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革新开放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析

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析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11th National Congress of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 作者: 海贤[1];罗琴[2]
作者机构: [1]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页码: 63-70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老挝人民革命党十一大;革新开放;社会主义
摘要:2021年1月13—15日,老挝人民革命党召开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党章修正案,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回顾了十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总结了落实十大决议精神的"八项成就",提出了坚持革新开放的"四条经验";提出了新时期完善人民民主制度的基本理念,确定未来几年需要把握好的"五大紧急任务";明确新时期九五规划"六大奋斗目标",提出将要重点解决的"七大问题".未来,在十一大精神指引下,老挝人民革命党将继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团结奋进,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体系研究

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王宏军(1971—),男,河南偃师人,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

2022 6No 6,2022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2年6月June,2022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体系研究王宏军(云南财经大学 法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摘要: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体系主要由企业制度、行业制度以及审批制度构成。

企业制度层面,《企业法》规定了三种投资方式和三种企业类型;行业制度层面,《投资促进法》将投资行业分为一般类和特许类,其中非受管控的一般类行业适用自动渠道,即不需要事先审批而直接进行工商登记。

审批制度层面,主要指特许类和受管控的一般类行业,需要先经过投资促进监督委员会的审批再进行工商登记。

老挝外资准入立法透明度不高、立法空白较多,但相关国际法弥补了国内立法的不足,革新开放的政治决心弥补了法治的不足。

中国企业向老挝投资,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法律,做到合规投资、合规经营,在投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引入规则和标准以及承担社会责任。

关键词: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中国企业中图分类号:D83/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2)6-0043-08 各国的外资制度主要由准入、运营和退出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外资准入制度一般由企业制度、行业制度、审批制度以及审查制度四部分构成。

[1](P10)为了革新开放,老挝在还没有宪法的情况下,1988年率先出台了《鼓励与管理外资法》。

2004年,老挝将《鼓励与管理外资法》修改为《外资促进法》,2010年又合并了《内资促进法》和《外资促进法》,统一出台了《投资促进法》,2016年对《投资促进法》作出了最新的修订。

老挝目前外资准入制度的主要立法是《投资促进法》,其他相关的法律不够健全,《投资促进法》规定了外资准入制度各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体系(一)企业制度老挝外资准入的企业制度较为复杂,可以细分为投资方式、企业类型、股权比例以及经营期限等四个方面。

老挝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保障体系与中国籍员工应对策略

老挝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保障体系与中国籍员工应对策略

老挝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保障体系与中国籍员工应对策略刘鑫[摘要]老挝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从最初的部级规章,上升至总理府颁布的政令,再上升至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反映老挝国家对社会保障的重视。

老挝社会保障的对象,起初仅仅是包括国家工作人员,随后扩展至企业职工,最后将农民、灵活就业者及非正规就业者通过自愿参保方式吸收进来,但3个群体缴纳的社保费比例不同,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有一定的差别。

老挝社会保障项目主要涵盖健康保障补助、工伤或职业病补助、生育补助、疾病补助、丧失劳动能力补助、养老补助、死亡补助、遗属补助和失业补助等9项,其中,工伤或职业病补助、死亡补助、疾病补助和遗属补助具有项目类别上的创新性。

老挝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典型的家庭式保障特点,即一人参保,部分社会保障待遇可以为整个家庭的成员所享受。

该特点说明老挝将传统的重视家庭的价值观融入社会保障制度之中。

此外,老挝不排斥外国劳动者参保和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在老挝长期工作的中国等外籍员工除外交人员外,都应当在老挝参保,参照老挝企业职工缴纳同等比例的社保费用,并享受同等社会保障待遇。

然而,由于老挝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国籍员工的保障待遇仍需要通过增加商业保险或在中国境内参保等方式予以多重叠加保障。

[关键词]老挝;社会保障;法律;家庭;中国籍员工[作者简介]刘鑫,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万象办公室律师,老挝万象999012[中图分类号]D8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479(2024)01-077-15老挝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重要邻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动者①。

2021年12月3日,“一带一路”倡议重大项目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开通,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中国与老挝的经贸往来更加频繁,中国通过老挝与东盟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更加深入,进入老挝投资的中国企业数量大幅增加②。

在此背景下,老挝中资企业的本地员工和外国员工所能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以及中资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范围,将是中国企业投资老挝、开展属地化经营和高质量发展必然会面临的问题。

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苏东剧变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

