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角度看公示语翻译

从美学角度看公示语翻译
从美学角度看公示语翻译

从美学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时晓莹1,时晓婷2

(1.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2.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宁 273165)

摘 要:文章首先给出公示语的定义,指出公示语翻译的现状以及现存问题的根源,接着说明公示语翻译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并阐述翻译的美学理论,探讨公示语翻译的美学特征,提出美学视角下公示语的翻译对译者的要求。

关键词:公示语;美学角度;内容美;形式美;意蕴美

1. 引言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展示的文字,它属于施为性的行为,通过话语来实现以言行事的意图或目的。公示语的范围很广,包括公共场所的宣传标语、指示牌、告示语和旅游景点的介绍等,在对外宣传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国际接轨的日益深入,公示语也与时俱进,其“双语化”的趋势,势不可挡,成为大城市对外的又一“窗口”。好的公示语译文可以为城市增光添彩,反之,则有损城市形象。对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表明“公示语翻译良莠不齐,问题颇多”,归纳起来主要是“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毫无美感”等不足,其根源在于译者忽略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忽略了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

2. 公示语翻译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公示语翻译的文章大都是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去阐释的,强调译者必须以源语的交际功能或目的为中心进行功能转换,重在追求功能的一致。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奠基人弗密尔(Hans J. Vermeer)将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预期功能的实现程度作为检验译文优劣的重要标准,阐述了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构想;诺德(Christiane Nord,2001)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功能+忠实(functionality + loyalty)”的检验标准,进一步拓展了目的论思想。然而,在公示语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译者仅靠忠实达到其交际功能的目的,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忠实主要构成语言及表层内容方面的翻译标准,是翻译的低标准;而传神,即入化境界,主要构成修辞、风格、美学方面的翻译标准,是偏重美学性的高标准。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拟从美学的角度论述公示语翻译的理论基础。

3. 翻译的美学理论

中外翻译家都曾论述过翻译与美学的关系。中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刘宓庆(2006)指出:翻译是社会性的语际交流行为,为了保证社会交流效果,译者不能不依照社会接受的准则行事,选择、优化他的译语,而选择、优化就是审美活动。因此我们说,翻译永远伴随着审美,自古以来译学与美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者简介】 

时晓莹,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时晓婷,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37

38 这是很多译者根本没有意识及认识到的。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艺术之美再现的过程;译文较之原文,不可避免地包含了译者的风格,这是因为艺术并非机械模仿一个已定型的世界,而是主动表达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

由此可见,翻译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与美学关系密切的艺术。因此,美学上种种不同的关于艺术的理论,我们也可以借鉴到翻译中来。例如,美学上的模仿论和再现论,前者关心作品反映世界的关系;而后者则集中在作品如何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这两种理论近似于翻译中的直译和再创造。翻译是一个概念家族,包括现实世界、作者、原作、译者、译作和读者等基本范畴。从译者与原作的关系上说,译者必须仔细阅读原作,字斟句酌地进行推敲琢磨,才能将原作中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及其观念凝缩在译语之中,保全原作的艺术价值,再现原作的审美特征。从读者的角度说,当读者进入译作所营造的艺术世界,也就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认可或质疑了译作中所表现的观念,因而与特定的社会文化发生了精神上的关联,感受到原作之美。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阐明翻译要素的流程关系。

从再创作的角度看,翻译要素的流程关系是:

这个过程表明,翻译活动起源于反映客观世界的原作,译者对它进行阅读和体验,经过内心的构思和诉诸译语的表达,便产生了译作。一旦译作出现,它便对译语读者有一种内在的召唤,使读者和译作产生了交流。而在欣赏译作的过程中,读者被作品所感染,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作品的观念,进而反过来作用于他的生活世界。

从读者的角度看,翻译要素的流程似乎又颠倒过来了,它呈现为相反的过程:

这个过程表明,读者是通过对译作的解读和关照,进而把握到译作独特的意蕴和意义,而后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最终进入作为原作创作源泉的现实世界。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如果译作不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之美,那么读者就不能正确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现实世界,翻译的目的就不能顺利实现。因此,在强调功能目的的同时,还必须深入考虑译作之美,让读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获得美的体验。

4. 公示语翻译的美学特征

虽然翻译与美学很早就有了联系,但长期以来,有一种误解认为翻译美学只关注文艺文体的翻译,与应用文体的翻译无关。事实并非如此,翻译的审美性是翻译活动的整体性、本质性、固有性特征,是人们感知能力的“内因子”,只有一个活跃不活跃的问题,没有“存在不存在”的问题(刘宓庆, 2006)。不容置疑,公示语属于应用文体,其“美”的特征长期为人们所忽视。事实上,公示语的社会语境和语用功能决定了它在语体特征上比一般形式的语言有更高层次的审美要求,成功的公示语翻译是融合了美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艺术精品,一则赏心悦目的公示语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可给读者带来好心情。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公示语翻译的美学特征:

4.1 内容美

即所指与能指的统一,译语必须准确传达原语的所指意义,这是保证传达原文内容美的前提。如果言不及意,就是对美的偏离。主要用于以提供信息为主的公示语的翻译,翻译时以“借译”为主,借用英语

