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3.7水的三态变化∣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3.7水的三态变化∣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3.7水的三态变化∣教科版

第三单元7.水的三态变化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填空题。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露和雾一般出现在一天中的(填“早晨”或“晚上”),它们属于水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

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的(填“液体"或“固体”)形态。

(2)霜和雪一般出现在(填“冬季”或“夏季”),它们属于水的(填

“气体"或“固体”)形态。

(3)云是由水的(填“气体”或“固体")状态变化而来的,它是在温度

(填“上升”或“下降”)时形成的。

2.连线题。

露固体

霜液体

水蒸气气体

冰雹

3.判断题。

(1)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变干是凝结现象。( )

(2)早晨草叶上出现露水是蒸发现象。( )

(3)雾是水蒸气在低空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

(4)温度的变化是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 )

(5)冬天把湿衣服放在0。C以下的室外晾晒是不会干的。( ) 4.选择题。

(1)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雪融化的时候会吸收热量,所以人会感觉到冷

B.下雪的时候温度在O。C以上,所以下雪不冷

C.下雪的时候会释放热量,所以人不会感觉到冷

(2)一般在一天中的( )能看到雾。

A.早晨B.中午C.傍晚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B.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水的三种形态可以互相转化

(4)寒冷的冬天,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中的水会结冰,过一段时间衣服会

变干。这段时间,水的形态发生的变化是( )。

A.液体--固体--液体B.液体--固体--气体C.液体--气体--液体

5.填图题。

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把“冷、热”两个字分别填在合适的( )里。

6.简答题。

当我们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时,会发现江河里的水日夜不停地流人海洋。海洋里的水会溢出来吗?江河里的水会流完吗?请说明原因。7.【实验题·分析】在一个干燥的玻璃杯里装满小冰块,并往冰里加入大量的食

盐。过几分钟,玻璃杯外壁会出现冰晶。

(1)你知道这些冰晶是怎么来的吗?

(2)请你说说加人大量食盐的作用。

8.【材料题·分析】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雾凇又名“树挂”。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同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雾淞是大自然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每当雾淞来临,吉林市松花江岸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作为闻名中外的一大景色,吉林雾凇的形成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由于从丰满水电站流出的水的温度较高,因此使水电站下游约50千米的河段内不结冰,而此时气温已降至0℃以下,温暖的水蒸发出水汽,每到夜间和清晨,白雾蒸腾,随着微风飘向堤岸,树枝冻结成“玉树银花"的奇妙景观。每年l2月中旬至次年2月末是观赏雾凇的最佳时机。

(1)下列自然现象和雾凇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雾B.霜C.冰

(2)在雾凇形成的过程中,水的变化是( )。

A.由气态变为固态B.由液态变为固态C.由气态变为液态

(3)吉林雾凇形成的条件之一是( )。

A.水温很低B.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C.气温较高

(4)雾凇的形成过程在科学中叫做( )。

A.凝固B.凝华C.升华

9.【推理题·午夜的盗窃案】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夜,XX路68号的住户被盗了。第二天,警察来到现场,发现屋内的煤气炉生着火,炉子上的一壶水早已烧干了,室内热气腾腾。电灯依然亮着,然而紧闭的窗户却只掩上了半边的窗帘。在窗户对面相隔20多米的公寓里住着一个年轻人。他向警察提供线索说:“昨晚11点,我从家里向对面望去,发现屋内有个戴眼镜的男子,估计他就是小偷。"警察

用凌厉的目光盯着年轻人说:“你在说谎,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警察是怎么知道这个年轻人在说谎的?

参考答案

1.(1)早晨液体(2)冬季固体(3)气体下降

2.

3.(1)×(2)×(3)√(4)√(5)×

4.(1)A (2)A (3)B (4)B

5.

