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方法与设计方案

小麦种植方法与设计方案
小麦种植方法与设计方案

一种小麦种植方法,包括以下详细步骤:(1)、整地,深耕土壤2530cm,将土壤整平,每亩地施用小麦复合肥80100kg,肥料施用在地表下1020cm;(2)、种子预处理;(3)、种子催芽处理;(4)、播种,按行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810cm,播种行间距为1822cm,每亩播种57kg;(5)、日常管理,定时进行除草、浇水、打药。小麦种子出芽率高,肥料利用率高,小麦产量高,提高了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保证小麦的高品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小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1)、整地,深耕土壤25-30cm,将土壤整平,每亩地施用小麦复合肥80-100kg,肥料施用在地表下10-20cm;

(2)、种子预处理:在播种前8~10天将种子晒1~2天后,挑选籽粒饱满的种子,将挑

选好的种子放到容器中,在清冷水中浸泡5~6小时;然后投入浸种剂中浸泡30分钟,取出洗净,再放入盛有营养液的容器中,将容器放入600w微波设备中,以60%的火力微波处理10秒~20秒,然后停止微波处理,取出常温下浸泡5~6小时;

(3)、种子催芽处理:将步骤(2)所得的种子放入冰箱中在0℃冷藏10~12小时,取出放入25~32℃温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再次放入冰箱中冷藏8~10小时,取出重新放入25~32℃的温水中浸泡8~10小时,然后捞出用纱布包着放入种子催芽箱中,恒温催芽60~65小时,取出,备用;

(4)、播种,按行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8-10cm,播种行间距为18-22cm,每亩播种5-7kg;

(5)、日常管理,定时进行除草、浇水、打药。

技术说明书

一种小麦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麦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现有技术中,小麦种植时,小麦的出芽率及小麦产量不高,肥料利用率也较低。

技术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种植方法,小麦种子出芽率高,肥料利用率高,小麦产量高,提高了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保证小麦的高品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麦种植方法,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1)、整地,深耕土壤25-30cm,将土壤整平,每亩地施用小麦复合肥80-100kg,肥料施用在地表下10-20cm;

(2)、种子预处理:在播种前8~10天将种子晒1~2天后,挑选籽粒饱满的种子,将挑选好的种子放到容器中,在清冷水中浸泡5~6小时;然后投入浸种剂中浸泡30分钟,取出洗净,再放入盛有营养液的容器中,将容器放入600w微波设备中,以60%的火力微波处理10秒~20秒,然后停止微波处理,取出常温下浸泡5~6小时;

(3)、种子催芽处理:将步骤(2)所得的种子放入冰箱中在0℃冷藏10~12小时,取出放入25~32℃温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再次放入冰箱中冷藏8~10小时,取出重新放入25~32℃的温水中浸泡8~10小时,然后捞出用纱布包着放入种子催芽箱中,恒温催芽60~65小时,取出,备用;

(4)、播种,按行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8-10cm,播种行间距为18-22cm,每亩播种5-7kg;

(5)、日常管理,定时进行除草、浇水、打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技术所述的小麦种植方法,通过对小麦种子进行预处理和催芽处理,小麦种子的发芽速度快,芽苗生长整齐,田间病虫害少,且小麦的田间抗温差变化能力强,成苗率高。

(2)本技术所述的小麦种植方法,通过有机肥调控土壤的生化环境,可有效改善小麦根部深层土壤结构,保证了小麦的营养需求和生长,促进小麦根颈向下发展,成品率高,从而提高了小麦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小麦种植方法,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1)、整地,深耕土壤25-30cm,将土壤整平,每亩地施用小麦复合肥80-100kg,肥料施用在地表下10-20cm;

(2)、种子预处理:在播种前8~10天将种子晒1~2天后,挑选籽粒饱满的种子,将挑选好的种子放到容器中,在清冷水中浸泡5~6小时;然后投入浸种剂中浸泡30分钟,取出洗净,再放入盛有营养液的容器中,将容器放入600w微波设备中,以60%的火力微波处理10秒~20秒,然后停止微波处理,取出常温下浸泡5~6小时;

(3)、种子催芽处理:将步骤(2)所得的种子放入冰箱中在0℃冷藏10~12小时,取出放入25~32℃温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再次放入冰箱中冷藏8~10小时,取出重新放入25~32℃的温水中浸泡8~10小时,然后捞出用纱布包着放入种子催芽箱中,恒温催芽60~65小时,取出,备用;

(4)、播种,按行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8-10cm,播种行间距为18-22cm,每亩播种5-7kg;

(5)、日常管理,定时进行除草、浇水、打药。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专利,凡在本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小麦种植全程解决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小麦种植全程解决方案 一、小麦栽培技术 1.小麦良种选择与处理 (1)选择优良小麦品种:选择适宜河间地区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 (2)拌种、适时播种:用3% 咯菌腈或3% 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可有效防止烂根死苗;加入吡虫啉或噻虫嗪按种子量的0.2%拌种,可防治苗期地下害虫。 2. 播种技术 (1)足墒播种:土壤墒情缺乏时及时浇灌底墒水,也可在小麦播种后立即浇“蒙头”水,墒情适宜时搂划破土,辅助出苗。播深3-4cm,并做到深浅一致,播种均匀。 (2)宽幅精量播种: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8厘米)种子分散式粒播,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减少缺苗断垄、疙瘩苗现象。 (3)亩播量: 10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8-12公斤,定植16-25万株 3.整地施肥 (1)按照“秸秆深耕还田,旋耕耙实趟平”的原则,玉米收获及早灭茬还田。 (2)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和作物需肥情况,定制小麦专用底肥。 (3)耕深25cm以上,翻地后耙两遍,除净根茬,粉碎坷拉,畦内干净整洁、平坦,做到上虚下实; (4)免耕麦田要旋耕2遍,旋耕深度15 cm左右,旋耕后要耙实。 (5)连续免耕2-3年的麦田须深翻30cm一次,打破犁底层。 二、小麦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1)查苗补种:确保苗全、苗匀。 (2)及时冬灌:小麦越冬前要浇好封冻水,防旱、抗旱。冬灌是早春防旱、防倒春寒的重要措施。 2.返青期管理 返青期是从返青开始到起身,历时一个月,是苗期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中心任务是促麦苗早发稳长,巩固冬前分蘖,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发育,为提高成穗率,增加穗数和争取大穗打下基础。 (1)锄划松土:疏松表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提早返青。 (2)追肥:因苗追施。对于长势较弱的苗或地力差、早播徒长脱肥的 苗,应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表开始化冻时抢墒施肥。但对于生长 较旺的麦苗则不施返青肥,推迟到起身时追肥。 (3)浇返青水:因苗、因地制宜。冬前未浇冬水或冬灌较早,返青时

