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局部排风罩在除尘排毒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性能对局部排风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设计合理,用较小的排风量即可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可将发生源产生的有害物吸入罩内,达到高效的捕集效率,确保工作场所有害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值限的要求;反之,用很大的排风量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局部排风罩种类繁多,在生产实践中,其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设计不规范及安装,应用不当,不能发挥局部排风罩应有的性能,从而导致控制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重点对因局部排风罩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工作环境中有害物浓度超标的局部排风罩机进行了现场调查及这评价,旨在找出局部排风罩在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以实际工作中局部排风罩的正确应用。

一、存在的问题

1、局部排风罩型式的选择不当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应用者均能选择正确的排风罩型式,但也有个别排风罩型式选择错误。如某推台锯在锯木时产生木尘,因木尘颗粒较大、比重较大,推台锯锯木时产生的木尘,沿锯木流线运动较短距离后便落至地面,通常原则,应采用下吸风罩控制推台锯产生的木尘,

但设计中采用了上吸风罩,控制效果极差。

在采有相同排风量的情况下,改为下吸罩,检测结果表明,操作位木尘浓度比设置上吸风罩时降低了5.95倍。

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局部排风罩开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控制效果。

2、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设计不合理

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对局部排风罩的控制效果影响极大。调查中发现,局部排风罩罩口距有害物发生源距离较远,未对准有害物气流方向,局部排风罩罩口被遮挡,罩壳扩张角过小,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点风速小于设计中应达到的风速等现象比较普遍。下面,就上吸罩、侧吸罩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详见表1、表2所示。

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有害物的距离可以分别拉近0.6m及0.3m;实测罩口平均风速均为0.3m/s,低于设计应满足罩口平均风速的70%,操作位有害物浓度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职业接触限值的1.6和2.0倍。

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有害物的距离可以分别拉近0.2m和0.1m;实测罩口平均风速仅为0.39m/s和0.82m/s,吸入风速分别为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局部排风罩在除尘排毒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性能对局部排风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设计合理,用较小的排风量即可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可将发生源产生的有害物吸入罩内,达到高效的捕集效率,确保工作场所有害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值限的要求;反之,用很大的排风量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局部排风罩种类繁多,在生产实践中,其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设计不规范及安装、应用不当,不能发挥局部排风罩应有的性能,从而导致控制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重点对因局部排风罩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工作环境中有害物浓度超标的局部排风罩机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卫生学评价,旨在找出局部排风罩在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以指导实际工作中局部排风罩的正确应用。 一、存在的问题 1.局部排风罩型式的选择不当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应用者均能选择正确的排风罩型式,但也有个别排风罩型式选择错误。如某推台锯在锯木时产生木尘,因木尘颗粒较大、比重较大,推台锯锯木时产生的木尘,沿锯木流线运动较短距离后便落至地面,通常原则,应采用下吸风罩控制推台锯产生的木尘,但设计中采用了上吸风罩,控制效果极差。 在采用相同排风量的情况下,改为下吸罩,检测结果表明,操作位木尘浓度比设置上吸风罩时降低了5.95倍。 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局部排风罩型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控制效果。 2.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设计不合理 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对局部排风罩的控制效果影响极大。调查中发现,局部排风罩罩口距有害物发生源距离较远,未对准有害物气流方向,局部排风罩罩口被遮挡,罩壳扩张角过小,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点风速小于设计中应达到的风速等现象比较普遍。下面,就上吸罩,侧吸罩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详见表1、表2所示。 表1中所述的上吸罩,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

国家标准图集《工业通风排气罩》解析

国家标准图集《工业通风排气罩》解析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通风排气罩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该图集编制目的,然后对编制内容中的排气罩形式和特点做了简要的叙述,最后对该国家标准图集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简要概括。 关键字:国家标准图集通风排气罩形式特点 1 工业通风排气罩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内外广泛使用密闭罩、柜式排气罩、外部吸气罩、接受式排气罩、槽边排气罩、吹吸式排气罩。我国在移动式密闭罩应用于落砂机通风系统,吹吸式通风罩应用于槽边通风系统、炼钢电弧炉通风系统,操作台通风系统等,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我国通风罩的试验研究,采用了气流显示技术,示踪气体模拟试验,计算机数值动态模拟等先进技术,已赶上国外先进水平,有力地验证了通风罩技术的发展。 2 编制目的 工业通风排气罩是通风除尘、有害气体净化、高温气体排除等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若设计合理,可用较小的排风量得到良好的效果。反之,若设计不合理,即使用很大的排风量,仍然达不到控制污染物扩散的目的。因此,排风罩性能的优劣,对上述通风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对控制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作了明确的规定。为了达到或优于国家卫生标准,规范工业通风排气罩的制作,编制相应的国家标准设计图集,十分必要。 3 编制内容 工业通风排气罩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冶金、矿山、机械、化工、建材、医药、卫生等各行业、各部门都需设置通风排气罩。而图集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只能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使用量大面广的列于其中。 排气罩虽然多种多样,但都可以归纳到图集中所列的6种罩类形式之一。为此,图集除总说明外,在各类排气罩图样之前,均有分类文字说明,分形式和特点、设计要点、计算公式和主要数据共3部分。各行业根据其具体工艺设备的性能、尺寸按说明中的内容并参照图集中的典型排气罩图样,亦可配制性能良好的通风排气罩。 局部排风罩按其作用原理和功能特点来分,可归纳为以下基本形式。 3.3.1密闭式排气罩

