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纤维素钠培训
羧甲基纤维素钠参数

羧甲基纤维素钠参数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一种重要的纤维素衍生物,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石油、纺织、造纸、建材等各个领域。
以下是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一些重要参数:
1.化学结构:羧甲基纤维素钠是通过在纤维素的羟基上引入羧甲基基团而形成的。
2.分子量: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分子量通常在数十万至数百万道尔顿之间。
3.溶解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能溶于水,形成粘稠的溶液。
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粘度: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具有较高的粘度,随着浓度增加,粘度也会显著增加。
5.稳定性:羧甲基纤维素钠在一般储存条件下稳定,但在高温和酸碱环境下可能会发生分解。
6.用途:羧甲基纤维素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石油、纺织、造纸、建材等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它被用作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等。
7.安全性:羧甲基纤维素钠通常认为是安全的,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
8.来源:羧甲基纤维素钠主要来自木质纤维素,包括棉花、麻和木材等。
9.制备方法:羧甲基纤维素钠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制备,通常是在
酸性条件下,以氯乙酸为羧化剂,与纤维素进行醚化反应制备。
10.物理性质: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吸湿性,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
它的颜色通常是白色或淡黄色,且具有吸湿性。
11.化学性质: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弱酸性,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离子。
此外,它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以在高温下使用。
12.用量: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因应用领域和产品类型而异,一般用量在0.1%-1%之间。
羧甲基纤维素钠结构

羧甲基纤维素钠结构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是纤维素经过羧甲基化反应后得到的产物。
羧甲基纤维素钠主要由纤维素基质和羧甲基官能团组成,通过羧甲基官能团的引入,增加了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溶解性和溶胀性,使其成为一种具有较好水溶性的化合物。
纤维素+甲醛→甲基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氢氧化钠→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结构与纤维素基质的结构相似,但在纤维素基质上引入了羧甲基官能团。
羧甲基官能团是由甲醛与纤维素基质上的羟基反应生成的,其化学式为-CH2COONa。
羧甲基官能团的引入使得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溶胀性。
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结构中,纤维素基质由聚葡萄糖单元组成,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
羧甲基官能团以酯键的形式连接到纤维素基质上的羟基上。
羧甲基官能团上的钠离子通过电离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增加了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水溶性。
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许多特殊的物化性质。
由于其羧甲基官能团的存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水中能够形成胶体溶液,在一定浓度下具有较高的黏度和凝胶性质。
这使得其在许多工业及生物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纺织工业等。
总之,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具有较好水溶性和溶胀性的化合物,其结构由纤维素基质和羧甲基官能团组成。
通过羧甲基化反应,纤维素基质上的羟基得到羧甲基官能团的引入,从而改善了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溶解性和溶胀性。
羧甲基纤维素钠

