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诊治的新进展

合集下载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新进展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新进展
适 的抗 菌药 物 。 作 者 简 介 : 荷 英 , , 治 医师 , 要从 事 妇 幼保 健 工 作 , 电 石 女 主 主 (
子信 箱 )u n yn hh @ 1 6 C n。 h a g a siy 2 . Ol

【 1张 鞠玲 , 芬 , 恩 博 , 6 曲 崔 等 泌 尿 生 殖 道 支原 体检 测及 药敏 结 果 分 析 【] 解放 军 医 学杂 志 ,0 6 3 ( )7 8 』 2 0 , l 1: 2 .
肾 功 能 , 纠 正 血 液 浓 缩 或 尿量 超 过 3 / 时 才适 量 使 叶 分 在 0mL h 1 子 羟 乙基 淀 粉 溶 液 , 以避 免 。损 害 I 肾 。
史 )血 尿 淀 粉 酶 突然 下 降 ; 腔 诊 断 性 穿 刺 有 高 淀 粉 酶 活 性 的 腹 , 腹
腔积液 。 2 内科 治疗 2 1 监 护
药 率 最 高 达 6 .3 。 临 床 医 生 在 得 到药 物 敏 感 性 试 验 结 果 前 , 93% 故 不 宜 首 选 使 用 喹 诺 酮 类 药 物 。 开 明 等 认 为 , 原 体 感 染 治 疗 宜 谭 支 选 用 大 环 内 酯 类 抗 菌 药 物 , 中 交 沙 霉 素 是首 选 。 本 研 究 发 现 , 其 而
支原体对大环 内酯类药物交沙霉素 、 阿奇霉素等敏感率均偏低 , 而
使 用 较 少 的 交 沙 霉 素 、 拉 霉 素仍 具 有 较 好 的 抗 菌 活 性 。 析 原 因 克 分 町能 是 近期 大 环 内酯 类 药 物 被 大 量 不 规 范 的广 泛 滥 用 , 而 使 支 从 原 体 对 其 产生 了一 定 的选 择 性 耐 药 。 可 见 , 原 体 对 米 诺 环 素 、 西 环 素 等 四环 素 族 高 度 敏 感 , 支 多 对 喹 诺 酮 类 和 大 环 内酯 类 抗 菌 药 物 的 敏 感 性 下 降 。 临床 上 对 支 原 体 感 染 的 治 疗 , 常规 进 行 培养 和 药 物 敏 感性 试 验 , 据 结 果 选 择 合 应 根

浅谈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与进展

浅谈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与进展

浅谈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与进展【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进展。

方法通过分析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手术指征的把握,非手术治疗时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加强营养支持等。

可有效治疗急性胰腺炎症状,提高治愈急性胰腺炎的概率,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结果分析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措施,为有效开展急性胰腺炎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治疗经验。

结论通过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研究,探讨了急性胰腺炎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胰腺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进展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痛以及血淀粉酶和脂肪酶高于正常值的3倍。

目前临床上仍有大约10%-3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过临床或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仍然不能明确病因。

由于病因不够明确,临床上治疗时常采取对症治疗,但容易造成反复发作。

为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复发,需要明确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才能够进行合理治疗达到根治的目的[1]。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预后较差,治疗比较棘手,出现的并发症也比较多,病死率较高,目前临床上的病死率高达20%以上。

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需要采取个体化治疗模式,可根据疾病的病程分期进行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通过个体化治疗模式将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成功率。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进行治疗时,应尽早估计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确定致病的原因,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腹部的情况,分析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及时有效地开展综合治疗[2]。

积极进行抢救。

本文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治疗手段以及常用药物等方面,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进行了综述。

1 发病病因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内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地进行胰腺炎患者确诊了病因。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胆道微结石、胰腺及壶腹周围良恶性肿瘤病变、胰腺或胆道组织解剖结构出现了异常等。

