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站景观影响评价方法与实践

移动通信基站景观影响评价方法与实践
移动通信基站景观影响评价方法与实践

校园景观设计评价

校园景观设计评价 ——以宁夏大学凌云广场为例1.功能性评价层 功能性是任何时候都要首先考虑和满足的。 1.1交通通畅性,对于园林景观来说,涉及到的交通最多的是步行道路系统(应考虑残疾人通行便利),同样需要安全、方便,应做到四通八达。 点评:图1是观赏湖面风光的必经之路,但是设计时,在安全性和方便性考虑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湖面的小路两旁没有设置防护栏,甚至没有设置安全提示标语;通往湖中心必经的台阶设计没有设置残疾人通道,并且每一节台阶的高度设置不是很合理。 图2是广场周围的一条林间小路,台阶中间部分的设计不是很合理,如果是为了残疾人通行方便,应设计为直路。 1.2景观照明,照明作为景观素材进行设计,既要符合夜间使用功能,又要考虑白天的造景效果。

点评:景观照明首先应满足夜间照明的需求,再考虑白天造景的效果。凌云广场周围没有设置合理数量的路灯,晚上金波湖面以及周围的林间小道一片漆黑,不利于学生的安全。 1.3服务设施,校园公共空间的服务设施包括座椅、垃圾箱等。服务设施应容易辨认,其选址应注意减少混乱且方便到达。 点评:图中座椅设置在树下供学生乘凉,歇息,但是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如果将两个座椅分别设置在树的两侧,这样效果会更好。另外,在绿地中,应设置通往座椅的小径或者垫脚石,这样可以起到保护草坪的作用,也方便行人。

2.观赏性评价层 校园景观的设计是为了休憩、游戏、赏心悦目,那么校园景观环境必然是跟艺术联系紧密的。观赏性的指标就是从艺术“美”的角度欣赏校园景观而设立的,主要从尺度、形态、色彩等方面来衡量校园公共空间的观赏性。 2.1景观空间层次的丰富性 点评:首先我们先将两幅图对比一下,这是金波湖的东西两岸的景观。东岸,垂柳密布,一片葱郁,可是却挡住了远处的景观。西岸则树木稀少,一览无余。其次,从两幅图上都可以看得出,湖面上植被稀少,基本无景可观。 2.2景观协调性

试论城市景观环境影响评价(一)

试论城市景观环境影响评价(一) 论文关键词:城市;景观;评价 论文摘要:目前,在商品经济大潮和迅猛发展的城市化浪潮中,城市景观资源正受到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空前强大的冲击和破坏,这种状况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景观资源的需求增长趋势恰成背道之驰。因此认识城市景观,加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城市景观资源,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了,本人主要从存在问题、景观风貌构成要素、城市景观影响因素等十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景观评价。 当前,城市建设中各种涉及土地利用的发展规划,各式各样涉及环境和生态的开发建设活动,都对城市景观资源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各种城市发展规划进行城市景观资源评价并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纳入景观美学影响评价,对于减少景观资源影响,保护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城市景观影响评价现状与问题 城市景观影响评价是一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融合的综合性科学工作,也是目前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科技人员所不很熟悉甚至尚未有明确意识的一个新科技领域。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景观正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可谓日新月异。然而,由于变化如此迅速,其发展方向难以把握,许多城市建设得不伦不类,没有特色,也不美,甚至许多历史名城都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成为城市建设中的败笔。 二、城市景观风貌的构成要素 城市景观是由自然景观物(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人工建筑)共同组成的,其中又以人文景观为主。人文景观是人类主动行动的结果,处于主导地位,并不断变化;与之相比,自然景观是被动的,相对静止,处于被支配和“弱小”的地位上。自然景观主要指山峦丘岗、河流、湖泊、海洋有及森林和农田等。人文景观主要指道路、桥梁、建筑物、广场、街市、居民区、商贸和工业区等。 三、城市景观影响因素 影响现代城市景观的因素主要有:城市选址(城市环境条件),城市规划(决定城市的基本格局),城市人工建筑 物如道路,尤其是立交桥、高架路以及主干道,城市建筑与建筑群(占据城市主要空间,决定城市空间特征),高大的烟囱或烟囱群,城市绿化(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构成城市自然景观)以及城市历史与文化,城市环境等等。 建设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价一般是在中微观层次上进行的,其主要工作是评价建设项目本身的景观影响,为此目的又必然要对城市的总体风貌、主要景观保护目标不明晰的认识(评价)。特别重大的建设项目若建设在城市主要的景观区域或影响到城市的主要空间系统,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整体风貌,所以城市建设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价是重要的和必需的。 四、城市景观评价要点问题 (一)保护城市主要景观风貌和特色 首先应识别和明确城市的主要景观风貌、特色和形成这种特色的景观构成因素。只要主要景观特色不受破坏和影响,城市景观就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或实质性的变化。 (二)重视城市规划的景观影响 城市规划,尤其是城市功能区划,对城市景观有决定性影响。 (三)保护城市周边环境与景观 城市景观还与城市周围的景观和其他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例如,为城市建筑而开山取石,若发生在城市周边,则环视城市周围,皆是破山坏岭,城市自然也无美可言。 (四)用现代观念评价 城市景观美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意识的改变,对城市景观有不同的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初探.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初探 作者:佚名时间:2007-11-24 19:51:00 内容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开展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情况和意义,提出了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内容和方法,介绍了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提出了进行这项工作的难点问题及设想建议。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景观环境作为客观物质系统,由于鲜明的色彩、线条、形态和性质等呈现出来的某些特定形式,具有满足人类追求美的客观意义。随着社会的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生活环境一部分的美学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正是基于这方面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其评价目的在于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在某一特定区域造成的景观及视觉影响的显著性和强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等)早已受到重视,并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欧共体明确规定,在评价拟建项目时,必须进行景观的直接和间接潜在影响评价。我国的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迄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本文旨在介绍与景观及视觉影响有关的概念,探讨评价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等。介绍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提出了进行这项工作的难点问题及设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的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 1 基本概念 1.1 景观 景观是指构成视觉图案的地貌和土地覆盖物,土地覆盖物由水体、植被和人工开发的景物(包括城市外表)等组成。景观也是人眼从一个角度看到延伸着的自然景色,还可将其看作是地球表面上一个区域和其他区域不同的各种特征的总和。从评价的意义上说,“景观”主要是指那些有特色的景物和地方性赏心悦目的独特景色。从景观生态学来分,其类型大体可分为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天然奇景和壮观优美的建筑、主体公园、城市雕塑、文化古迹)等。从时间上则可分为历史景观、现代景观。 1.2 视觉影响 视觉影响是指视觉资源和观察者对在一个统一协调的景观中介入一种负面格调的实体所做的反应。 1.3 景观及视觉影响 景观及视觉影响的区别在于景观影响是指景观结构、性质和质量方面的改变,视觉影响则是指景观外貌方面的改变和这些变化对人的影响。因此视觉影响可以看作是景观影响的一个部分,它涉及到对景色、观赏者和视觉美学的影响。景观及视觉影响具有直接可见性、不易改变性等特点。景观及视觉影响强调的

