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

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
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

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

(2010-2030)

(征求公众意见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年9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规划思路 (1)

一、规划背景 (1)

二、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机遇 (2)

三、规划技术路线 (4)

四、规划期限与范围 (5)

第二章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现状 (6)

一、区域态势:中部地区不是完整经济板块,中部崛起战略支点路径迷茫 (6)

二、产业动力:基础雄厚但整体竞争力不强,结构失衡影响城镇化增速 (7)

三、城镇特征:“强弱弱强”特征显著,县城集聚态势初显 (9)

四、空间特征:分区发展差异显著,国家空间轴线亟待强化 (10)

五、交通建设:“九省通衢”相对优势下降,交通与省域城镇空间组织不相匹配 (11)

六、发展方式: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地位突出,既有发展方式面临风险 (12)

第三章发展定位与城镇化发展目标 (14)

一、省域总体定位 (14)

二、城镇化总体目标 (14)

三、城镇化发展指标 (15)

第四章城镇化发展战略 (17)

一、战略一:连接六群、携手长昌、引领和打造中部地区国家增长极 (17)

二、战略二:立足资源禀赋,冲高扩容,促进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协调共进 (18)

三、战略三:双向推动,因地制宜,发挥不同等级城镇承载作用 (20)

四、战略四:差异有序,重点集聚,构筑开放的省域空间格局 (22)

五、战略五:科学发展,深化两型,建设生态宜居大省 (25)

第五章城镇空间组织 (27)

一、省域空间结构方案 (27)

二、城镇中心体系与规模结构 (29)

三、省域人口流动分区引导 (39)

第六章支撑体系规划 (41)

一、产业空间布局 (41)

二、综合交通体系 (46)

三、城乡公共服务 (52)

第七章次区域与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58)

一、武汉城市圈城镇联合发展区 (58)

二、宜荆荆城镇联合发展区 (65)

三、襄十随城镇联合发展区 (69)

四、山地特色联合发展区 (72)

第八章近期重大行动计划 (75)

一、强化国家战略中枢地位 (75)

二、争取国家政策助力,谋划创建国家级“武汉滨湖新区” (78)

三、探索因地制宜的城乡统筹模式 (79)

四、构建区域绿道,实施“绿线”管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80)

五、保护一江清流,展现千湖灵秀 (81)

六、启动长江及汉江关系城镇发展的分蓄洪区功能重新认证 (85)

七、推动“人文湖北”建设,优化城镇发展软环境 (87)

八、推进城镇化重点地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88)

第九章制度创新与措施保障 (90)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90)

二、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社会保障建设,推进土地制度创新,促进符合条件的农

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91)

三、研究制定利于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扩大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 (91)

四、加大县域经济扶持力度,赋予县级行政单元更多发展资源 (92)

五、建立省内和跨省区域空间协调机制,近期重点推进武汉城市圈规划和长江经济带规划

的完善和实施,促进区域协调有序发展 (93)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规划思路

一、规划背景

(一)中国进入“城镇化”转型的关键时点

“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0%,一半以上的中国居民将生活在城市,中国步入真正“城市化时代”。在经济发展转型的背景下,粗放式的城镇化模式难以持续、城乡二元分割的“非完全城镇化”道路难以持续、区域不协调的空间格局难以持续,中国城镇化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

(二)国家对城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央高层对城镇化的认识上升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城镇化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关注的热点。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在下一步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将扮演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角色”,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2010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将“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内容之一。

2010年6月,李克强在《求是》撰文《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强调“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拓展持续发展空间”,“推进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有序推进中西部城镇化过程,既是创造和扩大内需的过程,也是带动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2010年6月,李克强在上海会见市委书记市长“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专题培训班全体学员时再次强调:“要深刻认识城镇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城镇化作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不断释放城镇化在扩大内需中的巨大潜力,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

化管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三)湖北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布署

2010年2月21日(大年初八),李鸿忠省长、张通副省长率省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调研并召开“关于推进全省城镇化有关工作”的专题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湖北省城镇化进程,抓紧编制全省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

2010年11月15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鄂发[2010]25号)》,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全省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

2010年11月30日,湖北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大力推进城镇化”。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适度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加强大中小城市有机联系,统筹各类城镇协调发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是湖北省下一阶段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和支持。

二、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机遇

(一)国家空间战略重点从沿海向内陆演进

近年来,内陆地区的区域发展规划频频上升国家战略,显示了国家战略关注点的空间转移。2005年以前,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仅限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沿海地区。2009年开始,国家相继批复了12个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其中有7项规划涉及到内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沿海外向型经济受挫的局面,国家区域开发和发展战略布局从原来的侧重于沿海延伸到延边,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和东北等地,通过发展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来拉动国内消费市场,体现了国家积极落实调结构、扩内需、走多元多极发展路径的战略构想。这无疑为地处中部地区的湖北带来了新一轮重大的宏观发展机遇。

