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KB]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笔记(刘学兰

[88KB]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笔记(刘学兰
[88KB]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笔记(刘学兰

华南师大心理学史笔记(授课教师:刘学兰)

刘学兰老师的心理学史笔记(00级不完全版)书:高觉敷《西方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站长注:此笔记所用书与考研要求的参考书并不一致,出题者也非同一人,只可作为参考)

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为研究心理学史最著名的两间大学

第一章绪论

一、意义与方法

(一)意义:

1、读史使人明智…借古鉴今,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2、提高自身的理论的素养;

3、培养历史思维

(二)方法:

1、整体把握;meta元

2、史论结合法“以理论为线索展开的”

3、善于比较分析

(1)、横向比较分析同一时代

(2)、纵向比较分析不同时代

(3)、同类比较分析同一派别、体系

(4)、异类比较分析不同派别、体系

4、辩证分析法“两面看问题”道家

二、研究对象:研究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产生发展的规律

(一)时限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

1、哲学心理学时期古希腊罗马—19世纪中叶

在研究方法上有别于心理学,前者为思辩,后者为科学

2、科学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

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段长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二)地域

1、古希腊罗马:发源地

2、欧洲:实验心理学,现代科学发源地

3、美国:当今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

(三)基本内容:

心理学的性质、对象、方法论、关系

性质: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方立主流:科学主义

对象:内容、机能

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论(心理学报97.1)使心理学成为一门规范科学

实证主义科学观认为,凡可证实的就为科学

1、强调对象的可观察性

2、元素主义:把对象分成元素

3、定量性:用数量化结果来表明结果

4、还原性:用低级过程解释高级过程

(1)机械还原:还原成计算机程序

(2)生物还原:还原成鼠、小鸡

5、方法中心:过分强调方法

比喻:明知钥匙丢在外面,还回屋子里找,因为屋内有灯

名词解释:

person 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人

human being自然状态下的人

胡塞尔为现象学创始人

(2)现象学方法论(华东师大学报97.4)

1、强调经验:一个苹果放在桌子上

2、如实描述下面一条更长?No!

3、整体观同上,下面一长,把箭头与直线看成一个整体

4、先质后量

5、问题中心

6、发展趋势及科学前途

研究什么才叫科学,要讲求一个科学标准(《现代心理学发展趋势》——荆其诚)

做与愿望相反的梦为——显梦

想推翻“梦是愿望的满足”为——隐梦(e.g.弗洛伊德的一个案例)

波普尔认为,科学须有可证伪性

即能被证实,也可给人提供一种证伪的方法才是真正的科学。

如:“某年某月某日会有什么彗星划过”。

“体型决定气质,胖的憨厚、瘦的……”

但易证实也易证伪的为没有生气的科学,真正有生命力的科学是知道有这么一个证伪其的方法、途径,但证伪不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量会减少”不够科学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易设实验去证伪或验证

库恩:范型论paradigm范试

心理学不可有统一的范型,故很难成为一种科学

悲观论乐观论待观论

为什么说心理学仍不是规范的科学?

①在西方心理史上从未将理论统一起来;

②心理学也没有一种理论可解释所有心理现象;

③很多概念是从别的学科转借过来的。

三、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一)两种观点

1、伟人说历史是由伟人的创造的

2、时代精神说zeitgeist黑格尔提出

(二)条件

1、社会实践影响心理学发展的根本条件

2、科学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心理发展水平

3、哲学思想和科学一样,重要条件

4、其他条件“人差方程式”天文学对反应的时的贡献

政治的规定可能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发展的动力为:矛盾

(三)动力:矛盾、对立

①新的实验结果与原有理论的矛盾

②理论之间的矛盾

对立倾向:

科学与人文长久的对立

但有一个叫科学人文主义:它是人文主义的它的目的…它是科学的,它的内容是…手段是…人文是目的,科学是手段,

学术与应用

统合与非统合(整合)心理学一直处于非统合状态,但从未停止统合心理学。

第二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的与建立

一、哲学的起源

英国是经验论的故乡

法国是唯理论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本体论

公元前16世纪——公元5世纪

柏拉图:“哲学起源于惊奇”

万物本源的问题“水是万物的本源”

本源不应是具体可触的事物,应该是抽象出来的东西,因为世界站在大象背上,大象也站在一个大乌龟背上……(说不完)

“马车最重要的是哪部分?不是马,不是车,不是轮子,而是蓝图”前者为具体,后者为抽象出来的东西。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5世纪——14世纪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占统治地位

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最富创造性的时期

(三)近代哲学心理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认知论

直接孕育了科学心理学

对知识经验的产生感兴趣

英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的革命,到法、德,因为合并的不一样,思想也有差异。

机械主义:笛卡尔<法>“二元论”p23资产阶级进步性、软弱性、妥协性的反映

人是机器

总的来说:

1、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

以经验为基础,以联想为工具,试图揭示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2、法国的感觉主义心理学

重视感觉经验的作用,重视心理和脑的关系,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

3、德国的理性主义的心理学唯心

强调主体先天具有的能动性,忽视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过分看重理性思维。

①洛克(1632—1704)p28继承培根,但是向宗教让步

经验论:白板说(唯物)(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实质上是二元论)经验论

观念论:简单观念的来自感觉、复杂的观念是简单的复合

第一性的质:(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无论感不感知,事物都客观存在,如形状

第二性的质:只有人去感知才有的,如气味,触感(完全脱离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联想论通过联想将简单观念复合成复杂观念——机械的

1、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

以经验为基础,以联想为工具,试图揭示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①笛卡尔p20(1596—1650)(唯物+唯心)《形而上学》

我思故我在

既有联想,又有天赋,可放在总体上

反射和反射弧

身心交感论(身和心是不一样的,但能相互作用)二元论p23

资产阶级进步性、软弱性、妥协性的反映

天赋观念论(体现了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2、法国的感觉主义心理学p50十八世纪,主要源于英国的洛克

重视感觉经验的作用,重视心理和脑的关系。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是片面强调感觉的作用,看不到理性认识与感觉之间的差别,把人看作机器,忽视人的主观能力

…………

3、德国的理性主义的心理学唯心

强调主体先天具有的能动性,忽视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过分看重理性思维。从而脱离经验,陷入思辩。

“客观唯心”本身是唯心主义

但认为事物是客观的——经验

强调先天所固有的能动性(主体)忽视感觉经验的作用,——先验

过分着重理性思维的作用,从而陷入了思辨

1)莱布尼兹p61(1646—1716)单子论(唯心)预定和谐说微觉和统觉p64康德的统觉反对经验论,认为人有天赋

2)沃尔夫p65

(1)、第一个以心理学为书名出书的《经验心理学》和《理性心理学》

(2)、一切心理都是不同程度的理性

如:感觉是一种很模糊的理性,思维则为清晰的

(3)把心理分成“知”与“情”两大官能

认知欲求

3)康德p67 唯心

①知、情、意三分法

②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结合

③区分经验和先验的判断

④统觉原理

4、赫尔巴特p71

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②探讨了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融合、复合、抑制、并存)“北大笔记”p5

观念之间无矛盾有矛盾

③“意识阈”:p73如果要从一个被抑制的状态进入意识状态,必须要跨过一道界线。

“统觉团”:只有与意识中的观念有关的事物、资料或知识才容易进入意识,为意识所融化。P73

二、科学起源(生理、物理贡献最大)

