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摘要]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
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
学习品质,让他们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因而打造高效政治课堂势在必行。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方法;以人为本
新课程改革定位在学生的发展上,主要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
本”,就是以能力、个性和人格为核心的发展,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思想政治素养
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打造高
效政治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呢?

一、高中政治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实现和谐教育,从根本上应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用科学的教育促进人的和
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
力的和谐统一,实现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要使每个学生都在原
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能够适应
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只有
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能仅重视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要重视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积极实施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培养学
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会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另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别人思考和解决问题
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个性,认真地分析他们的
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通过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整合,促
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运用得是否得当,是否得体,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
效率,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
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必须改
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和
学生发展的需要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培养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
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
变会学。一个高效课堂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的运用,而是多种方法的结合。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政治课教学中采用
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发现法、问题探究
法等。无论哪种方法都要贵在得法。高中政治教材浓缩性强,内容抽象,理解起
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种方法相结合。例如,在讲《政府的
职能 管理与服务》这一课时,让学生收集整理社会生活中或者身边的政府为人
民办了哪些实事,这些事例体现了政府的哪一职能,政府的履职过程中还存在哪
些问题,在课堂讨论中积极主动的发言。学生对政府的工作成绩给与肯定,但对
政府在履职过程中的缺位、错位、失位现象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就怎样建设
一个人民满意政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交
流,甚至是通过辩论的形式来解决。这样就把学生从枯燥、沉闷的认识、记忆中
解脱出来,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和见解的机会,通过讨论和探究,不仅能够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智慧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
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在政治课学习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发展自己,掌握汲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基础。所以
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倡导探索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
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
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倡导学
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新式的课堂教
学结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式,
以促成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
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问题启发式、讨论式、
开放式、合作探究式等创新教学方式,发展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教的方式的转
变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 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
式赋予了学生自主学习、与人合作自主决策、收集整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这一过程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他们自身认知的一个过程。让学生主
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学会学习,所以不失为
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同时采用现代的教育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由被动的“要
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主动地去摄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进一步增强其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自主
学习的能力。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实效,必须在教
学观念上有彻底的转变,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落实中有所创新,真正树立“以学生
发展为本”的理念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
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
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EB/OL].
教基[2004]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2005.28.

[3]席中华.对政治新课改的认识[J].广东教育o教研,2007,(4).
[4]史维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反思[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
(4).

[5]徐彩吸.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教育.
[6]欧府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凸现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模式研究,2008,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