反馈

中已有的规范的公示语。例如,“小心碰头”,如果译为“Take Care of Head”,就是中式英语,令外国朋友不知所云,所以我们最好借用英语中的“Mind Your Head”,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易于传达信息。

4.2 形式美

即外在的形式之美,形式美的译文生动形象,可读性强,过目难忘。在传递原语内容美的同时,从词形和句型特征入手,采用“仿译”等方法,尽可能再现其形式之美。如“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亚细亚商场)。”可以译为“While in Zhengzhou, do as the Zhengzhounese do — Go shopping in the Asian Supermarket.”这一译文便采用“仿译”法,套用了英语中的谚语“While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让读者倍感亲切,而且具有独特的形式美,这一方法的成功运用往往会收到绝佳的效果。

4.3 意蕴美

即以形象之“物”来展示作者之“意”,可以诱发读者的感受力、想象力和悟性,唤起读者的审美激情,产生审美的心灵效应,从而哲理地感悟生活。主要体现于一些告示、广告、标语口号等的翻译中,翻译时多用“创译”法。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请勿乱扔垃圾”,通常被译为“No Littering”,这种英译虽然直接明了,但语气严厉生硬,我们不妨将之译为“Take Only Pictures and Leave Only Footprints.”,后者显然多了一份含蓄,尽管没有直接发出指令,但字里言外的意义仍然取得了同样的效果。再如“请勿践踏草地”,我们也可试着将之译为“Give Me a Chance to Grow.”,显然,这更增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因此,翻译公示语的过程中,译者要激活语言的审美信息,充分调动读者的审美体验,使读者的审美体验与作者的审美体验熔于一炉,这样的翻译才传神,传神才能打动读者的心。

5. 美学视角下公示语的翻译对译者的要求

傅仲选(1993)指出:翻译是审美主体(译者)通过审美中介(译者的审美意识)将审美客体(原文)转换为另一审美客体(译文)的一种审美活动。我们可以用下式来表示翻译审美的总体范畴与人的审美价值观的关系(刘宓庆,2006):

翻译审美= [ 原语(SL)+ 译语(TL)] 的审美信息╱审美价值观制约和局限

上式表明:原语中的美是否(及如何)能成功地体现在译语中,实际上都受到人的审美价值观的制约和局限,即:审美主体(译者)的制约和局限越大,所能获得表现的审美信息越少。这便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双语知识、相当丰富的各种知识、一定的翻译技巧外,必须有高强的语感,对于双语中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美,要有敏锐的识别力、鉴赏力、复制力乃至创造力,这样才能准确捕捉到译作的精髓。同时,语言是公示语的主要特色,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现在人们愈来愈注重美的感受,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译者还要能够准确把握读者的审美视角和审美心理,把公示语与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迎合大众的爱美心理,提高翻译质量。这也是译者成长、成熟、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翻译工作者的必由之路。

6. 结语

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者生活中意义重大,对公示语的任何歧义、误解都会导致不良后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除了强调英语公示语的功能意义外,我们还要考虑到读者追求新奇的审美感受和感悟不同的精神需求,认真探讨公示语英译的美学特征,寓教于乐,真正发挥英语公示语在我国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Nord, Christiane.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39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Townsend, Dabney. 2002. Aesthetics: Classic readings from western tradition. (2nd e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陈宏薇.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傅仲选. 实用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刘宓庆. 刘宓庆翻译散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时晓莹. 浅析标示语英译的常见失误[J]. 当代教育(教研版),2007(1).

唐小田,唐艳芳. 美学视角下的标牌语翻译[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周宪. 美学是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from an aesthetical perspective

SHI Xiao-ying, SHI Xiao-ting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public signs and points out the source of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current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Following that, it shows the present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China and elaborates on the aesthetic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Then, it makes explorations into the aesth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and comes up with the requirements to translators in an aesthetical perspective.

Key words: public signs; aesthetical perspective; the beauty of content; the beauty of form; the beauty of connotation

