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蝴蝶兰组织培养关键技术探讨

蝴蝶兰组织培养关键技术探讨

蝴蝶兰组织培养关键技术探讨蝴蝶兰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花卉,其美丽的花朵和特殊的香气吸引了许多人的喜爱。

在现代花卉产业中,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繁育和生产优质蝴蝶兰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蝴蝶兰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包括材料准备、消毒与无菌技术、培养基配方、激素处理、光照和温度控制等方面,旨在为蝴蝶兰组织培养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技术指导。

一、材料准备蝴蝶兰组织培养的材料准备包括培养基、植物组织和器皿等。

培养基的配制是组织培养的关键,通常包括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

基本培养基可以选择MS培养基、WPM培养基等,其中MS培养基是最为常用的一种。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可以促进植物幼芽的生长和分化。

在材料准备阶段,需要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称量和混合,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植物组织的准备是指从蝴蝶兰植株中获取适宜的组织,并进行无菌处理。

通常可以选择茎尖、叶片或花序等组织作为培养材料,要求组织样品新鲜健康、无病虫害,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

器皿的准备包括试管、培养瓶、培养皿等,需要进行高压蒸汽消毒和紫外线照射,以确保器皿内部的无菌环境。

二、消毒与无菌技术消毒与无菌技术是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培养基、植物组织和器皿的准备过程中,必须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避免外源微生物的污染。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高压蒸汽消毒、紫外线照射和化学消毒剂处理等。

高压蒸汽消毒是最常用的无菌处理方法,通过高温高压的蒸汽可以有效杀灭器皿表面的微生物。

紫外线照射则是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来对器皿和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处理。

化学消毒剂主要包括过氧化氢、乙醇、漂白粉等,它们可以在无菌条件下对实验器皿和操作场所进行处理,消灭潜在的细菌和真菌。

还需要配备无菌工作台、无菌手套、口罩和无菌操作衣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人员和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

三、培养基配方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糖类和微量元素等,以提供植物生长和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

蝴蝶兰组培快繁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组合实验设计

蝴蝶兰组培快繁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组合实验设计

蝴蝶兰组培快繁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组合实验设计引言蝴蝶兰是一种重要的观赏花卉,其快速繁殖技术对于大规模培育和商业性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种适用于蝴蝶兰组培快繁的基本培养基配方,并探究生长调节剂在蝴蝶兰组培快繁过程中的作用。

二级标题一:基本培养基配方的选择蝴蝶兰组培培养的基本培养基是组织培养的基础,对于蝴蝶兰的快速繁殖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在选择基本培养基配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三级标题一:无机营养物质无机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包括氮、磷、钾等。

对于蝴蝶兰的组培快繁,常用的基本培养基配方是MS培养基,其中含有适量的氮、磷、钾以满足蝴蝶兰的生长需求。

三级标题二:有机营养物质有机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碳、氢、氧等元素,常用的有机营养物质包括蔗糖、蛋白胨等。

在蝴蝶兰组培快繁过程中,添加适量的蔗糖和蛋白胨可以促进蝴蝶兰的无菌生长。

三级标题三:pH值调节蝴蝶兰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一般为5.5-6.5,因此在基本培养基配方中需要调节pH值,保持其在适宜范围内。

二级标题二:生长调节剂的选择与作用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于蝴蝶兰组培快繁尤为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生长调节剂来控制蝴蝶兰的生长和分化过程。

三级标题一:激素类生长调节剂激素类生长调节剂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等,它们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在蝴蝶兰组培快繁中,添加适量的生长素可以促进蝴蝶兰愈伤组织的分化和生长。

三级标题二:抗氧化剂和活性氧清除剂在蝴蝶兰组培快繁过程中,组织培养条件容易引起氧化应激,导致细胞氧化损伤。

因此,适量添加抗氧化剂和活性氧清除剂可以提高蝴蝶兰的生长质量和成活率。

三级标题三:生长抑制剂生长抑制剂可以抑制蝴蝶兰的生长和伸长,促进其分化和壮苗。

适量添加生长抑制剂可以使蝴蝶兰组培快繁的苗期短,株型美观。

三级标题四:其他辅助剂除了上述生长调节剂,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剂,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以提供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其他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

