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关系]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起什么作用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关系]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起什么作用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关系]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起什么作用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关系]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起什

么作用

[摘要] 实验是学生进行化学认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并非任何一个实验都能保证教学认识有效地进行,这涉及到实验是否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具有探究性的实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方法,发展能力素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关键词] 化学实验科学探究科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方法,同时,其它很多的科学方法都是与化学实验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因而,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无疑是帮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有效途径。

一、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之一

从构成要素看,“进行实验”是化学中的科学探究一个重要的基本构成要素,这是化学与其他学科中的科学探究的一个显著区别。探

究问题的提出,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而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探

究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进而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同时,化学实验可以为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提供事实依据。假设的检验,需要收集证据,化学实验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因此,化学实验既可以作为学生收集数据、检验假设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提出探究问题或作出假设的一种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对“进行实验”这一要素提出了要求,即“能积极参与做化学实验”,“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咨询辩论等。其中,实验探究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探究活动形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所谓“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作为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其构成要素也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8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探究活动所包含的要素可多可少,探究的程度可强可弱,活动的场所既可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探究问题的可以

课本也可以源于现实生活,各要素的呈现顺序也是不固定的。值得提

出的是,针对我国当前实验教学中过重于实验的验证性的现状,尤其

要加强实验探究活动,增强验证性实验的探究性,以促使学生积极主

动地学习,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三、化学实验是“科学研究”主题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不仅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而

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还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单独设立为一级主题,并编排在各主题之首。科学探究主题下设三个二级主题,即“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其中,“学习基

本的实验技能”是“科学探究”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从以

下几个方面对这一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和冷却等

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

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馏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从构成要素来看,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之一;从活动形式看,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方式;从学习内容看,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主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显然,化学实验对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落实化学的科学素养教育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把握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至关重要。

四、化学实验中指导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1.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

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发展特点是以“经验型思维”为主,应侧重对学生进行观察、测量、记录、表格化、表征性抽象等方法的教育。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特点逐渐由“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过渡,应在初中的基础上,

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实验测定、复杂实验条件控制、线图化、原理性抽象、假说、模型化等方法的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切勿急于求成、一劳永逸,也不能只停留在低水平的机械训练上,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

2.努力挖掘教育素材

科学学习方法知识在化学教材中并未直接给出,而是蕴含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其中的科学方法论思想,在此基础上确定科学方法教育内容,并将科学方法教育有效渗透和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切忌牵强附会,也不可流于形式。

3.积极开展各种探究活动

科学方法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机械地训练、简单地重复。科学探究活动,尤其是实验探究活动,是学生体验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方法、熟练掌握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微型化学实验的优势,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探究活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科学方法教育,同时注意给予必要的、适当的引导。

__:

[1]唐力.化学教育研究方法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xx.

[2]高荐南,王祖浩.化学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xx.

[3]勒玉乐.探究教学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xx.

[4]罗星凯,李平昌.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和核心要素.教育研究,xx.

[5]钟启泉.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xx.

内容仅供参考

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化学同其他学科比较的“特点”所在。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验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化学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对化学实验比较喜欢,是因为化学实验能够产生光、声、热、沉淀、气体等新奇的现象,这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教材中许多实验现象对学生来说相当有趣,如:点燃铝带、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铝热反应等等。兴趣的培养除了加强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外,在化学教学中还可很好的借助于家庭小实验。如:学习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它们可与盐酸反应得到CO2,让学生

在家用水垢或鸡蛋壳和醋反应来证明它们的组成也有碳酸钙。在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中,学生知道了知识来源与生活,并可被用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明白了一些现象的化学本质,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化学实验能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也是一切创造的开端。化学教学中,一些化学概念的形成和一些化学知识的获得都要通过对实验认真地观察。学生在观察实验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兴趣很浓,这时学生往往容易忽略实验目的,不分主次。教师需要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有目的性的观察。例如演示铝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为理论知识提供感性认识,这个实验要引导学生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反应前后物质的对比上。在点燃铝条前,让学生看清铝条的外观――银白色、有光泽、有弹性等。在反应后,观察生成物――白色、无光泽、松脆的固体,用手能捻成粉末,根据现象的对比,学生总结出在反应前后物质的本质发生了变化。2.培养学生精确、全面的观察能力。在实验中,学生常常忽略一些微小的现象,所以也要加强学生精确、全面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做电解水的实验,先介绍装置的结构、实验仪器