国家经济重心回归内需市场,必然会产生新的空间区位需求,无疑为地处中部地区的湖北带来了新一轮重大的宏观发展机遇。

(二)中部地区成为新一轮增长的热点地区

中部地区成为探索创新型城镇化路径的主战场。中部地区现状城镇化水平较低,乡村人口比重高(乡村人口比重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未来在实现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50%的过程中,中部是重点地区。同时,中部地区大量农业人口再就业的压力巨大、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压力巨大、解决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突出。因此,中部地区城镇化问题的破解,是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最重要贡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沿海转移与结构调整给中部带来的产业机遇,及基础设施“双高”建设获得的区位提升机遇等,都将给位于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国家定位武汉为“中部中心城市”

2010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武汉的功能定位由以往的“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上升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的这一定位与国务院对于批复的天津“北方经济中心”,重庆“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相对应,使武汉的城市定位上升到国家高度。武汉更应该把握机遇、提升区域职能,承担起引领中部地区发展的历史使命。武汉区域性中心职能的完善和功能的提升,必然给武汉周边及省内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也需要湖北争取和把握更多的国家政策机遇。

(四)湖北提出“两圈一带”发展战略

新的发展条件背景下,湖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继承和发展了省委省政府的历次发展战略,对指导湖北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要求“在继续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同时,加快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两圈一带”战略既落实了国家战略(“武汉圈”、“长江带”),又充分结合了湖北自身的特点(“鄂西圈”的提出),反映了区域协调的差异化发展思路。“两圈一带”战略是引领湖北省“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本规划是在省域城镇化及城镇空间发展层面,对总体战略的具体深化和落实。

2010年湖北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作为引领“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从城镇发展的角度来说,亟需具体的城镇化及城镇空间发展战略,来深化落实“两圈一带”的战略性思路,以更好地指导全省城镇发展。

三、规划技术路线

(一)围绕一条主线

本规划紧紧围绕“引领和打造中部地区国家增长极,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开创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径”这一条主线展开。规划在国家新一轮城镇化的背景下,不仅分析认识中部地区发展城镇化发展的共性特征,更加关注湖北城镇化的个性特征和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的特殊性。

(二)立足两个支撑点

本规划一是立足湖北的区位优势,争取国家政策助力,引领和打造中部地区国家增长极,提升湖北和武汉的区域影响和竞争力;二是立足湖北的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城镇化提速转型和省域协调发展,破解省域自身城镇化发展难题。

(三)强调规划的综合性

本规划综合分析影响省域发展的六大方面问题,提出五大发展战略,内容涉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镇化路径、生态环境、交通体系、基础设施等多项方面,并提出综合解决方案。强调了城镇化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对全省发展的指导意义和协调作用。

图1-1 规划技术框架

四、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其中:

近期:2010-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湖北省全部行政辖区,全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现状

一、区域态势:中部地区不是完整经济板块,中部崛起战略支点路

径迷茫

(一)湖北发展的“危”与“机”

从现状总体发展水平来看,湖北在全国处于中游地位。在中部六省中,得益于良好的工业化基础,湖北的经济地位长期居于前列,具有相对优势。近年来,随着中部各省纷纷崛起赶超,湖北的领先优势受到挑战。

当前中部各省以“发挥地缘优势、开放对接沿海”作为各自的区域战略:安徽“奋力向东”,江西“对接长株闽”、湖南实行“南向战略”、山西“积极加入京津冀和环渤海圈”,中部6省“离心”大于“合力”。相比之下,湖北缺乏安徽、湖南、江西等紧邻沿海的地缘优势,在沿海向内陆的梯度转移中竞争力较弱。

在东部沿海和西部成渝四大增长极的强力发展态势下,位居地理中央的湖北,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机。但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宏观区域格局的变化,湖北若能充分发挥“居中通衢”这一中部其它省份所没有的比较优势,将有极大的条件成长为新的区域增长极。

(二)国家宏观区域格局要求:培育中部地区的国家增长极

国家经济从外向走向内需,内陆地区发展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国家区域开发战略布局从沿海走向内陆,“内外互动”将催生新的空间需求。能够在沿海-内陆、东西南北之间形成快速高效的集散转换,高效而便捷的实现区域市场贸易和流通功能的空间将在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部地区国家增长极的培育和崛起,是关系到国家全面繁荣的关键,也是完善国家区域格局从“菱形结构”向“钻石型结构”转变的重要一极。2005年,胡锦涛书记视察湖北,要求将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2010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武汉的功能定位上升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从国家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和对湖北的要求来看,湖北的区域战略不同于周边省份,不能是简单的对接沿海、承接转移,而应该承担起更加核心的区域增长责任,应在中部增长极空间培育中起关键作用。

“十二五”城市化战略新格局,“长江中游地区”进入国家战略视野。《全国

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将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和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同组成的“长江中游地区”作为全国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武汉-长沙-南昌”联合的长江中游地区作为中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空间之一,可能成为中部培育增长极的重要空间依托。湖北应抓住这一空间机遇,开放联手长株潭、昌九,确立中部支点的区域地位。

(三)湖北引领和打造中部地区国家增长极的条件

湖北独特的区位流通优势和开放条件。湖北具有中部其它省份所没的的区位——“位居中央、通江达海、九省通衢”。

核心城市武汉在中部地区的龙头地位突出。与中部其它省会城市相比,武汉的历史地位及其全国性、区域性的影响力最为突出,经济综合实力最为显著,区域门户枢纽地位突出,同时,科教优势明显,是中部地区的创新高地。