蝴蝶兰组培的研究进展研究论文

蝴蝶兰组培的研究进展研究论文

蝴蝶兰组培的研究进展研究论文蝴蝶兰组培的研究进展研究论文蝴蝶兰,兰科蝴蝶兰属植物,属热带、亚热带气生兰。

原产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等地,其株型美观、花形奇特似蝶、枝叶繁茂,花朵硕大、花色鲜艳、花期持久,观赏价值极高,在热带兰中素有“兰花皇后”的美誉,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深受国内外花卉市场的欢迎。

但是,由于蝴蝶兰是单茎性气生兰,植株很少发育侧枝,很难采用常规分株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其种子也不含胚乳或其他组织,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因此无法利用播种方式进行有性繁殖。

而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种苗繁殖是目前蝴蝶兰大规模生产的唯一途径。

蝴蝶兰快速繁殖的途径主要是利用无菌播种和利用各种类型的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进而诱导分生苗实现快繁,不用通过诱导愈伤组织而直接分化丛生芽。

蝴蝶兰组培快繁的影响因素1.无菌播种途径蝴蝶兰种子的胚发育不完全,不易发芽,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促使种子无菌萌发,可以得到较高发芽率。

种子培养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有KC、MS、花宝等,其中改良KC 培养基是蝴蝶兰种胚萌发的理想培养基。

对不同无菌播种方法包括撒播法、涂布法、稀释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稀释法较好,种子分布均匀,利用率高,明显减少转接次数,且原球茎发育健壮整齐【1】。

果龄采收期也影响着无菌播种效果。

也可采用无菌播种途径快繁蝴蝶兰,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幼小植株,且技术简单、成本较低,是现阶段经济有效的快速繁殖方法,也是工厂化育苗的重要途径【2】。

但由于蝴蝶兰种子苗是一种杂交品系,因此后代变异率高,除了少数自花系列较稳定以外,难以形成品质均一的大规模栽培品种。

因此,在采用无菌播种进行蝴蝶兰种苗生产时,要对父母本进行严格的选择,以确保后代性状的尽可能一致。

2.类原球茎途径原球茎是兰科植物组织培养产生的特有现象,通过离体器官诱导原球茎快繁法获得试管苗基本一致,增殖系数较高,变异性较少,适合大规模繁殖,是兰花组培快繁的一个主要形式。

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优化

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优化

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优化
本论文对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用腋芽启动的幼嫩花梗培养,灭菌15min最佳;培养基为
MS+6-BA3.0mg/L时出芽率最高,达90%以上。

(2)茎尖原球茎状体诱导率较高,培养基为MS+6-BA5.0mg/L+NAA0.5mg/L时诱导率最高,达100%;切割茎尖顶端有
利于诱导原球茎状体。

(3)原球茎状体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2mg/L+1.5‰活性炭,增殖系数达 2.3;原球茎块在培养瓶内有群体优势效应,切块3.0mm时增
殖系数最大。

(4)原球茎在较长时间不进行转移就可变绿分化。

添加6-BA和NAA的1/2MS有利于生根,平均根数达到 3.2条。

(5)过渡
培养能够提高蝴蝶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2.5个百分点;室内炼苗
3d+室外炼苗3d有利于移栽,移栽成活率达90.0%。

苔藓为适宜栽培基质。

获得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材料2份:一种是圆叶蝴蝶兰,
另一种是裂叶蝴蝶兰。

(6)利用农杆菌菌株GV3101(质粒pBI121),对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导入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在20mg/L卡那霉素(Kan)选择培养基上获得蝴蝶兰原球
茎分化和生根的健壮植株129株。

