意,与金属反应的酸一般是指稀硫酸和盐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向AgNO3、Cu(NO
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
完全反应后过滤.正确的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
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
【答案】
C
【解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Cu、Ag、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Zn>Cu>Ag。所以将过量锌
粉加入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锌可将溶液中的银、铜全部置换出,且有剩余。故充分反应后
过滤,滤纸上物质一定有Zn、Cu、Ag。溶液中只有Zn2+。由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
选C。
4.【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若金属锰(Mn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
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2442MnHSOMnSOH
B.44MgMnSOMgSOMn
C.44FeMnSOFeSOMn
D.44MnCuSOMnSOCu
【答案】
C
【解析】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A、锰在氢的前
面,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不符合题意;B、锰位于铝和锌之间,说明在镁的后面,能被镁从其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不符合题意;C、锰位于铝和锌之间,说明在铁的前面,铁不能与硫酸锰发生置换反应,
符合题意;D、锰在铜的前面,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
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69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黑色固体燃烧,发白光,放热
B.试验酒精溶液导电性:灯泡发光
C.铜放入稀硫酸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铝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生成,溶液颜色变浅,放热
【答案】
A
【解析】A、将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黑色固体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正确;B、酒精不导
电,灯泡不发光;C、铜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错误;D、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
中生成硫酸铝和铜,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放热,错误。故选A。
6.【河南省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①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B.②充分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C.③足量铁和铝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④向一定量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大量的水
【答案】
C
【解析】A、等质量的镁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大于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质量不变,
所以镁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大于氧化镁生成氯化镁的质量,图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充分煅烧一定质
量的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小,但最终不会为0,图示错
误;故不符合题意;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铝、铁,由于铁和铝是足量的,所以产生氢气
质量应该相等,铝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反应速率快,图示正确;故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加水溶液的碱性减小,但依然显碱性,pH不会小于7,图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7.【湖北省枣阳市熊集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向AgNO3和Cu(NO3)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
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金属
是_____;滤渣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Fe、Ag、
Cu Fe+2HCl=FeCl2+H
2
↑
【解析】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滤渣中含有铁,进一步说明铁和硝酸银、硝酸铜反
应后有剩余,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金属是Fe、Ag、Cu;滤渣中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
2
↑。
8.【河南省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________因素有关。
①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含量 ②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的活泼性
(2)按下图装置连接好仪器(铁架台夹持固定等仪器已略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添加药品,
打开止水夹K通入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的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喷灯。
①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固体仍为黑色,而装置E中石灰水变浑浊,则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检验A装置内还含有氢氧化钠,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6.5g含有一种杂质的锌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18g氢气,则该锌粉中混有的杂质是
______
(填“铜”或“镁”)。把这种锌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
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请解释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