排风罩分类及技术条件(精选.)

GB/T16758—200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排风罩的测定方法 A.1 测定项目 A.1.1 排风罩的排风量 A.1.2 排风罩的阻力及阻力系数 A.1.3 排风罩的控制风速 A.2 排风量的测定 排风罩的排风量可以通过测定罩口平均风速的方法求得,也可以通过测定排风罩连接风管内测定断面的平均风速的方法得到。 A.2.1 罩口风速测定法 A.2.1.1 匀速移动法 A.2.1.1.1 测定仪器 叶轮式风速仪,测定范围:0.3m/s—40m/s。 A.2.1.1.2 测定方法 对于开口面积小于0.3m2的排风罩口,可将风速仪沿整个罩口断面按图A.1所示的路线慢慢地匀速移动,移动是风速仪不得离开测定平面,此时测得的结果是罩口平均速度。此法 图A.1 罩口平均风速测定路线 A.2.1.2 定点测定法 A.2.1.2.1 测定仪器 热电式风速计。 A.2.1.2.2 测定方法 对于矩形排风罩,按罩口断面的大小,把它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每个小块的

中心处测量其气流速度。断面面积大于0.3m 2的罩口,可分成9—12个小块测量,每个小块的面积小于0.06m 2(见图A.2a );断面面积小于或等于0.3m 2的罩口,可取6个测点测量(见图A .2b );对于条缝形排风罩,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两个测点,沿条缝长度方向根据其长度可以分别取若干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 (见图A.2c );对于圆形排风罩,则至少取4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 (见图A.2d )。最少测定三次,至少取得三组数据,罩口风速为至少三组数据分别求得风速的平均值。 a )较大矩形罩 b )较小矩形罩 C )条缝罩 d )圆形罩 图A.2 各种形式罩口测点布置 A.2.1.2.3 结果计算 a) 排风罩罩口平均风速按式(A.1)计算: υ= n n υυυυ++++Λ321 ………………………………(A.1) 式中: υ——罩口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n υυυυ????Λ321 ——罩口各测点的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n ——测点总数。 b) 排风罩的排风量按式(A.2)计算: Q =F υ …………………………………………(A.2) 式中: Q ——排风罩的排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 3/s ); F ——排风罩罩口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 υ ——排风罩罩口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A.2.2 排风罩连接风管内平均风速测定法

局部排风罩设计

2.4 接受罩 某些生产过程或设备本身会产生或诱导一定的气流运动,而这种气流运动的方向是固定的,我们只需把排风罩设在污染气流前方,让其直接进入罩内排出即可,这类排风罩称为接受罩。顾名思义,接 受罩只起接受作用,污染气流的运动是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罩口的抽吸作用造成的。图2-10是接受罩的示意图。接受罩的排风量取决于所接受的污染空气量的大小,它的断面尺寸不应小于罩口处污染气流的尺寸。 2.4.1 热源上部的热射流 接受罩接受的气流可分为两类:粒状物料高 速运动时所诱导的空气流动(如砂轮机等)、热源上部的热射流两类。前者影响因素较多,多由经验公式确定。后者可分为生产设备本身散发的热烟气(如炼钢炉散发的高温烟气)、高温设备表面对流散热时形成的热射流。通常生产设备本身散发的热烟气由实测确定,因而我们着重分析设备表面对流散热时形成的热射流。 热射流的形态如图2-11示。热设备将热量通过对流散热传给相邻空气,周围空气受热上升,形成热射流。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从一个假想点源以一定角度扩散上升的气流,根据其变化规律,可以按以下方法确定热射流在不同高度的流量、断面直径等。 在4.7~9.0/=B H 的范围内,在不同高度上热射流的流量 2 /33 /104.0Z Q L z = m 3/s (2-3) 式中 Q ——热源的对流散热量,kJ/s B H Z 26.1+= m (2-4)