PCR检测结果表明,其中59株是转基因植株。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

2 0 1 7 年第3 期
模 生产 ,则推荐半 固体或液体 进行 P L B s 增殖 ,而 固 体培养分化和 生根 ,从而增多繁殖量 、减少污染 、降
低成本 。
分裂素能促进糊蝶 兰类 原球 茎增殖 ,而浓度为 0 . 1~ 0 . 5 mg / L的细胞分 裂素 则能促进 类原球 莲的分化 ,
5 . 0 mg / L 。但 同时有 研究认为 ,丛生 芽的生长 不能 靠 单 生 长 素 ,需 要 BA和 NAA并 存时 ,丛 生 芽 才
能被诱导 成功 。而在 类原球 茎的诱导阶段 ,添加 B A
作者 简介 :刘博文 ( 1 9 8 5 - ) ,男,研究实习员;从事花卉
栽培管理及 园艺工 作。
等缺点 ,成 为现 代蝴蝶 兰繁殖 的主要 手段 。文章从 蝴蝶 兰介 绍、快繁影 响 因素、培 养过程 及存在 问题 等方 面进行 分析论述。 关键词 :蝴蝶兰 ;快繁技术 ;组培
1 蝴蝶兰 的介绍
蝴蝶 兰为兰科蝴蝶兰 属植物 ,属于热带 及亚热带
不足时不易诱导或激素添加过量 容易出现变异 ,叶片
关 。蝴蝶 兰的快繁技术 中经常使用的激素有 2种 :生 长 素 类 ,包 括 I AA、I B A、NAA等 ,以 及细 胞分 裂
尖 、叶片、花梗节间 、根尖 、花梗腋芽等 部位。不同 部位有不 同的优缺点 :兰花种子虽然量大 易得 ,但是 繁殖具 有分离性 ,所以通常用于繁殖 不易产生分离的
组 培快繁 一般流 程为外 植体诱导 、继代 增殖 、壮 苗、
生根 、健化移栽 5 个阶段 。
2 . 2 . 2 植物激 素种类及 配比
P L B s 诱导 的 成功 、
2 . 1 外植体 的选择 及优劣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作者:许忠秋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第12期摘要:以蝴蝶兰的花梗为外植体,研究蝴蝶兰快繁方法。

结果表明,花梗外植体在培养基MS+BA3mg/L+NAA1mg/L上培养15d后产生幼芽;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5mg/L+NAA0.1mg/L,增殖率为2.07%;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1mg/L+IBA1mg/L,生根率可达100%。

关键词:蝴蝶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中图分类号 Q949.71+8.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2-23-02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 Bl.)是兰科蝴蝶兰属多年生名贵花卉,于1750年发现,现已发现70多个原生种,原产马来西亚等热带地区,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在中国台湾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台湾出产最多,因花形似蝶而得名。

其株型美观、枝叶繁茂,花朵硕大、花色鲜艳,而且花期特别长,一般为2~3个月,最长可达半年,适于家庭摆设或作切花用于花篮、花束等,在热带兰中素有“兰花皇后”的美誉,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深受国内外花卉市场的欢迎。

但是,由于蝴蝶兰是单茎性气生兰,植株很少发育侧枝,很难采用常规分株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其种子也不含胚乳或其他组织,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因此无法利用播种方式进行有性繁殖,而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种苗繁殖是目前蝴蝶兰大规模生产的唯一途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蝴蝶兰组织培养诱导原球茎的外植体有茎尖、叶片、花梗腋芽、花梗节间切段等诱导类原球茎,进而诱导分生苗实现快繁。

蝴蝶兰的繁育方法有2种:丛生芽和原球茎增殖。

原球茎增殖容易出现变异,采用丛生芽增殖能够很好地保持原有品种的特性,还可利用花梗腋芽、叶片等作为外植体接种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再利用诱导产生的不定芽的茎尖进行茎尖培养,可得到大量的原球茎状体。

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摘要:蝴蝶兰的传统繁殖方式为分株繁殖,繁殖系数低,速度慢,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组织培养是蝴蝶兰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蝴蝶兰的原球茎诱导增殖培养,并对我国未来蝴蝶兰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蝴蝶兰;原球茎;组织培养蝴蝶兰是兰科蝶属植物,花形奇特,色彩艳丽,花期持久,一般2~3个月,最长可达半年,适于家庭摆设或作切花用于花篮、花束等。