武汉东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 CMC 牙膏用
武汉东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 CMC 食品添加剂
武汉东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 CMC 用途广泛
• 1、建筑、陶瓷行业 • 建筑涂料:分散作用良好、涂层分布均匀;不分层,稳定
性能好;增稠效果良好,可调节涂料粘度。 • 陶瓷工业:用作毛坯粘合剂,提高陶土的可塑性;持久釉
武汉东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 CMC 聚合度和粘度
• 聚合度指纤维素链的长度,决定着粘度的大小。纤维素链 越长粘度越大,NaCMC 溶液也是如此。
• CMC 粘度 • NaCMC 溶液是非牛顿液体, 当剪切力增强时其
表观粘度降低。在搅拌停止后,粘度成比例增加 直到保持稳定。也就是说,溶液具有触变性。
武汉东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 1、CMC水溶液保存:低温或日光照射下稳定,但因温度 变化会造成溶液酸碱性变化。紫外线照射或微生物影响下, 会引起溶液粘度下降甚至腐败,如需长期保存,需加入适 宜的防腐剂。
• 2、CMC水溶液配制方法:先使粒子均匀湿润,能显著增 加溶解速度。
• 3、CMC具有吸湿性,保存时应注意防潮。 • 4、锌、铜、铅、铝、银、铁、锡、铬等重金属盐类能使
CMC发生沉淀。 • 5、水溶液在PH2.5以下发生沉淀,可加碱中和后恢复。
武汉东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 羧甲基纤维素CMC 产品特性
• 6、钙、镁及食盐等盐类虽然对CMC不起沉淀作用,但会 降低溶液粘度。
• 7、CMC与其它水溶性胶类及软化剂、树脂等均有相溶性。 • 8、CMC因加工不同,外观可为细粉、粗粒或纤维状,与
体保护、乳化及悬浮。
武汉东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 羧甲基纤维素CMC 化学反应
羧甲基纤维素钠盐

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纤维素衍生物,也被称为CMC钠盐或者是橙皮色粉末。
以下是关于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的一些介绍,主要包括它的化学特性、应用领域和主要优点。
化学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是一种聚合物化合物,常温下为白色至乳白色的粉末状物质。
它是由纤维素与羧甲基化合物经过化学反应得到的,具有羧酸基团和羟基团。
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的水合能力很强,能够吸收水分,形成粘稠的液体。
它的水溶性良好,能够在水中形成透明的混合物。
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的分子链会展开,形成各种不同的构象。
应用领域: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是一种常见的胶体物质,在日用化学、食品、制药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的主要应用领域:1. 药品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盐作为药物辅料,可以改善药物的口感、溶解性和稳定性。
2. 食品加工:羧甲基纤维素钠盐被广泛用于零食、面包、糖果、肉制品等食品的制造中,作为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
3. 石油化工:羧甲基纤维素钠盐作为泡沫剂、泡沫稳定剂和油田水驱剂。
4. 紫外光固化涂料:羧甲基纤维素钠盐作为稠化剂,可以改善涂料的流动性和涂覆性能。
主要优点: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有以下主要优点:1. 它具有优良的增稠性能,能够增加溶液粘度,使溶液变稠。
2. 它的水溶性良好,能够与水快速混合,并且不易产生积聚。
3. 它对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是一种安全环保的化学材料。
4. 它的价格相对较低,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化学材料。
总的来说,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化学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应用。
它的化学特性、应用领域和主要优点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
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淀粉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淀粉钠1. 引言:你听说过这俩小家伙吗?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两个听上去有点“高大上”的东西——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羧甲基淀粉钠(CMS)。
一听这个名字,感觉就像是化学课上的某个难题,但其实它们和咱们的日常生活可关系紧密呢!这俩玩意儿可不只是科学家们的专利,它们在咱们的食品、药品甚至化妆品里都大显身手,简直是默默无闻的“小能手”。