通过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考察,国家增长极的形成必须具有三方面的基础条件:一是具有开放的区位、完善的交通网络和流通枢纽支撑;二是拥有国家中心城市,发挥核心中枢职能和区域引领作用;三是有国家政策助力,具有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支持。对照以上三个条件,湖北从区位条件来看,处于国家的地理中央,有条件培育成面向沿海和内陆两个市场的开放连接空间;依托交通枢纽武汉,湖北现有的区域流通优势较强,但交通网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武汉的综合枢纽功能也需要进一步强化。从核心城市龙头作用的发挥条件来看,武汉在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突出,应积极争取从“中部中心”迈入“国家中心”,承担更高的区域职能。从国家政策助力来看,武汉城市圈是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东湖自主创新区是国家三个自主创新区这一,武汉应积极把握政策机遇,争取更多实质有效的国家政策支持。

二、产业动力:基础雄厚但整体竞争力不强,结构失衡影响城镇化

增速

(一)动力结构:消费带动显著,投资力度减弱,出口动力偏弱

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来看,消费是带动湖北经济增长的较强动力。湖北消费规模历年保持平稳增长,区域流通优势十分明显,未来国家经济发展从出口向内需导向转变,将会给湖北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湖北投资规模在中部所占份额下降。近年来投资规模扩张速度被中部其

它省份赶超,是湖北经济总量在中部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中部地区外贸依存度普遍不高,2000-2009年湖北进出口所占6省比重长期排名第1,但对湖北经济增长带动作用不强。此外,与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珠三角”、“长三角”的近邻相比,在吸引产业转移规模方面有较大差距,出口动力在中部地区的优势逐渐丧失。

(二)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的水平,初期的结构

湖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009年全省人均GDP为22677元,约合3317美元,位居中部第一,达到工业化中期的水平。在目前中部省份的城镇化进程中,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显著,而湖北省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从工业内部的结构来看,湖北的主导产业为汽车、钢铁、石化、电力等,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仍高达60%左右,处于以原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此外,湖北一产就业比重高达47%,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任务远未完成。

(三)基础雄厚,但产业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

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湖北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以汽车、冶金、机械、电力、化工、食品加工、轻纺、建材、医药及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且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汽车等行业的竞争优势明显。但湖北产业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湖北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载体,同时是我国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原材料及主要初级产品的生产与输出基地。湖北重工业多以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为主,而以整机装备、最终产品为主、体现先进制造业的的下游产品和以零部件配套为主的中游产品并不多,导致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多。这种低层次产品结构的工业化危机重重,一方面高能耗的生产方式需要调入大量的煤炭和石油,主要的工业项目大都与本地产业基础毫无关联,生产成本较高,缺乏持续竞争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湖北省强大的流通网络关联甚少,传统交通枢纽的优势难以发挥、升级。

湖北属全国科技与教育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即便如此,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驱动特征仍然十分明显,科学技术尚未形成有效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未达预期。

湖北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商贸、住宿、餐饮、仓促、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发达,区域商贸流通职能显著。但与传统服务业高度发达不相适应的是,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市场化程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旅游文化等消费

性服务业发展欠佳,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

(四)结构失衡,影响城镇化增速

湖北产业结构失衡,导致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足。目前,湖北第一产业基数大,效率低,就业比重仍然接近一半。而工业比重偏低、轻重结构失衡、民营经济成长缓慢等因素导致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比重持续下降。同时缺少农业和工业的有力支撑,湖北第三产业近年来吸纳就业能力也有所下降。

产业结构失衡,影响了湖北城镇化的速度。2009年,湖北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6.0%,在中部六省位居首位,但城镇化增速放缓,2000-2009年,年均增长0.6个百分点,滞后于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就业形势严峻,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外流,本地城镇化比重较低。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这种异地不完全城镇化不利于社会和谐、扩大内需,也不利于资源集约利用,显现诸多弊端。

如果延续现有产业结构,未来二十年将新增超过600万的就业岗位,将规划期末存在于湖北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实现本省转移尚有困难,未来二十年间新增的劳动力资源和从东部回流的劳动力更是无法安置。湖北就业形势很严峻,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并进行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

三、城镇特征:“强弱弱强”特征显著,县城集聚态势初显

(一)特大城市武汉人口集聚特征显著

1999-2009年近十年间,武汉市城市人口增长168.1万人,占同期全省城镇人口增长总量的29.5%,年均增长速度为3.3%,高出同期全省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

(二)大城市空间集聚作用偏弱

1999-2009年十年间,省内黄石、宜昌、荆州、襄阳、十堰五个大城市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41%,低于同期全省3.15%的平均增速。

(三)中等城市活力初现,但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1999-2009年中心城市人口年均增速为2.24%,仍低于同期全省3.15%的平均增速,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四)县级城镇集聚态势显著