评价景观设计的标准

?评价景观设计的标准 无意间在坛子里发现了她,遗憾其居然没有被人关注,将之拾来分享于大家,希望前辈们谈论能对我们今天的琐事有所指引。 序: 1.讨论范围能是否集中在中小尺度的景观设计,如上面提到的绿地,公园等(相对于大尺度的景观区域规划)。之所以有此限制是因为后者已经有生态效应、社会效应等诸多相对客观明确的评价标准,而前者的标准似乎还有些模糊(不然也不会有这样多人找大家来K了),聊聊也许比自个琢磨能让我们想得更全面点儿。 2.空对空地谈难免会有误解或是太泛泛,好在坛子里有的是上传的作品,所以尽可在自己所列标准下挂个链接,然后说“比如这个设计就如何的好啦(或如何的烂)(挂自己的也可以啦)”,于己于人,善莫大焉。只不过需得是有心人,不怕麻烦。 3.标准本身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所以大家尽可畅所欲言,每一种观点在这里都是欢迎的(至少被我个人,嘻嘻),互相交流与自我展示才是网络的目的嘛 4.此次讨论的内容暂不包括效果图的效果,而暂限于设计。主要原因是有更多这方面的高人在更好的地方--ABBS 表现版,大家如果意在提高自己的渲染图能力,不妨在那里在上传一下作品,也许可以听到比这里更中肯确切的意见,得到更好的帮助 评价景观设计的标准 讨论总结 第一部分: 这次的讨论,大家积极参与,见仁见智,对评判的标准,目前大概有下面这几大类观点一:人 以人为本/yzh/funfish/s7733073?1。使用者?-环境行为理论/arwarer -首先要考虑人的活动,考虑人活动时对空间的感受,为人们提供休憩、活动的场所/cclong_simon?-详细的空间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混个学位 -我觉得最好的标准是应该像<<Site Planning>>一书中所提出在场地进行规划设计的前后进行公众调查和咨询/烟雨楼? -人性/saisi - 具有一定的人性化,就是说能让人感觉到舒适/chinaala ?- 以人为本,或者说是要具有亲和力/毛蛋儿?- 首先要考虑使用人群,就是景观定性和立意/页子 -首先,要让人看得舒服,好比情人;?其次,要让人用得舒服,如同老婆;?再次,要让人经常使用,譬如老伴; 最后,要让人时常回忆,经典如青草前的墓碑/pipicat ?-景观设计师的handbook:定量标准/lastone??细则 I. 行为需求?A.有关休憩事项 - 座椅:有否,多少,形式(包括放置形式和座椅本身的形式)是否根据座椅的服务对象来设置.。。。?B.有关运动事项 -道路:是否方便,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道路的形式、材料的选择是否适合它服务的对象,各景点或景观节点或出入口的可达性.。。。/ family7010 ?C. 不同

