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2020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阳台菜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一种时尚,可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阳台内的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利用自然光B.为提高产量,在晚上可适当提高阳台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C.增施农家肥可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夜间暗反应的进行D.蔬菜中的叶绿素对光的吸收效率与光的波长呈正相关2. 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借以维持其基本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化等生命活动有关B.该结构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C.该结构与能量转换无关D.动植物细胞中都存该结构3. 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尽管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即都具有()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D. 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4.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的表现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的基因型比为1:2:1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5.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B.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C.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例接近1:2:16. 糖尿病有两种类型——Ⅰ型糖尿病和Ⅰ型糖尿病,前者是胰岛B细胞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后者是胰岛素的靶细胞膜上胰岛素的受体被破坏引起的。
2020年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发酵的米面制品、泡发的木耳和银耳等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能引起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
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开水煮沸仍不能破坏其毒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发酵类食物经过高温处理后即可放心食用B.椰毒假单胞菌进入人体后不会引发免疫反应C.米酵菌酸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泡发的木耳、银耳应该一次食用完,不宜久存2.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 观察中期细胞可清晰的看到染色体且随后染色体着丝点分裂C. 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 低倍镜下寻找分生区的依据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苏丹Ⅲ染液可检测生物组织中维生素D的存在B. 取藓类小叶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绿色颗粒成顺时针流动,而实际流动方为逆时针C. 利用光学微镜可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D. 经加热变性后的牛奶仍能用作蛋白质鉴定的材料4.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叶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已知实验过程中蔗糖分子不进出该植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 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 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水分子是单向移动的D. 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移动引起的5. 为研究番茄的抗冷性,将美国不同纬度和不同种的番茄幼苗培养在相同温室中,然后将所有幼苗经历7天的冷处理(0Ⅲ),再转移至温室,培养7天。
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生长在高低纬度的番茄之间存在地理隔离B.高纬度地区的番茄更容易产生抗冷性突变C.高低纬度番茄之间抗冷性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高低纬度番茄种群之间基因频率有差异6. 如图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产生顶端优势的植株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cB. 用A、B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则生根效果基本相同C. 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cD. 若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2m7. 在25Ⅲ左右的环境里,喜马拉雅兔的毛色呈现“八端黑”的特点,即四肢和头部的尖端、尾巴和耳部的毛为黑色,其余部分为白色;但在>30Ⅲ的环境里长出的毛全为白色。
2020届上海市徐汇区生物高考二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及备考策略

因
。
25.(12 分)生物工程与微生物等
在天宫二号上进行的拟南芥培育实验中,为监控植物的开花过程,科研人员给拟南芥安
装了“追踪器”,即利用控制植物开花基因相同的“启动子”(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识别、
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 DNA 序列,决定基因的转录与否)带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
在微重力条件下表达并获得实时荧光图象。转基因拟南芥植物在构建过程中首先需分别
21.(12 分)病毒、细胞与细胞分裂
2020 年遍及世界各地的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图 1 表示该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及
在寄主细胞繁殖的部分内容。其中 A 与 D 代表细胞的结构,B、S、Y 分别代表不同物质。
(1)依据病毒遗传物质和宿主情况,下列生物在分类上与新型冠状病毒最接近的是
A.噬菌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石灰粉尘让蛾类发生定向变异
D.石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行了选择
18.(2 分)大麦中,带壳(M)对裸粒(m)为显性、散穗(N)对密穗(n)为显性。现有杂
合带壳散穗植株与隐性纯合植株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数目:带壳散穗 145、带壳密穗 341、
裸粒散穗 350、裸粒密穗 151.可推测( )
A.M、N 基因完全连锁
B.LDL 不可以运载甘油三酯
C.LDL 进入组织细胞无需穿过磷脂双分子层,但需 ATP 供能
D.血液中 LDL 过低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11.(2 分)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 2 型糖尿病,服用降压药物﹣
﹣ACEI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高血压会导致胰岛 A 细胞受损
构建植株 A 和植株 B,安装“追踪器”和构建植株 A 过程如图 1 所示。
2020届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A16型和EV71型最为常见。
以下关于肠道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肠道病毒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B.肠道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内含线粒体C.可用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的培养基直接培养肠道病毒D.肠道病毒的外壳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的2. 用单侧光照射小麦的幼苗(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该幼苗将()A.停止生长B.直立生长C.弯向光源生长D.背向光源生长3. 建设绿色“一路一带”,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
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 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 因为叶片无法合成生长素,故而可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C. 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同时还受基因组控制和环境影响D. 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4. 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a细胞产生的抗体和b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均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B.c代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中的抗原裂解死亡C.d代表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的抗原可传递给T细胞D.a细胞都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所形成的,b细胞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关5. 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表述,错误的是()A.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B.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C.Fe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D.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容易导致抽搐6. 物质甲作为抑制剂能与蔗糖酶结合或分离,从而改变蔗糖酶的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20年上海市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因素B.抗青霉素细菌的保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生物发生进化可能会产生新物种
