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组培课件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1]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1]](https://img.taocdn.com/s3/m/238ea8f0f61fb7360b4c654a.png)
下列培养基中________无机盐的浓度最低。
A MS培养基;B B5培养基;C White培养基;N6培养基下列不属于大量元素的盐是____A NH4NO3;B KNO3;C ZnSO4.7H2O;D MgSO4.7H2O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A.根的形成B.分裂C.分化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A.根的形成B.分裂C.分化对生根培养不起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A GAB IAA;C NAA;D IBA植物离体培养中培养基的pH范围应该控制在( ).A,5.5-6.0B,4.0-7.0C,7.0高温灭菌后。
培养基的pH会_________。
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不能确定培养室里的湿度一般保持在_________A 30~40%;B 50~60%;C 70~80%;D 80~90%下列()不是细胞分裂素。
A、2,4—DB、6—BAC、ZTD、KT在原生质体的培养中,渗透稳定剂的作用是A 稳定原生质体的形态而不使其被破坏B 支持作用C 提供营养D 调节PH值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养或生产出()。
A、次生代谢产物B、无病毒植物C、人工种子D、A,B,C均可脱落酸(ABA)需要用_________法灭菌。
A 灼烧灭菌;B 干热灭菌;C 过滤灭菌D高压湿热灭菌同一植株下列__ _____部位病毒的含量最低。
A 叶肉细胞;B 茎尖生长点细胞C 茎节细胞;表皮细胞,配制( )溶液时应先用10%的HCl溶解,再加蒸馏水定容.A 2,4-DB 6-BAC,GA3D,IAA合适的外植体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对以后建立悬浮细胞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褐化B.坚硬C.疏松易碎D.水渍状2.培养的丛生苗过密,生长弱,可能的原因有______A、光照过强B、琼脂过高C、生长素过高D、分裂素过高植物体细胞胚胎间接发生方式是指体细胞胚从()或悬浮细胞,有时也从已形成的体细胞胚的一组细胞中发育而成。
植物组织培养ppt课件

1948年:Skoog和崔真培养烟草茎段时,发现腺嘌呤或腺苷可解 除生长素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ppt精选版
42
1952-1953年:美国科学家Steward F.C. 用胡萝卜根的细胞悬浮 培养,发现单个细胞能象受精卵发育成胚一样的途径,发育成完 整植抹,证实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
1952年:Morel和Martin首次报道茎尖分生组织的离体培养,获 得无病毒大丽花植株。
1954年:Muir将烟草愈伤组织置于固体培养基上,在其上放一 片滤纸,再在滤纸片上放上一 个烟草体细胞,单细胞培养成功。
1956年:Miller分离出Kinetin,Kinetin/激动素
ppt精选版
43
组织培养的奠基人
植物组织培养是由于人为控制培养条件,
根据不同植物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而提供不同
的培养条件,因此生长较快。另外,植株也比
较小,往往20-30天为一个周期。所以,虽然植 物组织培养需要一定设备及能源消耗,但由于 植物材料能按几何级数繁殖生产,故总体来说
成本低廉,且能及时提供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
或脱病毒种苗。
细胞全能性的高低: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细胞
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ppt精选版
16
②全能性的表达
少数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丢失一部分遗传物质, 因而失去全能性。如筛管细胞,它在发育过程中失去细胞 核,因而没有全能性。
目前还无法使所有的离体植物细胞都实现其全能性。
ppt精选版
44
3、 迅速发展阶段(1960-1980)
兰花组织培养完整版本

❖ 2. 清热凉血,养阴润肺,治干咳久嗽, 肺咯血。
❖ 3. 疏肝解郁,调和气血,治头晕目弦, 神经衰弱。
精品课件
生物学特性
❖ 1.热带兰不同属的兰花对温度要求不同,分 高温型、稍高温型、低温型三种类型。
❖ 2.地生兰比附生兰要求更多的水分,春夏要 求水分充足。
精品课件
外植体(培养部位)
种类
新芽芽尖 休眠芽
茎的隐芽
特点
成功率高,但分离技术高 成活率一般,分离技术简单, 易污染, 难分离,成活率同休眠芽
花梗
繁殖效率差,成本高
兰属植物的组织培养以茎尖为最
常用的材料。 精品课件
采取茎尖
❖ 茎尖是分生组织最为活跃的生长点。 ❖ 选择健壮植株,将外层的叶和鞘叶剥去,把
❖ 同样,再行分割;重新培养。在几个月之内, 就会获得大量的原球体。
精品课件
分化培养
❖ 把切割的原球体放在液体培养基中, 放在旋转培养床上进行旋转培养。
❖ 当其小块组织稍为长大后,转接在分 化的培养基上,让它分化根和芽。
精品课件
试管苗移植
❖ 当原球体组织分化根和芽,逐渐长大之后, 就成为幼小植株。
精品课件
兰 花 欣 赏
精品课件
兰 花 欣 赏
精品课件
兰花花语
兰花的花语:淡泊,高雅 。 兰花的品种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有2万多个兰花的品种,其中比 较出名的有蝴蝶兰、兰花、蕙兰等。 其实,它们各自有各自的花语,但是, 兰花总的花语就是淡泊,高雅
精品课件
兰花
❖ 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亦叫 胡姬花。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兰 花又称中国兰,绍兴是兰花的故乡。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