旅游活动对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及视觉的影响评价

收稿日期:2003-06-16 旅游活动对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及视觉的影响评价 王忠君,蔡 君,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采用景观及视觉影响综合评价指数法,对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旅游活动后公园景观及视觉环境受到的 消极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因素,对影响程度进行了定性分级,为解决景观及视觉影响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旅游活动;景观影响评价;视觉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T U 98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356(2004)01-0032-04 我国森林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开发不当,破坏优美景色的现象不时地在诸多森林公园发生[1],开展旅游活动对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对于维护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研究区概况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北京市东北郊的密云县西部,位于北纬40b 26c ~40b 38c ,东经116b 39c ~116b 49c ,属燕山山脉,是军都山的组成部分,主峰海拔1414m,是一座形态完整、界线清晰的中山,总面积2208hm 2,云蒙山是花岗岩为主的山体,造型地貌极为发育,有奇峰、陡峡及众多溪、泉、潭、瀑景观,有/京都小黄山0的美誉。公园植物共有109科410属711种,林木覆盖率达95%,有狍子、狐狸、野猪、獾、山羊、兔子等野兽和金雕、灰鹤、山鸡、猫头鹰、啄木鸟等鸟类。公园1992年开始开展森林旅游活动,1995年经林业部审批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接待服务设施齐全,现有住宿床位300个,餐厅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同时还建有歌舞厅、钓鱼区、野营帐蓬、篝火区、度假村、滑道等娱乐设施,开展的旅游项目有森林保健、森林探险、消夏度假、秋果采摘、春观杜鹃、夏观云雾、秋赏红叶等。2001年公园接待游客达8.3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33多万元。2 旅游活动影响公园景观及视觉环境的因素 森林公园景观是指森林公园游线一定距离内能产生视觉效果的地形及地表物,视觉是指旅游 者在森林公园游览过程中对景观特征所做出的心理反应[2];旅游活动对森林公园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是评价森林公园旅游业开发及运营过程中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对公园景观及视觉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目的是提示旅游活动对森林公园景观及视觉环境的消极影响程度,提出景观及视觉环境保护及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 旅游活动对森林公园景观及视觉环境的影响来自两方面:旅游开发部门和旅游者[3]。旅游开发部门对景观视觉质量造成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游憩活动安排不当、游线设计不恰当、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布局不够合理、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不协调等方面。旅游者对景观及视觉环境造成冲击主要表现为:践踏、采摘、乱扔废物、随处便溺、景点或游道上过分拥挤混乱、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等。 3 旅游活动对公园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3.1 评价因子的选择 景观及视觉环境质量可以通过景观视觉环境阈值、景观视觉环境生态质量、景观视觉环境景色质量和景观视觉环境敏感性等方面来评估 [4] ,景 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则可以从景观视觉影响阈值接近度、景观视觉生态质量影响水平、景观视觉环境景色质量影响水平和景观视觉环境敏感度干扰水平等方面来评价。 3.1.1 景观视觉生态质量影响水平评估 景观视觉生态质量影响水平是指旅游活动对构成景观及视觉环境的生态系统的直观干扰程度,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生物、水体、空气、声环境的影响水平和森林公园开展旅游 # 32#

现代景观评价—中山岐江公园

一、引言 中山岐江公园案例评价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当我们挖空心思寻找千年古迹和传统形式,以求地方文脉和精神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实这种精神就在足下、就在眼前。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城市产业格局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钢铁、煤炭、机械等重工业和采掘工业让步于服务业,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在"退二进三"的城市改造中,那些被视为丑陋的钢铁厂棚,生锈的铁轨和吊车,斑驳的烟囱和水塔,能给每个经历过那个火红时代的人们多少记忆,又能给没有经历过的人们多少想象的空间呢?中山岐江公园——追求时间的美、工业的美、野草的美、落差错愕的美;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曾经被忽视而将逝去的文化! 二、设计师简介 俞孔坚 男,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兼职教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 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 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 1995-1997年任职于美国SWA集团 1998—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至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俞孔坚的城市和景观设计作品遍布全国和海外,曾八度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设计和规划奖,五次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两次获得全球最佳景观奖,两次获得国际青年建筑师优秀奖,三次获世界滨水设计杰出奖,并获2008年世界建筑奖,2009年ULI 全球杰出奖,中国第十届美展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这些作品以现代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以生态和人文的精神,赢得国际声誉;他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白话景观,“反规划”理论,大脚革命和大脚美学,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俞孔坚7次被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等国际大型会议邀请作为年会的主旨演讲人。分别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景观资源的评价与保护

