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校园局域网组网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北邮校园局域网组网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北邮校园局域网组网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课设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课设摘要 (3)

1.2 局域网简介 (3)

1.3 局域网基本技术 (4)

1.3.1 VLAN (4)

1.3.2 DHCP服务 (7)

1.3.3 NAT服务 (9)

1.3.4 路由 (10)

1.3.5 路由协议 (12)

1.3.6 无线局域网 (15)

1.4校园网概述 (16)

1.4.1 校园网目的 (16)

1.4.2 校园网建设的原则 (16)

1.4.3 校园网的建设思路 (17)

1.4.4 校园网实现的功能 (18)

1.4.5 校园网络架构设计 (18)

1.4.6 结构化布线 (19)

第二部分工程背景 (20)

2.1 初步设想 (20)

2.2 改进方案 (21)

第三部分网络设计 (22)

第四部分组网实践 (24)

4.1 VLAN划分 (24)

4.1.1配置命令 (24)

4.1.2网络测试 (25)

4.2 DHCP服务 (26)

4.2.1 DHCP配置 (26)

4.2.2 网络测试 (28)

4.3Internet接入 (28)

4.3.1网络配置 (28)

4.3.2网络测试 (29)

4.4 NAT配置 (30)

4.4.1 NAT概述 (30)

4.4.2 NAT的实现 (30)

4.5 FTP服务 (32)

4.5.1 FTP的搭建 (32)

4.5.2 搭建步骤 (32)

4.5.3 测试结果 (33)

4.6RIP协议配置 (34)

4.6.1网络拓扑 (34)

4.6.2路由配置 (34)

4.6.3网络测试 (36)

第五部分总结感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张明江的总结 (37)

5.2 王磊的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沈佳伟的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孙腾霄的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谢建军的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 申仲舰的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39)

1摘要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得到了空前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当人类历史进入了21世纪,随着Internet的爆炸式增长,社会对掌握路由、交换、网络安全等架构的网络知识的人才的需求也呈日趋上升的态势。

构建中小型局域网络的常用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他们可以称得上是基础网络构建的两大支柱,切实掌握这两类设备的功能、连接、配置、管理、排障,学习全面的网络构建技术,是本次课程设计的核心宗旨。

校园网是在学校区域内为学校教育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有时也叫校园网信息系统,它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引导或辅助教学及协同工作等功能。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利用了四台路由器,1台三层交换机,3台二层交换机,3台台式计算机和若干台笔记本电脑,搭建了一个模拟的校园网,并扩展探索了广域网技术中最基本的实践。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务:

1.结合课设实际,设计了完整的网络拓扑结构,并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进行了组网。

2.在具体组网过程中,实现了局域网部分常用功能,完成了VLAN的划分,DHCP

服务的实现,Internet接入和NAT功能。

3.在实现网络基本通信基础上,搭建了FTP服务器,模拟实现校园网常见服务。

4.广域网部分主要实践包括静态路由的配置,RIP协议的配置等。

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课程设计旨在学习和实践基本校园网的组网。

1.2 局域网简介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将小区域内的计算机互联形成的网络。用光纤或专用网络电缆连接,传输速率较高,主干线上的传输速率可达1000M~1Gb/s,用户端的速率也可达10M~l00Mb/s或者更高。覆盖面积一般是同一办公室、同一建筑物、同一公司、同一学校或者机构等。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局域网标准委员会员会曾提出局域网的一些具体特征:

1.局域网在通信距离有一定的限制,一般在1~2Km的地域范围内。比如在一个办

公楼内、一个学校等。

2.较高传输率的物理通信信道也是局域网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广域网中用电话线

连接的计算机一般也只有20~40Kpbs的速率。

3.因为连接线路都比较短,中间几乎不会爱任何干扰,所以局域网还具有始终一

致的低误码率。

4.局域网一般是一个单位或部门专用的,所以管理起很方便。

5.另外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比较简单,所支持连接的计算机数量也是有限的。组网

时也就相对很容易连接。

1.3 局域网基本技术

1.3.1 VLAN

1.VLAN的定义: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这一新兴技术主要应用于交换机和路由器中,但主流应用还是在交换机之中。但又不是所有交换机都具有此功能,只有具有VLAN协议的第三层以上交换机才具有此功能。

通过将校园网络划分为虚拟网络VLAN网段,可以强化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控制不必要的数据广播。在共享网络中,一个物理的网段就是一个广播域。而在交换网络中,广播域可以是有一组任意选定的第二层网络地址(MAC地址)组成的虚拟网段。这样,网络中工作组的划分可以突破共享网络中的地理位置限制,而完全根据管理功能来划分。这种基于工作流的分组模式,大大提高了网络规划和重组的管理功能。在同一个VLAN中的工作站,不论它们实际与哪个交换机连接,它们之间的通讯就好像在独立的交换机上一样。同一个VLAN中的广播只有VLAN中的成员才能听到,而不会传输到其他的VLAN中去,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不必要的广播风暴的产生。同时,若没有路由的话,不同VLAN之间不能相互通讯,这样增加了校园网网络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安全性。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配置VLAN之间的路由来全面管理内部不同管理单元之间的

信息互访。交换机是根据用户工作站的MAC地址来划分VLAN的。所以,用户可以自由的在网络中移动办公,不论他在何处接入交换网络,他都可以与VLAN内其他用户自如通讯。

2.VLAN的目的

VLAN技术的出现,主要为了解决交换机在进行局域网互连时无法限制广播的问题。这种技术可以把一个LAN划分成多个逻辑的LAN——VLAN,每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VLAN内的主机间通信就和在一个LAN内一样,而VLAN间则不能直接互通,这样,广播报文被限制在一个VLAN内。

3.VLAN的优点

1)广播风暴防范:

限制网络上的广播,将网络划分为多个VLAN可减少参与广播风暴的设备数量。LAN分段可以防止广播风暴波及整个网络。VLAN可以提供建立防火墙的机制,防止交换网络的过量广播。使用VLAN,可以将某个交换端口或用户赋予某一个特定的VLAN 组,该VLAN组可以在一个交换网中或跨接多个交换机,在一个VLAN中的广播不会送到VLAN之外。同样,相邻的端口不会收到其他VLAN产生的广播。这样可以减少广播流量,释放带宽给用户应用,减少广播的产生。

2)安全:

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含有敏感数据的用户组可与网络的其余部分隔离,从而降低泄露机密信息的可能性。不同VLAN内的报文在传输时是相互隔离的,即一个VLAN 内的用户不能和其它VLAN内的用户直接通信,如果不同VLAN要进行通信,则需要通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等三层设备。

3)成本降低:

成本高昂的网络升级需求减少,现有带宽和上行链路利用率更高,因此可节约成本。

4)性能提高:

将第二层平面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工作组(广播域)可以减少网络上不必要的流量并提高性能。

5)提高IT员工效率:

VLAN为网络管理带来了方便,因为有相似网络需求的用户将共享同一个VLAN。增加了网络连接的灵活性。

借助VLAN技术,能将不同地点、不同网络、不同用户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就像使用本地LAN一样方便、灵活、有效。VLAN可以降低移动或变更工作站地理位置的管理费用,特别是一些业务情况有经常性变动的公司使用了VLAN 后,这部分管理费用大大降低。