化学实验设计、改进及创新研究报告

题目:化学实验设计、改进与创新研究: 单位:

化学实验设计、改进与创新研究 摘要: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化学教师应具备设计、改进实验、进行创新实验教学研究的能力.本文阐述了设计、改进和创新化学实验的原则,探讨了设计、改进和创新化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后应用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方法,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列举5个案例对课本需要补充的实验进行研究,对课外活动实验的研究以及对传统实验的改进研究.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设计;实验改进;实验创新研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教育的最生动、最活跃的教学形式.作为化学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现行教课书中缺少某些实验,或某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成功率不高.因此,根据学校的设备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增补一些实验、设计一些课

外生活实验或者课本上规定的实验予以改进,设计和创造出适合化学教学、质量更高的实验,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研究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一、实验设计、改进与创新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这是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它指所设计实验的原理、操作顺序、操作方法等时,必须与化学理论知识以及化学实验方法论相一致.教师进行实验研究,其目的主要是要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以实现教学目的.实验研究必须实事,讲究科学性,而不能弄虚作假,违背科学规律,更不能有实验现象明显,而不科学的操作和做法. (2)简约性原则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的复杂程度成反比, 在 不违反科学性和教材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某些实验的仪器进行改进,做到实验装置简单;重点突出;实验材料要容易获得;实验操作较简便;实验步骤较少;实验时间较短;突出创造性. (3)直观性原则在实验中,学生往往是通过观察鲜明、生动、准确的实验现象而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所以化学实验的改革,不仅要求简易、快速,还必须做到直观、形象,使每个学生都能观察清楚.这就要求教师对那些现象不够明显,不够直观的实验进行改进,增强直观效果(颜色变化)等现象判断实验的进程. (4)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设计实验时,所运用的实验原理在实施 时切实可行,而且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实验方法等在现行的条件下能够满足.

【2019初中化学】3-化学实验与探究-考点17-科学探究-定性和定量实验

(18威海)16. (12分)某纯碱厂生产的某批次碳酸钠产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杂质。 定性检验 (1))要确定该产品中是否含有杂质氯化钠,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定量测定 (2)若利用沉淀法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确定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疗程 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你取样的质量为m1,根据你确定的反应原理,你需要通过实验测量沉淀(填化 学式)____的质量(假设你测得的沉淀的质量为m2)。 (4)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获得数据m1、m2,把方案填在下表中。 (5)数据处理: 请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6)要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可通过化学方法将不易测定的物质转化为易测量的 物质。除沉淀法外,还可依据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8温州)29.海螵蛸是一味中药,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质盘为m的海螵蛸粉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在烧杯中加人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称量烧杯及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m1 ②先打开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深斗活塞,滴加盐酸并及时关闭活塞。完全反应后,再次 称量烧杯及其中液体的总质量m2. ③利用m2与m1的差值,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再计算海螵蛸中碳酸钙的含量。 (1)海螵蛸具有治疗胃酸过多、能为骨质发育提供重要元素的功效,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2)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 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下列情况会导致海螵蛸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测量值偏小的是______(可多选)。 A.海螵蛸中滴加盐酸过量 B,锥形瓶内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有二氧化碳残留 D.反应速度过快,大量气泡从氢氧化钠溶液中溢出 (18泰安)25、(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 +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例谈高中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共6页