景观资源的评价与保护 毛文永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 100012) 摘要:景观资源是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战略性资源。景观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区域发展战略和城市风貌具有决定性影响。笔者提出了景观美学识别的三项原则,概述景观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提出景观资源保护的途径与策略:作好保护规划、立法保护、开展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和树立保护景观资源的正确观念。关键词:景观资源;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发展;城市风貌 中图分类号:X 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29(2001)06-0054-03 Asse ss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Landscape Re source s M AO Wen 2y ong (Apprais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EPA ,Beijing 100012,China ) Abstract :Landscape res ources are strategic res ources to satis fy the people ’s needs in psychology and cultural life.It is the substantial base of tourism and has determinative effects for making policy of reg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r determining city style and feature.Three principles were advanced in the paper to distinguish spectancular landscapes and their value in aesthetics ,and the contents of landscape assessment and the methodology were put forward https://www.360docs.net/doc/ce11003138.html,stly ,s ome ways and measures for landscape res ources conservation were showed ,including complete conservation planning ,legislation for landscape res ources ,landscape impacts assessment containing in EI A of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con 2structing projects ,and correct concept for landscape res ources. K ey w ords :landscape res ources ;EI A ;region development ;city feature 收稿日期:2001-02-23 作者简介:毛文永(1942-),男,内蒙古包头市人,研究员1 从人类的需求出发,自然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或生理需求的资源,主要包括能源、矿物、土地、水、生物资源等;另一类则是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资源,这就是景观资源。从本质上说,人类的生理需求是基本的、初级的、生存性的需求;而心理或精神需求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才显现的高层次的、享受性的、发展性的需求,它的需求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强。能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求的景观资源是满足人类长远和未来需求的战略性资源。 1 景观资源的价值 111 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旅游业是兴起于20世纪的新型产业,从经济的观点看,它可能是21世纪的第一大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势头强劲,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1]。 旅游是人们对高层次生活标准和生活方式的追求活动。虽然旅游者的动机各式各样,但无论寻求心理满足的,如朝圣,或为外在刺激如名胜古迹或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的,都 有欣赏景观美、消费景观资源的需求。因此,景观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112 景观资源影响区域的发展战略 景观或风景资源通过旅游业体现其价值。西班牙、夏威夷都因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而形成旅游主产业。我国的海南省、贵州省、云南省等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景观资源,都将旅游业作为其支柱产业进行规划与发展。 在未来时代里,景观资源的价值将与日俱增,它可能使一些地区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例如,贵州省是全国有名的贫困省份,但仔细分析,这里实质上是一种耕地资源缺乏的农业性贫困。是农业社会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暂时现象。从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考虑,贵州不仅矿产资源丰饶,景观资源尤其丰富而且独特,有着发展工业加工产业和旅游业的优越条件。贵州还有独特的高原气候,夏季凉爽,此地还与我国酷热的地区相邻,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可以发展避暑度假胜地。景观资源将对贵州省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前景产生重大作用。 113 景观决定城市的风貌 城市是人口的主要聚居区。由于审美和精神需求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城市景观也就成为重要的审美对象和城   第14卷 第6期环 境 科 学 研 究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 ol.14,N o.6,2001

城市景观环境整治评价标准

省会城市主要街道景观环境整治提升 工作评价标准 一、评价条件 (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建设方针、政策,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要求; (二)编制完成景观大道修建性详细规划,且规划理念新颖,功能布局合理; (三)街道整体风格大气开敞、整洁美观,具有地方特色,与环境协调统一,对城市景观总体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四)道路断面科学,交通体系顺畅,红绿灯、指示牌、限速牌等交通标志齐全,标识高度、式样统一规范。候车亭、书报亭等完好无损,新颖别致,交通标线施划合理,水、电、暖、燃气等市政管线设施完备且没有缺失,形式统一规整,架空线缆全部入地; (五)沿街建筑天际轮廓线丰富,建筑形式别具特色,与城市整体环境相协调,屋顶形式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形式多样、安全合理。建筑材料选材科学,色彩协调。建筑墙面美观整洁。阳台、窗套、雨水管、空调室外机等形式统一,建筑室外门窗、首层窗护栏的式样和材质要规范。墙面附属物如空调、落水管等要整齐,线缆归拢整齐。