式中 H ——热源至计算断面的距离,m B ——热源水平投影的直径或长边尺寸,m 。 对热射流观察发现,在离热源表面()B 2~1处射流发生收缩(通常在B 5.1以下),在收缩断面上流速最大,随后上升气流逐渐缓慢扩大。近似认为热射流收缩断面至热源的距离 p A H 5 .10≤=1.33B (p A 为热源的水平投影面积) ,收缩断面上的流量按下式计算 2 /33 /10167.0B Q L = m 3/s (2-5) 热源的对流散热量 t F Q ?=α J/s (2-6) F ——热源的对流放热面积,m 2 t ?——热源表面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差,℃ α——对流放热系数,α=A ·?t 3/1,J/m 2·s ·℃ 式中 A ——系数,对于水平散热面A =1.7,垂直散热面A =1.13, 在某一高度上热射流的断面直径 B H D z +=36.0 m (3-7) 2.4.2 罩口尺寸的确定 理论上只要接受罩的排风量、断面尺寸等于罩口断面上热射流的流量、尺寸,污染气流就会被全部排除。实际上由于横向气流的影响,放射流会发生偏转,可能溢向室内,且接受罩的安装高度越大,横向气流的影响越重,因此需适当加大罩口尺寸和排风量。 热源上部接受罩可根据安装高度的不同分成两大类:低悬罩(p A H 5.1≤),高悬罩(p A H 5.1>)。p A 为热源的水平投影面积,对于垂直面取热源顶部的射流断面积(热射流的起始角为50°)。 1.低悬罩(p A H 5.1≤时): (I)对横向气流影响小的场合,排风罩口尺寸应比热源尺寸扩大150~200mm ; (2)若横向气流影响较大,按下式确定

局部排风罩设计

局部排风罩设计

2.4 接受罩 某些生产过程或设备本身会产生或诱导一定的气流 运动,而 这种气流 运动的方 向是固定 的,我们 只需把排风罩设在污染气流前方,让其直接进入罩内排出即可,这类排风罩称为接受罩。顾名思义,接受罩只起接受作用,污染气流的运动是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罩口的抽吸作用造成的。图2-10是接受罩的示意图。接受罩的排风量取决于所接受的污染空气量的大小,它的断面尺寸不应小于罩口处污染气流的尺寸。2.4.1 热源上部的热射流 接受罩接受的气流可 分为两类:粒状物料高速 运动时所诱导的空气流动 (如砂轮机等)、热源上部 的热射流两类。前者影响

因素较多,多由经验公式确定。后者可分为生产 设备本身散发的热烟气(如炼钢炉散发的高温烟 气)、高温设备表面对流散热时形成的热射流。 通常生产设备本身散发的热烟气由实测确定,因 而我们着重分析设备表面对流散热时形成的热 射流。 热射流的形态如图2-11示。热设备将热量 通过对流散热传给相邻空气,周围空气受热上 升,形成热射流。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从一个假 想点源以一定角度扩散上升的气流,根据其变化 规律,可以按以下方法确定热射流在不同高度的 流量、断面直径等。 在4.7~9.0 H的范围内,在不同高度上热射 /= B 流的流量 2/3 3/1 Q L z=m3/s .0Z 04 (2-3) 式中Q——热源的对流散热量,kJ/s + =m B .1 Z26 H (2-4) 式中H——热源至计算断面的距离,m

B ——热源水平投影的直径或长边尺寸,m 。 对热射流观察发现,在离热源表面()B 2~1处射流发生收缩(通常在B 5.1以下),在收缩断面上流速最大,随后上升气流逐渐缓慢扩大。近似认为热射流收缩断面至热源的距离p A H 5.10 ≤=1.33B (p A 为热源的水平投影面积),收缩断面上的流量按 下式计算 2 /33/10167.0B Q L = m 3 /s (2-5) 热源的对流散热量 t F Q ?=α J/s (2-6) F ——热源的对流放热面积,m 2 t ?——热源表面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差,℃ α ——对流放热系数,α=A ·?t 3 /1, J/m 2 ·s ·℃ 式中 A ——系数,对于水平散热面A =1.7,垂直散热面A =1.13, 在某一高度上热射流的断面直径

排风罩分类及技术条件

排风罩分类及技术条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G B/T16758—200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排风罩的测定方法 测定项目 排风罩的排风量 排风罩的阻力及阻力系数 排风罩的控制风速 排风量的测定 排风罩的排风量可以通过测定罩口平均风速的方法求得,也可以通过测定排风罩连接风管内测定断面的平均风速的方法得到。 罩口风速测定法 叶轮式风速仪,测定范围:s—40m/s。 对于开口面积小于的排风罩口,可将风速仪沿整个罩口断面按图所示的路线慢慢地匀 于 a)较大矩形罩 b)较小矩形罩 C)条缝罩 d)圆形罩 图各种形式罩口测点布置 a) 排风罩罩口平均风速按式()计算:

υ= n n υυυυ++++ 321 ………………………………() 式中: υ——罩口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n υυυυ???? 321 ——罩口各测点的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n ——测点总数。 b) 排风罩的排风量按式()计算: Q =F υ …………………………………………() 式中: Q ——排风罩的排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 3/s ); F ——排风罩罩口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υ ——排风罩罩口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排风罩连接风管内平均风速测定法 标准毕托管及倾斜微压计。 在连接排风罩的直风管上,距连接口为3D —5D (D 为连接风管直径)处作为测定断面,在此断面上开设互成90°的两个测定孔,在孔口接上直径为25mm 、长度为15mm 左右的短管,并装上丝堵。 测定时将测定断面划分成若干个等面积同心环,测定位置按GB/T12138的规定。 标准毕托管与倾斜微压计的连接方法应与图所示相同,按上述测点位置逐个测量各点的动压 值和全压值(全压值在计算排风罩的阻力及阻力系数时用)。最少测定三次,至少获得三组动压值,风管内断面风速为至少三组动压值分别求得的风速的平均值。 按GB/T12138的方法,计算出排风罩的排风量。 排风罩的阻力及阻力系数的测定 排风罩的阻力按式()计算: m q z p p p -= ……………………………() 式中: P z ——排风罩的阻力,单位为帕(Pa ); P q ——测定断面各测点的平均全压,单位为帕(Pa ); P m ——排风罩连接口到测定断面处的摩擦阻力,单位为帕(Pa )。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参考内容]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作者:赵容来源:转载发布时间:2008-4-29 8:02:39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轻轻一点,立刻拥有一本安全工具书!收藏本篇文章,方便以后查看局部排风罩在除尘排毒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性能对局部排风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设计合理,用较小的排风量即可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可将发生源产生的有害物吸入罩内,达到高效的捕集效率,确保工作场所有害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值限的要求;反之,用很大的排风量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局部排风罩种类繁多,在生产实践中,其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设计不规范及安装,应用不当,不能发挥局部排风罩应有的性能,从而导致控制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重点对因局部排风罩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工作环境中有害物浓度超标的局部排风罩机进行了现场调查及这评价,旨在找出局部排风罩在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以实际工作中局部排风罩的正确应用。 一、存在的问题 1、局部排风罩型式的选择不当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应用者均能选择正确的排风罩型式,但也有个别排风罩型式选择错误。如某推台锯在锯木时产生木尘,因木尘颗粒较大、比重较大,推台锯锯木时产生的木尘,沿锯木流线运动较短距离后便落至地面,通常原则,应采用下吸风罩控制推台锯产生的木尘,但设计中采用了上吸风罩,控制效果极差。 在采有相同排风量的情况下,改为下吸罩,检测结果表明,操作位木尘浓度比设置上吸风罩时降低了5.95倍。 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局部排风罩开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控制效果。 2、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设计不合理 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对局部排风罩的控制效果影响极大。调查中发现,局部排风罩罩口距有害物发生源距离较远,未对准有害物气流方向,局部排风罩罩口被遮挡,罩壳扩张角过小,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点风速小于设计中应达到的风速等现象比较普遍。下面,就上吸罩、侧吸罩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详见表1、表2所示。 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有害物的距离可以分别拉近0.6m及0.3 m; 实测罩口平均风速均为0.3m/s,低于设计应满足罩口平均风速的70%,操作位有害物浓度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职业接触限值的1.6和2.0倍。 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有害物的距离可以分别拉近0.2m和0.1m;实测罩口平均风速仅为0.39m/s和0.82m/s,吸入风速分别为0.20m/s和0.38m/s罩口风速分别低于设计应满足吸入风速的60%和24%,操作位有害物质浓度分别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限值的13.4和1.7倍。

排风罩分类及技术条件教案资料

排风罩分类及技术条 件

A.1测定项目 A.1.1排风罩的排风量 A.1.2排风罩的阻力及阻力系数 A.1.3排风罩的控制风速 A.2排风量的测定 排风罩的排风量可以通过测定罩口平均风速的方法求得,也可以通过测定 排风罩连接风管内测定断面的平均风速的方法得到。 A.2.1罩口风速测定法 A.2.1.1匀速移动法 A.2.1.1.1测定仪器 叶轮式风速仪,测定范围:0.3m/s — 40m/s A.2.1.1.2测定方法 对于开口面积小于 0.3m 2的排风罩口,可将风速仪沿整个罩口断面按图 A.1 所示的路线慢慢地匀速移动,移动是风速仪不得离开测定平面,此时测得的结GB/T16758—200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排风罩的测定方法 果是罩口平均速度。 进行三次,取其平均值 每次测定 八 V 5%