外植体接种
将消毒好的外植体切取一定大小的部分,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并注意避免 污染。
培养条件
温度控制
蝴蝶兰组织培养的温度应控制 在25℃左右,并保持恒温培 养。
光照条件
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的光照 ,一般使用日光灯进行补光,并 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
接种方式
接种方式包括斜面接种和平面接种等,不同的接种方式对蝴 蝶兰组织培养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接种时需要注意外植体的 位置、大小、深度等因素,以促进蝴蝶兰组织的生长发育。
04
蝴蝶兰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
快速繁殖蝴蝶兰
繁殖速度快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 繁殖大量的蝴蝶兰,并且可以 保证每一株蝴蝶兰的品质和性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大量繁殖蝴蝶兰苗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率, 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研究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对于保护和开发利用蝴蝶兰资源,丰富我国花卉品 种,提高花卉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02
蝴蝶兰组织培养的基本流程
材料的选取和准备
适宜外植体选择
应选取健康无病害的蝴蝶兰植株作为外植体,并尽量选取其 中幼嫩的部位如茎尖、侧芽等。
细胞培养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建立蝴蝶兰的细胞培养体系,进而实现大规模的细 胞培养生产,为提取细胞产物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05
结论
研究总结
成功建立了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确定了合 适的培养基配方、消毒处理和继代培养条件,实 现了植株快速繁殖和种质保存。
通过研究不同来源和不同成熟度种子的胚培养, 建立了高效胚培养体系,为蝴蝶兰种质创新和新 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组织培养

2.2原球茎 原球茎(protoeorm)途径 原球茎 途径
• 关于兰花圆球茎繁殖方面的研究最早开始 于国外的20世纪 年代左右, 世纪60年代左右 于国外的 世纪 年代左右,而国内在此 方面的研究多数是建立在国外的研究结果 之上的,而且研究水平也相对落后。 之上的,而且研究水平也相对落后。最早 是王怀宇(1989)对蝴蝶兰杂交种黄花系和红 是王怀宇 对蝴蝶兰杂交种黄花系和红 花系试管苗的茎头、茎段、 花系试管苗的茎头、茎段、嫩叶片进行了 诱导圆球茎的研究, 诱导圆球茎的研究,所用的诱导培养基是 Ms+BA3.omg/L茎段的总诱导率为 茎段的总诱导率为8.8%, 茎段的总诱导率为 , 叶片的总诱导率为6.3%。 叶片的总诱导率为 。
3 褐化问题
• 蝴蝶兰的诱导增殖及生根的整个组培阶段,均存 蝴蝶兰的诱导增殖及生根的整个组培阶段, 在着严重的褐化问题, 在着严重的褐化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褐化问 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褐变机理的研究以及抑制褐 化两方面。关于植物的褐变机理, 化两方面。关于植物的褐变机理,有报道称植物 体内引起褐变的酶主要是多酚氧化酶 体内引起褐变的酶主要是多酚氧化酶 (PPO),而 , 与其反应的底物是酚类化合物, 与其反应的底物是酚类化合物,并且在氧的作用 下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醌(曾镭 曾镭, 下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醌 曾镭,2007)。所以植 。 物培养中出现的棕褐色的物质其实就是醒类物质。 物培养中出现的棕褐色的物质其实就是醒类物质。 它们会逐渐扩散到培养基中, 它们会逐渐扩散到培养基中,对植物材料造成毒 影响植物体内其他酶的活性, 害,影响植物体内其他酶的活性,抑制试管苗的 生长及分化,严重时甚至导致材料死亡(吴淑平 吴淑平, 生长及分化,严重时甚至导致材料死亡 吴淑平, 2005)。 。
《农翠园花卉报告》PPT课件