(六)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广告牌匾设置规范、布局合理、造型美观。沿街商业门店牌匾的式样、规格、色调应与建筑风格、使用功能相协调,设置的位置应相对统一。 (七)街道绿化美观,体现生态性、多样性和地域性,街道的绿化率不低于25%。沿街建筑院落围墙应为通透式景墙,大型公共建筑室外、广场等采用开敞式布局。公园、游园、街头绿地维护及时,物种丰富,层次感强,无枯树、残枝及垃圾杂物等。街道两侧地面除建筑基底、室外道路、必要的停车位以外,全部进行绿化、硬化处理,无裸露明土; (八)公共厕所、垃圾箱、邮箱、垃圾转运站等设施按城市规划标准配置,布局合理,外观整洁大方。设置的邮箱、果皮箱等设施的式样、大小和颜色应当协调。公共厕所的设置应结合沿街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 (九)街道的路面和铺装完整干净,铺装材料体现生态性和地域性。车行道路面无坑槽、无松散平顺、人行道整体平整。侧石、缘石线型整齐,设置无障碍通道。立交桥、过街天桥桥面平顺舒适,附属设施、地下通道清洁规整; (十)街道亮化设施完善,造型新颖,采用节能环保绿色照明,重要节点、桥梁、河道、绿地等要达到城市重点景观照明效果; (十一)施工现场周围设置连续密闭围挡;建筑物施工有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施工现场散体物料要苫盖,工地门口有货车轮胎清洗池;临建布局合理、安全稳固、整齐美观;设置水冲式厕

景观评价

3.1.1评价的理论基础 对城市景观现状进行评价(评估),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根据评价的着眼点不同,可以将城市景观现状评价分为三类: 1.体验性评价 着眼于市民对于城市景观质量体验的评价。其中可分为市民(或专家)对于城市景观体系的一般体验性评价和对于特定城市景观的视觉美感评估。其成果多为描述性的定性评价。 2.技术性评估 着眼于评价主体在城市生活中的适宜程度的评价。与之伴随的通常有一系列的技术性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这些指标是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的经验值。 3.综合性评估 着眼于城市景观资源之整体价值评估,以确定城市整体风貌和发展方向。体验性评价和技术性评价通常都要在对于城市景观现状的综合性评价中运用到。这种评估的结果,大都是一系列的综合指数值。 评价必然地带有价值标准。在对城市景观现状评价中,评价所依据的价值尺度是至关重要的。以不同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同一城市的景观状况,其评价结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本次研究的价值标准除基本的视觉美感外,对构成城市景观整体风貌的各个侧面都纳入评价项目。以文章开篇所述“经营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为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具体的说,城市景观现状评价还包括4.景观美学质量评价 城市景观现状的美学质量评价是评价的核心。对其美学质量的评价,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它不仅取决于城市景观物之客体,而且受评价者的审美观、审美情趣、甚至受审美时的心境、情绪等主观条件的深刻影响。现在,世界上景观美评价的学术流派主要有四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以及经济学派。其中专家学派以形式美评价为主,这也是景观美的主要体现。 5.景观现状价值评价 城市景观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还应进行资源性或其经济性的评价,作为产业,有规模和容量要求,还要考虑其可以进入性以及区位条件等。 6.景观影响评价 城市景观影响评价则是景观现状、评价中涉及内容最广的评价,目的是防止景观的人为破坏,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利用。景观影响评价中,首先要作景观影响因素的识别,也就是要搞清有那些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景观现状;其次要进行景观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初探 (1).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初探 (1) 介绍了国内外开展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情况和意义,提出了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内容和方法,介绍了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提出了进行这项工作的难点问题及设想建议。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景观环境作为客观物质系统,由于鲜明的色彩、线条、形态和性质等呈现出来的某些特定形式,具有满足人类追求美的客观意义。随着社会的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生活环境一部分的美学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正是基于这方面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其评价目的在于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在某一特定区域造成的景观及视觉影响的显著性和强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等)早已受到重视,并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欧共体明确规定,在评价拟建项目时,必须进行景观的直接和间接潜在影响评价。我国的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迄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本文旨在介绍与景观及视觉影响有关的概念,探讨评价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等。介绍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提出了进行这项工作的难点问题及设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的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 1 基本概念 1.1 景观 景观是指构成视觉图案的地貌和土地覆盖物,土地覆盖物由水体、植被和人工开发的景物(包括城市外表)等组成。景观也是人眼从一个角度看到延伸着的自然景色,还可将其看作是地球表面上一个区域和其他区域不同的各种特征的总和。从评价的意义上说,“景观”主是指那些有特色的景物和地方性赏心悦目的独特景色。从景观生态学来分,其类型大体可分为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天然奇景和壮观优美的建筑、主体公园、城市雕塑、文化古迹)等。从时间上则可分为历史景观、现代景观。 1.2 视觉影响 视觉影响是指视觉资源和观察者对在一个统一协调的景观中介入一种负面格调的实体所做的反应。 1.3 景观及视觉影响 景观及视觉影响的区别在于景观影响是指景观结构、性质和质量方面的改变,视觉影响则是指景观外貌方面的改变和这些变化对人的影响。因此视觉影响可以看作是景观影响的一个部分,它涉及到对景色、观赏者和视觉美学的影响。景观及视觉影响具有直接可见性、不易改变性等特点。景观及视觉影响强调的是客观实体存在与人的感觉之间的联系,并求从文化与美学的角度去理解。 2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是预测、评价拟建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与运营管理中可能给景观及环境带来的不利与潜在影响,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从而使建设项目对景观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评价的程序主由以下步骤组成:确