1999-2009年,县级城市城市人口增长287.7万人,占同期省内人口增长总量的50.4%,年均增速4.4%,增速在省内各级城市中最高。

(五)小城镇总体发展动力不足,部分小城镇发展特色鲜明

湖北省建制镇数量较多,镇区人口规模偏小,镇区人口规模远低于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建制镇人口呈现三、二、一的从业结构。小城镇发展动力总体不强,但部分小城镇在特色农业产业、工贸、旅游等方面特色鲜明。

现阶段外部客观条件下,湖北不可能也不允许复制80年代沿海地区小城镇工业发展“全面开花”、以牺牲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的发展模式。

四、空间特征:分区发展差异显著,国家空间轴线亟待强化

(一)空间梯度特征明显

湖北的省域空间发展的梯度特征明显。省域自东向西,在自然地形条件、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未来省域城镇空间发展指引中,必须要充分考虑这种空间差异性,分地区分类型加以规划指引。

表2-1 湖北省省域城镇化发展及空间特征差异

(二)“一主两副”中心格局初步形成,“区域城市化”态势初显

中心城市加速集聚发展,武汉、宜昌、襄阳“一主两副”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武汉、宜昌、襄阳是全省的三个经济支点,也是组织省域城镇关系的最重要的空间节点。

城镇空间网络联系增强,从单中心走向“区域城市化”。从武汉沿江向东,武鄂黄黄城市空间连绵的态势明显;宜昌-荆州之间沿江连绵发展的趋势初现;宜昌与荆门、荆州的联系正在增强;襄阳仍以大城市的都市区化为主。

湖北的省域城市中心体系具有独特性。武汉实力雄厚,不仅是湖北的“首位”城市,更是中部的“首位”城市,除带动省域发展外,更应该在更大空间层面发挥区域中心组织和带动作用;宜昌、襄阳等属于较为典型的省内二级中心。就省域来说,由于武汉偏于东部,对湖北中、西地区的发展难以形成有效的带动,鄂中西部地区亟需依托现有中心城市(宜昌、襄阳),培育强有力的区域增长极。

(三)两条国家主轴(长江带、京广轴)沿线态势各异

长江-沪蓉复合段城镇带集聚效益初显。重要城镇沿江、沿路带状分布,呈现依托大城市带动的“点-轴”状发展,长江-沪蓉高速复合段的城镇空间经济效益最佳,在空间上已形成强烈的轴带发展。但同时长江轴带也面临发展困境,包括交通综合运输走廊建设相对滞后,对沿江城镇与产业发展支撑不足;长江防洪安全对沿江城镇发展的影响等问题。

京广轴是现阶段湖北最重要的对外区域联系通道,也是湖北发挥区域战略功能的重要依托,沿线重大设施建设将带来区域开放的战略性空间。但从现状发展来看,南段城镇发展功能局限于一般旅游业,高端职能培育不足。武汉以南空间依托水网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战略性空间要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综合保税区、规划第二机场、高铁、城际铁路等),有条件打造具有区域高端功能的空间节点。因此,湖北应充分发挥京广轴的对外联系和开放功能,沿线打造具有战略意义的功能走廊。

五、交通建设:“九省通衢”相对优势下降,交通与省域城镇空间

组织不相匹配

(一)地理中心区位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交通中心优势

铁路横向通道建设滞后,京广、京九、襄渝等主要通道“瓶颈”效应显现,

铁路枢纽承东启西功能不强;省域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四纵四横一环”布局,但对外区域联系通道还未完全打通,制约省内现有交通网络作用的发挥;受铁路分流影响,航空枢纽中部领先优势下降,从长远看,武汉机场偏于城市圈西北部,距圈内主要城市远,不利于发挥城市圈集聚优势;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功能不强,港口对城市发展拉动力不足,“得水独厚”的长江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二)国家综合运输通道“纵强横弱”,与省域城镇空间组织不相协调

省域交通网呈现“东密西疏”、“纵强横弱”格局,武汉以上长江走廊长期缺乏铁路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跨区域运输通道呈现以武汉为核心的单极化布局形态,造成武汉枢纽组织省域对外运输的压力过重,而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发挥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足;在区域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影响下,省域对外交通联系主要体现为沿京广线—京港澳高速南北向的态势,与省域东西向城镇空间组织格局不一致。

(三)综合交通体系仍不健全,东西部交通发展不平衡特征突出

省域交通系统骨架初步形成,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总体适应,但网络覆盖率有待提高,人均铁路里程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1.59%,只有57%的县级行政单元在地面交通100公里内能够享受航空服务;综合运输通道布局与城镇发展结合不足,突出表现在黄石、荆州等城市未能很好借用国家级运输通道提升城市枢纽地位,荆州城市至今尚未有铁路客运服务;东西部交通发展不均衡,对鄂西旅游经济发展及江汉平原城镇的服务不足,鄂西圈仍有超过1/2的县市不通高速公路,超过2/3的县市没有铁路客运服务,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不高,重要景区还未完全实现干线公路通达。

六、发展方式: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地位突出,既有发展方式面临

风险

(一)湖北在国家粮食与生态安全格局中承担重要责任

湖北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主产区,耕地多为连片集中、耕作土层深厚且自然肥力高、农田建设较好的优质良田。2009年,湖北省以占全国2.72%的耕地,产出了占全国4.35%的粮食(全国第10位),其中稻谷占全国8.16%(全国第4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湖北在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发布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划定了50个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其中涉及湖北的就有6个,在水源涵养、生物多样