其中,胆道微结石时造成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的致病原因,目前在临床上的检出率也较高[3]。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C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t o:C HEN We i c h a n g ,E ma i l :w e i c h a n g c h e n @ 1 2 6 . c o m
A b s t r a c t A f t e r t h e i n i t i a l e p i s o d e o f a c u t e p a n c r e a t i t i s( A P) ,s o m e p a t i e n t s h a v e a t e n d e n c y t o r e l a p s e .Wi t h t h e
发性急性胰腺炎 ( R A P ) 患者减少复发 , 临床研究 显示 内镜治疗 在 R A P的对 因治疗 中具有 重要作 用。本文对 R A P 病 因及其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 关键 词 复发性 急性胰 腺炎 ; 病 因; 诊断 ; 治疗
Pr o g r e s s i n Di a g n o s i s a n d Tr e a t me n t o f Re c u r r e n t Ac u t e P a n c r e a t i t i s J I A0 C h e n y a n g,C HE N We i c h a n g .D e p a r t me n t
C l i n i c a l s t u d i e s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e t i o l o g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b y e n d o s c o p i c a p p r o a c h e s ma y r e d u c e r e c u r r e n c e i n s o me RAP p a t i e n t s .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t h e p r o g r e s s i n e t i o l o g y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RAP w a s r e v i e w e d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新模式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新模式
.
临床资料
• 1997年1月到2005年4月间503例SAP • 男310例,女193例 • 年龄12~94岁 • APACHEII评分11.31±3.84。 • 首诊入院357例,146例转入(在病后5-140天) •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的SAP
诊断标准
.
15年间重症急性胰腺炎例数增加 死亡率逐年下降
➢ 临床监测要容量的评价(物理检查、尿量和酸 碱情况)、肺功能(如低氧血症)
➢ 疾病特异评分和病情严重度评分,有助于判断 出现并发症风险的高低,但不能替代连续的临床 评估(level5,D级)
.
二、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 -更积极的器官功能支持措施
.
更积极的液体复苏目标
• 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 • 平均动脉压>65mmHg; • 尿量>0.5ml*kg-1*h-1; • 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0.70 • 如果出现严重威胁生命的低血压,在积极液体复
140
例数
120
100
80
60
116
121
97
40 20
54
32
45
52
54
67
83
0
88-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时间(年份. )
全身并发症
• 115例合并MODS • 440例合并急性肺损伤 • 161例合并ARDS, • 153例合并休克 • 48例合并胰性脑病 • 54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 117例合并脓毒症 • 4例合并腹腔间隔综合症 • 21例合并肝功能衰竭 • 4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 38例病人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新进展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新进展
后腹膜残腔感染引流不畅
病程分期 ✓残余感染期 病程 2 ~3 月后
消化道漏 全身营养不良
❖ .全身感染期:发病周~个月,以全身细菌感染、深部真
菌感染或双重感染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胰腺❖感.染→残S余ep感sis染/S期ev:er时e s间ep为si发s 病~个✓全月身以感后染期,主要临床表现为
全身营养不良,存在后腹膜或腹腔•内细残菌感腔染,常常引流不畅 ,窦道经久不愈,伴有消化道瘘。•深部真菌感染或双重感染
胶体为主,提高胶体渗透压,并加用小剂量的激素,以控制毛细血管渗漏,减轻渗出。 . 液体复苏目标的把握: 患者多存在腹腔高压,和结果偏高,只根据这些指标补液势必造成失误。 最好选择心脏每搏输出量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等指标,同时结合临床表现(腹腔内压、尿量、
神志等)综合判断,比单纯依靠和等指标更可靠。
当患者出现下述指标项中的项时,可以诊断为 ①心率>次分 ②肛温<°或>° ③白细胞计数<×或>×,或未成熟粒细胞>% ④呼吸>次分或<
肠内营养的使用时机
,. 我们的共识:
只要胃肠道有功能,并能安 全利用时,就用它! ,!
肠内营养()要点
❖ 时间:通常在发病的第~天给予 ❖ 实施的途径有种:经鼻空肠置管、内镜下经皮空肠造瘘及手术
空肠造瘘置入导管,经鼻空肠置管是患者治疗的主要途径。 ❖ 方法:实施易从小剂量开始,循序渐进,选用合适的配方(先
治疗
二、营养支持
❖ 早期(急性反应期,第一阶段):高代谢、高分解。
❖ 营养重点:处理高血糖、高血脂、低蛋白血症、维持水、