4.VLAN的划分

1)根据端口来划分VLAN

许多VLAN厂商都利用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VLAN成员。被设定的端口都在同一个广播域中。例如,一个交换机的1,2,3,4,5端口被定义为虚拟网AAA,同一交换机的6,7,8端口组成虚拟网BBB。这样做允许各端口之间的通讯,并允许共享型网络的升级。但是,这种划分模式将虚拟网限制在了一台交换机上。

第二代端口VLAN技术允许跨越多个交换机的多个不同端口划分VLAN,不同交换机上的若干个端口可以组成同一个虚拟网。

以交换机端口来划分网络成员,其配置过程简单明了。因此,从目前来看,这种根据端口来划分VLAN的方式仍然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2)根据MAC地址划分VLAN

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主机的MAC地址来划分,即对每个MAC地址的主机都配置它属于哪个组。这种划分VLAN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当用户物理位置移动时,即从一个交换机换到其他的交换机时,VLAN不用重新配置,所以,可以认为这种根据MAC地址的划分方法是基于用户的VLAN,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初始化时,所有的用户都必须进行配置,如果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的话,配置是非常累的。而且这种划分的方法也导致了交换机执行效率的降低,因为在每一个交换机的端口都可能存在很多个VLAN组的成员,这样就无法限制广播包了。另外,对于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来说,他们的网卡可能经常更换,这样,VLAN就必须不停地配置。

3)根据网络层划分VLAN

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主机的网络层地址或协议类型(如果支持多协议)划分的,虽然这种划分方法是根据网络地址,比如IP地址,但它不是路由,与网络层的路由毫无关系。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用户的物理位置改变了,不需要重新配置所属的VLAN,而且可以根据协议类型来划分VLAN,这对网络管理者来说很重要,还有,这种方法不需要附

加的帧标签来识别VLAN,这样可以减少网络的通信量。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因为检查每一个数据包的网络层地址是需要消耗处理时间的(相对于前面两种方法),一般的交换机芯片都可以自动检查网络上数据包的以太网帧头,但要让芯片能检查IP帧头,需要更高的技术,同时也更费时。当然,这与各个厂商的实现方法有关。

4)根据IP组播划分VLAN

IP 组播实际上也是一种VLAN的定义,即认为一个组播组就是一个VLAN,这种划分的方法将VLAN扩大到了广域网,因此这种方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而且也很容易通过路由器进行扩展,当然这种方法不适合局域网,主要是效率不高。

基于规则的VLAN

也称为基于策略的VLAN。这是最灵活的VLAN划分方法,具有自动配置的能力,能够把相关的用户连成一体,在逻辑划分上称为“关系网络”。网络管理员只需在网管软件中确定划分VLAN的规则(或属性),那么当一个站点加入网络中时,将会被“感知”,并被自动地包含到正确的VLAN中。同时,对站点的移动和改变也可自动识别和跟踪。

采用这种方法,整个网络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路由器扩展网络规模。有的产品还支持一个端口上的主机分别属于不同的VLAN,这在交换机与共享式Hub共存的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自动配置VLAN时,交换机中软件自动检查进入交换机端口的广播信息的IP源地址,然后软件自动将这个端口分配给一个由IP子网映射成的VLAN。

按用户定义、非用户授权划分VLAN

5)基于用户定义、非用户授权来划分VLAN,

这种方法是指为了适应特别的VLAN网络,根据具体的网络用户的特别要求来定义和设计VLAN,而且可以让非VLAN群体用户访问VLAN,但是需要提供用户密码,在得到VLAN管理的认证后才可以加入一个VLAN。

以上划分VLAN的方式中,基于端口的VLAN端口方式建立在物理层上;MAC方式建立在数据链路层上;网络层和IP广播方式建立在第三层上。

1.3.2 DHCP服务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复杂度的提高,计算机的数量经常超过可供分配的IP地址数量。同时随着便携机及无线网络的广泛使用,计算机的位置也经常变化,相应

的IP地址也必须经常更新,从而导致网络配置越来越复杂。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发展起来的。DHCP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由客户端向服务器提出配置申请,服务器返回为客户端分配的IP 地址等相应的配置信息,以实现IP 地址等信息的动态配置。在DHCP的典型应用中,一般包含一台DHCP服务器和多台客户端(如PC和便携机)。

1.针对客户端的不同需求,DHCP提供三种IP地址分配策略:

1)手工分配地址:由管理员为少数特定客户端(如WWW 服务器等)静态绑定固定的IP

地址。通过DHCP 将配置的固定IP地址发给客户端。

2)自动分配地址:DHCP为客户端分配租期为无限长的IP地址。

3)动态分配地址:DHCP为客户端分配具有一定有效期限的IP地址,到达使用期限后,

客户端需要重新申请地址。绝大多数客户端得到的都是这种动态分配的地址。

2.DHCP客户端从DHCP服务器动态获取IP地址,主要通过四个阶段进行:

1)发现阶段,即DHCP客户端寻找DHCP服务器的阶段。客户端以广播方式发送

DHCP-DISCOVER报文。

2)提供阶段,即DHCP服务器提供IP地址的阶段。DHCP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

DHCP-DISCOVER报文后,根据IP地址分配的优先次序选出一个IP地址,与其他参数一起通过DHCP-OFFER报文发送给客户端。

3)选择阶段,即DHCP客户端选择IP地址的阶段。如果有多台DHCP服务器向该客

户端发来DHCP-OFFER报文,客户端只接受第一个收到的DHCP-OFFER报文,然后以广播方式发送DHCP-REQUEST报文,该报文中包含DHCP 服务器在DHCP-OFFER报文中分配的IP地址。

4)确认阶段,即DHCP服务器确认IP地址的阶段。DHCP服务器收到DHCP客户端

发来的DHCP-REQUEST报文后,只有DHCP客户端选择的服务器会进行如下操作:如果确认将地址分配给该客户端,则返回DHCP-ACK报文;否则返回DHCP-NAK 报文,表明地址不能分配给该客户端。

如果采用动态地址分配策略,则DHCP服务器分配给客户端的IP地址有一定的租借期限,DHCP协议称这段时间为租用期(lease period)。当租借期满后服务器会收回该IP 地址。如果DHCP客户端希望继续使用该地址,需要更新IP地址租约。

由于在IP地址动态获取过程中采用广播方式发送请求报文,因此DHCP只适用于

DHCP 客户端和服务器处于同一个子网内的情况。为进行动态主机配置,需要在所有网段上都设置一个DHCP服务器,这显然是很不经济的。DHCP中继功能的引入解决了这一难题:客户端可以通过DHCP中继与其他网段的DHCP服务器通信,最终获取到IP 地址。这样,多个网络上的DHCP 客户端可以使用同一个DHCP服务器,既节省了成本,又便于进行集中管理。

1.3.3 NAT服务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原因很简单,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虽然NAT可以借助于某些代理服务器来实现,但考虑到运算成本和网络性能,很多时候都是在路由器上来实现的。