2. 肺炎双球菌有多种类型,其中S型菌可分为Ⅰ、Ⅱ、Ⅲ型;Ⅲ型荚膜最厚,致病力最强;S型菌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后,荚膜非常容易丢失而变为R型菌。下列有关R型菌和S型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 R型菌无毒,可以在人体内与人和平共处B. 厚荚膜基因(SⅢ)可突变成薄荚膜基因(SI),则SⅢ和SI互为等位基因C. S型菌通过无血清培养得到的R型菌没有致病性D. R型菌转化成S型菌其基因型发生改变3. 甲~丁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遗传定律发生在乙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B. 乙图所示时期,该细胞中有两个四分体和两个染色体组C. 丁是由乙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D. 甲、乙、丙、丁所示细胞可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4. 运动性低血糖症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血糖降低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冷汗等不适的现象,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或者死亡。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运动性低血糖症的形成与胰岛素有关,与胰高血糖素无关2
B. 出现运动性低血糖轻微症状时,可通过饮用糖水得以恢复C. 当内分泌紊乱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时,易发生运动性低血糖症D. 为防止发生运动性低血糖症,应避免在饥饿时进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5. 下图表示胞外信号分子引起细胞效应的信号转导途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胞外信号分子不可能是神经递质或植物激素B. 受体蛋白均具有特异性且都分布在细胞膜上C. 基因表达发生在细胞核而细胞代谢在细胞质D. 此转导途径实现对细胞多项生命活动的调控6. 图1为人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A、a、b和c为染色体上的基因,图2表示A、b在DNA分子上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A突变成a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B. 基因A和b转录时的模板链不一定是DNA分子的同一条链C. X染色体上DNA分子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b缺失,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D. b控制的性状只在女性群体中出现,c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群体中出现二、非选择题:共54分。(一)必考题(共39分)7.(11分)2019年1月15日,由重庆大学牵头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团队发布消息称,3
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此次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菌和果蝇六种生物作为样本,将它们的种子和虫卵带到月球上进行培育,均放置于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让它们形成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由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生物生长空间为1升左右。结合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能充当分解者的是________,它在这个微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请推测在这个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可能含有的非生物成分有:________(填2项)(2分)(3)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组同时在重庆大学开展了地、月对比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地面上进行的2组实验方案: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在农业生产中可用_____________(激素)处理种子,以解除其休眠状态。(2分)8.(10分)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以下是光合作用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取长势一致、无病害的青桐木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个组,分别置于以下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其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及最大净光合速率如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干旱土壤中的作物光合作用弱的原因,一是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减少,从而使暗反应受阻;二是影响叶片气孔的开闭,使暗反应合成的_________________减少,进而生成的(CH2O)减少。(2分)②与乙组相比,丙组最大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导致该差异的内因是丙组幼苗叶片中的________含量多。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当处于弱光的冬春季时,若提高青桐木幼苗光合作用强度,可适当减少_________________。(2分)(2)实验二: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和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4
(注:植物体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所需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①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_____________,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_____________。(2分)②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既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也参与叶绿体中生物大分子________等的合成。(2分)③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如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
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_____________,合成蔗糖,运出叶肉细胞。(2分)9.(11分)如图为呼吸作用装置示意图,在A瓶中放一些湿棉花,上面放数粒已萌发的种子;在B瓶中放一些干棉花,上面放数粒干的种子。瓶内各吊一小杯NaOH溶液,塞上带温度计的软木塞。实验时间为48小时。请根据图回答问题:5
(1)48小时后,两温度计中,温度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3分)(2)观察导管中的液面,明显上升的是A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若预先在两锥形瓶内各放一只小鼠,则生活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_瓶内的小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4)如预先在两锥形瓶内放入一小杯鲜奶(内混有少量的乳酸菌),则先变酸的应该是________瓶中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0.(9分)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与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灰体、黑檀体性状也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的雌雄果蝇若干只,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作为遗传实验的材料,其具备的优点有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2分)(2)请利用上述纯合果蝇做亲本,设计杂交实验方案,判断控制灰体、黑檀体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也在2号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3)现在一野生型雌果蝇群体中发现了一只新的突变体,让这只突变体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若子一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子二代果蝇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6:1,且雄性全为野生型,雌性有突变型和野生型,则该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突变,并且可能具有___________现象。(4分)(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鸡的脚胫颜色受色素影响,根据鸡胫的表皮层下有无色素可分为深色胫和浅色胫两类。研究小组发现某养鸡场深色胫的公鸡和浅色胫的母鸡交配后,产下的子一代中,公鸡都是浅色胫,母鸡都是深色胫。据此,产生两种推测:推测一:控制胫色的一对等位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在公鸡中浅色胫是显性,在母鸡中深色胫是显性。推测二:控制胫色的一对等位基因(D/d)位于Z染色体(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1)研究小组用子一代的公鸡、母鸡随机交配,观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检验推测是否正确。①若推测一正确,则子二代中,浅色胫公鸡:深色胫公鸡:浅色胫母鸡:深色胫母鸡=________;②若推测二正确,则子二代中,浅色胫公鸡:深色胫公鸡:浅色胫母鸡:深色胫母鸡=_________,并可以判定: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色素的形成。(2)若有纯种的深色胫和浅色胫的公鸡和母鸡各若干只,请设计杂交实验,只根据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就能判别上述推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和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预期与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推测一正确。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推测二正确。1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可引起水泡性口唇炎。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抗HSV-1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检测HSV-1。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备抗HSV-I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先给小鼠注射一种纯化的HSV-1蛋白,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抗___________的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小鼠体内产生了体液免疫反应,再从小鼠的脾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将该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_细胞融合,再经过筛选、检测,最终可获得所需的杂交瘤细胞,该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大量制备抗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____中使其增殖,再从___________中提取、纯化获得。(3)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准确地识别这种HSV-I蛋白,其原因是该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