电和酸碱平衡。
❖ 方 式:为主,一般天。
❖ 营养供给:过多加重脏器负担,过少造成机体额外的分解。

浅谈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与进展

浅谈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与进展

浅谈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与进展【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进展。

方法通过分析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手术指征的把握,非手术治疗时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加强营养支持等。

可有效治疗急性胰腺炎症状,提高治愈急性胰腺炎的概率,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结果分析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措施,为有效开展急性胰腺炎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治疗经验。

结论通过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研究,探讨了急性胰腺炎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胰腺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进展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痛以及血淀粉酶和脂肪酶高于正常值的3倍。

目前临床上仍有大约10%-3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过临床或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仍然不能明确病因。

由于病因不够明确,临床上治疗时常采取对症治疗,但容易造成反复发作。

为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复发,需要明确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才能够进行合理治疗达到根治的目的[1]。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预后较差,治疗比较棘手,出现的并发症也比较多,病死率较高,目前临床上的病死率高达20%以上。

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需要采取个体化治疗模式,可根据疾病的病程分期进行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通过个体化治疗模式将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成功率。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进行治疗时,应尽早估计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确定致病的原因,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腹部的情况,分析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及时有效地开展综合治疗[2]。

积极进行抢救。

本文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治疗手段以及常用药物等方面,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进行了综述。

1 发病病因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内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地进行胰腺炎患者确诊了病因。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胆道微结石、胰腺及壶腹周围良恶性肿瘤病变、胰腺或胆道组织解剖结构出现了异常等。

其中,胆道微结石时造成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的致病原因,目前在临床上的检出率也较高[3]。

急性胰腺炎诊治的新进展

急性胰腺炎诊治的新进展
炎) 。16 ~18 等 93 98年国际消化学界就胰腺 炎 的诊 断 与分 类 先后举行了四次台议 =19 年 又在 美国亚特 兰大就 A 92 P的诊
sl  ̄ ) e cn 在上述各组问未见 明显 变化 。其 中降钙紊对重 型胰 ed 腺炎是 否发 展为 器 官衰竭 的 预测 有 显著 意 义 , 敏感 性 为 其 9% , 4 特舁性为 7 % 而且它远没有 I 删 ’ 标准和急性生 3 I 丑 s 理 和 慢 性 健 康 评 估 (  ̄t hs 盯 lme el ou pyi ze o de l a m h  ̄
治专门进行 了探讨 。经 过多年 的研究 目前认为 A P完整 的诊 断至少应包含三方 面 : P的确立诊 断 ; 病 因诊断 ; ①A ② ③严 重 程度评估 J 。 2 生化 学指标 既往诊断胰 腺炎 除了 临床症 状 、 物理 检查 外 常用 的 主 要有 淀粉酶 、 肪酶等生化指标 和腹部 超声 、 等影像 学方 脂 凹 法 。但是这些传统 的方法都或 多或 少存在敏感性 、 异性 的 特 欠缺 , 血清淀粉酶对 A 如 P诊断 的敏感 性仅 7 % , 5 特异性则 更 低, 酒精性 A P血 、 尿淀粉 酶常不 增高 , 而且高 脂血 症也 影响 其正 常值。相 比淀粉 酶 、 脂肪酶 虽然特 异性稍高 , 其 临 血 但 床价值基本 同于前者 现 已明确 , A 在 P的发病机制中 , 除脯酶的 自身消化外 , 多 种炎症介质 和细胞 因子对于胰腺本身病变 的加重和全 身性 损 害的发生起 了至关重 要的作用 。因此 , 近年来 国 内外 众多研 究机构也对其 他的胰酶 、 炎症介质 和细胞因子在 A 诊治方 面 P 的意义进行了大量 研究 , 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 21 其 他 几 种 脯 酶 ① 胰 蛋 白 酶 原 激 活 肽 (rp n罾n . t qe y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M"!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刘 攀1a,郝 亮1a,成 雨1b,杨蓓蓓1c,魏 勇1b,夏振红2,于守君1a1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a.肝胆胰腺外科微创中心,b.肝胆胰脾外科,c.超声医学科,山东烟台264100;2滨州医学院,山东烟台264003摘要: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腹症,以病因多、进展快为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与患者的预后密不可分。