小麦种植的技术

小麦种植的技术 (一)建设高产、稳产麦田 1.小麦高产对土壤的要求,小麦适应性强,各种类型土壤均可种植,但要高产稳产,必须有综合性能较好的土壤,主要表现是: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 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 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有机质能直接为作物及微生物提供养分,并在转化过程中形成腐殖质,既改变沙土的松散状态和粘土的坚韧 状态,又能提高蓄水及通气性能,并有利于耕作,所以是量度土壤 肥力的重要内容。西南区高产麦田有机质应在2~3%以上,全氮 0.2%,全磷0.12~0.25%、速效钾40~100pppm,养分平衡。 土地平整,能灌能排这是防止水、土、肥流失,保证田间作业质量,使小麦生长均匀一致,实现旱涝保收的重要条件之一,特别是 丘陵山区更应重视土地平整工作。 最后,土壤酸碱度(pH)对小麦生长也有影响。pH6~8均可种植,但以6.8~7的中性土壤较宜。 2.低产田、土的改良,不同地区所谓低产田土是与高产相对而言,并无统一指标。据统计,西南三省中低产田土约为1 3.8~40.0%, 根据其理化特性对于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归纳为以下主要问题, 并提出简要改良措施。 (1)山区、丘陵旱地,土层浅薄,又无结构,水土流失,跑水跑肥,形成旱、薄、瘦、蚀等特点。应以聚土种植为中心,逐年加深 耕层,增施有机肥,强化培肥;横坡种植,烂蓄水土,平整土地,坡 改梯田等,提高土壤生产潜力。

(2)黄、红壤以及由它们发育成的水稻土,质地粘重,通气不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耕性很差;pH多为5~6,酸性较强,有效磷奇缺,形成粘、酸、冷、烂等特点。应在深耕晒垡、稿秆还 田或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客土掺砂,施用石灰,改良土壤结构, 提高土温。 (3)麦田湿害是小麦生产的又一障碍因素,尤其土质粘重,地势 低洼之地,在秋雨较多年份影响更大。应彻底搞好排水系统,降低 地下水位,结合深沟高厢,实行炕土硒垡,或采用少耕免耕,以达 到合理利用并战胜湿害。 (二)耕作与整地 耕作整地可使耕层松软,土碎地平,于湿适宜,促进小麦苗全苗壮,保证地下部与地上部协调生长,所以是创造高产土壤条件的重 要环节。具体方法,因水田、旱地以及不同前作而不同。 1.稻麦复种的麦田整地由于稻田长期浸水,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所以要通过水旱轮作,干湿交暂,促进土壤熟化。整地特点是,前作收获较早时,应抓住宜耕期尽早翻耕,以利用初秋的高温晴朗 天气,充分炕土晒垡播种前再行浅耕细耙,达到深软细乎,上虚下实;前作为晚稻或杂交稻制种田,由于收播间距很短,应在水稻散籽 时即开沟排水,力争薄片晒垡,短期炕田;在不贻误小麦适时播种的 前提下,也可浅旋整地,为小麦创造良好的苗床和生长基地。 2.旱地小麦的整地要立足于逐年加深耕层,结合增施有机肥,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复种形式进行整地。即前作收获较 早者,如春玉米、高粱、烟草等,收获应首先浅耕灭茬,然后深翻 炕土,使残茬腐烂并接纳秋雨,雨后浅耙,减少蒸发,另一类如甘薯,棉花等,收获时间紧迫,如果用常规之法,势必贻误播期,这 是西南区小麦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推行在前作后期 行间松土保墒,种麦时再耕细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种等连续作业,保证小麦适时播种。 (三)少耕、免耕与半旱式栽培