(Edited by Robert, Jessica and Doris) 40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公共标识语的翻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公共标识语的翻译 作者:王子璇 来源:《视界观·上半月》2020年第06期 摘; ;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标识语的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以清晰、简洁、生动的话语准确地传达信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警示性。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各国的密切合作带动了公共标识语的翻译工作。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公共标识语的含义和特征,结合功能翻译理论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公共标识语;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一、公共标识语的分类及特点 公共标识语,属于社会管理用语范畴,是应用于社会公共场合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我们常见的公共标识语主要有站点路牌、公共场所宣传语、特殊情况警示语、旅游简介等,是一种在特定的场所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指示、解释、警告的交际的工具。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 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具体内容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实现对等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上对应(叶子南,2001)。奈达指出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的对等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郭建中,2000,P67) 三、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常见的公共标识语翻译问题 公共标识语的不规范翻译现象随处可见,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运用公共标识语的社会语用功能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本文将结合课堂翻译实例从词汇不对等,句法不对等,篇章不对等,和文体不对等四个方面分析当前公共标识语翻译现状。 (一)词汇不对等 1. 用词不当 翻译是将源语言的语义转化为目标语语义的活动,讲究完整性及准确性。用词是否得当关乎到了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例如“台风”部分,其中介绍到了搭脚手架的架子一词,有些同学直接使用了“shelves”其含义为书架,根据建筑方面的专业词汇翻译,正确的翻译应是“scaffolding”。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 翻译美学是一个翻译与美学联姻的新学科。古代文学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义自不待言。翻译美学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赏析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一、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 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 方重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再现 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ldqu;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 1.词语层。“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即准、美、精。“准”是指用词表达了原意和适应了语境,“美”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精”指翻译时用词应该精练,无拖沓”。《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对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国内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与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为了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商提供方便,同时也为了很好地传播我国文化,各大城市的公共场所都给出了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然而作为城市“名片”的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却屡见不 鲜,给外国客商带来了很多不便甚至造成误导。针对目前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这种现状,积极探索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 关于公示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1994年至2004年这10年间,对之研究甚少,仅有3篇相关论文。但最近几年,尤其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到来和广州亚运会的临近,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错 误问题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1] 。学者们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列举了各地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如万正方等(2004)把存在的问题概括为拼音问题、文化误解和语义堆砌等;罗选民和黎土旺(2006)将公示语的英译错误分为指令不清楚、意图被歪曲、语气不和谐、术语不匹配和文化不兼容等五类;另外,王银泉(2006)、赵平(2007)、金其斌(2008)等学者也对公示语翻译错误进行了研究,他们则把错误类型大致归纳为语法错误、语义模糊、语用失误及文化误解。与此同时,研究者们还对翻译原则、方法及策略进行了研究,如吕和发(2005)提出了公示语翻译应遵循简约原则;丁衡祁(2006)提出了“模仿——借用——创新”的翻译原则;贺学耘(2006)在探讨公示语文本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策略;张美芳(2006)提出译者在处理单一功能的标牌语时,可采取语义翻译策略;罗选民和黎土旺(2006)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公示语的英译;而张苇(2007)则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探讨公示语的英译。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错误类型概括得还比较全面,但他们很少关注译文美感的失真问题;在翻译策略的采用上,他们大多只从一个侧面,要么从语用翻译角度,要么从交际翻译角度来探究公示语的英译。本文首先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与总结,然后拟采用语义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及美学翻译策略来解决公示语英译中现存的种种问题。 二、国内公示语翻译现存的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公示语的翻译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并且也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着这种或那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的失误 国内很多公示语译文都存在语言失误问题,主要有:一是语言的失当。有些公示语译文由于用词不当,往往让人莫名其妙。如某一城市的地下停车场就有这样一则标牌语“下客处”,译者将其译为“Bottom Guest ”,显然,这样的译文会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且“bottom ”有“底层(的)”之意,从这个角度考虑,还有侮蔑乘客的意思,此类译文不该出现在公共场所;二是语言的累赘。在公示语翻译中导致译文语言累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逐字对译。如有些宾馆的“前台”被译成了“Front Desk ”,“收银台”被译成了“Cashier Desk ”,“入口”被译成了“Entrance Gate ”等等,这些译文都让人感觉啰嗦累赘,违背了公示语简洁的原则;三是语言的误用。比如“大学城”在英语中的规范说法应是“University Town ”。然而,有些城市的“大学城”却被译成了“University City ”。由此可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选词考究,才能使译文准确、规范。 (二)内容的失真 内容失真主要是由于原公示语的信息被篡改或丢失而引起的。如公示语“小心落水”常立在河边或水塘边,以奉告人们注意安全,不要掉进水里,但有人竟然把它译成了“Carefully Fall into the River ”,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来说,此译文的意思就是劝告人们掉河里时要小心,而不是奉告人们要注意安全[2] 。显然原公示语的内容完全被篡改和丢失。可想而知,这样的公示语译文怎么能起到应有的告示或警告作用,后果令人堪优。又如某公园的标牌语“请注意安全”,其译文为“Ple-ase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虽然该译文看上去与原文丝毫不差,却不符合英语习惯,并且彻底篡改了原文的信息。原文是不符合逻辑的习惯用语,实际上要“注意”的不是“安全”,而是“危险”。再如公示语“宾客止步”的译文“Guests go no further ”,同样很容易引起目的语读者的误解。 (三)文化的不兼容 跨文化翻译不应仅停留在语义层面上,而应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度间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翻译实践中,为了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译者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习惯和文化传 第24卷第6期2011年6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4No.6 Jun.2011 国内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作为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公示语汉英翻译日渐凸显出其重要性。然而,当前的大部分公 示语译文却存在语言失误、内容失真、文化不容和美感失真的问题。在此拟从语义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和美学翻译策略视角来探讨公示语翻译,以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及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关键词]公示语翻译;问题;对策;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何建菊(197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何建菊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从功能理论看公示语翻译——以南京城市公示语为例