在诸多影像学检查中,超声能实时、动态的对胰腺、胆道系统进行全面的扫查,在病因诊断、分级、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就超声在急性胰腺炎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作一概述,以期为临床急性胰腺炎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胰腺炎;超声检查;诊断;治疗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QH305)Advancesintheapplicationofultrasound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acutepancreatitisLIUPan1a,HAOLiang1a,CHENGYu1b,YANGBeibei1c,WEIYong1b,XIAZhenhong2,YUShoujun1a.(1.a.MinimallyInvasiveCenterofHepatopancreatobiliarySurgery,b.DepartmentofHepatopancreatobiliarySurgery,c.DepartmentofUltrasoundMedicine,YantaiAffiliatedHos pitalofBinzhouMedicalUniversity,Yantai,Shandong264100,China;2.BinzhouMedicalUniversity,Yantai,Shandong264003,China)Correspondingauthor:YUShoujun,135****2822@163.com(ORCID:0000-0002-3782-9491)Abstract:Acutepancreatitisisacommonacuteabdominaldiseaseofthedigestivesystemcharacterizedbymultipleetiologiesandrapidprogression,andearlydiagnosisandtreatmentarecloselyassociatedwiththeprognosisofpatients.Amongvariousradiologicalexaminations,ultrasoundcanperformreal-timedynamiccomprehensivescansofthepancreasandthebiliarysystemandthusplaysanimportantroleinetiologicaldiagnosis,grading,andtreatment.Thisarticlereviewsthecurrentstatusandprospectsofultrasoundinacutepancreatitis,inor der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acutepancreatitis.Keywords:Pancreatitis;Ultrasonography;Diagnosis;TherapeuticsResearchfunding: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ShandongProvince(ZR2021QH305)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12.037收稿日期:2022-05-12;录用日期:2022-06-22通信作者:于守君,135****2822@163.com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最主要的病因为胆结石引起的继发性胰管梗阻;同样,大量饮酒、高脂血症、磺胺等药物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也可导致A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胰腺炎诊治的新进展
发表时间:
2019-04-02T09:43:14.7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6期 作者: 蒋雪婷
[导读]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病因是胰腺内胰酶由于各种因素被激活后引发胰腺组织水肿


蒋雪婷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病因是胰腺内胰酶由于各种因素被激活后引发胰腺组织水肿、
出血甚至坏死的炎性反应,有些患者除胰腺发生病理损伤外,还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引发多器官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
AP
可发生于任何不同年龄段,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临床尚存一些争议,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对AP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诊治也取得极大进展。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胰腺损害因素;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300-02