(一)古代医学中的心理学思理

希伯克拉底四液说加伦四种气质气质学说

(二)天文学人差方程式

(三)生物学

1、脑机能的研究

①加尔的颅相学p99 承认脑是心理的机能观察法

②费卢龙的大脑统一机能说p100 切除法

③布罗卡言语运动中枢p120 临床法

④运动、感觉中枢电刺激法

⑤核磁共振MRI

2、神经生理学研究p91

①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贝尔—马戎第p91

②反射运作惠特普洛查斯卡巴尼斯—荷尔

③认为神经冲动有电的性质伽伐尼欧姆法拉第

④对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研究赫尔姆霍茨

⑤神经有其特殊性质(神经特殊能说)约翰内斯?缪勒

3、感觉生理学的研究

(四)物理学

通过生物学为中介,影响心理学——间接

直接与心理学结合为心理物理学——直接

韦伯:韦伯定律p112

提出第一个心理方面数量化法则的人

费希纳:本来1860定为心理学的诞生之年费希纳为创建者

1860出书《心理物理学纲要》——万物有灵论

三、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为什么实验心理学会在德国诞生而非英法?p14&p115

①社会历史条件,德国落后于英、法,迫切需要发展科技

②对科学的观念、思考、德国人心思细密、严谨;消除成见,认为科学可以研究心灵

③生物科学的发展

赫尔姆霍茨、韦伯、费希纳、约翰内斯?缪勒

冯特只能称为建立者,而不是创造者

第三章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p120 维护帝国主义

一、生平(1832年—1920年)Wundt 反对灵魂实体,也反对物质实体

(一)、童年

(二)、大学本来上医学院读医,后转生理学,得博士学位

(三)、在海得堡大学任教——作为生理学家,1857—1874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生理心理学原理》1863

(四)1875年,学术生涯发生了变化,Wundt到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圣地)任教1875—1920——作为心理学家

1879 ——建立实验室

1881 ——创办心理学刊物《哲学研究》

1889 ——莱比锡大学校长

(五)1880—1891——作为哲学家,(也做心理研究,只是把重点放在哲学上)

《哲学体系》1889

行为主义——跳出来研究行为|

精神分析——跳进去研究潜意识 |Wundt研究意识层面——内容心理学

“北大笔记”p7

冯特的体系:p125 间接经验——自然科学

| |

科学——经验物质构成与组合实验法

| |

直接经验——心理学

| |

意识内容实验内省法

| | (p128)

文化产品分析——高级低级

| |

民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二、心理学体系(见上图)(英国联想主义和德国理性主义的结合p192)康德的统觉原理(一)、心理学的科学观

与哲学:相互独立,但仍存在联系

与生理学:“身心平行论”常常不能自圆其说,有很多实验都是做到身心有联系。

心理学的应用性:纯学术性的研究,在实验室研究、解决最基础的心理问题。

(二)、对象——意识内容(直接经验)

(三)、任务

①、心理元素的分析,最基本的元素是什么?

两种基本的元素:感觉与感情,其它的内容都是由这两元素以不同方式组合的。

感觉的复合成了观念,感情的复和成了情绪

把知觉看成一种观念

②、心理元素的组合,如何组合?

联想:被动,如融合、复合。见到一事物立刻想到某件事p128

统觉:主动,如关联、比较、综合、分析

组合的基本规律

创造性综合整体大于个体之和1+1>2

心理关系原则强调心理是整体,单独的东西要放在整体上看作用。

心理对比原则

(四)、方法:实验内省法

观察者用精确的实验来控制内省

我听见了老师的声音——我感到耳膜的振动,

我看见了粉笔盒——我看见了一个什么形状,颜色的盒子。

难以把观察对象与观察者区分开来。

P137缺陷:主观性大:如观察自己的愤怒——那时已叫回忆,主观性大

实验困难

内容局限

文化产品分析类似于文化学的研究。

三、贡献:“三立”p135

学科独立,体系创立,队伍建立

缺陷

①、把经验分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②、研究范围广泛,一些闪光点没有深入研究

③、研究方法规定在实验内省法,造成了许多局限

④、认为心理学不需应用,不应用那用来干什么呢?

第四章意动心理学

一、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论心理现象的分类》p159 Brantano 1838—1917

(一)、对象act(心理的活动,意识的活动)p160

冯特把经验分成直接经验:如看到的花

间接经验:如实际的花

Brontano进一步将意识分成内容与动作

心理内容——看到的花

心理动作——看到的过程如:看“两可”图形,本来看到少女,试图看到老妇,则需动作的改变后变成机能的概念。

(二)、方法

反省:retrospection(对应于冯特的内省)对刚刚过去的仍留在记忆中的心理活动进行观察。Brontano认为内省是不可能的,如内省愤怒……观察别人

(附:内省:cntrospaction对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进行观察)

(三)、评价:

1、提出内容和意动的对立,使心理学从一开始就有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2、把心理的内容与客观现实混为一谈,把它们无本质区别地混合起来(Brontano 与冯特都为主观唯心主义者。冯特也把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东西统称为经验,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就是内容)

心理学史上的6大对立:

对立1、内容——意动

对立2、构造——机能

对立3、格式塔——行为主义

对立4、格式塔——构造主义

对立5、行为主义——构造主义

对立6、行为主义——本能心理学

笛卡尔(法)洛克(英)

|

|

莱布尼茨(内省、统觉)——经验主义霍布斯

|

沃尔夫| |

| | p65

康德赫尔巴特(意识阈)|

德国理性主义| | 法国感觉主义英国联想主义

| |

费希纳 |

|

冯特(内容心理学)————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

p171

(二重心理学)

安吉尔卡特尔霍尔铁钦纳屈尔佩……胡塞尔斯顿夫麦农—厄梭费尔沃德弗洛伊德

机能主义(构造主义)靠拢(精神分析)

动物心理学

哥伦比亚的机能主义p10

华生(行为主义)1913 韦德海默苛勒考夫卡麦独孤

(格式塔)1912 (本能心理学)

二、形质学派p162 1890—1900 麦农、厄棱费尔、威塔塞尔

(一)、主要观点

1、形质不是感觉的复合,而是一种新的属性。

基素:线数

|

基体:如正方形图画本身

|

形质:概念(正方形)是一个新元素

三个不同的基体,但是同一形质

强度、性质完成相等的,按冯特观念,因只看到一个整体

先看整体,(正方形)所以把形质看成也是一个元素。

2、形质的形成——意动“两可”

(二)、评价

(1)批判了元素主义,促进格式塔的发展。

(2)仅仅提出了形质的概念,但没有解释它为什么从意动产生(格式塔后来解决了,人有完形的倾向)

三、二重心理学p167

(一)、符茨堡学派

无意象思维马尔比的判断研究

(二)、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

发现了冯特的缺陷

内容机能

1、两者在生活经验中是不同的,有些事物(梦)有内容无机能;有些(注意和期望)有机能无内容。P172

2、有时内容变而机能不变,有时机能变而内容不变,产生二者独立的变化。P172

3、从分析角度看,内容在意识内可进行分析,但机能不容易分析,因分析只可改变机能而不能改变内容。

4、有各自的规律,内容是联合、混合、对比、刺激和感觉器官的关系及一般的心理关系。机能:一些非意象,类似意动的因素。

第五章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p192

一、历史背景主要针对机能主义

(一)、美国的时代精神——实用主义

James 有用的就是真理

杜威真理就是工具

(二)、进化论的传播

适者生存——典型的美国色彩

达尔文的进化论变成了真理

二、构造主义心理学

(一)铁钦纳生平(1867—1927)p195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冯特一样

整体体系与冯特没什么关系

1、对象:经验(依赖于人的经验,即冯特的直接经验)