图A.1罩口平均风速测定路线 A.2.1.2定点测定法 A.2.1.2.1测定仪器 热电式风速计。 A.2.1.2.2测定方法 对于矩形排风罩,按罩口断面的大小,把它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每个小块的中心处测量其气流速度。断面面积大于0.3m2的罩口,可分成9—12个小块测量,每个 小块的面积小于0.06m2(见图A.2a);断面面积小于或等于0.3m2的罩口,可取6个测点 测量(见图A .2b );对于条缝形排风罩,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两个测点,沿条缝长度方向根据其长度可以分别取若干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 (见图A.2c);对于圆形排风罩,则至少取4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 (见图A.2d )。最少测定三次,至少取得三组数据,罩口风速为至少三组数据分别求得风速的平均值。 图A.2各种形式罩口测点布置 A.2.1.2.3结果计算 b)较小矩形罩 圆形罩 C)条缝罩

排风罩分类及技术条件精编WORD版

排风罩分类及技术条件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G B/T16758—200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排风罩的测定方法 A.1 测定项目 A.1.1 排风罩的排风量 A.1.2 排风罩的阻力及阻力系数 A.1.3 排风罩的控制风速 A.2 排风量的测定 排风罩的排风量可以通过测定罩口平均风速的方法求得,也可以通过测定排风罩连接风管内测定断面的平均风速的方法得到。 A.2.1 罩口风速测定法 叶轮式风速仪,测定范围:0.3m/s—40m/s。 对于开口面积小于0.3m2的排风罩口,可将风速仪沿整个罩口断面按图A.1所示的路

对于矩形排风罩,按罩口断面的大小,把它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每个小块的中心处测量其气流速度。断面面积大于0.3m 2的罩口,可分成9—12个小块测量,每个小块的面积小于0.06m 2(见图A.2a );断面面积小于或等于0.3m 2的罩口,可取6个测点测量(见图A .2b );对于条缝形排风罩,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两个测点,沿条缝长度方向根据其长度可以分别取若干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 (见图A.2c );对于圆形排风罩,则至少取4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 (见图A.2d )。最少测定三次,至少取得三组数据,罩口风速为至少三组数据分别求得风速的平均值。 a )较大矩形罩 b )较小矩形罩 C )条缝罩 d )圆形罩 图A.2 各种形式罩口测点布置 a) 排风罩罩口平均风速按式(A.1)计算: υ=n n υυυυ++++ 321 ………………………………(A.1) 式中: υ——罩口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n υυυυ???? 321 ——罩口各测点的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n ——测点总数。 b) 排风罩的排风量按式(A.2)计算: Q =F υ …………………………………………(A.2)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8:02:39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轻轻一点,立刻拥有一本安全工具书!收藏本篇文章,方便以后查看局部排风罩在除尘排毒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性能对局部排风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设计合理,用较小的排风量即可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可将发生源产生的有害物吸入罩内,达到高效的捕集效率,确保工作场所有害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值限的要求;反之,用很大的排风量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局部排风罩种类繁多,在生产实践中,其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设计不规范及安装,应用不当,不能发挥局部排风罩应有的性能,从而导致控制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重点对因局部排风罩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工作环境中有害物浓度超标的局部排风罩机进行了现场调查及这评价,旨在找出局部排风罩在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以实际工作中局部排风罩的正确应用。 一、存在的问题 1、局部排风罩型式的选择不当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应用者均能选择正确的排风罩型式,但也有个别排风罩型式选择错误。如某推台锯在锯木时产生木尘,因木尘颗粒较大、比重较大,推台锯锯木时产生的木尘,沿锯木流线运动较短距离后便落至地面,通常原则,应采用下吸风罩控制推台锯产生的木尘,但设计中采用了上吸风罩,控制效果极差。 在采有相同排风量的情况下,改为下吸罩,检测结果表明,操作位木尘浓度比设置上吸风罩时降低了5.95倍。 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局部排风罩开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控制效果。 2、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设计不合理 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对局部排风罩的控制效果影响极大。调查中发现,局部排风罩罩口距有害物发生源距离较远,未对准有害物气流方向,局部排风罩罩口被遮挡,罩壳扩张角过小,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点风速小于设计中应达到的风速等现象比较普遍。下面,就上吸罩、侧吸罩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详见表1、表2所示。 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有害物的距离可以分别拉近0.6m及0.3m; 实测罩口平均风速均为0.3m/s,低于设计应满足罩口平均风速的70%,操作位有害物浓度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职业接触限值的1.6和2.0倍。 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有害物的距离可以分别拉近0.2m和0.1m;实测罩口平均风速仅为0.39m/s和0.82m/s,吸入风速分别为0.20m/s和0.38m/s罩口风速分别低于设计应满足吸入风速的60%和24%,操作位有害物质浓度分别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限值的13.4和1.7倍。 由此可见,排风罩距有害物发生源的距离较远,罩口未对有害物发生源及罩口被遮挡,罩壳扩张角过小,局部排风罩罩口风速及吸入风速过低等已成为影响局部排风罩控制效果