2008年4月第5卷第4期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Apr.2008Vol.5No.4 从功能理论看公示语翻译 ———以南京城市公示语为例王晓娟,陈 炼,陈丽萍 (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 要:城市公示语是面向现实世界、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为目的,起着宣传、鼓动、指导、警示等功能的实用 文本。功能目的论对包括公示语在内的实用文本翻译提供了客观、可行的原则和标准。本文试图从功能理论的角度对城市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功能理论进行恰当翻译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公示语;汉英翻译 公示语翻译是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追求国际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建设风貌以及当地的人文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公示语翻译的预期对象是在华外国友人和游客,译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对外宣传的效果和中国在外国友人心目中的形象。针对当前不容乐观的公示语翻译现象,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城市公示语翻译,选择恰当的翻译理论,提高翻译质量。 一、目的论———功能理论的核心 作为对传统“等效原则”(PrincipleofEquivalence)的重大突破,德国的卡塔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汉斯?J?费米尔(HansJVer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等著名学者先后提出的翻译功能理论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其主要内容有: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 90年代初,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功能翻译理论,她在原 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忠实”(functionality+loyalty)这样一个概念并给翻译做出了如下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 根据诺德的观点,这里的忠实并不针对原文,而是指尊重翻译过程发起者、原文作者、原语文化和译文读者。这种尊重不仅意味着忠实传达原文内容,还包括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为实现译文预期功能所进行的必要调整,包括删减甚至改写。同时,诺德明确提出,译者应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具有意义,即被译语语言文化系统所接受,并达到与文本类型和功能相一致的得体性(Nord,1992)。 二、公示语及公示语翻译的理论依据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以满足旅游者,社会公众的社会、行为和心理需求,提供信息服务。 公示语具有信息功能(informative)、祈使功能(vocative)、劝说功能(persuasive),面向现实世界,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 为主,偏重实用性和交际目的,起着指导、警示、宣传、劝导、鼓动等作用。 英译公示语,是以来华外国友人为对象,达到指示、引起注意或宣传目的的文字。由于实用文本的现实、甚至功利的译文预期目的及实用文本语言和结构形式相对固定并明显受特定文化制约的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根据译文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使用符合译语文化观念和习用语言结构模式的表达方法,使译文语言对译语接受者发挥良好的影响力。 功能目的论对指导整个翻译实践,包括文学翻译和实用文本翻译,都提供了客观、 可行的原则和标准。相比较而言,它对实用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公示语翻译作为实用文本翻译中的一种,同样适用于功能理论。 三、南京公示语实例剖析 汉语公示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是,汉语公示语英译的预期对象是外国在华友人,要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公示语翻译应该避免使用中式英语,而要尽量采用地道的英语。下面笔者就以暑假在南京实地收集的部分公示语为例,从拼写错误、用词不当、语态不对、词性误用、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等方面结合功能翻译理论进行分析。 (一)单词拼写错误 雨花台“二忠祠”的译文是TempleHonoringFaitkfuland UpightOfficuls,暂且不谈此句功能是否对等,转换是否对应, 仅有的六个单词就有三个出现了拼写上的错误,笔者经过查证,英语中并无Faitkful、Upight、Officuls三个单词,想来应该是Faithful、Upright、Officals吧!雨花台北大门的导游图上“医疗救助电话”则译为First-aidTelephe,正确拼法是First-aidTelephone,常用的缩略形式是Tel。夫子庙附近一名为“大学书店”的书屋被翻译为NuiversityBookstore,正确的应是 UniversityBookstore。 (二)用词不当 南京某连锁超市的一家门店将“付款区”翻译为Payment Area,英语中现成的对应表达为Cashier。南京地铁中还有一 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公示语翻译错误,那就是地铁里的厕所还有“公”“ 母”之分。在鼓楼车站站台东端的两个公共厕所悬挂119??

100句常见公示语翻译

1、Business Hours 营业时间 2、Office Hours 办公时间 3、Entrance 入口 4、Exit 出口 5、Push 推 6、Pull 拉 7、Shut 此路不通 8、On 打开(放) 9、Off 关 10、Open 营业 11、Pause 暂停 12、Stop 关闭 13、Closed 下班 14、Menu 菜单 15、Fragile 易碎 16、This Side Up 此面向上 17、Introductions 说明 18、One Street 单行道 19、Keep Right/Left 靠左/右 20、Buses Only 只准公共汽车通过 21、Wet Paint 油漆未干 22、Danger 危险

23、Lost and Found 失物招领处 24、Give Way 快车先行 25、Safety First 安全第一 26、Filling Station 加油站 27、No Smoking 禁止吸烟 28、No Photos 请勿拍照 29、No Visitors 游人止步 30、No Entry 禁止入内 31、No Admittance 闲人免进 32、No Honking 禁止鸣喇叭 33、Parting 停车处 34、Toll Free 免费通行 35、F.F. 快进 36、Rew. 倒带 37、EMS (邮政)特快专递 38、Insert Here 此处插入 39、Open Here 此处开启 40、Split Here 此处撕开 41、Mechanical Help 车辆修理 42、“AA”Film十四岁以下禁看电影 43、Do Not Pass 禁止超车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国内外星罗棋布的翻译研究中,大部分成果是关于文学翻译从而开展的。在翻译美学理论的结构中,翻译者的审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的审美活动对译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价。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达成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会表现出其主观能动性,包括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对审美的创造性。美学注重的是读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体现出了读者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就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而“真正”的读者是美学意义上的读者,此类读者在本质上影响了作品的存在,因为每部作品的艺术生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读者的接受来决定其长短。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至关重要,国内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怎样成功、完美的做好文学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美学视角逐渐得到了关注,改变了传统的翻译观,翻译美学也因此为翻译研究拓展了