把经验过程与对象区分开来

刺激错误:不要把心理过程同被观察的对象相混淆p196

我觉得路不平:我觉得脚哪部分压力大,哪部分压力小。

2、方法:实验内省

被试是一个不偏不差,客观的观察机。

3、任务:元素分析、组合

4、功用:纯科学不应关注在“有什么用”应“发现心理事实”

5、身心平行论但又承认神经过程是心理的条件

(三)批评

①、内省法批评

②、元素分析法批评

③、心理学狭隘定义批评

(四)贡献

①充当了一个比冯特更好的靶子。

②坚持了实验的方向(心理学要靠实验才能发展)

James 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家

三、实用主义心理学(启发了机能主义)

(一)James生平1842—1910 Willial James哥哥

Hanry James弟弟1890《心理学原理》很成功的著作

1907《实用主义》

James从不做实验,但承认心理学要靠实验,也鼓励别人做实验。

“意识流”来自以上1890《心理学原理》

……文章,想到哪写到哪,无标点,无完整情节

(二)理论体系

1、心理的适用性、目的性、有用性

2、对象:心理生活(整体经验)

意识流

意识的5个特点:“北大笔记”p9

①、意识是私人具有的

②、意识是常变的,不能重复某个心理过程

③、意识是连续不断的实体状态、过渡状态。

④、意识必定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

⑤意识还有选择性

生活是一种流动的、变化的、整体的经验。

3、方法:p204实验法、内省法(与冯特无什么差异)、比较法。

比较法:推动了各种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发展。

4、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

因流泪而伤心(情绪是对心理过程的感知)基础看到情绪与生理变化的关联,生理条件是情绪产生的.

现在也有用到,如放松肌肉来调节紧张情绪。

5、本能与习惯:

①、人的很多行为是被本能所推动的,本能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②、把习惯和本能联系起来,先天的习惯是本能,教育形成的习惯是理性

6、自我理论

经验自我(相当于客我)物质自我——新属、财产、我的身体、衣服me mine

社群自我——社会地位、角色。

精神自我

纯粹自我

自尊=成就÷抱负

恰当的降低抱负水平能提高自尊、自信——詹姆斯

詹姆斯是作为个人为心理发展做出贡献的。

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

最著名的概念为“意识流”,就像提到马斯洛就想到“需要层次理论”。

四、机能主义心理学p205 其中的两个学派都有摆脱意识的倾向

(一)芝加哥学派(狭义的机能主义)以安吉尔为首

提出了机能主义的原理

哥伦比亚学派(广义的机能主义)

研究个别差别、心理测验,范围广,重应用,摆脱意识、内省

(二)体系

1960年安吉尔p207<芝加哥>

明确了三点:

①、机能主义是心理操作心理学

②、机能主义是关于意识的基本效用的心理学

③、机能主义是研究心物关系的心理学,就是探讨有机体和环境的整个关系的心理学

(为了和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区别开来)

无论他们如何争论,他们都是共同研究意识的心理学,后而的理论就不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内部的,行为主义于是也不研究意识,而研究行为。

第六章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

一、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一)社会背景帝国主义提高生产率

(二)思想渊源进化论

1、哲学背景客观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p257的传统影响思想界。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

2、心理学背景1、机能主义是行为主义的父亲,行为主义的反叛是它抛开了意识。

2、动物心理学对行为主义的产生起了直接的作用。

达尔文、摩尔根(吝啬律)p255:

吝啬律:如果一个动物的行为可用一个低级的心理过程来解释,就不必用一个高级的心理过程来解释。

华生也认为能够用学习投入量来解释外界刺激,就不要用抽象的学习动机来解释。

真正的动物研究的第一人:桑代克p217“试误说”

学习理论两大派别:学习联结派(受联想主义影响)学习认知派

创始人:桑代克

刺激反应的联结加强认知结构变化

例:一个学生总写错一个字,有可能是联结不够,可让其抄几遍,但也可能是自身成长受到障碍,罚写只会增加这种恐惧感,痛苦(效果律)学习迁移理论

桑代克的毕业论文《动物的智慧》

3、生理学背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二、华生p251的心理学体系(Watson,1878—1985)《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目的——预测和控制行为——环境决定论

| |

对象性质①观察法

| | ②投射法

行为自然科学——客观方法——③口语报告法

难点1、思维——| | (反对内省法)④测验法

2、情绪——刺激——反应——动作流

3、人格——(肌肉收缩,腺体分泌)

|

反中枢说(不承认神经中枢的作用)思维外周说

否定内省法,却用语言报告法p260

P256思维——语言——行为(肌肉收缩)

错在哪里?华生认为语言是行为反应,所以分析语言即分析行为,因为分析行为是客观的;分析语言也是客观的;口语报告是语言反应,所以口语报告法是一种客观方法。P261

语言包括发声机制和内涵,口语报告法只是报告过程,但具体的内容从何而来呢?(语言的获得)

中枢说:思维纯属大脑皮动的活动。

外周说:思想是整个身体的机能。

情绪:华生认为情绪是遗传的类型反应。恐惧,爱,愤怒是三种遗传的情绪。

华生认为人格是人的一切动作的总和,判断某人的人格是根据外部表现,是习惯系统的产物。华生与巴甫洛夫的理论、观点的不同点p262——p263

p261

1、巴:重视动物和人的行为同神经系统的关系。

华:注意肌肉和腺体的生理学而完全忽视大脑皮层

2、巴:人与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虽有联系,但也存在本质差别。

华:抹煞人类思维的特点。

3、巴:不否认意识

华:否认意识和主观世界的存在。

评价:p266 二元论主观唯心p259

1、以行为为心理学的对象,消除它主观性的传统的特点,而取得其他自然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从而与自然科学在对象和方法上有了共同语言。

2、使动物心理学在心理学的领域中取得其应有的合法地位。

3、进一步促进心理学的应用。

批评:1、环境决定论p263充满矛盾,过于片面,过于激烈

2、口语报告法,与其初衷矛盾p259

矛盾:理论本身否认本能,另一方面又认为爱、恐惧、愤怒是三种人的本能(华生本人也不愿意用这三个词,但找不到其他词代替它们)。

用笨拙的行为主义语言解释思维。

三、从行为主义到新行为主义的转变p275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一)背景新实在论

逻辑实证主义:可证实性

哲学:布里奇曼——操作主义p275 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

例:手的动作稳定性,九洞器,手指能通过的最小直径的圆。说中注入操作主义

行为主义自身的发展的需要。

评论:华生的心理学是没有心理的心理学。

(二)特征

①、仍然坚持行为在心理学中的中心地位;

②、适当地接受和采用了心理学的名词;

③、用比较复杂的公式取代了华生的S-R公式(如S-O-R)

格斯理:联想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

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

赫尔:逻辑行为主义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

四、托尔曼p278(1886—1959)的目的性行为主义p281《人类和动物的目的性行为》

其“目的”一词描述的是客观的行为,不是主观的意志

(一)整体行为(受到格式塔的影响):反对华生的分子行为(S-R)

分析包括内部情境和外部情境下的行为

什么叫整体行为?p280

①、指向一定的目的;

②、行为利用环境的帮助并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

③、对短而易于达到目的的活动比遥远而困难的活动具有优先的选择性;

④、是可教育变化的。

(二)中介变量

中介变量是与实验变量(自变量)和行为变量(因变量)相关联,它中介于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