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域分布及需水情况

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域分布及需水情况 1、种植区域分布 冬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国主要有三大种植区域。 北方种植区域次区域东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和陕西诸省。 南方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与江苏、四川、安徽和湖北各省一级水稻配套种植区域。水稻 配套种植可以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增较量时产量。 春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的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省。这些区域 气温普遍较低,小麦一年一熟。 2、需水状况 近年来的干旱缺水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冬小麦的种植,为此了解冬小麦的节水抗旱技术 颇为重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农民朋友在与干旱缺水斗争的过程中已总结出一套成熟 的节水抗旱技术。 冬小麦节水抗旱措施 土地整理深耕麦田泥土沉淀、保墒性能好,与耕作粗放的田块相比,0~20厘米和 20~40厘米土层泥土的含水量分别在13%和20%以上,小麦幼苗出苗齐全、均匀、个体发育好,无根部架空现象,后期分蘖情况良好。 保证底墒在墒情不足的情况下提前耕作,往往会造成田块内土块较多、降低播种质量、不利于土壤水分含蓄;同时,种子的出苗差,幼苗生长收到按压,在越冬钱难以 育成壮苗。 施足底肥基肥充足且科学,能有效减轻麦田旱灾,有条件的地区应试试麦田测土施肥,是农田的肥料搭配合理、高效。 播种深浅要适宜麦子适宜的播种深度为5~10厘米。播种过浅会大大削弱小麦抗 旱水平;过深会造成小麦出苗延迟,苗情羸弱,不利于后期生长发育。 镇压提墒对于没有睡觉条件的旱地麦田,要将镇压提墒作为春季麦田管理的重点措施。麦田受到镇压后,阻断了土壤中水分损失的通道,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 浇好“保苗水”当旱情已经影响到小麦的正常生长时,应在日均气温3摄氏度时 抓紧时间浇水保苗,且时间越旱越好。浇水时应注意:潇水灌溉,当日下渗,地表无 存水;避免大水漫灌致地表积水,出现夜间地面结冰现象。 灌后中耕保墒效率更高浇水后当地表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耡中耕,破除板结, 疏松土壤,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 冬小麦的灌溉技术和灌溉制度

小麦种植面积核实方案

小麦种植面积核实方案 根据县农业局、财政局《关于核定XX年度小麦种植面积的通知》具体要求,为确保XX年度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的顺利实施,结合镇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做好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是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准确地兑现到农民手中的基础,是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全面落实的关键。从近几年我镇小麦直补工作来看,个别村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在农民自报告、村委会核实汇总上报等各环节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把关不严以及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各工作区、各村务必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紧紧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堵塞漏洞,坚决杜绝虚假上报情况的发生,保证核定数据真实有效,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二、组织与实施 镇政府成立由王乃梅镇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实行分级负责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周密部署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如期完成小麦种植面积的核定工作。 三、小麦种植面积的核定原则和范围 (一)核定原则。XX年度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要遵循准确、及时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二)核定范围。XX年度小麦种植面积核定,涉及种粮农民XX 年11月20日前出苗的折实小麦面积。 1.林间种植小麦的,原则上不纳入核定范围。 2.占用军用土地(军马场土地)和建设用地等种植小麦的,不纳入核定范围。

3.违规在(蓄)行洪区、河道等地方种植小麦的,不纳入核定范围。 4.违规占用村集体公益用地种植小麦,因纳入核定范围显失公平的,不纳入核定范围。 四、小麦种植面积的核定办法与统计上报程序 小麦种植面积的核定工作程序包括:种粮农民自报告折实面积,村委会核实、汇总上报、公示、确定,镇政府汇总、公示、确定、上报。 (一)农民自报告折实面积。农民自报告折实面积截止日期为XX 年11月20日,截止日前由种粮农民(小麦种植所有权人)自报折实小麦面积。11月20日以后出苗的小麦不纳入补贴核定范围。 (二)村委会严格核实分户农民小麦种植面积。今年村委会核实种粮农民自报折实小麦面积,必须采取逐块地直接丈量核实的办法。直接丈量核实是指通过村级组织对每户实际种植小麦的面积逐一丈量予以核实。严禁村干部闭门造车,仅凭以往的印象上报小麦面积。跨村承包土地种植小麦的农户,上报的小麦种植面积由发包村村委核实、签署意见加盖村委会公章后负责上报。各村要绘制小麦种植面积核实示意图,标明小麦种植地块的坐落四至、地块形状、丈量尺寸(长、宽)、核实面积、种粮户姓名等。小麦种植在飞地范围内的如实上报并填写飞地内种植小麦面积统计表。小麦直补到户清册表、汇总表和飞地种植小麦统计表三种表格一式两份上交农业办,一份用于录入数据并留存档案,一份用于张榜公示。 (三)严格执行两级公示。镇农业办负责公示各村小麦种植面积,各工作区负责公示分户农民小麦种植面积。公示时间为:XX年12月5日-11日,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内有异议的,由村委会复核;经公示无异议后,由镇农业办确定上报本村的分户农民小麦种植面积。村委会核实和上报工作于XX年11月30日前完成。各工作区负责收集村级分户农民植麦面积公示影像资料,留存影像资料时要拍摄近景

中国小麦种植面积

中国小麦种植面积 成交量下降。3个月计划交易量8301270吨,实际成交量4396699吨,仅占计划成交量的47%。 成交率下降。从1月6日的89.29%,下降到3月份的36%以下,平均成交率48.22%。成交价格下降。白小麦成交价格从1月6日的每吨2600元,下降到2400多元,3月24日为2455元,平均成交价2482.7元;混合小麦从1月6日的每吨2598元,下降到2450多元,3月24日为2456元,平均成交价2486.4元。 从美国进口小麦价格呈现大"V"字形。1月3日到中国完税后价格,每吨折合人民币2091元,达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下降到1900多元以下,3月初更是下降到1800多元以下。从3月中旬开始又开始上涨,3月23日达到1992元。 与国产小麦相比,美国进口小麦有着多种优势。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小麦基本上是优质强筋小麦,总体上优于国产小麦;美国小麦到中国完税后价格低廉。1至3月份,进口美国小麦到我国完税后平均价格每吨1939元,比国产白小麦每吨2482.7元、混合小麦每吨2486.4元,分别低28.04%、28.24%。有关方面预计,今年我国进口小麦将在250-300万吨。 一、选用优良品种 近几年,由于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因此,今年秋种,农民朋友一定要选好优良品种,如:关麦9023、鄂麦18、鄂麦23、宛麦369、鄂麦14和鄂恩5号等。 二、增加肥料投入,配方施用化肥 三、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 1、扩大深耕面积,精细整地。近年来,由于大部分麦田耕层偏浅,一般不足15厘米,土壤板结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小麦产量。特别是今年降雨量大、土壤墒情好,给深耕松土创造了有