时至今日,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五个社会主义国仍然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进行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努力探索和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大踏步前进的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在2010 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在建设中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存在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腐败、民生改革效果不明显等现象,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大踏步前进的中国一定会在发展中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仍受苏联模式影响的朝鲜朝鲜虽然近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其过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本质上仍然没有被突破。

朝鲜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探索相对来说比较晚一些。

冷战思维主导下的“先军政治”思想,在增强军事力量和提升国防能力的同时,将有限的国家财政收入投入到国防上去,客观上造成了工农商等方面的投资不足。

意识形态挂帅的外交思想仍然存在,与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关系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

进入新世纪后,朝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奋斗目标。

这里包括建设军事强国、政治强国和经济强国。

当前朝鲜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三、革新开放成果显著的越南苏东剧变后,越共七大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为定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国家管理市场经济的经济革新战略,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逐步推行,并确定了独立自主、广泛开放、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在改变单一的所有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问题上,越共提出以发展替代“改造”的观点。

认为过去对私营经济那“改造”就是“取消”的观点应当废止,应当代之以发展私营经济的观点,“发展了也就改造了”。

四、革新受挫困境中前进的老挝老挝在1986 年以前曾经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陷入了困境。

1986 年实行革新开放以后,老挝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均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面临严峻的问题。

老挝养牛业发展现状与机遇分析

老挝养牛业发展现状与机遇分析

广 西 农 学 报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第38卷 第1期Vol.38,No.1652023年2月February,2023老挝养牛业发展现状与机遇分析陆有飞 吕峰 高崇敏* 罗英极 赵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7)摘要:老挝是陆上中国邻国,作为少数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经济贸易关系,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其社会政治发展改革历程与中国有相似之处,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老挝的合作将愈加紧密,助力老挝发展养牛业,对促进其国内减贫和澜湄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口与经济的不断增长,对牛肉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但老挝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人才与技术短缺、农业劳动力减少等问题又制约着养牛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和老挝外交关系正常化,老挝养牛业迎来了新机遇。

要充分利用老挝养牛业资源优势,把握好技术交流与合作有新动力、外贸与投资的增长、税惠政策优惠等机遇,推进中国与老挝养牛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实现双赢,提高合作效益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老挝;养牛业;现状;机遇中图分类号:S823.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3-4374(2023)01-0065-06Development Status and Opportunity Analysis of Cattle Industry in LaosLu You-fei, Lü Feng, Gao Chong-min *,Luo Ying-ji, Zhao Bo(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Abstract: Laos is a neighbor of China on land. As one of the few socialist countries, Laos maintains good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China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ner of China.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process is similar to that of China.Under the “ Belt and Road ” initiative, the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Laos will be closer. The development of cattle industry in Lao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its domestic poverty reduction and 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 Helping the development of cattle industry in Laos has its unique natural resource advantages. 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the demand for beef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 is also increasing. However, some issues are existing such as weak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frastructure, shortage of talentsand technology, and reduc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n Lao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cattle industry. With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Laos, cattle industry in Laos has ushered in new opportun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Laos’ cattle industry resources,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of new impetus for technic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growth of foreigntrade and investment,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and promote the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 of China and Laos’ cattle industry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and improve co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Key words: Laos, cattle industry, status, opportunity收稿日期:2023-01-20 修回日期:2023-01-30基金项目:2021年度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资助经费重点课题“老挝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GDMKT2021D005)。

老挝 可行性研究报告

老挝 可行性研究报告

老挝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研究目的及背景二、宏观经济环境三、政治环境四、社会文化环境五、法律政策环境六、市场环境七、SWOT分析八、风险评估九、市场进入策略十、结论与建议十一、参考文献一、研究目的及背景老挝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内陆国家,地处中南半岛,东南邻国为越南,西南邻国为泰国,西北邻国为缅甸,北邻国为中国,东部为柬埔寨。

老挝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是一个潜在的投资目标国家。

本次可行性研究旨在探讨在老挝进行投资的可行性及市场进入策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

二、宏观经济环境老挝是一个低收入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主要依赖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然而,近年来老挝的经济增长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2019年GDP增长率为6.5%,经济结构逐渐向工业化和服务业转型。

老挝政府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商投资,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体来看,老挝的宏观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对于国际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政治环境老挝实行单一党制,老挝人民革命党是唯一的执政党。