全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待,因为其包括了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翻译,比如:论述文、叙述文等,不同的体裁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在对其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侧重点和策略,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也完全一样。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视域下对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与散文这两种文体的翻译进行探讨,比较和分析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及对其制约影响的因素,为促进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提供参照。 一、诗歌翻译的美学问题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且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其以抒发情怀的方式,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可称之为是文学的灵魂,在文学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虽然诗歌的语言简洁,但并涵盖了丰富的喻意。中国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读者品读之后,意境依然存在且深远,其音韵、意境、风格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完美融合才构成一部统一的古诗,只有掌握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成功的翻译中国的诗歌。要翻译出一部好的译作,就需要让这部作品不但有表现形式,还要具有精神气韵,保持原文的音形意这三个方面的美。

公示语的翻译问题

摘要:公示语翻译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如公示语翻译的对象不明确,没有区分对内的公示语和对外的公示语,依然按照忠实的原则,采用一一对应的模式来提供公示语信息,而不是从功能的角度考虑等效翻译,甚至以为翻译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好。此外一味的照搬国外的公示语,甚至抹杀文化差异性的现象也影响了公示语翻译的得体性。还有就是以为翻译使用的语种越多,国际化程度就越高。重文字表述轻图示,群众运动式的纠错,和把不该承担公示语和国际接轨的任务交给公共交通部门和政府部门来承担,也是当前公示语翻译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最好的公示语就是那些不引起人们关注的公示语,它尽职尽责地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而现在公示语翻译所出现的错乱,不但引起公众、学者、国际人士、媒体、政府的关注,而且变成了一场群众翻译纠错运动,几乎成了全民的话题。从公示语翻译中所产生的错乱现状,可以发现人们对公示语翻译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公示语翻译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梳理,大致有以下十种错误观念。 1.没有明确的翻译服务对象 人的行为,通常有一定目的性。公示语翻译的产生也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的行为,那就是为不懂汉语或者汉语不甚灵光的人提供公示语信息。因此,公示语翻译的服务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或者以英语作为交际语言的人群。因此,公示语翻译是因有明确的服务对象需求,才主动提供这种服务,而不是臆想的、抽象的服务对象。公示语译者首先要有明确的公示语翻译的对象意识,即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所强调的“目标文本接受者”。 在一些领域,可能完全涉及不到英语的需求人群,那就没有必要冒充什么国际化,大跃进式地与国际接轨,而是先看清楚是否需要接轨,再确认轨道在哪里才起作用。设立双语标示牌,是因为有明确的需求,是为了给国际人士提供便利,绝不是像乞讨的人也在纸上写上money那样来赶时髦。 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明确规定,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等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确实有需要用英文的地方,才加上英文,并不是所有的标牌都加上英文 2.翻译时没有区分对内的公示语和对外的公示语 有些汉语公示语,在人们看来没有任何刺眼的地方,一旦翻译为英语,就会显得过于直露,不得体。英语中,语言的得体性往往产生于间接、含蓄。因此,不能够把一些对内的公示语拿来对外。不同语言文化的人群对警示信息的反应存在差异。汉语中表示警告的公示语,大多语气较重,如含有“禁止”、“不要”、“请勿”等字样,而有些在表达强烈禁止时含蓄委婉,语气不严,而进行友善提示时

从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看公示语的英译-精品文档

从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看公示语的英译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 我国融入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成功举办了2008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中国工作、学习、旅游、长期居住, 因此, 公共场所标识语 的翻译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译成英文就是要让外国人看的, 如果译得不好, 不但让人看不明白, 起不到提示或帮助的作用, 反而给外国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进而影响到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形象。然而, 当前公示语翻译中存在诸多问题,各种不规范的翻译现 象随处可见, 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对外交流。 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 ( Christiane Nord ) 提出的翻译错误分类说为依据, 探讨了公示语的英译问题,选取实例来分析公示语英译中的误译现象,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公示语研究概况 ( 一) 公示语的定义 公示语研究专家吕和发把公示语界定为: “公示语是公开和面对公众, 告示、提示、指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公示语与标识语、标志语、标示语有某些相同的应用特点, 但公示语应用更为广泛, 凡公示给公众、旅游者、海外游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的中国公民等, 涉及食、宿、行、游、娱、购行为与 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研究范畴之内。”学术界广泛认可这一定义。本文中所指的公示语即采用此定义。 (二) 公示语的翻译研究