小麦种植协议(完整版)

合同编号:YT-FS-2508-46 小麦种植协议(完整版) Clarify Each Clau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And Formulate It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ensus, Which Is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小麦种植协议(完整版) 备注:该合同书文本主要阐明合作框架下每个条款,并根据当事人一致协商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定。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小麦种植协议 甲方:_____ 乙方:_____ 甲方_____委托乙方_____生产优质小麦,为了保证合作的成功,特制定以下协议,协议双方共同遵守。 一、委托种植品种:_____。 二、收购数量:种植基地面积_____亩,预计产量_____吨。 三、合作方式 1.基地管理:甲方负责推荐优质小麦品种,提供良种,制定标准化管理技术规程,发放明白纸,并对基地种植户进行培训,小麦生育期对基地进行检查;为了保证商品小麦质量,乙方应使用甲方提供的优质良种。如果自留种应在播种前向甲方提供种子样品,

并由甲方检验认定种子合格后方可使用。栽培管理应按照甲方要求进行,并接受甲方检查指导,保证小麦质量。 2.质量检测:小麦收获后乙方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送至甲方,由甲方对商品小麦品质进行化验和分等定级。甲方需在乙方送达样品后20天内向乙方通报每种样品小麦的化验结果。 3.收购程序:乙方接到甲方的品质检测结果后,双方商定达到收购标准的小麦收购时间,甲方保证按时收购。如有变化,双方协商解决。 四、质量等级标准 基地商品小麦的杂质含量、水分、不完善粒和色泽、气味等指标需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gb1351-1999国家二级小麦质量标准。其它品质指标见表1:小麦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 一、玉米的分布 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 亿亩左右。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是主省、区。1983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12962.7 万公顷,总产为44925.5 万吨,平均单产为3466kg/ha. 。中国种植玉米18824 万公顷,68190万吨,是一年四季都有玉米生长的国家。北起黑龙江省的讷河,南到海南省,都有玉米种植。 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 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 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 *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约600 多万公顷,约占全国32%,总产约2200 万吨,占全国34%左右。 *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22%,总产占18%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种植面积为全国的6%,总产不足5%。 *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5%,总产约占3%。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号玉米生产大国,年产量亿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同时,我国也是玉米的头号消费大国,消费量的90%以上靠国内生产。在过去五年,我国有两年进口玉米,有三年出口玉米。尽管进出口量每年在数百万吨到一千余万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第二的位臵(头号出口国是

美国,头号进口国是日本),但占国内的消费量,一般在5%一10%。 我国传统的玉米出口市场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传统的玉米进口来源国是美国、阿根廷等。 东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玉米主产省。1996 年吉林省产玉米17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其次是山东省和黑龙江省,产量分别为1600万吨和1450 万吨。河北、河南两省也有千万吨的年产量。 国际上,美国既是我国玉米出口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我国玉米进口最主要的来源国。美国玉米年产量大致在2.4 亿吨,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当我国的玉米供不应求时,我们进口美国玉米。例如,1995 年我国进口美国玉米500万吨;当我国玉米供过于求时,我国玉米与美国争夺亚太市场. 二、小麦的分布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历年种植面积为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30%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0-27%,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区)。根据各地域的气候特征、地势地形、土壤类型、品种生态类型、种植制度以及栽培特点和播种、成熟期早晚等,将全国小麦种植区划分为10个主要区和30 个副区。 1.东北春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全区麦田面积及总产分别占全国的8%和6.5%(各区小麦生产现状的描述,均取1980-1983 年统计数字的平均值),为春麦主要产区,其中黑龙江省为该区主产区。 2.北部春麦区全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的伊盟及巴盟,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北部。小麦面积及总产分别占全国的2.7%和1.2%,为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0%左右。小麦亩产在全国各麦区最低,但不平衡。内蒙古巴、伊盟亩产150 公斤左右,

小麦种植面积核实方案【最新版】

精选小麦种植面积核实方案 根据县农业局、财政局《关于核定XX年度小麦种植面积的通知》具体要求,为确保XX年度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的顺利实施,结合镇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做好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是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准确地兑现到农民手中的基础,是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全面落实的关键。从近几年我镇小麦直补工作来看,个别村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在农民自报告、村委会核实汇总上报等各环节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把关不严以及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各工作区、各村务必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紧紧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堵塞漏洞,坚决杜绝虚假上报情况的发生,保证核定数据真实有效,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二、组织与实施 镇政府成立由王乃梅镇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实行分级负责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周密部署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如期完成小麦种植面积的核定工作。 三、小麦种植面积的核定原则和范围 (一)核定原则。XX年度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要遵循准确、及时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二)核定范围。XX年度小麦种植面积核定,涉及种粮农民XX 年11月20日前出苗的折实小麦面积。 1.林间种植小麦的,原则上不纳入核定范围。 2.占用军用土地(军马场土地)和建设用地等种植小麦的,不纳入核定范围。 3.违规在(蓄)行洪区、河道等地方种植小麦的,不纳入核定范围。 4.违规占用村集体公益用地种植小麦,因纳入核定范围显失公平的,不纳入核定范围。 四、小麦种植面积的核定办法与统计上报程序 小麦种植面积的核定工作程序包括:种粮农民自报告折实面积,村委会核实、汇总上报、公示、确定,镇政府汇总、公示、确定、上报。 (一)农民自报告折实面积。农民自报告折实面积截止日期为XX 年11月20日,截止日前由种粮农民(小麦种植所有权人)自报折实小麦面积。11月20日以后出苗的小麦不纳入补贴核定范围。 (二)村委会严格核实分户农民小麦种植面积。今年村委会核实种粮农民自报折实小麦面积,必须采取逐块地直接丈量核实的办法。直接丈量核实是指通过村级组织对每户实际种植小麦的面积逐一丈量予以核实。严禁村干部闭门造车,仅凭以往的印象上报小麦面积。跨村承包土地种植小麦的农户,上报的小麦种植面积由发包村村委核实、签署意见加盖村委会公章后负责上报。各村要绘制小麦种植面积核实示意图,标明小麦种植地块的坐落四至、地块形状、丈量尺寸(长、宽)、核实面积、种粮户姓名等。小麦种植在飞地范围内的如