B=f(S、P、H、T、A) p282

S—环境刺激,P—生理内驱力,H—遗传,T—过去经验或训练,A—年龄

(三)学习理论p284

令每一个行为主义者都重视的领域

1、反应学习、位置学习

3、潜伏学习

五、Skinner p301的激进行为主义实证主义哲学

也是新行为主义,但与托尔曼的行为主义不同。

现在常用的有Skinner的各种强化

Skinner(1904—1990)

(一)、理论观

明确反对所谓的理论和假说,是直接指向赫尔(他从理论出发……)

单一有机体设计,即他比较重视对个体的研究,不关心平均数,总体等。

(有价值的东西可能会被丢失)

(二)、心理学:描述行为的科学,(在此他比较激进,接近华生),但他又用了“第三变量”的概念。

斯金纳箱操作性行为

(三)、行为原理操作行为

巴甫洛夫的那种条件反射行为称为“应答行为”:

条件:1、练习;2、强化(斯金纳理论强调强化);3、接近联想;4、模仿、观察

桑代克连接理论:1、练习;2、强化。

格斯理: 3、接近

班杜拉: 4、模仿、观察

行为主义不同的学习理论是由于不同的侧重点,但共同认为刺激一反应的联接的增强,只是条件不同。

给予取消

正强化物正强化惩罚

厌恶刺激惩罚负强化

(四)、行为原理的推广与应用

1、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2、社会控制计划

1、低起点——步子小——多活动——快反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安排不好的程序”。

2、体现在他那两本书中《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

无论强迫还是诱导都应反对,因为这对人都是不利的。

只研究,部表现——“跳出来”

不仅研究意识,更研究潜意识——“钻进去”

第七章古典精神分析p370

古典自我学派对自我的强调

社会文化学派

一、历史背景

(一)社会条件

帝国主义阶段、维多利亚、反对享受、禁欲、歧视女性

思想背景:布伦塔诺(动力观);莱布尼茨(微觉、统觉)和赫尔巴特(意识阈);叔本华和尼采(反理性)

hysteria 底里

hyster 子宫、希腊语,女性特有的,一方面禁欲,另一方面社会又充满诱惑,使当时的人心理上受到重重压力。

(二)、思想背景:莱布尼兹的“微觉”的提出;赫尔巴特“意识阈”:

(三)、医学背景p372:精神病理学

医生麦斯麦提出“通磁术”(催眠)

布雷德

二、Freud的精神分析1895年诞生

(一)生平p377 1856—1939

1、科学准备时期(1873—1886)

Breuer 布罗依尔

2、揭示神经症时期安娜奥1886—1895

Breuer谈话、渲泄法

1895年合作顶峰《癔症研究》

3、1895—1899 Freud的自我分析时期。

4、本我心理学时期中1900—1914

1900年《梦的解释》

1907与Jung会面

5、自我心理学时期1914—1939

人的本能中除了性欲之外,还有别的本能

1、《会饮篇》借阿里斯托芬

2、豪猪距离:人与人之间情感矛盾的存在

(二)、无意识理论p379

1、释梦

2、自由联想

3、日常生活分析,如失误

(三)、释梦p381

凝缩:一个形象是很多事物的综合

转移:显梦的中心不一定是隐梦的中心内容,梦的分析就是要找到隐梦的中心

象征:有固定不变的象征作用,对所有人都一样。桌子代表女人手杖代表男人

润饰:加工,梦是润饰过的结果,为了“看门人”的检查而伪装出来的。

(四)、本能论p386

(五)、人格论p387

“本我”——快乐原则马

“自我”——现实原则驾马者

“超我”——道德原则

“哪里有本我,哪里就有自我。”

“人认为人类发展的希望在哪里?”“人类未来的希望就是爱和工作”。——弗洛伊德积极人性观。

理想、健全的人性结构:两头小,中间大。

自我要同时服侍三个年龄的主人:本我、超我、外部世界

神经症即为自我在服侍以上三个的主人时出现偏差造成的

“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否认、合理、投射

反向作用:把无意识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相反的行为。

如:异性交往恐惧

不好评价:

①、治疗过程中不即场记录、事后才回忆

②、方法上,疗程长(4、5年,每周3-6次)、成本高。

③、为希特勒发动战争找借口——想用无意识理论解释一切

阿德勒&荣格最后都与弗洛伊德决裂了。

三、Adler p390 的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家庭决定人格

研究社会中的个体,所以说是个性心理学更恰当

1870—1937

(一)、生平受叔本华、尼采影响

身体弱,4岁才学走,患过严重肺炎

不断超我自我、自卑、追求成功。

(二)、向上意志(权力意志)p390

人的一切动机都是对优越的追求

(三)、自卑感与补偿p391

自卑感是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力量

推(自卑感的作用)拉(向上意志)的作用下生活。

自卑感与自我意识成正比。

补偿是对付自卑感的方法

(四)生活风格p392

生活风格为一套生活、行为方式,用以克服现实的,想象中的自卑。

e.g.四肢不发达

①、锻炼四肢

②、发奋学习

创造性自我: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生活风格”以决定自己的人格的能力。(主动)

认为“生活风格”在4、5岁之前就有了,与弗洛伊德重视早期经验的理论相似,但自卑感的补偿是真的在4、5岁前开始的吗?不是,所以这使其理论还不够完美。

(五)、神经病的理论p394

当自卑感与“向上意志”产生冲突时,“逃避”是方法之一

Freud Adler

行为的原始动力性本能向上意志

人格的结构对立统一(因为对优越感的追求)

人格的发展被动受制于早期的经验创造性自我

内部冲突的解决途径梦、升华补偿

意识重要性不重要重要

神经病根源性欲压抑自卑与“向上意志”冲突

缺陷:

①、体系并不是很系统

②、生活风格早期定下来存在局限

③、生活风格与创造性存在矛盾

④、方法论同弗洛伊德,没有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四、Jung p396 的分析心理学1875—1961

(一)、生平:

独创概念:集体无意识,情结、原形

因果性原则:

共时性原则: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存在,没有因果之分,强调整体

(二)、libido的实质p397

生命力:心理能量取代libido

幼年:不是性,而是表现为营养和生长

(三)、人格结构——无意识理论(作为一体来论述)p398

人格: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意识、能被个体直接意识到的自我是其核心

个体无意识:来自个体经验,中心是情结——还可进入意识本能

集体无意识:通过遗传得出的,是种族的经验。原型

自性(Self):自我的本性,整合无意识的力量——将人格的结构整合并加以稳定

(四)研究方法

1、词语联想法——反应慢的可能为情结反应词

第二次反应时变长了,反应同变了,而且前后差异很大,这是与无意识的有关的,也是情结反应词

现在的测谎仪也运用到词语联想法。

2、释梦:他更重视梦的背景

如:有人梦到一个农舍,弗洛伊德可能会说是代表女性,Jung则问:由农舍,你想到什么?如果他说是“水”则水为这个梦的背景,或问前些天都梦到什么?不仅要揭示个人无意识,也要揭示集体无意识

3、主动想象法

主动把梦见的第一个场面(如:农舍)继续想下去,自由联想法不具有主动性,Jung把主动性容入了其中。

(五)性格类型p400

内倾、外倾

思维、情感、感觉、自觉

Freud& Jung比较

Freud Jung

无意识重视重视,也重视集体无意识

行为的原始动力性欲生命力

无意识的内容个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研究方法自由联想词语联想、主动想象

人格结构对立整体(self:自性)

作心理分析的步骤: 1、表白(倾诉) 1、表白;2、解释

2、解释

3、辅导(教育)

4、转化(人格的转化)