6.海洋里的水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不会流完。江河和海洋里的

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或雪融化的水汇成小溪,就会流人江河。水在自然界中是不断循环的,所以海洋里的水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不会流完。

7.(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杯壁(低于0℃),从而凝华形成了冰晶。

(2)加入大量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8.(1)B (2)A (3)B (4)B

9.寒冷的冬天,室内生着火炉,室内外温差很大,因此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凝结成小水珠,这样从外面是无法看到室内的情况的。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 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的气体,水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 2、水在玻璃上渐渐不见,变成了一种无色、无味、 透明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水蒸气。 3、水蒸气就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这就是水的蒸发现象。 4、水和水蒸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只不过水是液体它看得见、摸得着,而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5、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过程 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6、一般写水的沸点通常是100℃,而不是说水的沸点就是100℃。 7、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8、1.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预设:吸收热量) (板书:吸收热量) (2)冰融化前是什么状态的?(预设:固态) (3)冰融化一半是什么状态的?(预设: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混合物)(4)冰完全融化后是什么状态的?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设:液态;固态转化成液态) (5)除此之外你还观察到其它什么现象?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预设:试管外面有小水珠,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6)冰完全融化成水体积有什么变化吗?(预设:体积变小) 9、(板书: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 1.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A.晒太阳 B.用手捂 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 2.试管中的冰在完全融化成水后,我们发现体积。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3.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 A.固态转化成液态 B.气态转化成液态 C.液态转化成固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 量是不同的。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 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 12、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3、我们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活动二: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一杯自来水、一杯热水)、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活动三: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玻璃棒1 根、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案例

水的三态变化案例第二稿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了解了水能发生三态变化,但不能自发的发现这些变化的条件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本质还有待探究。所以,要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基础上,设计案例,优化环节。本节内容以学生身边很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水的三态变化 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能够综合分析数据;能用温度计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问题。 知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会通过吸热和放热改变存在状态,知道水的冰点。 在学生认识蒸发、沸腾、凝结的基础上探究水的三态变化。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猜想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支持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 活动一.水在自然界里有三种存在状态,它们是什么呢?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水可以蒸发、沸腾、凝结,那么水是通过自己的变化在自然界存在呢?出示图片(课件) 师:看过图片谁能告诉我,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生:水在自然界里有三种存在方式:冰、水、水蒸气 师:那么水是怎样在自然界里循环呢?出示图片(课件)

生:也是经过冰、水、水蒸气的变化来实现的。 师:是不是可以说水有三种形态呢? 生:是 师:那么分别是什么形态? 生:固体-液体-气体 活动二:小探究 师:我们知道了水有三种形态,那么它们是怎样变化呢?展示课件师:冬天的时候,室外的湿衣服结了冰也会慢慢变干。衣服里的水经历了哪些形态的变化? 生:首先是液体,然后变成固体,同时蒸发后都会变成水蒸气。师:我们再看一段课件,思考:水为什结冰? 生:(观看) 师:谁能告诉我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因素? 生:温度。 师:出示三态变化图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集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小学科学公开课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公开课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 知识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 2、了解水的三态循环。 3、掌握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能力目标 1、动手实验,感受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2、小组合作,观察分析水的三态变化过程,整理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感知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2、认识到观察对比对科学探索的意义。 3、初步建立物质是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 水的三态转变过程 教学难点 水的三态转化以及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教师准备 CAI课件 学生准备

250ml烧杯10个、铁架台(带铁圈)10副、石棉网10张、酒精灯10个、火柴10盒、平底烧瓶10个、小冰块(约8-10cm3)若干(至少10小块)、冷自来水若干。 教学过程 一、水的各种形态 1、水在自然界以哪些形式存在? 生:雨水、冰块、雾、露水、雪、霜(此点不一定能说出)……。 教师CAI呈现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图片。 2、这些存在形式概括起来说就是水在自然界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出示课题:水的三态变化 3、水的三态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CAI呈现三态表格式区别。 二、水的三态变化 4、水的三态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 小组讨论,汇报。 5、学生实验: (1)水由固态向液态是怎样转化的?水由液态向气态又是怎样转化的?怎么做这个实验? (2)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明确实验目的,玻璃器