中国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第一章小麦介绍与种植现状 第一节小麦简述 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主要产于河南、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安徽等省。小麦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麦粒粒质可分为硬小麦和软小麦;按麦粒颜色可分为白小麦、红小麦和花小麦。冬小麦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春小麦春季播种,当年夏、秋收获。我国小麦以冬小麦为主。小麦在我国种植区域广泛,全国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所有农区无不栽培小麦。目前,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我国粮食作物第二位。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第二节小麦种植现状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小麦品质十分重视。针对"农产品难卖"问题,国家一直在审视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政策正在转变职能,搞好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牵头主办的产销协调和供需见面会就已召开两届,去年在河南,今年在山东。我国优质小麦播种面积逐年扩大,2001年中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已经占小麦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进口量正逐年减少,以产顶进。国家还准备将优质小麦方面的经验推广到大豆等每年进口量很大的农产品上。 我国小麦生产常年面积和总产量为粮食的25%和22%左右。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据统计,到2001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90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和弱筋小麦国标的小麦有3200万亩,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但是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质的问题。我国小麦质量的主要不足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较短,我国小麦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二是量的问题。我国近几年小麦需求总量在1.1亿吨以上,而全国小麦产量仅1亿吨左右,缺口1000万吨,特别

小麦拔节期,各类问题大汇总!(附解决方案)

小麦拔节期,各类问题大汇总!(附解决方案) 当前,冬小麦正处于起身拔节期,春小麦也陆续出苗。有些地方的农民反映,自家麦苗色相(叶色和株形)出现异常。中国农业大学专家提示,色相异常原因主要是植物营养失调、病虫害和逆境危害。农民朋友应学会“察颜观色”,从异常色相中辨别原因,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田间管理。营养失调型 氮过剩旺长苗色相症状:叶色浓绿,叶尖下垂,形似“驴耳朵”,通常是小麦群体过大的细长徒长苗。灌浆后“头重脚轻”,一遇到风天、雨天或灌水时,就可能发生点片或大面积倒伏,造成严重减产。主要成因:氮的过量吸收造成植株徒长,茎叶很细弱。管理措施:1.与磷钾肥配合施用,基肥宜选用低氮型三元复合肥;2.严格掌控追氮量、灌水量和施肥期、灌水期;3.注意适量、适期播种,防止小麦群体过大和麦苗过旺;4.中耕断根散墒,抑制麦苗旺长;5.必要时适当喷施多效唑等生长抑制剂。缺氮老叶黄瘦苗色相症状:麦苗老叶发黄,植株瘦弱,在田间属于“三类苗”。主要成因:土壤瘠薄,水肥不足。管理措施:1.增施有机肥培肥土壤;2.合理施用氮肥,选用高氮型复合肥作基肥; 3.前期喷施2~3次0.5%的尿素溶液,或在抽穗后喷施2~3次1%~2%的尿素溶液。缺磷老叶浓绿带紫苗色相症状:

缺磷麦苗的老叶叶尖发焦,有时绿中带紫,分蘖减少。主要成因:土壤缺磷或磷肥不足使叶片花青素累积,分蘖力下降。管理措施:1.施基肥时适当增施磷肥和有机肥;2.前期或抽穗后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缺钾老叶枯黄苗色相症状:缺钾小麦的植株矮小,老叶发黄,有褐斑;或叶尖焦枯,但其他叶片仍为绿色。主要成因:缺钾使小麦生理调节功能下降,容易倒伏和发生病虫害。管理措施:1.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实行秸秆还田;2.中后期喷施2~3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缺硫新叶发黄苗色相症状:缺硫小麦新叶黄化,失绿均匀,症状与缺氮相似,但不发生在老叶。主要成因:硫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和含硫蛋白质的生成。随着氮磷钾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有机肥和过磷酸钙等含硫化肥用量的减少,在远离城镇的多雨或砂土地区,小麦很可能出现缺硫。管理措施:1.增施有机肥,施用过磷酸钙等含硫化肥;2.对已经缺硫的麦田可每亩施1~2公斤硫磺粉或5~10公斤石膏粉; 3.喷施1%的硫酸铵或硫酸钾溶液及其他含硫叶面肥。缺锰叶片萎黄苗色相症状:缺锰小麦早期叶片出现灰白色浸润斑,或新叶脉间褪绿黄化,随后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长短不一褐斑,称为褐线萎黄症。主要成因:长期不施有机肥的田快、多雨地区的砂土和石灰性土壤,很容易缺锰;一次性施用石灰量过大、水旱轮作田在水改旱后也容易缺锰。