2. 羧甲基纤维素钠:你身边的“胶水”2.1 CMC的用途说到羧甲基纤维素钠,首先得提提它的“身份”。
它是一种天然的增稠剂,像极了厨房里那瓶常见的玉米淀粉,但它的威力可不止于此。
你在喝的果汁、吃的冰淇淋里,甚至一些调料包里都有它的身影。
想象一下,没了它,果汁是不是就稀稀拉拉的,喝起来完全没感觉!所以,它就像是咱们饮食中的“粘合剂”,让食物的口感更滑顺。
2.2 CMC的特性还有啊,CMC可不仅仅是增稠哦,它还可以帮助稳定泡沫,保持水分,甚至还能防止食物分层。
就像咱们小时候玩泥巴,得加点水和胶水,才能做出个好玩的泥巴蛋。
没它,很多食物就没那么好吃,想想就觉得有点可怕。
3. 羧甲基淀粉钠:淀粉的“变身”3.1 CMS的独特魅力再来说说羧甲基淀粉钠。
这个家伙就像个变魔术的高手。
原本平平无奇的淀粉,经过加工后,它的身价可瞬间翻倍!它不仅仅是增稠剂,还是个优秀的稳定剂,甚至在制药行业中也有一席之地。
你想啊,药片得有个好形状才能吞下去,CMS就帮了大忙。
3.2 CMS的应用范围而且,CMS在食品行业的表现也很亮眼。
你在超市看到的那些方便面、酸奶,常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咱们都知道,方便面的汤要好喝,得有点浓稠感,这可少不了CMS的帮助。
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调味师,让味道变得更加丰富。
4. 结论:它们的默默奉献所以说,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淀粉钠这两个小伙伴,其实在咱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虽然它们的名字听上去很科学,但生活中无处不在,简直就像那把“隐形的钥匙”,开启了美食的“密码”。
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成膜使用量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成膜使用量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成膜使用量的解释说明,并概述其相关内容。
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是一种具有特殊化学性质和结构的材料,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
成膜使用量作为评价微球性能和应用效果的关键参数,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引言部分,接下来介绍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的定义、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然后是讨论成膜使用量的重要性,包括渐进余量法解释、成膜使用量对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接着我们将介绍成膜使用量测定方法及步骤,包括测定原理和方法选择依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最后我们将总结主要研究发现或结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成膜使用量的重要性,并提供测定方法及步骤。
通过对成膜使用量的解释说明和实例分析,希望能够增加对该参数的理解和认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应用者提供参考依据,并进一步促进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2. 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2.1 定义和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是一种具有优异特性的微观颗粒,其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由天然木质纤维经过化学修饰得到的水溶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具有以下特点:- 尺寸均匀:制备工艺使得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能够获得较为均匀的粒径分布,从而提供了更高的应用灵活性。
- 良好的荷电性:由于其化学结构中含有负电荷基团,使得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具备良好的荷电特性,可在多种离子环境中稳定存在。
- 高吸水率:该微球在水中能够迅速吸收大量水分,并形成稳定的凝胶体系。
- 可控释放功能:由于其网状结构及荷电特性,可以通过加载不同药物或活性物质,并通过控制释放速率实现可控释放功能。
2.2 制备方法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原料准备:选择合适的天然木质纤维作为原料,经过初步处理、粉碎等工艺使其具有适合的物理性质。
羧甲基纤维素钠化工安全说明书

职业接触限值 本品允许摄入量为 0~25m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kg。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回目录 回目录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 [1992] 677 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 423 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淀粉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羧甲基淀粉钠(CMS)在化学成分和用途上存在显著的区别。