保证绿化景观效果的技术措施

保证绿化景观效果的技术措施 1.竖向景观设计要求 1.1.根据功能使用要求、工程技术要求及空间环境组织要求,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基地自然地形加以利用改造,但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减少土方开挖量,降低工程成本,借地势形成多层次的空间环境。 1.2.园区内消防道路、回车场、登高扑救场地的平面位置、竖向标高、坡度等须尊重建筑总图设计,不得擅自更改;有不同意见请及时提出。 1.3.建筑和其他园林小品应标出其地坪标高及其与周围环境的高程关系。2.绿化景观设计要求 2.1.力争营造生态、协调的园林意境。园区内的绿化配植形式可以参照组团式的种植原则,同时注重树种的色彩组合与搭配,以四季的变化规律来合理布置植物,创造富有明显季相特征的园林生态景观。 2.2.满足物种适应性要求:选择抗病虫害、抗台风、无毒害、驱蚊蝇、易移栽、成活率高、便于养护管理的植物。 2.3.满足生态多样性要求:选择乔木与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速生与慢生结合,构成多层次的生态植物群落。 2.4.满足观赏适用性要求:选择根深、枝繁、叶茂、花艳的常绿乔木为主。 主景树应尽量选择枝冠水平伸展的高大乔木,能起到遮荫降温的作用。 注重树种的色彩组合,可增加一个颜色的搭配需求,如:蓝色,红色,黄色的搭配绿化种植 绿化土球与植穴规格要求:

八、苗木成活率保证措施及养护方案 1.健全组织、加强秩序管理力度、健全组织网络 古人说:“三分栽,七分管”就是强调养护工作的重要性。项目部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苗木、草坪的生长情况,遇到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健全组织工作管护网络,配足人力,落实责任,确保万无一失,为苗木,草坪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做好浇水、抗旱、排涝管理工作 风雨强度大,对苗木、草坪会造成一定影响。项目部一方面做好积水排放工作,下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另一方面做好高温干旱时浇水或叶面喷雾工作,以确保苗木,草坪生长不受影响。 浇水是绿化养护的重点、难点,尤其是中分带绿化。中分带土壤浅,不易保存水分,再加上无水源,主要依靠洒水车浇水。所以管养单位必须要至少固定一辆洒水车,在高温少雨季节还要增加更多的洒水车。 根据植物生长要求,及时适量地进行浇水或排水,保证绿化植物不受旱灾或涝灾。在自然降水雨量少的情况下,特别易出现旱情,必须掌握好生长期的浇水即4-10月的浇水次数,休眠期的浇水即11月上、中旬的封冻水,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的解冻水,每次灌水量水深15-20cm,单株植每穴灌水0.15-0.2m3,如因坑小水量不足可连续浇两次,不可水量过小,不能只浇表皮。 中分带浇水要注意控制流速,避免把土壤冲刷到路面上。 3.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病虫害防治月历按淮安地区主要病虫害进行制定。 对病虫的防治工作决不掉以轻心。对苗木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及时防治,对症下药,把握用量,注意施药人员的安全,预防中毒。治虫时间力求与周边农作物防治同时进行,以提高防治效果。 3.1.指导方针: 3.1.1.“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高效、低毒、无污染的药剂。应根据各种树木的生长特性进行病虫害防治。 3.2.2.防病药物应定期喷洒,以预防为主;防虫药物则应根据虫情发生情况及时喷洒,治早治小治了。 3.2.防治次数与方法

(完整版)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规划与设计不仅营造满足人们活动、赏心悦目的户外空间,更在于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景观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场地生态系统与空间结构的整合,最大限度的借助与基地潜力,是基于环境自我更新的再生设计。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历史人文背景是场地环境所固有的属性,对其的认知是环境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切实把握场地特性,从而发挥环境效益、最大限度保护和节约资源。 一、景观分析评价的相关概念 (一)源起 (二)概念 (三)必要性及意义 (四)应用范围 二、美国主要景观分析评级系统 三、景观分析评价四大学派 (一)专家学派 (二)心理物理学派 (三)认知学派 (四)经验学派 四、景观分析评价的两大阵营 五、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运用 六、景观分析评价理论前沿 一、景观分析评价相关概念 (一)起源 1、工业、能源、交通等事业的迅速发展,自然景观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2、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期,产生一系列保护景观美学资源的法令:美国:1964年《野地法》,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1972年《海岸管理法》。英国:1968年《乡村法》 3、法令的制定,标志着景观美学资源与其他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一样,具有法律地位; 4、但景观往往因为“不可捉摸”,缺乏价值的衡量标准而在法庭上受挫;这种现象最终刺激了科学景观美学研究的发展; 景观评估与评价——Landscape Assessment or Landscape Evaluation 时间:始于上世纪60年代 地点:以美国为中心展开 内容:主要就景观的视觉美学意义而言——景观与风景园林的核心之一。 定义:是指对景观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等景观各方面资源的评价。从客观的意义上讲,而景观“视觉质量”则被认为是景观“美”(Beauty)的同义词,Daniel等人将其称为“景观美”——Scenery Scenic Beauty. 美国土地管理局,则将其等同于“景观质量”(Scenic Quality),并定义为:“基于视知觉的景观的相对价值”。 主观上讲,景观评价则表现为人们对“景观价值”(Landscape Value)的认识,Jacques认为景观的价值表现在“景观所给予个人的美学意义上主观满足”。 (二)概念 景观评价是指根据特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某一景观的价值高低或者好坏程度进行判断的活动。景观评价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涉及评价对象的