在我国, 公示语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进入21世纪后, 公示语翻译才逐渐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热点。2002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了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 开通了“汉英公示语研究在线” 网站(e-signs), 并于2005 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 , 各个网站也相继开辟专栏研讨公示语翻译问题。这些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公示语翻译的影响, 也为此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础。 为规范语言环境, 许多专家、学者对公示语英译实例进行调查,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吕和发指出, 应使用英语中规范和标准语汇进行一对一的汉英置换在无对应译法的情况下, 参照英语公示语的功能要求确定语言风格进行试译。王银泉、陈新仁对公示语英译实例按照错误类型进行划分, 如交际信息失真、实为用意错位、语言礼貌蜕变、译文刻板不够贴切等, 并提出修改建议。贺学耘在探讨公示语文本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策略, 认为翻译公示语时,译 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 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 要将读者的文化习惯摆在首位。这些专家、学者们纷纷从公示语翻译实例出发,对公示语翻译错误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策略, 推动了我国公示语翻译研究的进 二、诺德功能翻译错误分类说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 世纪70 年代由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 理论。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是德国翻译研究界的 领袖人物,1997年,她发表了英文专著《译有所为一一功能翻译理论阐释》, 全面介绍了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 同时,阐释了她本人的功能翻译观点。 诺德将翻译误差定义为: “不能正确执行翻译纲要中的指示

公示语翻译学案

公示语翻译学案 1.公示语简介 1.1定义:公式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展示的文字,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 1.2公示语的文本分类 1.指示性公示语: 夜总会便利店 问讯处baby change 综合医院take away Cosmetics 儿童外借部 2.提示性公示语:。如:小心轻放售完 因故停用full booked Reserved 此处发现鲨鱼 此门关闭,请走旁门限高2.4米、 小心台阶当心触电 紧握扶手当心碰头 3.限制性公示语: 靠右行驶超车道 请勿用手员工通道 导盲犬不限(厕所)凭票入场 12岁以下儿童免费公交车道 4.强制性公示语: 仅限紧急情况下使用严禁停车 不要在护栏前停车小贩禁入 请勿乱扔废弃物向右转弯 严禁拍照谢绝小费 2.1公示语解读和特点: 5C, 即 . . . . 十大语言风格, 一是名词的大量使用; 二是动词、动名词的使用; 三是词组、短语的使用; 四是缩略语的运用; 五是严格禁用生僻词汇; 六是文字与图形标志共用; 七是现在时态的运用;八是祈使句的使用; 九是规范性和标准性语汇; 十是简洁语汇、精确措辞。