随着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数量的不断猛增,IP地址资源也就愈加显得捉襟见肘。事实上,除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外,一般用户几乎申请不到整段的C 类IP地址。在其他ISP那里,即使是拥有几百台计算机的大型局域网用户,当他们申请IP地址时,所分配的地址也不过只有几个或十几个IP地址。显然,这样少的IP地址根本无法满足网络用户的需求,于是也就产生了NAT技术。

1.NAT简介

借助于NAT,私有(保留)地址的"内部"网络通过路由器发送数据包时,私有地址被转换成合法的IP地址,一个局域网只需使用少量IP地址(甚至是1个)即可实现私有地址网络内所有计算机与Internet的通信需求。

NAT将自动修改IP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IP地址校验则在NAT处理过程中自动完成。有些应用程序将源IP地址嵌入到IP报文的数据部分中,所以还需要同时对报文进行修改,以匹配IP头中已经修改过的源IP地址。否则,在报文数据都分别嵌入IP地址的应用程序就不能正常工作。

2.NAT实现方式

NAT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 Load。

静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IP地址对是一对一的,是一成不变的,某个私有IP地址只转换为某个公有IP地址。借助于静态转换,可以实现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中某些特定设备(如服务器)的访问。

动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用IP地址时,IP地址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所有被授权访问上Internet的私有IP地址可随机转换为任何指定的合法IP 地址。也就是说,只要指定哪些内部地址可以进行转换,以及用哪些合法地址作为外部地址时,就可以进行动态转换。动态转换可以使用多个合法外部地址集。当ISP提供的合法IP地址略少于网络内部的计算机数量时。可以采用动态转换的方式。

端口多路复用(Port address Translation,PAT)是指改变外出数据包的源端口并进行端口转换,即端口地址转换(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内部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外部IP地址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IP地址资源。同时,又可隐藏网络内部的所有主机,有效避免来自Internet的攻击。因此,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端口多路复用方式。

1.3.4 路由

1.什么是路由:

路由就是寻径。

路由信息就是去往目的地的一条信息,它指明了去往目的地的方向。

要完成对数据包的传输,路由器必须知道并处理哪些信息:

1)目的地址

2)相邻路由器,并且能够从邻居处获得远程网络的信息

3)到远程网络的所有可能的路径

4)能计算出到达远程网络的最佳路径

5)要能够维护并验证路由信息,在路径发生改变时,要能很快的知道。

2.什么是路由表:

路由器使用一个路由表来保存去往目的地的路由信息,路由表中的信息描述了如何到达远程网络。

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来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如果在路由表中找不到去往目的地的路由,数据包将会被丢弃。

路由表中默认只有直连路由信息

路由表的基本元素:

1)目标网络

2)去往目的地的下一跳地址(直连的邻居地址)

3)出接口

4)管理距离

5)metric值:描述了去往目的地的路线的好坏

1.管理距离:

当从不同的路由协议学到去往同一目的地路由的时候,用于在路由协议之间进行比较,以确定把从哪一种路由协议学到的路由放入路由表。

2.路由分类:

1)静态路由--手工配置的路由

2)动态路由--由动态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

3)还有一种默认路由,是路由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指明了如果在路由表内找不到去

往目的地的路由时,可以将数据从哪个方向转发出去。

动态路由协议--就是使路由器在互联的网络中动态的寻找所有的网络,并确保所有路由器拥有相同路由表的协议。例如RIP、EIGRP、OSPF协议。动态路由协议会不断的更新对网络的认识。

3.静态路由简介

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由管理员手工配置而成。在组网结构较简单、到给定目标只有一条路径的网络中的网络中,只需配置静态路由就能使路由器正常工作。正确地设置和使用静态路由能有效地保障网络安全,并可为重要的应用保证带宽。使用静态路由也存在一些问题:当网络出现问题或因其它原因引起拓扑变化时,静态路由不会自动发生改变,必需要有网络管理员的介入。

静态路由具有如下特性:

1)可达的路由:正常路由都属于这种情况,即IP 报文按照标识的路由被送往下一

跳,这是静态路由的一般用法。

2)目的地不可达的路由:当到某一目的地的静态路由为“reject”属性时,任何去往

该目的地的IP 报文都将被丢弃,并通知源主机目的地为不可达。

3)目的地为黑洞的路由:当到某一目的地的静态路由为“blackhole”属性时,任何

去往该目的地的IP 报文都将被丢弃,但是并不通知源主机目的地为不可达。其中“reject”和“blackhole”属性一般用来控制本路由器可达目的地的范围,辅助网络故障的诊断。

4.缺省路由简介

缺省路由也是一种静态路由。简单地说,缺省路由就是在没有找到任何匹配的路由项情况下,才使用的路由。即只有当无任何合适的路由时,缺省路由才被使用。在路由表中,缺省路由以到网络0.0.0.0(掩码为0.0.0.0)的路由形式出现。可通过命令display ip routing-table来查看它是否被设置。若报文的目的地不在路由表中且路由表中也无缺省路由存在,该报文被丢弃的同时将返回源端一个ICMP 报文指出该目的地址或网络不可达信息。缺省路由在网络中是非常有用的。在一个包含上百个路由器的典型网络中,运行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可能会耗费较大量的带宽资源,使用缺省路由就可节约因路由选择所占用的时间与包转发所占用的带宽资源,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量用户同时进行通信的需求。

1.3.5 路由协议

1.RIP 简介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最常使用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之一,是一种典型的基于D-V 算法的动态路由协议。它通过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报文交换路由信息,使用跳数(Hop Count)来衡量到达目的地的距离(被称为路由权-Routing cost)。由于在RIP 中大于或等于16 的跳数被定义为无穷大(即目的网络或主机不可达),所以RIP一般用于采用同类技术的中等规模的网络,如校园网及一个地区范围内的网络,RIP 并非为复杂、大型的网络而设计。

RIP 有RIP-1 和RIP-2 两个版本,RIP-2 支持明文认证和MD5 密文认证,并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为提高性能,防止产生路由环,RIP 支持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毒性逆转(Poison Reverse),并采用触发更新(Triggered Update)。

RIP 支持将其它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信息引入到路由表中。

每个运行RIP 的路由器管理一个路由数据库,该路由数据库包含了到网络所有可达目的地的一个路由项,这些路由项包含下列信息:

1)目的地址:主机或网络的地址。

2)下一跳地址:为到达目的地,本路由器要经过的下一个路由器地址。

3)接口:转发报文的接口。

4)Cost 值:本路由器到达目的地的开销,可取值0~16 之间的整数。

5)定时器:该路由项最后一次被修改的时间。

6)路由标记:区分该路由为内部路由协议路由还是外部路由协议路由的标记。

RIP 启动和运行的整个过程可描述如下:

1)某路由器刚启动RIP 时,以广播形式向其相邻路由器发送请求报文,相邻路由器

收到请求报文后,响应该请求,并回送包含本地路由信息的响应报文。

2)路由器收到响应报文后,修改本地路由表,同时向相邻路由器发送触发修改报文,

广播路由修改信息。相邻路由器收到触发修改报文后,又向其各自的相邻路由器发送触发修改报文。在一连串的触发修改广播后,各路由器都能得到并保持最新的路由信息。

3)同时,RIP 每隔30 秒向其相邻路由器广播本地路由表,相邻路由器在收到报文

后,对本地路由进行维护,选择一条最佳路由,再向其各自相邻网络广播修改信息,使更新的路由最终能达到全局有效。同时,RIP采用超时机制对过时的路由进行超时处理,以保证路由的实时性和有效性。RIP 作为IGP 协议的一种,正是通过这些机制,使路由器能够了解到整个网络的路由信息。