国家标准图集《工业通风排气罩》解析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通风排气罩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该图集编制目的,然后对编制内容中的排气罩形式和特点做了简要的叙述,最后对该国家标准图集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简要概括。 关键字:国家标准图集通风排气罩形式特点 1 工业通风排气罩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内外广泛使用密闭罩、柜式排气罩、外部吸气罩、接受式排气罩、槽边排气罩、吹吸式排气罩。我国在移动式密闭罩应用于落砂机通风系统,吹吸式通风罩应用于槽边通风系统、炼钢电弧炉通风系统,操作台通风系统等,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我国通风罩的试验研究,采用了气流显示技术,示踪气体模拟试验,计算机数值动态模拟等先进技术,已赶上国外先进水平,有力地验证了通风罩技术的发展。 2 编制目的 工业通风排气罩是通风除尘、有害气体净化、高温气体排除等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若设计合理,可用较小的排风量得到良好的效果。反之,若设计不合理,即使用很大的排风量,仍然达不到控制污染物扩散的目的。因此,排风罩性能的优劣,对上述通风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对控制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作了明确的规定。为了达到或优于国家卫生标准,规范工业通风排气罩的制作,编制相应的国家标准设计图集,十分必要。 3 编制内容 工业通风排气罩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冶金、矿山、机械、化工、建材、医药、卫生等各行业、各部门都需设置通风排气罩。而图集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只能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使用量大面广的列于其中。 排气罩虽然多种多样,但都可以归纳到图集中所列的6种罩类形式之一。为此,图集除总说明外,在各类排气罩图样之前,均有分类文字说明,分形式和特点、设计要点、计算公式和主要数据共3部分。各行业根据其具体工艺设备的性能、尺寸按说明中的内容并参照图集中的典型排气罩图样,亦可配制性能良好的通风排气罩。 局部排风罩按其作用原理和功能特点来分,可归纳为以下基本形式。 3.3.1密闭式排气罩 这类局部排风罩的主要特点是将尘源或污染源全部围挡起来,使有害物的扩散只限制在被已围挡的一个小密闭空间内,一般只在围挡的罩壁上留有观察窗或不经常开启的操作检查门。罩外空气只能经过缝隙或某些孔才能进入罩内,由于其开启得很小,所以用较小的排风量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逸出。密闭罩按尘源工艺设备的特点,可做成固定式,如皮带输送机的密闭罩。也可以做成移动式,如落砂机的移动式密闭罩。 3.3.2 柜式排气罩 也称“通风柜”、“排气柜”等,它的特点基本上同密闭罩原理相类似,但是它往往有一个经常敞开的工作孔。产生有害物的工艺操作或化学反应均在柜内进行。为了防止柜内有害物逸出,工作孔的敞开面上应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柜内有害物通过排风管道排走。 通风柜上一般设有可开闭的操作孔和观察孔。为防止有害气体从操作孔口逸出,必须对通风柜抽风,使柜内形成负压。通风柜的排风形式有:上部排风通风柜、下部排风通风柜、上下部联合排风通风柜和送风式通风柜。 3.3.3 外部排气罩 由于工艺或操作条件的限制,不能将尘源或污染源密闭起来,只能把局部排风罩设置在有害物源的地方附近,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产生的气流运动,将有害物吸入罩内。这类局部排风罩统称为外部排风罩,它的特点是为了得到较大速度的气流,往往具有很大的排风量。按工艺和操作情况,可以设计成上吸式、下吸式、侧吸式等多种形式。

局部排风罩设计

局部排风罩设计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接受罩 某些生产过程或设备本身会产生或诱导一定的气流运动,而这种气流运动的方向是固定的,我们只需把排风罩设在污染气流前方,让其直接进入罩内排出即可,这类排风罩称为接受罩。顾名思义,接受罩只起接受作用,污染气流的运动是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罩口的抽吸作用造成的。图2-10是接受罩的示意图。接受罩的排风量取决于所接受的污染空气量的大小,它的断面尺寸不应小于罩口处污染气流的尺寸。 2.4.1 热源上部的热射流 接受罩接受的气流可分为两类:粒状物料高速运动时所诱导的空气流动(如砂轮机 等)、热源上部的热射流两类。前者影响因素较多,多由经验公式确定。后者可分为生产设备本身散发的热烟气(如炼钢炉散发的高温烟气)、高温设备表面对流散热时形成的热射流。通常生产设备本身散发的热烟气由实测确定,因而我们着重分析设备表面对流散热时形成的热射流。 热射流的形态如图2-11示。热设备将热量通过对流散热传给相邻空气,周围空气受热上升,形成热射流。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从一个假想点源以一定角度扩散上升的气流,根据其变化规律,可以按以下方法确定热射流在不同高度的流量、断面直径等。 在4.7 B H的范围内,在不同高度 9.0 /= ~ 上热射流的流量 3/1 2/3 L z= m3/s (2-3) Q .0Z 04 式中Q——热源的对流散热量,kJ/s