首先,从化学成分来看,羧甲基纤维素钠是由精制棉经过加工制成,或者是由纤维素经碱化和醚化制得的水溶性纤维素醚。
而羧甲基淀粉钠则是由玉米淀粉通过加工制成的。
此外,羧甲基淀粉钠的成本要小于羧甲基纤维素钠。
其次,在应用方面,羧甲基淀粉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羧甲基纤维素钠。
然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透明度、粘度和纯度都要强于羧甲基淀粉钠,所以在某些行业的需要中,羧甲基淀粉钠无法取代羧甲基纤维素钠,只能是为降低成本而搭配使用。
总的来说,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淀粉钠在化学成分和用途上的区别显着。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化学领域专业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N
或
3
-OCH2COONa)
HO R
R O
R
R O
R
O R
O R
R O
R
R O
(n-2 )/2
R
O
H OH R
CMC的合成原理
纤维素碱化为碱纤维素: Cell-(OH)3+xNaOHCell-(OH)3-x(O-Na+)x+xH2O
氯乙酸转化为氯乙酸钠: ClCH2COOH +NaOH ClCH2COONa+H2O
北京理工大学专题交流材料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MC
纤维素醚分子结构与质量控制
(2009兄弟企业产品创新论坛)
2009年 2月
第一 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及质量指标
羧甲基纤维素(CMC)是纤维素经碱化、氯乙酸醚化、中和 及洗涤等工艺过程得到的离子型纤维素醚。质量差异化原因:
CMC与蛋白质复合结构示意图
一方面,羧甲基纤维素与蛋白质中铵盐胶溶形成稳定的 体系,阻止了蛋白质的聚集,起到了稳定蛋白质的作用;
另一方面,羧甲基纤维素与蛋白质形成了稳定的非离子 型胶溶体系,从而使溶液具有了一定的乳化作用。
脂肪的结构(以甘油三酯为例)
脂肪不同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不形成长的分子链,不溶 于水,属于非离子型物质,与离子体系不相溶,只有与非离 子型体系才能作用。
已知,谱图中4.04.6ppm之间的4个尖锐强峰从低场到高 场分别代表了C3 、C2-α、C2-β、C6羟基的羧甲基化峰,可以 依次记为A、B、C、D峰,取代基在C3、C2 、C6位上的分布 即为这些特征峰的积分值比(C2-α+C2-β:C3:C6)
从谱图中直接读出A+B、C及D峰的积分值JA+B、JC及JD, 利用α和β葡萄糖异构体比例为36:64,因而利用C2位取代基 质子峰存在JB:JC=36:64的关系,可计算出JA和JB,用JA+B、 JC和JD来表示C3、C2 、C6位上取代基的分布:
1.红外光谱
下图是CMC和高档CMC的红外谱图比较
利用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产品的结构,采用KBr 压片法,使用Bruker EQUINOX55型红外光谱仪 ( 德 国 ) 。 从 红 外 谱 图 可 见 , 高 档 CMC 与 普 通 CMC的特征振动峰极其相似,峰的高度也基本一致。 在 3440cm-1 处 是 羟 基 -OH 的 振 动 吸 收 峰 ; 16061330cm-1波数处是-COONa基团中C=O的对称 与不对称振动吸收峰;11601020cm-1处是-CO-C的 对称与不对称振动吸收峰。二者的特征峰的位置、 幅度几乎没有区别。
2. 核磁共振波谱法
能够快速地得到AGU中取代度的可靠信息 首先将样品在硫酸中水解,生成取代的葡萄糖,然后通 过氢质子核磁共振来分析。水解的过程为:称取150mg样品 放入5ml玻璃瓶中,加入D2O,再慢慢加入D2O与D2SO4混合 物。将此浆状物在90℃烘箱内加热,取0.4ml加到NMR管中 作测试。从1H-NMR谱图可以得到CMC中羧甲基在葡萄糖单 元(AGU)的C2、C3及C6位上的取代度及取代基团分布信息。
纤维素的羧甲基化产品的稳定性与取代均匀性正相关: 取代均匀性越好,纤维素的羧甲基化产品稳定性越好; 改进工艺,适当提高取代度可提高纤维素的羧甲基化产 品的取代均匀性。纤维素的羧甲基化产品的稳定性与粘 度负相关:粘度越低,纤维素的羧甲基化产品稳定性越 好。因此,国外食品稳定剂中常采用中低粘度的纤维素 的羧甲基化产品。
CMC-6 0.9864
1.18 1.28:1:1.11 339.9 2.39238
CMC-7 0.9954
237
HCMC-1 0.8361 1.04 HCMC-2 0.9178 1.20 HCMC-3 0.7298 0.88 HCMC-4 0.7508 0.86 HCMC-5 0.9240 1.08
溶液中没有稳定剂时,当pH值接近蛋白质的等电 点PI时,溶液最不稳定,可能因蛋白质对外呈现出 电中性,因重力作用产生沉淀
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蛋白质中的氨基(-NH2) 与H+反应生成-NH3+
由于羧甲基纤维素是阴离子性的,能够与铵盐通 过盐键、氢键发生胶溶作用,纤维素醚是空间网状 结构,在溶液中伸展,使蛋白质充分的分散,形成 稳定的复合结构。