小麦分布区域知识

全国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我国小麦历年种植面积为全国耕种地总面积的22%~30%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27%,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我国冬小麦面积约占小麦总面积的84%~90%,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主要省份有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四川、安徽、陕西、湖北、山西等省。其中河南、山东种植面积最大。春小麦播种面积约占16%,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主产省有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省。我国栽培的小麦绝大部分是冬小麦,它与水稻、玉米、甘薯、棉花、等秋季作物配合,可以调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量。 1、黄淮冬麦区。包括山东全省、河南除信阳地区以外全部,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山西西南以及甘肃天水地区。小麦面积及总产分别占全国的45%及51%以上,5月中旬至6月下旬成熟。 2、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长城以南的平原地区,山西中部及东南部,陕西北部,辽宁及宁夏南部,甘肃陇东和京、津两市,麦田面积占全国的8%,成熟期通常为6月中下旬。 3、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全区北抵淮河,西至鄂西、湘西丘陵地区,东至滨海,南至南岭,包括上海、浙江、江西3省全部,江苏、安徽、湖北、湖南4省部分,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麦田面积占全国的12%,成熟期在5月下旬。 4、西南冬小麦去。包括贵州全省、四川、云南大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以及湖北、湖南两省西部。麦田面积和总产均为全国的12%

左右,成熟期在5月上中旬。 5、华南冬小麦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5省(区)及云南南部。麦田面积只占全国的1.6%。 6、东北春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及内蒙古东北部。全区麦田面积占全国的8%,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小麦4月中旬播种,7月20日前后成熟。 7、北部春小麦区。全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伊盟及巴盟,北临蒙古共和国。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北部。小麦种植面占全国的2.7%7月上旬成熟,最晚可至8月底。 8、西北春麦区。全区以甘肃籍宁夏为主。并包括内蒙古西部及青海东部。小麦面积占其安国的4.1%。8月上旬左右成熟。 9、新疆冬小麦区。小麦种植面积为全国的4.5%。冬麦品种为强冬性,8月中旬播种,8月初成熟。 10、青藏春冬麦区。包括西藏和青海大部,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的0.5%。成熟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

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陕西农垦大荔农场 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2016年陕西农垦大荔农场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陕西农垦集团大荔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编报日期:2015年9月

一、发展现状 国营陕西大荔农场隶属于陕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农垦四大国有农场之一。农场位于全省粮棉大县渭南市大荔县境内,土地面积1.8万亩,拥有职工960人,其中农业员工390人,科技人员65人,拥有农业机械75台,农机总动力1650千瓦,机械化作业能力较强,农产品以小麦、水果为主。近几年,农场以企业增效,农工增收和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为目标,利用国营农场土地面积大、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生产销售“五统一”的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目前年种植小麦稳定在10000余亩以上,年产小麦3500吨左右,玉米4000吨左右,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自己的应有贡献。为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发挥国有农场科技力量较强,管理先进,集中统一式生产的优势,使小麦、玉米单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农场申报了此项目。 二、基础条件 1、自然条件 ①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大荔县许庄镇北,场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6',北纬34°52'。 ②地形地貌 大荔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南坡,渭河最大支流洛河自西向东横穿全县。大荔农场就处在渭河二、三级阶地的后缘,背靠铁镰山,海拔356—377米。该地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一直是

大荔县粮、棉、果主产区。

③水文地质 由于地质化学矿化度高,洛惠灌溉使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虽丰富,但矿化度高,浅水不宜灌溉。水矿化度全场平均4.93克/升,最高达10.01克/升,最低1.47克/升。农场地处洛惠区,灌溉用水可以满足农业需求。 ④气候 该地虽距海洋较远,但比大陆腹地要近,气候变化多受季风影响,又东有太行山、伏牛山,南有秦岭山脉的阻挡,东南季风不能直入境内,故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干旱少雨雪。 ⑤植被 该地本属落叶阔叶林碳酸盐褐土地带,由于历史上采伐开荒,自然植被被农业植被取代。自然植被只在少量盐荒地上出现,有芦苇、蒲草等沼泽植物和盐蓬等,以耐盐植物为主,林地面积较少,主要是栽培园林、落叶阔叶林,以苹果、杨树为主,杨树多为路边、渠旁栽植的防护林。 ⑥土壤 大荔农场土壤主要为土娄土。该土类土层深厚,潜水水位在1.5米左右,覆盖层30厘米以上,质地适中,保水保肥,耕层有机质含量大于0.8%。 2、自然资源