但蝴蝶兰很难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蝴蝶兰是单茎性气生兰,植株很少发育侧芽,且种子极难萌发,对其进行常规性的繁殖,增殖速度很慢,故多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其进行快速繁殖。

原球茎是兰科植物组织培养产生的特有现象。

原球茎的发生途径可以由花梗节段、幼叶、根段、茎尖等部位直接产生,也可以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再从愈伤组织诱导原球茎产生。

不同外植体原球茎的诱导,其特点及培养基的选择也不同。

本文就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增殖培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的来源是决定外植体能否培养成功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不同器官之间的分化程度和能力存在差别,因此,在进行组织培养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外植体进行无菌操作才能保证蝴蝶兰组织培养的成功。

常用于蝴蝶兰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有茎尖、根、叶片和花梗芽。

1.1 茎尖茎尖是最早用于兰花快速繁殖的外植体,较容易诱导培养,是成功率较高的部位。

利用蝴蝶兰的茎尖诱导出类原球茎,再由类原球茎分化成苗。

这种培养的突出问题在于蝴蝶兰为单茎性植株,剥取茎尖就损坏了母株本身,而蝴蝶兰茎极短,操作困难,易污染。

但茎尖培养的优点是比较容易获取类原球茎或愈伤组织,因为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生理年龄小,易于脱分化和分化,同时,操作细致还能达到脱毒效果,获得无病毒苗。

1.2 根尖蝴蝶兰根为外植体诱导原球茎的诱导率相对较低。

以蝴蝶兰新发生的根尖段切成0.5~0.8 cm接种到培养基上,遮光处理4~5 d,14d后可形成愈伤组织。

将蝴蝶兰根平放在培养基上经过约50 d的培养后,根尖顶端可长出原球茎,其诱导率在75%左右,而根尖分生区以外的根段上却诱导不出原球茎。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Ra i o a ton o al e o i c d b s u lu e p d Pr p ga i fPh a n pss Or hi y Tis e Cu t r
H UANG a g n n, ANG n LV a — u , Xin — a Z Xi , Xioh iREN in s e g Ja —h n
维普资讯
河 南农 业科 学
蝴 蝶 兰 组 培 快 繁 技 术 研 究
黄 象男 , 臧 新 , 吕晓 辉 , 建升 任
( 州大学 生物工程系 , 南 郑 州 400 ) 郑 河 5 0 1
摘 要 : 过组 织培 养 的方法诱 导 蝴蝶 兰 花梗 上 的 腋 芽 萌发 , 以得 到 无 菌 的 蝴蝶 兰不 定 芽。以 不 通 可
定 芽上 的 幼叶 为外植 体 , 建立 蝴蝶 兰的 无 菌培 养体 系。结果 表 明 : 导 腋 芽萌发 的培 养 基 为 Ms 诱 +
5 / 一B 利 用 幼叶进行 原球 茎诱 导 的最 佳培 养 基 为 MS / 一B L6 mg A; +5 mg L 6 A+0 5 / . L NAA mg
( o n i e r g De a t n fZ e g h u Un v r i , h n z o 5 0 1 Ch n ) Bie g n e i p r me to h n z o ie st Z e g h u 4 0 0 , i a n y
Ab t a t s r c :The a e c a v ntto b s we e gane ndu i he g r i a i he a la y x ni d e ii us ud r i d by i cng t e m n ton of t xilr bu ffo a t l n Phal e o i r h d. d o l r 1s a k i a n pss o c i The y ung 1 a s oft x ni d e ttous bu r o e ve he a e c a v n ii d we e e p oy d a x a t o e t b ih t xe i ulu e s t m. m l e se pl n s t s a ls hea n c c t r ys e Ther s ls s we ha n M S m e — e u t ho d t ti d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上培养 l 5 d 后产 生幼 芽; 丛 生芽增殖的最佳培 养基为 M S + B A 5 m g / L + N A A 0 . 1 m g / L , 增 殖率为 2 . 0 7 %; 生根诱 导最佳
培养基 为 1 / 2 MS + N A A1 m g / L + I B Al m g / L , 生根率可达 1 0 0 %。
然诱导率稍低 , 但大 大降低 了污染率 。
大量研 究表 明 , 在蝴 蝶兰进行组 织培养过 程 中, 选取 的
外植 体不 同 , 原球茎 的诱 导率也 有很 大差异 , 其 中幼叶 、 茎 根
尖进行茎尖培养 , 可得到大量 的原球茎状体 。由于茎 尖作外
植体诱 导原球茎诱 导率高 , 但损 伤母株 , 而且还 会有不 同程 度 的污染率 , 故利用 腋芽萌发 的不定芽 的幼叶为外植 体 , 虽
台湾和泰 国 、 菲律宾 、 马来 西亚 、 印度尼西 亚等地都 有分布 ,
其 中以台湾 出产最 多 , 因花形似 蝶而得名 。其株 型美观 、 枝 叶繁茂 , 花 朵硕 大 、 花色鲜 艳 , 而且 花期 特别长 , 一 般为 2 ~ 3 个月 , 最长可达半 年 , 适 于家庭摆设 或作切花用于花篮 、 花束 等, 在热 带兰 中素有 “ 兰花皇后 ” 的美 誉 , 有较 高的观赏和 经 济价 值 , 深受 国内外花卉 市场的欢迎 。但是 , 由于蝴蝶兰 是 单茎 性气 生兰 , 植 株很少 发育侧枝 , 很难 采用常 规分株方 式
安徽农学通报 , A n h u i Ag r i . S c i . B u l 1 . 2 0 1 3 , 1 9 ( 1 2 )
蝴蝶 兰组培快 繁技术 研究
许 忠秋
( 泉州农业学校 , 福建泉州 3 6 2 0 0 0 )