虽然RIP 目前已被大多数路由器厂商所广泛使用,但它还是有较大的局限性:

1)支持站点的数量有限:这就使得RIP 只适用于较小的自治系统,如只用于大多数

校园网及结构较简单的连续性强的地区性网络。

2)依靠固定度量计算路由:RIP 不能自动更新度量值来适应网络发生的变化,在人

为更新之前,由网络管理员定义的度量值仍是固定不变的。

3)路由表更新信息将占用较大的网络带宽:RIP 每30 秒就向外广播发送路由更新

信息。在有许多节点的网络中,这样将消耗相当大的网络带宽。

2.OSPF 简介

OSPF 是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由优先协议)的缩写。它是IETF 组织开发的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的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协议。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版本2

(RFC2328)。OSPF 的主要特性如下:

1)适应范围——支持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可支持几千台路由器。

2)快速收敛——在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后立即发送更新报文,使这一变化在自

治系统中同步。

3)无自环——OSPF 根据收集到的链路状态用最短路径树算法计算路由,从算法上

本身保证了不会生成自环路由。

4)区域划分——允许自治系统的网络被划分成区域来管理,区域间传送的路由信息

被进一步抽象,从而减少了占用的网络带宽。

5)等值路由——支持到同一目的地址的多条等值路由。

6)路由分级——使用四类不同等级的路由,按优先顺序来说分别是:区域内路由、

区域间路由、第一类外部路由、第二类外部路由。

7)支持验证——支持基于接口的报文验证以保证路由计算的安全性。

8)组播发送——在有组播发送能力的链路层上以组播地址收发报文,既达到了广播

的作用,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其它网络设备的干扰。

整个网络可看成由多个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组成,通过收集和传递自治系统链路状态来动态地发现并传播路由达到自治系统的信息同步。每个自治系统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区域(Area)。如果一个路由器端口被分配到多个区域内中,这个路由器就被称为区域边界路由器ABR(Area Border Router),它是指那些处在区域边缘的连接多个区域的路由器。通过ABR 可学习到其它区域的路由信息。所有区域边界路由器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路由器构成骨干区域(Backbone Area),该区域以0.0.0.0 标识。由于所有区域都必须在逻辑上与骨干区域保持连接,特别引入了虚连接的概念,使那些物理上分割的区域仍可保持逻辑上的连通性。连接自治系统的路由器称为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Autonomous System Broder Router),通过ASBR学习该OSPF自治系统之外的路由信息(如静态路由、RIP 路由等)。

OSPF 协议路由计算的过程可简单描述如下:

1)每个支持OSPF协议的路由器都维护着一份描述整个自治系统拓扑结构的链路状

态数据库LSDB(Link State Database)。每台路由器根据自己周围的网络拓扑结构生成链路状态发布LSA (Link State Advertising),通过相互之间发送协议报文

将LSA 发送给网络中其它路由器。这样每台路由器都收到了其它路由器的LSA,所有的LSA 放在一起便组成了链路状态数据库。

2)由于LSA 是对路由器周围网络拓扑结构的描述,那么LSDB 则是对整个网络的

拓扑结构的描述。路由器很容易将LSDB 转换成一张带权值的有向图,这张图便是对整个网络拓扑结构的真实反映。显然,自治系统内的各路由器将得到完全相同的网络拓扑图。

3)每台路由器都使用SPF 算法计算出一棵以自己为根的最短路径树,这棵树给出

了到自治系统中各节点的路由,外部路由可由广播它的路由器进行标记以记录关于自治系统的额外信息。显然,各个路由器各自得到的路由表是不同的。

另外,为使处于广播网和NBMA 网的每台路由器能将本地路由信息(如可用接口信息、可达邻居信息等)广播到整个自治系统中,需要建立多个邻接(Adjacent)关系,会导致任何一台路由器的路由变化都会多次传递,这既是没有必要的,也浪费了宝贵的带宽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OSPF 定义了“指定路由器DR”(Designated Router),所有路由器都只将路由信息发送给DR,由DR 将该网络的链路状态广播出去,这样就可大大减少多址访问网络上各路由器之间邻居关系的数量。

OSPF 支持IP 子网和外部路由信息的标记接收;它支持基于接口的报文验证以保证路由计算的安全性;并使用IP 组播方式发送和接收报文。

1.3.6 无线局域网

1.无线局域网定义: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是指以无线信道作传输媒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的宽带网络接入。

2.需求分析

WLAN业务在国际上越来越广泛应用,随着这一使用热潮的兴起,中国也同样在发起“网络无处不在”的活动,采用WLAN技术加以配合,提供更加灵活的高速因特网接入服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一. 中小型千兆网吧组建 内容及要求: 用BOSON软件实现小规模网络的模拟。熟悉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命令,调通网络,并通过实例深入理解网络基本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学会网络构建、日常维护以及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网吧包含100-200台上网的计算机。二.小型网络的组建 通过对网络的具体规划和组建,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及数据传输过程和路由的选择。 具体要求如下: 1.使用模拟仿真软件,构建一个小型网络。要求使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网络类型。 2.分配和配置IP地址,要求配置内部网络地址。 3.对交换机、路由器等进行配置。 4.通过使用模拟仿真软件,模拟局域网间的数据通信过程。 5.分析通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6. 写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案、拓扑图、设备选型、方案报价、子网划分等内容。 (1)企业网络工程 (2)银行网络工程 (3)医院网络工程

(4)校园网网络工程 (5)大型机场信息网络工程 (6)邮电综合管理信息网 (7)某航空公司网络系统建设 (8)某市宽带信息网络 (9)证券交易网络系统 (10)学校以太网网络建设 三.Ping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层协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设计内容,在给定的Ping程序的基础上做如下功能扩充: ●-h 显示帮助信息 ●-b 允许ping一个广播地址,只用于IPv4 ●-t 设置ttl值,只用于IPv4 ●-q 安静模式。不显示每个收到的包的分析结果,只在结束时,显示汇总结果 Ping命令的基本描述 Ping的操作是向某些IP地址发送一个ICMP Echo消息,接着该节点返回一个ICMP Echo reply消息。 ICMP消息使用IP头作为基本控制。IP头的格式如下 0 1 2 3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 |Version| IHL |Type of Service| Total Length | +-+-+-+-+-+-+-+-+-+-+-+-+-+-+-+-+-+-+-+-+-+-+-+-+-+-+-+-+-+-+-+-+ | Identification |Flags| Fragment Offset | +-+-+-+-+-+-+-+-+-+-+-+-+-+-+-+-+-+-+-+-+-+-+-+-+-+-+-+-+-+-+-+-+ | Time to Live | Protocol | Header Checksum | +-+-+-+-+-+-+-+-+-+-+-+-+-+-+-+-+-+-+-+-+-+-+-+-+-+-+-+-+-+-+-+-+ | Source Address | +-+-+-+-+-+-+-+-+-+-+-+-+-+-+-+-+-+-+-+-+-+-+-+-+-+-+-+-+-+-+-+-+ | Destination Address | +-+-+-+-+-+-+-+-+-+-+-+-+-+-+-+-+-+-+-+-+-+-+-+-+-+-+-+-+-+-+-+-+ Version=4 IHL Internet头长 Type of Service = 0 Total Length IP包的总长度 Identification, Flags, Fragment Offset 用于IP包分段 Time to Live IP包的存活时长 Protocol ICMP = 1 Addresses 发送Echo消息的源地址是发送Echo reply消息的目的地址,相反,发送Echo