Jung与Adler方向不同,但都降低了性欲的作用,也强调人格结构是一个整体。

自我心理学

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移居美国

社会文化学派

一、自我心理学

(一)、Freud的自我心理学发展范式

创伤范式——内驱力范式(明确提出本能、性欲)——自我范式(重视自我)(1923)

(二)、安娜

更重视自我的作用,反对伊底对自我的绝对支配作用,自我于本我还是冲突的,自我要不断防御本我

(三)、哈特曼《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1939年

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伊底与自我是人的本能力量,是同时存在的。

自我可以适应环境,应付生活,是适应而非防御。

(四)、艾里克森p426 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他的人格发展结构是“自我”、“自我同一性”

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观的差别:

1、以自我为核心

2、把人格的发展阶段扩展到人的整个生命周期

二、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p402 背景p404

开端:1941年霍妮成立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

(一)、霍妮p411、弗洛姆p416、沙利文p406的理论的主要特征:

1、文化决定论(霍妮)、社会决定论(弗洛姆)

2、重视家庭、童年的影响,但是不接受儿童性欲论

3、在治疗神经症上,抱有乐观态度

4、保留了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这使其还属于精神分析)

主要贡献:

霍妮——基本焦虑说

沙利文——人际关系

弗洛伊姆——社会潜意识,从社会的角度看精神病的根源

(二)、霍妮的基本焦虑说(成名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背景:经济因素使神经症1、心理疾病是如何产生的?患者增加;弗歧视妇女

孩子出生处于充满敌意的世界——产生焦虑——产生基本敌意——产生基本安全感

2、神经症是文化的产物

克服基本焦虑的3种方法:

①朝向人的运动(爱的需要)

②背离人的运动(独立的需要)

③反对人的运动(权力的需要)

3、理想化的自我意象

(三)、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说(成名作:《逃避自由》)

试图调和“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

1、人的心理是由什么决定的——社会经济制度

2、为什么要逃避自由——现代的社会自由而不安全(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

愿望的满足得不到保证=不安全

3、获得安全的体制有哪些?

(1)、权威主义e.g.爱和平的人对战争狂热——依附于权威

牺牲自由而换取安全的畸形社会

(2)、社会主义(人本主义)

4、不健康的性格倾向——外部安全感

(1)、接纳倾向性——期待外界的援助,寻求被爱

(2)、剥削倾向性——不断攻击……

(3)、储藏倾向性——节俭,以财富的多少来衡量安全感

(4)、市场倾向性——把自己当作商品

5、健康的性格倾向——生产倾向性(内部安全感)

创造性:通过创造活动

6、如何医治病态的社会?(什么是病态的社会——自由和安全不能同时得到满足)

“心理革命”,他认为,只要把病态社会中的病态个体都医治好了,那么病态的社会就好了理想主义乌托邦人本主义

第九讲人本主义

一、兴起美国的五六十年代

(一)、社会背景

1、战争

2、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的菱形结构

3、价值危机感——低级需要满足后要追求什么?迷惘

(二)、哲学背景——存在主义

(三)、心理学自身的困境

行为主义——第一势力精神分析——第二势力人本主义——第三势力

二、马斯洛的理论体系

1、行为主义

2、

3、

4、超个人心理学

(二)、需要层次理论(动机论)

1、似本能特征(介于精神分析的本能论与行为主义的反本能论之间。整合了两者)似本能是中性的,甚至是好的,具有跨文化的性质

2、层次发展

意动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

对生存越迫切的追求,需要越不容易消失

越是高层次,自私与无私越是分不开

——无私而获得快乐——快乐是自私的

3、缺失性动机(意动需要的前4个)VS成长性动机(自我实现)

4、超越性动机(比自我实现更高)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总结:

越高层次的需要越容易消失,越脆弱

(三)、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优良样品

但是,这种方法的局限是:选择的样品是主观的,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客观

e.g.自我实现者有何共同品质?根据上述方法选了爱因斯坦……但是没选富兰克林……可是,富兰克林本身可能是自我实现者

为什么不能自我实现?

1、高层需要是很脆弱的

2、外部条件缺乏,如文化的压抑

3、约拿情结——人常常违背自我实现的似本能,逃避成长

影响人的力量有两种:安全————人————成长

风险

怎样实现: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意动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9章意动心理学 9.1 复习笔记 一、意动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在德国思想界流行的浪漫主义,对意动心理学反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模式产生了影响。浪漫主义强调情感等因素的作用,反对对人作机械的、量化的解释。使意动心理学发展出人文科学取向。 (二)搜集事实、进行分类的定性研究方法对意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是德国科学中的现象学倾向。现象学反对自然科学的先在解释,采用归纳法,在详尽描述经验的基础上,对材料加以分类,得到经验本质的不同类型。布伦塔诺采取决定性的实验,正是这种现象学倾向的发展。 (三)尽管德国的唯理论哲学已经没落,但仍然盛行着对心理主动性的强调,对意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观产生了影响。布伦塔诺选择心理的活动即意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反对以静态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反映出他对心理主动性的重视,也体现了德国哲学对主动性的强调。 (四)在当时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出现复兴的趋向,为意动心理学在具体观点上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布伦塔诺将心理学界定为研究灵魂的科学,便是采用了亚里士多德式的研究。他的内部知觉观点也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在意向性概念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对形式的感受,布伦塔诺则将此形式转化为心理的内存在,由此确立了自己的心理意向性本质观点。

(五)布伦塔诺的意向性观点还受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尤其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影响。阿奎那在两神意义上使用意向:心理对象的指向;心理所把握到的对象的内容。在后一种意义上,当心理把握到对象时,对象的内容处于心理之内。布伦塔诺由此提出了内存在的观点。 二、意动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人文科学观 1.布伦塔诺的人文科学观 (1)布伦塔诺十分强调心理学的重要性,并赋予心理学以最高的科学地位,他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布伦塔诺是用经验的方法研究关于心理现象的经验,这种经验同内部世界相联系,通过内部知觉获得。 (2)布伦塔诺提出了一种意动心理学。这种心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科学,它可以达到把握真正普遍的而不是部分的真理的规律。布伦塔诺主张的是一种人文科学观。 (3)布伦塔诺还认为,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他多次表达了对心理学潜在的实践应用的乐观性,他甚至说到了能力倾向的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2.斯顿夫的人文科学观 (1)斯顿夫认为一切事物不是现象的就是功能的。相应地,科学可以划分为物理学和心理学两大门类。 (2)斯顿夫进一步把心理学与其他中立的科学即现象学、关系学和结构学等区分开来。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功能的学说,所有的中立科学都只是心理学的入门或预备科学,或者说,它们是真正心理学研究的前提。 (3)斯顿夫认为心理学是关于初级功能的学说,其他社会科学所探讨的则是复杂功能。因此,心理学是一门初级的、基本的社会科学。

《实验心理学》(朱滢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第一章实验方法 第一节各种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 、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2 、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 、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 、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 、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 、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 、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困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四、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做一项有三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三个实验的效率要高。第二,做一项实验比分别做

心理学史读书笔记

心理学史 院系:信息管理系 专业:电子商务 学号:2010210627 姓名:杨雪萍 辅修班级:2010级一班 阅读书籍:《进城农民市 民化心理转型》 作业形式:读书笔记+个人 感悟