要: 以蝴蝶 兰的花梗 为外植 体 , 研 究蝴蝶 兰快繁 方法。结果表 明, 花梗 外植 体在培养基 M s + B A 3 m g , L + N A A 1 m
Xu Zh o n g q i u f
(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h o o l o f Q u a n z h o u , Q u a n z h o u 3 6 2 0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a k i n g t h e p e d i c e l o f Q u a n z h o u P h a l a e n o p s i s a ma b , 7 i s B 1 .a s e x p l a n t s ,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a n d r a p i d p r o p a g a —
t i o n w e r e s t u d i e d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h a u s t o i f a l b u d s c a n b e i n d u c e d o n MS me d i u m s u p p l e me n t e d wi t h BA 3 mg / L a n d NAAl mg / L a f t e r 1 5 d a y s .An d MS me d i u m w i t h B A 5 mg / L a n d NAA 0 . 1 mg / L wa s t h e b e s t f o r t h e r e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T h e r e p r o d u c t i o n r a t e w a s c o me u p t o 2 . o 7 % .T h e 1 / 2 MS me d i u m w i h t NAAl mg / L a n d I B Al mg / L wa s t h e b e s t f o r t h e g r o wt h o f r o o t , T h e r o o t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f r e q u e n c y w a s e q u M t o 1 0 0 %. Ke y wo r d s : P h a l a e n o p s i s a ma b i l i s B 1 .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Ra p i d p r o p a g a t i o n
蝴蝶 兰( P h a l a e n o p s i s a ma b i l i s B 1 . ) 是 兰科蝴蝶 兰属多年 生名 贵花卉 , 于1 7 5 0 年发现 , 现 已发现 7 0 多个原 生种 , 原产 马来西 亚等热带 地区 , 大多数产 于潮湿 的亚洲地 区 , 在 中国
关键词 : 蝴蝶 兰; 组 织培 养; 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 Q 9 4 9 . 7 1 8 . 4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3 ) 1 2 - 2 3 - 0 2
S t u d i e s o n t h e Ra p i d P r o p a g a t i o n o fPh a l a e n o ps i sAm a b i l i sBI . b y Ti s s u e Cu l t u r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