例谈高中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 实验创新设计是指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新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进行改进,优化,增设或创新等。这不仅是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需要,更是深入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升老师自身教学素质,加强实践的需要。那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该如何进行实验创新设计呢?现结合几个实例和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的“五化”新视角。 一、紧跟时代,实验装置微型化 微型实验是近20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微型实验节约药品,节省时间,操作安全,污染少,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自制仪器,自行实验,积极参与,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例如,水和酒精混合的体积变化实验。取一干燥带大胶头(如图)的胶头滴管,倒置,从导管口向滴管中加入显红色的水,水面约占总体积的一半(A处),再从导管口向滴管中加入无色的酒精,加满滴管(B处)。用拇指按住管口,上下颠倒滴管两三次,红色的水和无色酒精混合,有少量气泡产生,橡胶头稍稍变“瘪”。松开拇指,液面下降2~3cm(C处)。仪器易得,操作简便,用料很少,现象明显。 二、反向思考,实验思路逆向化 逆向思维即是沿着事物的相反方向,用反方向探求的思维方式对现有的实验设计进行逆向思考,从而提出新的实验设计的实验创新方法。 (一)运用逆向思维改进实验 例如,做乙醇在铜作用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一般的做法是:把下

部绕成螺旋状的红色铜丝先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烧黑,然后趁热迅速伸入装有适量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又变红色。反复多次,闻试管中乙醛的刺激性气味。这种做法耗乙醇较多,而且由于未反应乙醇的影响,很难闻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既如此,想到能否减少乙醇的量,能否逆向试验呢?取一铜制的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烧黑(若不易烧黑,可在稀硝酸稍浸一下)。用胶头滴管滴入一滴乙醇,立即看到乙醇液滴伴随着“嗤嗤”的声响在燃烧匙中晃动,且不断缩小,同时能闻到一股明显刺激性气味,乙醇液滴所到之处又恢复铜的红色。无疑,逆向改进的实验不仅节约试剂,而且现象明显,更科学、合理。 (二)运用逆向思维创新实验 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观察到钠投入水中能放出巨大的能量使自身熔化,同时甚至能使周围产生的氢气在水面上燃烧。此处若运用逆向思维想到:把少量的水滴在小块钠上,不就是引火剂吗?我们试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黄豆般大小的钠放在酒精灯的灯芯中,向钠上滴入一滴水,随着“啪啪”声音,酒精灯点燃了。 三、一物多用,仪器功能别样化 仪器本身没有限定它只能用于什么而不能用于什么,只是主要适用于什么。反思仪器的别样用途,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实验仪器和实验原理的认识,进行化学实验的创新。如: (1)漏斗的别样用途。漏斗充当集气与尾气吸收作用,例:钠与水反应气体产物的验证实验中,将漏斗置于水中,倒扣在钠块上,产生的少量气体可顺利地富集到试管中。

高中化学实验仪器及作用知识讲解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部分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1)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烧杯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注意: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9)集气瓶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瓶口是磨毛的) (10)广口瓶(内壁是磨毛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11)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斗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3)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1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6)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17)酒精灯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③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④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有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中考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此类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从历年的考试中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题型主要有应用型探究、构建型探究和综合型探究等,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类似物质的干扰下定性探究物质的组成、利用对比实验法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等。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本人通过对近几年南京市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改编、设计的一些实验探究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设计新视角。 一、创新类探究试题 创新类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实验题目:盐酸的化学性质微型实验学校名称:卢龙县潘庄镇中学 实验教师:何秀芳

实验方案 实验内容:在教学中酸的化学性质是以实验的形式分散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知识缺少系统性,实验较多操作较麻烦,改进后把酸的性质系统化简化了实验的操作过程。 一、改进实验名称:盐酸化学性质微型实验 二、改进实验目的: 1、将初中化学课标实验教材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的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实验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简化实验步骤,使学生获得鲜明突出的印象。 实验创新点: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一个100毫升洗净的盛放过氯化钠注射液的玻璃瓶、用输液器和输液管改进的导管、五个洗净的盛放过青霉素的玻璃小瓶、带铁圈的铁架台、、药匙、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石蕊指示剂、硝酸银溶液、锌粒、氧化铁 四、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如图所示,此装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铁架台及铁圈:对装置起固定作用。 2、对输液器进行改进,利用三通做成连通 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输 液管往下流,通过简易的连通器流到各个 不同的反应容器中,避免做多个实验多次 添加药品的麻烦。 3、在干路导管和支路导管间都安装了控制 器,可以根据反应得需要打开不同的控制器,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通过调整控制器,控制滴入液体的速度,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