性、洪水调蓄等方面的功能极为重要。

(二)东部发展路径不可复制,湖北在严峻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下亟待转型

东部地区在前一阶段牺牲环境单纯追求GDP增长、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下,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原有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湖北自然资源优越,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偏高、宜耕后备土地十分有限、以及水环境污染、酸雨、水土流失等问题,在“两型”发展要求下,湖北亟待加强节能减排、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污染排放。

(三)生态环境优势明显,但在城乡发展中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湖北自然本底条件优良,湖泊水系密集,生态环境优势明显,这些均是湖北未来提升竞争力、突出特色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优势条件,但目前这一优势条件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城市内湖在组织城市公共活动、增强城市活力、建设宜居城市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西部山区生态环境优势突出,高品质旅游资源富集,但目前旅游产业发展与资源优势不相匹配。

第三章发展定位与城镇化发展目标

一、省域总体定位

根据国家的宏观要求及对湖北的期望,结合湖北自身的发展优势基础,湖北省域总体发展定位为——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落实总书记对湖北的发展要求,加强“四基地一枢纽”的建设,把湖北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真正发挥湖北作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作用。

二、城镇化总体目标

根据结合湖北的发展实际,提出本轮湖北城镇化发展总体目标——

立足湖北独特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引领和打造中部地区国家增长极,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开创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径。

“跨越式发展”具体内涵包括:

——城镇化发展速度的跨越:湖北作为中部地区战略崛起的重要支点,应保持较快的城镇化增速,扩大城镇就业容量,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城镇化水平持续较快提高作出贡献。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

——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跨越:逐步扩大本地城镇就业,从省外异地主导转向以省内本地城镇化为主。近期,发挥异地城镇化的主要就业载体作用,缓解省内就业容量不足与富余劳动力巨大的矛盾。中远期,逐步转向以本地城镇化为主的城镇化模式,加强大中城市和县城的就业吸纳能力。2030年前后,形成较为完善的人口合理流动机制,基本依靠本地城镇化实现人口从乡村向城镇的迁移。

“湖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径”指:

——实施独特、自主、开放的区域发展路径;

——实施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与城镇化协调共进的产业战略:

——双向推动的城镇发展战略;

——开放的非均衡空间战略;

——科学发展、深化两型的绿色发展战略。

三、城镇化发展指标

(一)总人口规模

2020年全省户籍总人口达到6300万左右,常住人口达到5850万左右;

2030年全省户籍总人口达到6400万左右,常住人口达到6100万左右。

表3-1 湖北总人口预测综合结果(单位:万人)

(二)城镇化水平

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进行积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政策调整的前提下,预计湖北城镇化率每年提升0.8-1.2个百分点,规划预测湖北省城镇化水平2015年达53%,2020年达58%,2030年达到66%,城镇化水平增速分别为年均1.2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

(三)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

表3-2 湖北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

第四章城镇化发展战略

一、战略一:连接六群、携手长昌、引领和打造中部地区国家增长

(一)跨越中部,连通六群,构筑东西南北交汇的战略中枢

在既有规划的京广、沪汉蓉“十”字型综合大通道基础上,积极构筑关中—海西运输大通道,主动连接六大区域增长极以获得更多区域合作机遇,在国家区域经济格局中发挥战略中枢作用。

“北联京津、南通粤港”,强化武汉圈的国家南北通道集散中枢地位。联系京津冀,吸引央企投资和布点,获得各部委、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政策和智力支援;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回流的人才和劳动力等。

“东达江海、西至成渝”,完善沿海向内陆纵深开放的联系纽带功能。对接长三角,加强长江航运,构建长江中游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参与全球分工体系;连接川渝,实现西部内陆与沿海之间物资转换、信息交流枢纽。

“连接海西、沟通关中”,培育东南沿海辐射西北内陆的新通道。培育新的国家通道(福厦—昌九—武汉—西安),成为东南沿海与西北内陆的物资转运和商贸流通的重要节点。

(二)携手长昌,区域联动,引领和打造中部地区国家增长极

以武汉圈为龙头,作为湖北实施区域开放的先发空间。向西、西北是武汉面向腹地,辐射中西部,带动全省的战略方向;向东、向南则是武汉对接沿海、联动长沙、南昌,引领中部地区国家增长极的战略方向。

向东:率先推动武汉城市圈东翼建设,发展沿江现代产业密集带和城市连绵带,积极对接昌九城镇群。

向南:依托水网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战略性空间要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综合保税区和规划中的武汉第二机场、高速公路、高铁、城际铁路等),培育区域高端职能,构筑对接长株潭、引领区域高端发展的战略性区域走廊。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历年中国城镇化政策一览