《进城农民市民化心理转型》 作业说明:此次作业我将采用读书笔记+个人感想的形式来进行。全书分为三篇,我会在每一篇或每一篇中的一章读书笔记后写下我的一些感想与收获。要直接查看个人感想部分点击这里 关于本书:本来是想找一本著名心理学家的典型书籍来读并写些读后感的,也去读了《文明:乌托邦与悲剧》、《生命的舞蹈》,但可能是专业知识的匮乏,或个人感悟不深刻,很难下笔去写他们。所以我转而找了一本社会 性的心理学研究书籍。 来自农村的我,对农民的一些发展等,不自觉的会去关注,因此当在图书馆看到《进城农民市民化心理转型》这本书时,我就很想读它,并想通过这本书来跟深入的了解大范围群体的农民转市民心理上的变化。 这本书是以宁波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传峰教授为牵头人,由宁波大学研究团队、江北区政府及江东区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城市化进程中村转居民的心理引导与教育对策研究”,此书及时将此次研究的成果加以整理、补充和改写而成书出版的。 背景导读:随着征地速度的逐年增加,被征地浓密的数量也在增加,目前,全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估计可能高达4000—5000万人。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0年至2030年30年间占用 土地耕地超过5450万亩,每年要新增被征土地农民200多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一亿人。这些人 将成为城市新居民。如此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是史无前例的,也是任 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它将对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提出严峻的挑战。其中,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型 的市民化心理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之一。 国外研究发现,随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郊区和城市周围, 不断引发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包括:1、疏远;2、道德败坏;3、无助;4、敌意;5、物质滥用;6、 不信任;7、孤独;8、冷漠;9、极端化;10、无能感。我国也有研究发现:农民进程市民化的心理压 力加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外界城市市民的观念压力,二为被征地农民对自身生活预期的压力。 研究这进一步认为,农民社区居民融入城市生活面临以下难题:一是心理意识的影响。一部分被征地农 民从农村走进城市社区以后还会对角色转换产生心里抵触情绪,融入社区难;同时他们乡土观念较强, 怀旧心理严重,不能向前看。二是生活方式的转换滞后。农村的社会交往方式是基于血缘与地缘为主、 业缘为辅,而城市社区的交往方式更多的是以业缘为主;有的农民进城后,还保留着农村的家庭生活方 式,如养猪、养鸡等,用房子堆放垃圾,收购废品,洗的衣服随便晾晒等,这些与城市生活方式不相符 的做法都是农民融入城市进程中在生活方式转换上的困难方面。如果不能够进行这些方面的转化,被征地 农民进程只是形式上而已。因此,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进城后的市民化心理转型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要解 决的重要问题。这也正是本书所关心和试图探索的主要问题。例如,该书的有关调查表明:新居民的休闲 方式以个体性的、家庭性的自由娱乐活动为主,他们参加公众性的、社区性的公共休闲娱乐活动的人数比 例明显低于市民,以及新居民还无法将休闲娱乐活动作为其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更不用说要将其作 为一种人际交往的手段了。研究这进一步指出,新居民的休闲活动主要存在于以下问题:第一、新居民的 休闲观念缺失与局限;第二、新居民的休闲素质有待提高;第三、中年新居民的休闲空间有待拓展;第四、社区文体团队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有待加强。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认为,第一、要加强休闲教育、转变新 居民的休闲观念;第二、创建学习型社区、提高新居民的休闲素质;第三、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丰富中年 居民休闲空间;第四、加强同高校合作、丰富社区休闲文化;第五、加强与城市社区合作、引进市民化休 闲文化等。

福建省高教自考《心理学史》课程考试大纲笔记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史》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心理学史》是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了解西方心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掌握心理学发展的思想、理论以及历史规律,提高考生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考生重点掌握考试用书的绪论、第一篇(第一章至第十一章内容),教材其它内容只作一般了解,不作考核要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如果说普通心理学是对心理学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横向展开,那么心理学史则是从纵向探讨心理学思想或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与规律问题。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的关系;初步了解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认清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明确关于心理学史的编撰学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识记:(1)普通心理学是对心理学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横向展开,那么心理学史则是从纵向探讨心理学思想或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与规律问题。 (2)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 学的历史被划分为两大时期: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前的漫长前科学心理学时期 和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 (二)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 识记:本书涉及的心理学历史与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西方心理学史(研究西方国家中作为主流心理学存在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心理学史(包括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和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和苏俄心理学史(包括苏联和俄罗斯的心理学,包括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苏联时期及现在的俄罗斯的心理学) (三)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应用:(1)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 (2)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高了一种整合力量 (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 (4)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怀疑与批判精神 (四)心理学史的编撰学原则 理解:(1)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 (2)现实主义与历史主义 (3)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 第一编西方心理学史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古代西方哲学的心理学思想;明确近代西方哲学的心理学思想;初

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 心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 用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 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 ——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 “超我”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 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 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 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 方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 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 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

朱莹 实验心理学笔记

北大朱滢《实验心理学》教材笔记 第一章实验方法 第一节各种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 、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2 、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 、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 、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 、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 、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 、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l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l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困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四、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l 做一项有三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三个实验的效率要高。第二,做一项实验比分别做三项实验易于保持控制变量恒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几个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形下所概括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更接近生活实际。 l 一项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当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外一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

心理学史笔记

心理学史-吕厚超 推荐书目:《心理学史导论》、《西方心理学史》、《心理学思想的流变-心理学名人传》、《心理学家的故事》《现代心理学史》 考试内容:第8章 绪论:哲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心理学史的范围内容(实现,地域),五大流派两大思潮,心理学史的编撰性原则。 绪论 一、介绍 1.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 学科。 2.心理学史定义:研究心理学的起源、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历史性学科。 西方心理学史两阶段(以20世纪60年代作为分界点):○1第一阶段(1960前):波林出版《实验心理学》、海德布莱德《七种心理学流派》、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 ○2成立组织,建立心理学史档案馆,创办专业杂志; 1965APA心理学史分会成立 3.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在西方国家和地区产生、发展的历史发展规律。 西方:古希腊\罗马\欧洲\北美 学科性质:基本内容是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性质是理论性较强的历史学科,而不是理论学科。 二、西方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 1. 时限范围:○1哲学心理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中叶,是心理学独立之 前的发展时期,研究对象是灵魂。 ○2科学心理学: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历史,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7、80年代。研究对象是意识、潜意识、行为、心理和行为。 哲学心理学主要特点:没有独立心理学家,只有哲学家;主要采用观察、猜想、推论和思辨的方法;不研究实证问题。 科学心理学主要特点:各种理论流派并存;采用实验法;研究实际问题,生理机制等。 2. 地域范围:古希腊、罗马是西方心理学思想产生的故乡,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形成的 渊源;德国是发源地,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故乡;美国是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故乡,当代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 3. 研究内容:西方心理学思想史和科学心理学的建立,5大流派,2大思潮 三、心理学史的编撰学原则:是专门研究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和原则的科学。详见P8. ○1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2现在主义与历史主义;○3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 四、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1. 意义:有助于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为心理学提供一种整合力量;有助于提高

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描述: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和精确的观察和了解。 注:描述要客观,必须忠实于可观察到的信息 2.解释:寻求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或行为。 注:解释要合理,谨慎地超越被观察到的现象。 3.预测:是对某种特定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或某种特定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4.控制: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或者影响它的形式、强度、发生率等。 二、心理学简史: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适应环境科学和技术受科学理念的影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寻求生存的意 义哲学和宗教关于人类研究自身问题的新学科体系。 2.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冯特:科学心理学之父。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3.当代心理学流派: 结构主义心理 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因果性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其结论必须建立在依靠科学方法收集和处理的证据基础 之上。科学的方法包括一整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用客观收集 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1、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 表情、动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从中发现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有方向地严格控制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特定心理现象 和行为的出现,从而研究心理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测验法 ⑴作业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质量对其特 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能力测验学绩测验⑵自陈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 成一些自我评估的题目,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情况对 其特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