4、该装置还可以用于部分液体与固体反应的对比试验,比如通过金属与酸反应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时,在大玻璃瓶中加入稀盐酸,在小玻璃瓶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打开控制器,就可以同时进行几个反应,节约实验时间,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5、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调整支路导管的条数,如果拔掉一个三通就可以减少一组反应,由五组变成四组。 五、实验操作: 1、连接反应仪器并添加反应物,注意要使导管保持通畅,在开始实验之前要关紧控制器,在盛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中预先滴入酚酞指示剂,溶液变成红色。 2、打开干路控制器和支路一的控制器,使液体流下来滴入到盛有石蕊指示剂的小玻璃瓶中。观察到溶液变红,验证了盐酸可以使石蕊指示剂变红这条酸的通性。 3、顺次打开各个支路控制器,使盐酸滴入不同的反应器中,观察现象,验证盐酸不同的性质 六、装置改进的意义: 1、缩短了反应时间,操作简单 2、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反应的个数 3、把零散的实验集中在一起,复习物质的性质时更具有直观性,加深印象

水在化学试验中的作用

水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特色作用 【设计背景】 不断革新是教育事业进步的动力,课堂整合的运用,必然给教育系统带来极大的变化。学科内把相关的知识点通过“水”这一媒介串联起来,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知识自主学习。课程整合为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提供了可能性。于是,出现了《水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特色作用》这一教学内容。【教学分析】 水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最廉价的一种试剂,其流动性、一定程度的润滑性、化学性质的相对稳定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在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盘点初中化学实验里指定容器中的水,可发现水在不同实验操作起到了各有特色的独特作用,要根据相应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对水在初中化学实验所起的作用做出一些正确的判断和解读。 一、实验中水作溶剂用于溶解物质,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⑴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 小心地加入水中,并及时搅拌散热;

⑵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 化钠溶液; ⑶测定硝酸钾等固体溶质的溶 解度; ⑷粗盐提纯时先溶解氯化钠固体; ⑸溶解时现象:氢氧化钠溶于水有 明显放热现象,硝酸铵溶于水有明 显吸热现象,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 热效应等。 二、用水作指示剂: ⑴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 用手紧握仪器,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冒 出;松开手后,是否形成有一段水柱; ⑵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即排水集气法,水可以指示出气体是否已经集满,而且使用该法收集到的气体较纯净。

装置:集气瓶中的水;水的作用是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后便于观察气体收集满。(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装置:量筒中的水;水的作用是通 过水体积变化间接测出氧气的体积。 三、燃烧实验中水作为作保护剂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装置:集气瓶中的水;水的作用是冷却 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2)硫在氧气中燃烧 装置:集气瓶中的水:水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 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 (3)探究燃烧的条件 装置:烧杯中的水;水的作用是

化学实验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分析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答实验探究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易实验,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识科学探究的要素及解答方法2.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思考、探究时产生的疑惑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探究的乐趣。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解答探究型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围绕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预习作业: 1.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结论 2.小华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粒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反应剧烈并生成大量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N2 B.CH4 C.H2 D.NH3 3.请说出初中阶段所学到的黑色物质有; 红色物质有。 4.小红从饼干拿到了一包干燥剂,看了一下,发现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她把生石灰倒在桌子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白色固体粘到了一起,于是小红猜想,这白色固体中除了有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5.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收集的一瓶无色气体,试猜想该气体是何种气体,