北邮毕业设计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共100.0分) 1. 未能按时参加答辩的学生,毕业设计状态为()。 A. 未通过 B. 缓答 C. 放弃 D. 重答 2. 关于答辩成绩,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良好”及以上成绩是申请学位的必要条件。 B. 论文和答辩成绩即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成绩。 C. 申请放弃答辩“及格”成绩,需重新参加答辩。 D. 答辩成绩录入后,学生即可知成绩了。 3. 申请“学士学位”的同学,本科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以()为准。 A. 论文成绩 B. 答辩成绩 C. 论文和答辩成绩 D. 论文或答辩成绩 4. 不申请“学士学位”的同学,本科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以()为准。 A. 论文成绩 B. 答辩成绩 C. 论文和答辩成绩 D. 论文或答辩成绩

5. 学生放弃答辩“及格”成绩申请由()上交学院。 A. 学生 B. 学习中心管理员 C. 主答教师 D. 学生家长 6. 放弃答辩“及格”成绩后,需()。 A. 重新进行毕业设计 B. 重新提交论文 C. 重新答辩 D. 交再修费后,重新答辩 7. 填写放弃答辩“及格”成绩申请表,()情况有效。 A. 答辩成绩为“优秀” B. 答辩成绩为“良好” C. 答辩成绩为“及格” D. 答辩成绩为“不及格” 8. 学生根据()答辩形式,参加答辩。 A. 中心选择的

B. 学院答辩发文安排的 C. 自己选择的 D. 导师指定的 9. 答辩的形式为()。 A. 中心自行组织 B. 网络答辩 C. 现场答辩 D. 现场或网络答辩 10. 错过论文初稿提交时间,()。 A. 可提交终稿 B. 邮件提交 C. 不可提交终稿 D. 参加下批次毕设 11. 答辩过程为()。 A. 展示论文 B. 自述论文 C. 教师提问 D. 学生自述论文后,教师提问

2018《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一次独立的、综合的运用,探索和解决计算机网络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使其对原有知识系统化,达到能系统理解,综合掌握并进一步扩展知识的目的。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符合教学要求,有利于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选题应符合所学专业方向,应涵盖本专业三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所涉及的知识范围。 3.选题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典型性,要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尽量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尽量与当前实际的应用水平接轨。 4.设计工作要有一定的编程量要求,以保证有明确的工作成果。 5.选题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基本原则是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并能较好的发挥自己创造才能。 6.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结合较大型任务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有毕业设计的独立子课题。 7.本次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大致分为四类:中小型企业网站设计与开发、中小型企业网络管理与维护、中小型企业网络安全设计、园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学生可在教师给定的参考题目(见后文)中选题,也可结合自身专业爱好及学习专长在规定范围内自由选题。 二、毕业设计内容要求 1.毕业设计的选题应符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业务范围和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既要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又要有明确的实际背景和应用。 2.毕业论文除具备上述条件外,其内容要紧密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或最新科技术情况做到既要有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又要有应用前景。 3.毕业论文内容要翔实、论点要正确,避免空洞无物,脱离实际或抄袭他人之作。 4.毕业设计(论文)一定不要脱离“网络”而存在。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形式及要求 毕业论文应采用中文撰写;一般由七部分组成,依次为:①封面、②中文摘要、英文摘要③关键词、④目录、⑤正文、⑥感谢、⑦参考文献、⑧附录,具体要求见学院网站“电气工程系”主页的“资料下载”专区“毕业论文格式及交件要求”。 补充: (1) 可将论文题目、作者、中文摘要与关键词翻译成英文附于论文后面。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华电)

课程设计报告 ( 2012--2013 年度第2学期) 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互联网模拟 院系:计算机系 班级:计科 学号: 学生姓名:华电老朱家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1周 成绩: 日期: 2014 年 6 月 28 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将网络基本原理及基本概念用于实际,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结合起来,使学习深化,培养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2.要求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题目以及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应包括设计思路、网络拓扑图、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二、主要内容 1.网络设备认知及基本配置操作 (1)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结构。 (2)完成以下实验,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等的配置方法,理解相关网络协议。 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②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③OSPF基本配置; ④RIP v2配置; ⑤静态路由配置; ⑥跨交换机实现VLAN; ⑦利用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 ⑧广域网协议的封装。 2.互联网的模拟 (1)结合实验环境,提出模拟网络互联需求,设计并完成组网,要求尽最大可能利用实验资源。 ①网络物理拓扑结构设计及IP地址分配; ②网络逻辑拓扑结构设计; (2)网络设备配置实现 按步骤(1)所设计的网络拓扑进行设备连接并配置。配置内容包括路由选择协议OSPF配置,VLAN划分等,并进行测试。 3.基于模拟互联网的网络协议分析。在上面设计并实现的网络环境下,完成如下协议分析:

①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②网络层分片;ICMP协议分析; ③ARP地址解析协议分析; ④TCP传输控制协议分析; ⑤FTP协议分析;HTTP协议分析。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网络配置拓扑图准确,配置结果测试成功; 2.网络协议分析准确; 2.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详实。 五、考核方式 考勤、验收和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23日

北邮毕业设计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共分) 1.申请放弃答辩“及格”成绩的学生,毕业设计状态为()。 A.未通过 B.缓答 C.放弃 D.申请重答 2.毕业设计成绩于()发布。 A.终稿审核后 B.答辩结束后 C.学院毕设总结会后 D.答辩委员总结会后 3.申请“学士学位”的同学,本科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以()为准。 A.论文成绩 B.答辩成绩 C.论文和答辩成绩

D.论文或答辩成绩 4.不申请“学士学位”的同学,本科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以()为准。 A.论文成绩 B.答辩成绩 C.论文和答辩成绩 D.论文或答辩成绩 5.放弃答辩“及格”成绩后,需()。 A.重新进行毕业设计 B.重新提交论文 C.重新答辩 D.交再修费后,重新答辩

6.填写放弃答辩“及格”成绩申请表,()情况有效。 A.答辩成绩为“优秀” B.答辩成绩为“良好” C.答辩成绩为“及格” D.答辩成绩为“不及格” 7.学生根据()答辩形式,参加答辩。 A.中心选择的 B.学院答辩发文安排的 C.自己选择的 D.导师指定的 8.答辩的形式为()。 A.中心自行组织 B.网络答辩 C.现场答辩 D.现场或网络答辩