B H Z 26.1+= m (2-4) 式中 H ——热源至计算断面的距离,m B ——热源水平投影的直径或长边尺寸,m 。 对热射流观察发现,在离热源表面()B 2~1处射流发生收缩(通常在B 5.1以下),在收缩断面上流速最大,随后上升气流逐渐缓慢扩大。近似认为热射流收缩断面至热源的距离p A H 5.10≤=(p A 为热源的水平投影面积),收缩断面上的流量按下式计算 2/33/10167.0B Q L = m 3/s (2-5) 热源的对流散热量 t F Q ?=α J/s (2- 6) F ——热源的对流放热面积,m 2 t ?——热源表面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差,℃ α——对流放热系数,α=A ·?t 3/1,J/m 2·s ·℃ 式中 A ——系数,对于水平散热面A =,垂直散热面A =, 在某一高度上热射流的断面直径 B H D z +=36.0 m (3-7) 2.4.2 罩口尺寸的确定 理论上只要接受罩的排风量、断面尺寸等于罩口断面上热射流的流量、尺寸,污染气流就会被全部排除。实际上由于横向气流的影响,放射流会发生偏转,可能溢向室内,且接受罩的安装高度越大,横向气流的影响越重,因此需适当加大罩口尺寸和排风量。 热源上部接受罩可根据安装高度的不同分成两大类:低悬罩(p A H 5.1≤),高悬罩(p A H 5.1>)。p A 为热源的水平投影面积,对于垂直面取热源顶部的射流断面积(热射流的起始角为50°)。

排风罩分类及技术条件

排风罩分类及技术条件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G B/T16758—200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排风罩的测定方法 测定项目 排风罩的排风量 排风罩的阻力及阻力系数 排风罩的控制风速 排风量的测定 排风罩的排风量可以通过测定罩口平均风速的方法求得,也可以通过测定排风罩连接风管内测定断面的平均风速的方法得到。 罩口风速测定法 叶轮式风速仪,测定范围:s—40m/s。 对于开口面积小于的排风罩口,可将风速仪沿整个罩口断面按图所示的路线 测量,每个小块的面积小于(见图);断面面积小于或等于的罩口,可取6个测点测量(见图A .2b);对于条缝形排风罩,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两个测点,沿条缝长度方向根据其长度可以分别取若干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

(见图);对于圆形排风罩,则至少取4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 (见图)。最少测定三次,至少取得三组数据,罩口风速为至少三组数据分别求得风速的平均值。 a )较大矩形罩 b )较小矩形罩 C )条缝罩 d )圆形罩 图 各种形式罩口测点布置 a) 排风罩罩口平均风速按式()计算: υ= n n υυυυ++++ 321 ………………………………() 式中: υ——罩口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n υυυυ???? 321 ——罩口各测点的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n ——测点总数。 b) 排风罩的排风量按式()计算: Q =F υ …………………………………………() 式中: Q ——排风罩的排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 3/s ); F ——排风罩罩口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 υ ——排风罩罩口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排风罩连接风管内平均风速测定法 标准毕托管及倾斜微压计。