课堂复习: 【例1】小兵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 标签严重破损(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 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 小兵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小兵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溶液。为确定其成分,该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 【实验验证】 【思路点拨】对Na2SO4的猜想,从溶解度和标签上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入手,验证H2SO4或MgSO4溶液不能从相同离子SO42-入手,要从H+和Mg2+入手。 一试身手: 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药品柜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溶液,但这瓶试剂标签已经残缺,无法辨认,只知道可能是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中的某一种。 小明认为可能是氢氧化钾。 小刚认为可能是硫酸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 (2)你认为该瓶试剂还可能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青龙满族自治县 高春民、高建全 一、实验目的 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是氧气重要性质的实验之一。以前有很多对该实验的改进,有的改进为密闭容器中进行,但是装置变得复杂,操作也不简便,成功率很低。所以我本次改进试着从实验的微型化入手,以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1.仪器 集气瓶、橡胶塞、注射器、燃烧匙、酒精灯、火柴、玻璃棒。 2.药品 硫粉、NaOH溶液、氧气。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1.仪器装置图(见附图) 2. 组装说明 将燃烧匙插进橡胶塞固定好,将燃烧匙铁丝上部分弯曲以便于控制燃烧匙底部和玻璃棒正对;再将玻璃棒如图穿过橡胶塞(玻璃棒上涂有少量凡士林);塞紧胶塞。 四、实验操作部分 1.先将燃烧匙旋转,将玻璃棒向下移动,使燃烧匙和玻璃棒分开,向燃烧匙中加入少量硫粉,再将玻璃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1分钟左右。 2.迅速旋转燃烧匙,燃烧匙底部和玻璃棒正对,将胶塞塞紧集满氧气的集气瓶。 3.将热的玻璃棒下移,使玻璃棒下端与硫粉接触,再将玻璃棒上移,可观察到玻璃棒下端硫的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火焰熄灭后,再将热的玻璃棒下移,使玻璃棒下端与硫粉

接触,再将玻璃棒上移,可再次观察到玻璃棒下端硫的燃烧。(此实验可反复观察现象) 4.反应完毕后,用空注射器抽取集气瓶中少量气体,闻气体气味。 5.反应完毕后,用注射器吸取少量NaOH溶液,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NaOH溶液震荡,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 注: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换成充满空气的集气瓶用同样的方法实验,可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进行对比试验。 五、装置改进的意义 装置简单,并且实验中减少了硫粉的用量,且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并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使实验微型化、绿色化。用生活中废旧注射器,变废为宝,使物品再利用。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题型的基本特点 利用物质的性质,依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对某些概念、原理或性质进行验证。 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1.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 2.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 3. 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其中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 例1. 某实验小组利用饱和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将浑浊液过滤,得到无色透明的滤液。请你设计实验,检验滤液中除含有氢氧化钠外,是否 分析:(1)在未指明反应物的用量时,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得到的无色透明的滤液中,就可能含有过量的Ca(OH)2或Na2CO3。(2)若要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可选用过量的稀盐酸鉴别;若要检验是否混有Ca(OH)2,可选用过量的CO2气体或过量的Na2CO3溶液。 如检验是否含有碳酸钠,可选用稀盐酸,也可选用稀硫酸或稀硝酸或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等;而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可选用碳酸钠溶液,也可选用碳酸钾溶液或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 点评:(1)熟练掌握常见酸、碱、盐的鉴别方法;(2)学会定量分析化学反应,推断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有的组成。 例2. 已知NaOH溶液中含有水分子(H2O)、钠离子(Na+)氢氧根离子(OH-),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在NaOH溶液中可能是哪一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方法一:取少量NaCl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试管中的溶液呈紫色,说明H2O分子和Na+均不能使石蕊变蓝色,因此可能是NaOH溶液中的OH-使石蕊

化学(心得)之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化学论文之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者认为,实验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学生刚接触化学,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化学入门课增添一系列趣味性实验。如:(1)“捉迷藏”。(2)“魔棒点灯”:(3)“雨落红花开”(4)“巧点蜡烛”(5)“巧洗烧杯壁的白色固体”,先加入水,后加稀盐酸,使学生觉得新奇。随着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课的决心。 二、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自始至终,从明显的到细微的都必须认真地、细致地观察,要提醒学生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学生往往只注意火星四射而忽视瓶底产生的黑色固体(Fe3O4)。又如:酸碱中和实验,反应恰好完全时,酚酞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要指导学生捕捉瞬间突变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敏锐性。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看”,还要让学生“摸”(如反应中的放热、吸热现象),“闻”(气体的气味、如氨气、二氧化

