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以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以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以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

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 [摘要]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二是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实际来看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技术效率已经很高特别是种植业的技术效率已基本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以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最为严峻的挑战。从容应对挑战的唯一有效措施就是依靠农业科技。如何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是当前农业研究人员和决策部门最为关心的突出问题。一、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概念和内涵 1、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水平是指农业科技创新所达到的程度(能力的高低)它包括农业科研能力及其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两个方面。它是一个反映国家或地区农业科技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2、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农业科技进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仅包含自然科学技术的科技进步表现为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技能、技巧的提高及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称狭义科技进步也称为硬科技进步。广义的科技进步除了包括狭义科技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水平、决策水平、智力水平、制度创新等软科技的进步如经济体制改革组织管理和决策方法的改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广义科技进步一般来

讲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科技进步水平。要更进一步全面理解广义科技进步的概念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几点:①农业基础研究与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提高。这虽然是一种基础研究一旦应用于生产潜力巨大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如生物科学的发展为生物技术的大力发展并在农业中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水平提高。这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和核心具体包括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成果一经推广应用就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动植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农作物栽培技术、施肥方法的革新畜、禽。水产品养殖方法的改进新型经营管理理念、方法的应用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等。这里的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部分改造和革新而技术革命是指在日积月累的技术创新基础上使整个技术体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如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都将会带来农业技术革命。③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程度提高。一项农业科技成果必须通过推广让技术应用主体普遍接受并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科技推广程度高与低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再好的技术如果得不到有效推广其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④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劳动者既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生产者也是农业技术的使用者还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农业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业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着技术效率的高低。如果劳动者素质

云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_石荣丽

收稿日期:2001—08—16;修回日期:2001—10—20 作者简介:石荣丽(1977—),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管理;黄 鹏(1973—),男,湖南湘潭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金融。 第23卷第1期农业现代化研究 V o l.23 No.1 2002年1月 RESEARC H O F AG RICU L T U RA L M O D ERN IZA T ION Jan.2002 文章编号:1000—0275(2002)01—0076—04 云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石荣丽,黄 鹏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摘 要:农业发展及其现代化主要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本文采用了增长速度方程、综合要素生产率指数和总因子生产率指数等三种方法测算了云南省大农业“九五”期间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试图为云南今后的经济增长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证上的参考。 关键词:技术进步;贡献率;增长速度方程;综合要素生产率;总因子生产率中图分类号:F 323.3 文献标识码:A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n Conitibution Rate of Agriculture Technological Advance in Yunnan Province SHI Rong —li ,HU AN G Peng (Eco no my and T rade Co llege o f Yunnan Ag ricultura l U niv er 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 :It is techno lo gical adv a nce of ag riculture tha t ex er ts a tr emendous influence on the dev elopement and civa liza tion o f ag ricultur e.Recently measurement adcalculatio n o n the co ntribution rate of the technolog ical adva nce has been pa y g r ea t a ttentio n in w o rldwide.T his thesis use speed increa se equatio n,productio n ra te o f synthetica l facto rs,pr oduction ra te of to tal facto rs to measure and calculate th e co ntribution r ate o f the techno lo gica l adva nce of the ag riculture in Yunna n Prov ince .The co nclusio n of the thesis can provide theo retical basis fo r eco no mic increa se and a uth entic pr oo f. Key words :techno lo gica l adv a nce;co ntribution ra te;speed incr ea se equa tio n;productio n rate o f synthetical facto rs;pro ductio n rate o f toa tal fac tor s 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农业。