历年中国城镇化政策一览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极大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小岗村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 1979年9月28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这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 1980年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又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 在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之后,农村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政府用政策引导农村的城镇化显得尤为重要。 1994年9月,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农业部、民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引导城镇化的开端。 1995年4月,根据国务院原则同意的《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国家土地局、国家统计局等联合发布《中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依靠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选择一批小城镇,进行综合改革试点。 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城镇建设,都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将小城镇建设提高到了“大战略”的高度。 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005年胡锦涛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会议还着重强调,未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产业布局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而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201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是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特别强调要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的意见 各市( 州) 、县( 市、区) 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互动发展,是科学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从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开创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新局面。但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总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性不够。从发展阶段看,我省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以下简称“两化”) ,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加快缩小我省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新型工业化

是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开放合作;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在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支撑、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就是要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结合。 当前,我省正处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是把握我省发展阶段性特征、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推“两化”互动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势头,不断提升我省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上课教师:陈昌伟时间:2012.4.16(周一)下午第一节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

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docx

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第十二条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指导思想是: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与优化,促进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聚,形成合理的、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城镇空间网络, 推进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进程。注重区域和城镇的合理、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资 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条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方针是: 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兼顾南北、强化重点。优化 乌鲁木齐的综合功能,强化乌鲁木齐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区域中心城市,有 重点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第十四条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目标是: 充分发挥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后发优势和资源优势,逐步建设成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经济强区和具有一定国际意义的商贸 活动中心区域。逐步建立一个职能类型协调,规模等级和空间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城镇体系。 第十五条自治区城镇化发展道路是: 走以大中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重点小城镇优先发展、注重城市功能的扩张和完善、集约化和内涵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使城镇成为各级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通过城镇 要素的聚集与扩散功能的充分发挥,带动城乡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北疆(指天山以北地区) 依靠城镇的集聚效应,走城乡协调发展的扩张型城镇化道路;南疆(指天山以南地区)强化 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走点轴开发的集中型城镇化道路。 第十六条自治区城镇化战略步骤是: 近期,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实质是以乌鲁木 齐市为核心,以吐 -乌-大高等级公路、乌 -奎高速公路和北疆铁路为发展轴的天山北坡城

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城镇化发体现状与思考 摘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城镇化发展 进程、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阐述了阜阳市城镇化的历史现状,并分 别从滞后于全国全省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三个方面实 行深刻的剖析。最后,从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城镇功能,立足市情实 际明晰发展目标,依靠发展拉动增强城市实力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进程;现状;阜阳市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新的经济 增长极。近几年,阜阳把推动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抓手和推动 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不但为阜阳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已经成为富民强 市的战略支撑点。 一、阜阳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众多,城镇 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前3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一直徘徊在4.5%以下,发展滞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 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观,先后经历了平稳恢复阶段(1978~1995年)、加快发展阶段(1996~2005年)和快速推动阶段(2006年后)的发展过程。1978~1995年全市城镇化率由4.5%逐步攀升到10.6%,年均提升0.36个百分点,属逐步恢复提升阶段;1996年 阜阳撤地设市后,城镇化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提升到2005年的26.5%,十年年均提升1.59个百分点;2006年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动,城镇化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发展质量

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37.5%,2006年以来年均提升1.22 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空间扩 展加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GDP总量攀升到1146.1亿元,1978~2014年GDP年 均增长9.7%,其中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11.8%,“十二五”前四年均 速达10.5%,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之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人口城镇化进程快速推动,2014年城镇化水平提升到37.5%, “十二五”前四年平均提升1.4个百分点,是全市城镇化持续快速发 展时期。城镇常住人口发展到293.4万人,是2010年的1.2倍,分别 是2005年和1978年的1.3倍和10.7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全市城市外延和新区持续扩大,城市面积迅速拓展。2014年末,全市 城市面积788.6平方公里,比2005年扩大2.1倍,平均每年增加6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240平方公里,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 增加135.9%和37.9%。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人口规模也在持续 扩大。全市城市人口179.7万人,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50.5%和8.1%。2.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显著增强近年来,阜阳市优化投资环境,持续增大对城市建设、道路和公用设施的投入,城市功 能日趋完善。2014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2010年的2.0倍,年均增长18.5%;房地产开发投资是2010年的4.3倍,年均增长 44.1%。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753公里,比2010年增长40.7%;城市公 交运营路网长度和客运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44.9%和81.2%;城市排 水管道和供水管道长度分别增长79.0%和36.3%。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 增强,城市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质量和人 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和园林绿地面积明显增加,绿 化覆盖率持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效果正在显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3.产业层次优化升级,就业结构积极调整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 务业的发展,促动二、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和就业结构。同时,二、三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也有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 业岗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2014年,阜阳全市二、三产业增加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指数研究院共同发布《2013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政策评估报告》,报告主题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走势专题分析》。报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进行回顾,总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三大特点。 回顾历史,国内外形势决定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人口规模由1949年的不足60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近7亿人,城镇化率由10.6%上升至52.6%,城镇化道路经历了起步——调整——快速——加速的曲折过程。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旧模式下的城镇化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1)城市建成区规模快速增长,而城镇人口的增速相对较低,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还要更低。2)旧城镇化实行城市偏向政策,甚至不惜牺牲农村、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导致发达的城市与凋敝的乡村并存,城乡差距日益明显,城乡间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失衡。3)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但从30余年的发展结果来看,由沿海地区发展来带动中西部地区梯次发展的所谓“雁行发展模式”或“梯度发展模式”未能如愿出现,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拉大。 三大特点,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运而生 自2003年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十八大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思路逐渐明晰。 特点一:以人为本,重质量轻速度。为解决城镇化中人口迁移所面临的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此战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扩大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如何从粗放型的扩张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解决城市发展模式的调整。在此其中,以人为本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特点二:一体化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不均衡”是旧城镇化的诟病,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差距,以及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异。新型城镇化注重区域间协调发展,并“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城镇化名词解释