政治体制相对稳定,政府政策的连续性较好。

近年来,老挝政府积极推动政府改革,吸引外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政治环境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是相对稳定的。

四、社会文化环境老挝社会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占比较高。

老挝人民热情善良,喜欢欢迎外国朋友。

老挝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淳朴,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如佛教文化、传统舞蹈、手工艺品等。

老挝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国际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五、法律政策环境老挝政府积极改善法律环境,规范化外商投资准入、运营、退出等各个环节。

老挝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法治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投资者权益保护等,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六、市场环境老挝市场规模较小,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然而,老挝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同时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商机。

中国与老挝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_保建云

中国与老挝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_保建云

2007年第3期No .3,2007学 术 探 索Academic Exploration 2007年6月Jun .,2007 收稿日期:2007-04-20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The Asia Res earch Center in Renmin Univers ity of China )资助项目“中国与亚洲转型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研究”(项目批准文号:亚研字(2005002))和中国人民大学“985”自由探索项目“中国经济转型期面临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与开放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与选择研究”(项目编号:0145823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也是作者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经济学系做Eras mus Mundus 访问学者(2006-2007)期间的研究成果,感谢合作教授Wim M eeus en 博士和项目主任M ieke Vermeire 女士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感谢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提供的研究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保建云(1970— ),男,云南陆良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系经济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转型与区域发展、西方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① 目前,共产党继续执政并继续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有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五国。

 ② 于淼淼据2005年12月5日《万象时报》编译,《老挝最新国情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老挝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http : l a .mofcom .gov .cn aarticl e ddgk z w j ingji 200601 20060101351716.html ,2006年9月11日访问)。

中国与老挝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保建云(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2)摘要:本文在分析老挝实施革新开放政策前后进出口贸易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关系发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对老挝直接投资:机遇与风险分析

对老挝直接投资:机遇与风险分析

对老挝直接投资:机遇与风险分析作者:李好谢敏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第12期1986年,老挝推行“革新开放”政策,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2011年“七五”计划(2011-2015年)实施以来,老挝政府积极发展经济,拓展对外贸易,大力吸引外资,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由于战略地位突出、经济发展较快,资源丰富,近年来老挝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新兴投资区域之一。

但是,老挝毕竟还是一个成长中的新兴市场,在向外商提供巨大潜在机会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影响投资收益的风险因素,值得前往老挝投资经营的企业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预防。

一、老挝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现状自1988年老挝政府颁布素有“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世界上最开放的投资法规” --《外资投资法》以来,老政府多次修订或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外国直接投资环境,更好吸引外资的法律、法规。

如1994年修订的《鼓励外资投资法案》、2001颁布的《促进和管理外国投资法实施细则》、2009年颁布的《投资促进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中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政府不干涉外资企业事务,允许外资企业汇出所获利润;外商可在老挝建独资、合资企业,享五年免税优惠及放宽外国直接投资领域,简化投资申办手续等规定。

这些法律、法规中充分体现出老挝政府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的鼓励态度,为外商投资提供了较为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法律保障。

由于受特殊政治关系和地缘优势的影响,越南、泰国分别为老挝第一、第二直接投资来源国。

从投资金额来看,中国紧随其后,位列第三,1989-2012年累计投资总额达39.52亿美元,为老挝的第三大直接投资来源国。

从投资项目数来看,中国在老实际投资项目累计801个,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是第一投资来源国越南的两倍。

从直接投资的领域来看,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矿产开发(27%)、电力(25%)两大基础设施建设,总共占到FDI总额的52%,这反映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是老挝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劲需求;此外,农业(12%)、服务业(10%)、手工制作业(8%)作为老挝主要的经济部门,也是吸FDI的重要部门,总共占到FDI的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挝革新开放研究综述黄山(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221)【作者简介】黄山(1961-),男,云南玉溪人,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理论教学研究。

【摘要】上个世纪后半期,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由于国情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有其自身特点,老挝革新开放研究也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学术界在过去二十多年老挝革新开放研究中,包括改革动因、内容、成就、存在问题等等,其中不乏有独到的学术见解,现专对这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老挝;革新开放;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1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13)08-0070-04随着老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革新开放,这个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属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开始不断进入国内外研究者的视野。

学术界也开始对这个自然条件不是太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老挝革新开放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既是国际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其他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理论和经验上的借鉴。