9.对参加网络答辩的学生要求有()。 A.电子演示文档 B.音频和视频 C.回答3个以上问题 D.以上都是 10.答辩过程为()。 A.展示论文 B.自述论文 C.教师提问 D.学生自述论文后,教师提问 11.选题结束后,未选题的同学,只可参加()

A.论文提交 B.补选题 C.线下选题 D.下批次毕业设计 12.论文正文字数要求是() A.一万以上 B.8000左右 C.6000左右 D.5000 13.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问题需与()沟通协商 A.家长 B.指导教师 C.校外学习中心(站点)老师 D.学院管理老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1要点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 系名: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设计题目:中型园区网络建设 初始条件: 1. 所要求的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自己截图) 2. 假定ISP服务提供商:武汉电信 3. 设备选型如拓扑图中所示。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技术要求: 1.1.交换机之间配置trunk协议 1.2.划分vlan,建立HTTP/DNS服务器 1.3. 通过在三层交换机上建立vlan网关使vlan间通信 1.4 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配置静态路由,使得分公司可以访问总公司服务器 1.5.公网路由器模拟电信的城域网,运行OSPF路由协议。 1.6. 使用缺省路由,防止公网的路由条目传递到公司的网关路由器上。 1.7 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网关配置NAT让内部的PC能够正常上网。 2.设计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2.1. 网络各节点具体配置步骤及测试结果; 2.2. 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2.3. 总体运行情况与结果分析讨论 2.4.个人对本次课程设计感想体会及建议; 注意:设计报告内容严禁与人雷同。 3. 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

一、实训目的和基本要求 在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网络工程技术实训。通过实训,可以让学生了解目前主流网络技术的应用;手动配置网络设备;在进行了该项实训后,可为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网络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要求能够针对一个具体的要求,搭建一个网络。明确网络的拓扑结构、设备选型、设备连接、设备配置、IP地址分配、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内容。如果设备条件有限,也可以使用路由器来完成网络的构建。 二、实训步骤 2.1 组建总公司局域网组网 2.1.1 网络拓扑图 摆出小型网络所需要的设备并把说有设备连接起来(相同设备用交叉线,不同设备用直通线,注意路由器和PC机属于同种设备用交叉线),网络拓扑图如图1.1。 图1.1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 算 机 工 程 学 院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 姓 名: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学 号:
专业班级: 系 (院) : 设计时间: 设计地点: 计算机工程学院 2013.12.23——2014.1.5 计算机网络技术室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签名:
年 月 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2
页,共
12

1.课程设计目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网 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 OSI 七层模型、TCP/IP 模型的各层功能和设计思想的理解,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 划、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任务: 以淮海工学院本部校园为背景,设计一个校园网方案。淮海工学院的本部分为办公区、教 学区和生活区三部分。现假设:办公区中各楼宇名为:教务处楼,党政办公楼,图书馆,计算机 系大楼、讲堂楼、机械楼、土木楼、海洋学院楼、大学生活动中心楼、教学主楼等,生活区中有 学生公寓区和教师住宅区及各食堂。假设办公区、教学区每个办公室、教室均预留 2 个信息点, 生活区每个房间预留 1 个信息点,全校使用预留的一个 B 类 Internet 地址 172.160.0.0,试根据本 部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各建筑物的地理分布、确定信息点个数及信息点分布,设计出 本部的校园网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学院网管中心的位置,确定拓扑方案,进行 IP 地址规划,完成 设备选型,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配置与价格,并分别给出其价格 的出处(如网站等) ,基本确定方案的预算。 要求: (1)通过资料查阅和学习,了解园区网络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 (2)参考和研究一些公司和高校/企业园区网的规划和建设方案,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中 所学知识,积极完成设计任务。 (3)认真完成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完成园区网络的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网络逻辑拓扑结 构和所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而完成设备的选型和经费预算。 (4)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和设计心得五个部分,具体要求见设计报告模板。
3.课程设计说明书

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设计

编号 ****学院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 指导教师*** 讲师 顾问教师 二〇一五年十月

信息化爆炸式发展的今天,以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而形成的网络化是推动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综合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网络应用系统通过在网络中对数字信息的综合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而在全球范围把人类社会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以不可抗拒之势影响和冲击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局域网建设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企业局域网也越来越被重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利用网络技术,现代企业可以在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员工之间实现优化的信息沟通,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关键的竞争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加快构建自身的信息网络,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加上很多移动终端的使用,使得网络多元化,更智能。 本次论文,主要深入研究分析了企业局域网的构建及其相关安全管理技术措施,探索了局域网在企业网络中基本应用,运用多种网络常用技术使网络更加安全、可靠、实用。结合志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网构建的实际需求,构建了一个实用、安全的企业局域网的解决方案。本方案针对中小企业的局域网建设,为企业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 关键词:企业网端口聚合访问控制VLAN 网络安全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day, the network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is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 a variety of network-based applications through the computer network of integrated digital information network collection, storage,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the human society on a global scale more closely together, and with irresistible trend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all aspects of human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daily work life.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 LAN-building more and more, so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taken seriously LANs becom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key factors. Use of network technology, modern enterprises can optimiz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among suppliers, customers, partners, employees,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bility of the business to obtain a key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are accelerating build their own information network, while the vast majority are SMEs, with a lot of use of the mobile terminal, making the network diversification, more intelligent. This paper mainly 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related measures for security management technology enterprise LAN, explore the basic LAN application in enterprise networks, using a variety of common network technology makes the network more secure, reliable, and practical.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network to build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to construct a practical, secure enterprise LAN solutions. The progra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local area networks, for build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solution. Keywords: Enterprise Network Port Aggregation Access control VLAN Cyber Security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发展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协议的概念及原理,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培养学生在TCP/IP协议和LAN、W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网络构建、网络日常维护以及网络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运用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思想,按照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配置的基本流程,经历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过程,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一、格式要求及须知: (1)使用学院网站的课程设计模版,要求格式美观,字体及编号要求见表1。 表1 字体及编号要求

(2)参考文献:参考课本的参考文献格式(附录C)。但编号换成[1]、[2]……(3)附录:课程设计中的代码或得到的数据包等数据将作为该设计附件或附录,题目需要但没有的相应代码及数据包文件的将记整组不及格,需要重做。 (4)成绩记录:该设计成绩将记录到教务处成绩管理系统中。 (5)打印:经审查(发邮件到指导老师处或当面交流修改)后,方可打印、存档。打印后递送到指导老师的信箱。 (6)如发现两组设计雷同或抄袭互联网,该组重做! 二、任务完成形式: 交付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作品(需要验收)。 设计作品指的是完整的源程序代码(对于第二类题目为仿真文件)。 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内容包括:设计任务、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相应地给出关键的代码)、设计总结(评价/遇到的问题/体会/建议等)、使用说明等。 设计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根据所选题目,合理安排进度计划,总体上需要40个小时。以下仅供参考: 1. 原理知识 4小时 2. 程序设计技术 4小时 3. 开发环境与程序调试环境 4小时 4. 总体设计、关键环节的详细设计 8小时