农业经 济增长主要是追加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特别是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依靠现代化农业科技,优化资源配置而导致的要素生产率提高。科技进步水平是通过研究、开发和应用科学技术,系统的完善生产诸要素,促进经济迅速增长和社会结构优化的有目的的动态过程,科技进步不仅对劳动生产手段和技术等发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生产力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农业技术进步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测算和评价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成为农业技术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 1 农业技术进步的定义 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反映着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科学技术的水平。它是一个不断创造新知识和发明新技术,通过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带来农业产出增量变化的过程,又称为硬科技进步。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除了包括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硬技术、实体化技术)内容外,也包括软技术即非实体化 技术如投入要素质量的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改善等引起的农业产出增量的变化。通常所说的技术进步都是指广义农业技术进步。 2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2.1 农业科学技术促进了农业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的改进 农业现代化的实质上是农业劳动率不断提高的过程,而要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改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例如二战后的40多年,美国农业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每个农业劳动力可负担的耕地比发展中国家高出150倍,每个农业劳动力可养活200人。 2.2 进步不断地开发和开拓农业经济资源,增加资源的供应量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措施 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郑文凯 ---------------------------------------------------- 尊敬的孙老还有王副主 席,朋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有 这个机会参加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举办的光彩事业与农业产业化论 坛。受我们农业部刘副部长委托, 我代表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对光彩 事业促进会发展10周年,并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发展作为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根据会议的要求,下面我把我们当前国家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向各位做一个介绍。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阶段农村工作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1、中西部地区整体跟进,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把培育壮大农村企业和壮大产业化组织作为重点。有利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我们2002年底对农业产业化统计,全国有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是94000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同时中西部涌现了一批九山游子、双汇、蒙牛等一大批排头兵,体现了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2、产业化领域拓宽,龙头组织结构区域合理。近几年越来越体现出农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展现了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产业化组织按产业分类,种植类占44.8%,畜牧业占 24.1%,水产化组织占8.2%,林特产业占10.4%,还有其他类型占10.5%。 3、完善产业化发展动力机制。企业和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内在的动力。目前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2.6%,股份合作方式占13.3%,其他方式还有22.2%。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比较稳定的利益连接方式所占的比例达到77.8%。这些在实践中也有丰富的内容,主要一是规范定单内涵,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定单现在不仅包括订购数量、质量,还充实了最低保护价、提供系列化服务等内容,有的还增加了企业担保、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的条款。二是引入保险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的参加了商业保险,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精品论文】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精品论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 ==================================================================== ==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对策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 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而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持,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实现[1-4]。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持续动力。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增长迅速,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主体不断扩大,政府的一元化供给状况被打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困境。农业科技创新的自主研发突破不断,许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最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实践证明,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和根本途径。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始终坚持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近些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一些重大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随着良种推广补贴、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的实施,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稳定增长,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但也必须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肥料、水、农药利用率只有30%—35%。农业科技重大突破性成果比较少,科技储备相对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能够运用到生产领域的新成果少;科研课题设置重复分散,农业科研效率不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突出,如此等等。事实表明,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水平,