本文拟对过去二十多年来学者在老挝革新开放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综述。

一、研究的主要领域及问题(一)经济改革研究。

经济作为社会基础,几乎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逻辑起点,老挝也不例外。

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内容和观点:1.经济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多数学者的观点为:①革新开放是苏联模式后的必然选择。

苏联模式曾在老挝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变化,这种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最终不得不选择改革。

②世界性改革浪潮的影响和推动。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进行改革,老挝作为世界大家庭中一员,自然不能独善其身。

③中国、越南改革的直接影响。

保建云认为:“老挝受越南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选择了渐进式经济转型模式。

……改革早期受越南影响较重,后来随着中越关系的改善,老挝不动声色地越过越南,直接向中国学习”。

有学者认为:“老挝一直信奉河内执政党重要学说,该国一直充当老挝的指导者和保护国”。

这充分说明老越关系的紧密,从后来老挝改革进程中,到处看得到越南改革的影子。

张立新指出:老挝的改革是在中国和世界改革浪潮的影响和推动下进行的,1989年中老关系全面恢复正常化,高层互访不断,老挝肯定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取得的成就。

2.经济改革的内容。

张传鹤把老挝经济改革的内容归纳为:“①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的调整,建立把经济管理机制与生产经营机制分开、实行企业核算与自负盈亏的新体制;②农业政策调整,对农业合作社进行整顿和合并,逐步推行家庭承包制,把土地授予农民使用;③逐步由发展对越南、苏联、东欧的对外经济关系为主,走向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汪亭友从两条线索进行总结:“①农村推行家庭承包制;②城市进行革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转换所有制、实行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和积极扩大对外开放”。

除了以上改革内容外,聂林坤指出:老挝重点地在“农业、工业手工艺、商业流通、财政货币四大领域不断革故鼎新”。

杨瑞林的看法则是:“四大”上明确提出了改革核心内容是:打破国营经济的垄断地位、鼓励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改革旧的管理体制;调整商品货币关系;改革税收、金融、外贸体制”。

3.经济改革的成就研究。

尽管老挝改革起步晚、起点低,但改革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保建云文中的数据反映是:“经济增长明显,到2005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6%,人均GDP 从1975年的76美元提升到2005年的438美元”。

[1]陈定辉的数计更有说服力:2011年老挝GDP 增长8.1%,①消除贫困取得重大进展,2011财年全国已有87个县宣布脱贫,占全国143个县的60.84%。

②重大能源、交通、通讯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

③证券交易市场正式启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2013年8月Aug.2013Serial No.193No.870··动,市场融资功能开始发挥,老挝股票交易市场于2011年1月11日正式挂牌交易。

榆结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七轮谈判,加入WTO已无大碍。

[8](二)改革的起始点划分关于老挝改革时间起点划分,虽然分歧不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

1.主流观点一致认同1986年老挝人民革命党“四大”的起点说。

以谭荣邦为代表的多数学者认为:1986年11月的“四大”在为“革新开放”扫除了思想认识上障碍的同时,制定了1986年至2000年以及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方针和任务,这是老党首次提出“革新开放”的战略方针,从此老挝进入了“革新开放”的时期。

[9]因此86年11月的老挝党四大,不仅是老挝改革的起点,而且是老挝革新开放的重要标志。

2.7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改革说。

常欣欣、余长火就持这样的观点:“1975年12月,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正式建立,1979年开始受中国改革开放影响,于1979年便开始调整经济政策”。

[10]吴振刚的观点更为直接:“老挝改革初始于1979年11月举行的老挝党二届七中全会,会议的主要议题虽没有见诸报章,但从随后老挝领导人的谈话及政府措施中,明确显示改革措施的正式实施”。

[11]3.9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说。

杨赛、顾光海对老挝革新开放的时间起点更为靠后,他们认为:“1991年,老挝人民革命党“五大”确定“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等六项基本原则,正式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12](三)革新开放面临的问题研究1.经济面临的难题。

在革新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老挝经济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多数学者把存在问题突出地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还未从根本上解决脱贫致富。

国内东南亚研究专家张瑞昆在《走进老挝》一书中曾这样表述:“老挝贫穷的概念,是指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粮食、交通、医疗、教育等都处于缺少状态”。

云鹤认为:目前老挝“国力仍十分薄弱、财政入不敷出、依赖外援程度较高、外贸逆差过大、贫困面较广、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3]迈克尔·利弗也有相同的观点:老挝年平均人均收人为250美元左右,除了水力发电、木材和咖啡的有限出口之外,老挝还靠旅游业(包括赌博业)、经济援助和(外国)投资来获取外汇”。