AP
是一种常有剧烈上腹痛的胰腺炎症,在较多数病例中伴有淀粉酶、脂肪酶等胰酶血浆水平的上升。若造成胰腺损害的因素第一时
间被消除并且未造成其他的损伤,则胰腺的形态和功能可恢复正常。若胰腺损伤极为严重则导致胰腺形态及功能发生显著改变。比如,重
型胰腺炎可导致胰管结构改变或梗阻而引起慢性梗阻性胰腺炎。在此之外,大量胰腺细胞死亡还可引发高脂血症和糖尿病
[1]。目前,AP仍
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临床急症,所以对
AP的合理诊治在临床工作中是极其重要,本篇试图将急性胰腺炎近年来的研究与发展作一个简要论
述,以期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有更进一步的帮助。
1.
发病机制

无论是胆源性的、胆汁逆流、酒精性胰腺炎或胰管内高压等病因,都有嗜中性白细胞激活。在胰腺缺血、胰液排放受阻或大量饮酒
等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胰蛋白酶被大量激活外,同时激活糜蛋白酶、舒血管素、弹力蛋白酶和磷脂酶
A2等,造成胰腺自身消化,后者起到
关键性作用
[2],它可使胆汁中的卵磷脂和脑磷脂变为具有细胞毒性的溶血卵磷脂和脑磷脂,导致胰腺组织破坏。这是熟知的实际情况,但
近年来发现磷脂酶
A2也是调节炎性反应的介质[3]。
2.
临床特点
AP
的病理改变是由于突发的急性炎症反应,继而引起胰腺组织出血、坏死、胰腺管阻塞,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表
现主要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血、尿淀酶升高、腹水阳性,但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临床特点各不相同。
从青年及壮年患者的性别差异显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而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以腹部反跳痛、放射痛为主
要临床表现。
3.
内科治疗新进展
AP
起病急、发展快,临床相关检查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患者入院后应给予有效的早期监护,纠正电解质失衡,补液[4]。在高度怀
疑患者为
AP时,应尽早使用胰酶抑制剂药物和抑制胰酶活性[5],控制病情进展;在正确诊断后,首先禁食,进行胃肠减压,以减少对肠黏
膜的刺激,同时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然后给予药物抑制胰腺分泌
[6]。临床主要的治疗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40mg奥美拉唑静点,2次/d,
收缩内脏血管、抑制胰腺分泌,以此对肠道屏障进行保护,以控制炎性反应的进一步发展,从相关文献报道的治疗效果显示
[7],早期在常
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腹胀时间。研究表明,生长抑素对
AP的
炎性反应有调控作用
[8],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但从临床病死率的报道显示[9],患者病死率并无明显下降,其主要死亡原因是后期继发
感染。有研究者认为,早期使用抗生素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但有文献对早期是否使用抗生素进行对照研究
[10],其结果显
示使用抗生素的研究组与对照组后期感染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本文写者认为,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
AP类型采取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酒精型急性胰腺炎可避免早期应用抗生素,而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可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降低后期感染及并发症的发
生,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AP的诱发因素较多,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根据病因及疾病类型,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目前对
AP尤其是重型胰腺炎的诊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重型胰腺炎的死亡率也明显下降,但是合并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型
胰腺炎仍然有非常高的死亡率。这也要求应尽快以循证医学的方法对
AP的诊治进行更为系统、更具规模的研究,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依据,
这些都是今后首要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Feldman M,Schrschmidt BF,Sleisenger MH. Sleisengen & fordtran's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809-838.
[2] Uhl W
,et a1.Br J Surg 1998;85(5):618-621.
[3] Friess H
,et a1.Ann Surg 2000;233(2):204-212.
[4]
朵力坤,吴朝阳,徐辉,等.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选择[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9):1005-1006
[5]
樊敏,韩卓辉,叶云,等.老年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3):328-329.
[6]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9-475.
[7]
王东升,李钧.急性胰腺炎诊治需注意的问题[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7):829-830.
[8] Bai Y
,Gao J,Zou DW,et al.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cannot reduce in 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 and mortality in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m J Gastroenterol,2008,103(1):104-110.
[9]
耿小平.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2011,19(4):241-243.
[10]
罗桂林,董静.常规治疗基础上14肽生长抑素联合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5):55-
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