通风系统分类

按通风系统作用范围分类 用通风方法改善车间的空气环境,一方面在局部地点或整个车间把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污浊空气排至室外,另一方面,把新鲜空气或经过净化符合卫生要求的空气送入室内。我们把前者称为排风,把后者称为进风。 如果只对局部地点进行排风或送风,即局部通风;如果对整个车间进行排风或送风,则为全面通风。通常,按通风系统的作用范围不同,可将通风分为局部通风、全面通风和事故通风。局部通风系统又分为局部进风和局部排风两大类,它们都是利用局部气流,使局部工作地点不受有害物的污染,造成良好的空气环境。 (一)局部排风 在集中产生有害物的局部地点,设置捕集装置,将有害物排走,以控制有害物向室内扩散,这种通风方法称为局部排风。这是防毒,排尘最有效的通风方法。局部排风系统的组成如图3-1-1所示。 局部排风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局部排风罩 局部排风罩是用来捕集有害物的。它的性能对局部排风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影响。性能良好的局部排风罩,如密闭罩,只要较小的风量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由于生产设备和操作的不同,排风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风管 通风系统中输送气体的管道称为风管,它把系统中的各种设备或部件连成了一个整体。为了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应合理选定风管中的气体流速,管路应力求短、直。风管通常用表面光滑的材料制作,如:薄钢板、聚氯乙烯板,有时也用混凝土、砖等材料。 (3)除尘、净化设备 为了防止大气污染,当排出空气中有害物量超过排放标准时,必须用净化设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人大气。净化设备分除尘器和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两类。 (4)风机 风机向机械排风系统捉供空气流动的动力。为了防止风机的磨损和腐蚀,通常把它放在净化设备的后面。 (二)局部送风 向局部工作地点送风,使局部地带造成良好的空气环境。对于面积很大,操作人员较少的生产车间,用全面通风的方式改善整个车间的空气环境,既困难又不经济,同时也是不必要的。例如某些高温车间,没有必要对整个车间进行降温,只需向个别的局部工作地点送风,在局部地点造成良好的空气环境,这种通风方法称为局部送风。局部送风主要用于局部降温,又分为系统式和分散式两种。 1.系统式送风系统

排风罩的测量方法-方法确认

GB/T 16758-200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附录A 排风罩的测定方法 --方法确认报告 一新项目概述 本项目使用热电风速仪、微压计、皮托管测量排风罩的风量、风速、风压。二工作原理 排风罩的排风量可以通过测定罩口平均风速的方法求得,也可以通过测定排风罩连续风管内测定断面的平均风速的方法得到,排风罩的阻力损失可以通过测定排风罩连接管处的全压来确定。 三测量 3.1 排风量的测定 3.1.1.2 定点测定法 a. 测定仪器 热电式风速计。 b. 测定方法 对于矩形排风罩,按罩口断面的大小,把它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每个小块的中心处测量其气流速度。断面面积大于0.3㎡的罩口,可分成9~12个小块测量,每个小块的面积小于0.06㎡(见图A.2a);断面面积小于或等于0.3㎡的罩口,可取6个测点测量(见图A. 2b) ;对于条缝形排风罩,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两个测点,沿条缝长度方向根据其长度可以分别取若干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见图A.2c);对于 圆形排风罩,则至少取4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见图A.2d)。 最少测定三次,至少取得三组数据,罩口风速为至少三组数据分别求得风速的平均值。

1 23n v v v v v n +++???+= 图A.2 各种形式罩口测点布置 c. 结果计算 a) 排风罩罩口平均风速按式(A.1)计算: .......(A.1) 式中: v ——罩口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v 1,v 2...v n ——排风罩罩口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n ——测点总数 3.1.2 排风罩连接风管内平均风速测定法 3.1.2.1 测定仪器 标准毕托管及倾斜微压计。 3.1.2.2 测定位置

排风罩分类及技术条件

所示的路线慢慢地匀1移动是风速仪不得离开测定平面,此时测得的结果是罩口平均速度。此法最少进行三 热电式风速计口平均风速测定路线 次,取其平均值,每次 八I GB/T16758- 200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排风罩的测定方法 测定项目 排风罩的排风量 排风罩的阻力及阻力系数 排风罩的控制风速 排风量的测定 排风罩的排风量可以通过测定罩口平均风速的方法求得,也可以通过测定排风罩连接风管内测定断面的平均风速的方法得到。 罩口风速测定法 叶轮式风速仪,测定范围:s—40m/s 对于开口面积小于的排风罩口,可将风速仪沿整个罩口断面按图 测定误差应在士5% 图

对于矩形排风罩,按罩口断面的大小,把它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每个小块的 中心处测量其气流速度。断面面积大于的罩口,可分成9—12个小块测量,每个小块的面积小于(见图);断面面积小于或等于的罩口,可取6个测点测量(见图 A .2b);对于条缝形 排风罩,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两个测点,沿条缝长度方向根据其长度可以分别取若干个测 点,测点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见图);对于圆形排风罩,则至少取4个测点,测点间距 小于或等于200mm(见图)。最少测定三次,至少取得三组数据,罩口风速为至少三组数据分别求得风速的平均值。 a)较大矩形罩 b )较小矩形罩 C )条缝罩 d )圆形罩 图各种形式罩口测点布置 a)排风罩罩口平均风速按式()计算: ■= 1 2 3 n ......................................................................... () n 式中: 罩口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罩口各测点的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n——测点总数。 b)排风罩的排风量按式()计算: Q = F ..........................................................() 式中: 3 Q ――排风罩的排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s ); F――排风罩罩口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斥); ――排风罩罩口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 排风罩连接风管内平均风速测定法 标准毕托管及倾斜微压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