北邮论文题目

附件1: 毕业设计参考题目一、通信类(30个) ●×××宽带接入网规划设计 ●×××小区EPON光纤接入网规划设计方案 ●××ADSL宽带接入网设计 ●××GSM网扩容工程基站建设的规划设计 ●××SDH传输网规划设计(优化)方案 ●××TD-SCDMA室内解决方案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优化 ●××WCDMA无线网络规划/优化 ●××WLAN的规划设计方案 ●××本地网智能化改造及××业务的实现 ●××地区××公司关口局的设计 ●××地区××公司软交换关口局的设计 ●××地区ASON网络设计方案 ●××地区DWDM传输网络设计方案 ●××地区双向HFC接入网络的设计 ●××多媒体技术(如视频会议/VOIP/VOD等)在××地区通信网●××公司VOIP网的规划与设计 ●××光纤接入网规划设计 ●××宽带IP城域网的规划设计 ●××市××公司NGN(软交换)网络设计方案 ●××市CDMA移动通信网无线规划(优化) ●××市GSM无线网络优化 ●××市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规划/优化 ●××无线系统(网络优化)方案设计 ●××智能业务在××本地网的实现 ●××综合楼GSM网络的室内分布设计 ●3G网络规划、优化、测试等方向的自选题 ●流媒体技术及其在××地区中的应用 ●通信网(固网或者移动网络)网络管理方面自拟题目●网络电视(IPTV)技术在××地区中的应用 二、计算机类(12个) ●×××局域网优化(升级)方案设计 ●X X大学学籍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X X电信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X X公司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X X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X X系统数据库优化的设计与实现●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某网站设计与实现●某公司/学校网络方案规划与设计 ●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安全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网上远程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局域网(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三、管理与营销类(14个) ●××公司××类人员绩效考核的研究 ●××公司××类人员薪酬管理的研究 ●××公司员工培训的研究 ●××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业务的策略研究 ●××邮政局(公司)现代物流发展(营销)策略●××邮政局××业务发展策略探讨 ●关于××公司宽带业务营销策略的探讨 ●关于××公司提升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关于××公司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策略研究 ●关于××公司营销渠道建设与管理的探讨 ●关于××公司运维管理的精细化研究 ●关于××公司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的探讨 ●关于××通信公司大(商务)客户营销策略的研究●关于××通信企业防止客户流失的策略研究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李逍逍 班级:08计11 学号:08261012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2)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 (3)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3) 四.详细设计步骤 (5) 五.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6) 六.显示最终的结果 (8) 七.课程设计总结 (9)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组建小区局域网 课程设计目的: 更深了解路由器,交换机,PC机之间的配置与应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的网络应用和连接,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DHCP、ACL、VLAN、和NET协议和相应的技术;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设计需要划分为四个子网层面的小区性的网络通讯。采用软件cisco,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互相配合与联系,以达到最佳的局域网通讯效果。 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1、需求特点描述; 2、设计原则; 3、解决方案设计,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综合布线设计; (3)拓扑图; (4)IP地址规划; (5)子网划分; (6)路由协议的选择; (7)路由器配置。 组建小区局域网的总体要求: 运用自己对局域网组网技术的理解,设计小区组网方案,使得一个具有200个住户节点的智能化小区能够进行网络通讯,且将整个小区可划分为四个区域:1.网络中心区:以物业管理中心及监控中心为主的核心交换设备和服务器群;2.远程网络接入区:包括外部网络接入口的路由器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3.园区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社区服务设施的骨干交换设备; 4.家庭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楼宇中的骨干交换设备,并为各住户单元提供网络接入端口,是整个小区网络系统的最基本单元。

计算机网络安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第一次在线作业

第一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1.( 2.5分)大型系统集成项目的复杂性体现在技术、成员、环境、()四个方面。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在数据通信网络设计中,ITU-T系列标准更接近于OSI/RM模型()的定义。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网络系统集成的工作在于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信号交换和()问题。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相当于一个()。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城域网往往由多个园区网以及()、传输网等组成。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TCP/UDP端口号提供的附加信息可以为交换机所利用,这是第()层交换的基础。 ?

? ? ?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电信网络流量很大,对网络设备要求有较高的()和可靠性。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需求管理包括需求跟踪、()、需求评估等工作。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网络工程师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来获取用户需求。 ? ? ? ?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电信网的主干链路,一般采用()和DWDM技术。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文档定义了网络工程项目的需求基线。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支持广播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对于用户比较集中的环境,由于接入用户较多,因此交换机应当提供( )功能。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广播电视大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中小企业办公无线网络设计与实现》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二○一○年十月

摘要 无线局域网(WLAN)产业是当前整个数据通信领域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因其具有灵活性、可移动性及较低的投资成本等优势,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作为传统有线局域网络的补充和扩展,获得了家庭网络用户、中小型办公室用户、广大企业用户及电信运营商的青睐,得到了快速的应用,也正是凭借可移动性强的特点,使许多人更加依赖无线上网,使用无线网络也正在成为一些中、小型企业办公使用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之一,架设一套办公室无线设备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样,还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其中主要有:办公室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组建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无线设备的兼容性等等问题。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如何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来组建企业办公无线局域网,就组建一个中小型无线局域网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解析,并对如何合理配置路由器以提高小型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可移动性强、组建、配置、安全

中小企业办公无线网络设计与实现 对于很多中小企业的各种办公室来说,如何快速安全的组建网络,接入Internet,跨入信息化之门,是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现在很多企业都选择了有线的方式来组建局域网,但同时也会受到种种限制,例如,布线会影响办公场所的整体设计,而且也不雅观等。通过无线局域网不仅可以解决线路布局,在实现有线网络所有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无线共享上网,凭借着种种优点和优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无线局域网上,而究竟该怎么样来架设这种中小企业办公网络呢?下面就来。如何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来组建企业办公无线局域网详细的解析。 一、需求分析 中小企业是各种类型企业中的主力军,而如何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已成为近几年来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多数中小企业的办公室电脑数量在数台或数十台左右,该如何将它们接入网络呢? 下面就以30人左右的中小型公司为例,讲解中小企业对无线办公的应用需求、设备采购及无线办公组网方案。 如果采用传统的交换机或集线器组成的星型有线网络,虽然硬件成本较低,但布设难度较大。要实现网络到桌面,烦杂的网络布线和工位布局让人头痛。而如果能采用新兴的无线组网技术,则只需采用少量的布线,在根据每个办公室的建筑的结构或电脑的位置,布置单个或数个无线路由器或AP,就能实现桌面PC及移动用户的以太网服务,就可保证厂区内、办公楼内或单个办公室内所有用户都能够便捷的使用无线+有线的方式上网冲浪。不仅能够在布设时更自由调整网络结构和随意增加减少工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中小型企业用户的移动网络办公需求,提高办公的效率。并且,随着无线路由器这类设备的出现,不仅为家庭无线上网打开了方便之门,也同样为中小企业办公无线网络提供了解决之道。通过无线路由器的使用,可兼顾传统的有线星型网与无线网络的优点,其较低的布线费用、较低的网络维护费用是有线网络所不能比拟的,对财力有限和没有很专业的网络维护技术人员的中小型企业都很适合,并且,通过无线路由器的使用,它不仅可让企业、办公室中多台电脑共享上网,提供1个10/100M自适应以太网(WAN)接口,可接ADSL/CableMODEM或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等多种宽带或网络接入方式。内置的4个交换机端口方便您在无线之外,用有线方式直接连接4台或更多的计算机。不需要大规模改造,在原有的有线局域网基础上添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一 基本要求: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网络,并完成相关文档和文件工作。要求通过查找资料,独立完成设计,全部图、表只能使用WORD或VISIO 的相关工具来画,不得粘贴扫描的图片。 路由器和交换机、PC机配置利用boson netsim 或类似软件来辅助进行,防火墙、服务器配置用文档描述。 1、某高校要求设计一个校园网, 一、用户需求 (1)用户规模500台计算机。 (2)用户大致平均分散在4栋楼房内,4栋楼房排成前后两排,楼房之间各相距200米,楼房高4层。每栋楼的4楼用户构成两个VLAN。(3)中心机房设在其中1栋楼房的1楼靠近另一栋楼房的一端。 (4)安装对外WWW、业务WWW、邮件、FTP、BBS、DNS、数据库七个服务器。提供匿名服务,但FTP仅对内部开放。 (5)提供LAN、WLAN接入。