沉淀和浮油是酸性乳饮料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 在低pH值条件下,pH值接近PI点时,奶制品中酪 蛋白胶粒发生凝聚沉淀。乳制品放置久了,会发生 脂肪上浮,形成很不美观的项圈,加入稳定剂后, 稳定剂与蛋白质形成非离子型的胶溶复合体系,进 而阻止了酪蛋白的沉聚,沉淀量的多少就主要取决 于该体系的稳定性。
分离上浮
⊙取代的均匀性与位置
图2 纤维二糖构型
第二 在乳制品中的稳定机理
在食品上,作为增稠剂、稳定剂、分散剂、增量剂和固形剂, 羧甲基纤维素泛用于乳制品、果汁、巧克力、饮料和酸乳酪中作 稳定分散剂。
目前,在我国有1500多家乳品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 西北以及上海、北京等城市。从液态奶内部结构看,发酵乳29.93 万吨,占21%;巴氏消毒奶87.57万吨,占61.45%;UHT奶25万 吨,占17.54%。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牛奶总产量为1250万吨, 乳品产量较上年增长26%,液态奶产量增长66%。专家预测,未 来几年我国乳品市场将保持15%的增速,液态奶的年增长率将达 30%。但从人均消费乳制品来看,目前只有7.3kg,比起世界乳制 品人均消费100kg,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谱图中4ppm以下的部分包含着重要的信息,即羧甲基 纤维素的取代情况,从这些信息可以得到取代度DS和取代基 的分布情况,下图为羧甲基纤维素4ppm以下的这部分的详 细谱图:
图中4.6-5.5ppm之间为C1的两组双重峰。这两组双重峰是 由于受C2处的质子影响而引起。较低场的双重峰认为是α-异 构体的C1处质子,较高场的双重峰为β-异构体的C1处质子。 图中S和U分别代表C2处羟基的取代与未取代。
CMC与蛋白质中的氨基形成的复合结构,具有 乳化作用,起到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可以降低 脂肪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使得脂肪充分乳化, 使脂肪球均匀分散到整个配料中,在混合操作过 程中防止了脂肪球搅出奶颗粒,从而使食品保持 良好的风味、浓度、口感等。
增加CMC与蛋白质的复合体系的稳定性,可从 以下几点入手:
在冷冻甜食-冰激凌-糖水冰糕上,CMC分散性良好,且能 够与其他稳定剂一样,能够控制冰晶的形成,保持均匀一致的 组织,即使反复冷冻-解冻,也能够保持稳定,在用量很少的情 况下,能够赋予优良的口感。
在低脂肪的冰激凌和牛奶冰糕中,CMC与15%左右的卡拉 胶混合,可防止冰冻前混合物的分离,随着脂肪含量的提高, CMC用量增加,可获得腻滑的结构;在冰冻奶制品中,可加入 2%的CMC稳定剂;在糖浆中,可加入0.75%1%的CMC稳定 剂;也可以用植物物质代替奶脂肪,用于人造甜食品,如山梨糖 醇代替冰激凌中的糖,也使用CMC。
碱纤维素和氯乙酸钠转化为: Cell-(OH)3-x(O-Na+)x +nClCH2COONa
Cell-(OH)3-x (ONa) x-n(OCH2COO-Na+) n + nNaCl 经过中和、洗涤: Cell-(OH)3-x (ONa) x-n(OCH2COO-Na+) n+( x-n)CH3COOH
a. 提高稳定剂水溶液里聚阴离子呈负电分布时 的均匀性,这就需要提高产品取代的均匀性,而且 使CMC具有更好的耐酸、耐盐性能。
b. 增加稳定剂水溶液呈聚阴离子时的负电量。 提高CMC的取代度,有利于增加CMC上的负电量, 使得CMC与蛋白质复合体系的稳定性提高。
第三 CMC结构分析与测试
通过联合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与石家庄兄弟公司 开发的高档CMC 实际上是在一定液固比条件下或特 殊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取代均匀的CMC,也是天然棉、 木纤维素经碱化、羧甲基化、中和及纯化后得到的离 子型纤维素醚,但是由于采用的设备更先进、工艺配 方更科学,取代基在无水葡萄糖单元上分布均匀性好, 使用性能优越。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如下所示:
R
O
OR
HOOCHNH C CHNH C CH........2....N
R
蛋白质中存在相当多的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形成两性离子。 通常情况下,蛋白质在酸性溶液里带正电荷,在碱性溶液里 带负电荷。
当 溶 液 中 氨 基 ( -NH2 ) 的 电 离 度 与 羧 甲 基 ( CH2COOH)的电离度相等时,蛋白质溶液呈现电中 性,此时的溶液pH值即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I。
1.04 1.18:1:1.13 501.9 3.97280
CMC-3 0.9815
1.14 1.30:1:1.15 373.9 3.63796
CMC-4 0.9906
1.16 1.43:1:1.28 393.9 3.52080
CMC-5 1.0074
1.15 1.20:1:1.12 329.9 3.49603
Cell-(OH)3-n(OCH2COO-Na+) n+( x-n)CH3COONa
1.纤维素原材料
2. CMC生产工艺
羧甲基纤维素(CMC)属于离子型纤维素醚,有盐型(羧 甲基纤维素钠)和酸型(酸化羧甲基纤维素)两种。通常经碱 化、醚化、中和和洗涤得到的是羧甲基纤维素钠 (NaCMC),是一种水溶性的盐,习惯上称CMC,经硫酸等酸 化后得到的是酸化羧甲基纤维素。
1、原料丰富多样、质量分散 2、生产设备、配方及工艺的多样化、差异化 3、货源组织与供给过程复杂性
HO R
R= .
O CH3 C NH
O N H C O ( CH 2 CH 2 O) n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