西方心理学史笔记(下)

西方心理学史 一、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三色说:扬赫尔姆霍茨,三种基本色觉(红,绿,蓝),视网膜上有三种视锥细胞,拥有不同的光化学物质,每一种化学物质分解产生冲动,传至视觉中枢,产生红,绿,蓝的感觉。四色说:黑林,视网膜上有三对互相对向的视素,红绿,黄蓝,黑白,三对视素的分解和合成形成感觉,能够解释色的对比,后象和色盲现象。(先验论较之杨的经验论) 1.韦伯:两点阈限理论:关于触觉,刚刚能辨别出皮肤上两个刺激点的最短距离。(头脸小,小腿大) 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异与标准重物之比。即△I/I=K 2.费希纳定律:在韦伯的基础上,指出刺激强度和感觉强度之间的对数关系,即S=KlgR,进一步指出感觉强度和身心的关系。 心理物理法:包括两类,感觉阈限的测量,阈上感觉的测量,提出心理量表主要有:顺序,等距,比例量表。三种方法:最小可觉差异法,正误法,均误法。 3.荷尔提出反射弧的概念,贝尔-马戎第定律即感觉神经核运动神经差异律。 4.大脑功能定位:1)伽尔颅相学,脑是心理器官。2)布罗卡言语运动中枢3)韦尔尼克言语听觉中枢。4)弗里奇和希奇格关于运动区的发现。 二、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1. 个体心理学:1)以个人意识过程为对象,实验心理学;2)以人类共同生活为基础的高级精神过程为对象的民族心理学。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感觉等心理过程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自然科学的对象。 2. 心身平行论。心理过程和大脑是两个独立的序列,有协调之处,但不存在因果关系。 3.实验内省法与民族心理学方法相结合。(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 4.心理学任务:1)元素分析法。2)心理复合体结构:观念分两种:记忆,知觉。冯特错觉:方向错觉,即平行线被菱形分割后发生弯曲。3)基本规律:融合,同化,复合,相继性联想。统觉:主动性和综合性的创造性综合活动。 进步:1)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2)从事反应速度,感情,注意分配和广度,及字词联想研究。不足:内省主义,元素主义倾向:意识分解为简单元素。 其他:1.吉伊~缪勒发现全部学习比部分学习效果优越。决心和心向对记忆效果的重要影响。 2.学生:乔斯特法则,分配学习效果的优越,旧联想保持强于新联想;鲁宾花瓶实验图像和背景问题。杨施,遗觉像:刺激消失后保持的清晰的印象。 构造心理学 1. 铁钦纳以马赫主义为基础,认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构造主义又称为存在主义。与技能主义不同,铁钦纳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研究意识结构而不是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在冯特的基础上,铁钦纳认为心理元素包括感觉,感情,意向三种元素。感情的向度上,反对冯特的三向度说: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沉静,主张用感觉解释各种知觉。冯特注意统觉,铁钦纳注意元素的分析。 2.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认为意识内容是一种物理现象而不是心理现象,心理学具有推论性质而不具备描述性。 3.缺陷:内省方法具有哲学思辨的痕迹,研究范围过窄。 3.内省的弊端:1)只分析内省心理上的感受,而不分析其感受的意义。如:“红的”。2)内省经验不一致。3)内省的经验与原来的意向不同。4)只能在具有意识的人身上使用。 刺激错误:铁钦纳指误以刺激为感觉,亦不观察心理过程自身,而观察刺激物及意义。 意向心理学:布伦塔诺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可以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2.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4.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 动机;能力和人格。 5.认知也叫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 6.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7.心理师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8.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9.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 10.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11.动物心理学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知觉(脊椎)和思维萌芽(灵长 类)三个阶段。 1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狼孩)。客观 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13.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14.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5.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决定行为,行为表现心理。 16.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7.罗马医生盖伦提出“气质”概念,并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 18.19世纪中叶,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实验法的采用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19.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20.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 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1.学派(5个)有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22.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采用了内省实验的方法。 23.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在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 机能作用。创始人是杜威和安吉尔。 2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采用实验观察法。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5.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整体大于部 分之和。 2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的心理包含两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他把人的 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27.当代心理研究的主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生理心理 学。 28.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29.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30.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 则。 31.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更多的应用到儿童)、调查法(访谈法、 问卷法)、个案法(长期追踪)、实验法(主测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3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自考心理学史笔记

心理学史历年试题笔记 一、单选题 1、在19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间,神经生理学对科学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学说:在十九世纪最初几十年间,神经生理学对科学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学说,就是缪勒的神经特殊能学说。(96) 2、“白板说”、“联想”的最先提出者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缔造者: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并详尽地论述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29) “联想”一词,在欧洲心理学史上是洛克最先提出的(31) 哈特莱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缔造者。(38) 3、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1、图形与背景(图形与背景的区别愈大,图形愈可突出而为我们所感知。图形与背景的区别愈小,我们就不易把图形与背景分开。) 2、最短距离的原则或邻近的因素(某些距离较短的或互相邻接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3、类似原则(互相类似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4、共同命运原则(一个整体中的部分,如果作共同方向的移动,那末这些作共同方向移动的部分容易组成新的整体。) 5、完形的倾向性或良好完形原则(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合成整体。) 6、闭合的原则(一个有倾向于完形而尚未闭合的图形,容易把它看做一个完整的图形。)(334-336) 4、杜威在心物关系上主张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杜威把实用主义叫做工具主义。这种工具主义是机能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在心物关系问题上,工具主义反对构造派所主张的心物平行论,而认为意识不是副现象,它对人的生活有作用,是整个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207) 5、对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做出很大贡献的是斯顿夫:由于斯顿夫是心理学的理论家,再加上他的音乐素养,对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贡献很大。(154) 6、逃出自由说和动力场说的提出者: 弗洛姆提出逃出自由说(418) 勒温提出动力场说(357) 7、布伦塔诺属于意动心理学流派。 布伦塔诺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奥国学派的创始人。(159) 8、《心理物理学纲要》是费希纳的作品。(118) 9、基本情绪和主要情绪,混合情绪和次要情绪,派生情绪: 上文所举的十四种情绪都与一定的本能倾向相应,叫做基本情绪或主要情绪。两种本能倾向如果同时引起,则其相应的两种情绪就可以合成一种新的情绪,叫做混合情绪或次要情绪。如果一种情绪不常与某一种本能倾向相关,而可能产生于任何种强大冲动或倾向发生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笔记整理 一、绪论(考1道单选,1道多选,2题共3分) 1.什么是实验心理学 广义(实验的心理学):应用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的代名词)。 狭义(心理实验学):研究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包括实验的基本理论、技能以及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 2.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目的 用以说明和解释人在完成某项任务时的心理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即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心理活动的方式),进而达到“控制”行为。 3.实验法的优点(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容易出多选) 1、可以创造实验条件使事件产生。 2、可以重复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 3、可以系统变化实验条件来考察事件的变化。 4、可以得出因果关系。 强调对各种变量的严格控制 4.实验法的局限性 1、有些复杂心理活动还难以使用实验法 2、有些特定心理现象(如违背伦理道德)不能使用实验法。 3、实验条件的人为性等因素导致实验结果缺乏实用性。 5.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 发现问题、查阅文献、理论思考、提出假设、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统计、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理论进行讨论、 撰写实验报告、发现新问题 6.几个重要的人以及其贡献 费希纳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用量化思想联系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费希纳定律),表明可以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 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 3、对现代实验心理学具有深远影响。 奠定了心理测量学的基础。 后人为弥补传统心理物理法的缺陷而发展出信号检测论。 冯特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倡导以心理现象(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非“灵魂”。 2、提出必须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并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3、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促进科学心理学在国际内传播。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内容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章内容心理学 1.1 复习笔记 一、内容心理学概述 (一)内容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1.哲学为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确定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为心理学提供了思想、观点以及方法论。 2.19世纪的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方法更直接地为心理学提供了材料、理论和实验技术。 (二)内容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内容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冯特、艾宾浩斯和缪勒。 二、冯特内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实验心理学。二是社会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 1.冯特批判地继承了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使心理学成为独立发展的实验科学。 2.他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生理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生理学是关于生命的一切,是那些由我们感官知觉到的身体过程;心理学是研究我们意识过程的相互关系。生理学和心理学合起来就包括生命现象的全部,它们研究一般生命的事实,特别注重人类生命事实。