2.2公示语的翻译要求及语言特点: 3.公示语的翻译方法的探究 3.1理论支持 3.2信息型及感染型公示语翻译方法 3.2.1 对等译法 例1:新鲜果蔬Fresh Produce 比较:Fresh Fruits and Vegetables 例2:问讯服务Information 比较:Inquiry Service。 3.2.2 转性译法: 例3:禁止吸烟No Smoking/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 比较:Don’t Smoke 例4:提高生活质量,迈向美好未来Better Living, Brighter Future 比较: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Walk into a Brighter Future 3.2.3 欠译法: 例5:这里(某科技园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3.2.4 仿译法 例6 “桂林山水甲天下”译为“East or west, Guilin Landscape is best” 旅游景区公示语“水深危险”译为“Danger! Deep Water.” 3.2.5 创译法其实多数汉语公示语在英语语境中并没有对等的或可参照的表达法。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发挥译语优势,进行创造性翻译。 例7:你不理财,财不理你If you leave managing money alone,money will leave you alone 比较:If you do not manage your money, money will take no notice of you. 例8,香港地铁站里有一幅标语:提高生活素质,迈向美好未来。其英译文为“Better Living, Brighter Future.”译文与原文在结构上对称平行,只着重把最核心的信息表达出来,并没有拘泥于原文在语言上字字对应,但又符合译语的语言习惯,简洁明了(甘平,2009:143)。另一个例子,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译文“Good to the last rop.”中,译者打破了原文的结构,但译文却与原文保持了同样的效果,让读者似乎闻到了清香四溢的麦氏咖啡。 3.3翻译原则: 3.4.公示语翻译的错误观念 1.没有明确的翻译服务 2.翻译时没有区分对内的公示语和对外的公示语有些汉语公示语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钢, 贺静 作者单位:王钢(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巢湖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安徽,巢湖,238000), 贺静(巢湖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安徽,巢湖,238000) 刊名: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23(12) 参考文献(11条)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2001 2.Nida E A;Taber 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969 3.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2001 4.罗选民;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6(04) 5.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5(06) 6.黄友义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 2005(06) 7.丁衡祁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2(04) 8.陈淑莹标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探析[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01) 9.张美芳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 2005 10.王银泉汉英公示语翻译及其译学理据[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06) 11.程尽能;吕和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 2008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贺学耘.陈水平.刘雪婷中小城市公示语误译溯源——以衡阳市为例[期刊论文]-时代文学2009(11) 2.任静生.王文铃.俞晓平.REN Jing-sheng.WANG Wen-ling.YU Xiao-ping合肥市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 3.刘白玉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研究[期刊论文]-素质教育论坛2008(1) 4.韩永庆南阳市对外宣传公示语中英文翻译规范性调查与研究[期刊论文]-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8(3) 5.陈静汉英公示语误译分析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10(2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c3447235.html,/Periodical_cqgxyxb-shkxb200912040.aspx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审美主体研究(1)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审美主体研究 ——以《生命礼赞》为例 摘要:翻译美学研究的是翻译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意识活动三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审美客体即翻译的原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审美主体即译者。审美主体不仅要进行语言的解码和编码,还要成功地再现美学效果,审美主体在整个美学效果再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审美主体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美学视角下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美学效果;翻译美学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根据研究,“美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加登,他的《美学》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美学”的诞生。”[1]美学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中也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像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哲学家都对“美”提出过自己的看法。最初发展起来的美学与人的感性,与艺术有密切的联系。美学发展到今天,研究范围已经扩大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代美学家韦尔施评论:“美学必须超越艺术问题,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以及审美和反审美体验的矛盾。” 随着人们对翻译这门学科研究的深入,翻译学科已经和很多领域进行了结合,为翻译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成果。在所有的翻译实践中,文学翻译,尤其是诗学翻译,是最富挑战性,也是最富有争议性、最艰难任务。“文艺文体不仅‘样式’或‘体裁’很多,言语等级也是最多,文艺作品辞藻婉雅、丰富乃到诡异、驳杂,风格因人而异,莫可穷极。”[2] 翻译和美学的联姻绝非最近才兴起,早在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中,就已经和美学以及哲学相联系了。翻译是对原文语言进行解码以及对目标语言进行编码的过程。我们将翻译和美学相结合,或者用美学理论来研究翻译过程,这就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翻译美学。所以,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散文,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所要表达的意境都是一种美的体现。如何让原文作品中的美在译文作品中再现,这就是审美主体的任务。本文基于翻译美学的相关理论,以朗费罗的《生命礼赞》为例阐述了审美主体如何在译本中再现“美”。 一英语语言中“美”的体现 语言的功能和作用一直是学者们深入探讨的问题,“韩里德曾经在早期的作品中提出了语言运用的七大功能,胡壮麟在韩里德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这七种功能,虽然没有正式把语言的审美功能列入其中,但是他也提到语言的审美功能的确不能忽视。”[3] 《生命礼赞》是朗费罗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它是一首训教诗,用词口语化,琅琅上口,易于让普通读者阅读并引发他们的共鸣。因此,此诗自发表以来一直广为传诵,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而且本诗也是第一首被译为汉语的欧美诗歌。在这一章中,我以这首诗为蓝本对英语语言到底美在何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 (一)音韵美 英语语言之美首先体现在音韵上,而音韵之美又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Alliteration(头韵)上。头韵是指两个以上的词的词首辅音相同,而且,头韵是英语所特有的,这种修辞主要表现在诗歌,成语以及散文上。头韵的使用使文字富有音乐感,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读者记忆和背诵,因此,头韵给语言增添了一种音韵美。在《生命礼赞》这首诗中第三行、第六行、第八行与第十七行中的soul and slumbers,grave and goal,spoken and soul,broad and battle等都是典型的头韵。这些头韵的使用使整首诗歌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元韵(Assonance)是指谐音或发音相似,尤指词中元音相似。和头韵一样,元韵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音韵美,元韵可以使一个句子前后连贯,增加语言的音乐感,能够充分发

功能翻译理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功能翻译理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俞碧芳(1971-),女,福建福清人,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摘要:作为对传统翻译“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翻译功能理论强调译文在译 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目的决定译文,也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研究开辟 了新视角。本文以公示语翻译为中心,首先分析公示语的功能,再着重联系功能翻译理论论述相关的英译原 则,并探讨具体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公示语的交际目的。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公示语翻译;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421(2011)03-0062-05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JO U R N A L O F FU Q IN G BR A N CH O F FU JIA N N O R M A L U N IV ER SITY 2011 年第3 期 总第105 期Sum No.105 功能翻译理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俞碧芳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语系,福建福清350300) 一引言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给公众观看、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文字语言。它属于对外宣传的一 个重要部分,其应用广泛,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指示牌、路标、商店招牌等。作为一种交 际工具,它向公众传达请求、警告、提示等目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不断发展经济并扩大对外交流,所以,公示语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占据越 来越重要的地位,其翻译活动也变得不可缺少。当前国内有关公示语的研究成果为数不多。本文以 功能翻译理论为框架,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在公示语翻译中的实际应用,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公 示语的英译。 二公示语的功能 总的来说,公示语主要有如下三种功能: (一)提示功能 公示语的提示功能是指:通过公示语提供的信息,人们知道应该如何做,或者如何做才能符合 规定。此类公示语不仅措辞委婉、简单扼要,而且形式多样。但是,该提示没有强制性功能,人们可 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实施该提示。例如:贵重物品、现金请交服务台保管,否则后果 自负。(Valuable articles and cash should be handed to General Service Desk for Safekeeping.)(林晓琴, 2006:138)该公示语提示顾客务必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如果出现丢失现象,宾馆或酒店则不负责 任。既然已经告知了可能导致的后果,所以是否实施完全由顾客本身决定。 (二)指令功能 指令功能是指用公示语提供的信息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它具有明显的强制效果。此类公示语 措辞简洁,经常使用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汇,并采用祈使句。例如:严禁停车(No parking),简洁明了地 指出不得在此地停车,其中暗含的意义是:如果违反指令,则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严禁随地吐痰 (No spitting)也是用祈使句来传达强制性命令,以便禁止人们随地吐痰。 第3 期 (三)参照功能 所谓的参照功能是指:公众通过公示语所提供的参考性信息可以明确自己的目的。它大多出现