中考复习专题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例1. 现有下列实验仪器:(如下图) (1)写出仪器名称:,; (2)给仪器b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3)用所给仪器组装过滤装置时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4)利用上述仪器制取氧气时 ①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②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判断集气瓶中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答案:(1)烧杯酒精灯(2)1/3 (3)玻璃棒 (4)①a、d ②连接b、h,把导管一端浸在水里,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此装置不漏气③瓶口有气泡冒出 例2. 某大理石粉末样品中可能混有少量锌粉,为了证明与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并确认原样品中是否含有锌粉,有同时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 (1)装置A中药品加入的顺序为(填编号)。(①滴加稀盐酸②放入大理石粉末样品)(2)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所供装置可重复使用,将字母填入下面方框内): A → D → E →→→→ X ↓ E →I →G →→→ (3)证明大理石粉末样品中含有锌粉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X的作用是。 答案:(1)②①(2)H、C、B、I、B、F (3)无水CuSO4由白色变蓝色

(4)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说明与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例3. 某工厂甲、乙两车间排放的废水、分别含有以下五种物质:MgSO4、CuSO4、、 FeCl 3、BaCl 2中的三种和两种,且甲、乙两车间各自的废水中均无沉淀物,若将两车间 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生成四种沉淀物,其中三种是氢氧化物。沉淀回收后,排放出含同一种钠盐的稀溶液。试推断: (1)甲车间的废水中含有的三种物质是。 (2)乙车间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 答案:(1)MgSO CuSO FeCl 443 、、 (2)BaCl NaOH 2 、 例4. 某希望中学探究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室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1)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溶液,也可能是溶液。 (2)实验验证(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答案:(1)Na CO Na SO 2324等。 (2)取少量该无色溶液,滴加稀盐酸,若有无色气体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为Na CO 23;若没有气体生成,再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为Na SO 24。【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 1. 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蒸发皿⑤烧瓶,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2.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 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B. 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C. 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 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3. 用天平称量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最好放在() A. 天平托盘上 B. 在纸上 C. 小烧杯里 D. 蒸发皿里 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有10毫升的量筒量取6毫升的液体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总分:297 考试时间:200.4分钟)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 题, 共计 3 分) 1、(3分) 29.已知KMnO 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 2 。若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 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图2 A.只有①和②处 B.只有②处 C.只有②和③处 D.只有②③④处 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2 题, 共计 294 分) 1、(18分) 26.从固体物质A开始,可以发生如下框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 (2)操作①的名称是。在操作①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3)写出反应②和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反应③:。 (4)A的化学式是。

(5)在实验室中,如果获得干燥纯净的气体D,可以将它通过如下示意图中的装置,其中 瓶Ⅰ中盛放的试剂是。 瓶Ⅱ中盛放的试剂是。 收集干燥气体D的方法是。 2、(12分) 27.Ag/α-Al 2O 3 是石油化学工业的一种重要催化剂,其中Ag起催化作用,α- Al 2O 3 是载体且不溶于硝酸,该催化剂的回收实验如下图所示。其中的转化反应 为:6AgCl+Fe 2O 3 3Ag 2 O+2FeCl 3 阅读上述实验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Ag/α-Al 2O 3 加酸溶解应该选用装置(选填a、b、c)。