材要注意安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时要预热,认真观察,仔细填写实验记录单)? (3)CAI呈现实验记录单:讲解如何填写实验记录单。 (4)液态水又是怎样转化为水蒸气的呢?(提醒学生,水蒸气是不能看见的。煮饭、烧水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的结果) 板书:水的三态变化“三角”转化图 师:同学们刚才的实验总体不错。老师也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一段视频,看看别人是怎样完成水的三态转化的。 6、CAI视频感知水的三态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视频观看,以及你们所做的实验,咱们来进一步对水的三态变化进行梳理(跟学生一起订正和完善实验记录单)。 师:黑板上的三态变化,实际上是水的三态循环。那结合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自然界的水又是怎样进行日夜不息的循环和转换呢?(拓展) 三、水的循环 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总是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我们能不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呢? 四、教师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一、我们周围的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 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陶瓷、橡胶 等。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 表面有纹路 不太重 能削得动 锯了以后有锯末 能浮在水上…… 二、哪种材料硬 4、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留下划痕 。材料的硬度越大 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 就表示它比较硬 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5、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 6、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铁钉>木条>塑料尺>卡纸 7、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 8、金属的特性 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三、比较韧性 10、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1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塑料的柔韧性最好。 12、木条、卡纸条、铁片和塑料条四种材料中 塑料条的韧性最好 弯曲程度最大。 13、塑料的特性具有 不易分解、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质轻、重复利用性、防湿、等特点。 四、它们吸水吗 14、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由于材料组织结构间的空隙形成毛细现象造成,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15、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四种材料中 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 16、世界上第一张纸是我们中国的蔡伦制造的。所有的纸都有纸纤维。 17、古代造纸过程:割草伐木、烹煮、浸沤制浆、舂捣打浆、纸模抄纸、晒干成纸。用废报纸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打浆、抄纸、压平晒干。 18、自己造的纸和平时所用的纸的区别:如厚薄不同、疏密程度不同 纤维长短不同 光滑程度不同 等。 五、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1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 沉浮 是不同的 20、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 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与物体的大小、重量无关。 21、木头的特性 质轻 、比较坚硬 、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 、能浮在水上 、具有承重力等。 22、木头的特性究竟有哪些:木头可以做家具和筷子 说明它是比较坚硬的 能够做梁柱 说明承重力是很强的 用木头造船 说明它能浮在水面上 用树的枝条编筐 说明它有一定的柔韧性。木材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具备质轻、有较高强度、容易加工之优点且某些树种纹理美观 24、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 标准是这种材料能否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同种材料间一般不能划出痕迹。、 六、砖瓦和陶器、瓷器 26、砖的主要用途是 砌房子 陶瓷的主要用途是 做生活用品 。 27、砖是用 黏土 烧制而成的。 28、陶瓷是用一种 特殊的黏土 制造的 也必须经过烧制。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活动目标:1.了解水的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冰;2.那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3.用多种感觉和体验水的变化的有趣和好奇。活动准备:电热水壶一个、2人一块冰活动过程:*小实验:水→蒸气:在孩子共同关注下,观察烧开水,水和蒸气互变现象,看看电热水壶口往外冒气时,把一个盘子放在壶口上会发生什么现象,观察蒸气凝成的小水珠。蒸气→水:看看盘子上有什么,小朋友可以把手掌触摸蒸气感受手的潮湿。*让孩子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冰块,感知冰的特性,说一说冰块放在手心有什么感觉,你能拿冰块多久,看看冰块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小朋友很喜欢冰块,这些冰块被小朋友玩到融化了,你们回家可以做许多式样的冰块:彩色冰块、豆豆冰块、模型冰块……活动延伸:*孩子非常喜爱冰棍,由此引导孩子去探索冰凝固和冰融化的奥秘,既能染孩子进一步了解、感知冰的特征,有能满足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家园互动。*小朋友回家做冰块玩。活动过程的对话:孩子们看到老师准备电热水壶,又打了水,都围起来看。荣一郎说:“水是软软的。”小实验开始了,插电加热,很快水开了。陈新说:“水壶唱歌了。”张俊骞说:“水壶的嘴巴冒气了”。老师说:“水壶的嘴巴冒气了,这个现象我们叫它什么?”有小朋友说冒烟、有小朋友说烧开水,蓝钧说是小乌龟,与