中国小麦主产区的分布

中国小麦主产区的分布 中国小麦栽培学》曾将全国小麦划分为北方冬麦区、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3个主区和东北春麦、北部春麦、西北春麦、新疆冬春麦、青藏春冬麦、北部冬麦、黄淮冬麦、长江中下游冬麦、西南冬麦、华南冬麦10个亚区。 三个主区: 1.春小麦区: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处在高寒或干冷地带,冬季严寒;无霜期短促,常在200天以下,栽培制度绝大部分是一年一熟。 2.北方冬小麦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淮以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小麦集中产区和消费区,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2/3。一般实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仅北部长城沿线两侧地带为冬、春麦混合的过渡地带。冬小麦是越冬作物,种植冬麦与其他粮食作物矛盾较少,因此能减少冬闲地面积,扩大夏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 3.南方冬小麦区:在秦淮以南、折多山以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30%左右。由于本区人民多以稻米为主要口粮,因此,小麦的商品率较高,是我国商品小麦重要产区。 十个亚区: 1.东北春麦区:包括黑、吉两省全部,辽宁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均接近全国的8%左右,约占全国春小麦面积和总产量的47%及50%,故为春小麦主要产区,其中以黑龙江省为主。本区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全区属大陆性气候,气温偏低,热量不足,冬夏温差极大。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短,多在90天左右。病害以根腐病、锈病、赤霉病为主,丛矮病和全蚀病也有发生。种植制度一年一熟,4月中旬播种,7月20日前后成熟。全区除对各类病害及时防治外,东部排涝防湿;北部防除杂草;西部兴修水利,采用少深翻,多深松,少耕、免耕等防风固沙和减少蒸发的耕作技术,均为小麦增产的主要措施。据温度、降水量,又可将本区分为北部高寒、东部湿润和西部干旱3个副区。 2.北部春麦区:本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区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省北部。全区小麦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和1%左右,约为全区粮食作物面积的20%。小麦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在全国各麦区中为最低,且发展很不平衡;西部河套灌区的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等地的产量水平较高,向河北省的张家口、山西省的雁北及陕西省的榆林等地区均为低产区。全区海拔1000~1400米,土壤以栗钙土为主。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显着,寒冷少雨,土壤贫瘠,自然条件差。最冷月平均气温-17~11℃,绝对最低气温-38~27℃。全年降水量309~496毫米,多数地区为300毫米左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只有94~168毫米。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个别地区有两年三熟。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90~120天。播种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成熟在7月上旬前后,最晚可至8月底。全区病害主要有叶锈病、秆锈病和黄矮病,丛矮病;虫害以麦秆蝇及粘虫为主。早春干旱,后期高温逼熟及干热风为害以及河套灌区的土壤盐渍化,均属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在增产措施上应实行休闲轮作等种植制度,以培肥地力;灌区提倡沟、畦灌,作好渠系配套,改进灌溉制度,防止土壤盐渍化。依据全区南、北降水量的不同,可分为北部干旱和南部半干旱两个副区。 3.西北春麦区:本区以甘肃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及青海省东部部分地区。麦田面积约占全国的4%,总产量达5%左右。单产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而居各春麦区之首;地区间差异大,其中甘肃省河西走廊灌区及宁银引黄灌区的单产较高。本区部分地区属干旱荒漠气候。海拔1100~2240米,土壤主要为棕钙土及灰钙土,结构疏松,易风蚀沙化。黄土高原地区沟深坡陡,水上流失严重,地力贫瘠。最冷月平均气

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_计划方案.doc

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_计划 方案 河东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夏粮生产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各级对粮食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最直接、最有利的小麦补贴政策。我县在去年市、县两级实现良种补贴的基础上,今年又争取到国家级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为贯彻好该项惠农政策,将小麦良种补贴项目落实到实处,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1、指导思想:以中央、省两个“一号文件”为指导,以提高小麦集中供种率和整体化生产水平为中心,以优质化、专用化、市场化为导向,以试验、示范、推广为手段,采取科技服务与政策扶持相结合,促进我县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和高产优质相结合,不断提高我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2、补贴面积金额:今年在全县18个乡镇,按照区域化和标准化生产要求,实施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每亩地国家补贴10元。二、主要措施1、实行区域化布局,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针对我县山区、丘陵、平原兼备的自然条件,在小麦生产布局上,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全县的总体规划和百亩点、千亩方、万亩片的要求,合理制定区域化种植规划,在区域片内严禁出现插花田,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带动全县小麦良种化水平的提高。2、健全和完善小麦良种推广繁育体系,保证良种供应。一是充分发

挥销售主渠道的作用,建立健全小麦良种繁育、销售网络,切实解决小麦集中供种难的问题。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全县上下一体的统一供种体系。二是加强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提高集中供种的组织化水平。各乡镇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通过测土配方,选择适宜品种,建立集领导指挥田、良种繁育田和高产示范田“三田合一”的小麦区域化示范工程。三是加强种子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农业执法部门要依法加大对种子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假冒伪劣种子和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同时要搞好技术服务和指导,让广大农民群众购的明白,种的放心。3、严格落实国家对良种的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按照国家补贴政策,全县30万亩补贴面积,分配到18个乡镇(见附表),按每亩地用种7.5公斤,每公斤2.8元计,除国家每亩补贴10元外,每公斤种子尚需筹集1.47元(每亩地11元),或采取以粮换种的形式。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统供氛围。各级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现场会议、新闻宣传、典型对比、信息引导等形式,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国家的激励政策和实行小麦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统一供种带来的好处,切实转变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传统习惯,让广大农民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接受统一供种,努力营造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自愿种植优良品种的氛围。三、加强组织领导1、成立领导小组为了搞好全县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落实,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周寿宗副组长:管修学王洪志成员:陈荣良彭善和王启发陈康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彭善和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要根据县里统一要求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完成。2、制订岗位责任,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全县各级、各

小麦种植方法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_小麦种植方法 第一、良种准备 2、种子的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储藏、加工以后的种子,发芽率、水分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要进一步测试鉴定,同时注意播种前的 晒种、选种等其它准备工作,确保种子质量。 豫麦(郑农7号) 1.品种来源:1982年由郑州市农科所用矮3号//(孟县201×牛 株特)/豫麦2号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审定命名为面包用优质小麦 新品种,同年10月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1998年定为国 审小麦品种。 2.特征特性:豫麦34号属弱春性大粒品种,分蘖力中等,千粒 重45g,白粒角质,株高80cm左右,抗伏倒力强,早熟,成熟期同 豫麦18号,高抗白粉病、条锈病,综合性状好。熟相欠佳,易感蚜虫。 3.品质状况:豫麦34品质优良,其容量802g/l,蛋白质含量10.41%,湿面筋32.1%沉降值55.5ml,吸水率62.6%。面团形成时 间8.1分钟,稳定时间10.3分钟,面包体积732cm3,各项指标均 达到国家规定的面包小麦标准,与国外进中的加麦2号小麦相近。 4.栽培要点:豫麦34是一个高产、优质、晚播早熟新品种,适 宜我省中北部地区中晚茬种植。播期以10月10日左右为宜。播量 每亩7~8kg,晚播应适当增加播量。返青、齐穗期注意用粉锈宁防 治叶枯病,喷洒磷酸二氢钾及氧化乐果防治蚜虫。 辽春6号,扬麦5号,扬麦13,扬麦16,镇麦4号,郑麦9023,宁麦2号等 第二、整地准备