(2)在实验操作(Ⅱ),如果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进行洗涤,将会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实验操作(Ⅳ)所需玻璃仪器为(填写三种)。 (4)实验操作(Ⅶ)从AgNO 3溶液获得AgNO 3 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多选扣分)。 (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 (5)已知:NO+NO 2+2NaOH2NaNO 2 +H 2 O; 2NO 2+2NaOH NaNO 3 +NaNO 2 +H 2 O NO和NO 2 的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表示为NO x。该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被完全吸收时,x的值为 。 (a)x≤1.5(b)x=1.2 (c)x≥1.5 (6)已知Ag/α—Al 2O 3 中Ag的质量分数,若计算Ag的回收率,还必须知道的 实验数据为和 。 3、(16分) 1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4-03-26T09:00:08.40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69期供稿作者:刘太忠[导读]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也是一切创造的开端,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 刘太忠山东省华侨中学26670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化学同其他学科比较的“特点”所在。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验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化学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对化学实验比较喜欢,是因为化学实验能够产生光、声、热、沉淀、气体等新奇的现象,这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化学实验能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也是一切创造的开端,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正因为如此,有的科学家才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座右铭。 化学教学中,一些化学概念的形成和一些化学知识的获得都要通过对实验认真地观察。学生在观察实验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兴趣很浓,这时学生往往容易忽略实验目的、不分主次。教师需要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有目的性的观察。例如演示铝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为理论知识提供感性认识,这个实验要引导学生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反应前后物质的对比上。在点燃铝条前,让学生看清铝条的外观——银白色、有光泽、有弹性等;在反应后,观察生成物——白色、无光泽、松脆的固体,用手能捻成粉末。根据现象的对比,学生总结出在反应前后物质的本质发生了变化。2.培养学生精确、全面的观察能力。在有目的性的实验中,学生常常忽略一些微小的现象,所以也要加强学生精确、全面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古希腊教育家讲过这样一段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教师根据实验,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这样学生就处于“观察——兴趣——疑问——思维”的积极状态中,注意与思维达到高度集中与活跃。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判断、概括,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生所学习的化学科学知识虽然对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都是未知的,因此学生要想认识化学知识,也必须按照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来对待。要在遵守基本科学知识的前提下,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实验事实或实验史实,运用实验法来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这样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化学的探究式学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讨论与交流。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活动和积极的参与,通过学生亲身的经历和体验,然后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情感、形成科学的探究能力。 例如给学生讲铁的腐蚀时,首先向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1.铁钉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2.如何保护铁制品?围绕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展开实验,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表面封上植物油)、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下各放一枚铁钉,让学生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一周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老师给予总结。最后得出结论: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最容易生锈,要保护好铁制品,就是切断铁生锈的两个条件——水和空气。 五、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高中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是一个相当艰巨的过程。教师要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创新教育的因素,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真正把学生培养成走向社会后具有创新能力的独立工作者,改造社会的生力军。 以上说明,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过渡,建立概念,理解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落实了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综合和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具体内容: 所谓实验设计,是用多种装置和仪器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其类型较多,考查形式多样。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净化,常用仪器和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融会贯通,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一个化学实验,必须依据一定的实验原理,使用一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按一定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顺利完成。据此,一道综合实验方案设计题,可以把它化解成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实验、小操作来解答。

由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步操作方法,又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关联确定操作的先后顺序。 (一)化学实验设计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来划分。 ①启发性(或探索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配合其他化学知识的教授进行的,采取的又多是边讲边做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要注意效果明显、易操作、时间短、安全可靠。 ②验证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化学假说和理论,又多采取学生实验课或边讲边做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说服力要强。 ③运用性实验设计。这类实验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化学实验习题或实验问题。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尽可能设计多种方案,并加以比较,进而进行优选。从课内、课外的角度来分,运用性实验设计又包括课内的实验习题设计和课外的生产、生活小实验设

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者认为,实验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学生刚接触化学,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化学入门课增添一系列趣味性实验。如:(1)“捉迷藏”。(2)“魔棒点灯”:(3)“雨落红花开”(4)“巧点蜡烛”(5)“巧洗烧杯壁的白色固体”,先加入水,后加稀盐酸,使学生觉得新奇。随着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课的决心。 二、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自始至终,从明显的到细微的都必须认真地、细致地观察,要提醒学生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学生往往只注意火星四射而忽视瓶底产生的黑色固体(Fe3O4)。又如:酸碱中和实验,反应恰好完全时,酚酞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要指导学生捕捉瞬间突变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敏锐性。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看”,还要让学生“摸”(如反应中的放热、吸热现象),“闻”(气体的气味、如氨气、二氧化硫)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教师须设计一系列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中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学生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例如:做电解水的实验,先介绍装置的结构、实验仪器等,在演示此实验时提出下列问题:(1)从物理科可知的水导电性如何?什么溶液是导体?如何增强水的导电性?(2)实验开始后,两极有何现象?(3)实验一会儿后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多少?(4)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如何检验?前三个问题学生可从观察演示实验中得出答案,而(4)个问题,学生还未立刻得出答案,老师及时点拨:大家现在最熟悉的气体是什么?这两种气体中是否有一种是氧气?如何检验?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注意集中,老师通过实验证明这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并引导学生分析用“正氧少”这三个字帮助记这个实验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