(6)在业务WWW服务器上配备基于Web的业务应用系统,所有用户使用业务系统实现网上办公。 (7)要求出口带宽为1Gbps。 二、设计要求 (1)写出简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设计网络结构,并给出解释。 (3)除用户计算机已购置外,其余全部设备和通信线路需要重新购买、安装。试具体给出全部主要设备的配置、型号或技术指标及其测算依据。 (4)给出工程预算(包括设备、线路等,不含施工费)及其计算依据。 题目二 设计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一、用户需求 (1)公司有1000 台PC (2)公司共有7个部门,不同部门的相互访问

要求有限制,公司有3个跨省的分公司。 (3)公司有自己的内部网页与外部网站,公司能够提供匿名的FTP,邮件,WWW服务,但FTP 只对内部员工开放。 (4)公司有自己的OA 系统 (5)公司中的每台机能上互联网,每个部门的办公室联合构成一个VLAN。 (6)核心技术采用VPN。 二、设计要求 (1)写出简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设计网络结构,并给出解释。 (3)除PC机已购置外,其余全部设备和通信线路需要重新购买、安装。试具体给出全部主要设备的配置、型号或技术指标及其测算依据。(4)给出工程预算(包括设备、线路等,不含施工费)及其计算依据。 题目三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参考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参考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科)毕业设计选题参考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规范 一、网络站建设类课题设计规范 1.用WIN-Server或Linux和Access/SQL2000为支撑。建WEB服务器,支持ASP(或JSPP、PH)脚本语言,构建动态页面设计技术的服务站点 2.课题开发阶段(分期) ①系统分析调查:主要与相关课程教师沟通、对相关课程体系结构了解、分析,明确教、学需求,制定开发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 ②系统设计:对系统的总体进行规划,配置相应的软硬件环境,对系统的目标和各成员的具体任务进行分工、协作,明确各阶段的具体任务。 ③系统实施:具体包括系统环境的装配、各成员源程序的编写、调试、装配、测试等工作,系统的维护、升级服务等过程。 3.设计步骤:

①站点设计:按课题要求确定站点结构; ②功能设计:根据课题确定站点中各页面的功能; ③界面设计:各页面的用户界面操作控制方式的设

计; ④程序编写:程序控制语句的编写,页面制作,链接; ⑤集成测试:整个系统程序调试、试用; ⑥设计说明:编写操作程序说明书; ⑦编写毕业设计报告书; ⑧总结:对本次设计存在的问题、解决改进的设想、收获。 4.结题要求 ①毕业设计报告: ②设计小组人员分工 ③主页页面视图(中、英文对照) ④各栏目子面页面视图(中、英文对照) ⑤WEB平台搭建技术文档 ⑥站点浏览实测 5.网络站建设类参考课题设计的功能要求 课题1——XX学院计算机系网站 功能:设计学院英文站点栏目,突出民族性、师范性,将此站点设计为一个对外宣传学院及进行民族文化交流、研究的窗口,让国外人士通过这一站点了解黔南,了解学院。站点主页视图布局设计制作:设计主页视图、并依设计制作主页,着重突现学院标志、建筑特色及地方民族风情。设计力求新颖、大方、色彩明快,具有民族风味。各栏目页面内容收集及制作英文页面:根据设计的英文栏目,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翻译为英文,制作相应的HTML页。作网站各页面间的链接测试、内容复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Web服务器的搭建及HTTP协议和底层协议运行分析 学生: xxxxxxx 学号: xxxxxxx 班级: xxxxxxxx 教师: xxxxxxx 完成日期:2017年 6月 22 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班级:xxxxx:xxxxx学号:xxxxxxx阅卷教师签名:

Web服务器的搭建及HTTP协议和底层协议运行分析 一、题目说明 1、课程设计题目分析5 本题是要在Window操作系统上进行web服务器的搭建,之后在另一台电脑上运行该服务器,同时在该电脑上抓来往的数据包,并观察该数据包中的HTTP协议的结构。 2、题目涉及的技术原理10 本题通过对操作系统中的IIS(Internet 信息服务器)的安装,再通过编辑自己的编写的服务器代码设置自己的默认网页,进行Web服务器的配置。 在另一台电脑上,将这台电脑用作客户端,运行自己刚配置好的Web服务器。同时,打开wireshark应用程序进行数据包抓包,抓取http包,对抓到的http包进行结构分析。 当前对于Web页面的访问应用都是基于Http应用协议的,而在下层则使用TCP(传输控制协议);但TCP并不适合于短会话(少量的数据交换的情况),当期用于短对话时会增加额外开销,而建立、撤销TCP的开销却又是必需的。因此,提出了一种混合TCP与UDP 的动态选择传输层协议来实现Http协议的方法,若在短对话时使用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作为传输层协议,而当有大量数据需要传输时则使用TCP作为传输层协议,这样,对于短对话可以避免TCP的

额外开销,而对于长会话又可以得到有TCP提供的可靠传输并减少网络拥塞。 3、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5 ProgressiveDownload (渐进式下载方式)也可以认为是HTTPStreaming 的前身,其通过 HTTP 协议来传输文件。目前,国外比较主流的视频(如YouTube ,优酷,土豆,六间房等)一般都用ProgressiveDownload 的方式播放视频节目。ProgressiveDownload在用户点击播放视频节目时,会给用户发送视频文件,用户可以边下载、边播放,而不是等到文件下载完毕才可以播放视频。在用户暂停播放时,服务器依然会给客户端发送视频文件,直至整个文件下载完毕或者用户关闭视频。基于此特性产生一个问题:如当一个文件为3min ,用户观看前 1min 后就不想再观看而关闭视频播放时,而此时文件可能已经全部下载完毕,这样就会造成后 2min 资源传输的浪费。 ProgressiveDownload 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过程参见下图,由客户端发起 HTTP 请求,服务器受到请求后回复给客户端其请求 图1 HTTP请求/响应 目前,支持 HTTPStreaming 的客户端有有 AdobeFlash Player 10.1 ,微软的 Sivelight 以及 APPLE 的Safari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