还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农业科技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都带来了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农业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二、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农业产业化得到稳步发展。今年三季度,我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4.57亿元,占计划目标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048元,占全年目标81%。现将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培育形成了主导产业。在粮食生产上,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山川紫”(紫心甘薯)、“高系”14号(黄心甘薯)等优质品种约6000亩;示范种植天优826、特优138等优质水稻面积538亩,辐射带动面积1.2万亩。去冬今春冬季瓜菜种植面积26.5万亩,推广新品种15个以上,新技术10项,年育苗量2.5亿株。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饲养模式,规模养猪场534家,禽类专业孵化场82家,规模养禽场1972家,蛋禽规模养殖场16家。目前鸡出栏量3549万只、猪出栏量29.18万头。以椰子、橡胶、胡椒、槟榔、油茶为主的热带经济作物和以荔枝、龙眼、香蕉、莲雾、柠檬为主的水果种植业,种植面积达到58.5万亩。南

美对虾苗产业,年生产销售对虾苗760多亿尾。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有531家,家庭农场有70家,经营土地面积6890亩。深入开展以“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3家,市级示范社19家。 (三)农业品牌规模进一步扩大。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我市名优特品种,大力推行品牌认证,积极申报绿色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省名牌,鸡、椰子糖和罗非鱼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先后打入市场,并迅速成为倍受省内外客商青睐的知名品牌。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商标872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3个,省级著名商标19个,省名牌农产品3个。“三品一标”认证20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 (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我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技领先、生态高效、循环利用、效益优先”原则,围绕“现代、高效、示范”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特色,整体谋篇布局,突出主导产业、规模生产、功能配套,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去年,3个基地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称号,今年,3家基地又获得了省级现代农业示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体现了农业产出增长中由科技进步形成的增长比例。科学测算这一指标对于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劳动、资本的长期发展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对该指标的长期跟踪测算和分析,可以发现农业科技、资本和劳动这三大要素的增长状况,明确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策略及具体管理环节上的得失情况,从而了解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动力和问题来源。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国家和地方两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现代育种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领先水平。然而,大量关于我国农业部门科技进步情况的经验研究却表明,中国全要素农业生产率在时间趋势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特征,而是呈现出时间波动性:1952-1978 年全要素农业生产率出现了下降;而自1978 年改革以来尤其在20 世纪80 年代前半期有极大的提高;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全要素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甚至负增长; 在20 世纪90 年代, 农业全要素增长率的增长主要在前半期, 后半期增长又明显放慢。对于农业科技进步的两个方面(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进),王小鲁(2002)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来自中国改革导致的资源优化配置而不是来自技术进步;林毅夫(1992)则认为:中国改革所引起的激励机制的改善大大改进了技术效率水平,通过改进技术效率对1978-1984年期间农产品的增长独自做出了高达42%的实际贡献;Fan(1991)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产出增长的57.7%来自于投入的增长,15.7%来自于技术进步,其余则来自于制度变化(即效率的改善)。在对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分析中,农业生产率增长的63%来自于效率改善,37%来自于技术进步。Yao和Liu(1998)根据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估计了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以及中国农业的技术效率状况,认为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只有64.1%。Kalirajan et al.(1996)对1970-1987年中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计,所得出的结论也基本一致。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我国农业产出的增长似乎没有体现出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不仅科技水平不高,而且技术效率也存在很大改善的余地,这也似乎验证了克鲁

农综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农综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近年来,**苗族乡人民政府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对比坝区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苗族乡山区的农业产业化只能说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坝区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产业基础较差,发展速度慢,规模上不来,集中反映在地方财政困难,农民收入偏低,其关健是农业产业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乡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处,是**县乃至XX州的东大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3公里。蒙文公路穿境而过,是**县最偏僻边远的高海拔山区,最高海拔为2567.8m,平均海拔为1984m。全乡总面积15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984万亩。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4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26户,总人口11072人,居住着汉、苗、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9%。我乡立足于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乡的重点工程来抓。全乡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三七、烤烟、大白菜、早实泡核桃。

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基础上,积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泡核桃、烤烟、三七、大白菜等4大特色产业。我乡农业产业化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根据我乡的自然资源优势,历史传统经验和近年来农业发展情况,着眼于市场需求,经过几年来的结构调整,我乡以大白菜、三七为主的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发展前景看好。大白菜种植正在成为我乡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仅今年种植面积就达到12800亩,分布于**等三个村委会种植,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二是老板+农户的供销模式开始凸现。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有些蔬菜老板自发到我乡收购大白菜,形成了老板+农户的供销模式。 特色产业初见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靠山吃山”的工作思路,目前,全乡完成了粮食播种面积 3.35万亩,杂交玉米1.1万亩。烤烟种植1200亩,狠抓三七、大白菜和泡核桃种植;全乡完成三七种植面积776亩,种七农户达到了160户,三七年销售量123.4吨,实现销售收入 370.2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8.93%。大白菜种植突破12860亩,实现年交易量1984万公斤,销售收达1091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6.33%。泡核桃的种植是继三七,大白菜、烤烟等特色产业新发展的产业。产业发展形式采取政府引导扶持,农户自愿种植的方式大规模发展,目前已种植0.6万亩。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一、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 (一)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最古老、最悠久的产业,也是永不衰退、不断推陈出新的母亲产业。至今为止,农业大体上经历了以刀耕火种为标志的原始农业、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传统农业和各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正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给出这样的定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最本质的特征是科学化、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商品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足性。传统农业长期处在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状态,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现代农业实现了商品化,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