城镇化名词解释(二) 发布时间2014-04-21 稿件来源:发改委发展规 划处[ 大中小 ] 7、城市群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是相对独立的城市群落集合体,是这些城市城际关系的总和。城市群的规模有一定的大小,都有其核心城市,一般为一个核心城市,有的为两个,极少数的为三四个,核心城市一般为特大城市,有的为超大城市或大城市。要使城市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其城区人口规模应在200万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税费,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否则服务不足或腐败;这也正是人们都涌向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根源),最好是300万以上(才能支撑较发达的公共交通业,比如地铁和航空等)。但城区人口超过1600万人口时,会有较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群的人口超过5000万时(200公里范围内),也会有较严重的城市群病,尤其是环境问题(城市废弃物难以就近消纳)和交通问题等。中国有13亿人口,至少将会有10亿城镇人口,只有均衡布局更多的大都市区(中心城市200-1600万人口,200公里范围内1000-5000万人口),建设更多(50个左右)的大都市区(可增设新省或直辖市),才能使中国的人口相对均衡分布,使城镇废弃物就近消纳(200公里内),并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与城市病的矛盾。“城”辐射带动“镇”的合理半径以不大于200公里为宜(方便乡镇(或城区)人员到城区(或乡镇)办事能当天来回);所以,现有特大城市(特别是省会)200公里之外,如果有较大的区域(3万平方公里以上)和较多人口(1000万以上/容易培育20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均应培育新的中心城市(比如增设为新省的省会、建设交通干线枢纽(尤其是是高铁)、建设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等),以实现全国城镇的均衡合理分布,从根本上防止全国的人口只集聚在现有的省会或直辖市(使城市病和城市群越来越严重)。其中,以徐州、宜昌、赣州、桂林和宜宾等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均是培育新的大都市区的理想区域。

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绿色城镇化是指把传统城镇化建设理念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精神协调统一起来,融入社会、文化、历史、经济、自然、人文等因素,逐步形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的,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协同的城镇规划。我国城镇发展应以绿色城镇为目标价值取向,并应从切实发展城镇的循环经济、注重城镇的生态规划、治理城镇的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城镇工业结构、土地集约利用、保护城镇绿地生物多样性等六个方面来实现绿色城镇目标。 一、引言 绿色城镇化,作为一种现代新型城镇化道路。不仅是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流,而且也伴随我国十二五规划绿色发展概念的明确提出正在成为当今中国城镇化的标杆。绿色城镇化既是城镇的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结合,也是城镇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达到人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013年全国“两会”中,新型城镇化成为热点议题。而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内涵之一的绿色城镇化,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四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其中之一就是新型城镇化对于绿色城镇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明确要求: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在“两会”上,更是将新型城镇化及绿色城镇化的讨论再次引向深入。 对于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曾经这样评价:速度快、质量低、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市民化的程度比较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乡发展不协调。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剧烈的生态环境改变过程,对我国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目前我国正以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2%的天然气储量来推动全球21%人口的城镇化。据专家测算,城镇化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增加能源消耗4940万吨标煤,增加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约11.6亿立方米,增加钢材消耗645万吨,水泥2190万吨,增加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1亿吨,生活COD排放量3万吨,生活氨氮排放量1万吨,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19.5万吨,生活CO2排放量2525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527万吨。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必须转型。新型城镇化绝不能再沿袭过去“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模式,必须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绿色城镇化道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影响来获取最大的城镇化收益,这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绿色城镇化理论综述 所谓绿色城镇化,是指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城镇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城镇化集中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其中资源节约与低碳减排是具体推进方式,环境友好与经济高效是奋斗目标。 具体内涵可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用全域发展的理念来推进城镇化。推进绿色城镇化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以城市的功能规划全域,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就是要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功能互补。二是用节约集约发展的理念来提升城镇化。推进绿色城镇化就是要克服传统城市化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弊端,推进口集中、土地集约、人气集聚,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三是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绿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2013-11-4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2013/11/4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由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共同组织的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日前正式结题。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担任负责人,2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参加。经过一年多的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该项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建议。这份报告也成为项目组就城镇化问题向中央提建议的重要依据之一。该报告包括1个综合报告和8个课题。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过程,也是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结果。随着当前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如果顺势而为、妥善引导,城镇化将会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走得不好,现有的“城市病”将蔓延,影响现代化进程,无法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 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发展,截至2012年底,城镇化率已达52.57%,城镇人口约7.2亿。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转变为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基本持平的城市型国家。13亿人口大国的城镇化持续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但是,囿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多年所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一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率统计指标高于实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比重1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中1/3的流动人口群体无法享受城镇待遇;农民工整体上技术能力缺乏,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无务农意向,“不融入”或“半融入”的城市现象突出,成为提高消费、拉动内需的制约瓶颈和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农村精英流失、农业现代化发展受限、农村空心化的现象日益显现。二是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性复合型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示意图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四川实际,编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本规划是引领四川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略)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推进,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以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城镇化工作部署为