水联系上了。思考过程的观察记录黄劲说:“水蒸气。”在孩子共同关注下,观察烧开水,水和蒸气互变现象,看看电热水壶口往外冒气时。黄晨把手放进蒸气上:“我的手湿湿的。”有几个小朋友好奇也来试试,老师把一个盘子放在壶口上发生什么现象?看看盘子上有什么,盘里有许多水珠。小朋友可以把手掌触摸蒸气,感受水的变化。老师打开窗,水蒸气出去了,去哪儿?变成什么?有小朋友说,找它的好朋友玩。只要黄劲说到天空变成白云了。潘子健说怎么会变成冰呢?感受冰块的冰冷:孩子每2人一块冰,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冰块,感知冰的特性,说一说冰块放在手心有什么感觉,你能拿冰块多久,小手冻得受不了,一个个做鬼脸。看看冰块变化?慢慢地融化了。老师告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冰在0度凝固,温度升高了冰块会融化的。陈炫昊玩冰块后,手冰凉的,调皮的故意去摸摸老师的手,看到老师被冻吃惊的样子,觉的他自己胜利了。小朋友很喜欢冰块,这些冰块被小朋友玩到融化成水了,还依依不舍。怎么会变成冰呢?请大家回去放水到一个容器内,放进冰箱里,一段时间,就做成冰块了。评价:孩子非常喜爱冰棍,由此引导孩子去探索冰凝固和冰融化的奥秘,既能让孩子进一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用多种感觉和体验水和蒸气互变的有趣过程,又感知冰的特征,又能满足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家园互动。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教学设计 五棵树镇小学陆兰 一、教材分析: 《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具有相关水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有关水已有知识的分类和梳理,并以此认识水的三种形态之后构建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的科学概念,又为今后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基础。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对于7种物体进行观察,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么的,因此这堂课让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能够让学生养成合理的探究习惯。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四、教学重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五、教学难点: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六、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三种液体和空气)、牛奶、醋、水、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网状图、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的材料:7种物品名称的卡片、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这两个谜语猜的都是同 一种物质,猜猜看是什么? (1)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 (2)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打一物质) 2、师: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水。(板书课题) 3: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时你见过哪些山水美景? 4、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非常漂亮的水的美景,请大家来欣赏一下。 5、师:这些就是大自然中水给我们带来的多姿多彩的景象。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导入,然后让学生回忆旅游时见过的一些山水美景,加深对自然界水的印象,再通过课件中对一些精美水景的欣赏,激发了学生想要研究水的兴趣。) (二)、交流有关水的已有认识 1、师:同学们,想一想关于水你还知道些什么?(出示网状图) 2、生:观察PPT 了解网状图的意图。 (设计意图: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多方思考提高能力, 让学生互相讨论,既培养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对水有更直观的认识,突破重点) 3、师:小组讨论一下你了解的关于水的知识。 4、生:小组讨论。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7.水的三态变化习题精选十四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7.水的三态变化习题精选十四 ?第1题【单选题】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 D、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下列水的各种变化中,属于融化现象的是( )。 A、杯子里装满水放进冰箱之后,水慢慢结冰 B、春天来了,河里的冰开始慢慢消失 C、洗过的头发,用吹风机吹过之后很快变干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我们南方,哪个季节的早晨我们能看到霜?(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的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 B、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水蒸发快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是( )。