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二是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然性。打破了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状态,走出了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手段武装改造提升农业,从而大大增强农业快速发展和抗御风险能力。 三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改变了传统农业单兵挺进,就农业抓农业的工作路径,打破了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有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农业的链条得到了不断延伸,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现代农业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分割性。传统农业组织管理手段明显表现为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农业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现代农业的一元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边缘性。传统农业远离城市,城乡壁垒森严,阻碍了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立足农村但不排斥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二)现代农业科技 1.现代农业科技的特征 农业科技发展的交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人工创造新物种、构建人工环境和数字农业等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大跨度交融,更新我国传统农业科学(如遗传学、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畜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一)今年工作目标 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 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 4、争取省内外10家科研院所和院校为市10家企业提供技术依托; 5、建立1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争创1个省级科技示范基地; 6、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 7、营造科技发展良好环境,确保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参与科普活动人数2万人次,营造全民科技创新意识。 (二)今年工作思路 1、实施科技创新攻关。解决5-10项节能减排技术关键,开展5―8项高新技术产品、现代服务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重大技术攻关。 2、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1-2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10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新增科技示范户500户,增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3、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的科技创新载体1-2家,实施1-2项重大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 4、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企业,力争1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线路图计划,争取1家企业成为全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协助1家企业引入创投机构; 5、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宣传活动,提升市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6、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创科技创新农业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等形式,发展现代种养殖农业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河蟹养殖污水及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的契机,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意识,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程,促进农村健康发展。 7、继续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联动科技示范户,培养技术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和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1978—2010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1978—2010年 作者:胡凯 来源:《商业研究》2013年第06期 摘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衡量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贡献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了农业生产总值、资本、劳动力及耕地面积等投入产出指标,用索罗余值法分析了1978-2010年间各种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发现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应保持农业快速稳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要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的目标,就要科学、准确地测算我国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对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进行分析和预测。 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涵义及测算方法 (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涵义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在经济增长中由科技进步导致的增长所占的比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则是在农业生产中由科技进步导致的增长所占的比重。自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olow)在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测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成为了一个持续不衰的研究课题[1]。索洛将技术进步纳入生产函数中,在把资本增长 和劳动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剥离以后,剩余部分归结为广义的技术进步,从而测算出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便是有名的“索洛余值”[2]。 吴强(2000)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将除资本和劳动以外的因素通通归结为科技进步,忽视了自然资源投入、教育水平、制度因素、管理水平等因素,这必然影响所测算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准确性[3]。何锦义(2006)指出了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 面性,它受指标选取、起止年份选择的影响很大,建立一个统一的测算方法对于合理地比较分析科技进步贡献率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一个相对指标,并不是越高越好[1]。

XX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嘉峪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以发展精品、珍品、旅游观光“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为重点,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基本情况(一)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围绕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服务、联系订单、宣传促销等措施,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现已形成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优质西甜瓜、优质土豆、优质大葱、优质林果、优良畜禽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XX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974亩,经济作物面积37722亩。一是洋葱产业逐年强大。XX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10800亩,产量万吨,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1500元。XX年完成播种面积万亩,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2030元,今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万亩。二是精细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全市现有日光温室2163座,每年生产反季节蔬菜730万公斤,同时大田蔬菜面积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三是制种产业稳步推进。建成了文殊、新城两大制种基地,并由制种玉米向花卉、蔬菜等特色制种转变,效益逐年提高。四是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万头(只),其中猪万头、羊万只、禽类万只、牛万头。

(二)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充分发挥市种子公司带动制种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建成了集农业科技推广开发、各类蔬菜保鲜、脱水蔬菜加工等运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金汇果蔬基地,该基地总投资2560万元,建成3000吨蔬菜保鲜库1座,年保鲜蔬菜能力15万吨以上,建成脱水蔬菜生产线一条,年生产脱水蔬菜XX吨。建成了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和友谊特禽养殖场,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建成高标准暖棚养殖禽舍6座,引进大型全自动电脑孵化机1台,具备年繁育XX只蓝孔雀、年生产工艺孔雀标本500个的能力。友谊特禽养殖场,建成封闭式禽舍1600m2,孵化室、育雏室3000m2,购置年孵化30万枚种蛋的孵化设备一套,每年可提供特禽种蛋150万枚、孵化种雏能力达到1000万只。文殊胚胎移植繁育基地,建成标准化羊舍2500平方米,办公楼1栋,共引进陶赛特、萨福克种羊46只,现存栏羊218只,已完成胚胎移植手术168例。同时万头肉牛养殖加工厂和万吨棉籽油加工厂正在建设之中。龙头企业的日益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三)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一是积极建设和培育农村各类专业市场,现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集贸市场3个。二是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与农产品经销商和龙头

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doc 10页)

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doc 10页)