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摘要:本文通过对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的分析,提出了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方法,以期对旅游资源景观的开发和改造有所帮助。 关键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一、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因素 景观视觉美学是指景观视觉的美学价值对人的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目的是针对开发活动对景观可能造成的美学影响程度做出预测,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景观的视觉美学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有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主体因素。 不同的观赏位置对景观的审美评价是不同的,因为景观是立体存在于三维空间的实物。观赏距离将景观分为近景、中景、远景。近景是靠近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或按人的尺度,人的视野所看到的景物,如建筑立面的局部(细部)景观。中景是离观景点较远的位置所看到的景物,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观赏方式。远景是远离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在大视野内观赏到的景物及它周围的环境。观赏角度也就是我们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观赏角度通常分为仰视、俯视和平视。仰视会使人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会产生压迫感和震撼感。俯视则是人处于较高位置观赏下面的自然景观,会感觉豁然开朗,从而激发人心。平视是一种与景物相对接近的观赏方法,会使人处于一种平和的心态,产生享受安宁感和平感。 作为欣赏主体的人,往往因欣赏主体观赏目的、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知识背景、意志经历等的不同,从心理上对景观的欣赏不同;欣赏主体还因生活环境、社会角色、文化因素、经济收入等的不同,他们对于同一景观所感受到的美是不一样的。 二、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景观与环境的融合度越高,则景观敏感性就越高。因此,可以将色彩、形状、质感作为景观美学视觉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草坪景观质量评价分析

草坪景观质量评价分析 草坪,是指草本植物经人工建植和天然草地经人工改造后形成的具有美化与观赏效果,并能供人休闲、游乐和适度体育运动的坪状草地。草坪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起着改善、保护和美化的作用,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而其景观质量,是草坪在人们视觉中好差的反应。城市草坪主要具有美化观赏的作用,所以其景观质量评价是草坪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草坪密度、色泽、质地和均一性等构成草坪的景观质量,因而不少学者在评价过程中,均把这些指标作为首选指标,并给予评分(最常用的是美国NTEP的9分制评分方法)。 草坪密度 草坪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草坪草个体数或枝条数,表明区域内草坪植株的稠密程度。除作为景观质量指标外,它还与草坪强度、耐践踏性、弹性等使用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认为是草坪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密度毯状的草坪是最为理想(但不宜依靠提高播种密度达到密集)。 影响草坪草密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分别是遗传性、自然环境和养护水平。遗传性,又包括不同草种、变种或品系;自然环境,显然是指环境和季节因素;至于养护水平,则有播种量、栽培方法、短茬修剪和水肥的施用。最终的密度取决于管理水平和环境条件,是草坪对各种条件适应能力的尺度(某些品种可以获得最高的草坪密度,尤其在低修建和大量施肥、灌水、无致病生物、无昆虫侵袭的草地中更为明显)。 草坪密度的常见测定方法是:目测法和小样方法。进行定量测定时一般采用小样方法。在小区内设置10个10cm×10cm的样方,数取每个样方内草坪草的枝数,然后算出单面积的枝数,再取平均值。 草坪质地 草坪质地是指对叶宽和触感的度量,一般多指草坪植物叶片的宽度。通常认为叶愈窄品质愈优,在同龄同部位条件下测定,叶宽以1.5~3mm为优。依草坪草叶宽可分为:极细(<2mm)、细(2~3mm)、中等(3~5mm)、宽(5~7mm)、极宽(>7mm)。 草坪草的叶宽主要由种类和品种决定。另外,养护管理水平措施,如修建高度、施肥水平、表面覆沙、甚至密度等都会影响草坪草的质地。一般情况下,施肥适中,未经长期干旱,修剪高度矮,密度大,质地则细。 国内草坪质地的测定方法较统一,多用草坪草叶的最宽处宽度表示。在叶宽的测定中要选叶龄与着生部位相同的叶片,测量叶片最宽处重复次数要大于30次。 草坪均一性 草坪均一性是指草坪外观上均已一致的程度,是对草坪平坦表面的评价,是对草坪草颜色、生长高度、密度、组成成分、质地等几个项目整齐度的综合评价。高质量的草坪应是高度均一,不具裸露地、杂草、病虫害斑块的草坪。 其影响因素有草坪群体特征(密度高,质地细,均一性好)和草坪草着生表面的均匀性。 均一性多采用目测估计法,凭经验目测。分为均匀、较均匀、中等、不均匀、参差不齐5级,分别记5~1分。 草坪颜色 颜色,又称色泽,是对草坪反射光的测度。草坪颜色因草种、品种、生育期以及养护水