A、小雪 B、霜冻 C、雾 D、冰雹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我们经常会看到天上的白云朵朵,那么白云主要是怎样产生的呢?( ) A、白云就是水蒸气

B、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C、是由水凝固而成的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自然现象形成的的条件相同的是?( ) A、霜和雪 B、冰和雪 C、云和霜D露和霜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而海洋的水不会溢出来的原因是( )。 A、有些水变成了冰 B、有些水变成了水蒸气 C、人类拿去灌溉田野 【答案】:

水的三态变化(三年级)

环保教案 【课题】三年级科教版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 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水的各种形态

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生交流 师: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视频。(课件展示) 2、师: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把P57 的表格填好。 3、学生讨论交流。(基本答案如下:)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这些条件也许很多学生想不到,特别是霜和雪,答不出来的也可以先不填,在学了下一个环节之后再回过来回答也可以。) 二、水的三态循环 1、小结:我们刚才通过的讨论和前面几课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水》教学设计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具有相关水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有关水已有知识的分类和梳理,并以此认识水的三种形态之后构建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的科学概念,又为今后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基础。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对于7种物体进行观察,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么的,因此这堂课让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能够让学生养成合理的探究习惯。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四、教学重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五、教学难点: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六、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三种液体和空气)、牛奶、醋、水、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网状图、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的材料: 7种物品名称的卡片、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这两个谜语猜的都是同 一种物质,猜猜看是什么? (1)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 (2)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打一物质) 2、师: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水。(板书课题) 3: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时你见过哪些山水美景? 4、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非常漂亮的水的美景,请大家来欣赏一下。 5、师:这些就是大自然中水给我们带来的多姿多彩的景象。(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导入,然后让学生回忆旅游时见过的一些山水美景,加深对自然界水的印象,再通过课件中对一些精美水景的欣赏,激发了学生想要研究水的兴趣。) (二)、交流有关水的已有认识 1、师:同学们,想一想关于水你还知道些什么?(出示网状图) 2、生:观察PPT,了解网状图的意图。 (设计意图: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多方思考提高能力,让学生互相讨论,既培养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对水有更直观的认识,突破重点) 3、师:小组讨论一下你了解的关于水的知识。 4、生:小组讨论。 5、指名汇报,教师填写网状图。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学文稿

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 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 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 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 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水的各种形态 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生交流 师: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视频。 (课件展示) 2.师: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

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把P57的表格填好。 3.学生讨论交流。(基本答案如下:)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条件 霜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 雪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 冰水(液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 露水蒸气(气体)水(液体)温度降到0℃以上 云水蒸气(气体)水(液体)温度降到0℃以上 雾水蒸气(气体)水(液体)温度降到0℃以上 (这些条件也许很多学生想不到,特别是霜和雪,答不出来的也可以先不填,在学了下一个环节之后再回过来回答也可以。) 二、水的三态循环 1.小结:我们刚才通过的讨论和前面几课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 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师:你能用图来表示上面三者之间的转化吗?(学生画) (预设:(1)如果前面学生没有讨论出霜和雪的变化过程,这里可以再问一句:师:那么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之间能互相转化吗?霜和雪是从水的什么状态变化而来的?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如果学生还是不理解可以教师演示一个实验:在一只干燥的玻璃烧杯里装满小冰块,并往碎冰里加入大量的食盐,过几分钟后可以看到玻璃杯外壁上有固态的冰晶出现。然后请学生解释现象:

教科版三上科学知识点

班级:姓名: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3、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5、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6、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7、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8、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5、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7、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8、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9、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0、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第一课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 给每个学生准备:1瓶醋(500 ml,分发给小组)、1瓶牛奶(500 ml,分发给小组)、网状图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有关水的资料、分类用图纸。 【教学过程】 一、我们知道的水 1、师:关于水,我们了解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内容进行简单记录。 2、汇报交流,师有目的地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概括、梳理。 3、师生交流总结,把关于水的知识归结为几个方面: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4、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进行拓展,同时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水在哪个袋中 1、师: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你们有什么办法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又装在哪个袋中吗?并思考这么猜测的根据是什么。 2、生实践,师巡回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 3、交流讨论:你们猜测的结果如何?你们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物质中,比较难辨别的是哪些,为什么? 4、讨论交流:把这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打算怎么做?为什么? 5、生实践 6、师:对于袋中所装的物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测,请大家把袋子都打开,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科 学 教 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2019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水 1、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水 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跑到了空气中) 水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在水中不断的运动。 2、水蒸气微粒遇冷抱在一起就变成了“水”。水蒸气遇冷(0℃以下)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凝结。 3、水的三个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时刻)蒸发 水 水蒸气 (液体) (遇冷)凝结 ( 气体) 4、水在正常压强下是100℃沸腾,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裂,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5、水变成水蒸气,它的体积变大。 6、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7、由水的液态变成固态(结冰)称为凝固,冰水混合物(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0℃,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8、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 提问: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 好处:可以看到美丽的冰雕,吃到冰淇淋。 不便:路滑给人们行走带来了不便。 9、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 10、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会下降。 无色; 无味; 透明; 能流动; 没有固定形状。 液体; 摸得着; 看得见; 较重; 有固定的体积。 气体; 摸不着; 看不见; 较轻; 没有固定的体积。 水 水蒸气

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漫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2-3次),不能用嘴吹。 (4)、加热后的烧杯、三角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仍是很烫的,勿用手摸,谨防烫伤 10、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体积变小。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加快冰融化的方法? 温度计:测量温度 烧杯:装水 石棉网:均匀受热 三脚架:支撑 酒精灯:加热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水的三态变化同步练习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水的三态变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4题;共16分) 1. (5分)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填写下表。 形态变化过程变化的条件 霜固体水蒸气冰晶温度降到0℃以下 雪 冰雹 露 五 雾液体水蒸气水温度降到0。C以上 2. (3分)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6分)根据水的三态循环图,我们可以知道液态的水能________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________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________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________成液态的水;固态的冰会________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________成固态的冰。

4. (2分)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取决于 ________的变化。冰变成水或者水蒸气时都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二、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5. (2分)在下列水的各种变化中,属于融化现象的是()。 A . 杯子里装满水放进冰箱之后,水慢慢结冰 B . 春天来了,河里的冰开始慢慢消失 C . 洗过的头发,用吹风机吹过之后很快变干 6. (2分)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是()。 A . 小雪 B . 霜冻 C . 雾 D . 冰雹 7.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水的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 B . 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 . 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水蒸发快 8. (2分)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 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 . 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 . 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7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节 教材分析 地球上的水一直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变,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学生通过回忆和观察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讨论他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初步认识到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是可逆的。本课既是小结课,又是对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变过程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水的三态和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无法建立联系。如问卷中问道水在自然界有哪些形态时,100%的孩子都回答----液态、固态、气态。但我再接着问自然界中是如何具体阐述的?比如说云,孩子们一下就会说到雾、雪、霜等现象。而对于雾、雪、霜这些现象具体该对应水三态中的哪一种,学生错误百出。 2、学生还有有较多错误的前概念,并且根深蒂固。如三年级的学生水蒸气的理解是有误的,都认为烧水的白气是水蒸气,只有23%的孩子认为冬天呼出来的气不是水蒸气,第四题大部分的同学只能正确的回答出冰是怎么形成的,其他的基本上都是错误的。想起我正在执教的四年级的同学,他们已经学过了这个内容,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孩子都分不清白气或水蒸气,还有部分孩子认为雪和霜是由水遇冷凝结而成的冰。这些问题都说明错误的前概念已经深深的烙在学生的脑海里了。了解了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通过具体形象的、直观的实验去克服他们深入脑海的前概念。 3、三年级的孩子大概1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倾向于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对于故事、图片,直观的实物更乐于接受,因此,模拟常见的霜、雪以及简单直观的呈现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