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 [摘要]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二是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实际来看,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技术效率已经很高,特别是种植业的技术效率已基本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以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最为严峻的挑战。从容应对挑战的唯一有效措施就是依靠农业科技。如何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是当前农业研究人员和决策部门最为关心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概念和内涵 1、农业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水平是指农业科技创新所达到的程度(能力的高低),它包括农业科研能力及其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两个方面。它是一个反映国家或地区农业科技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2、农业科技进步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仅包含自然科学技术的科技进步,表现为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技能、技巧的提高及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称狭义科技进步,也称为硬科技进步。广义的科技进步除了包括狭义科技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水平、决策水平、智力水平、制度创新等软科技的进步,如经济体制改革,组织管理和决策方法的改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广义科技进步一般来讲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科技进步水平。要更进一步全面理解广义科技进步的概念,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几点: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科技是一个纯技术概念,而农业科技进步既是一个技术概念,也是一个经济概念。第二,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可以有三种方式实现,一种方式是在科技水平既定的条件下,通过提高技术效率而导致科技进步水平提高;第二种方式是科技水平提高,而技术效率不变,也可以实现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第三种方式是科技水平和技术效率都提高,可以使科技进步水平有一个较大水平的提高。第三,农业科技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既可以产生正效果,也可以产生负效果,农业科技进步仅强调农业科技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取得的正效果,如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负效果,则会导致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下降。第四,农业科技水平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农业科技进步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低,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也低。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当且仅当农业新科技适应当地农业生产,并经过掌握农业科技的生产者应用于农业生产。 二、我国未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 从以上有关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概念以及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二是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实际来看,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技术效率已经很高,特别是种植业的技术效率已基本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以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和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制约,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在以下方面实现战略性突破。 1、应在一些战略高技术领域和抢占科技制高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现代农业的本质是发达的科技型产业。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想跟上农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步伐,就必须赶上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浪潮,在一些关键性的重大技术领域保持领先。 ①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应走在世界前列。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从探索

科技进步对农村发展的作用

科技进步对农村发展的作用 我国不断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某些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那么科学进步对农村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国庆假期进行了一次调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发行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三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明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5~10倍,是手工业的50~100倍。其次,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资料表明,如果以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1,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则为1000。美国微软公司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14亿美元。 “科技兴农”的方针 一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二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金塔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东与高台县毗邻,西与玉门市接壤,南邻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北靠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处东经98°00′-100°20′,北纬39°47′-40°59′之间,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120公里,总面积 1.88万平方公里。全县海拔1120—1300米之间,境内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 年平均气温10℃,无霜期141天,是典型的农业县。 全县共辖10个乡镇,86个行政村,459个村民小组,3.16万农户,农业人口11.3万人,占总人口的81.7%。全县现有耕地42万亩,适宜小麦、玉米、棉花、瓜类、油料、蔬菜、花卉等多种农作物生长。XX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 达到175536万元,比上年增加25567万元,增长17.1%;农业总产值达到137928万元,比上年增加17371万元,增长14.4%;其中种植业产值72851万元,牧业产值21719万元;农业增加值达到71977万元,比上年增加9150万元,增长14.6%;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4002万元,牧业增加值12360万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达到4582元,比上年增加322元,增长7.6%。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省市农牧部门的关怀指导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紧紧围绕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催生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将农业的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

结合起来,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收入,走出了一条符合金塔实际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截止目前,全县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其中省级1家、市级2家、县级16家,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60多家,其中棉花加工企业28家,番茄加工企业1家,脱水菜加工企业4家,白酒酿造企业3家,粮食、油脂加工企业13家,瓜子加工企业2家,饲料加工、销售企业1家,制种企业1家,养殖企业1家,肉羊屠宰加工企业2家,鹅肥肝生产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达4.9亿元,带动全县10多万人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达到400多元。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措施和办法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考核机制。为了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明确了由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具体抓,从上到下形成组织有力、指挥有方的组织领导机构。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四大班子联席会、人大例会、政协常委会经常听取、研究农业产业化工作。为使农业产业化工作深入开展,县上专门建立了四大班子包挂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对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给予了科学、及时的指导,确保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深入开展。今年,县委、县政府还多次对农业产业化的重点环节、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督查,纳入年度目标,实行定向目标管理,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开展。同时,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参与产业化的浓厚氛围,建立了县直相关单位对口扶持制度,实行领导、部门、企业三级承包制,并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对完成任务好的、带动能力强的进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追究责任。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县、乡、村领导干部及科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