切入点,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符合四川实际的“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动“两个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功能定位,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三)四化同步,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四)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五)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目标 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到2020年,我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 (一)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改造约470万人居住的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 (二)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优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基本形成结构更加完善、定位更加清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更加协调。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多规合一规划,全域空间实现有序利用。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新村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中国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

中国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城镇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进入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既是对国家做贡献,也是对世界做贡献。正由于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连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坚定不移地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综观我国已经走过的传统城镇化过程,是一种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高碳排放、高污染的不可持续城镇化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新型城镇化过程是一种高效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创新、智慧平安的可持续健康城镇化发展过程。要实现中国城镇化由传统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需要实现以下五大战略转型,即: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由激进式城镇化转向渐进式城镇化,由被动城镇化转为主动城镇化,由以地为本的城镇化转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转向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最终实现由提速转为提质、由亚健康转向健康的城镇化。 由“坐小汽车”转为“骑自行车”,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 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全面提升与统一,是城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而且城镇化质量比速度更为重要。如果把过去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城镇化过程比作“坐小汽车”过程的话,那么新型城镇化过程就是“骑自行车”的过程。 1。数量型城镇化是一味追求速度的“坐小汽车”过程。 “坐小汽车”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可在原料充足的前提下无限加速,但这种加速过程受到了燃料加速枯竭的限制,比如遇到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保障瓶颈和高发高危的城市病。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数字游戏”表明这种“坐小汽车”的数量型城镇化过程不可能再沿袭下去,现行城镇化水平的数值存在很大水分,真实的城镇化水平只有不到40%。 2。质量型城镇化是追求质量和效益的“骑自行车”过程。 “骑自行车”的城镇化过程是一种积极稳妥的城镇化过程,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过快了自行车会崩溃,过慢了自行车会摔倒,只有正确把握好自行车的速度和节奏,才能匀速稳定前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需要“骑自行车”的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要求正确处理好城镇化提速和提质的关系,把提升城镇化质量作为重中之重,逐步淡化城镇化的数量指标,强化城镇化的质量考核指标,推进国家城镇化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的空间质量、经济质量和社会质量,把城市病问题缓解到最低程度。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摘要】城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矛盾。本文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 阐述,并提出要通过改革户籍、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立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化;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道路等方法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所谓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社会 改造发展的建设过程。它是我国物质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 化进程日益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比较滞后,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新

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棘手且刻不容缓的难题。下面笔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1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健全的城镇体系是促进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 前提。然而,纵观当前的城镇发展可发现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仍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地方盲目推进城镇化不能统筹兼顾城乡的协调发展,不能合理扩大规模突出优势,导致一些地方小城镇居多,缺乏大城市的经济支撑,而大城市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城市与小城镇的相互发展。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优化产业布局,不能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二、三产业发展不足。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完善。比如在教育设施、园林绿化、用水普及、就业服务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1.2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先富带后富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呈现了飞速的发展,聚集了中国大量的财富,随着其经济及环境的逐步改善,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而在我

中国城镇化的意义

近年来,城镇化几乎成为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他不但是学者们在论文中经常讨论的主题,而且成为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究生的一项重要选题。通过传媒,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尤其重要的事,自从1998年中国政府关于解决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决策和在国家“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和对我国几 十年不变的城市发展方针作了一定调整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推进和加速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 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城镇化”从学者们的论坛走上了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很多地方的领导开始注意本地的城镇化率,与国内、国外多方比较,找差距,订目标,提出提升城镇化率的计划,表示了若干年后要达到或超过某某水平的豪迈决心。前不久,某特区城市(在特定条件下)提前“消灭”了农村人口,达到100%城镇化,曾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就是这方面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市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过程的反映,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中国也不例外。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过程无不和他们各自的国情(包括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和不同的特点。城镇化是受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带动,但是它的推进,也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待城镇化,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根据世界各国和我国自己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这是比当前纷纷“提指标”,“搞攀比”更有意义的事情。 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二战以后,全球城镇化率到20世纪末达到48%,而20世纪初只有13%,100年间提高35个百分点。全球城镇人口达到28.6亿。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量发展中国家开始城镇化,其中一部分国家出于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缺少生计,大量涌入缺乏就业岗位的大城市而造成所谓“过度城镇化”现象,一部分发达国家则基本达到了城镇化相对停滞的阶段。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率不再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城市停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全球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他们在国家和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城镇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城市的不断增长。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50年71座,2000年增加到388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是20世界后半期出现的。1950年只有1座,2001年已有17座,其中13座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上海、北京)。这种巨型城市无一例外地都是“区域性的城市”,城市的“范围”就是一个“区域”,其影响范围就更大了。从区域范围看,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成组成群中小城镇的都市连绵区。这种特大城市组群形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所促成。可见,全球城镇化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