[2]二是基础条件差。

有学者认为:老挝“经济发展中主要有五方面的困难:其一,经济基础薄弱,以农业为主,现代工业不发达;其二,虽然自然资源和水利资源丰富,但受到地理区位的约束严重;其三,经济规模、市场规模和人口规模都较小,国内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限;其四,老挝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了经济发展。

其五,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状态”。

[1]2.社会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

一是毒品问题曾一度泛滥,云鹤指出:“老挝原是东南亚第二大毒品种植和来源国,其面积和鸦片产量仅次于缅甸。

2006年宣布在全国范围内铲除了有着150多年历史的罂粟种植”,[13]通过政府努力,抑制毒品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地处金三角,毒品吸食、贩运还未从根本上杜绝。

二是社会秩序还不太稳定。

据仲力文中介绍:“2000年,万象共发生8起爆炸案,其中越南使馆的炸药包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前夕在机场的爆炸案等频繁出现,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不利”。

[14]3.腐败问题呈上升势头。

随着革新开放的深入,老挝腐败现象逐步显现,有学者认为:在老挝“要想事情办得成,办得快,就要给官员塞钱。

当地人举例说,到外资管理委员会申请批准投资立项,一般要给200-300美元的好处费。

得到批准后到商业部注册登记也要给100-200美元的好处费。

”[14]张焕指出:“党员干部队伍中也确实存在极少数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腐败现象,由上述问题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达210亿基普(约合2900万美元),对于国民生产总值年仅10多亿美元的老挝来说,210亿基普(2900万美元)的国有资产流失不是小数目。

”[15]4.革新开放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影响。

老挝6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文化和民俗大多与佛教有关。

面对西方文化的涌入,卫彦雄认为:“西方的宗教、生活方式、婚姻观、价值观都给老挝及老挝人造成极大的冲击,尤其在西方的宗教与老挝的佛教、西方的服饰文化与老挝传统服饰文化以及西方自由的婚姻观与老挝传统的婚姻观等几个方面表现得极为突出。

”[16]革新开放冲破了自给自足经济的狭隘束缚,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的前提下,但伴随而来的是老挝传统民俗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特点和研究趋势走向(一)研究特点1.研究成果形式广、数量多。

老挝作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在一般人的常理中,关注的学者、专家和研究成果本应不会多。

但从能查阅到的现有各类学术资料中,无论是研究成果形式种类,还是数量,远比想象的多得多。

在过去近三十年的改革进程中,几乎每个阶段都有研究成果问世。

针对老挝革新开放专著、学术论文、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文章等等不计其数,从现状看,还大有增长的势头。

国内外的主要出版物、社会科学期刊、文集中都不时有相关研究作品问世,其中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刊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问题》、《东南亚纵横》、《东南亚研究》《东南亚南亚研究》都是比较集中反应该研究成果的主要平台。

2.研究者、研究成果的分布呈现以老挝为中心的发散式地域分布状态。

特别在与老挝最为接近的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学术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对老挝革新开放研究的成果数量相对较多,然后向国内其他省市区发散式延伸。

甚至离老挝较远的东北、西北省市区都有相关的学者在从71··事老挝革新开放研究,同时也有较多的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类相关学术期刊辟有老挝和东南亚问题研究的栏目。

2011年10月,苏州大学还专门成立老挝研究中心,其他的一些学术研究部门和高校也有类似研究的机构。

(二)研究趋势1.研究呈现从共性到个性的不断深入。

老挝革新开放是世界社会主义理论的构成部分,改革之初基本是借鉴中国和越南的经验,研究内容大多反映社会主义改革共性一面,蔡文枞对老挝改革的初期做法主要是:“发展商品生产,敢于利用非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私人资本家形式,实行社会主义企业核算制,扩大经济单位独立性,保证企业自主权”。

[17]这些和之前的中国、越南进行的改革区别不大。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针对老挝改革个性特点的研究内容开始逐步增多,这一趋势在近年表现较为明显。

2.研究从一般层面到老挝特殊国情状况的研究。

老挝国情有自身特点,这从自然经济环境到社会文化环境都有着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具有的特点,而这种特点主要是表现在老挝的贫穷落后、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方面。

雷韵的研究具有一定代表,他直接深入到老挝少数民族问题和贫困问题中,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专门对居住在边远山区或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