12.豆瓣绿 Peperomia tetraphylla
• 观赏生态特征
胡椒科 草胡椒 属
多年生草本。株高15-20厘
米。无主茎。叶簇生,近肉质较 肥厚,倒卵形,灰绿色杂以深绿 色脉纹。穗状花序,灰白色。栽 培种有斑叶型,其叶肉质有红晕; 花叶型,其叶中部绿色,边缘为
一观阔赏金生黄色态镶特边征;亮叶型,叶心 喜 温 处形深为繁湿2生,深有润5长殖有凹趣,℃。方金陷。要左,属式求右形光疏,成泽松越多。、冬皱皱肥温叶的沃度型叶、不,面排应叶,水低脉极良于好5℃的。土忌壤直,射喜阳温光暖,,宜生在长半适阴
40天左右发芽,幼苗期长势
应用
君子兰是一种高品缓味慢的,名第贵一花年卉只能长够两满片足叶人子, 们美化居室 、陶冶约情3操年、生净成化苗空才气能、开增花进。健冬季 康等多方面的需要需。将植株移入温室内养护。
凤梨科
• 观赏形态特征
5.观赏凤梨
1.叶片硬,狭长型,剑形或 各种带状。
2.莲座状叶丛,心中成杯状, 形成持水结构,可贮水以备 干旱。
全缘,中脉明显,侧脉隐藏不显,叶面
浓绿色,背浅绿色。花腋生或顶生成簇,
花冠红色至红橙色,长约6.5cm。花萼
筒 花状冠才,黑从生萼紫态口色长被习绒出性毛,筒,状待长,至鲜繁约艳2红殖c色m方,时式, 口红花繁殖以扦插为主
如同喜口明红亮一光般照故的名半。阴环 应用
境,每天最多只能接
受2~3小时的直射阳 光。在室内栽培最适 悬挂在朝南窗口。生
3.叶大小因种而异。
4生.花态序习呈圆性锥状、总状或穗
状1.性,喜生温于暖。、莲潮状湿叶的丛半中遮。阴环境 。 52..小宜花用生 含于腐颜殖色质鲜的艳 砂的性苞土片壤培养。 中3.P间H。5.5-6.5微酸性水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6 A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卷
度以 ! " #$% & ) " -$% & ’( * +,! ’.++ 组合效果最佳 / 在 此 激 素 浓 度 下 0 12 3 4 3培 养 基 更 有 利 于 生 根 0 而 56更有利于壮苗 /在培养基中加入 # ! 7 香蕉 8 9 7 苹果 8 9 7 胡萝卜混合汁明显地能促进试管苗的生 长和根系的形成 0 而在培养基中加入 ! 的活性炭也有利于根系的形成 " 9 7 / 9 : - 不同碳源及其浓度的影响 在试管苗的初代培养 8 继代增殖与生根壮苗阶段 0 以白糖 8 片糖代 替 蔗 糖 进 行 实 验 0 白糖与片糖的效
< = > = 果比蔗糖还好0 这 与 本 人 在 墨 兰; 石 斛 兰; 组 培 实 验 中 的 结 果 一 样0 碳 源 浓 度 在 继 代 培 养 时 以 6% 8 & ’ 较佳 0 在初代增殖与生根壮苗阶段以 9% & ’较佳 /
9 : ( 试管苗的出瓶栽培 当蝴蝶兰试管苗长至 9 具有 6 打开瓶塞 0 在室温下炼苗一周 /出瓶时 0 洗净根 ?6@ ?A片叶时 0 $ 高0 部的培养基 0 在! 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 后风干叶面上的水分 种植于浸湿的碎砖块 碎 " # 7 -$B 0 6份 8 C 木 炭 #份 8 珍 珠 岩 #份 8 蕨 根 适 量 混 合 基 质 中 或 带 气 孔 的 火 山 岩 基 石 中0 成 活 率 较 高0 一般可达 D ! 7以 上/广州地区在 6 出瓶后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0 半个月后每周施肥一次0 冬季适量加 ?# !月 均 可 出 瓶 0 温0 种植 9 -个月左右可上盆 0 ?6年能开花 /
蝴蝶兰组培种苗生产技术

在 热带 兰 中素 有 “ 兰花皇后” 之美誉 , 观 赏 价值 物 感染 。将 取 下 的花梗 , 去掉 花朵 , 先用 自来 水 极高 , 深受 人 们 的喜 爱 , 国 内外 市场 的需 求 量 越 冲洗 , 再 用 洗涤 精浸 泡 5 - 7分 钟 , 最 后用 自来 水 来越 大 。 蝴蝶 兰 属单 型茎 的兰花 , 很少 有侧 芽 萌 反 复 冲 洗后 放 在 超 净 工 作 台 上 进 行 表 面灭 菌 。 发, 靠 自然无 性 繁殖 , 繁 殖率 极 低 , 速度 慢 , 不 能 先 将 花梗 剪成 3 c m左 右 的带芽 梗 段 , 用7 5 %酒 满 足 日益增 长 的市 场需 求 ;有 性 繁殖 需经 人 工 精 浸 泡 5分 钟 , 无 菌 水 冲洗 3次 , 再用 2 %次 氯
蛋 白胨 0 . 5 — 1 /L g  ̄ 椰乳 1 5 0 ~ 2 0 0 ml / L + 蔗糖 2 O ~
2 5 g / L + 琼脂 5 . 5  ̄ 7 /L的培 养基 上 诱 导原 球茎 。 g
刘 思 余 ,西 安 市 长安 区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邮 编
球, 部 分表 面 细胞分 化 出根 毛状 物 时 , 将 原球 茎 成 本 的重要 指标 之一 。细菌 污染 表现 为在 培养
切 割成数 小块 接到 继代 培养 基 中进行 继代 。
1 . 3 继代增 殖 将 花 梗 侧 芽诱 导 的不 定 芽 或
材 料 附近 出现 黏液状 物体 或 浑浊 的水 迹或 出现
花 梗作 为外 植 体 , 获得 蝴蝶 兰 无 菌种 苗 , 再进 行 大 量繁 育蝴 蝶 兰种苗 的生产 技术 。
1 组 织培 养技 术
白胨 O . 5 ~ 1 /L g  ̄ 椰乳 1 5 0 ~ 2 0 0 m l / L + 蔗糖 2 0 ~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