整地是小麦生产的基本环节,施底肥与整地结合进行。 1、增施有机肥,平街施肥,增强地力 2、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整地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保证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整地的标准是:一平、二匀、三松。一平是土地平整,深耕25厘米以上,耕前粗平,耕后复平,避免出现墒沟伏脊等,做到浇水时畦内“寸水棵棵到”;二匀是墒情均匀,肥力均匀;三松是要松紧适度,没有明暗坷垃,要细耙,做到上松下实,无漏耕漏耙,无架空暗垄等。 第三、运用精播技术,建立最佳群体结构 不同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深度等不仅能调控小麦的群体结构,还会影响小麦的生育进程、产量和品质。 1、适时播种 在影响小麦形成壮苗的诸因素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播种期早晚是能否形成壮苗的关键,必须适期播种。若播期过早,麦苗易涉长,冬前群体发展难以控制;土壤养分早期消耗过度,易形成先旺后弱的“老弱苗”:易受病虫害、冻害等。播期过晚的缺点是: ②根系不发达,分蘖少,体内有机养分积累少,抗逆性差; ③发育延迟,穗分化开始晚,穗头小; ④成熟延迟,种子形成和灌浆过程处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千粒重降低,显著减产,影响品质。不同地区条件不同,播期有所不同。一般的小麦在10月5-10日播种,到12月10日,日平均气温下降到0℃进入越冬期,冬前大于0℃,积温600-650℃,能满足小麦形成壮苗的要求。 2、适量播种

中国小麦种植面积

预计2015年小麦播种面积微降0.7% 发布时间:2014-10-28 来源:神农 摘要: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16日,全国秋粮已收获9.7亿亩,完成82%,进度同比快1.4个百分点。同时,全国已播冬小麦2.1亿亩,完成计划的61.9%,进度同比快0.4个百分点。另据河南相关报道,截至10月20日,河南全省小麦播种近9成。8月底以来,河南省连续出现大范围降水,有效补 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16日,全国秋粮已收获9.7亿亩,完成82%,进度同比快1.4个百分点。同时,全国已播冬小麦2.1亿亩,完成计划的61.9%,进度同比快0.4个百分点。 另据河南相关报道,截至10月20日,河南全省小麦播种近9成。8月底以来,河南省连续出现大范围降水,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十分有利于小麦适期适墒播种。据山东省农业厅农情调度,截至10月20日,秋收已结束,秋播已过九成。 神农预计本周小麦播种结束,2015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4亿公顷,较2014年下降0.7%。 下调2015年小麦面积主要基于下面两点: 一、2015年小麦收购价格维持不变,种植效益下降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2015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 在过去的数年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2014年较2013年提高了120元/吨,2013年较2012年提高200元/吨,2006年至2012年每年均有小幅提高。 由于明年最低收购价格维持不变,神农预计2015年小麦种植收益将继续下滑,这也将打击农民的播种积极性。 二、城镇化的发展,耕种减少

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

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 适时追肥,促进苗情转化。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耧播化肥。施用量视苗情而定,一类苗亩施5公斤左右,二类苗亩施7公斤左右, 三类苗亩施10公斤左右。 以尿素和二胺混合施用效果为佳。尿素和二胺混合比例为3∶2。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和土壤墒情较差的山旱地(包括陇东山旱地和陇 南半山易旱地),可采用此方法追肥,最好在雪、雨前撒施,其施用 量视苗情灵活掌握。麦田追施土粪或以草木灰为主的‘灰粪’,可 以起到保墒和补充土壤养分的作用,促进小麦生长,防止春季冻害 等作用。 耙耱、镇压保墒提墒。春季适时耙耱有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提墒和保墒的作用,镇压使麦根与土壤密切接触,有利于根系 吸收养分,促进苗情由弱转壮。 化控防止倒伏。对早播、密度过大的旺长麦田、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麦田和高秆品种麦田,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喷施20%壮丰安,亩 用药20-30毫升加水20-25公斤均匀喷洒,以控制植株过旺生长, 促进根系下扎,以防止小麦生育后期倒伏。 防治病虫害。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早发现早防治,尤其是陇南的小麦条锈病,密切关注病情,当小麦条锈病普遍率达到5%时以 亩用15%的粉锈宁50-70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严禁在麦田放牧。麦田放牧对小麦生长危害极大,尤其是山旱地,土壤比较虚,牲畜啃青,会将小麦连根带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田块,严禁人畜践踏,保护地膜,以达到一次覆膜多茬利用的目的。 追肥浇水过早,造成小麦无效分蘖多,容易旺长、倒伏。前常说‘三分种,七分管’,这个管理主要在春季。 一、小麦苗期的田间管理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

二、小麦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三、拔节孕穗期的管理 拔节的时候,是小麦成长关键时期,对水肥都有需要。此时应该施用拔节肥。考虑到肥力转化速度,化肥比农家肥能更加快速的提供植株养分。因此,这时的追肥,以氮肥为主,约占60%,辅助磷肥和钾肥,约占40。拔节期的小麦比较怕干旱。春旱会严重影响小麦的长势,而恰恰在河南地区,春旱灾情最为普遍。这就需要农户及时灌溉。农户种植小麦的地块,也应该配套有基本的灌溉设施。伴随着春季的气温回升,和麦田越来越浓密,病虫害开始发生,例如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和圆蜘蛛的虫害,这些虫害也伴随着干旱发生。对此,要根据气候和田间观察及时用药。 四、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看了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还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