3.冯特特别重视实验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意识过程更要注重实验方法的应用,做到科学的内省。 4.冯特认为尽管心理学与生理学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心理学与生理学还是有区别的。心理现象有其自身的特性,我们不能从生理生活中发现对心理现象的解释。 5.冯特还把他的实验心理学看成一种纯科学,他不主张进行应用研究。这种研究思路使心理学从一独立便脱离了社会生活,从而大大削弱了它的生命力。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 1.冯特认为,科学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经验科学。 2.冯特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 3.冯特把经验分为两个因素,即所给予我们的内容和我们对这种内容的理解。前者被他称为经验的对象,后者被他称为经验的主体。 (1)两种方向 ①在自然科学的方向上,它把经验的各种对象,从它们被设想的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特性方面来加以考虑。 ②在心理学的方向上,它把经验的整个内容从它与主体的关系,以及由主体直接所赋予它的特性方面来加以研究。 (2)两种观点 ①自然科学的观点,就它必须从每一种实际经验所包含的主观因素中进行抽象的作用,才有实现的可能这一点来说,也可以称之为间接经验的观点; ②心理学的观点,由于它有意地排除这种抽象的作用和一切由此所产生的后果,则可以称之为直接经验的观点。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

张厚桀版《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概念 【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二、心理学的分支 【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 5.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领会】 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求适应群体)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条件限制)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 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应用】 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整和控制行为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的概念 【识记】 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无意识 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 【领会】 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4)睡眠状态:这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以上四种意识状态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此外,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如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吸毒后,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受暗示的状态。

西方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西方心理学史知识点整理 1、范式的含义(p2) (1)从心理方面来说,范式是科学群体的共同态度和信念是从事某一学科的科学家的共同分享的立场和观点。 (2)从理论方法方面来说,范式是科学家群体所公认的理论模型或研究框架。 2、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必要性(笔记+书p4) (1)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 (2)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整合力量; (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 ①可以锻炼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 ②学习分辨心理学史上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提高判断问题的能力。 ③在疏离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我们健康怀疑和批判精神。 (5)了解心理学的分裂状况,从而把握当代心理学的全貌,我们就不能满足于只了解一种理论或一种流派观点了。不同流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不同的方法与程序,因此我们应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有一个大概了解。 3、西方心理学的两个起源(书p19) 在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为分野,西方心理学可分为两大时期,即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的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 在2000多年的前科学时期里,西方心理学有两条发展线索,即西方心里虚而在哲学内起源和西方心理学在科学内起源。西方心理学的哲学或哲学心理学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提供了概念和理论的基础。西方心理学在科学内的起源则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精神,并且奠定研究方法基础。 4、那些研究影响了心理学的独立 (1)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书p15) 生理学家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创造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方法,形成了介乎生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生理心理学,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牢固基础。 (2)颅像说和脑机能定位(书p16) 颅相学承认了脑是心理的器官,使人们注意到心与脑的关系问题;另外,机器了脑机能定位的研究。 (3)人差方程的发现(书p18) 人差方程式的发现刺激了人们对反应时间研究的兴趣,给早期的而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 (4)心理物理学 (5)希波拉底和加仑的气质学说(笔记) 西方心理学史上,希波拉底是最早把心理活动定位到人的脑上。加仑在其体液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质说,为现代的气质学说奠定了基础。 5、冯特与布伦塔诺心理学思想观点比较(比较) (1)研究对象: 冯:直接经验;布:意识的动作 (2)研究方法: 冯:实验内省法;布:“内部知觉法”

实验心理学笔记上

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由来 产生于1879年三个代表性人物: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 第二节科学方法的两个标志:经验观察;自我校正 1经验观察的角度:实验心理学要达到科学方法的标准,就必须发展出一套有效且稳定的观察方法,其观察结果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各种其 他因素的影响。必须回答“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这两大课题。 (2)自我校正方面:实验心理学能否自我校正?如果从实验法得来的结论同样可以通过实验法(也即通过其他实验)来进一步巩固证实,或与之相反地反驳质疑,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实验心理学具备了自我校正的能力。 非科学方法有哪些:权威、注意凝视、先验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 1、观察法是通过一定程序收集资料,以期获得描述性的数据来简化复杂现象的过程。属于较为原始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类型: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与调查研究自然观察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是指深入地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调查研究是采用问卷或量表对某种现象进行大范围取样研究的方法。 2、相关研究法能够描述事物间共同变化的关系,但还是不能确定相互关联的事物孰为因果,其指标叫做相关系数(r)。(1)优点:可以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从而提示研究者注意到各种现象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2)缺点:其一,相关研究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其选用相关法的前提条件是否得到了满足。其二,相关研究法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 3、实验法(一)什么是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心 理学实验一般有以下几个要素:实验假设和推论;实验变量;实验控制 观察法有三种:自然观察、个案观察法、调查研究法 相关研究的改进:交叉—滞后法 实验研究的原则:(1)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2)保证被试推出的自由;(3)保证被试避免受到伤害;(4)保密的原则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1)确定课题,选择被试;(2)确定实验控制;(3)数据整合;(4)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节实验研究的变量 变量:指在数量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变量是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 无关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相关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额外变量控制变量: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那些变量。 实验的三个要素:假设、变量和控制一、变量:实验的基本特征二、自变量 自变量的分类1作业变量2环境变量3被试变量 (二)对在变量的操纵(1)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由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1972年提出,指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的定 义。(2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 三、因变量(: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 (一)因变量的分类对因变量测量的指标 (1)客观指标:反应的速度;反应速度的差异;反应的正确性;反应标准;反应的难度 (2)主观指标:被试的口语记录:被试在实验是对自己心理活动过程所作叙述的记录或在实验之后他对主试提出的问题所做的回答的 记录)。 (二)对因变量的控制1、反应控制:目的:被试的反应确实发生在实验者感兴趣的因变量维度上,主要通过指导语来实现。指导语:是心理学实验中主试给被试交待任务时所说的话。指导语的要求:内容确定;指导语要完全;简单明确;指导语要标准化。 2选择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反应指标选择的标准:有效性(最重要),客观性,数量化。 3、避免量程限制影响有效性的典型情况: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它们统称天地效应。 天地效应: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而使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者是最低端,从而使指标有效性遭受损失。 四、控制变量(一)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 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 2、要求特征:被试自发的对主 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方式进行反应。我们把这种称为要求特征。 额外变量的控制事前控制:1、排除法2、恒定法3、匹配法4、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 事后控制:5、统计控制方法(协方差分析,剔除极端数据,分别加权等)。 第二节实验研究的设计 实验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1、实验采用多少自变量和因变量;2、各自变量内又采用多少处理水平;3、如何将被试分配到各自变量的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