基于gis的铁路建设项目视觉景观影响评价探讨

线路/路基 基于G I S的铁路建设项目视觉景观影响评价探讨 白占雄,朱正清,张丽君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 摘要:铁路项目由于地形地貌、车站设置要求等多因素的限制,线路无法绕避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视觉景观 敏感区,项目实施前须进行视觉景观影响评价。我国的视觉景观影响评价起步较晚,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 以长昆客运专线对大乘山风景名胜区的视觉景观影响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一套 比较完整、定量的视觉景观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可推广应用于类似铁路建设项目的视觉景观影响评价中,提高工作 效率及评价质量。 关键词:G I S;铁路;视觉景观;影响评价;大乘山风景名胜区 中图分类号:U2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54(2012)03—0013—04 D i s cus s on t he V i sual L ands cape I m pact A sse s sm e nt of R ai l w ay C ons t r uct i on Pr oj ect B as ed on G I S B A I Z ha n—xi ong,ZH U Zhe ng—qi ng,ZH A N G Li—i nn (T he Thi r d R a i l w a y Su r vey and D es i gn I ns t i t ut e G r ou p Cor pora t i on,Ti a nj i n300251,C hi na) A bs t r a ct: B ei ng r es t r i ct ed by m uhi f a ct or suc h a s t opogr aphy and phys i ognom y a nd s t a t i on l ocat i on and SO on,cer t a i n r ai l w ay r out es w hi ch m ay af f ect o r des t r oy t he vi sual l a ndsca pe envi r onm ent hav e t o be cons t r uct ed w i t hi n o r nea r t he s en s i t i ve r egi ons of vi s u al l a nds cape su ch as s ceni c s pot,G eopa r k a nd SO on.So vi sual l a ndsca pe i m pac t as ses sm ent m ust be exec ut e d pri or t o t he const r uc t i on.H ow ever,vi sua l l a ndsca pe i m pac t as ses sm ent i n C hi na s t ar t ed S O l at e t h at n o com pl et e a nd s t an dar d as se ssm ent m et hod ca n be ut i l i z ed at pr esen t.To i m pr ove t he ef fi ci ency and qual i t y of t he as sess m ent w or k,i n t hi s paper, D ach eng M ount a i n s ceni c s p ot w as c i t ed as an e xa m pl e,a nd a s et of r el at i ve l y com pl et e and quant i t at i ve m et hod o n vi sual l a nds cape i m pac t as sess m ent w as pr opose d ba se d o n t he s t r on gl y s pa t i al anal y s i s f unct i on of G IS(geogr aphi cal i nf or m at i on syst em).I t i s consi der ed t ha t t hi s m et hod coul d be appl i ed i n s i m i l ar vi s u al l a nds cape i m pac t as sess m ent of r ai l w ay cons t r uct i on proj ect. K ey w or ds:G I S;r a i l w a y;vi s ua l l a ndsca pe;i m pac t a ss e ss m e nt;D a che ng M ount a i n s ceni c s po t 1背景 土地资源紧缺是人类当前面临的世界性问题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地关系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可能产生视觉景观不良影响的项目不得不建设于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视觉景观敏感区内或附近。目前,铁路项目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施工技术、车站设置要求、投资等多因素的限制,线路无法完全绕避此类视觉景观敏感区,为避免或尽量减少铁路建设对敏感区造成的影响或损失,同时满足人们对视觉景观质量 收稿日期:2011—11—28 基金项目: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计划科研项目(721100). 作者简介:白占雄(1978一),男,工程师,E-m ai l:bai zhanxi on g@ t s dig.co m。 铁道标准设计R A I L W A Y ST A N D A R D D E SI G N2012(3)日益提高的要求,必须对涉及视觉景观敏感区的铁路项目进行视觉景观影响评价,进而降低铁路建设对视觉景观敏感区的影响,达到铁路建设和生态保护、景观保护并重的目的。 制约视觉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因子为空间可视关系的模拟分析,而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G I S)软件,则以其强大的空间模拟和数据综合分析能力,恰恰满足了地理空间可视化的模拟和预测要求,为视觉景观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技术操作平台。本文即利用G I 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新建铁路长昆客运专线为例,科学、定量地评价该项目对沿线视觉景观敏感区大乘山风景名胜区的视觉景观影响。希望通过本案例探讨为铁路建设项目的视觉景观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