换个角度看文学翻译

换个角度看文学翻译 书评人: 中西方翻译理论都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中西方美学各自的主要特征都对各自译论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文与质的统一观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中国传统译论不仅借鉴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思想和审美范畴或形态,还沿用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方法论。然而,多年来,中国的翻译研究虽然借用了美学的理论理想和审美范畴,却多停留在用于译论的表述上。一旦涉及翻译批评,尤其是文学翻译研究,主要还是以从语言文学的角度研究为主,重点对比原文与译文在语言处理上的优劣高下,很少有人从美学角度系统地进行比较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奚永吉的新著《文学翻译比较美学》就填补了这一空白。 作者奚永吉曾在1992年出版过一本《翻译美学比较研究》,是我国首部翻译美学专著,他从语言美、想象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论述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因素。1995年,台湾出版了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导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中国译学的特殊意义,构建现代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奚永吉的这部新作是我国第三部翻译美学专著,比起前两部来,又有很大的突破,作者不再简单地罗列评价一些文学翻译作品的美学因素,也不大量阐述美学理论。而是“力求从比较美学的角度,立足于本国古今文论、诗论、曲论、画论中的美学原理,力求将此书写成一部论述文学翻译比较美学而不是评述翻译优劣的书”。 这使人想起比较文学中的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就不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而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文学翻译的比较美学研究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之高下,而是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郭沫若“风韵译”翻译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c3447235.html,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郭沫若“风韵译”翻译思想作者:薛菲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36期 摘要“风韵译”是郭沫若先生提出并在翻译过程中广泛运用的翻译思想。这一翻译思想的 运用使得郭沫若的英诗汉译作品在文体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本文试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对“风韵译”翻译思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翻译美学“风韵译” 郭沫若英诗汉译文体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https://www.360docs.net/doc/cc3447235.html,ki.kjdkx.2017.12.018 Abstract "Flavor Translation" is the guiding principle employed by Guo Moruo in his English-Chinese poem translation,which leads to a variety in style of Guo Moruo?s Chinese versions. This paper aims at studying "Flavor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Keywords Translation Aesthetics;"Flavor Translation"; Guo Moruo, English-Chinese poem translation; style 1 翻译美学简介 1.1 翻译美学的定义 翻译美学这一理论是以描述性翻译研究为背景展开而来的。翻译美学揭示了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体的审美标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化中的美学问题。在翻译美学中,译者往往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原文的接收者,可以将自己的审美认知灌注其中,又是阐释者,要考虑给译文读者带来的影响,以选取与原文审美构成相适应的审美再现手段。[1] 1.2 中国传统译论与美学之渊源 中国传统译论的显著特色就是与美学结缘。[2]王秉钦教授曾将中国的传统翻译思想总结 为十大学说,其中就包括了“翻译美学论”这一学说思想,其代表性人物为林语堂。[3]如果梳理中国译学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译论都有着美学要素,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具有显著的文论色彩和贵信,贵和,贵含蓄的美学特征。[4] 由此可见,翻译理论和美学相融合,这一中国传统译学思想的一大特色,在许多著名译家的翻译理念中都有所体现。郭沫若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2 “风韵译”翻译思想简介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公示语翻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0, 8(3), 322-326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c3447235.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c3447235.html,/10.12677/ml.2020.83043 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s of Public Signs at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Taking Wuhan City as an Example Qi Zhou, Xuxing Huang, Xiajing Y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CUG), Wuhan Hubei Received: Apr. 15th, 2020; accepted: May 25th, 2020; published: Jun. 1st, 2020 Abstract As a language conveying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public sig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reating a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nvironment. However, errors and omissions are frequently seen in the translation works of urban public signs. As a consequence, those signs usually fail to fulfill their due functions. Generally speaking, public signs are mainly intended for information- providing, instructing and cautioning, from which the expected functions can be concluded as in-formational and appellative. Hereby, the texts of public signs can be respectively categorized as informational text or appellative text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func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comprising skopos rule, coherence rule and fidelity rule, an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us quo in Wuhan City. And the norms applicable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wo types are concluded—that is, to ensure the accurate communication in lan-guage level as well as the appellative function in pragmatics. Keywords Skopos Theory, Wuhan City,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formative and Appellative Texts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公示语翻译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 周淇,黄旭星,姚夏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通讯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